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二進宮》中徐延昭戴的帽子有什麼歷史原型么,感覺很別緻?


這叫「侯帽」(如頂部裝戟頭則稱為「台頂」),確實有歷史原型,即明代的籠巾,侯帽因其原型在明代為公侯伯穿著朝服祭服時所戴而得名。明長陵神道頭戴籠巾的勛臣石雕像:

由於籠巾的歷史非常久遠,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的武弁(秦漢武弁古又有創自戰國趙惠文王之說。服飾史上的具體演變可參見孫機先生的《進賢冠與武弁大冠》),所以侯帽大概也是目前京劇各種傳統盔頭中淵源最為古老的一種。
好友擷芳主人做過兩張關於京劇侯帽源流簡圖:

侯帽在近代舞台上又有雙耳加大和裝飾流蘇的種種美(添)化(足),我個人並不欣賞。附朱家溍先生談台頂、侯帽:

我青年時演《麒麟閣?三檔》還戴的是舊式台頂... ...三十年後我又兩次重演《麒麟閣?三檔》,都戴新式的,極為難看。前兩年我有一次演《卸甲封王》,我預先關照管箱師傅能否找一個舊台頂,如果不能,我寧可改戴荷葉盔。因為新式的不僅盔纓向前很難看,而且兩旁雙翅加大抬高綴以黃穗,尤其難看。台頂如果不插盔纓,老式的又叫「耳不聞」或「侯帽」,兩旁雙翅下垂,略往上卷,素凈大方。現在流行高大雙翅加黃穗的這種,是金少山演《二進宮》時最先戴的,現在流行的都是這樣。只有前兩年看見譚元壽演《霸王別姬》的韓信,戴的還是老樣的一種,看起來非常舒服,說明譚元壽的審美標準高,不隨波逐流。

---------------------------
扯點題外的,我一直認為京劇劇裝的歷史演變研究(不單單是戲曲系統內部的各期各流派演變,包括如本例這樣的追根溯源,旨在解決「從哪裡來」這個根本性問題)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課題,可惜不論京劇界還是服飾史界似乎都沒人做、沒人重視。研究古代服飾的好友以前在微博上做過幾次科普,還遭到一京劇專業研究者(沒有證據顯示該研究者對服飾史範疇有任何研究)反對,甚至告誡不要試圖將京劇劇裝和古代服飾聯繫起來,如此荒唐的言論,真真k"o55 siau213得很哪~~~


一不留神又看了一次夢露。。。。他大保國里那個身段也不知道誰教他的。


京劇是戲曲的劇種之一,它的服裝行頭的變化是和其他劇種聯繫在一起的。比如現在所有劇種旦角的貼片子,就是由秦腔(不一定是今天這個秦腔)花旦魏長生髮明的。不能把京劇和其他劇種割裂開來,也不能看一個戲曲扮相就想當然以為是京劇。

下圖第二張1874年俄國人阿道夫-伊拉莫維奇-鮑耶爾斯基 Adolf Erazmovich Boiarskii 拍的《二進宮》的照片,他一路從新疆拍到北京。搞不清是哪個劇種,一般認為是秦腔或其他梆子劇種,這個照片上徐彥昭戴的侯帽就沒有絨球和排穗。

同一時期京劇的《二進宮》,花臉據說是慶春圃。

這時京劇徐彥昭,無論是頭上的侯帽、手中的銅錘還是臉譜,和秦腔的幾乎沒有區別,還是黑臉,秦腔現在還把這齣戲叫《黑頂本》
昇平署戲畫里的《頭進宮》(即現在《大保國》)可以為證:

不但侯帽上沒有那麼多絨球和穗子,娘娘的鳳冠也比現在的小的多。
戲曲各劇種(尤其是有點歷史的梆子皮黃劇種)在服裝行頭上是相互影響的。自民國後,一批有錢的京劇名角兒在扮相方面做了很大改革,又很快影響到全國。
這是秦腔名鬚生劉易平的《轅門斬子》,大概攝於50年代,那時候就沒有兩邊的流蘇,他80年代給自己音配像,戴的帥盔就有流蘇了。(秦腔的侯帽頂上加上戟就是帥盔)

戲曲盔頭上的絨球和流蘇基本上都是為美化而加上去的 。
明朝皇帝的帽子是這樣的

清朝昇平署戲畫里的王帽是這樣的

現在戲台上的王帽是這樣的。

越來越華麗繁複了。
旦角的鳳冠更是越來越誇張,
下圖第一張是昇平署的鳳冠

這是梅蘭芳的鳳冠,加大了些。

這是如今旦角戴的,像個大籃子。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京劇演員曬點翠頭飾被批太殘忍」這件事?
京劇中曹操、包拯角色戴的襆頭是宋裝嗎?
如何評價京劇名家鄧沐瑋的花臉藝術水平?
京劇中的大拉翅造型是從何而來的呢?
如何評價于魁智的唱腔?

TAG:京劇 | 古代服飾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