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個人魅力如何,他為何與夏侯尚和孟達如此親近,卻不理曹仁曹洪?


三國志13出了一個朋友圈系統,感覺挺有趣,可以從曹丕的朋友圈了解曹魏上流社會,精英階層的人際關係。

「文人相輕」這一句成語正出自曹丕的《典論·論文》,一語道出了自古以來文化圈現象,關於學術與思想的鬥爭遠遠比廝殺來的更激烈,知識分子對道理、學術的偏執勝於任何人。《典論·論文》是中國早期文學批判著作,建安七子的說法就源自於此,曹丕批判的是這七人因為文學彼此競爭較量而失和,反而成就了建安七子後世的名聲,像曹丕這樣對文學風氣進行批判在中國早期非常少有。精英與精英的矛盾還不一定是因為有分歧,很可能是兩個人過於相似,無形間產生競爭心理。即便沒有競爭心理也會本能反感旁人把自己跟別人做比較,本能性反感與比較的對象親近。

最近有個比較熱門的心理學話題,根據心理學家Robin Dunbar對英國臉書用戶做調查,分析得出人傾向於小圈子交友,平均的知心好友只有四個。儘管那不能算全面的調查,不過人類交友局限的說法一直存在,人擁有再龐大的交友圈都好,也沒能力維持整個圈子友誼。

四個至交好友的結論還挺靠譜,因為史書上記載曹丕最重要的四友是司馬懿、陳群、吳質、朱鑠,曹植麾下也有四友邯鄲淳、丁儀、丁廙、楊修,孫登麾下有四友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這裡的四友不是說明他們只有四個好友,是親友團中選出四個最重要的人為代表。

這些好友除了友情、能力的考量,身份地位更為重要。比如人們只知道司馬家有八達,俊傑輩出,很少人關注曹植四友中的楊修,往前看弘農楊氏四世三公,往後看點燃八王之亂禍根的西晉三楊還一度接近取得天下的位置,最終取得天下的隋文帝楊堅也偽托弘農楊氏之名。真讓楊修成為曹魏開國功臣,後果根本不敢想像。故而,曹丕的交友圈還有著許多政治上原因。

至於評價人的魅力其界限也複雜。一個人交際能力差不等於沒有魅力,卓絕群倫往往就意味著鶴立雞群。曹丕這人屬於交友廣闊類型,不如曹植高寡,有才華又對曹丕好的人,他通常會記住,但是得罪過曹丕的人他自己都有一部小本子記下來,遲早找機會算賬。心眼小,記性好,就是這麼一回事。

接來下正式開始分析曹丕朋友圈結構。

曹丕長輩圈:曹操、卞夫人、曹天人、夏侯惇、夏侯淵、曹洪

由於兄長曹昂在曹丕十歲的時候就死了,曹丕成為了曹操長子。以曹操的能力而言,曹丕要成為繼承者必須承受很大壓力,早年司徒趙溫舉薦曹丕,曹操為此大為生氣,認為曹丕不是真正有才能被舉薦,因此罷免了趙溫官職。曹丕才能是被以曹操為標準去考量的,根據《典論》描述,曹丕從小就是文武雙全,對於一般人而言曹丕能力相當全面而出眾,可惜他要相比的是曹操。

天人和獨眼在曹丕登基後位高權重,不存在他不理這兩人的說法。曹丕還為夏侯惇的兒子夏侯懋幸福操碎了心,原本清河公主與丁儀指腹為婚,曹操跟曹丕商量時,曹丕嫌棄丁儀眼睛太小,還是夏侯懋長得英俊,雖然後來夏侯懋傷透了清河公主的心。

曹丕告誡曹彰要效仿曹天人,另一個深意是希望曹彰能像天人輔佐曹操一樣輔佐自己,雖然後來曹彰不明不白就死掉了。曹仁、曹泰父子在伐吳之戰中搞出了大亂子,是不可能再被重用了,對曹丕而言沒把曹泰斬首已算仁慈。如果是曹洪捅這麼一大簍子,卞太后都沒法救他。

曹丕與夏侯淵的兒子夏侯稱、夏侯威、夏侯榮均是好友,雖然夏侯淵出身貧寒,曹丕並沒有瞧不起的地方。反倒是有錢的曹洪讓曹丕恨的咬牙切齒。按曹洪本傳看來,他與曹真的關係也不好,曹丕要處理曹洪時,曹真稱自己是陷害曹洪第一嫌疑人。一方面曹丕憎恨曹洪不肯借錢,另一方面曹洪的確不檢點,他身為下臣,生活質量顯得比公侯還好,還在戰爭時期看美女跳脫衣舞。更重要的是他還得罪了司馬懿,想強迫司馬懿做自己謀士。凡事要看兩面,曹丕當然是小心眼,曹洪實在好不到哪去,他是犯法獲罪。哪怕是曹丕死後,曹洪親屬還因祭祀淫邪之神入獄,被判死罪。

說不定曹丕、司馬懿、曹真經常圍在一起數落曹洪為人膚淺。

曹丕朋友圈:司馬懿、陳群、吳質、朱鑠、夏侯尚、夏侯稱、夏侯威、夏侯榮、孟達、常林、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繆襲、王象、荀緯、路粹、王昶、鄧展、劉勛、王忠

四友在曹魏群臣中排位不高,因與曹丕關係特殊,權勢極重。吳質文采不算高,出身亦不好,卻是曹丕的智囊,朱鑠接替夏侯楙的位置統領禁軍。吳質甚至敢嘲諷曹真是大胖子,連同朱鑠躺槍被諷刺為瘦子,這三人差點在宴席上打起來。曹洪、王忠勸解說不要打架,不要打架。這意味著曹丕四友地位與曹真相若。

夏侯稱十六歲時與曹操打獵,射殺了老虎,深受曹操喜愛。他與曹丕在貧寒時已是好友,應該是從小玩到大。若非死的早,曹丕四友中當為其一。再加上夏侯尚、夏侯威可知都是曹丕走親戚時的玩伴。

夏侯尚擔任過曹丕的文學,兩人還算同學。夏侯尚不算什麼好朋友,杜襲曾經向曹操打小報告,說曹丕誤交損友。後來曹丕給予夏侯尚生殺予奪之權,夏侯尚到處炫耀,蔣濟向曹丕直言後才奪回夏侯尚手中詔書。夏侯尚正妻是曹真之妹,可他偏愛小妾,曹丕為了夏侯尚婚姻生活就殺了那小妾,於是夏侯尚憂愁發病而死。曹丕也認同杜襲的看法,夏侯尚不是什麼好朋友,但好歹比曹丕用情至深吧?

曹操喜歡文學,引領建安風骨。曹丕與曹植以父親為榜樣,故而亦與眾學者為友。建安七子中有記載與曹丕友好關係的有王粲、徐幹、陳琳、阮瑀、應瑒、劉楨,建安七子與曹植關係也不錯,這幫人就是建安年間中原文學界的代表人物。他們平時作賦、郊遊、博弈等小故事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曹丕和曹植曾經為了邯鄲淳爭的水火不容,當時曹操偏愛曹植,把邯鄲淳讓給了曹植,其實曹丕高質量好友並不少,他就是咽不下這口氣,稱帝後終於把邯鄲淳奪回來了。

丁儀才華出眾,因為曹丕令他沒有娶到清河公主,才與曹植交好去整曹丕。楊修、丁儀在曹操麾下時的權勢很高,比如夏侯尚曾為丁儀屬官,楊修名為主簿,實則行尚書台或太尉等事務,崔琰自殺、毛玠獲罪與丁儀有一定關係,當時群臣都懼怕丁儀,唯有何夔、徐奕、桓階等不為所屈,其中何夔算曹丕師長,桓階是曹丕好友。若引注屬實,楊修曾贈劍於曹丕,兩人關係並不差。楊修早期雖依附曹植,後來卻想與曹植斷絕往來,可惜為時已晚。曹操殺楊修有壓制弘農楊氏崛起的可能,與袁氏一樣,楊氏的學生遍布天下,王司徒不巧就是其一。

說小眼睛難看,曹丕一定是不認識林俊傑。

荀彧是曹操重臣,長子荀惲又娶了曹操女兒,取得他的支持尤為重要。但荀惲與夏侯尚關係不和,偏向於曹植,早就進入了曹丕黑名單,好在荀惲死得早,曹丕時期並不重用荀氏之人。丁儀一家男子均被曹丕所殺,司馬懿、王象尊敬的楊俊也讓曹丕找借口殺死。夏侯尚、司馬懿、王象、荀緯等等苦苦求情而不得免,當時有個小細節,王象抓著曹丕衣服不讓走,曹丕對他說:「楊俊和我只能選一個,你選楊俊的話,就沒有我這個朋友」,於是王象鬆手了。

《魏略》記載曹丕逼死張繡的事情,由於與曹丕擔任五官中郎將的時間對不上,那段記載不能為證。張綉之子張泉因魏諷案受牽連而死到很可能是曹丕強加的罪名,有人會覺得曹丕為兄報仇理所當然。不過根據曹丕自述,曹操征宛城時十歲的曹丕也在其中,幸虧他很機靈奪馬就飛馳,逃過一劫........你們知道的,曹丕記仇不會只是一年兩年時間。

黃權、孟達作為降臣,均受曹丕禮待。當時輿論中孟達被認為有樂毅之風,與夏侯尚、桓階交好,那兩人又是曹丕好友。劉曄言孟達必反,果如其言。儘管孟達言過其實,卻可知他在時人眼中評價極高。孟達與法正均是扶風出身的官二代,兩人作為死黨,法正掌控了國中部分政務,孟達掌控著兵權,在蜀漢自成一派勢力,大多數人是小瞧了孟達的重要性。

王忠曾吃過人肉,曹丕藉此嘲笑過他,只是開玩笑,不然王忠活不到曹叡時期。曹丕還曾經企圖戲弄黃權。于禁亦因失節被曹丕嘲諷而死,可知曹丕有戲弄他人的惡趣味。鄧展、劉勛二人曾與曹丕論劍,鄧展與曹丕用甘蔗單挑,被曹丕輕易取勝,算是擊劍的好友,劉勛後期犯法被免官。

族兄弟與假兄弟:劉協、曹休、曹真、秦朗、何晏

曹丕很討厭穿著與世子一樣的何晏,秦朗、何晏在曹丕時代都沒有出仕。曹丕與妹夫劉協到是稱兄道弟,畢竟連天下都共享了。曹休和曹真是曹丕的託孤重臣,地位在司馬懿、陳群之上。嚴格來講曹真不算曹丕血親,曹休是曹洪侄子,這兩人從曹氏一大家族中脫穎而出,也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相當於曹操的曹仁、夏侯惇。曹休的兒子曹肇與曹叡有些BL關係,即便是宗族與君主,搞好人際關係都很重要。

曹丕師傅:涼茂、何夔、邢顒、張范、邴原

張范世家二代三公,聲望亞於袁氏。邴原乃天下名士,曹操曾經想讓曹沖與他女兒冥婚。曹操讓曹丕凡事必問此二人,曹丕對此二人持子孫禮,視如長輩。這兩人死得早,魏國建立得晚,不然必是太傅、少傅首選。邢顒是曹植的官員,在立嗣事情上支持曹丕。涼茂、何夔、邢顒在魏國建立後正式被任命為太傅、少傅,何夔對曹操說過長幼有序的道理。

「沒有項太傅,就沒有朕今天。」

支不支持:王朗、華歆、鍾繇、賈詡、程昱、辛毗

以上之人對曹丕上位有過表態,故而曹丕對他們非常感激。曹丕把王朗、華歆、鍾繇並列為一時偉人,時常聽從他們的建議。曹丕稱帝後經常外出遊玩,深夜也不回家,王朗身為一位有德之人就上疏勸諫,於是曹丕再也不深夜不歸啦。華歆、鍾繇兩位老人家上朝不方便,曹丕允許他們乘坐坐轎再抬上殿去。

賈詡、辛毗、邢顒、何夔都跟曹操說過長幼有序的道理,曹丕一即位就迫不及待把賈詡任命為太尉,為此被孫權嘲笑。現在的人常常把賈詡與曹操對答作為助曹丕上位的關鍵,大多忽略了程昱為曹丕的貢獻。田銀、蘇伯叛亂時,曹丕派遣將軍賈信討伐,迅速控制住局面。曹操早期征伐多進行屠城,故而曹丕的輔佐官員都認為將叛黨誅殺。程昱對此事表示反對,在會議時沒把話說完,曹丕私下問了程昱意見,程昱熟知曹操性格,不喜歡別人專橫獨斷,給曹丕做了解釋。所以請示過曹操後才敢處置叛黨。事後曹操誇程昱不僅通曉軍事,還會處理父子之間的關係,這件事讓曹丕在曹操眼中是得到加分。

程昱與賈詡為人處世方面恰好是兩個極端,程昱性情剛烈,賈詡策謀深長,論排位均可擔任三公,而程昱未來及就任便已去世,曹丕對此也是痛哭流涕。曹丕剛被立為太子時高興的摟著辛毗說話,作為專業諫臣,辛毗經常會說些忠言逆耳的話,許多人跟曹丕死磕都不會有好下場,辛毗可以跟曹丕鬧到扯著曹丕衣服不讓他回後宮。

「殿下,我話還沒有說完,別走!」

「George,放手!朕不想跟你說話!」

「殿下不收回成命,我絕不會鬆手。」

曹丕與辛毗就這麼拉拉扯扯,終於逃回了後宮。事後冷靜下來就聽取了辛毗的諫言。這就是有名的典故《辛毗引裾》。

辛毗,字佐治,英文名George。

清代王夫之把辛毗、賈詡、孫資、劉曄並列為子桓之世的四大謀臣,惜程昱曾被罷官,不在此列。

中央的決定:劉曄、董昭、杜畿、趙儼、蔣濟、韓暨、衛覬、衛臻、杜襲、裴潛、桓階、陳矯、崔林、高柔、劉放、孫資

以上名單是曹丕執政時期擔任過尚書、中書、侍中之人,魏國沒有丞相,尚書台權力接近於丞相,常年擔任尚書令的荀彧實際上就干著丞相的工作,荀彧後期轉為侍中,在曹魏是加重地位的意思。後期專權的曹爽、司馬懿都加侍中。曹魏又設立秘書令,管理國家機要,分化尚書台的權力。秘書令沒有別的意思,就是秘書的意思。總之,曹魏政令就是由這些人所執行。桓階還曾是曹丕託孤人選之一。這些人能進入曹魏權力中樞,自然極受曹丕所信賴。

鮑信之子鮑勛原被曹操所重用,因為郭夫人弟弟貪污官布,曹丕曾私下寫信給鮑勛求情,鮑勛仍舊秉公辦理此案,這意味著鮑勛已經死定了。王司徒和George勸曹丕不要沉迷打獵時,曹丕只是默默聽從。看到鮑勛奏摺時是配圖下的狀態,當場發飆撕掉鮑勛奏摺。

隨後鮑勛一再作死黑劉曄是弄臣,有人舉報鮑勛犯罪時曹丕不管真偽直接給鮑勛判死罪,儘管太尉鍾繇、司徒華歆、鎮軍大將軍陳群、侍中George、尚書衛臻、守廷尉高柔等上書稱:「鮑勛爸爸鮑信和你爸爸曹操是好朋友。」——仍舊不得倖免,送鮑勛去見劉玄德。衛臻其父衛茲隨曹操征戰而死,與鮑勛一樣是功臣之後,出可掌兵權,內可入尚書,官至三公,這就是順不順從曹丕的區別。

還有侍中蘇則、黃門侍郎盧毓因與曹丕抬杠而被免官。高柔因與曹丕在鮑勛案上死磕,也被遷移了官職。曹丕常讓音樂家杜夔演奏音樂給自己聽,杜夔面有難色又與曹丕有別的矛盾,最終被罷官充軍,嵇康的《廣陵散》就是跟杜夔之子杜猛所學。

梁習、張既、賈逵、滿寵、郭淮、徐邈、王凌等在曹丕時代亦受重用,出鎮一方掌控州郡,曹丕完善了曹操時期沒成形的都督制度,令這些將領有更大發揮空間。同時也放鬆了兵權的把控,留下士族領兵奪權的伏筆。

殺人兇手:朱建平
他看到曹丕的馬,就說這馬死定了。曹丕上馬時聞到衣服的香氣(子桓,你用啥香水?)受到刺激咬了曹丕的膝蓋,曹丕抽出劍來把馬殺死。(劍法還挺厲害的嘛)
此人預言曹丕能活到八十歲,但四十歲時會有大難,於是曹丕活到四十歲就死了。夏侯威、曹彪、應璩全都被朱建平預言而死。

以上統計應當還有不少遺漏之人。曹丕交友圈主要以司馬懿、夏侯尚等四友為核心的密友,除了政治上考量,他與眾學者只是詩友、同學的關係。曹休、曹真是宗族黨,曹丕的師傅名聲都很好,在曹操時期重臣中沒有取得荀彧、荀攸一派支持,但成功得到賈詡、程昱支持。對曹丕有過好處的人,他常常記著,並且能夠忍讓。對於得罪過他的人,全部拉進黑名單,找機會報復。其氣量固然不如曹操,不過他沒有曹操那樣多疑之心,曹丕要對付誰都是事出有因,絕不會憑猜想判斷。我奉勸眾人,真不要得罪曹丕。

曹丕的婚姻狀況與兄弟真情可以另開話題,網上談論的人也比較多,我就不多說了。

最後解釋一次,我答題不引史料不等於沒有出處,我知道引用史料一段一段解釋在知乎能夠得到更多贊。但我以為看歷史貼的人至少應該有些讀裴注《三國志》的基礎,如果連這樣的基礎都沒有,全文也不過雞同鴨講,那些人還不如多去看看史料翻譯機和百科搬運工的回答會更好。


曹仁曹洪也不是很跟曹丕親近,畢竟曹操太牛,這幫叔伯覺得小子太不爭氣,居然差大哥這麼多。類似於山縣昌景、馬場信房這些人對武田勝賴那樣吧。


你平時是和你弟弟妹妹這些平輩人在一起多,還是和你大叔大伯在一起多啊

你大叔再不鳥你,你是不是就更不鳥他了


夏侯尚跟他就像當年夏侯惇夏侯淵和曹操一樣,自己機會,然後孟達你是指蜀漢投降的那個孟達吧,孟達算是個半吊子文人,而且似乎很和曹丕脾氣。至於曹仁曹洪,曹洪因為曹丕借錢的時早就有矛盾了,曹洪據說巨富而且很摳,後來不是卞太后差點就被曹丕穿小鞋了,曹仁出任大司馬,但沒多久就死了。


推薦閱讀:

曹操不稱帝,是為了讓兒子背篡位的黑鍋嗎?
曹丕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為什麼起初跟隨曹操的人,等曹丕上位時都不見了?
「戰戰慄栗,汗不敢出」的典故是真的嗎?曹丕226年死的,鍾會卻是225年才出生,怎麼會說出這句話呢?
曹操是否預料到曹丕會稱帝?

TAG:三國志書籍 | 歷史人物評價 | 魏文帝曹丕 | 曹魏 | ??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