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作品才是好的當代藝術作品,有共性和標準嗎?

特別是在中國,感覺是個話語權的問題,不是作品好壞的問題


確實是話語權問題。
藝術作品一旦展示,就會變成「話語」在社會中漂泊,而且因為「作者已死」的緣故,「話語」是自由的。
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針對這種「話語」出現很多評論此「話語」的「話語」,當某些評價「話語」獲得了一定量的擁護之後就會擁有「話語權」,藝術家的「話語」就會受到此種「話語權」的控制。

舉例子的話這就相當於知乎上「如何評價X?」問題下面一大堆的回答,其中有些回答因為贊同數多而變成高票答案,這些高票答案在知乎上擁有了對被評價的「X」的「話語權」,「X」在知乎上受到此種「話語權」的控制。這過程當中「大V」的影響力會比較大,但是一個爛泥實在是扶不上牆的回答就很難因為「大V」的支持而獲得「話語權」。

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相當於是「如何評價X」下的幾個高票回答幾乎全是「抖機靈」和「雞湯」,認真回答的專業答案都被利益相關人群點上了「反對」+「沒有幫助」,而普通圍觀群眾很難判斷這些回答之間的區別,盲目跟風給高票答案點「贊」。

當一件藝術作品首次面世的時候會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評價」的問題,會出現一些評價此作品的文章或說法,然後在藝術圈內部先投票(僅限於接觸到此藝術作品及文章或說法的人們),最後由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盲目點「贊」。而這裡的「大V」就是金錢與權力。


我覺得當代藝術已經不追求大眾的理解與尊重,更突出表現與個性化,因此可能連共性和標準都被消解了,更不能用看待傳統藝術、大眾藝術的方式來評價。


創造它們的人都很有名氣。


沒有


首先來說,這件作品能夠對當代世界產生好影響,其次,要被大部分人所認同,其中包括大眾和權威專家,二者其中一個缺少都不算,再次,不一定是名家之作,如果都只認名家之作,那麼怎麼會出現當代新知名大家。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作品的代表性也是通過時間來考量的,一般當代好作品都是由後代經過時間的認證所得出的,這也就是人們所常開玩笑說的,死了之後畫才值錢


僅對題主所言只是話語權問題不是作品好壞問題進行回答:
話語權當然存在
作品好壞為什麼不能影響話語權?
假如有十個有錢人 九個人喜歡同一個藝術家的作品並且投錢了(不一定真心喜歡)
其中一個不喜歡那個藝術家的作品並且真心喜歡那九個人所討厭的某個人的作品
那麼話語權在誰?又是什麼影響了話語權?


認為當代藝術或者藝術沒有標準的,和歷史虛無主義者是一個調調
真正好的可以留下來的作品的確有他內在的價值,至於價值是什麼?這個就不好說了,從語言學的角度講:藝術就是藝術家將自身經驗通過藝術語言表達出來影響觀者,使觀者生命體驗得以更新的一種敘述方式。
說到這些體驗或者這些偏倫理方面的東西,語言是無法表達和涉及的,如維特根斯坦說的,再不可說面前,保持沉默

真正好的作品,需要自己多看看,時間久了自然能夠感覺到。就像一項技藝,別人無法代替,所以鑒賞也是一門專業,儘管都他媽胡說八道


推薦閱讀:

關於地景藝術 ,有哪些比較著名的大地藝術作品?
有哪些以文字、標語為內容的當代藝術作品?
你如何看待 Marina Abramovi? 與她的行為藝術?

TAG:藝術 | 當代藝術 | 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