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並不認可父母性格的前提下,子女長大後還會變成父母的翻版嗎?

比較在意的是,如果父母是自己討厭的性格,自己也深知不應該成為那樣,這樣為前提的話,事情會有轉變嗎?
以我和我的媽媽為實例。媽媽性格暴躁易發脾氣,小的時候經常因為各種小事情被她打罵,導致小時候不管發生好事還是壞事,第一反應都是「糟了如果被媽媽發現會不會被罵「這樣。媽媽其實對我非常好,但是脾氣這一點我真的非常討厭。現在我長大了她老了,她不再對我發脾氣(因為我出外讀書很少回來了),但轉而對家裡其他人,比如我爸,我哥,我嫂。都是因為非常細微的小事,要不就是自己敏感的心作祟。
我非常不喜歡我媽媽這樣,從還未成年但稍懂事理的時候就暗自對自己說,絕對不要變成媽媽那種性格的人。
但是諷刺的是,今年23歲的我感覺越來越像我媽媽。很容易發脾氣,對男朋友也是這樣。男朋友算很好了一直包容我,但也說我這樣的脾氣應該改改。經常告訴自己不能這樣,但是氣頭一上來,就感覺完全自控不了。

有沒有知友有過同樣感受或者是反例的?請不吝分享!


一般來說是有可能這樣的
在你有自己辨別力的時候你意識到你媽媽處理問題的方式是不對的,但是在你小時候你是沒有這種意識的,而你媽媽的脾氣是從你小時候就開始的,在你面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時你看到了你媽的處理方式之後,你就會知道「這件事情原來是要這麼處理的」。
對每一件你沒遇到過的事情你都會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而你看到的處理方式就會成為你的一種模版不由自主去效仿,否則你就會不知道做何反應

我爸是個非常自以為是的人,爭論的過程中總是愛用「絕對」「百分百」「我肯定是對的」這樣的語句,我非常厭惡,但是當我有了意識之後發現我已經不由自主地效仿了他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

我覺得首先是要意識到自己有這樣的問題,然後克制自己,脾氣上來很正常,但我不認為有自控不了這種事,違背自己的本能很痛苦,但是脾氣是能剋制的,我以前脾氣也是很大,但是後來意識到自己有問題,平時就會自覺的觀察吸收其他人處理問題的方式,並且在要發怒時反覆問自己「這種事情值得生氣嗎」或者對自己說「冷靜冷靜,這是小事」,我認為你在要發火時要不停在內心勸說自己或者忍住不說話(一開口就容易發怒)冷靜一會兒其實就不氣了,我認為題主的易怒應該和我類似,來得快去得也快,可能30秒不說話就平靜了,如果你想和你男朋友更加恩愛的話,就要懂得剋制啊,剋制是一種很高的美德。

跟著本能走是最容易而且不用動腦筋的,可是人活著不就是要改變自己一些原始的動物性嗎,要稟者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心態去改變自己成為更優質的人

千萬不要相信愛一個人就是要愛她的全部,包容她所有缺點這種話,都是給不想完善自己又想獲得真愛的懶人設計的


弗蘭克說過:「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於家庭,並且,這上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遺傳力量的巨大簡直讓人沒有勇氣活下去。


不請自來。
我爸和我媽性格上有一部分類似(不然也不可能成為夫妻吧),然後有些地方有些近似極端地不一樣。

我性格大部分隨我媽,我這個人有點遲鈍,很長時間都沒有感覺我性格像誰。直至上了大學,才發現有些地方像極了我媽。

我媽是個不擅長表現愛意的人,我覺得可能跟她沒談過戀愛就跟我爸結婚了的原因,我媽缺失了表達愛意的少女時代,所以她有時候看電視劇那種王心凌那種有點(惡俗?)的電視劇也會哭,還有韓國那種類似我的女孩也會哭。其實想想還是挺萌的!(還好這點我沒有遺傳我媽……)

這次想回答的主要是我媽的最主要的性格特點。有點像付出型人格?我跟我媽有些類似。

我媽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付出,她就像行星一樣。永遠都是以我爸,我,我姐為中心而旋轉。不管恆星對她怎麼樣,一年復一年地愛著我們。她也從來不求我們什麼,有時候我們能意識到這就是她對我們的愛時,她就很高興很高興,笑的時候眼裡閃著光。
我和我姐都有些對他人對我們愛意的遲鈍感,可能是遺傳我爸,這點我不得不承認,我太晚太晚意識到這一點,也太晚太晚,到了大學才學會理解我媽。

有一段時間,我一直都在內心裡想著,為什麼我對別人好,別人總是對我的好意置之不理或是不重視,甚至有些辜負。一直在想,難道別人就不能像我珍惜別人對我的好意,一樣珍惜我的好意嗎?

高中的時候,幫初中同班同學替考生物補考,他被盜了QQ,找我借錢我信了也借了,雖然被騙的錢要不回來,不敢跟爸媽說,也不好意思怪他,只好自己幾個月中午只能吃2.5的肉夾饃。但是後來學校組織辯論賽「網路使人親近和疏遠?」他們班是疏遠,我們班是親近。他拿我被盜號的騙了錢來舉例子來反駁我,當時兩個班同學都坐在下面,都在笑我,我站在場上好尷尬地陪笑。
上大學時大一,有一個高三同校學弟問我高三如何複習,不清楚他什麼水平我手寫了17頁的複習方案具體到月到科目到參考書,學弟當時很感動說會好好珍藏的,幫我當好朋友。但是當他把我幫他的事,借他的筆記跟他們班同學說,同學問他「學長不會是gay吧」,他之後反覆試探我,後來關係淡了,在之後那17頁我手寫的東西也丟掉了。
類似的經歷還有很多,總是覺得別人說「麵糰,我要跟你做朋友。」然後我就覺得「好,我們要做朋友了!」我真心相待,然後得到的不是同樣的真心相待。是怠慢,是不坦誠。是會指著我開我玩笑,事後跟我說「你不會生氣了吧,只是個玩笑而已誒。」

我所經歷的跟我媽真的好像好像。我媽對我和我姐好,我卻還總是嫌棄我媽打擾我(真的真的很不成熟,大家不要學我。);我媽幫我爸打理公司,說實話家裡的生意都靠我媽全年盯著,我爸卻總說我媽掌著錢不給他用;我媽給我奶奶每年好多錢,我奶奶總是說沒錢偷偷把錢給我爸其他的兄弟;我家其他的親戚每次遇到資金問題,都來找我媽借,卻都很少還;我媽那邊的親戚,即使我媽幫了很多,我舅媽很長一段時間還是跟我媽關係不好(現在好很多了舅媽也是當奶奶的人了)。
我媽賺的錢,大多數都花在我,我姐,我爸,我爸那邊的親戚上了,很少花在自己身上。每每想起就心疼我媽。存完房子錢,存我姐出國讀研究生的錢,存完我姐的存我的。

我想這是性格使然吧,付出型人格。我真的不知道這是一種好人格還是壞的,因為我感覺她付出的大部分對象,不懂她的好意。他們不懂,心疼我媽。

我自己沒有意識,不知是遺傳還是我媽的熏陶。漸漸形成一種喜歡誰,就對誰好的性格。關心,噓寒問暖,坦誠,把我有的能給的都分享。

我會記得新同學來我們班多少多少天。儘管我票數最高被評上市三好,也會讓給同班一個女生,因為兩年市三好高考才能加分,而她剛好有一年。會記得大學裡同學的生日,會想著給他過生日,一過過了三年。

雖然新同學後來大學一個學校每次找我都是「幫我上思修吧,幫我上近代史吧,幫我上馬原吧」;雖然那個女生後來好久沒有跟我聯繫;雖然那個大學同學因為幾句話不合幾次屏蔽我,或是忘了我的生日。

我很害羞,很不擅長交際。我很不會融入他們一塊玩的氛圍。我能對我喜歡的人,對「想和我做朋友的人」做的,就是給他們我能給予的幫助,阿,可能真是不會表達真心的人吧,實在是太笨拙了。只能守個零點發個祝福,買個生日蛋糕,困難時給他們打大段大段的建議,期末幫要掛科的大學同學突擊給他們劃重點。
可能是因為很少和他們一起玩樂(找我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找我幫忙 ),關係反而也沒有我想的那麼深。

可是如果他們能叫著我,我就會很開心啊。儘管撞球打的不好,打兩三桿就下來了,可是看他們打也覺得挺好的,打三國殺打麻將這種我比較會的,就更好咯。即使他們討論籃球我插不上嘴,可是待在一起也覺得很開心。沒有自信不敢開口唱歌,每次去ktv大部分都是出份子錢,可是一起玩還是挺開心的。我很笨拙,有時候怕不帶我玩,每次都說「我怎麼都好。」

我這種人際交往上的笨拙像極了我媽。
我媽不懂我姐喜歡聽的歌,不懂我喜歡看的動漫,不懂美劇,不懂我爸的交際。不懂打麻將,不懂跳舞。沒有去電影院看過電影,也很少出去旅遊。她不能融入很多人的圈子,但是每次一起全家出去旅遊,全家出去吃飯,她都很開心,臉上一直帶著笑。每次問她吃什麼喝什麼,要不要去如何如何,我媽每次都說「我都行。」

我現在打這些字發現,我啊真是有點像我媽。我心疼像我媽這樣的人,每次想到我媽和她做的種種,眼睛都覺得受不了。明明不是很想哭的。


我曾經也一直追問,為什麼我性格變得這樣內向。不能外向一點,不能融入我那些朋友的生活,不能和他們一起談笑風生。我甚至有時候在路上連開口和認識的人打招呼都張不開嘴。
因此失去了很多很多我想成為朋友的人進一步接觸的機會。因為只有網路上的聊天記錄沒有在一起經歷什麼什麼事的人,想發展成堅實友誼真是太難太難了,因為缺乏勇氣去面基在現實里打交道,真的是失去太多太多。

可是就像我開始能夠對我媽感同身受,能夠理解相同性格的她時,開始肯多表達對她的愛意的回應,向她表達我對她的愛意。

我相信,即使那麼多說著「麵糰我們做朋友」的人,最後有意無意給我傷害,離開了我。我總會遇到真朋友,不是光會打嘴仗的那種,不是會明知道我很在意,還開我玩笑的那種,不是只會找我尋求幫助的那種,不會是帶有試探,帶有利用的那種。而是肯融入我無趣的生活,肯陪著我,肯硬拉著我脫離內向,硬拉著我出去玩的那種朋友。

跟我媽一個性格,我現在一點也不後悔。我媽教會我如何真的去愛一個人,我可能沒有完全理解,我現在的對「愛我所愛,愛我的朋友」的理解是,不是陪著一起吃喝玩樂,是能給他們幫助,能伸出援手,是能給實質性的解決他們實質問題的。哪怕沒有回應,哪怕沒有被同樣的珍惜。我媽教會我如何成為一個溫柔的人,一個懂得他人對我的好意愛意都不是理所當然的,都是應該值得珍惜的。

溫柔的人很棒啊,我超愛我的媽媽。我從2015年1月1日,才幡然醒悟,才算成長,才稍稍懂得我媽的性格,太遲又不遲。

她啊,講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可是最後讓我流淚的並不是從她口中講出的這些嘩啦啦的往事,而是我感知到的那些她從未對人吐露過的孤獨,掙扎,自勉,和綿延不絕的失望以及比失望更為綿長的決心和勇氣。


可能偏題,但是我寫的挺開心。


我媽媽脾氣暴躁,易怒,要強,固執,也不容許別人反對她的意見和想法,我從小就想,我千萬不要變成他那樣,但是現在發現,很多地方跟他都是很相像的,我覺得非常痛苦,但是因為自己能認識到這些方面,所以在極力的控制和改正,可是還有很多時候,會失控,然後我現在心裡因為像她的性格而自卑,另一方面,因為這種想法,就更加像刺蝟一樣,針對那些說我脾氣像我媽的人,不想讓她們說我,總之,現在被這些情緒左右的非常痛苦。


我覺得會的。我爸平時對我挺好,就是太虛榮,總喜歡比較。別人家的小孩學習比我好,他就覺得特別抬不起頭來。我爸是老師,老師家的孩子一般成績都很好。他的那些同事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總喜歡和我爸提這茬。因為我媽很會賺錢,所以我爸過的日子比同事們好得多,也許同事們就是看不過眼才總拿這個壓我爸。
但是苦了我了,每次回來就要收拾我。輕則談話兩小時,重則啪啪啪。

我很討厭我爸這點,但是我現在就是這樣的,非常在意別人的眼光。感覺完全活在別人的眼光里,只要周圍有人就立刻不能做自己了。


這個話題牽涉到一些人性的弱點和家庭教育的問題。
我想從打罵孩子這個來說一下個人淺見。
父母因為有怒氣才會打罵孩子,這怒氣有兩種:1)遷怒,意思是將憤怒宣洩到不相干的人身上,使人無辜受牽連。2)怒當其理,孩子確實犯了錯。
先說第一點遷怒。孔子說顏回有兩優點:不遷怒和不二過。人非聖賢,遷怒是很多人存在的缺點,但不代表我們就可以遷怒於人。就像不能說地球上反正總會有小偷,那麼我做小偷是可以原諒的。你遷怒與人,對受牽連的人是不尊敬無理粗暴的。子女在你面前肯定是無能力反抗,但不代表他就可以是你的出氣筒。在公司老總毫無來由給你一頓臭罵,你試試是啥滋味!
第二種是孩子確實做錯了。這是教育方法的問題,這樣的父母選擇的其實是最惡劣的一種方法。因為孩子犯錯是有原因的,你不分析解決問題,只能是此類錯誤屢教不改,同時還造成孩子自卑膽怯的性格等等一些問題。
總結:我們父母輩受教育程度普遍底,故想不通很多道理。但他們苦心供我們讀書,我們有責任站在足夠高的視野去審視過往與父母的"恩怨"。同時修正一些父母"言傳身教"給我們的不良習慣甚至性格(比如:暴躁、固執、懶惰、事無計劃等等),做一個有良好人格的獨立於父母的人。我們家鄉有俗語: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人)勝似一代(人)。
再總結:遷怒固然不對。即便是"怒當其理"時也應該了解事情原委,解決根本問題為要,"怒"在佛家是要戒的,不是用來發的。


請不要放棄,努力的去改變自己。
請不要放棄,努力的去改變自己。
請不要放棄,努力的去改變自己。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和題主一樣,從小經常和父母發生矛盾的我一直在和自己說【我將來長大後一定不要這樣】

對於自己不像父母這件事,我一直【自以為做得很好】。直到和前女友分手之後,悲痛的我無視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整日泡在圖書館裡,一遍又一遍的去拷問自己,【為什麼】。
選擇圖書館的初衷是為了讓自己安靜下來,這是我迄今為止做的最正確的決定之一。
在拷問自己無果之後,我決定【向書籍尋求幫助】。感謝@寺主人的關於該讀什麼書的回答(手機版知乎不知道怎麼信用回答,有知道的朋友可以私信告訴我)讓我靜下心來安安靜靜的讀了一些【真正對我有用】的書。
我開始真正站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上來審視整個過程。以期能夠發現問題並改正,甚至【挽回】自己失去的戀情。當然了,在這之後我發現當我真的站出來之後自己也就沒有那麼痛苦,也不再去考慮挽回的問題,這是後話。
言歸正傳,當我真正從一個第三者的角度來審視整個戀愛過程之後,我開始試著用書籍中的角度來分析自己,猛然之間發現,自己最主要的問題是從沒承認過自己的錯誤,發生矛盾的時候總是在試圖用自己的理念去壓倒對方的理念,拒絕接受與自己理念不合的事物等等等等,一言以蔽之——【甩鍋】。
而這,正是【我最討厭的與我發生矛盾最多的母親的特質】
我被自己得出的結論驚呆了,並對此感受到了無比的痛苦。
這是我真正意識到,【孩子是父母的鏡像】這句話的含義。
我不能接受這樣的自己,於是我決心去改變。
首先,我要做的是,拋開【一切過去的自己】
從過去的愛好,為人處世的方式,生活習慣到自己展現出來的特質。
因為我沒那麼聰慧,不能分辨出來這些一切的事物裡面有多少是從我父母那裡繼承來的缺陷,又有多少是美德。
於是我決定和過去自己的一切告別。
我相信自己的價值觀,真善美總是會吸引人的,我希望自己變成一片白紙,然後在上面重新繪製所有美好的事物。
我給自己選擇的第一個特質是——【逗逼】
感謝我身邊有著幾個逗逼的朋友,我在回憶了一遍自己身邊的人之後發現,只有他們幾個從沒有人對他們表達過敵意。
以下是成果之一,我曾長時間用來做自己的微信頭像(後來改了的原因是應老婆大人的要求換成情侶頭像了)

怎麼樣有沒有被我的帥氣所折服?
沒錯,我為自己繪製的第二個特質就是——【臭不要臉】
這裡注意了,一定要有一個臭字,不要臉有的時候會讓人覺得討厭,但是臭不要臉反而會讓人覺得可愛(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接下來,我嘗試著不再去玩遊戲,幸而我這人是劇情黨,本來對遊戲的熱衷度也不是那麼高,於是成功的放棄掉了玩遊戲的愛好。
我開始早睡早起,開始看嚴肅類的書籍,開始不再宅在屋子裡,開始去健身。
我開始越變越好,開始變得有趣。
我開始【真正的擺脫父母的負面影響】,做一個自己喜歡的,有趣的人。


感謝題主的這個問題,讓我徹底將自己的想法梳理了一遍,同時也讓我知道現在的自己該去做什麼了。

對了,最後有一點很重要,如果你也決心將自己格式化並且重新寫入你所期望的正面的內容,一定要記得在【遠離污染源】的地方進行。比如【你所生活的大學】或者【自己公司附近租住的小窩】。

最後,祝每個被同樣問題所困擾的大朋友小朋友大小朋友們能夠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愛的人。

畢竟,你們都是已經度過了最困難的關卡【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的聰明可愛的人兒。

在我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老婆大人給我發來消息,恭賀親愛的老婆大人六級順利通過!


早年我在姥家長大,性格很陽光。後來上小學被父母接回自己家,我爸就一差勁的人,脾氣不好的懦夫還自私,從不自省,基本摧毀了我的樂觀性格。本來也還沒造成太深的影響,畢竟童年快樂豐富性格基礎好,但是到了青春期一切就都變了。生活上遭遇了挫折,「沉重」的心理打擊吧,然後人生就一路跌入更糟更糟的境況直到萬劫不覆。一直想辦法自救卻越是著急越是適得其反,結果一步步把自己推到了心理懸崖的邊緣。現在有點後悔,當初要是大大咧咧一點,不自己胡思亂想也不會把心理的平衡打亂得七上八下。

長久以來一直渴望時光能倒流或是有一天一切能夠煥然一新,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不會毫不費力就發生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勞怎會有收穫?生活畢竟不是電影,電影中總是有美好的結局、有幸運的眷顧、有概率放大了1000倍的奇蹟......

自己回首總結,大概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性格就像有缺陷的車子,運轉的平順時沒什麼大礙,一旦脫軌了就一發不可收拾。個人認為遺傳影響不是主要原因,後天的耳濡目染,那些積蓄的傷害才是心裡埋下的隱患。如果一個孩子小時候缺乏母愛父愛長大後就沒有去愛人的能力,因為沒有學會如何去愛。而且孩子的性格主要臨摹自最常接觸最親近最信賴的人,所以父母是模版之一,孩子自然會繼承父母的一些處事方式。另一方面如果遭受了不公的對待,自然憋在心裡會想要發泄出去,沒有心是只進不出的,發泄了也就潛意識裡覺得公平了,而且會上癮,越來越愛發泄。另外中國文化本就違背人性,社會壓力又大,可以說外部環境也更加劇了內心的紛擾。

那麼我們如何自救?我覺得首先是我們不能由當初的受害者變成現在的施害者!不能去傷害自己的孩子和家人。但是心裡積蓄的情感又需要渲泄,或許把不滿轉化成愛更好一點吧。總之不要什麼也不做,如果就這麼忽視、忍受,遲早會變得越來越消極。總之不是所有人都有那個幸運去迎來轉機,但是確實有人成功的做到了。他們通過找到新的畢生愛好逐漸使生活走向光明,改變其實並不需要全面的推行,只是某一個方面的好事情,就能慢慢帶動整個人生,慢慢的好事引來更多好事,生活也就越變越好了。不要一個人獨自面對,走出去多接觸nice people。

至於我自己,也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尋求著,不會放棄,直至停止呼吸。如果我成功了那非常美好,如果不成功,至少我是在自我拯救與抗爭中,光榮犧牲的。


你會變成你所討厭的那種人!
你也可以成長為自己喜歡的人!

我的母親脾氣暴躁,一點點不合心意的小事都會發火,會煩燥,會嘮嘮叨叨,讓我、我父親、我哥都很煩。我很討厭她這一點。她也很喜歡講別人的是非,有些斤斤計較。
可是,我發現自己也像她一樣。當我處於自己情緒之中時,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成為了一個自己討厭的人,好可怕。
還好,我學會自省。我常常想到媽媽那樣時,我作為旁觀者時的心情和感受;然後,當我又處於某種情緒之中時,我會告訴自己,放輕鬆,本來就沒什麼大不了的,沒有必要暴躁,沒必要看不慣他人,沒必要糾結小事。
最重要的,不要變成讓自己討厭的人。

我們都是有能力的,因為我們受過的教育,我們讀過的書,我們和他人的交流,我們看過的遠方,都讓我們和上一代不一樣了。


會,因為為了保護自己,你會用別人傷害你的方式反擊回去,時間長了,你就學會了用這種方式對待所有人。


因為題主所說的事情在我自己身上也出現了,雖然不太懂其中的原理,但是有一段時間思考過這個事情。
一點簡單的看法就是,雖然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對自己強調,說自己長大後千萬不能變成這樣。但是問題在於,這個強調是個否定表達,並沒有告訴你自己應該變成那樣。就好像做一道題目,知道自己做錯了,但是又不知道做對的方法,再加上從小耳濡目染,很容易自己就偏向自己不喜歡的方向去了。
所以,我覺得那個時不時自省的方式,是比較好的


教育心理學有很多是對遺傳絕對性的觀點,而現在更認可人的主觀能動性,我覺得後者不過是自欺欺人。其實這個遺傳不僅影響基因,同時因為父母的性格導致處事行為方式會深刻影響後代,也就是說先天的基因遺傳,加上後天的環境影響,這就是家族性格,甚至是地方性格的形成。舉個例子,你覺得方言是怎麼形成的,不是第一個人就這麼說,子孫後代就學會了,方言的形成與地方性格有很大的關係。這就說明遺傳可以往大了說影響一方水土,何況是你直系親屬的直接遺傳和耳濡目染呢?


昨天和媽媽吵架了(說是吵架 其實我就是被罵)因為我不小心提到媽媽小時候打我的事情 老媽就開始發飆了 打你是為了你不打你能考到大學之類的 我情況簡直和題主一模一樣 只不過還多了一個自以為是的爸爸 ~~昨天和媽媽吵架之後看到這個問題覺得卧槽好巧啊 然後就分享到朋友圈想讓媽媽看看不同人的不同角度 然後去理解一下家裡人 沒想到媽媽直接爆炸 認為我這是含沙射影的針對她 快要委屈死寶寶了 ~回到正題來 雖然特別不認同媽媽這個暴躁 不容許別人對她的意見(因為我麻麻也沒有工作 沒有那麼多人際交往經驗 所以可能更加難接受別人對她的一點點意見 但是我慢慢發現自己其實有同樣的問題 所幸有個特別溫和的男朋友 每次因為我的這些問題有矛盾的時候 就耐心的告訴我 冷靜下來也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了。總之遺傳和環境影響的這些問題真的是比較難控制的 就還是盡自己最大努力去改正一些自己能認識到的問題吧。題主加油~


會。
近兩年發現自己有了以前所厭惡的脾性,恰恰與父親一樣;正在努力改變自己,同時也體諒父親。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基本屬於那種不喜歡父母性格的人,想要變成跟他們不一樣的人。但是,雖然不願承認,事實是,我現在的性格跟他們越來越像,有時候,這種性格以及行為上的相似度,讓我感到害怕。


記住她的命運,你不要重蹈覆轍。


毛澤東和他的父親

他大概一輩子說不喜歡父親,為人做事卻挺像父親。


簡直一模一樣…我剛好也23~只不過我是男的,對象是我爸,而且有冷暴力行為,但好起來也是很溫暖的。我記得在低血糖昏迷的時候在他背上的感覺,卻也忘不了他瞪大充滿血絲的眼睛打我的時候。他們也只教會了我怎麼用物質愛人而不是心,還是有點恨的。

希望我們都能通過努力改變這頑疾


反例一個,從小沒離開過父母,但性格和父母完全不一樣。當然是有代價的,從自我意識覺醒,到非常自我,到厭惡 自己,再到接受自己,一點點努力,大概8到10年吧,才覺得屬於自己的生活終於開始了。

關鍵是知行要合一,認識到了就要落實到行動上。不管怎樣強調原生家庭的影響,但除了自己,不會有人幫你成為你想要的樣子。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明知性格和價值觀完全不同,但還要哄著父母,維護他們的自尊,同時在重要的問題上絕不妥協……特別鍛煉情商。


推薦閱讀:

怎麼看清楚一個人,適不適合做朋友。現在越來越相信,什麼樣的人就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想成為段宜恩那樣的人,請問段宜恩的處事態度原則,生活習慣?知道但還是希望有鳥寶寶來整理,可擺例

TAG:人生觀 | 性格分析 | 父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