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商鞅認為儒家學說於秦國有害?

商鞅認為以詩書禮樂為代表的儒家學說於國有害,他把禮樂,詩書,修善,孝悌,誠信,仁義,貞廉,非兵,羞戰統稱為「六虱」,認為應該統統毀滅。
——做歷史題看到的材料,


說白了就是儒家那一套適合在太平年代發展,講講禮節尊卑,討論討論人格修養等等等等。

但是,在一個毫無規則的殘忍亂世里,靠儒學自保都不夠。何況是一個要面對隨時被兼并和有稱霸中原野心的西陲國家。

亂世生為先。


既然樓主談的是《商君書》中的思想,那麼就本著《商君書》的所述來進行討論,雖然不能說儘是商鞅的思想,但大體脈絡不會相差太遠。
《商君書》的主要觀點就是治國需要集中,集中民力,集中民欲,集中君權而這三點,可以說都與儒學有著矛盾(起碼是在《商君書》的觀點下有矛盾。)所以就就這這三點來說說,在《商君書》中 儒學為什麼會被反對

1 民力
【凡人主之所以勸民者,官爵也;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農戰,而以虛道,此謂勞民。勞民者,其國必無力;無力者,其國必削】
在《商君書》中,當世強國必須依靠農戰,所以,就必須要讓人民集中力量務農戰。因之習文化便成了浪費民力的作為。況且,如果行詩書,禮樂那麼便會有相應的想要依靠這樣一種學術來得到官爵的人,而驅使百姓又必須要以官爵為誘,那麼不如絕了詩書禮樂,讓百姓無從「空談」,只能耕戰來得到更高地位。

2 民欲
【善為國者,其教民也,皆作一而得官爵】
因為「民之所欲者百」所以治國必須要讓「利之所出於一」通過操縱人民的慾望來解決國家當時的需要,以此實現霸道,這是《商君書》的一大主要思想,所以,在其觀點下,理想的治國,得到官爵的辦法必須是唯一的,而這唯一就必須是當時最最需要的耕戰,詩書禮樂等等就必須讓路,因為一旦讓民眾發現,學習詩書禮樂動動嘴皮子就能得到官爵那麼就不會有人再去奮力耕戰了,都想著「投機取巧」了。
【農戰之民千人,而有《詩》、《書》辯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於農戰矣。農戰之民百人,而有技藝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於農戰矣。】
所以按照商君書中的理論,不光詩書等文化上談說之學要禁止,連技藝都是不能被允許的,因為他們會分散百姓對於農戰的激情,而這種激情卻恰恰是強國的關鍵。


3 主權
【聖人之為國也,一賞,一刑,一教。一賞則兵無敵。一刑則令行,一教則下聽上。】
對於文化的禁止,除了為「一賞以外」更是需要「一教」只有當思想統一為一,也就是純粹為君王的思想時,一教才能實現,而當世的君王在《商君書》中是只需要戰士和耕者的。
【故惟明君知好言之不可以強兵闢土也,惟聖人之治國作壹、摶之於農而已矣。】
所以在其治下,既不能有其他的手段得官爵,更不能有其他的思想文化,這都會分散君主對國家的控制力,而沒有絕對的控制力,國家則終將削亂,這也是後來者韓非的主要觀點之一。

以上三點大略就是《商君書》中反對儒家學說的原因。而且不光是儒家學說,可以說是一切法家認為是「巧」的手段。


無邀來答(因為攢下的思想要找個出口)
剛才答了一個關於日本和甲午的題,因為今天晚上參加了一次關於甲午中日國家戰略復盤的講座。期間也涉及到了當代政治乃至國家戰略,涉及到了「王道」與「霸道」的概念。
坦率講,我很同意演講嘉賓關於「霸道」是「實學」的觀點,但「王道」是否是「虛學」呢?後來細細思考了下,所以找這裡來寫些東西。

本題題目是:「為何商鞅認為儒家學說於秦國有害?」(商鞅認為以詩書禮樂為代表的儒家學說於國有害,他把禮樂,詩書,修善,孝悌,誠信,仁義,貞廉,非兵,羞戰統稱為「六虱」,認為應該統統毀滅。)

首先上答案:同意!
然後上觀點:
1.這裡的有害,指的是對秦國,而不是中國(天下)。
秦國是個戰國概念,是夏商周之後的春秋戰國時代七個主要諸侯國的一份子,秦王嬴政滅六國大一統之後,「秦朝」開始才有了中國的概念。戰國時代最主要的矛盾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隨著鐵器的普及,戰爭開始平民化,規模擴大乃至全民(男丁)皆兵,戰爭的輸贏不再是春秋時的禮法或者道統之爭,而真正成為了國家與國民的生死之地存亡之事。成為了一切的前提。法家治國是有利於提高戰爭實力的,建立在明確的賞罰體系之下的嚴明紀律是軍隊戰鬥力與器械生產後勤保障的基礎。商鞅變法奠定了秦國無可匹敵的軍事優勢,再經過張儀等縱橫家遠交近攻合縱連橫的外交戰略,最終秦國以絕對的實力一統六國,創製天下。

2.天下是什麼?
本文的重點來了。
秦國之後的「天下」指的是以農耕作為主要生產方式的所有秦朝可控制區域,按照麥克尼爾的觀點,需要滿足距離首都90天路程範圍以內這一要求(按當時的交通通訊條件)。
天下不包括什麼?北方的匈奴(游牧生產方式)南方的「百越之地」(太遠),河西走廊以西,和長白山以東(東北地區加入「天下」的時間有待考證)。
換言之,秦國的軍事優勢已經沒大用了,近的地方沒的打,遠的地方打了也沒用。這時候,主要矛盾已經從戰爭轉向人民生產生活了。
再看看西方。羅馬帝國所統治的不是「天下」,因為其地理是以「我們的海」圍繞之下的半農半商業文明,凱撒及繼承者所確立的歐洲北方防線在萊茵河多瑙河一代,當時由於氣候與基建限制甚至高盧地區都不太適合農耕的。南方非洲受限於撒哈拉沙漠、傳統埃及文明圈,東方,被波斯擋住了去路。農業基礎與文化傳承使羅馬帝國難以形成中國式的大一統,即「天下」。
至於非洲、中東、印度,以及大航海前的南北美洲、澳洲,是否是「天下」是歷史考古學的內容了。

3.東西方「戰國」的不同
李約瑟命題關於為什麼是西歐而不是中國領導了人類文明,本身首先是地理問題,中國是「天下」,西方是「戰國」。其次才是體制問題,中國的戰國時代實際上拼的是體制,而非技術,嚴格意義上,秦國的軍工和燕趙齊韓魏楚戎沒有代際差異,軍事傳統與指揮戰術也是,最終秦滅六國靠的就是商鞅法家思想;然而西歐卻是長期爭霸形成的技術發展動態平衡,這個麥克尼爾的《競逐富強》里講的很透徹,時間有限我還沒完全通讀就不展開了。
問題是,東方商鞅法家在大一統之後被淘汰了,儒家卻站穩了腳跟,西方的歐洲戰國卻最終形成了科學主義指導下的當今世界格局,甚至一戰二戰都是其邏輯衍生品。
BTW,坦率講,這裡不想作「對與錯」「好與壞」的判斷,只有合適不合適,現在世界主流知識階層都在反思科學主義,而且核技術也沒有擴散化,「老虎還在籠子里」,這說明過去列強的戰國思維已經發生了變化。
但簡單粗暴一點說,「戰國」的思想是謀求拳頭更硬的,不管是用科學,還是用軍事體制,最終的衡量標準是落實到軍事實力的綜合國力,這是個競爭性的概念。「天下」的思想則相反,謀求的是(國家)身體的內在調和,是文官統治下的社會和諧,是哲學統治下的理想國,和平穩定幸福。

4.治理「天下」適用儒教
如果開下腦洞,有一天世界真的統一了,國家消亡,世界政府,那時用來指導世界治理的是什麼?
我覺得肯定在某種意義上是儒教。但這種討論就好像按需分配實現之後社會會怎樣巴拉巴拉,現在有什麼卵用?
「王道」目前只能當口號喊喊,跑到非洲去忽悠下軍閥「我們代表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不要被眼睛碧綠盯著你石油礦產看的資本主義西方給騙了,還是把礦給我們吧。但要是自己真就相信了,被」王道「洗了腦,那和清朝有什麼區別?
站在全人類的角度上講,的確是要認真考慮人類命運的,《斷點》中關於復活節島的例子:13世紀時人口幾百人,17世紀1.5萬多人,但接下來不到100年後,只剩了2500人。現在有學者把全世界比作」世界島「,有空大家可以換算下,什麼時候人類人口達到17世紀復活節島時的顛覆,什麼時候再跌倒谷底。
但現在全世界不是中國說了算,而是科學主義」戰國思維「的西方說了算,你用儒家王道和別人講講大道理,人家和你東海搞搞,南海搞搞,香港搞搞,台灣搞搞,西藏搞搞,將來有空新疆再搞搞。。。

5.大國小民莫談國是
這也是我認為最悲哀的地方。對儒家而言,廟堂里才是」我們「,廟堂之外的都是」你們「,」我們「需要時,」你們「才可以說話,不需要時,最好老老實實」內容審核中……「,所以發展速度怎麼比得過」戰國「們。。


樓上說的都對,但稍微遺漏了一點。相比其它家的學說,儒家是以仁善、責任、修身自持為基點的。所以儒者有一種其它家都沒有的道德優越感作為心理支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法統之外的道統,這就嚴重削弱了法家取自君王的權威性,這是對法家最嚴重的打擊。法家經過理性思考從君王利益的角度制定好了法,然後希望的是大家嚴格執行,可唯獨儒家會站出來進行批判,而且關鍵是批判的理由太可怕了:不仁。因為儒者的道德垂範,所以這種批判會相當有力,讓法家所為以至其背後的君王都戴上了不德的帽子,雖然這帽子在亂世也沒啥大用,但總歸是理不直氣不壯,說起來不好聽啊。


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秦尚法制,而儒家王道之說與法制背道而馳。孝公變法之時,由於與魏國連年征戰,秦河西之地盡失,國力疲弱,民生艱難。此時變法圖強成為秦國唯一出路。變法,變法,須變既往之慣例,因此格外需要上下一心,共赴國難。儒生又成為這變法大潮中不和諧的音符。

其實,我再補充一點,意識形態,或者說文字獄吧。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額正統地位,肯定不允許出現不同的意識形態,就好像二戰後西方各國對共產主義者得打擊是一樣的。


商君書是偽作,不是商鞅所做。
在商鞅的時代,儒學並不興盛,禮樂,詩書,修善,孝悌,誠信,仁義,貞廉,非兵,羞戰===這些概念的推廣,還是商鞅死後孟子的功勞呢。
「烏獲舉千鈞之重,不能以多力易人」-------這烏獲,是秦武王時代人,商鞅時期,烏獲應該沒出生,或者還是個孩子。因為惠文王在位27年,在秦武王時期烏獲才因為力大做官。
「秦師至,鄢、郢舉、若振槁;唐蔑死於垂涉,應謟發於內,楚分為五。」這更晚,已經是白起的戰績了。
商鞅畢竟不是大預言家,不可能知道自己死後白起的出色戰績。
烏獲,白起的例子,和六虱是同一篇。所以寫六虱的人,要麼是個大預言家,預言了N年後白起的戰績,要麼是商鞅死後很久,白起時代之後的人。
徠民--篇中,「周軍之勝、華軍之勝,秦斬首而東之。」「且周軍之勝、華軍之勝、長平
之勝,秦所亡民者幾何?」------連長平之戰都出來了。作者起碼是信陵君時代人。
感謝什麼是商君書?商君書是什麼?


因為儒家這套的前提是,先讓人吃飽,當時秦人窮得那德行……


虱這個名詞形容這些東西太形象了。這些東西聽起來不錯,其實是吸血的。有名無實。

敵不至,內相鬥。敵至、必潰。


儒學可理解為麻醉劑;但秦地盤偏遠,想要問鼎中原,統一諸夏,需要的是興奮劑(法家)。


簡單來說,商鞅實行的是全國即兵營:
軍隊就是前線戰士;
耕種之民就是後勤軍團。

OK,軍法治國,那麼軍隊里是要思想統一還是百花齊放?

所以趙政統一天下後沒來得及轉彎,死後政變釀成惡政,結果秦朝矛盾激化得就非常快,再加上六國復辟勢力推一把,尤其是出了個破釜沉舟的軍事天才,讓處於過渡時期(還過渡得不咋樣)的秦帝國灰飛煙滅


秦孝公繼位時秦國已經窮的不能再窮了,差一點就被魏國給滅了。秦國需要是富國強兵,儒家學說更偏向於如何在太平盛世治國,而且儒學推崇恢復舊禮制舊秩序,希望能夠恢復周王朝時的禮制,即崇古。而商鞅所代表的法家是崇尚向前看的


儒家主要是提倡修學,以學習先賢知識、智慧為主要思想,認為人必須學習知識,而學習的恰前提的生存並且有空間的時間;但是秦國此時值危亡之際,生存是最重要的,治國的學識只要讓統治階級掌握即可,方式 而這些也是需要在亂世中可以最直接、最快速能約束國人的法家學術,勞動人民需要目前緊要的生存技能--種田和打仗,此二者才能使秦國在亂世中不被吞併,糧草保證了正常的生活和保證軍需物資攻擊,而打仗的能力則是秦人和侵略者對抗的資本。若是空談儒家學問,秦國必死


因為孝公聽的是速成稱霸之道


因為儒家對任何國家都有害。中國連日本都打不過了。


又見秦尚法制論

敢問長信侯嫪毐的軍功在哪裡?

話說回來,商鞅體制更像是軍國主義


推薦閱讀:

北大漢簡《趙正書》中記載秦始皇傳位給胡亥是否屬實?
秦始皇兵馬俑為什麼著名?

TAG:歷史 | 周朝秦國 | 中國古代歷史 | 商鞅 | 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