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 (Podcast) 為什麼又紅了?

播客是 2005 年前後的產品,當時並不算成功,包括 http://Podcast.com(後改名 Mevio)和 Odeo 都慘淡收場。過去兩年里,中美市場都有人在重新做類似的事情。美國方面,播客網路有 5by5, Mule Radio 等等,播客託管服務有 Libsyn.com, Soundcloud,播客客戶端有 Castro, Instacast, Pocket Casts, Overcast 以及蘋果自家的 Podcasts,專門的播客廣告服務也不少。國內也有聚合各類播客內容的喜馬拉雅、荔枝 FM 等平台。這個概念為什麼又火了?只是因為移動互聯網?

(注意這裡問的是作為一種媒體形態的播客(首字母小寫的 podcast),不是蘋果出品的 iOS 播客客戶端軟體 Podcasts(首字母大寫,並且是複數)。)


大家說了很多基礎設施方面的原因(移動網際網路,私車的普及,買得起的 3G / 4G 套餐),我從內容本身的角度來談談。我自己做科技播客,和 @Rio 一起創辦了播客網路 IPN,聽的也基本都是美國的科技和宅向播客(The Talk Show, Accidental Tech Podcast, Debug, The Incomparable, The Periodicalist, Exponent…),以下觀點未必適用於其它類型的播客節目,或是搬到了網際網路上的傳統電臺節目。

播客逐漸開始流行,意味著人類在網際網路上對信息的需求從乾走向了溼,從「信息量」走向了「情感」。兩者是共生互補關係,不是替代關係。以前我們只要乾貨 / 信息量,現在也想要些別的了。

播客真的很低效。我做的 IT 公論裡曾經有一個叫「短打」的欄目,每天高語速播一分鐘的科技新聞。聽上去很省時間是吧?但一分鐘裡讀的東西,如果寫成文字,可能十秒就看完了,最多不超過三十秒。要乾貨,讀文章會快得多。

人們喜歡乾貨,是因爲覺得乾貨「有用」。例如汪惟在知乎上寫的開超市心得,外行看了之後當然不能可能馬上變身行家,但至少知道該做什麼事了。可乾貨有其侷限:你照著做了,未必就能成功。一旦失敗,難道能去怨提供乾貨的人嗎?當然不能。所謂乾貨只是一種參考,連諮詢公司賣大價錢的超乾貨也不例外。它們並沒有那麼乾。

說到底,人是溼件(Wetware),能從人那溼漉漉的腦子裡長出來的東西就沒有太乾的。

什麼是溼貨?無用的、主觀的、熱烈的、有力的、情感的、讓你有隊可站的。這些是播客的強項。音頻廣播是一種很特別的媒介,比視頻、圖畫和文字都更能直接訴諸情感。

那種「有人陪著你」的感覺。「和主播身處一個共同空間」的感覺。

* * *

20 世紀初,留聲機和收音機的出現使得人們可以在看不到發聲體——歌手、播音員、各種發聲的物件——的情況下聽到聲音。於是我們的聽覺感官得到了磨練,聽覺文化得以成形。如今你大概很難接受跟另一半吃完晚飯坐在沙發上聽廣播(不幹別的),但這在有收音機沒電視的年代是家常便飯。當聲源和聲音的關係被切斷,並經由媒介播出之後,少了視覺輔助的我們不得不全力調動聽覺器官,才能去解讀電波中那編了碼的聲音。之所以說聽播客是一種 intense 的行爲,原因就在於此。

電視機的興起讓人類的聽覺想像力有了偷懶的機會,而將近百年後的我們現在彷彿是在重走收音機時代。這不是歷史的倒退,而恰恰是聽覺文化的進步。和所有通訊技術一樣,音頻廣播也是一種權力。君不見直到今天,在中國的城市街頭還能見到「私自佔用無線電頻率資源屬違法行爲」的紅布宣傳條幅。這裡,網際網路再次扮演了偉大的均衡器(equalizer)的角色,讓「一個人對世界說話」這種浪漫而激進的行動有了可能。

最後推薦一本書,我認爲是理解美國播客的絕佳讀本:Listening In: Radio and the American Imagination。


謝謝張亮邀請。

1、主要還是智能手機普及了。sound cloud在互聯網上熬了很多年才300萬用戶,移動互聯網來了之後,一下子到就了1億多用戶。如果說手機是人們器官的延伸,那MIC的創造力還遠遠沒有釋放。

2、以前蘋果為代表的PODCAST太不方便了,要自己折騰硬體,編輯軟體也非常複雜,節目錄好之後還要租用空間來存放節目。荔枝FM研發前,統計到的中文播客只有4000多個,還有在更新的只有2000多個。隨著荔枝FM全球獨家在手機上解決了錄音、混音、降噪、美化、上傳等播客製作的問題之後,現在我們已經有30多萬個中文播客電台了,發展是非常快的。

3、聲音的創造和消費是剛需,播客節目不再僅是碎片化,伴隨性的收聽了,根據聲音的特點,我相信會有更多,更新,更主流的應用場景出現。


作為一個播客製作者,來說兩句。
利益相關:《大學生播客》創始人。
首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播客這種東西現在確實是比以前火多了,當然很多用戶也並不知道他們現在聽的這種東西叫做podcast,大家的理解只是網路電台和有聲讀物而已,其中有聲讀物的收聽量要比網路電台多很多。
播客在國外一直都很火,在國內也火過。國內比較早的前輩是《糖蒜廣播》,2014-04-23講述 糖蒜記-20140423講述,十年下來,終於接受投資開始轉型,實現商業化,很不容易。而且哪怕算上國外,在播客這個概念上,糖蒜也算得上是先驅者。在這裡祝賀糖蒜的前輩們,也希望他們能越走越好。
還有很多,友的聊播客我記得是08年開始的,主打科技,很多朋友也應該都知道;新聞酸菜館,11年左右開始的,每周新聞熱點評論;壞蛋調頻,更偏向音樂一些;豆瓣陌生人,文青+溫情。這些是一直都堅持到現在了的,還有很多,卻因為一次大規模的版權問題,在iTunes上遭遇了集體下架。
於是就說沒了就沒了。
其實播客和網路電台還是有區別的。
播客本質上只是網路上的一個mp3文件,由於podcast能夠通過feed抓取,從而實現更新推送,但其實是一種走精緻,定製路線的思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像是我們以前聽收音機,其中有些節目並不是當地電台製作的,而是由內容生產公司製作,然後當地電台購買播出,有獨立的主題,確定的時間塊,且可以在多平台上出現。它的作品更多體現的都是製作者想表達的東西。
而網路電台,如螢火蟲網路電台,還有各個地區的傳統電台,很多都是從數小時到數十小時持續不間斷每天播齣節目,有很多主播你會發現三年前的下午三點到五點點播里是她的聲音,三年後的今天偶爾在的士中聽到,依然是她,一樣的調調,一樣的音樂節目,放歌、說話、放歌、說話......
當然我沒有黑哪位主播或是傳統電台的意思,像我,在小時候,也會為一檔夜間音樂節目更換主播而心碎幾天,也會為一檔好節目因為不夠商業化被取締悵然若失,只是我覺得,當一個人,這麼多年,一如既往的就在電波的那頭說著同樣的東西的時候,我相信,她說的很多話也許都不用經過大腦(特別是直播節目,行為在思維前面,還要強行的保持連貫),而我也能想像,作為一個僅以此當做職業的主播,當她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套路之後,她每天溫柔的傾訴和她自己的生活的反差會有多大,而更關鍵的是,她們所創造的很多內容,在我們現在快節奏的生活狀態看來,也許都是意義不大的。更別說其中充斥著的大量的低質量的廣告。所以現在你很少看到,除了計程車司機之外,有人會每天保持長時間的收聽收音機(初中時代的我幾乎每天都會聽七八個小時的電台節目)。因為我們已經漸漸養成了主動的去獲取我們所需要的信息的習慣,通過視頻網站,通過RSS訂閱,通過APP推送。
其實單純通過網速和流量來評論現在播客行業的紅火是有偏頗的。我們獲取信息主要有四種途徑: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每往前走一步,相同內容所需要的流量都會大規模的增長。文字不用多說,顯然依然有很多朋友在缺乏良好網路的情況下看體育比賽的文字直播。圖片的話,隨著越來越精緻的網站,科技評測文章,長微博,微信圖文消息,等等,都在不經意間就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如果讓你關掉了手機瀏覽器的圖片顯示,再看每一個你熟悉的網頁,相信都是會很難忍受的。然後便是視頻網站的興起,直接革了傳統電視的命,從web端地土豆、優酷,到pc軟體上的pptv、pps,再到最近移動端相當紅火的愛奇藝,搜狐視頻,整個行業的牌都重新洗了好幾輪。而音頻這一塊,卻恰好被跳過了。我覺得,哪怕現在4G要來了,人們用流量聽歌可以毫無壓力,但說是用流量看高清視頻的,應該也並不太多。
我想要真正說清楚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局面,很難斷言,因為其中涉及到的元素與環節太多,甚至更多的是大環境的因素。但有些因素,我們可以針對現在的播客又火起來的情況,大概猜想一下。
1,平台單一
蘋果作為行業領頭羊,推出了podcast,當然是又一個改變行業制定規則的壯舉,但實際上,在iPhone4在國內真正颳起蘋果熱之前,國內使用蘋果手機的用戶也不算是大眾。如果不是ipod用戶的話,相信沒有人會在電腦里安裝iTunes。在電腦里安裝iTunes的朋友,大多數也只是通過百度mp3下載音樂,然後通過iTunes進行導入。於是注意到iTunes線上商場的,就更是少數。而願意在其中點開podcast的,並願意每次都將ipod連接電腦下載傳送播客節目的(ipod相對容量較大,幾乎可以存放電腦中的所有歌曲,長時間定期更新曲庫的人便相對較少)。而在10年後隨著國內蘋果用戶基數上來之後,眾所周知iTunes在windows上的體驗相當不好,而iTunes在國內的網路也相當不好,各個音樂app開始走紅,聽歌一鍵下載就好,當手機越獄之後,很多不得不用iTunes管理歌曲的朋友也可以用一些手機助手直接拖進手機,於是當數量很少的用戶越過重重困難點開podcast並愛上其中的一些節目的時候,然後發現,都被下架了......
都是淚。
2,流量費用
音頻是流媒體,隨著用戶增多流量會大幅度上升,獨立運作的話缺乏音頻轉碼技術,一個個mp3文件都是大老虎,而podcast中每一次令人欣喜的播放其實也是在榨乾你伺服器中有限的流量。當然podcast還好點,可以找國外的一些服務商做託管,當podcast下架之後,你唯一的入口就是自己的網站,搭建運營維護的技術門檻不說,長時間的流量費用真的會耗死人的,記得張淼的「輕鬆玩Mac」就是這麼死掉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國內的早期節目都是科技節目的原因,除了有技術之外,總有些渠道能夠幫自己支撐。
3,節目門檻
想法和製作的門檻就不說了,多聽一些,音樂的韻律懂點,audition簡單上手就可以搞定。聲音好聽這點其實還好,據我的經驗,其實北方人,一般聲音較清亮乾淨的話,都是ok的。錄音設備是個坎,電容麥+音效卡入門設備1500左右,用錄音筆的話也要近一千元的才能還原音質(索尼贊助了友的聊2個D100我會亂說?羨慕嫉妒恨......)。君不見糖蒜錄音的時候一人捧著一個好麥,所以才能請來明星錄節目啊......你拿這個錄音筆架在桌上,寒酸的要死,效果全靠後期,誰會鳥你......所以現在荔枝FM能夠直接通過手機錄音剪輯齣節目,雖說音質不咋地,但也是瞬間就吸引了很多有想法想表達的朋友加入。這些門檻加起來,作為一個普通人,想下定決心去做這麼一件事的話,還是挺難的。這也是為什麼比較早期的播客里有很多音樂圈內的人做的節目,也有一部分行業相關,相關設備接觸的比較多,使用方便的緣故。
4,缺乏商業模式
這個問題一直到現在都有(每天依然苦逼地搬磚養設備我會亂說?)。其實國內真的不缺乏聲音團隊,像YY,廣播劇組,有聲網路小說,**聊天室,seqing讀物,搞笑視頻配音,現在依然有大規模的「播主」在辛勤勞動著,雖然聊天室依然在打擦邊球,雖然廣播劇大多都是耽美,雖然大多數有聲網路小說都令人不忍直視,但不管是正路還是邪道,至少這些渠道里每一位參與的人員都是有靠此盈利的機會的。但podcast沒有,真沒有。不信你翻我口袋......現在有幾種思路:會員制,廣告,平台分成。
會員制一炮打響的是羅輯思維(視頻播客),斂財速度之快令無數人眼紅,新聞酸菜館也在做類似的嘗試。但說實話,如果沒有一批真正的骨灰級粉絲的話,當真不敢走這條路,有很大的從此錮蔽自封難以繼續擴大發展的危險。
其實播客應該也算媒體的一種,媒體的收入靠廣告簡直就是天經地義。但廣告效果不能數量化的問題讓這個渠道缺乏一個規範,大部分的廣告主似乎也還沒有將目光聚集到這個產業的意思,而且最關鍵的是,我們不敢收錢......做音頻節目不可避免的會用到歌曲,而大量音樂的版權顯然我們是無法購買也買不起的,所以如果靠節目本身產生商業用途的話,我覺得在數字版權越來越嚴格的限制,總會有被斃掉的一天。
但隨著各大音樂平台的加入,我相信這個問題應該是很多平台都在想辦法解決的。
平台分成的話,據我所知,像蜻蜓FM,鳳凰FM,百度樂播,喜馬拉雅都在嘗試著在做(當然我到現在為止依然木有收到一分錢的收入,好吧也許是我們現在較弱的緣故......),其實應該和優酷的廣告收入分成類似,只是這個版權的風險應該平台也需要承擔吧......
我相信每一個開始製作播客,並願意長時間堅持為他付出的朋友們,應該是沒有考慮太多資金上的回報的,但一個行業,如果真的想良性循環的話,我還是真心希望能夠讓每一個努力的人都能夠有所回報與收穫,否則,哪怕現在的播客再熱,我想也只會是曇花一現而已。

再說下現狀:
據我所知,現在參與發布podcast的平台大概有三十多家,我根據我的接觸與理解,大概分析一下各自的特點。
喜馬拉雅,做的較早,近期較熱,用戶已過半億,據我自己感覺身邊朋友的裝機量也確實不少。其實據我了解喜馬拉雅最初的爆發是因為郭德綱的相聲......當時懶人聽書也有,但喜馬拉雅更快更全,而且在聽相聲之餘還能聽到一些傳統電台、電視節目的音頻版,且後台更為完善,像關注、推送機制,通訊錄好友互聯,在當時都算是走在了前列。隨後根據聽眾特點,定製打造一些段子來了,和糗事百科合作的一些節目,既具有時效性,也把握住了用戶的最初需求。現在引入更多主播,分類更加明確,開始爭取雙贏,動作夠快,下手夠准,也算是保持住了領先步伐。唯一在用戶量上相差不大的是考拉FM,是原來做愛聽FM的團隊做的。愛聽FM雖然說產品發展到現在並不成功,但它是很多國內初期播客在podcast中免費的託管平台,讓很多播客得以度過較為艱難的一段時間。喜馬拉雅是給你推送你關注的人的作品,考拉是猜想你喜歡什麼,然後根據演算法後台自動推送。其實各有利弊,現在很多新聞客戶端也是類似的思路,也許人們在只能被動的時候需要主動選擇來證明自己,但在可以選擇的時候卻更喜歡被動被舒適服務的感覺。
荔枝FM在人人網上造勢頗多,極大降低了podcast的門檻,當然有好處,卻也讓大量低質量的內容充斥,想要重新洗洗牌排序只能交給時間。
蜻蜓FM也是用戶量在數千萬的一個APP,其實初期主打的是傳統電台的網路收聽版,現在慢慢的將傳統電台的好節目單獨拿出來,作為單個音頻和播客一起推薦,也算是轉型比較成功。
酷狗音樂,酷我音樂,蝦米音樂,網易雲音樂,多米音樂,天天動聽,還有剛剛出來的百度樂播,都是傳統音樂軟體中加入播客入口的新思路,巨大的裝機量帶來的流量是毋庸置疑的,但這些平台上的節目類型更多的只能偏向情歌音樂類一些,像時事評論類的,在其中想獲好評也不容易。也許是APP分類用戶,或者是用戶分類APP。而百度樂播,作為其中唯一的一款巨頭產品,會不會和百度廣告聯盟一起給行業帶來新的契機,我們拭目以待。
而在內容生產方面,人面漸漸發覺聲音其實並沒有內容本身重要了,聽的是觀點,是感覺,於是,會慢慢的有一些其它行業的名人加入,像饒雪漫,好像就和某一個平台合作過節目,以後應該也還會有更多,絕不僅限於是作家與音樂人。這樣雖然能引入一部分新用戶給他們接觸播客的機會,但很多名人巨大的粉絲效應也會為這個市場帶來一些變數。

平台多,機會多,內容多,厭倦也多了。有時候我會時常懷念那些在那一年的紅火泡沫後依然搖搖欲墜堅持podcast的時代。那個時候我們可以聽的不多,但我們知道,我們能夠聽到的每一個都是很好很好的,而每一個喜歡聽的朋友,我也知道你聽到的也會是這些優質的資源。而現在,泛濫的轟炸背後,是真正內容缺乏的空虛。前一段時間世界盃,無數電台跟風而做,又有幾個是有真正有價值的內容的?微博上幾個段子換一種方式念出來,又有什麼區別?而當大家都同質化泛濫化同時由於音頻的不可檢索而各自劃地為家,podcast的真正價值,我們根據我們的需求與意願在互聯網上主動地去獲取有價值優質音頻資源,又在哪裡?是的,現在你很難再聽到有人說:「我是新聞酸菜館的聽眾,我們驕傲」這樣的話了。
我熱愛這個行業。雖然我現在並沒有從事與之相關的工作,雖然我知道我們自己的能力也很弱小,但我依然和朋友一起投身進去,願意為之貢獻一些東西,願意把作品做的更精緻一點,要麼表達觀點,要麼傳遞感動。我也是小時候每夜伴著收音機睡著的孩子,知道溫柔的陪伴與理解,會怎樣的觸動人心。我很高興這個行業現在被更多的人接受與認可,我也相信在喧鬧背後也必然會迎來一陣
衰退與沉寂,但既然當我決定開始做的時候不是錦上添花的跟風,我也自然會伴隨著它繼續走下去,不管未來它的前景是輝煌還是黯淡。
至少我也在努力著。
最後希望每一個願意戴上耳機的朋友,在你自己的世界裡,收穫屬於你的感動。
無論何時,播客歡迎你。


李如一說podcast可以讓他不使用眼睛的時候也能思考和學習

我的意思是人們逐漸意識到了這種新的知識獲取方式的好處,跟李如一沒有關係……

利益貌似相關:聽了一年半podcast,半年IT公論


以下僅是個人觀點。

1.隨著智能手機設備的崛起,大家感覺眼睛更累了
所以聽歌,聽播客,聽小說等需求又崛起了。作為一個手機遊戲工作者,為了測試和了解新品,每天都要盯著屏幕,就算換了pad也感覺很累,所以回家了還有通勤,鍛煉的時候,就會聽歌或者播客

2.由於廣播衰落,有內容提供能力的作者轉戰播客,使得節目品質提高
這個例子比較多不舉了,不光是播音員,很多播客人士(如我認識的友藏老師等)之前多多少少都有電台或電台節目錄製經驗。

3.appstore的大力推介
appstore里播客是一個單獨的分類,蘋果對於這一塊是足夠重視的,因為播客會承載一些嚴肅的,可能會造成公眾傳播的話題,這對於提高內容內涵和整體人文性是很重要的。蘋果還有一大貢獻就是優化了收聽流程,有自動下載收藏等各種好用的功能。從被動收聽電台節目變成了主動選擇,並且主播播廣告也沒有傳統電台的廣告那麼煩人了

4.以上原因所帶來的需求覺醒
當我們去跑步的時候,以前都是聽歌的,現在由於很多播客確實有趣有意思所以也聽播客了,這本身就是一種需求覺醒,我們在複雜喧鬧的娛樂氛圍里,還是需要聽點有深度或者有意思的東西,一個好的播客包含的知識量和思維深度,是大大超過微博微信和手機遊戲的。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群意識到了這點,這種需求正在覺醒。

5.來點不一樣
簡單來說就是特立獨行的一群人,需要除了手機遊戲和聽歌以外一種更加酷的消遣方式,這群人往往是富有創造力和不甘平庸的,也就是引爆點理論里說的廣播者,播客契合他們的需求。

6.自媒體人士的參與
這個趨勢目前還不明顯,但是我相信會越來越明顯的。


通勤時間長,在不平穩的路上看書,或者在擁擠的車廂內玩遊戲都不是良好的體驗。如果自己駕車,那麼就更不可能看書和玩遊戲了。
共通的一點是可以用聽的,選擇聽音樂還是聽Podcast而已。
原先的Podcast需要用iTunes下載,然後同步到 iPod 上去(2005年左右)麻煩。
現在的移動網際網路,以及4G網路的推廣使得上述不方便的地方已經得到了解決。
對。所以我認爲移動網際網路是Podcast可以再次熱門起來的重要原因。


智能機的發展、對視覺的保護、碎片時間的利用確實都是促進因素


But 有特么我願意聽的內容才是根本呀

10年前我還是位小朋友,我不知道10年前的播客圈內容是否像今天那麼繁榮。不過作為一個腦殘的鏘鏘三人行粉我要到鳳凰FM聽;同時一個偽技術迷要到荔枝FM聽IT公論;同時一個歐美音樂腦殘粉要上蜻蜓FM聽Hit FM;同時一個搞笑無節操的人要上喜馬拉雅聽糗百.(累死我了,手機要裝一大堆APP)更不要說各種VOA、BBC、ESLpod等外語節目,冬吳相對論羅輯思維等優質知識類內容,還有那讓我蛋疼的男默女淚煽情文的情感淚點節目。Anyway,在播客平台你總能找到你喜歡的那杯茶,吸引你的那把聲音,單靠聲音比鄰那混蛋都做到千萬用戶了好吧。當然除非….除非你是個deaf,那沒轍了。


自媒體熱而已。
其實大家聽或者看podcast的動機是什麼?不都是沖著podcast的內容去的么?如果某個電台的內容很沒價值,就算收聽方式再方便你也不會去聽是不?還不如聽歌曲或者相聲mp3呢。
這麼多年來podcast的傳播方式並沒有多大改變,以前不熱是因為以前的電台主題很弱啊。也就是那個時候電台少,主題也匱乏,少數幾個電台內容也很一般。現在做電台的人多了,內容質量自然就上去了,那麼關注的人也就多了。


聽聲音一直是一個需求,這個需求在過去有好幾個部分,音樂,節目(FM),英語學習等,傳統的FM其實一直發展了很多年,交通廣播電台的DJ至今依然是一個非常熱門而且薪酬很高的職業。

電腦時代,沒有辦法在電腦面前專心的聽東西,所以大家都會把聲音做成一種背景存在。(聲音的伴隨性的特性,包括商場的一些背景音樂。)所以音樂是最大的需求。
手機時代,人們開始有一些移動狀態下的需求,聽書,聽節目可以在上下班的途中打發一些時間,並且獲得資訊,有些人開始使用這種方式。
汽車如果一旦連入互聯網,在很長時間內(汽車能完全實現無人駕駛之前)每個人每天在路上只能通過聲音來獲得娛樂。

這可能是一個1,10,100的機會。汽車時代的音頻需求會比現在的放大至少10倍,各種營收的可能隨著使用的人數的多少也會放大。


其實podcast原本是一個很好的博客平台,裡面曾經有很多我喜歡的節目,後來因為說主播放的歌涉及版權問題(我覺得就是嫌棄人家是個人電台人氣不夠高浪費他們資源)就不讓這些主播上架,不過他們還是有自己的主頁的,只是feed不抓他們了,不過還是可以通過iTunes用複製他們自製的地址訂閱的。現在還在podcast上存活的,就剩一些有些小團隊的節目了,《這麼遠那麼近》、《糖蒜廣播》、《大內密談》等等。
我曾經喜歡的《蘇比的心靈電台》、《自娛自樂》、《柔軟時光電台》(後面兩個更的比較慢了,屬於私人電台)
關於荔枝廣播為什麼那麼成功,對比就可以看出來,它的門檻比podcast低,有許多有做電台夢的人都可以在這裡實現,再者荔枝所做app整體用戶體驗還是不錯的。離線在線製作都做的比較便利,而且update比較及時。同時它還搜羅了大量電台入住,也包括了在podcast中有較大受眾群的電台(如糖蒜廣播),以及羅輯思維果殼網這些科普教育性節目。甚至在香港gay圈很火的同性戀節目(名字具體我忘記了)在荔枝也能找到,所以綜合各方面荔枝的成功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最後給喜歡聽西方獨立音樂的朋友們推薦一個節目,《迷失音樂》


每天騎自行車往返單位,單程35-45min,聽歌是個選擇,聽廣播也是個選擇,但從有選擇地獲取養料尋找共鳴的角度,播客本身在場景適用性和對胃口程度上都更有優勢,也越來越成為我通勤路上的第一選擇,有時候也在換到開車的情況下直接藍牙無縫續播接著聽。
其實主要是聽荔枝FM里的IT公論和Mobiholicast,間或聽點袁騰飛講歷史、攝影那些事兒之類的,甚至偶爾蛋疼了聽聽女漢子卧談會(求輕拍)……


痴迷播客,做了相關作業。
大概理了下前世今生,為何沒落又因何復興,多個人觀點。

播客興起和發展障礙

播客(podcast)指的是一種向互聯網發布音頻、視頻等媒體文件的方法,用戶可以選擇任何喜歡的節目,通過RSS訂閱功能定期接收節目更新,在線收聽或下載到移動設備隨身攜帶,隨時隨地收聽。在國內,播客也泛指播客節目製作人、主持人,即「podcaster」。


十年前,播客誕生之初風光無兩,吸引了全球眾多的年輕人加入播客行列,製作屬於個人的廣播節目。美國蘋果公司大力推崇播客,專門為此推出了一款硬體一款軟體,並打出廣告:「播客,自由的廣播。」當時,國內外傳媒學界對播客多持積極態度,預測它會像博客一樣,給大眾傳媒帶來又一場革命。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播客很快陷入低迷,其原因可以總結為:

(1)來自視頻的競爭
以Youtube為代表的視頻網站的火爆吸引了更多視線。視頻通常更有趣、更簡短、信息量密集,能夠滿足用戶多種觀感。相比之下,音頻播客的感官體驗弱,時間長且信息分散。隨著用戶的轉移,中國早期的播客網站,包括「土豆網」,也不得不轉型做視頻分享平台。
(2)硬體普及度低且操作繁瑣
2005年左右,智能手機還未推出,個人電腦尚處普及過程中。早期播客主要以MP3等隨身音樂設備為載體。在中國,此類設備一直保持著偏低的普及度,因此存在著客觀的物質限制。此外,成功收聽一檔播客,需在電腦上連接網路通過RSS訂閱並下載,再轉移到移動設備上,整個過程對於不熟悉電腦操作的普通人來說有一定難度。
(3)發現困難,無法分享
儘管網路上有大量優質的播客節目,但是它無法被搜索引擎收錄,不能被快速閱讀,有效檢索。它也不能提供獨立的節目超鏈接,不利於分享,缺乏社交屬性。播客是互聯網上的異類,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內容發現機制。
(4)盈利困難
播客需要產生營收。發展初期,讓用戶付費顯然不現實。播客只能依賴於廣告獲得營收和利潤。但是,播客廣告的到達度難以確定也無法評估效果,對廣告客戶缺乏吸引力。此外,一旦在播客中植入大量廣告,其吸引力也必將大打折扣,導致用戶流失。

新媒介語境下的播客勃興

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全面到來。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4次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32億,其中手機網民達5.27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佔比提升至83.4%,人均周上網時長達25.9小時。報告里同時指出,移動成為了互聯網發展的主要動力,尤其是爆髮式出現的創新類移動應用拉動了網民潛在需求,將進一步推動網民生活「互聯網化」。


「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爾在美國Code大會上發布的《2014年互聯網趨勢報告》中顯示,截止至2014年5月,智能手機用戶人數已超過15億,移動數據流量則正在取得爆炸式的增長,移動端盈利能力凸顯。據E-Market的統計,2012年,美國數字廣告總收入增加了17%,高達373億美元,其中移動廣告增幅高達三位數。2013年,美國數字廣告將達到419億元,其中移動廣告依然將成為增幅最明顯的模式之一,同比增長近178%,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市場趨勢之一。


移動設備成為了播客最好的載體,解決了物質條件限制的問題。目前,市場上的移動電台應用各式各樣,功能差異較大,有僅能收聽傳統廣播電台的直播式,可以自動播放推薦內容的推薦式以及功能全面的點播式。現在主流的移動電台都屬於點播式移動電台,其中聚合了海量的播客節目和各式各樣的音頻內容,通過訂閱節目獲取更新,選擇下載或在線收聽,原理與播客基本相同。應用將各種繁複的操作通過簡單的交互設計呈現,集合至隨身攜帶的手機中,使人們能夠輕易地上手。不僅收聽更簡單了,連製作的門檻也進一步地被手機降低了。原本要錄製一檔網路電台節目,先得準備電腦、麥克風、耳機、音效卡、混音器等各種專業設備,錄完後使用CoolEdit、Audition等音頻製作軟體來進行剪輯、混音、配音,還需把節目上傳到付費託管伺服器,才能將節目發布出去。以國內一款名為「荔枝FM」的應用為例,它提供直接在手機上開設自己的電台和錄製節目的功能,錄製時間長達60分鐘,並自動混音、降噪,無需再進行後期剪輯,直接上傳發布。


2012年,蘋果將播客平台從「iTunes」中獨立出來,推出應用「Podcasts」。據Macworld官方稱,截止至2013年,蘋果官方應用「Podcasts」的訂閱突破了10億大關,其中包含了25萬個播客,800萬包括100種語言的視頻,包括NPR、BBC等國家廣播電台,並且不斷有如TED般頂級的內容發布商加入。2014年10月,蘋果公司將「Podcasts」設為其最新iOS8系統的默認應用,據其官方統計,全球有約5億的人在使用蘋果的移動設備,他們的設備都將裝上「Podcasts」。


在中國,這個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市場佔了「關鍵大多數」比例的地方,電台應用自2012年起,井噴式的增長,上線百餘個。其中,有四個應用已成規模。蜻蜓FM上線最早,用戶從 2011 年 10 月的 40 萬,成長到 2014 年 5 月的 8000 萬。喜馬拉雅網成立於2012年8月,現有移動端用戶約5500萬,用戶日均收聽時間高達70分鐘。考拉FM上線於2013年6月8日,荔枝FM上線於2013年底,如今都擁有近5000萬的用戶。「Podcasts」中的中文播客節目幾乎都將平台擴展到了國內的電台應用。

播客的傳播內容:分眾與大眾

傳統廣播的調頻受國家嚴格控制,是一種權威的、中心化的強勢媒介。電台對於播放的內容必須是經過認真選擇的,必須遵循廣播法的規定,遵守公共秩序,維護政治的公平性,並且肩負提供真實、角度報道的義務。播客,最初就是個人為了尋求表達渠道創造的。當技術條件允許「人人都能製作播客節目」成為現實,它便能夠更好地完成最初的使命,打破傳統廣播的權威,實現去中心化。


中國有13億人口,卻只有1000餘個正規廣播電台,內容以新聞、音樂和交通廣播為主,範圍有限,只能滿足人們的小部分需求。因此,廣播市場的「長尾」部分是極其廣闊的,還有億萬群眾的個體需求得不到關注和滿足。正是基於這樣的廣闊需求,播客節目的內容包羅萬象,可以是政治意見、娛樂信息、職業相關甚至是用戶個人的自言自語,不受束縛,而是尋求志趣相投者的認同,人們能夠從中獲得更多自我滿足。這便是如今傳播領域廣泛認同的,從「大眾化」到「分眾化」的一個變化趨勢。需要注意的是,「分眾」的背後實際上存在著新的「聚眾」的需求。換言之,「分」,是從面目模糊的龐大社會大眾的總體中,分出清晰的有個性特徵的小族群來;而「聚」,則是將有著同一價值追求、生活模式與文化特徵的眾多個體,以某種信息需求,傳播手段和渠道平台聚合到一起。比如說,在播客節目中,存在著一類具有強專業性、職業性的節目,比如《內核恐慌》《營銷有意思》《蛋解創業》等,它們並不是每個普通人都能聽懂的,而是針對擁有某一方面專業知識儲備,並對這一領域的信息有所需求的群體。更遑論宗教、遊戲、動漫等類別的節目了,輕輕鬆鬆便擁有數以萬計的聽眾。


播客作為一種方法,同樣可以被傳統媒體所用。早在2005年,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英國廣播公司BBC便將其製作精良的節目製成播客節目,進行二次傳播。2014年11月,中國國際廣播電台CRI、中央人民廣播電台CNR入駐「Podcasts」,正式加入了播客新浪潮。鳳凰傳媒集團除了將其電視節目轉化為音頻格式,還原創製作了《果殼問答》《鳳凰有聲周刊》《FUN來了》等播客節目,致力將鳳凰FM打造為其主要的內容分發渠道。傳統媒體掌握著大量優質的資源,音頻儲備雄厚,而播客能夠幫助傳統媒體對僵化的「大眾傳播」內容進行轉化,擴大其傳播的時間和空間,吸引更多的聽眾,進一步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


國內的移動電台應用,從發展之初便不滿足於只成為平台,而是爭取去做優質的內容製作商。實際上,這是直接學習了後視頻網站的經營模式。優酷、愛奇藝、騰訊等視頻網站均有自主製作的電視劇和娛樂節目,質量漸佳,謀求向內容製造商轉型,國外也已有製作了《紙牌屋》的Netflix為典範。以考拉FM為例,在兩會、世界盃期間,它們的內容創作團隊積極尋求與多家傳統廣播電台合作,策劃製作相關的系列選題和節目。「Podcast」的中文播客排行榜上前100名中有4成節目的版權(使用權)來自考拉FM。

播客是廣播與互聯網2.0的優勢疊加

廣播是以稍縱即逝的聲音為傳播符號的聽覺媒介,相較於電視這一將文字、聲音和圖像等各種傳播符號集於一身的綜合性視聽媒介,廣播被認為是單一的聽覺媒介。但是,人作為傳播對象,具有「通感」、「交感」的能力,耳朵在接收到聲音之後,傳遞的信息會通過神經中樞轉換為一種視覺形象。這種視覺形象受到受眾以往的心理經驗的影響,是主觀的,每個人都憑著自己獨特的理解而賦予對象以意義。因此,聲音更是一種「想像力」的媒介。


拉扎斯菲爾德曾說過:「通過廣播收聽政治宣傳,和與人的對棉交談非常相似,也就是說更加接近於個人人際關係式的接觸,因此成效顯著。」換句話說,廣播傳遞的聲音具有情感性,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人情味,它更具渲染力和說服力。上個世紀初,羅斯福總統藉由廣播,以一場誠懇的,娓娓道來般的「爐邊談話」感動和說服了美國人。播客亦然。在此基礎上,存在大量由用戶自己製作上傳,純粹屬於「個人聲音」的播客節目,其內容或許並無大量信息、並不有用,而是經驗的、主觀的、熱烈的、感性的,有立場的,卻實現了人與人情感上的交流。形式上也以多人對談式的聊天節目居多,就如同在現實中和朋友閑聊胡侃,缺乏專業播音培訓的人們雖在表達上有所缺陷,但表現出的真實性卻讓用戶充滿了親切感。


聲音信號具有的特殊性,還表現在它的「弱勢」。據研究表明,與擁有約100萬神經纖維的視神經相比,耳蝸神經只有3萬根左右的神經突起。在信息爆炸的現代社會,視覺承擔了大部分接收信息的工作,用眼過度、視力下降成為了普遍現象。相較之下,廣播能調動的僅僅是人們的聽覺系統,也就意味著人們不需要集中所有神經來收聽廣播節目,所以它往往是伴隨其他行為的,人們在收聽廣播的時候還可以同時開車、做家務、寫字等,將視覺和觸覺神經分作他用。因此,它實質上提供了一種更為輕鬆地接受信息的方式。


播客在繼承了傳統廣播聲音信號的優勢同時,也憑藉著互聯網的特性克服了傳統廣播的桎梏。一般來說,傳統廣播的無線電波投遞是單向、多點和即時的,只能順序收聽,轉瞬即逝。而播客的基礎是將聲音轉換為數字化格式保存並傳播,互聯網能夠直接聚合來自全球各地的「數字聲音內容」,形成海量信息源,突破傳統廣播的地域限制,使信息的傳播更加全球化。具有「強力效果」的單向傳播變成了雙向互動,受眾掌握了更多主動權,有了選擇的權利。播客克服了傳統廣播的劣勢,實現了非同步性收聽,受眾可以任意選擇收聽的節目、時間、次數,甚至聲音的速率。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則有助於逐漸解決播客內容發現困難的問題。所有的移動電台應用都有各自的數據監控平台,能夠跟蹤記錄用戶在應用內的使用行為,將其數據化,總結出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喜好,並且基於數據去向用戶推薦內容。目前,「標籤」「推薦」「點贊」「分享」等社交功能已經實現了內容的細分、排行和分享,幫助用戶去找到自己想要的節目,分享喜歡的節目。


盈利模式和發展趨勢

1、個人播客


播客節目製作成本極低,多數個人播客是非專業主播,不以播客為謀生工具,出發點多為分享、興趣等。隨著播客逐漸受到重視,以「邏輯思維」「曉說」為代表的自媒體人的節目也製作了純音頻版本,將其內容的傳播渠道延伸至播客平台。只要個人播客節目影響力不斷擴大,就能享受到禮品經濟所帶來的利好。禮品經濟,知識共享,是一種特殊的經濟形態。傳統的市場經濟或交換經濟,都要求一方在提供有價值的商品或服務的同時,得到另一方的金錢或物質回報。在禮品經濟的模式下,商品或服務為無償提供,不需要立刻回報,而是尋求傳播的廣泛擴散,享受由其帶來的名聲、信譽和影響力轉化而來的利益,例如廣告、工作機會。禮品經濟的模式在信息領域十分盛行。當某個職業性播客節目的聽眾達到一定數量,主持人便在其領域有了影響力,成為了特定群體中的「意見領袖」。


國內個人播客的物質盈收雖相對困難,但如今也借鑒並探索出了以下幾種方式,大部分在相對成熟的美國播客行業都得到了廣泛的實踐:
1)廣告贊助:聽眾數量多、影響力強的播客易獲得廣告盈收。另外,具有專業性質、細分程度強的播客節目,由於其聽眾和廣告商的目標群體高度重合,常受到相關廣告商的青睞。美國的播客節目Mac Power Users是一個分享Mac使用體驗的節目,兩個主播是通過一個免費的通訊工具Skype交流並錄製的。節目中通過贊助商獲得贊助,在每期節目中插播兩次贊助商的信息,通過主播交流中簡單聊聊對贊助商產品的經歷和體驗,以及提及購買途徑(並提供一個聽眾折扣代碼),供聽眾優惠購買軟體。其贊助商主要是與蘋果產品相關的軟體、周邊廠商。
2)銷售付費教學內容:具有教學性質和優質內容的播客,可通過網路實時教程、書籍、光碟、移動應用等方式銷售其教學內容。國內的OpenLanguage語言學習機構,通過播客節目發布新聞時事、談論各國文化差異或語言學習相關的雙語節目,在「Podcasts」上長期佔據排行榜前列,吸引了大量喜歡節目的用戶去購買OpenLanguage更全面的口語學習資料。
3)節目周邊、自營產品銷售:粉絲經濟的模式。建立在有一定粉絲量的基礎上,銷售周邊或自營產品,效果按節目類型而定,科技、音樂類的播客有較大的獲利空間。銷售數碼產品的科技博客友的聊,銷售音樂人專輯和演出門票的音樂播客糖蒜,都是成功的案例。
4)付費會員訂閱:為付費會員提供額外服務,例如專享節目,個人諮詢等。新聞評論節目《新聞酸菜館》為付費會員推送專享非公開節目。New Radio播客網路也曾用提供專享節目的形式為地震籌款。例如心理學、健身等話題的節目主持人,在提供有用信息的同時提高了業內的知名度,將部分有需求的聽眾轉化為客戶。


2、媒體集團(廣播電台)


媒介融合已成趨勢。播客的方法使傳統的廣播電台和大型媒體集團找到了合適的內容轉換機制,應利用好手中大量的優質資源,集中精力創造具有傳播價值的內容。移動應用作為傳播渠道,具有更高的傳播效率,將信息全國甚至全球性的擴散。兩者一旦協作,形式與內容優勢互補,便能起到1+1&>2的效果,傳統廣播電台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對其廣告業務自然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3、移動電台應用


移動電台應用的市場競爭是曾經優酷等視頻網站間競爭的再現。主流的移動電台均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獲得千萬美元以上的融資,處於快速擴張,搶奪流量的階段。一旦,某家電台從中脫穎而出壟斷市場,便能夠以優酷為範例,輕易將流量變現。


移動電台應用的前景看好。據騰訊科技《2014年移動媒體趨勢報告》,移動媒體的關鍵將是場景。「場景性」也可稱「情境性」,即對環境的感知和信息及(服務)適配。人們所處的空間環境和行為將會決定人們對移動媒體的需求和使用。伴隨交通工具、伴隨吃飯,甚至伴隨工具與學習會成為主要的情境。那麼,更加自由、簡單和個性化的播客節目便極有可能憑著聲音的伴隨性從各種冗雜的信息媒介中脫穎而出。隨著4G的網路普及,當用戶不再需要擔心流量問題,電台應用的競爭力將持續上升。

同時,可穿戴設備和聯網汽車被視為未來的工業爆發點,極有可能得到普及。播客的「場景性」和搭載的移動應用能夠高度地與這些硬體契合,進一步地去適應人們生活方式和節奏的變化趨勢。已得到確認的是,美國蘋果公司的可穿戴設備Apple Watch、車載系統Car Play上「Podcasts」已成為主打應用。國內的考拉FM已開始布局車聯網,並致力於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服務。


移動電台應用並不是音頻媒體的終點。聽覺的信息獲取隨著語音交互技術的不斷發展存在著無限的想像空間,電影《Her》中的場景便是一個美好的未來。


我有點懷疑題注問題是否成立,不是都號召「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嗎?

「播客火了」么?
以及「播客會在中國火」么?

竊以為很難。

why?

早在兩年前,http://weibo.com就曾試水過一個功能,叫做語音微博,後來為什麼默默地不見了呢,據說是因為可傳播的音頻內容監管風險大(待求證)。如荔枝之類的新生播客,應該不會向微博這樣不具任何門檻即可發布音頻內容,事實上荔枝上開一個電台就是需要首先認證的。

現在的音頻產品都自稱FM,完全不顧普通用戶是否知道FM是什麼,這似乎有違高大上的「用戶體驗」啊,為什麼呢?因為衙門對「電台」二字極為敏感,至少鄙司在公開場合都稱自己的產品是FM。

以上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客觀原因,導致純UGC的播客應該很難在中國火,但是音頻的需求還是廣泛存在的,尤其是駕駛過程中,「聽」幾乎是唯一的娛樂方式。
那麼如何兼顧需求和風險呢?

答案就是PGC。
事實上我們在對音頻有需求時,是消費需求,而非製造的需求,所以PGC更符合這一特點。
新聞、音樂、脫口秀、曲藝、有聲小說,這些節目幾乎涵蓋了音頻內容的主題需求,每一類內容都需要由專業生產,而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生產的,所以UGC的播客在內容製造方面也是敵不過PGC的。


難道不是因為上班可以戴耳機,看視頻又不太方便?


播客可能紅起來的跡象

  • 一些名人大v推出了自己的播客節目,比如《冬吳相對論》、《羅輯思維》、《鏘鏘三人行》。可能的確有一定量的粉絲需要大v們將自己的作品做成播客的形式,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 iTunes播客訂閱超10億 不確定達成這個數字花了多久時間,但10億本身不是個小數字。蘋果特意統計數字並慶祝這件事,讓人覺得蘋果有在支持播客的發展。另外聽說iOS8 beta2中Podcasts變成了系統內置應用,真是大快所有人心的大好事。(雖然不如Downcast好用。)
  • 以喜馬拉雅上的《段子來了》為例,基本每期節目都有40萬左右的收聽量。聽眾數量應該不算很少,我想播客即使算不上紅,也不算是很小眾的東西吧。(雖然這種念完一個段子,放一個鬨笑音效的節目我聽著就頭疼,但是有很多人只要聽主播妹子發嗲賣萌就滿足了。)

播客可能紅起來的原因

  • 近年來使用蘋果手機的人越來越多,而蘋果又正好在支持播客的發展。或許有部分人是在使用蘋果手機的過程中接觸到播客並喜歡上了聽播客這件事。(霧
  • 過去的播客製作者需要學習剪輯處理音頻,找存放文件的空間,輸出RSS,提交到iTunes等等技巧才能做出一檔播客節目。而喜馬拉雅、荔枝等播客平台代替製作者完成了其中的許多步驟,降低了製作播客節目的門檻。對於聽眾來說,這些播客平台覆蓋了各式移動終端,並且提供各種主題的節目推薦,收聽、發現優質播客節目變得很方便。
  • 通勤時間太長,坐公交、地鐵時沒事可做。不想玩手游,也不想看電子書,那就來聽播客吧。
  • 以《IT 公論》為例,如果李如一和小夥伴們的討論是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的話,我可能不會想去認真閱讀。我覺得播客這種以聲音為載體的節目形式,在記錄人們的對談時有它的優勢。雖然說對談的即興可能會使得說出來的東西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他們的語氣甚至是思考時的停頓、沉默,對於我來說都有價值。而深思熟慮後的文字是不能完整呈現這些內容的。
  • 對於以音樂為主題的播客節目來說,選擇播客這種形式是理所當然的吧。

·因為有車的人多了,路上還特別堵。
·因為許多人住得遠了,路上時間特別長,地鐵還特別擠。


一部分的人是因為電台情節,總記得小時候夏日的午後,深夜沒有電視的日子都是依靠電台,現在的電台弱了,廣告太多,主要是給司機,好的節目好的主持人都少了,而播客就像大電台,人人都可以做節目,做的好有互動,有粉絲有反饋,那不是挺來勁的嗎!
一部分是自媒體增大,微信的公眾號已經滿足不了對話以及內容的輸出了,所以興起了一些好的主持人好的節目
另外嘛就是小眾,用大眾的播放軟體沒勁,而且播放軟體的節目內容也比較亂,國內有個荔枝FM最近也很紅,IOS總覺得自帶的也比較好


對於我個人來說 第一次使用是因為荔枝FM里的節目 想著在PODCAST上訂閱可能能方便點兒 然後發現 PC上更新的速度沒荔枝快 好像內容得審核 所以就棄了 繼續荔枝


人在閱讀方面的注意力是有生理極限的,超過這個極限,帶給人的體驗就從積極變成了消極。

在過去的時代中,沒有一個時代能讓大部分人觸碰到這個生理極限。但目前移動終端的發展,使我們輕易的觸碰到這個閱讀的生理極限。因此,再去增加閱讀網路文字和圖片信息量,可能就會導致讀者的疲勞甚至崩潰了。

這時,podcast這種主動閱讀的替代方案才會有迫切的需要。在廣大的用戶集體觸碰到那個閱讀的生理極限前,podcast這個替代方案僅僅只是「好玩」而已(所謂:第一次紅),不具有緊迫的需求。


我是常年聽播客的用戶,很希望播客能發展越來越好,但是對於播客是不是又火了,我其實支持Marco Arment的說法,播客其實就沒火過,現在也沒有火,它只是一直在慢慢發展而已。

在美國的情況其實我也不清楚,但是在中國,我的觀察告訴我,播客沒有火。

1. 在知乎,關注播客 (Podcast) 這個話題的有2289人,關注多肉植物這個話題的有1849人,關注度其實不高。關於播客推薦的問答很是冷門:有哪些播客值得推薦?為什麼?只有2個回答;有哪些值得訂閱的視頻播客推薦? 只有10個回答;有什麼比較好的科技類播客?只有1個回答,6人關注。

2. 播客節目《內核恐慌》在上線的第二天就排在了播客排行榜第一,一個新節目可以迅速排到第一,或許可以說明這裡競爭並不激烈。這樣排名第一播客的微博內核恐慌的微博到現在有676個粉絲。

3. 廣告商並不看好播客。目前國內很火的播客都還很難找到廣告商,我最喜歡的《IT公論》開播一年多了,節目質量高,聽眾多,但是還是愁於沒有廣告商。廣告商是唯利是圖的,他們不看好播客,或許也能說明播客沒火吧。

4. iTunes中播客節目並沒有繁榮起來,並沒有見到很多新的好的節目湧現,排行榜上總是那幾檔節目。

5. 你身邊聽播客的人有多少?


推薦閱讀:

最近連續三期《內核恐慌》的主題都叫「沒有主題的閑聊」是在向涼宮春日致敬嗎?

TAG:互聯網 | 播客Podc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