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白》中女巫關於「班柯的子孫將成為國王」的預言為什麼沒有實現?
三女巫的預言:麥克白將成為國王、不是婦人所生的將打敗麥克白,勃南的樹林向鄧西嫩移動,這些都一一驗證了,但女巫說班柯的子孫將成為國王,劇本中後來卻沒有交代,取代麥克白的則是老國王鄧肯的兒子。據說歷史上班柯的子孫成為國王是在鄧肯死後三百多年,這樣的話劇本里當然不可能呈現,但前面既已提到關於班柯的預言,後文卻沒有相應的情節,讀起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這算是《麥克白》的一個bug嗎?
當然不是。
莎士比亞是劇本作家,他和許多藝術家一樣,需要贊助人。
當時的贊助人,最有權勢的莫過於英國國王。眾所周知,英女王伊麗莎白死後,都鐸王朝結束,王位傳於蘇格蘭之王,斯圖亞特家族的詹姆斯一世。此後英格蘭和蘇格蘭成為了共有一位國王的兩個獨立王國,也就是共主邦聯。直到十八世紀英蘇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
身為蘇格蘭的國王,詹姆斯一世成為了英國國王之後,卻移居倫敦,並成為了莎士比亞的贊助人。而當時國王修家譜,剛好追尋祖先,追尋到了 Banquo 後來移居威爾士的子孫。( 後來被證明,Banquo 和他的兒子 Fleance 根本不存在)。
Banquo 是「麥克白」全書中少有的一個,高貴、忠誠、英勇又顧家的將軍,作為正面角色,從容就義保護自己的兒子,還被預言「將為世世代代國王之父」。而且剛好在當時,王家宣稱血脈傳承於此人的子孫。這並不是偶然,也不是 bug ,而是莎士比亞作為被贊助的藝術家,必須履行的義務而已。個人的理解是,用班柯預言的未成真來暗示女巫所說未必就是確實的命運。如果麥克白最初立場堅定,沒有被「預言」蠱惑,整個悲劇就不會發生。至於之後女巫的話屢屢應驗(如LZ所提到的麥克白將成為國王、不是婦人所生的將打敗麥克白,勃南的樹林向鄧西嫩移動等),是因為麥克白已經淪陷在女巫布下的誘惑漩渦里,他動搖了,因動搖而行動了,所以「預言」才會成為真實的命運,席捲他順流而下。
第三幕第四場中,麥克白有句台詞「我明天要趁早去拜訪那三個女巫,聽她們還有什麼話說;因為我現在非得從最妖邪的惡魔口中得知我的最悲慘的命運不可。」 我想其實麥克白從一開始就意識到自己在墜入深淵,並且始終清醒地目睹著自己怎樣一步步泥足深陷,他早就有自己將面臨最悲慘的命運的預測。與其說女巫的預言促成麥克白的悲劇,不如說麥克白過早預感到了自己的命運,從而無抗爭地履行了悲劇。《麥克白》這部劇的情節取自霍林謝德的《編年史》,原書中有麥克白、班柯等人合謀殺害蘇格蘭王鄧肯及更早的唐瓦爾德謀害另一位蘇格蘭王達夫的記載。由於此時的英格蘭君主是來自蘇格蘭的詹姆士一世,而且和班柯有血緣關係,所以莎士比亞清楚的意識到他必須改動史實,絕不能讓詹姆士一世的先人與麥克白一起密謀殺害鄧肯王。當時莎士比亞所處時代的國王是詹姆士一世,班柯的子孫成為了君王,班柯是諸多君王的始祖已是事實。所以莎士比亞為了滿足這個條件則在《麥克白》這部劇中借女巫的預言之口編造了「班柯會成為諸多君王的始祖」這一條。
第一次讀的時候不知道有人物原型,以為莎翁想表達的意思是「孩子第一次喊爸爸的時候,隔壁老王死了」
個人覺得弗里恩斯會成為第二個麥克白,就像劇中那句充滿哲理的名言:「人生充滿著喧嘩與騷動,卻沒有一點意義。」但是仍舊會有人不斷重複這樣的悲劇。
自答。
@James Liang的回答應該基本解決了問題,這裡補充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最開始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看過《麥克白》後,發現沒有交代「班柯的子孫成為國王」這個預言是否實現,覺得是一個缺憾,好像一個沒有圈上的圓,似乎少了些什麼。(黑澤明根據《麥克白》改編的《蜘蛛巢城》中把這個圓畫上了,副將三木的兒子最終成為城主,整個結構就顯得更為嚴謹了。)
當時正好看了《文學回憶錄》,木心說莎士比亞是有「藝術家自覺」的,所以就產生了這樣的疑惑:如果莎士比亞有「藝術家自覺」,那就不應該容忍這種藝術上的不圓滿,無論這種不圓滿是否是他作為被贊助的藝術家所必須履行的義務。
後來我想,或許莎士比亞本就沒有所謂的「藝術家自覺」,而且,倘若他不幸有了「藝術家自覺」,定然是達不到如此成就的。
藝術家太過「自覺」或許並非好事,比如寫《第七天》的余華。
的確,反諷壓倒一切。你以為那是命運,可那不過是一個諷刺。
莎士比亞寫作的時代是英王詹姆斯一世在位。此君據說有著班柯的血統。
英語裡面的子孫的孫,不僅包括孫子,還包括外孫。。。
西方文學總是在有意無意地體現命運的重要性,個人認為莎士比亞這麼寫有在強調人與命運的衝突,另外,女巫的預言只是現實中的其中一種可能性,而不是確會發生的必然事實。
推薦閱讀:
※講到莎士比亞,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紙牌屋》中運用了哪些莎士比亞元素?
※為什麼莎士比亞的文學地位這麼高?
※如何看待「如果一個中國人對貝多芬的交響樂和莎士比亞的戲劇一無所知,他就是精神貧兒」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