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資治通鑒》商鞅變法中這一行為怎麼理解?

行之十年,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衛鞅曰:「此皆亂法之民也!」盡遷之於邊。其後民莫敢議令。

每讀到此處總是不解,秦國推行商君新發十年,秦國大治,道不拾遺,山無盜賊,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可見確實變法的成效確實很大,當世之人料想也能看到,為什麼有些說新法不好的人現在倒回來說新法好,商君卻說他們是亂法的刁民,盡數發往邊疆。照理來說,之前那些人說新法不好,但看到新法樂成來道賀或稱讚也罷,商君為何要採取如此嚴厲的措施,讓百姓既不能罵也不能誇新法?

其中是否含有別的隱情,譬如這些人是來「捧殺」商鞅的?想聽聽大家怎麼看的。


很簡單

  那就是------變法不能停、也不會停。現在跳出來支持當初的變法,那我接著還要在往下變,到時候你是要支持現在的法,還是將來的新法?就算新舊法沒有衝突,如若到時推新法,又有人跳出來指手劃腳,說這個好、那個好;說這個不好、那個好,豈不是壞事。就是這撮人愛他媽發表意見,突突,都抓到旁邊去突突了。


  當初這批人反對改革,現在改革搞起來,當初反對的人之中有人蹭到好處了,也就有人開始支持固化並且高分貝的擁護當初的"新法"了。過幾年準備第二次變法,既為變法,必然動搖既有利益鏈不管位高權重還是小民),現在他們支持變法了,下一次要動搖利益鏈的時候,他們是支持還是反賊?現在壓制這種支持上一波改革的論點,方便下一步變著法繼續玩下去。

光是道不拾遺,山無盜賊,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國便要固步自封了麻?

當然不了,我大秦還要繼續變著法繼續玩呢。

上面這些個從反對變法一路轉為變法自干五,然後讓鞅給流放邊疆是在前359年的事。

接著前350年時推行了第二次變法:遷都、瓦解井田制、統一度量衡、置縣。光是一個遷都,得動搖多長的利益鏈?可相比第一次變法時的"反對聲浪",第二次大家乖如狗。

何故如此呢?

人民群眾是充滿智慧、學習能力最好的,面對這種事,只要一次就知道要怎麼辦。我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對,沒意見,只知道要守法,不然被流放你要救我?秦孝公死,鞅流亡時也死在這個其營造起來秦民遵紀守法的意志里,依法治國不可不謂是深化到了最基層。


鞅死的何其悲壯!

車裂,骨肉分離、盡滅其家。

然秦滅盡六國,廢分封,一統天下。


好問題!
我認為商鞅的做法有表裡兩層目的。
表層目的可能是打擊政治投機分子。首先我們要注意到商鞅殺的不是在初期批評新法的人,因為當一本全方位改天換地的新法令頒布後,必然在初期令全國上下的人感到不適應。這是正常反應,肯定在商鞅的預計之內。新發是如何能暢通的推行下去的?是在商鞅「法太子」之後。也就是說全國人民都害怕了,不得不實行新法。推廣十年後,鄉邑大治。此時站出來讚揚新法的人,有可能是發自內心的,但也可能存在動機可疑的人。因為新法是「刻薄」的,商鞅是「少恩」的,老百姓享受到了新法的紅利,同時也時時刻刻處在被法辦的恐懼之下。這種心態下的人真的會發自內心地感謝商鞅嗎?所以商鞅乾脆一棍子打死,把十年前反對十年後支持的人都視為政治投機分子,投機分子對法制有害,寧可錯殺不能放過。
深層目的可能是壟斷人民的思考權。在秦孝公準備任用商鞅展開變法時,商鞅與甘龍、杜摯有過一段辯論:

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衛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非於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敖於民。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是以聖人苟可以彊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這段話反應出商鞅對於百姓是很鄙視的,並且他完全不想去開啟民智。他認為人人都參與事情的討論只會讓一件事「無功」,且高人的思想是愚民永遠理解不了的。他理想中的政治,是一個高人思考國家發展得方向,制定發展戰略,其他人堅定執行。
明朝凌稚隆在《史記評林》中引羅洪先的評論:

「商鞅以刻薄徂詐之資,欲售其富強吞併之術,恐驚駭而不之信,非議而不從,於是行不測之賞,誘之於先;用不測之刑,驅之於後,移其耳目,奪其心志,然後驅之戰鬥則死敵,驅之弒父與君,則不敢違。厥後扶蘇聞詔賜死,不敢自白;趙高指鹿為馬,廷無間言,接徙木之所致也。」

在商鞅的心目中,太寬鬆,就會帶來很多無謂的紛爭和解釋,會降低辦事效率。戰爭時代的秦國,不需要教育程度高、思想獨立的老百姓,需要的是不思考、執行力高、怕法律不怕打仗的百姓。


首先,商鞅變法的目的就是要用「法」來治國,因此,這個「法」就必須是最至高無上的,是不允許普通人置啄的。我認為,其實商鞅正是通過懲罰隨意評判法令的人而樹立「法」的至高無上的絕對地位。官吏人員都會變,但法不會也不能變!他就是要在秦人的心中樹立這樣一個對「法」的認識——法是絕對權威。他的確是做到了,也正是因此,儘管商鞅最後車裂而死但卻使得秦法深入秦人的身心,保留住了變法的成果,而不想楚國那樣,吳起一死便一夜回到解放前!
其次,這個秦民他判斷一切政令完全以眼前的利益為準,不顧長遠考量,任何一點小利小惠就能使他支持或是反對一個政令,這種人非常容易被任何一方「收買」鼓動,他這種人常常非常不幸的被幕後的勢力所利用而不自覺,然而這卻又是大多數秦國普通老百姓的真實代表,(其實就是****的力量)。他們每個人本身未必具有什麼真正的威脅,但他們會到處和周圍的人說,所謂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因此商鞅也要通過此舉殺雞儆猴。其實,可以說,商鞅變法前期的阻力很大程度上也有這些人的因素。徙木立信中,之所以最後半天只有一個勇士出來固然有之前秦國政府賞罰不公言而無信的因素,但是,我想當時現場必定也有自己半信半疑也勸別人不要相信的「好心人」,才回僵持很久只有一人願意嘗試。
其三,考慮到當時戰亂各國相爭的大環境,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尤其是當時還很貧窮落後的秦國,戰亂之時,國家統一一個思想一致對外,其實是最有效率的辦法,因此它並不需要國人有什麼言論自由權。而商鞅變法的那一套政治制度,其實正是一種戰時*計*劃*政策,因此也不需要這些人有什麼言論自由。

p.s.……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問題,可能還有很多不足,文筆也不是很好。如果有哪些問題,希望大家可以指教。


或許他認為法令不是庶民可以談論的。

今天你受益,覺得新法好;明天你不受益,又覺得新法不好。索性我把你的言論自由權剝奪。

個人臆想,勿怪。


民眾今天能自發支持他,明天自然能自發反對他,今天別人支持你,你接受了,那如果明天別人反對你,你是不是也得有所表示?把民眾這些不可控的因素排除在外,才是商君變法的精髓。愚民不可慮始,在商君眼中,只要老百姓想就是錯的,跟你想什麼根本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光是商鞅,法家諸子,沒有一個不提倡壓制言論自由的。


重點是「其後民莫敢議令」,可以當成商鞅深化改革的一個手段,雖然有點不教而誅的意思
找個茬製造言論禁區,從而將法律神聖化,大體如此

這樣的事能發生,前提是改革順風順水,老百姓才會接受如此苛刻的律令。在司馬光看來,如果王安石的變法也有商鞅一樣成功的效果,估計也會下類似的禁令吧


商鞅,毫無疑問是偉大的,是封建社會轉變為中央集權制社會的重要人物,他也是恐怖的集權主義者。從這個角度看,或許可以理解他的行為


殺人立威,杜絕議論。商君只是考慮如何立威,使百姓按法要求的做,民心向背本來就不是他注重的東西,要你議論法律損害權威幹什麼。 成大功者不謀於眾 常人安於故俗,學者溺於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於法之外也 商君關於自己的見解說的很清楚了


韓非子可以解釋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日劇《紅十字~女人們的入伍通知單~》中出現的中共軍隊的高度正面形象?
劉備為什麼那麼愛哭?
如何寫讀書札記,有哪些高質量的前人的札記?
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呂不韋還是贏異人?

TAG:歷史 | 戰國時期 | 資治通鑒書籍 | 商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