標籤:

曾仕強和傅佩榮,看誰的易經比較好?

或者你有更好的推薦?


曾仕強的書作為掃盲,了解基本概念是很不錯的,但是他進一步的解讀很牽強,我不怎麼認可。 傅佩榮的要好一些。


曾仕強在《百家講壇》的《易經的奧秘》我堅持著看,有以下幾個特點:

無信息量:幾集聽下來,好像什麼也沒有說:「什麼是太極?太極就是宇宙一切。」、「什麼是陰陽?真假虛實就是陰陽」、「什麼是《易經》?《易經》是廣大精微,無所不包」……

無出處:他講的伏羲的一些事迹、觀點不說出處。他自己也說伏羲的時候還沒有文字,連甲骨文也沒有。比如,曾仕強引用伏羲說:「宇宙有一定的規律。」他繪聲繪色的講伏羲給當時的人民傳授八卦的情景,有鼻子有眼的,就像他當時在旁邊一樣。

無邏輯:常常說一個事例,說完了以後加一個「所以」,引出想表達的觀點,但事例和觀點之間風馬牛不相及,八竿子扯不上關係,但因為表情語氣銜接的很自然,一些不明覺厲的傢伙覺得很有哲理。比如:「天(卦)為什麼變乾呢?因為天最大的特性就是它很健,天行健的健,天很能走……,所以我們就把天(卦)說成乾。」

總結一下:就是一個故弄玄虛、牽強附會、自信滿滿、說話很慢的老頭。

失眠、晚上睡不著覺的朋友可以聽聽他的MP3。


不知道你是準備看著玩的還是認真解著看的。
後者的話我推薦李光地的《周易折中》,還有很注重易理的易注《周易尚氏學》。
前者的話就隨便看看《易經雜說》就是了。
曾仕強比較扯了,內容也很少的,如果你是準備把易經當做將來忽悠的素材的話可以參考一下
現在回想傅佩榮,其實相當不錯的,對國學有著比較深刻的理解。而且在書中有插入一些自己從六爻中的體悟。而且信息量大得多,對各個卦辭爻辭都有比較細的解釋,還能夠把一些古字古辭典故告訴你,挺好的,但是如果題主是準備用易經取向實戰而不是陶冶情操,傅佩榮就不太適合了。


真沒想到知乎竟然是這種黑人的環境。曾老師的易經的智慧是我易經的啟蒙。確實諸如諸位所說對易經的解讀不是那麼深入,但是他確實是在傳播易經,也有像我這樣不滿於他的解釋的人去更加深入研究,但是對於平常百姓學個粗淺就是了。再說他的頭銜貌似是管理學大師吧,多學學人家的優點,別一臉不屑的說他扯淡,你自己未必比他高明。淺學看曾老師的,細究卦象爻辭還是另選高明。


曾是靈活運用了易經,看不到易經影子,但處處是有易經的神髓。


傅佩榮的易經,網路上有完整的視頻和書籍的PDF。
視頻還沒怎麼看。然後書籍上,64卦,每一卦都準備了1-2個他替別人占卜時佔到這個卦的案例,解釋了對方遇到什麼事,這個卦應用在他身上是怎麼解釋。然後,解釋這個卦的本意。再然後解釋六爻每一爻的意思。
其實同時我還看了另外一本台灣一個什麼大師寫的易經書籍。相比之下,感覺傅佩榮更有底蘊,有底蘊得太多了。
傅佩榮的從生活入手,甚至在書中教授占卜的兩種方法(籌策占卜、數字占卜),讓讀者自己占卜。書中也有每一卦每一爻的卦和象,可供查詢解釋。
更重要的是,傅佩榮的易經,教會人怎樣去更好地以易經流露的智慧去面對人生。這才是應該學習的。
所以。如果想對易經入門了解,想學習一些人生智慧。可以看傅佩榮的。


建議用懶人聽書等軟體去聽傅佩榮在百家講壇上講的易經與人生還有易經64卦。等車的時候聽一段,聽完學到很多。我多年前是放到ipod里,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的時候聽,受益匪淺。還有我覺得易經很玄乎,但是不要帶著神秘主義的觀點去學比較好,要結合自己的世界觀來學習。


個人喜歡曾老的,很適合現代生活~他直接從理講,是最難也爭議最多的一部分。可見其國學之根底。


都看過。

先談曾仕強老先生。必須承認,老先生一把年紀,生活工作經驗大道理一把一把,信手捏來,確實有一套。聽的時候跟隨他品悟易經的玄妙,看破人生大道,真是爽的不要不要的,感覺自己學到好多啊!可是,可是,自己冷靜下捫心自問,學會了那些所謂的玄妙道理好像並沒有什麼用啊!!!而且對於易經依舊一頭霧水。說白了就是等於沒聽。

再來談傅佩榮老師。相比曾老先生的版本,真是強了不止一點半點。前三十卦,每一卦每一爻都有細講,引經據典娓娓而談,確實所學甚多,其中還加進了不少個人見解,從生活中的事情多方印證,更有說服力。聽完整個課程,不說學的多好多好,那也不可能,但至少對於易經有個大概了解。


怒答!!!!看到這麼多人黑曾我忍不住了,除了噴人還會幹什麼?呸!自己沒有到那個高度就不要去隨意評價別人。
曾的東西深入淺出,對於生活有很強的指導性。他講的東西都很符合中國國情。傅教授是我非常崇敬的一位學者,用良心做學術。家裡買了很多他的作品。其實兩位的作品我都買了很多。
但是,要說易經的話,國內當代易學研究的集大成者,並不是這兩位。他研究易經的作品一出,噹噹短短几天之類就賣光了,他的作品被誰買走了?都是被同行和資深人士買走了。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搜了一下知乎發現還沒有人提過他,只能說明知乎上沒有多少真正的易學研究者。我就不安利了。


入門推薦南懷瑾先生的《易經雜說》,深入淺出,作為一個開始很不錯。


首先,我是以曾仕強先生的講演才慢慢的了解《易經》,後來覺得不能聽一家之言,就在網上搜到了傅佩榮先生,慢慢的就捨棄了曾仕強先生。曾仕強先生是學管理學,而傅佩榮先生是學哲學,所以曾仕強先生更多的是應用在管理學方面,他以《易經》為指導,來了解中國人,實施管理方法,這並沒有什麼問題,《易經》本來也是這樣,你只要解釋的合理,就沒有什麼問題,在解卦上並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傅佩榮先生講過他學《易經》三點心得:1、不學一定不會;2、學了不一定會;3、學會終身受用。傅佩榮先生還說學《易經》只學易理或者只學象數,都只學一半。他從來不避諱占卦,在解卦時,根據卦爻辭以西方哲學的理性按照解卦的方法解釋總是能解得準確,所以他說這並沒有什麼神秘性。兩位先生其實都知道」易之失,賊「,在給別人講解時,自然先講易理比較好。他們兩位學的都是《易經》,但就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並沒有完全正確的答案,只有合理的解釋。他們也沒有可比性,這正如別人用《孫子兵法》來應用在商場一樣。當然,我是比較喜歡傅佩榮先生的譯解,在於他以學術的態度根據文字來講解的,易理也講、象數也講,其他的發揮就在於你能夠領悟到何種地步。


雖然這個問題距現在我回答已有五年過去了,但我還是想談談我的觀點給後來的朋友一個參考。

其實很多東西沒有誰的好,只有哪個適合你,或者說適合你目前的狀況。就好比世間也沒有絕對的對和絕對的錯,大部分都是在對和錯之間。曾教授和傅教授都是我挺喜歡的中國文化傳播者,與其說兩者之間誰的好,不如回頭想想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時期,跟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倒是挺相似的,各言各家。

中國文化的根源可以說是源自易經,其實道家也好,儒家也罷,還有墨家,他們都是從不同層面來解讀易經的,你能說我是學儒家好還是學道家好?沒有哪家就是絕對的好而其他的幾家就不好,我覺得諸子百家都挺好的。從觀看馬雲相關的視頻中的言談來看,馬雲可謂儒道墨都是有研究的,所以建議了解《易經》的朋友兩家之言都要看看為好,不要想著去比較誰的好壞。道家是解釋《易經》高的那部分,儒家解釋《易經》中的那部分,墨家解釋《易經》低的那部分,三者之中也沒有好壞。 所謂「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人生的三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也見知乎各位答主似乎都偏向於傅教授的,覺得曾教授的看了似乎跟沒看一樣,這正是所謂的大道至簡,百姓日用而不知啊。可以把曾教授的先捋一遍,然後再看傅教授的,等過些時候,對人對事有些看法了,再回過頭看看曾教授的,或許另有收穫的。至於有些人覺得曾教授的看了似乎沒看,可能就是看山是山的感覺吧。希望過個十來年再回頭看看,或許感覺就不一樣了。


兩位都是高人,也不是偶們能夠隨意評論的,曾仕強的易經是活學活用,可以參悟出很多生活的道理,傅佩榮老師的易經也是挺好,可以學以致用,所以兩人無法比較,兩人的學術所反映各個層次和方向不同,根本就沒有什麼可比性。


頂曾仕強


都不太好,但是比起來得話還是傅佩榮能好一點吧


看了曾老的挺多。我認為曾老的適合入門時看。入門有點領悟了,看傅佩榮的,走專業路線。專業點自己看書。最後還回歸到曾老的視頻那,道德經有云,大道至簡,有用就行。關鍵是,生活上都是碰了壁,才知道其用處,不同專業水平應對不同層次文化人。而且曾老的高明在於拋磚引玉的作用。他一打圈圈,看你如何應對,就知道你這個人怎樣了。這才是真正實用的地方。例如,你是賣二手iphone6,你知道這個價大概賣多少,應對的人不知道你的價位,那你應付多幾個,你就知道對方是不是真想買了。關鍵那份用心得弄懂。


讀書明理。
要做學問要下得苦功夫,自然不是哪個老師來講兩句就可以了。
但是,現在人做學問有個弱勢的地方。
我們有很多書,很多資訊,但是我們有斷層,環境讓我們老跑偏,而且文言文看的也不太懂,古時候的解釋很多也是文言文。這導致我們從思想核心到文字理解都存在可能的誤區。
這就顯示出擇師的重要性。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先生是山,學生是水,入了寶山又豈能空手而歸?水流順勢無所定型,又奔流不息,一意向前。
什麼老師都沒關係,我們可以拜於『孔門』之下,也可以學無常師。(^ω^)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孟子》


看了許多講壇,曾老的課使我學到了很多,特別是配合《傳習錄》一起看。


我也是剛看,正好看了他們的相關視頻,我對這兩位老師的感覺,曾對於易經在於敬。傅在於思考運用。


推薦閱讀:

其他國家有哪些類似於中國命理、玄學之類的學說和文化?
為什麼感覺混沌理論和周易這麼像?周易的理論模型對於國外大多數股市預測有效性各位有什麼看法?
如何評價和小智直播的帝師孫英雄?
這裡停電了嗎?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