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攝影中,構圖是不是相比過去顯得越發不重要了?
攝影面對的人群越來越廣, 作品也越來越泛,是不是很少會有人專註按下快門前那幾秒的構圖思路?而那些基本到死板的構圖法如三分,大概已經人人都會了
另一種說法, 現代攝影(人文人像風光方面),相比構圖,是不是更注重於故事性,用光和色彩?
謝邀。
; 比起以前大畫幅攝影的嚴謹構圖,布列松決定性瞬間,提前找好的構圖,現代攝影中,構圖好像是隨意了很多,但不是不重要。
; 縱觀歷史,和繪畫一樣,有那麼一段時間,是非常重視構圖的。
; 構圖構圖,什麼是好的構圖,從攝影來講,就是攝影師消除隨機性,有計劃地安排讀者視線的方式,有了好的構圖,可以引導讀者以一種受控的方式來解讀照片。能讓觀者輕鬆看到你想讓他看到的東西,就是好構圖(比如我把這一段加粗,放在開頭,也是一種好構圖。。)
; 構圖是最基本的東西,然而它也是為了內容而服務的,重視它,但也別拘泥於它。
構圖當然很重要。無論是什麼時候。舉一些栗子。
先說以前的。
布列松 決定性瞬間 找好構圖 等人進來發生事 再按快門 對構圖的重視真是到頂了
愛德華韋斯頓 f64小組的 大畫幅相機那麼麻煩 當然得先構好圖
下面是更近的一些時代的了
非決定性瞬間的 羅伯特 弗蘭克 認為過於完美典型的瞬問反而失去攝影所固有的真實、自然、鮮活的個性 照片好像是隨意了很多,但是仍然是有突出了主題的好構圖
杉本博司的,這構圖奇葩吧,沒有三分,直接一分為二。因為海和天,都是主體。
光影顏色其實也算是構圖。
森山大道,為了突出主體,表現躁動 加光加成這樣。。
荒木 用鮮色和背景灰樓拉開 對比色的傘作出區分 還有黃裙子。
栗子沒了。
最後,照片的內容,當然才是是最重要的,構圖雖然是基礎,但別拘泥於構圖,拗構圖什麼的是一種強迫症!
現在各種圖片app上的很多流行的照片,其他答案中也有,大部分都是用手機拍的,拍建築居多,構圖什麼的完美無缺,不過這種照片看多了不膩嗎?只是好看而已,有一種為了構圖而攝影的感覺,攝影不是平面設計。
謝邀。
恰恰相反,構圖越來越重要了。總的來說,攝影的技術門檻就越來越低,攝影中主觀創作(構圖)的比重就越大。
1,相機演算法越來越智能化了。
我玩過索尼A7系列幾款新機子,有一回想「返璞歸真」試試全自動,當我選定場景的時候,先自己測出一個參數,然後用自動檔去拍,相機也給出的是十分接近的參數。甚至當我用廣角並把焦點放在遠處的時候,自動檔會推測我想要全景深,然後給出小光圈。 當我把焦點對在人臉的時候,相機根據人臉局部測光,並開大光圈虛化。
這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兒,現在手機拍照效果越來越令人滿意了,你可見過幾個人專門調參數?一樣的道理,相機演算法智能化是必然趨勢。這樣攝影的技術門檻就越來越低,攝影中主觀創作(構圖)的比重就越大。
當然我說的只是一般的情況,對於有意識,高度控制的攝影,永遠是手動檔。
2,相機高感光性能越來越強,逐漸打破了光圈-快門-ISO的三角制約關係。
幾年前玩攝影的時候,經常要盯著ISO避免過高,常常要在手抖(快門時間)和景深(光圈)之間做取捨。現在相機高感值得信賴,我基本都把ISO調自動,除非特殊情況不動它。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參數限制越少,攝影中主觀創作(構圖)的比重就越大。
3,相機製造成本越來越低。
相機平民化,照片數量大增,那就比的是質量了。 曾經大光圈虛化的小伎倆就能征服一片小女生的時代再也一去不復返了。在每個人都會虛化,都會HDR,都會長曝光,都會延時的時代,技巧已經不新鮮了,只能靠想法,靠構圖來打動人。
4,相機動態範圍越來越大,色彩表現力越來越強。
以前第一代全畫幅數碼單反拍RAW才12bit,現在普遍14bit,有的都有16bit了。DXOmark 上面動態範圍的數值越來越高,入門都至少14ev了,這樣拍攝大光比場景相機的表現能力就越來強,對參數的容錯率越來越高。在以前我們要牢記「白加黑減」,要根據天空和地面的比重調曝光補償,或者用點測光小心地找中間點,然後後期PS拉曲線,dodge and burn;現在呢,大膽用全局測光也八九不離十了。哪怕隨手拍,出現死白或死黑的幾率也越來越少了。
----------
當然有意識的光線控制和創作,包括打光和遮光的能力逐漸成為區別專業和業餘攝影師的界線。因為光線的質感,明暗關係,造型這些是和相機性能無關的。
謝邀!
這兩年不斷的在跟各種策展人、攝影師以及很多美院教授交流作品,自己一些作品經常被評論說「過於注重審美層面的東西」或者「過於好看」。潛台詞就是,隨著攝影的發展,構圖在一個作品中被考量的次序實際上是越來越靠後,進一步說,大的趨勢是,攝影師創作的行為,逐漸從內容服務構圖轉變為構圖服務內容。 在這個趨勢下,任何將構圖作為主要創作元素的作品都可能被貼上喧賓奪主的標籤。
然而這並不是說構圖相對過去來說越來越不重要了,而是意味著「構圖」這個東西身份的徹底轉換,意味著構圖被重新定義,從零開始。在這之前,攝影師們考慮的問題是如何用巧妙的構圖來構建耐人尋味的畫面。實際上從上個世紀初很多攝影師就已經完成了這個目標,比如何藩大師,比如郎靜山。前者完美的實現了幾何構成,創造了嘆為觀止的影響構成,而後者則是通過構圖法沿襲了中國水墨的風格。但無論是哪位,都是以內容服務於構圖為創作基準。
圖:何藩作品
圖:郎靜山作品
而當代,甚至的未來攝影師考慮更多的則是如何通過有效的構圖來使視覺語言的表達更有效率,甚至不考慮構圖。對於某些攝影師來說,構圖可能只是一種潛意識或者習慣,而更激進的攝影師甚至已經拋棄了構圖。比如Paul Graham,以下附上一些他最近的作品,供大家參考
來源:Paul Graham Archive
談起這些看似漫不經心,尋常不經的作品,Paul Graham以如下的方式闡述:
「漸漸的,我對這種『用顯而易見的套路來表現照片所表現的對象』方式已經沒什麼興趣了,我現在更關心那些模糊朦朧又難以捉摸的題材。」
「從弗蘭克到艾格斯頓再到維諾格蘭德,你會發現,偉大的攝影的核心並不是傳統的已構建模型,它直接取自生活,完全是即興且非受迫的,這種行為常被誤認為『紀錄』或『觀察』,而且可悲的是,還是有很多人不明白,他們更喜歡傳統的模式。」格雷厄姆曾說。
所以,在Paul Graham的觀念中,構圖都是套路...
都是套路...
畢加索在是畢加索之前,也是年紀輕輕就能畫得很逼真了。可是在他的藝術生涯中,逼真從不是他的訴求。
我說這個的意思是,一個人只有在熟知一個理論之後才有資格推翻和批判它。如果你認為畢加索的成功就是抽象和「畫得丑」,那為何不會畫畫的人沒有成為畢加索?構圖重不重要應該是在構圖已能登峰造極的時候再去探討的問題。如果沒有到那個境界就強行修鍊更高級武功秘籍,只會走火入魔而已。
畢加索16歲時完成的現實主義作品。
謝邀 ,真想拍好照片的人,絕不會省略「按下快門前那幾秒的構圖思路」
人人都會不代表人人都會運用
故事性,用光,色彩組成了畫面構圖,沒故事可以是一張冷靜的照片,不講究用光可以講究別的畫面元素,黑白照片沒有色彩只有層次。看照片(圖片)要先看整體,再發現點睛處來重新回味整體畫面,不講究構圖,全完。
構圖是最基礎的,但也是最見功力的。謝邀。
樓上夏昊君已經說得很到位了,相機越好用,人們就越注重拍什麼,而不是怎麼拍。
意思是,膠片時代,你想抓住一個『決定性瞬間』,你可能需要在一秒鐘內左手擰光圈右手擰快門速度左手再對焦同時構圖然後咔嚓,然後右手再卷膠捲再咔嚓。
後來你省下了擰快門速度的時間,
然後省下了擰光圈的時間,
接著省下了卷膠捲的時間,
之後省下了對焦的時間,
再後來進入了數碼時代,你可以一瞬間自動對焦自動光圈自動快門連拍十張。
現在,你有iphone。
你發現,唯一省不了的一件事,就是構圖。
在你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你可以不思考怎麼正確曝光,只需要思考,你要拍什麼。
於是,構圖,在攝影術誕生兩百年後,最終脫穎而出,成為唯一一個必須由人來作的決定。
一百個人拿著iphone站在同一片景色前,唯一讓他們拍出的照片決出勝負的,就是構圖。
光線和色彩再好,沒有構圖,都是白搭,更別提講故事了。可能『現代攝影』的構圖不再是三分法黃金比例,也許人像沒有頭,風光不水平,但它們依然是構圖,毋庸置疑。
水平下降是不爭的事實,至於為什麼,是不是不太重視的原因,確實有這種成分。
有些同志舉現代攝影師的例子也就罷了,還有人拿自己照片做例子的…昏過去。汝,何德何能?
此外,攝影門檻的降低同構圖重要性的增加並沒有因果關係(邏輯學不需要我來補課吧)
也不排除有些人覺得」如果連構圖都不需要了我們攝影師怎麼裝逼「的酸氣
------------------------
首先主觀創作≠構圖,其次,你和以前的人談構圖?開什麼玩笑…
和以前的攝影師比水平,人家大都是傳統藝術熏陶出來的,還真是比現在人強。
不服?不服你也不能打我呀…
Gertrude K?sebier
Clarence H. White
Karl Struss
Frederick H. Evans
Alfred Horsley Hinton
(他作品網上只有小圖,不爽)
Robert Demachy
Constant Puyo
20世紀中期的攝影師不太清楚,應該也有不少有趣的人物。
不是專業學攝影的,但很喜歡拍攝,希望看到更多有啟發的答案。
我是建築師,建築的核心是講故事,讓一個空間能夠具有情緒。因此我也覺得攝影的精髓之一,是講故事。
但構圖非常重要,它應該是需要練習一輩子的基本功,應該把它練習成為一種本能。好的畫面總是稍縱即逝,而我們又不可能人人都在草原趴著幾個下午只為等到一個完美的構圖。我們更多的素材來源於身邊的生活,於是當我們發現身邊一個事物值得拿起相機時,如果能具有很好的構圖本能,就能夠在那一剎那記錄下更容易動人的故事性畫面。
我在建築旅行中會拍非常多的照片,希望大家指點指點。
四平八穩的構圖和一些新穎的構圖一直都很重要,只是那些門外漢才覺得不重要。不要拿那個日本色情老頭說事兒,他的作品只能給色情狂看看,不入流~
構圖不是越來越不重要,而是對於現代攝影理論和實踐對於構圖的理論在變化。
手機答的,所以沒有圖例,以前幾名的答案為例子好了。
現代攝影對於構圖很是寬容,甚至有的攝影師為了營造一種美學而故意將構圖偏移(如Paul Graham)或者絕對化(如Hiroshi Sugimoto),但這種寬容正是基於以往對於攝影作品的一種「絕對」而言,在攝影技術的初期,攝影是以技術為其歷史的主軸,而在技術和普及率都這麼高的今天,攝影的商業形態,攝影的用途,攝影對於時間的凝聚能力等都有了很多的探索,後現代攝影可能最缺乏的就是其內在的精神了。
只用精神來描述,還過於簡單粗暴。攝影有美學、行為、身體、科技、哲學、倫理、暴力、組織、社會學、青年文化、亞文化、新聞、分享、社交、數字化…無數個層面可以去填充這種媒介本身的價值,比如說層在上海虹橋機場展出的Arno Raffael Minkkinen的作品,他並不是非常注重構圖以及色塊與明度區域平衡的攝影家,但對於身體和自然的拼貼以及身體力行的精神賦予景觀攝影和裸體攝影一種新的意味。
一開始我們希望得到曝光合理顏色準確細節清晰的照片,這是技術的攝影,之後人們希望照片作為媒介能夠大規模的進入人們的生活,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家庭為了留存家人的照片而購買便攜照相機使相機製造業迎來一次巨大的發展,而在全畫幅能做到卡片機身大小(點名SONY RX1)的今天,還有很多攝影家卻反其道而行之,使用lomo或一般素質的卡片機拍攝(點名森山大道),這裡顯而易見,攝影家在尋求的已經是3.0的攝影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業已解決,攝影作為一種藝術,需要填充其他的"材料"。
假如問構圖能不能成為這種材料,那當然是否定的。如果攝影的內容只有構圖,那網路上各種小清新自拍應該會讓大部分人致盲。參考繪畫,繪畫大部分情況是平面的藝術,假如只從平面去看繪畫,其第一次高潮文藝復興對三角形構圖,五芒星構圖,十字構圖和X構圖等等來說,消失點是一個重大的發現,這一切構圖都基於單點,兩點和三點消失,而到了畢加索以後,多點消失成為了一個更重要的武器,而畫面上各種元素的構圖技巧是更為在意的,而如今,還有人在討論構圖嗎?有人討論元素,相似性臨近性之類的教條了嗎?這些東西早就有人挖掘過了,並且探索到了不能再探索的程度。所以當代繪畫對於畫家個人的人格更為在意,比如說冷軍,他不用強調構圖,他強調的就是繪畫可以比照片還要接近現實,這個目的達到了,他就賦予了繪畫新的特徵。
現代的攝影師必須了解攝影,如果他們了解,那就不可能不知道怎麼構圖。構圖本身是一種"科學",他在一開始就被包豪斯作為一種科學嚴肅地對待著,但是構圖不應該成為一個攝影師的桎梏,為了構圖而創作,但我不是說否認構圖的美學價值,構圖本身就像是調節相機參數的一部分,我們當然希望參數一切就位後再拍攝,但是也有可能遇到這樣的情況,這個瞬間極其豐富,攝影家必須即刻按下快門!
不過,我還是衷心的對於初學者講一句,極其珍貴的瞬間也極其難以察覺。很多初學者聽完我啰嗦了一陣子,也有可能產生一種初學者的自以為是,甚至都想要賣弄一番了,這是我更想要避免的東西。事實上,構圖極為重要,因為它是視覺美的根本,而且構圖的科學理論最終要強調的,並不是以往的構圖和模版任你我套用進去,這是再初級不過的構圖,真正的構圖是產生前所未有的無與倫比的平衡感,如此說來,那些構圖不那麼好的照片,實際上卻是廣義上構圖絕佳的照片。
構圖很重要,但他不是照片內容的核心,相對的,構圖也不那麼重要,任何好的照片不可能沒有構圖以外的更為深刻的魅力。而構圖只是最容易言說的魅力之一。構圖是基礎任何一張照片都改變不了
測光曝光對焦什麼的程序都幫你幹了,就唯一一個程序幫不上忙的構圖如果不重要的話,那你跟三腳架有什麼區別。。
覺得構圖不重要了完全是因為業餘拍照愛好者越來越多了好嗎。。。。。。
構圖比以前更重要了,由於現在強大的相機性能和後期工具,美妙的色彩更容易獲得了,它的吸引力也就下降了,反倒突出了構圖和內容的重要性
在我看來,構圖只會越來越重要。
技術的進步直接導致了攝影的狂歡,在這個全民攝影的時代,套個濾鏡就美圖的方式讓許多人都獲得了名不副實的讚賞。當這一波浪潮過去之後,大家的審美趣味會從興奮變得麻木進而反思。
美圖誠可貴,構圖永流傳。你的照片表達的思想比構圖重要重要的是情深不是景深
感謝邀請。
首先反對現在排名第一 @Timothy Wang 的觀點。
以及本文主要是吐槽。
構圖是攝影的套路?
「反構圖」才是藝術攝影的「套路」吧!
至少我看到的是,整個攝影藝術史,除了最早搞畫意攝影和分離派的那批人,藝術攝影從1950年代起,不追去美觀就已經是主流了吧。
Walker Evans
Robert Frank
William Klein
Lee Friedlander
Garry Winogrand
William Eggleston
Stephen Shore
這真的不是套路?
搞了幾十年的審美風格,這激進在哪裡?
===========
接下來說說歷史。
構圖在攝影中是不是重要,算是一個「快照攝影」(snapshot)和「愛好者攝影」(amateur photography)兩種審美風格的問題。
所謂快照(snapshot),就是普通人隨手拍出的照片。最重要的功能是記錄,通常是生活中積極、有意義、值得留念的一面,比如家庭相冊,各種到此一游的旅行紀念照、結婚照、聚會照、現在手機流行的自拍等等。場景通常是私人的,生活化的,拍攝上也並不需要什麼思考準備,構圖、色彩等等,也都是潦草的。
你在朋友圈裡見到的大部分照片,都屬於這類照片。
攝影當初是怎麼在普通用戶中流行起來了?首先得提到柯達公司。從技術角度上,柯達在膠片攝影的年代,首先分離了「照相」和「沖洗」兩個步驟,並且包攬了沖洗這個流程,讓用戶只管咔咔咔。
柯達在1888年做的廣告("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
但除了技術的進步,柯達對普通人重新定義了攝影——它不只是藝術家創造藝術的手段,更是普通人記錄和分享美好瞬間的工具。
柯達的海報,暗示攝影的功能是給明天製造回憶。這個海報也提到了一個重要的詞——快照(snapshot)。
那麼愛好者攝影的風格又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你在各種攝影論壇、各個相機廠商的攝影比賽、攝影協會、攝影網站見到的照片,「糖水片」,「毒德大學」、基本都可以算在愛好者攝影。
或者說是在藝術攝影者眼中臭名昭著的「沙龍攝影」。
這些照片,有著相似的美學風格,比如色彩通常很鮮艷(當然黑白也不少),畫質銳利,講究構圖、色彩、虛實,通常被藝術攝影師指責太好看,太像繪畫,等等。
追求美,而且是最直觀最表層的那種美。
=====
那麼一部分藝術攝影為什麼到後來就變成「手機隨手拍」的風格?
其實早期的很多藝術攝影師,也是非常注重構圖的。當時快照風格因為柯達,在美國逐漸流行,藝術攝影的人就看不慣了,怎麼能拍的這麼隨便?於是一幫藝術家(包括 Alfred Stieglitz、Edward Steichen、F. Holland Day等)將畫意攝影(Pictorialism)的風格從歐洲引進美國在1900年代,發展了攝影的分離派(Photo-Secession)。
但是到了後來,包括Walker Evans、Robert Frank、 William Klein等攝影師,開始認為快照更貼近現實生活,更自發偶然,不做作,更代表本質的攝影。所以這些照片開始有很強的快照風格,比如很多的模糊與缺陷、並不講究的構圖,等等。再到William Eggleston和 Stephen Shore,把這種風格引入到彩色攝影中來。William Eggleston就說了,攝影要民主,要拍攝普通的常見的事情。
======
總結兩句話:
作為愛好者拍攝的攝影,構圖一直都很重要,我並沒有看到它有減緩的趨勢。
而作為藝術的攝影,至少在1930s就已經開始有意摒棄純粹美觀的構圖。類似快照的這種風格並不激進,不過是藝術攝影的傳統。
但是在一個手機攝影已經如此流行的今天,我們真的還需要多一個攝影師把民眾手機能拍的東西,再歸納成藝術?新意在哪裡?
然後就是,我覺得這種由美國主導的精英攝影史觀非常的狹隘。
藝術攝影對於大眾藝術一貫的鄙夷態度,阻礙了他們對於龐大的愛好者產生的照片的深度理解。
愛好者攝影追求的真的是美觀?
沙龍攝影的風格是如何演變的?
HDR的風格是怎麼流行的?
Instagram和Flickr上照片風格的區別?
為什麼濾鏡之類的復古風格會再度流行?
...
其次,攝影生來就有一種「我不是繪畫」這個「身份焦慮」和「自卑感」,以至於搞到現在,凡是像畫一樣都要反對。
每個人都在擔心自己不要把照片拍好看了,拍好看就沒有內涵了。
反正我是覺得,這跟「美女沒有智商」的邏輯一樣可笑。
攤手。
============作者微博:一郎Lithium的微博
博客:Lithium42
Instagram:lithium42
並不是構圖越來越不重要,而是真正會構圖的人越來越少。
同樣的故事性畫面,構圖的不同能決定內容是否被更好的傳達,甚至升華。
關於構圖這件事情,有兩種情況:
1、若沒有充足的拍攝準備時間,構圖則是下意識的主觀選擇。
2、如果擁有足夠的拍攝準備時間,構圖則是深思熟慮的主觀選擇。
同時,也有兩種概念:
一是通常意義上的構圖,即畫面的變化。
二是對拍攝主體的選擇、景深的選擇。
你定格下畫面的那個瞬間,就是你選擇的你認為最好的構圖的瞬間。
換言之,構圖是人們少有的可控的主觀意識的體現;相機自身無法自動選擇如何構圖,突出哪個重點,強調哪個主體,但是人的意識選擇可以。
極端一點,我們只談畫面的變化,而不說對焦區域和光圈大小的選擇——即便站在同一個位置,面對同一個場景,使用同樣的器材,使用相同的拍攝參數——兩個不同的人,他們拍出來的照片也不會是一模一樣的。它們的區別所在,就是通常意義上的構圖(畫面變化)不同——構圖不同而產生的相同物體在不同照片中所處的位置不同的結果。
(如果你一定要說把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設置好相同的拍攝參數,使用同一個定焦鏡頭,讓兩個人分別按一次快門後再比較——那我只能說你是在抬杠)
而在後期時,最讓人抓狂的,也還是原片構圖的硬傷。
明暗、色彩都容易修改,唯獨主角被你切掉的半邊腦袋難以補回來。
套用一句話:
攝影,不是為了構圖;但構圖,卻是為了更好的攝影。
今天我們討論構圖重不重要,我會負責任地說:它很重要,基本功還是要有的。
而哪裡又有那麼多稍縱即逝的畫面在等待人群呢。不能因為懶得學的人多了,照片構圖的總體質量被拉低了,就否定構圖的重要性。
構圖在我心,在我腦,在我按動快門的那一瞬——它一直都很重要。
————————————————分割線————————————————
這張圖片本是用來體現媒體(人)的報道傾向和反應現實情況與新聞報道之間差別的經典。
而放在「構圖重不重要」這個問題里,也能起到良好的說明效果。
(圖片來自網路)
恰恰相反,構圖在攝影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攝影誕生之初,是個技術活,因為有錢玩攝影設備的,懂技術的人真沒多少
後來有個很牛逼的人,叫亞當斯,他牛逼在分區曝光法,說白了就是對不同的區域進行不同的曝光,來達到精確控制曝光的效果,這個在數碼時代已經可以輕而易舉做到的事情,在膠片時代,可是了不得的想法,其背後的想法,至今依然被我們後期所沿用
膠片時代,即便是彩色膠片時代,我們對色彩也還並沒那麼重視,為什麼?因為膠片時代控制影調太難了,想亞當斯這樣的牛人是少之又少,而影調對畫面的影響是遠大於色彩的,我們可以沒色彩,但是不可以沒影調
轉眼到 了數碼時代,很多原來高大上的技術不值錢了,影調控制因為photoshop的蒙版技術變得空前的簡單,當大家馴服了影調以後,開始關注色彩,發現色彩也可以非常容易的隨意改變,最大的瓶頸反而是人的想法,你想怎麼改??
從最初到現在,幾乎沒變的是人的視角、想法、構圖。
這些東西並未因為技術的更新而改變,反而歷久彌新
我們拍攝,從本質來說,是我們看世界的角度,真正會拍的人,他的觀察視角,他的視覺敏銳度,和普通人是不一樣的
你知道你想表達什麼,不想表達什麼,你意識到不同視角給看圖人的感受,你敏銳的觀察到影調的不同和對結果的差異,你能體會不同色彩對表達的作用,當你對這些都足夠敏感以後,如何實現構圖、影調、色彩,只是死板的技術活了。不然的話,就只是像大多數人一樣,只知道構圖要用三分法,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要用,起什麼作用,也不會變通推薦閱讀:
※用索尼A6000套頭能拍出多美的照片?
※請問這種風格照片是什麼風格,如何調出來的?
※想在大學畢業之前拍一個紀念短片,該從何入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