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什麼驚艷的送別詩?

高三狗 明年考完有個朋友要回老家了 隔了兩個省 有沒有什麼的令人感到驚艷的送別詩


依舊強推我家小王融…

徘徊將所愛,惜別在河梁。衿袖三春隔,江山千里長。寸心無遠近,邊地有風霜。勉哉勤歲暮,敬矣事容光。山中殊未懌,杜若空自芳。

首夏實清和,餘春滿郊甸。花樹雜為錦,月池皎如練。如何於此時,別離言與面。留雜已鬱紆,行舟亦遙衍。非君不見思,所悲思不見。


貼一個催淚的,至少我是哭了。陳簡齋的

古別離
東門柳。年年歲歲徵人手。千人萬人於此別。柳亦能堪幾人折。願君遄歸與君期。要及此柳未衰時。


唐人七絕,明清人推為壓卷的,有王昌齡「秦時明月」及「奉帚平明」,王翰「蒲萄美酒」,王維「渭城朝雨」,李白「朝辭白帝」,王之渙「黃河遠上」,李益「回樂峰前」,劉禹錫「山圍故國」,杜牧「煙籠寒水」,鄭谷「揚子江頭」。見《唐詩別裁集》卷十九《涼州詞》注。一共才十首,而送別詩就佔了倆:


1、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楊柳春。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何焯《三體唐詩評》,謂後半從沈約「莫言一杯酒,明日難重持」變來。
這首婦孺皆知的詩也使得首句平起入韻的折腰體被人稱為「陽關體」。實際上「陽關」二字是此詩的一個密碼,明明是送元二使安西,為什麼偏提「陽關」呢?沈德潛說:「陽關在中國外,安西更在陽關外,言陽關已無故人矣,況安西乎。此意須微參。」以此,這杯酒的重量就可想而知了。


2、鄭谷的《淮上與友人別》: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今日之南北相隔,在各種交通工具面前實在不是個事兒,而古人的臨岐一揮手,興許就是生離死別了。


情知道、明年何處。漫待客黃樓,塵波前度。
看使君、角巾東路。

人間俯仰,悲歡何限,團圓如故。


《一翦梅 余赴廣東,實之夜餞於風亭》
年代:宋 作者: 劉克莊
束縕宵行十里強。挑得詩囊。拋了衣囊。天寒路滑馬蹄僵。元是王郎。來送劉郎。
酒酣耳熱說文章。驚倒鄰牆。推倒胡床。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釋】:
這是一首別具一格的告別詞,它描寫了兩位飽受壓抑而又不甘屈服的狂士的離別。憂憤深沉、豪情激越,表現了辛派詞人的特色。
詞的上片寫連夜起程,王邁為其送行。起句「束縕宵行十里強 」,開門見山地描寫連夜而行的情狀。一枝火把引路 ,來到十里長亭,點出餞別之意。「束縕」,是亂麻捆起來,做成照明的火把,「 宵行」,由《詩經·召南·小星 》:「 肅肅宵征,夙夜在公」轉化而來,暗示遠行勞苦之意。「挑得詩囊,拋了衣囊 。」表現了書生本色,詩囊里都是他的心血結晶,那肯輕易拋掉呢!詩囊里裝著他的詩篇,也裝著他的一腔豪情滿腹抑鬱。
「天寒路滑馬蹄僵 」,一個「僵」字,寫盡了艱苦之狀。雖在說馬 ,但行人顛簸於馬背,冒著寒風,艱難趕路的情景,已躍然紙上。下句的「王郎」即王實之。劉克莊稱讚他:「天壤王郎。數人物方今第一。」(《滿江紅·送王實之 》)反映出對他的敬重、賞識。在劉克莊奔赴廣東之際,他夜半相送情誼之真摯,已然可知。
劉克莊自稱「 劉禹錫」,是以銳意改革而屢受打擊的劉禹錫自比。劉禹錫曾因諷刺朝中新貴被貶。劉克莊則因《落梅》詩中有「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之句 ,被人指為「訕謗當國」而被罷官。在此之前,他已被三次削職 。他在《病後訪梅九絕》中有一首詩說:「夢得因桃數左遷,長源為柳忤當權。幸然不識桃並柳,卻被梅花累十年 !」其憤慨悵然之情,及其清品傲骨,表現得非常清楚,與唐代的詩豪劉禹錫相比,亦覺無愧 。此時到廣東做路一級的官,他「不以入嶺為難」,然內心如劉禹錫式的不平之氣,是不會遽然消失的。
過片「酒酣耳熱說文章 」,從結構上說,是上片情節的結局。又是可作為下片的開端,順勢翻出新的情節,安排頗顯匠心。「 酒酣耳熱」表現了酒逢知己的歡樂,同時又是詞人熱情奮發 ,興會正濃的時刻。詞人避開朋友間碰杯換盞的次要情節 ,而徑直寫出「說文章 」的一幕,可謂善於剪裁。「說文章」極含蓄地暗示他們對時事的評論、理想的抒發,以及對憂憤的傾泄。
王實之秉性剛直,豪氣干雲人稱子昂、太白。劉克莊也是言談雄豪,剛直無畏。「 驚倒鄰牆,推倒胡床」兩句,正是他們這種英豪氣質的形象表現。前句寫客觀反響 ,後句寫人物舉動。兩個狂士捋袖豁拳,乘著酒興指點江山,語驚四座,全無顧忌,鄰座驚傻觀者豎發,全與我無關。這種形象的誇飾淋漓盡致地張揚了二人的豪氣。
「旁觀拍手笑疏狂 」,作者設想,若有旁觀者在此,必定拍手笑我二人疏狂。「疏狂」,意為不受拘束,縱情任性。「 拍手笑 」是一種不被他人理解的表現,對狂者來說不足懼,倒起著反襯作用。劉克莊與王實之在志士受壓、報國無門的時代,將心頭的積鬱,化為激烈的言詞、不平常的行動 ,自然會被稱為「 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態度明確堅定,可謂狂上加狂,雄放恣肆,豪情動人。有此一句,通篇振起。
這首詞把一次友人的餞別,被詞人裝點地很像一出動人的獨幕劇。在形象描寫中,著重寫人物的動態,從中表現感情的發展變化,始而愁苦,繼而激憤,最後是慷慨奔放,以「風霆驚座 」、衝決鄰牆之勢,將劇情推向高潮,避免了議論。在劉克莊的詞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這一段應該來自宋詞三百首鑒賞詞典,作者周滿江)


個人送別詩詞最喜歡的還是辛稼軒的《鷓鴣天·送人》: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高中畢業大學畢業都用過,非常喜愛鷓鴣天這樣節奏明快的詞牌。


有一首最適合這種情況的。

辛棄疾,《鷓鴣天 送廓之秋試》

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迴廊,禹門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用典廣泛合理,幾乎句句用典,虛實相生,意境雄渾。

答主是15年的高考生,複習那會記得這首詞是某地的高考真題(或者模擬真題),具體哪年的記不太清了。當時覺得很好,就背了下來。

高考加油!提前祝你們一切順利。


謝邀。關於送別詩,我很喜歡蘇軾的《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東武望餘杭,雲海天涯兩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殤,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這首詞主旋律還是很傷感的,但在離別的哀傷中蘊藏著對未來的希冀,期待著將來功成名就,衣錦還鄉,與老友重逢,「醉笑陪公三萬場」。題主和同學還在讀高中,未來有太多的可能和希望,我覺得這首詞挺契合題主需求的。


謝邀,個人覺得最驚艷的送別詩當屬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句句經典。
不過可能不太適用於你的情況。
試試蘇軾的臨江仙吧
《臨江仙 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016年年末,我辭去了美國的工作,決定回國,這句話是一起在美國留學、工作、奮鬥,並認識了九年的高中同學XP在我臨行前發來的。收到微信之後我愣了很久,當時唯一的想法就是認識XP這個姑娘是我的榮幸。

在那個時間節點,未來對於我而言是期待與迷茫並存的未知數。一方面我在美國的工作剛剛有了一定基礎,放棄已有的成果並不算輕易的決定;另一方面面對完全不同的工作團隊和氛圍,無論表面上多麼鎮定,我在心裡確實有一些猶豫。

2016年12月12日,Riviera Beach,前路未定

2016年12月12日,在海外留學和工作生涯的最後一天,我去ATT換了張國內手機能用的SIM卡,去公司樓下找同事Harry和Jeff拍了合照,去Xfinity停了家裡的無線應用,去郵局給一直喜歡的女孩寄了明信片,之後洗了衣服,理了房間,天色漸晚。九點多的時候用手機流量和XP視了兩個多小時頻到十一點半,有的沒的說了很久,安然入夢;半死不活地四點起床,五點就緒,Jeff一路送我去機場,在街道上飛馳了十分鐘,車少人稀,互道珍重。

2016年12月13日, PBI Gate C2,準備踏上回國的航班

五點一刻的候機區里空無一人,電視中新聞主持人嚴肅地播報著新聞,大廳的玻璃幕牆外雪花紛揚,朝陽未上。我背著包,一個人坐在候機區里,這個世界上彷彿再無他人。實話實說,我忽然對未來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在這個時候,XP的微信穿過茫茫大雪找到了我的手機,她說,「T,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有那麼一刻,我真的有點想掉眼淚。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別董大》高適

---

關於創作背景:

這首送別詩作於公元747年(天寶六年),當時高適在睢陽,送別的對象是琴師董庭蘭。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崔珏有詩道:「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其時高適並不不得志,到處浪遊,常處於貧賤的境遇之中,但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

從詩的內容來看,這篇作品當是寫高適與董大久別重逢,經過短暫的聚會以後,又各奔他方的贈別之作。那時兩個人都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貧賤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

關於詩:

落日黃雲,大野蒼茫,北風中遙空斷雁出沒寒雲,使人難禁日暮天寒、遊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淪落至此,幾使人淚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為之甘心。頭兩句以敘景而見內心之鬱積,雖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風雪之中,似聞山巔水涯有壯士長嘯。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是對舊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話說得響亮而有力,於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逆流而上。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樸質而豪爽。又因其淪落,才以希望為慰藉。

題主的問題是,對於高三即將分別的朋友,有什麼驚艷的送別詩?我想這就是我的答案。對於曾經比肩而行的同伴而言,相隔兩省何妨,相隔大洋何妨,一時難見又何妨;不用擔心,十年之後天下誰人不識君!

最後的最後,一切景語皆情語,我覺得在這樣的場景下千言萬語可能盡在一個擁抱里。祝好!

---

答案中詩的創作背景及賞析引用自:《別董大》賞析 - 古詩文網,內容有細微修改,權利盡歸古詩文網所有。


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
          ——《別滁》歐陽修

無需閑言,更添贅筆。其中感懷,自在唇角杯緣。

題主,既是高三,應已成年了。酒的滋味,終有機會品嘗了。到你們畢業的那天,必破工夫,請你的同學小酌兩杯啊。

畢竟,離開中學後,再有爛醉,便難預料是真情,或是應酬了。


陳子昂的《春夜別友人》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初讀這首詩時,最後兩句印象深刻,特別是此會在何年一句,簡直就是在前面含蓄地情景鋪墊之後來一個直白的情感宣洩


送行無酒亦無錢,贈爾一杯菩薩泉。
何處低頭不見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最好在車站送他的時候對他說。


瀉藥
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弟子來相送,欲行不行各飲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離別之情不僅她有,你也有啊,用這首很妥帖。


說個跑題的。因為並不驚艷,但樸實動人。

「無言便是別時淚,小坐強於去後書。」

出自《隨園詩話·卷七·七二》:

乙未冬,余在蘇州太守孔南溪同年席上,談久夜深。余屢欲起,而孔苦留不已,曰:「小坐強於去後書。」予為黯然,問是何人之作。曰:「任進士大椿《別友》詩也。首句云:『無言便是別時淚』。」


鴻鵠去萬里,溫酒待君歸


雖然我說的不是題主想要的,但一眼看到問題就想到了這個
無邊落木蕭蕭下,西出陽關無故人。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黃沙鬼守屍。
龍族裡路明澤對路明非說的。當時就被驚艷到了。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古詩十九首中,這篇《行行重行行》前六句為一個部分,追敘初別。評價,就拿鍾嶸《詩品》里那句話吧「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
——韋莊《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我一直感覺這兩句與「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有異曲同工之妙,卻一掃離別之苦。海月行舟,不亦快哉!

再補一個孤寂蒼涼的: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離別,須有大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寥廓的天地間除了黑白並無顏色,只有兩個可憐的小人兒在依依話別。
身處「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的西部邊陲,本來就孤寂萬分。終於等到好友路過,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之後,他便又匆匆踏上行程。山路曲折蜿蜒,沒多久友人的身影就與茫茫暮雪融為一體,再也難覓。儘管寒風凜冽,詩人還是久久佇立在原地,望著那一串深深淺淺的馬蹄不肯離去。
你在時,青青子衿就是亮色,你走後,天地之間唯余雪白。

岑嘉州非常喜歡雪中送別,也許是因為西北的雪就沒停過 (大霧)。相比之下,另一首就多了一抹亮色:

正是天山雪下時,送君走馬歸京師。

雪中何以贈君別,惟有青青松樹枝。


推薦閱讀: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有沒有類似的詩句來形容:想見又不想見一個人?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麼?
風雪添作酒,求下聯?

TAG:古詩 | 古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