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過於在意別人想法,如何克服?

有時甚至因為過於在意而焦慮,請問如何克服?是否需要人引導?


我曾經是個非常在意別人對我的評價和看法的人。

這一點一直令我很苦惱,我也一直想極力擺脫。但到後來不管怎麼嘗試卻只都令我變得愈發敏感,愈發的在意別人。

通過不斷地摸索,直到兩年前我才徹底的擺脫了別人對我的看法的影響,我成為了一個無條件地接納自我,不會被任何的評判與對比影響的活的很輕鬆的人。

在這裡,我將我的經驗分享給你。全文一共八千多字,我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後,你就能夠放下對於別人看法的在意了。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父母總會以一些很嚴苛的標準來要求我,他們總是告訴我:你還不夠好,你還不夠優秀。

他們也很少會誇讚我,給予我正面的評價,總是會拿我和別人家的孩子作對比。

這就造成了我從小以來一直都是:以別人的評判標準來看待自己,試圖去滿足別人的期待。

別人對我的贊同或否定都會對我的情緒造成很大的影響。

不知道、也不會去表達自己的需求。

在某種程度上,我還會有一些討好別人的傾向。

後來踏入諮詢行業,接觸了很多也是被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而困擾的來訪者,我發現幾乎是所有的這類人都有一個共同點:童年時總是被父母或撫養者要求成為他們所期待的人。

這一點是導致我們總是會過度在意別人看法的根本原因。

我們和父母的相處模式幾乎是造就我們未來的一切認知、行為模式的模板。但也要意識到,這是也只是一個模板而已,在我們今後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和別人的相處與互動,令我們的這些認知和行為獲得了反饋和強化,由此,「在意別人的看法」才真正內化為我們的一個「基本習慣」與「核心信念」。

隨著心理學的發展與迅速普及,許多心理學的概念被大眾所熟知,而很多概念在傳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被誇大和絕對了。「原生家庭」這個詞就是其中之一。

人類的歸因傾向就是習慣於在根源處尋找答案,所以「原生家庭」這個詞就幾乎成了公認的心理病症的根本原因。

但實際上我們必須意識到,童年經歷只是導致我們的問題的一個「觸發因素」而不是全部的原因,事實上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於我們童年行為與認知模式的強化和重複才是導致我們問題的主要因素。

「在小的時候會被父母要求成為他們所期待的人」,有這樣童年經歷的人並不在少數,但還是有很多人雖然有這樣的經歷,卻並沒有在長大後成為像你我一樣會過度在意別人看法的人。

這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了原生家庭的確令我們在一開始產生了這些問題,但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完全是有機會、也能夠擺脫我們的這種認知模式的。

比如說你擁有了一群接納你的夥伴、你在學校里成績很好不斷地從別人那裡獲得正反饋就形成了「無條件自尊」、你力氣很大你們班的同學都很怕你等等,這些都是有可能改變我們的認知模式的外因。

另一方面,即使你已經清清楚楚、完完整整的知道了你童年時和你父母的相處方式,你明確的了解了你父母對你的哪些做法令你變得這樣在意別人的看法。

但是然後呢?

然後如果你想徹底改變這個問題,還是要從你「現在」的認知與行為模式入手,只有把你的認知與行為習慣改變了,問題才能夠解決。

並且,甚至是我們只需要把你的認知行為習慣改變了,即便我們不知道原因,那你照舊能夠完全擺脫這個問題對你的困擾。

所以說了這麼多是要你理解什麼呢?

是要你理解,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結於過去,歸結於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導致你現在問題的觸發因素,但也只是一個觸發因素,僅此而已。

有非常多的人會把所有的問題都推給原生家庭,並非常悲痛的說:我真的沒有辦法放下,我真的很痛苦,我好難過。都是過去的錯。

把問題完全歸結於原生家庭的唯一好處就是,你可以說所有的錯誤都是父母造成的,這樣你就能繼續逃避自己的責任和你應該去面對的問題,這樣你就能變得很「輕鬆」了。

我們必須意識到,去追究是誰的錯、追究什麼原因,這對我們的問題的解決,並沒有任何的用處。

我們要做的只是針對問題,尋找解決辦法,然後做出改變,問題就解決了。

如果你只會痛苦的哭訴「我好難過」而什麼都不做,這才是導致你不斷地被問題影響的根本原因。

在明確了唯有付出行動才能解決問題這個前提之後,我們來看一看導致你過度在意別人看法的「直接原因」。這些直接原因是我們解決問題的關鍵。

1.過度在意別人看法的一個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是:害怕得罪別人。

毋庸置疑,這是任何一個會過度在意別人看法的人的潛意識裡都有的一個核心信念。

你害怕和別人起衝突,你害怕別人對你發火,你害怕別人冷落你,你害怕別人對你使用暴力,你害怕別人拋棄你。

而這一切害怕的本質,都是對於「死亡危險」的恐懼。

這種恐懼來自於我們問題的觸發因素:父母要求我們成為他們期待的人。在童年時期,父母是我們能夠生存下去的唯一保障,得不到父母的認可,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這就意味著我們有被他們拋棄的風險。而對於兒童來說,被父母拋棄,就意味著死亡。

對於這種死亡風險的恐懼促使著我們不得不去試圖滿足父母的期待。

2.自卑。

導致自卑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自卑的人基本都會過度的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自卑和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這兩者是一個交叉作用的關係。

3.敏感

敏感意味著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受傷,容易多想。

4.將自己與別人對比。

只要你將自己和別人對比,就必然會對你造成傷害。

「不停地令自己變強,不停的令自己變得更完美,從而能在將自己與別人對比的時候勝過對方」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

不管你變得多強大,不管你變得多好,這個世界上絕對還是會存在著比你更好的人。這也就意味著你總會有不如人的地方,你總是會受到挫敗。

所以最根本的是,一開始就要意識到你根本沒有絲毫拿自己與別人比較的必要性,放棄了對比,也就沒有了痛苦。

5.不能接納自我。

人的自尊有三種模式。

一種是「依賴性自尊」,即依靠別人的評判標準來看待自己。在得到別人的讚美與認同時會非常的開心,在被別人否定和拒絕時會嫉妒的難過。

會「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的人就是屬於「依賴性自尊」。

第二種是「獨立性自尊」,即不再依靠外在的評判標準和他人的目光來看待自己,而是完全的遵照自己的標準和要求來看待自己。

但獨立性自尊的人在有些時候也會因給自己制定了太高的標準而產生挫敗。

第三種是「無條件自尊」,即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任何評判標準,不需要任何的條件,我完全的尊重和接納自己。

只有這種自尊,才是真正的自尊。

有條件的自尊本質上只是在玩「找到一個標準,滿足這個標準」從而自我安慰的把戲罷了。

所以當一個不能夠接納他自己的時候,他的內心就是空洞無物的,他無法從自身內部獲得支撐,而不得不從外界尋求認同和力量。

6.試圖成為別人。

人都有一個理想自我,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之間的差距,是導致非常多的神經症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不論是我們的文化還是父母和長輩的教誨,都是在教我們成為一個「別人」,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們:做你自己就好。

試圖去成為「別人」,試圖變得「更好」「更完美」「更有錢」「和更多的異性發生關係」這些是驅使很多人存活著的動力,但這些本質上只不過是滿足了你的一種虛假的幻想而已。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他們終其一生都活在這種幻想里,他們一輩子都是在為了外界的評判標準而活,他們為了成為「別人」而浪費了屬於他們「自己」的一生。

以上這六個直接原因,只要你能徹底將其中的一個問題解決,那麼你基本上就能夠不再去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了。

但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你想解決自己的問題其實是非常難的。你沒有目標,也沒有方法。你可能也沒有執行力,很難堅持下去。

在這裡,我將我這些年所有的經驗和思考全部分享出來,我會從所有的角度全方位的幫你建立起一個自信,自尊,自愛的核心信念,如果你能夠將以下這些信念內化,那麼你不需要做很多就能夠逐漸的改變自己的問題。

你所需要做的,是將以下的這部分內容每天晚上看一遍,直到你徹底理解為止。

而等你理解了,問題自然而然的也就解決了。

1.別人沒那麼在乎你,也沒那麼關心你。

雖然在文字的表述上是「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其實這本質上指的是「過度的自我關注」。

也就是說問題的實質根本不在於別人怎麼看你,而是你自己將別人對你的看法看的太重要,將別人對你的看法所導致的後果看的太重要。

實際上你必須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並沒有多少人在關注你,也並沒有多少人對你有什麼「看法」。

你想一想,你對別人又有多少的看法呢?即便是你對某個人有些看法,但這個看法又能持續多久?那麼你的看法又會對別人造成什麼影響?

你對別人的看法根本就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假如說產生了什麼影響,那根本的原因也是因為那個人「在意」你的想法,所以他才會有所應對。

反過來在你身上也是同理,別人對你的看法這本身就是一種「非實質性」的影響。

所以你看:你因為害怕別人別人對你的看法所造成的影響——所以你才會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

而如果你不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那麼別人對你的看法就不會對你造成什麼影響。

你明白了?

看法始終只是看法而已。

而如果你說:那別人罵我是傻X怎麼辦?別人欺負我怎麼辦?別人排擠我怎麼辦?

那這就是關乎你「懦弱」的問題了,當別人對你產生「實質傷害」的時候,這就已經不再是「別人對你的看法」的問題範疇內,你要做的是捍衛自己的權利,去反抗欺負你的人,或者在的確是你很傻X的時候改掉你的那些愚蠢的做法。

我們要知道: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的對立面是「不在意別人的看法」,而不是「徹底的、絕對的、完全拒絕別人的看法」。

不在意只是意味著你不會被別人的看法影響,也不會被別人的看法傷害。但你仍然會正視,面對,並且接受別人對你的看法。

假如說是因為你在宿舍隨地大小便這種過度的行為而導致了別人對你的不滿,那麼你要做的是修正自己的行為而不是無視別人的看法。

所以一個重要的前提是,你要能夠在客觀的層面上分清楚你的行為是否對別人造成了傷害或者影響,如果不違背法律和最基本的道德,也沒有傷害或影響到他人,那麼你才可以完全無視別人的看法。

2.對於你而言,在這個世上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別人和別人的看法,都不重要。

每一次當我告訴我的來訪者們「他們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時,幾乎無一例外他們都會回答我:「這樣也太自私了吧?」「可是我父母生養我很不容易啊!」「那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哎!」「可是我真的很愛我的男朋友啊!」

每當我聽到這樣的回答時,我都會忍不住在心底心疼這些人一把,看看「社會意識」已經把這些人傷害到什麼地步了,他們竟然完全沒有自愛自尊的意識。

在我們的社會環境中,始終在強調集體主義,強調助人為樂,強調要為別人考慮,我們將為自己的立場考慮、表達和滿足自己的需求定義為自私,並且整個社會都在或明或暗的對「自私」持批判性的態度。

這就和為什麼太懂事的孩子長大了往往不幸福的原因是一樣的,一個人如果沒有勇敢的、坦然的滿足自己的「自私」的心態,而只會一味的照顧和滿足別人的感受,那他將永遠不可能獲得幸福。

因為快樂的本質就是對自身慾望和需求的滿足,你必須將自己的需求放在首位,你的整個人生基調才可能是幸福的。

如果你時刻想著別人,時刻去迎合與滿足別人,你的需求和慾望就會被長期的壓抑,久而久之,你就會忘了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忘了自己喜歡什麼,這個時候的你,本質上就和行屍走肉並無二異了。

無論任何一個人,他活在這世上首先是為了他自己。你這一生會不斷地遇到許多人,會有無數的人隨意的向你發表他們對你的看法。他們對你的看法重要嗎?

事實上一點兒都不重要,現在你身邊的絕大多數人都可能會在三年、五年後消失,對於你而言,這些人只不過是你生命中的一些過客而已,所以你有什麼必要去奉承和討好這些對於你一點兒都不重要的人?你有什麼必要去在意這些過客們的看法呢?

你這時候可能會想:但我的好朋友/我的老公她們會陪我一輩子的啊,他們對於我而言是很重要的人呀!

沒有錯,這些人的確對你很重要,但重要和你要犧牲自己去迎合別人之間沒有絲毫的關聯。

這個人對於你很重要,但你沒有必要「喪失自尊」的去迎合他。

更何況你也清楚,你和這些「重要」的人也許要共同陪伴一輩子呢,難道你願意一輩子都在委屈自己去迎合他人嗎?

從最根本的層面上來講,別人根本一點兒都不重要,你活著本身就是為了你自己。如果你不能夠為了自己而活,那麼你這一生就相當於是枉過一生而已。只有為了你自己而活的生命,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你完全有權利自私,你也天經地義的應該把自己放在首位。如果你選擇尊重自己,不過度在意別人,你會活得輕鬆快樂很多;

如果你繼續去迎合別人,繼續去在別人面前「表演」,繼續去試圖成為一個別人所期待的人,你就會繼續現在的這種痛苦。

你是要輕鬆地自私著,還是要痛苦的迎合著呢?

3.把你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不要委屈自己成全別人。

有太多太多的人不會、也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而這一點是非常普遍的造成許多人非常痛苦的原因。

他們會在無比憤怒的時候面對著傷害他們的人卻無法罵出哪怕一句髒話,無法攻擊對方哪怕一下,無法表露出哪怕一丁點兒帶有攻擊性的情緒。

他們彷彿天生就被訓練的會去理解別人的立場,會去照顧別人的感受,會去滿足別人的需求。

但是你想一想,又有誰理解了你的立場,誰照顧了你的感受,誰滿足了你的需求呢?

你並沒有任何的必要,也並沒有任何外界的壓力和束縛在令你不得不在意別人的想法和感受啊。

你說但是社會潛移默化的有很多規則,有別人會評判你。

問題是這些規則和評判對於別人而言也是一樣存在的,為什麼別的人就不會這麼在意這些社會規則和別人的眼光呢?

歸根結底還是在於你給自己套上了枷鎖,你給了自己太多了限制,你不敢去邁出那一步,你把別人的眼光和評價看的太過重要了。

只需要嘗試一次,只需要嘗試一下不去在意那別人的看法,只需要嘗試著滿足一次你自己的需求,只需要一次,當別人惹惱了你的時候你罵出一句「你給我滾」,只需要一次,當你父母要求你滿足他們的期待時你堅定的告訴他們:我自己的未來我自己做主。

只需要這一次,你試試看,自己會不會死,天會不會塌下來,你所幻想的那些恐怖究竟存不存在。

或者即便是你朋友愣住也和你生氣了,你父母恨鐵不成鋼的說你太不懂事。

那又怎樣呢?

所以為什麼就不能夠和他們爭吵?為什麼就不能堅持你自己的想法?為什麼一旦別人反對你你就馬上按照別人說的去做呢?

如果你因為「我說了他們不讓啊」「可是他們不理解我」「我說不過他們」這種理由而不能堅持自己的做法,我只能說你的一切痛苦,完全是你自己在自作自受。

你自己的決定,別人讓或者不讓,別人理解或者不理解,別人說的多麼有理,這和你有什麼關係?

我問你,別人不讓你吃好吃的,別人不讓你去做你想做的工作,別人不讓你和別人起衝突,憑什麼?

別人有什麼資格控制你?

或者說,你為什麼要按照別人對你的要求去做事情?

他不讓就讓他不讓去,他不理解就不理解唄,他說的有理就讓他有理,他不接受就讓他不接受。

你自己的決定,關別人屁事?

4.不要害怕得罪別人。

我知道看到這裡很多人會擔心:但我要是真得罪了別人,那怎麼辦?

你要意識到:不害怕得罪別人不意味著你要刻意去得罪別人啊。不害怕只是說即便發生了衝突,你也會去面對這個衝突,即便別人不開心,那就讓他不開心去。而不是刻意找茬,刻意去得罪別人。

對於現在的你而言,你會因為害怕得罪別人而刻意小心翼翼的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會為了和別人不起衝突而壓抑自己,會為了不讓別人對你產生不好的看法而去為別人的錯誤負責。

而不害怕只是讓你放鬆下來,讓你回到正常人的程度,不會故意惹事,但如果出現了衝突,就要就事論事,是你的錯誤,你承擔;不是你的錯誤,就絕對不會去忍受。

所以雖然在語言的表述上是:不要害怕得罪別人。而本質其實是:能夠就事論事的分清問題的邊界。

如何分清責任邊界,詳見我的這篇文章:分清責任邊界|每個人只能為自己負責

5.放棄「成為更好的人」「努力變得更優秀」的這種幻想。

好的,壞的,對的,錯的,這些都不重要。你想要的,才是最重要的。

沒錯,我在建議你放棄變得更好,放棄努力,放棄變優秀。

而且試圖變得更好,試圖變得更優秀,試圖變得更成功的這種信念是導致你的痛苦和不幸福的一個很重要的根源。

整個社會,整個人類世界都在推崇和鼓勵你要去努力,要變得更好。

於是你開始對自己不滿意,你開始討厭自己,你開始強烈的不能接納自己。

於是你開始自我否定,開始去追逐社會規定的那些優秀的定義,開始試圖去迎合別人的看法,你因此變得很焦慮,你被對自己的不滿和自己驅使著不斷地向前走,你以為只要達成那些目標你就能輕鬆了,你就到達終點了,你就圓滿了。

但是這一刻卻始終不能到來,而你卻一直被一種焦慮感控制和驅使著,這樣你變得越來越著急,你覺得必須儘快到達那個終點,只有到達那個終點,只有變得更優秀了你才能不再這麼焦慮,於是這種著急和焦慮會令你變得越來越浮躁,你會發現你離那些目標越來越遠。

而有那麼一些人即便是僥倖到達了他所自以為的那個終點,但到達的那一刻他卻發現自己好像並沒有體會到想像中的那種喜悅和滿足,他也並沒有放輕鬆,焦慮與痛苦始終還是如影隨形。而他這個時候所體會到的很可能只是一種無邊的空虛。

所以你有沒有想過,追求外界的標準,追求別人的認可與贊同,追求變得所謂的「更優秀」其實一開始就是一條會傷害你的道路呢?

馬斯洛提出人有五種需求,最高層的需求叫做自我實現。

這個「自我實現」指的就是「做「你自己」想做的事」「完成「你自己」的使命感」「追求「你自己」存在的意義」。

而你一直在試圖滿足「外在」的標準,這和你的本能需求無疑是背道而馳的。

真正的進步與提升是你基於接納自我的基礎上去完成你的目標,滿足你的需求,你只是想做這件事情,僅此而已。

就像你吃一份你喜歡的冰淇淋,畫一幅你想畫的花,追一個你愛上的姑娘一樣,這都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為了達到一個怎樣的標準,能夠給自己貼上一個「優秀」或「厲害」的標籤。

你也不會著急,充滿焦慮,為了填補匱乏和焦慮而不停地催促自己,你會完全的放鬆,不疾不徐的按照你的節奏去做事,去生活。

成為「你自己」,而不是成為「優秀或卓越」,這才是自我實現的涵義,這也是你存活這一世的根本意義。

我相信看到這裡,你的認知層面已經受到了一定的衝擊,你也能夠對你現在的看待你和別人的關係的方式有了一定的反思。

但是核心信念的改變,也只是停留在認知的層面上。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將你的問題解決。

對於你要在行動層面上做出的改變,我給出你如下的建議:

1.將你所在意的別人對你的看法記錄下來,然後嘗試著去做出不被別人的看法所影響的行動。

「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這本身是一個意識層面的問題。

別人對你有看法,這是一個客觀事實,你改變不了。你很在意別人的想法,這對於你的意識而言,也是一個客觀存在,我們短時間內可能沒辦法一時將其消除。

但是你可以控制的是你自己的行為和做法,你要做的就是,即便你的意識層面很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但你的行動層面依然能夠不受其影響。

比如說,小趙認為你扎丸子頭不好看。你以往的做法是就不扎丸子頭了。而你接下來要練習的就是繼續扎丸子頭。

我知道對你來說很難,但克服這個困難本身就是你成長的過程。你要做的本來就是要去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而不是把這些困難和心理障礙和困難當成你不去做事情的理由。

你要記得,你不做某件事的理由只有兩個:一個是你不想,一個是不可能完成。

困難不在這兩者之內,當你嘗試著克服一次這種不敢扎丸子頭的恐懼時,你就已經是在客服「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這個問題了。

2.嘗試著與別人起最少三次的衝突,並絕對的堅持你自己的決定,而不被別人說服。

我知道絕大多數的人看到這個練習都會本能的抗拒而不會去做。

但不需要過多的解釋,只要是能做去嘗試這個練習的人,就一定能擺脫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的問題。

3.嘗試表達出自己的需求與感受。

「我沒有時間幫你」

「如果你不能夠像一個朋友一樣尊重我,那我也沒有必要去尊重你」

「在我小時候你們傷害了我很多,所以不要再繼續試圖控制我,我不要再去任由你們擺布,今後我要過自己的生活」

「我希望你能夠多關注我,多陪陪我」

「你要求我理解你,但為什麼你卻並沒有理解我?即便是我理解你,但你對我造成了傷害,我就有權利拒絕你」

「別他媽的再對我評頭論足,我他媽想做什麼是我自己的事,和你們這幫傻X有個雞毛關係」

「不」

是不是有好多類似於這樣的話在你的心中憋了好久了?但每次總是非常難以把這些話說出口?

其實你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麼,或者說最起碼的,你肯定知道自己不想要的是什麼。

你只是難以拒絕,不敢拒絕,也不會拒絕罷了。

那麼你接下來要練習的,就是把這些你以往不敢說的話痛快的說出來,你要做的是不再委屈你自己,不再去照顧和體諒別人,不再被別人所控制,而是明確你的界限,捍衛你自己的立場,將你自己先保護好。

很多人說找不到、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但你只有能夠堅定的拒絕那些你不想要的,你才能夠堅定的維護好那些你自己所想要的。

尋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追求自我實現,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你可以先從拒絕自己不想要的開始做起,拒絕的多了,那些你想要的,也就會慢慢的明晰。

《明朝那些事兒》最後說:這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這句話對我的影響一直重大而深刻,在許多年的生存,工作,搬遷,交際,追逐,選擇的過程中,這句話始終在提醒著我:你活著是為了你自己,你對於自己負有完全的責任。金錢也好,名聲也好,地位也好,這些都會誘惑和吸引著你的「社會我」。但你始終要記得,你不是社會的奴隸,你也不是社會的工具,你更不是社會的一個零件。

歸根結底,活著就是三個字:

做自己。

以上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煉己者 ID:fengxuwake

其它回答推薦:

男孩怎麼快速變成熟?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謝謝三位邀請。

有些很喜歡照鏡子,看到超市或商場中的鏡子不免想多看幾眼的人,反映了對自身容貌的不自信,他們試圖通過看到鏡子中自己的良好形象來安撫自己。同樣,一個在意別人評價(相當於一面鏡子)的人,也反映了對自身「是否是好的」這一點的不確信,他們試圖通過得到好評來安撫內在的不滿意。

心理學家庫利對自我的定義是:「對每個人來說,他人都是一面鏡子,個人通過社會交往了解到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從而形成自己的自我 」。由此看來,別人的評價對一個人至關重要,好的評價人形成對自己好的感覺,壞的評價讓人形成對自己的糟糕的感覺。在幼時重要人物對個體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對自己的態度:喜歡自己 vs 厭惡自己。

一個女孩,經常被外婆以「別人家的孩子」多麼聰明、會說話、懂禮貌、愛學習為由持續不斷地貶低,我們可以猜測這個女孩肯定是自卑的。沒有人會甘願自卑,所以這個女孩總想千方百計地證明自己。通過不斷地逼迫自己,她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她對評價非常在意,別人細微的不滿或差評都會讓她心情低落好幾天。

你對自己滿意嗎?很少有人能做出肯定的回答。那些牛皮吹得很大的人,或者沾沾自喜於一些成績的人,看上去很自信,但其實對自己很不滿意,不滿意到只能靠幻想中的成功來安撫自己。文化以製造對自己的不滿意為己任,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知足常樂並不是被提倡的態度。從階級關係來看,當民眾們對自己很滿意時,誰來替統治者賣命地幹活?看來,通過塑造成功形象,製造等級差異,普遍營造「你還不夠好」的信念,是統治者對個體的御心術。弔詭的是,社會又要求個體能「自尊、自愛、自信」,社會意識與社會潛意識的分裂可見一斑。

過度在意別人評價,反映了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之間強大的張力。一般來說,幼時很少得到肯定與讚賞的孩子,或者經常被批評與貶低的孩子(比如那個女孩),容易出現苛刻的理想自我。因為當現實自我無法被肯定時,便只能通過理想自我來實現它,這相當於自戀需要的延遲滿足。相反,一個幼時經常得到適度肯定的孩子,則會形成有彈性的自我理想,這些人能更多的欣賞和認同現實自我。成長過程中理想化父母(每個孩子都渴望自己的父母是優秀的)的缺失也會導致理想自我的苛刻。當一個人的父母是沒有地位的、無法自控的、懶惰的,被人瞧不起的形象時,難免會使他的理想化雙親需要受到創傷,從而執著於原始的理想化狀態,無法轉化為健康的自我理想。

為了緩解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張力狀態,一個人會不斷的試圖得到好評來緩解理想自我的壓力,不斷地討好理想自我。所以這些人會非常貪婪別人的好評,非常害怕差評。如果要改變這種情況,關鍵是讓天平擺向現實自我這一端,去欣賞和認同現實自我。這是一種可以培養的習慣,以下是一些參考的建議:

  • 當發現別人比你好時,或當遭遇到失敗時,想想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已經擁有的85%(關係、經歷、技能......),這不是罪過或矯情,而是一種對自己的尊重。執著於未曾擁有的15%並非是一種建設性的態度。
  • 知足常樂並不會讓你止步不前,人天性有一種追求自我實現的驅力,這種驅力並非靠比較或壓力才能被激發,心理學家大多數同意這個假設。
  • 放下成為第一或一流這種原始理想化的幻想。你是一流自然會是一流,你不是一流再怎麼折磨自己也成不了一流。愛迪生的「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那是自謙。為了進步努力當然是需要的,但過度努力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反而會得不償失。
  • 接受別人的肯定與讚賞,並為此而感激,這是一種值得培養的能力與習慣。
  • 明白失敗是生活的一部分,並把事件的失敗與整個人的失敗區分開來。如果認為事件失敗是你整個人的失敗,便是一種不合理的歸因。覺察此類不合理的想法,不被此類想法所帶走或佔據,指出其不合理之處,並相信作為個人來說,永遠是有價值的。
  • 一般來說,隨著年齡與閱歷的增加,一個人對自我的認識會更加客觀與合理,其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張力也會緩解,理想自我能變得柔和下來,此時,人會更善於去欣賞現實的自我。

以上的建議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最後要補充的是來自於宗教修行的建議,有一條路徑是經常讓自己處於「存在」狀態,這可謂是最徹底的擺脫評價的途徑。存在是去體驗,去創造,去給予;是去接受新鮮的思想和變化,好好地活在當下。習慣於評價的人,很難有存在的狀態;而保持在存在狀態下的禪修者,則較少有評價性態度。禪修是對治自我批評的良藥,長年禪修的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也保持覺察的習慣,充分的抑制導致抑鬱情緒的自我批評。關於這方面的知識,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讀讀弗洛姆:《佔有還是存在》這本書。

——————————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3DgLE--EXaIirbtw923O (二維碼自動識別)


首先, Be strong! 我一直把《冰與火之歌》當成《三國演義》在看,兩部小說中我最欣賞的分別是泰溫和曹操。共同點就是睿智與腹黑。
先來看看泰溫說這句話的前後文context。

泰溫真不是一般的聰明,一下就拆穿了詹姆:許多人只是想表現出或者標榜自己完全不在乎別人的言論。

這種看法在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中也有類似橋段。斯特里克蘭德說道:「有人說他不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這多半是自欺欺人。……但是我覺得事事要獲得別人的批准,或許是文明人類最根深蒂固的一種天性。……那些告訴我們他們他們毫不在乎別人對他們的看法的人,我是絕對不相信的。這只不過是一種無知的虛張聲勢。他們的意思是:他們相信別人根本不會發現他們的微疵小瑕,因此更不怕別人對這些小過失加以譴責了。」 事實證明,只有斯特里克蘭德自己做到了一直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他的畫從不給同儕評判,死前還銷毀了很多畫作。但毛姆並沒有在這一點上過多闡釋原因何在。

究其原因,就在於人類對自身價值的判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不確定性---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人對我們的看法。阿蘭德波頓在《愛情筆記》中有過這樣的精妙比喻:「一個離群索居的人可以得到一切,但獨獨沒有個性,也就是說個性誕生在他人對自己的反應之中。我們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給自己定格,所以不同人會使我們獲得不同的自我感覺。這種自我可以比作是一隻變形蟲,它的外殼可以靈活伸縮,從而適應環境。」 所以,最根本的解決途徑就是「認識你自己」。在我成長曆程中一個很重要的人對我影響最深的一句話就是「Know Thyself", 這是古希臘的一句箴言,在我看來,已經包含了人生所需的全部智慧。

如果能夠真正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那麼別人的讚美攻訐議論又怎麼會去在意呢?誠如叔本華所言,一旦我們充分了解了他人思想的膚淺和空洞的本質,他人觀點的狹隘,他人情感的瑣碎無聊,他人想法的荒謬乖張,以及他人錯誤的防不勝防,我們就會逐漸對他人大腦中進行的活動變得漠不關心,我們就會明白任何一個過度重視他人觀點的人給了他人過高的尊嚴。過多地關注那些在我們的葬禮上不會露面的人的看法,是我們把自己短暫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破壞殆盡。只有那些擊中目標的譴責才能使我們收到傷害,我們個人的品質不應該取決於他人的評價,難道和氏璧沒有得到楚王的認可,它本身的價值就降低了嗎?難道李白被放逐夜郎,他的詩文就不震鑠古今了嗎?當我們真正認識了自己,也就不會在乎一大群路人甲乙丙丁形成的隨機群體對我們的看法了。

另外值得提的一點,不要無緣無故接受別人的批評攻訐之詞,也不要無緣無故接受他人的讚美,顯然,後者更難。無論什麼樣的評價,先經過理性分析,到底是不是說中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如是而已。


7月22日再更新:
自己做不到 就找心理諮詢師。
修復開始於自救的毅力和決心,但絕大多數時候 毅力和決心遠遠不夠用。
你需要專業的,完全私人化的修復方案,這種幫助就在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那裡獲得。

你要真的如此渴望修復,就請坦然面對問題,積極尋找心理諮詢師。投入一些時間和金錢,換來的是無價的成長,甚至是重生的可能。

-------------------------------------------
因為工作時間都是提前預約的關係,我平日里能自己安排的時間是少之又少。抱歉絕大多數評論不能一一作答,希望在這裡能綜合對幾個核心的問題開啟探討。

1. 關於無條件的愛 unconditional love

當你順著我手指的方向,去閉眼遙想無條件的愛在親人或愛人之間應該有的模樣的時候,你會發現所謂的無任何條件的愛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在原回答中舉的例子(即愛人者對被愛者有精神上或物質上的任何索取都讓這份愛成為有條件的愛)讓很多人長嘆世間一定不存在無條件的愛。然而,事實上,在現在這個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階段,當一個國度富足安定,生活在其中的人在物質之上嚮往精神追求,並最終在學習,反思,和成長的過程中實現獨立人格發展,之後,他們會自然而然地,依人之本性做出種種有意識的生活選擇。我們絕大多數人成長於家庭,於是這些男男女女中的大多數也會在自我意志的飽滿支撐下選擇走進人生下一階段,在婚姻之上,挑戰自己 選擇擔當父親母親的責任。這樣的前提之下 父母之愛子女,則必然是無條件的。因為對這些父母來說,孩子的到來豐富他們的人生,給了他們更大的挑戰和人生成長的可能,孩子的存在本身就已經給了他們想要從孩子身上得到的一切。其道理就同一個自尊自信並理性認知生活的人會不斷的尋找新目標,不斷為自己找尋更多人生價值一樣。這種愛不強勢,不卑微,不會壓迫,更不會寵溺。這樣的愛讓父母自然而然為子女謀記深遠,這樣的父母作為健康而完整的人,深深知道獨立人格的重要性,知道安全感的非凡意義,所以他們會鼓勵孩子去嘗試,去體驗,去擁有孩子自己的認知和思考,但這一切父母又決不會讓孩子去孤獨一人經歷,他們要陪伴成長,陪同孩子,同他們溝通來輔助 引導孩子擁有高貴人格和成熟的內心,讓他們去找到自己的使命感,找到他們想要追尋的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更要在他們跌倒受傷時,在孩子青春萌動,開始面對現實,進而體會到憤世嫉俗,優柔寡斷,固步自封,懶散怠慢,不敢夢想的時候,抱抱他們,輕聲但堅定的告訴他們: 「你這樣的感受非常正常,你這樣的階段也必然只是一個階段,因為我,媽媽我,或爸爸我,我曾幾何時也經歷過這些,讓我告訴你人本質的軟弱,愚昧,和淺薄,告訴你儘管如此,我們依然是如此值得被愛,因為我們也擁有著與生俱來來的,存在的意義,和 若給予選擇的機會的話,不死的,向上的力量。」

我在評論中的回答里提到了文化,希望也能從宏觀角度點撥我們的頭腦去對文化的核心價值觀進行反思。深入一點講,縱觀中國家庭及學校教育(其實教育是實實在在的文化的產物),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每個孩子都多麼的獨一無二,與眾不同,他們與生俱來的探索的勇氣,和美秒的好奇心,接連不斷產生的新鮮想法,被愚昧的系統一生碾壓。這些孩子長大,往往終其一生依然相信 我要努力做到這個或那個,我就值得被愛了,天然的挑戰並改變環境的銳氣,因為理性教育邏輯教育的缺失,銳氣不見,取而代之變成後天的戾氣和奴性,即取悅環境,適應環境,進而愚昧之下捍衛環境 maintain status quo。當一個社會這樣做教育的時候,它也是為自己判了在多項社會發展領域裡無法創新難以進步的無期徒刑。

2013年當我最初開始和中國家庭做心理諮詢的時候,每次聽到了解到在這樣的大文化背景下 人心所受的種種壓抑和痛苦,我都感到陣陣心痛和深切無奈。也是為什麼我初到知乎時,曾在一篇回答中詢問中國心理諮詢行業是以怎樣的人文基礎發展起來的?以及心理諮詢師是以何理論基礎去工作的 (心理諮詢師的精神世界是什麼樣的?和普通人有何不同?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735040/answer/38427506)我至今對此問題懷有極大興趣。

細細想來,人類從物質極度匱乏的原始文明走至今天,我們的創造力是何等偉大,當我們作為一個物種終於可以afford,可以承擔起給我們自己本就值得擁有的,最最基本的,作為人的權力,作為人所值得擁有的信任和信念,當這個時代終於到來的時候,(其實對很多別的國家來說,這一天早已到來)我們還要被蒙蔽,被堵住雙眼,被加以最壞的推斷,這真的是極大的悲哀。

2. 關於修復的可能性和方法

我不是motivational speaker,不擅長為大家總結出簡單易懂的自我修復的具體方法和步驟。很多人在評論中問我方法,彷彿世間有一個黃金秘籍,只要發現便可以日行千里,一步登天。很抱歉讓這些讀者失望,我沒有這個秘籍,而且我個人認為,任何推崇有這個秘籍的言論都是不負責任,不科學不嚴謹的。我們每個人的自我認知不同,自我認知體系的發展階段不同,靈性的感知度不同(就是你的大腦和你的心有多近?--舉例:道理都懂是大腦懂,內心感受不僅不能因為道理懂了就能更有效的管理,甚至連深刻理解這些感受的思維能力練習都差強人意),這些都決定了每個人都站在不同的人生點上,我們有的距離開啟內心修復這條路很近,有的則很遠;有的已經走在路上,有的甚至不知道這條路的存在。

一個人在過去或現在的經歷中,若長期在意識或潛意識層面體驗過傷痛,壓抑,迷失,「缺愛」,失聯no sense of connection,深度麻木,或極度自我懷疑等,ta對自己的認知則會因為這些經歷而扭曲,自我認知就會受到阻撓,無法完整的發展。經歷這各種狀態的人,我個人認為就是全人類,每個人程度不同,深度不一罷了。 所有人,或者說所有敢於自知的人,都會大大受益於內心修復和修鍊。這裡也回答了很多問「我還有救么」的人,答案是,只要你還活著,只要你不滿足於僅僅生存,你擁有一顆熱烈的想要生活的心,而非活著的狀態,那麼你就有救,現在開始就有救,你就是你的救贖,你要自我思考,你要去爭取條件,為你自己爭取你需要的一切,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因為施害讓你的環境變糟,或者重傷你本可以成長的意識性consciousness(意識性是良知和內心力量的發源地,當我們漠視自己的良知,我們也會越來越沒有改造自己的力量和勇氣)傷害別人就是間接的傷害自己,傷害別人是你對human being 也包括你自己作為人的極度不尊重-----你要拼盡全力活的「自私」,尊重自己的基本人性,允許並鼓勵你自己徹底完整的愛自己,也只有從「自私」開始,我們才可能做到健康的「無私」,徹底告別我們文化里推崇的,崇拜的,甚至壓迫著我們的 苦大仇深的 自我犧牲似的 苦難英雄主義。

3. 關於心理諮詢在修復過程中起到的作用

幸福相似,不幸則各有各的不幸。的確,硬性或軟性的傷害(aggression passive aggression)對每個人的影響都不盡相同,這裡面除了外在因素,還有內在基因的差異,不同基因體對不同刺激會有不同反應,這種反應更會與環境互動,換回不同的反饋。心理諮詢在內心修復的過程中擁有著非凡的價值和意義,鑒於這部分很容易過度專業, 而且也有很多知友建議我在這個平台維持科普級別的信息分享,我這裡只做大體描述。

現代心理科學目前為止所獲取的treatment efficacy effecitveness (心理診療及諮詢效果)數據顯示最佳的傷痛修復的心理學理論派係為人本心理學(person-centered therapy),該類型在美國東西海岸包括歐洲都很盛行,這類諮詢風格融合了創傷修復,並通過提高當下生活知覺(awareness)來達到當下生活質量的提升。這種當下(present moment)的重新建立和認知完全由諮詢師和來訪者共同經歷,諮詢師不是醫者,而變成了陪同者和引導者,將這類諮詢師比喻成來訪者從未擁有過的 可以給予無條件愛的 具有獨立人格的父母 也不為過。來訪者在諮詢關係中可以體驗到無條件的接受和支持,諮詢師本人作為另外一個人給來訪者新的人生註腳,並通過絕對安全的,包容的,和以鍛煉積極自我修為為目標的修復性關係(therapeutic relationship)的建立和發展幫助來訪者重新經歷內心成長,擁有在無條件愛的基礎上才可以擁有的自由和種種內心力量。

當你獲得這種心的自由,你便不在惶恐和焦慮,多餘出來的精力,你會跟隨人性本能,去追求更好的更美的更廣闊的生活。

------------------------------------------------------------以下是原回答---------------------------------------------------------------

謝 @劉柯 邀。
說實話我比較反感過度的心靈雞湯式的撫慰建議(出於對尋求建議者長遠心理健康的考慮),尤其這種推崇所謂「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活出你自己」等等諸如此類的建議,在我諮詢的經驗中,這類意見總是弊大於利,它們只是提供了更好的defense mechanism(抗拒機制)而已,只是讓這個人更有技巧的逃避真相,長遠來看都是更多的限制ta內心的真實成長。。。。

簡單來說,人是社會動物,我們會關注自身形象的展示和表達實乃人之常理,是再正常再健康不過的內心需求。就算是那些所謂的可以真的不去理會別人想法的人,他們只是在practice defense mechnism,只是更有技巧的去逃避,或者扭曲外界訊息,以達到壓抑本能,不理會那些讓他們覺得很難理解,或很迷茫,或很痛恨,或很糾結的社會期待(social expectation),其實這種人往往也裹挾著深刻的孤獨感。

但當一個人關注別人怎麼看自己 甚至到了沒有自己的程度,他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想像一下,一個人做事說話乃至思考之前 都感到一種無名的壓力 或潛意識層面的壓迫感,即冥冥中覺得自己必須要去選擇別人會認可的行為 語言甚至思想,這種沒了自己的狀態,反映了人生早期self-esteem自尊心發展的畸形,也反映了該階段人生的self-identity發展不成熟。一些重要的必須去深刻探索的問題可以幫助你彌補這方面的成長缺陷,包括:我是誰?我是怎麼樣一個人?我的過去如何定義了我?我現在有多大的力量?如何靠近未來的我?未來的我是誰?

宇宙萬物中唯一你可以控制的要素,就是你自己。你的思想,你的行為,以及你的生活態度。當我們把這些最寶貴的資源擱置不用時,在沒了自己的時候,除了焦慮感,伴隨著的還有龐大的虛無感,不安感,自卑心,以及脆弱和極端行為傾向。

提問者的焦慮心並不少見,這裡有投射的可能性,也和生活里沒有無條件存在的愛有很大關係。先說無條件的愛,很多人自幼感受的到他們父母的愛其實是有條件的,條件就是你要聽我的話,按我的意念學習生活,將我告訴你的人生經驗奉為真理(很多父母將自己存在的安全感建立在孩子對自己的服從上,真的很不幸);愛人的愛是有條件的,條件是你要提供愛情關係里我們各取所需期盼得到的東西,可能是外在的,比如相貌,身材,家世,工作;也可能是內在的,比如一顆強大的心臟來包容和接納,一顆細膩的心來給我溫柔或安全感等等。。。 強大或細膩的心源自健康的自尊心,沒有這樣的自尊心,陷入惡性循環。

其實健康的自尊心 或者說自我概念(self-concept)絕對的依賴於我們兒時是否接受到了飽滿的,持續的,無條件的愛;自我定義的準確性和客觀性也更依賴於我們是否可以給予並接受到無條件的愛。當這些條件無法滿足的時候,誠惶誠恐,不可終日,做事說話沒有底氣,甚至連獲得底氣的方法都沒有,雖然這些都實實在在不是你的錯,但將自己從這種痛苦中解放出來,卻必然由你來做。

要改善,不得不先從修復傷痛開始。常聽人說,我內心的傷痛我感受不到啊,那是因為我們的心理免疫系統早已在潛意識層面麻木了自己兒時的失望,恐懼,和不安,以確保人的生存(spiritual survival)。重新讓這些痛苦感受醒過來,你才可以開始練習修復,練習積極的自我修為。當有一天 你甚至可能修復到可以心平靜氣 發自內心的認同你自己,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你是值得被了解被認識的,即使過去沒能在你身上發生無條件的愛,那也真的不是你的錯。這一天慢慢靠近的過程,也是你在慢慢的學會愛別人的過程。

那時候,你會說:「我會擔心身邊人怎麼評價我么?當然會啊,但是不會焦慮。因為我是愛他/她們的啊,我希望他們過的好,我愛ta們的心 不論他們懂不懂 我是一定知道的」

說完這句話,你會笑一笑,溫暖如你,都忘了去顧慮是不是要擔心別人會議論你「假惺惺」。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對於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

——Mark Bauerlein

上周正好在QQ群上討論了哈佛幸福課第22課關於自尊的話題,據說自尊分為三種:依賴性、獨立性、無條件。在意別人想法的人,顯然屬於依賴性自尊。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和自尊的絕對高低關聯較小,更多和自尊的波動有關。依賴性自尊恰恰是最易受外界影響而波動的。所以會造成焦慮。如果你逐步向獨立性自尊轉變,焦慮就少多了。看看下面這個視頻是怎麼說的吧。
視頻封面網易公開課 哈佛大學公開課 幸福課 positive psychology 第22集 ...視頻


過於在意別人的想法和評價,是缺乏自我認同、內心沒有整合和心理不夠強大導致的敏感。

人有兩套評價系統,一套是自我評價系統,另一套是他人評價系統。未成年時,更多地依賴他人評價;心理成熟後,更加相信自我評價。理想狀態是最終能實現這兩種評價的統一。

過於在意別人想法和評價的人,就是自我評價系統弱小,過分依賴他人評價系統的心理上不夠成熟的人。

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學會全然地接納自己,承認和允許自己有缺點、不足,乃至陰暗面,善待自己,不要用一個僵化的觀念勒住自己的脖子,跟自己過不去;也不要粘連於過去某種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放不下,跟他人過不去;更不要狂妄而又徒勞地與大自然和規律抗爭,以致怨天尤人,跟老天爺過不去。

只有全然地接納自己,才能整合自己的內心,淡化和消除內心的矛盾糾結痛苦,最大限度地減少內耗,內心才會日趨強大。

其次,要加快心理成長,實現思想上、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成熟及獨立。凡事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擔當,具有明確的邊界意識,能分得清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別人的想法和評價,針對的只是他心中的我,未必就是真實的我,所以,既然嘴巴長在別人臉上,自己無法阻止,只能任憑別人去想和說,自己也不必太在意。

第三,要勇猛精進,不斷積累積極體驗和成功感,夯實自己的心理基礎,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人的心理與現實是互為因果的關係。現實的強大(硬實力)會帶動心理上的快速增長,心理成熟和心力充沛(軟實力)也會促成現實的成功與壯大。積極行動,敢於挑戰,不畏艱險,去爭取勝利,從現實和心理兩個方面去壯大自己。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敏感於他人的想法和評價,能夠做到「敏」而不「感」,即能夠敏銳地覺察他人的想法和評價,而又不會因此而動情緒心的時候,說明你的內心已經足夠強大!自信、樂觀、力量、篤定,將與你同在!


首先,要有自己的看法。這並不容易,需要積極主動的思考。自己沒主意,就會在別人的聲音里患得患失。

其次,要分人。他對你重要,他的看法才重要。不相干的人的看法,不用費心。70億人,對自己重要的,就那幾個。

最後,不管你怎麼做,怎麼說,都不會讓所有人滿意,總會有人不高興。

那就讓他不高興吧。


人類個體在社會環境下生存,都會受到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無一例外。


以下是我提供的具體操作方法:

1、牢記自我認知順序的「心法」。


(1)自己怎樣看待和評價自己是第一重要的;

(2)自己怎樣看待和評價別人是第二重要的;

(3)排在第三位的,也是最不重要的,是別人怎樣看待和評價你


注意:這個順序一定不要搞錯。


每一個人在社會中生活,必然要對社會環境、群體特性以及自身價值進行認知和了解。


不了解心理學知識的人,通常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直接將認知和了解的關注點投向外部,忽視對自身的認知和了解,而對自身的認知和了解,恰恰是一個人內心成長的前提和確立自我價值的基礎。


在自我認知的基本層面,有些排序是極其重要的,如果你想成為一棵大樹,那你就必須把根深深地扎在對自我價值的認可之上。


一旦這個"心法"得到內心的認可和確認(甚至不需要理解其具體原因),作為個體的人就能真正開始確立自我價值,就能真正開始審視自己,審視別人,審視這個世界,否則,你的內心就會在社會思潮和他人意見的影響下,左右搖擺甚至失去自我。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在成長過程中確立和發現自我價值,尤其是當你不知道這三條「心法」時。

2、自我監控:自己的言行是由自己大腦控制的,而不是由別人。


很多意識和行為上的偏差,都源於對具體概念認知的模糊。


像這樣一個每個人都知道的道理,很多人卻沒有深入思考過真正的含義,


事實是什麼樣與內心認為是什麼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這一點必須在意識層面上加以留意和區分。


我們的大腦是很容易偷懶的,一個不留神,它就會放棄對很多貌似相同但必須區分的理念的過濾。


沒有人不想成為自己言行的主人,也沒有人放棄自己的判斷願意被別人的意見左右,但只有確立了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的人才能獨立地分析和判斷事實,才能夠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擾和他人意見的影響。


用自己的大腦對生活環境中的信息進行獨立的思考、判斷和分析,也是有條件的,也是需要經過一番努力訓練的。


PS:最常見的控制大腦的手段就是「洗腦」,而洗腦的第一步就是消除對自我價值的認可,以直接結論代替獨立思考。

3、理解人在思想和行為上有趨同性。

人畢竟是群體動物,習慣於在判斷和評價事物時尋找參照物,通常這參照物也都處於自身認知水平範圍之內。

而人最喜歡尋找的參照物,就是同類,這包括同類的方方面面。

有人會以別人衣著為參照物,有人以別人的髮型為參照物,有會以別人駕駛的汽車品牌為參照物,有人會選擇以別人的想法作為參照物。這也是衣著時尚、髮型時尚、思想潮流等之所以存在的心理基礎。

有參照自然就有比較,而有比較自然就會受影響,對普通人影響最普遍的就是別人的意見,尤其是與你最親近的人。

很多時候,受別人意見影響,僅僅是因為發表意見的人在你心裡太重要了,與你的關係太密切了。

4、你要懂得:其實大家都是普通人,在生理上和在心理上都有相似的需求。


地球上的人類有數十億,除了性別差異之外,其他生理和心理結構都基本相同,所經歷的人生成長階段和人生體驗也都差不多,都是從年幼成長到年老,經歷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和生老病死。

你關注的東西也一定有人和你一樣關注,你苦惱的事情一定也有人和你一樣苦惱,就像過於在意別人看法的困擾,這世界上有很多人也和你一樣存在這樣的問題,早一點意識到這個問題,能減輕你很多思想上的壓力。

5、「聚光燈效應」對每個人都有影響,但沒有人處於被關注的中心。

按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的解釋,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被人關注被人尊重的需要,但每個人對於關注的承受力是不一樣的。

假設自己處於「聚光燈下」被人關注實際上這是人心理深層次需求上升到自我意識層面的表現。

我們總是會不經意的把自己的問題放大,總以為人家會注意到,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人家或許當時會注意到可是事後馬上就忘了,沒有人會像你自己那樣關注自己的。也沒有人始終處於所有人關注的中心。

從生活層面上看,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重要的事要忙,實際上沒有人關注你。


總之"聚光燈效應"只存在於你的頭腦中,而非真實情況的反映。

6、在生活中積累自信,早日打造好自己的職業錨。


敏感,是衡量人是否自信的一個重要標誌。其實根子還是在於自我價值的不足。


人在社會中生存,都有自己謀生的手段和領域,都要投入時間和精力,而過於在意別人的想法,很多時候也跟沒有建立好自己的職業錨有關。


職業錨,就是人們選擇和發展自己的職業時所圍繞的中心,是指當一個人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職業中的那種至關重要的東西或價值觀。


職業錨強調個人能力,動機和價值觀三方面的相互作用與整合,在生活中如果你能協調好這三者,讓這三者清晰地呈現在頭腦里,對你有助於你自信的積累,受別人意見影響的程度就會降低。


PS:不要讓自己活得太過於輕鬆,越專註在自己的領域的人,受別人意見影響的程度通常就會越小。

7、意識到確實有人在用操縱的手段。

這一點可能講的有點陰暗,但不能排除,畢竟這是個現實的世界,的確有人會用這招來對付別人。


如果有操縱慾的人確認你是個沒有主見的人,那他很容易採用意見和建議來影響你,比如延緩你的決策,干擾你的判斷,或者提高他在他心中或某件事情上的價值。這些人確實是要警惕的。


在職場里就常有這種情況,有些人在提意見建議的時候熱火朝天積極踴躍,但其目的只是讓領導感覺他很有思想很有價值,或者是利用意見和建議的機會給別人挖坑,但一旦意見和建議被證實無效甚至造成損失的時候,就把黑鍋甩給對手,自己躲在角落裡冷笑。


這種情況下,需要你去認真感受和發現,一旦確認,你就不需要在意他們的想法,保持自己的獨立判斷和警惕性不中招即可。


我只知道如果讓全世界都滿意了,都開心了,最後留下的那個不開心的人就是自己。所以,在自己覺得的大事上適度自私,是合理的。


以前從來沒有在知乎上回答過別人的提問,這個問題恰好是我近期想過的,忍不住來分享分享看法。

最初的想法來自製度經濟學老師上課所講的一個詞:集體放逐。什麼叫集體放逐呢,說白了,就是你害怕你所做的事情偏離了大家的平均水平,大家因此而對你產生看法,從而不理你、跟你對著干,致使你無法在一個集體中呆下去了。

人們為什麼害怕集體放逐?因為人們對這個集體有著各種各樣的公共需求,有的人希望集體給自己提供一種安全感,覺得隨大流的時候不會被揪出來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審視,有的人希望集體能夠帶給自己歸屬感,大家出去玩的時候記得招呼自己,就覺得自己還沒有被集體拋棄。

說到這,似乎都還沒有跟問題沾上邊兒,接著說。

不同的人害怕集體放逐的程度不同(或者說不同的人對集體的公共需求不同),特別害怕集體放逐的人,就表現為太在意別人如何看自己,甚至每做一件事就會想一想別人會怎麼看我啊,我這麼做行不行呢,別人如果是我會怎麼做呢。如此在乎別人的建議,源於非常害怕偏離集體的眼光,被集體拋棄。而不害怕集體放逐的人,就表現得更加特立獨行一些,我就是我,我就這麼做了,隨便你們怎麼看,你們排擠我也好背地裡議論我也好,我都不在乎,簡言而之,我不需要你們提供給我集體的安全感,我沒有對集體的公共需求。

(寫到這兒,想到了一個處於這個極端的例子:月亮與六便士中的畫家。他不但拋棄了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甚至拋棄了我們幾千年來約定俗成的道德觀、價值觀,他眼中甚至連他自己也沒有了,甚至他親自畫出來的畫也不在乎,他只在做一件事,畫畫。)

以上兩種,是最極端的兩種情形,最怕的和最不怕的。我們大多數人,都處於這兩極的中間,有的偏左一點兒,有的偏右一點兒。如果自己過於在意別人的眼光了,那麼先自己反思一下,自己為什麼那麼怕集體放逐?自己對集體的公共需求是什麼?

最後,萬事都有一個度,只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個度就好,的確,自己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是不是自己也太在意自己在意別人的看法了呢?


謝謝邀請,叔本華說過,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這個弱點,其實是人性中最大的自卑。


如何才能不在意別人看待自己的想法呢,其實道家學派早就給出了答案。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是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並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


如果我們把自己當成丟掉的草狗,那麼我也就不必在意別人怎麼看待我了。不過我們在個人修養上真的很難達到天地這種境界,不過我們可以來一個簡約版的。


沒錯,我們就當自己是個廢物就行。


1、

七年前,在一個中德合辦的心理培訓班裡,我有幸現場見識了德國專家是如何做心理諮詢的。這裡面有件事深深的震撼了我,從此顛覆了我對心理諮詢的認識。


德國專家上了幾天課後,提出非常多腦洞大開的理論,學員們都紛紛提出要專家現場做一次心理諮詢,專家接受了。


一位學員扮演來訪者,他坐在德國專家面前,說了她的親身經歷,大致內容如下:


A女士從小不被父母看好,家裡重男輕女。上學後不得老師歡心,經常坐在教室最後面。直到工作後,單位領導也覺得她是廢物,把她從教學一線調整到教學輔助工作。結了婚後,老公和孩子一直支持她出來學習。


最後她問專家:她真的是個廢物嗎?如何才能在生活中擺脫這種「不被人看好」的陰影。


聽完助理的翻譯,專家當即回了她一句話。但奇怪地是,助理卻遲遲翻譯不出來。顯然,這幾天的課上下來,我肯定不是她的語言能力不過關。


大家急了都在問,老師說了什麼?助理依然一臉茫然,而且嘴唇緊閉。


專家溫和地對助理說了幾句話,於是她鼓起勇氣對大家說。


沒錯,你就是個廢物!你不要否認這點,你要接受它!」助理接著說,「老師讓我直接翻譯。」


現場立馬就炸鍋了,A女士彷彿受到了驚嚇,眼睛睜的大大的,一臉懵圈的樣子。


底下的學員紛紛開始議論。


「老師亂說的吧,怎麼能這麼勸一個人,這不是把人往死里逼嗎?」


「這德國佬不會是個騙子吧,心理諮詢可以這麼出口傷人?」


「難道我們不應該發掘來訪者的優點,幫助她消除自卑吧,老師這是在做什麼?」


專家接下來說了這麼一段話,助理此時打起十二萬精神翻譯。


當有一個人說你廢物的時候,你也許會不甘和憤怒。當一百個人說你廢物時,你需要接受它,這樣你才能跳出別人為你布下的陰影。當有一千個人說你廢物時,恭喜你,你重新建立起了一個全新的自己。


A女士顯然沒有理解這段話,不僅她,在場的所有學員都不懂,包括我。


這次現場心理諮詢不歡而散,不少學員找到培訓組織方,要求撤換掉這位德國老師,「因為他不會基本的尊重!」


時隔多年後,我才終於了解。在這個被雞湯文洗腦的時代里,太多人把野蠻當做上進了。


2、

我非常確信,我們這個世界充滿了所謂「自信」的泡沫。


我每天晚上下自習回家,都聽見大學生們聚在一起高唱: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我打開電視劇,女主角的台詞讓我久久不能釋懷,她說:別低頭,皇冠會掉。


打開公眾號,文章的標題醒目而又吸晴,內容是「瘦下來,世界就是你的!」


看得出,我們的文學,歌曲和影視作品都在為現在的年輕人們編織一個童話,這個童話就是你遠比你想像中要厲害。


對世界遠遠缺乏了解的年輕人們,往往沉迷在童話家們精心製造出的泡沫中,對別人產生不切實際的浪漫期待。


但這始終不是一個真童話,童話是為了讓孩子能從善良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而這些假童話,只是為了從你們身上掙到錢,代價是你要犧牲一生中可塑性最高的時間和本可以更清楚的頭腦。


在這個兇險的江湖,沒有經歷過徹底自卑的自信是虛無的。你真的相信99%的汗水能比過1%的靈感嗎?你知道老師為什麼要把愛迪生這句經典名言的後半句省略嗎?


沒錯,為了控制你。


3、

許多事情點醒了我,讓我明白當年專家到底想說什麼。


冰與火之歌里的小惡魔提利昂幾乎是整部劇里最受歡迎的角色,由於「所有的侏儒在父母的眼中都是私生子」,他用盡方法向父親證明自己不是個廢物,但最終他仍然受到父親的嘲諷,也許這就是原生家庭的原生自卑吧。


我想起了小惡魔在第一集時說過的一句話——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因為全世界都不會忘記。要把你的弱點變成你的鎧甲,用來武裝自己,就沒有人可以用它來傷害你。


所以說弱點是可以成為我們的武器的。


沒人會去頻繁向一個廢物輸出自己的價值觀不是嗎?當別人發現你不是那麼容易被控制時,也就沒那麼多人喜歡教你做人了。


很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喜歡「證明自己」,結果自己未必得到領導賞識,卻把自己的剩餘價值完全貢獻給了壞人,成了實實在在的廢物。


當一個表面的「廢物」是一種拒絕他人操控的方法,因為你在乎評價,所以別人的控制方式就是打壓你。但假如你承認你是個廢物,別人反而無計可施了。


比如,我就是必不上別人家的孩子,怎麼了呢?會死嗎?


是呀,我知道我長得丑,所以就不用你提醒啦,因為我家有鏡子。


三國時期司馬懿裝病裝傻,無疑也是這個道理,當敵人都認為你是傻瓜時,你的反擊機會就到了。


富蘭克林說過:廢物和寶物的區別,只在於擺放的地方不同。當你不再用別人的眼光來審視自己,不再用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時候,所謂的自卑之痛也就煙消雲散了。


所以,承認自己是個廢物也會是一種優勢,因為我把弱點當作自己的根據地。

4、

其實德國專家只是想讓A女士做到以下幾點。


1、把評價體系從依賴於外界轉化為自身內在評估。


2、接納自己不足,沒必要因為自己的弱點而自責。


3、消除泡沫式的自信,降低自身期待,停止過度努力。


現在我理解古代大師們要發明些類似"鄙人"、"老朽"、"貧僧"、"在下"之類的含有自我貶低意味的自稱了,其實這不完全是自謙。


因為一個人明白自己能做什麼遠比自己想做什麼要重要。「我並不是那麼厲害」,是一種儘力而為的勤奮。「我是個天才」卻是一種任性催生的熱情,往往來自於對世界的無知。


王陽明說:知到極處便是行。這裡的知就是對自己的深刻認識。我如果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缺點,就沒必要接受你的指指點點。


我承認我自己是廢物,不是讓我永遠走向失敗,而是我不願意在你們的世界裡當一個成功者。這樣我才真正可能在真實世界裡變得優秀。


因為放下,才是真正的啟程。

PS:很多人說看不懂,因為我太隨意的寫了吧,這個道理不是那麼好說清楚。但是感謝各位評論的大神, 他們幫我把邏輯理清了,因此我修改了文章,引用了你們的評論,再次表示感謝。

轉載和留言請聯繫公眾號:劍聖喵大師


入職第一天和老闆吃飯,問他的第一句話是,您覺得我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你可以想像,一個舉手無措的小姑娘戰戰兢兢地想要得到認可,她問自己的優點是想確認自己的價值是被看到的,她了解自己的缺點是希望以後能夠加緊步伐快速改正,力求呈現盡善盡美。

嗯,你們已經看出來,我之前是個非常非常在意別人看法的人。

為了克服這種心理,我同樣對自己說過兩句話:

第一句是,世界那麼大,別人沒空關注你。
第二句是,你自己的需求才是第一位,別人的看法重要嗎?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真的檢驗過這兩句話的效用,我試過。

但在我這兒,效果好像遠遠不足。

告訴自己別人根本不重要,卻還每次推脫不了地去做個老好人。

我不停地思考,

為什麼明明覺得很對的兩句箴言,卻總是做不到呢?

話是對的,那一定就是我的問題了。嘗試在多個場景下反覆提醒自己這兩句話,我終於在拿了某次比賽冠軍後,覺察出了這兩句話背後厚重的無奈,酸酸的。(同樣覺得自己過於在意別人想法的小夥伴,你可以試著品一品。)

也慢慢地琢磨清楚,那兩句話之所以好,是因為它們戳中了失意背後的人性弱點。

而大多人之所以做不到,是因為它本身就是反人性的。

《人類簡史》中提到的八卦理論說,人類的祖先智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社會合作是人類得以生存和繁衍的關鍵。對於單個個體來說,光知道獅子和野牛的下落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部落里誰討厭誰,誰跟誰在交往,誰很誠實,誰又是騙子。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個人都無法忽視他人言語的影響。而偏偏,「討論虛構的事情」是智人語言最獨特的功能,所以,人類往往會虛構甚至誇大這種影響。

可以說,人類的社交焦慮症主要來源於:一,人類的社會屬性難以擺脫,二,人類是種極易妄想的動物。

看完以上的內容,不知道對其他的小夥伴有沒有幫助,但是就我個人而言,在我看完人類發展史後,釋然了很多。其中一個最大的收穫就是,別做那些反人性的無妄的思考。

--------------------

但是不是這個問題就無解了呢?

我本人的切身經驗是可以從大、小兩個層面入手。先上為敬:

1、大層面上明白,你自己的存在甚至人類的存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這種思考方式來源於《重塑心靈》中的理解層次模型,當在某一層級遇到矛盾的、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你不妨跳脫到上一個層級來看待問題。

就今天這個問題而言,我根本就做不到保持「別人沒空關注你」的瀟洒心境,與其在低層次不算強迫自己輸入一個新的反人性認知,進而因為做不到而糾結,那不如換到一個高一點的層次找到共振頻率。

2、小層面上做到,厚臉皮做人,硬頭皮做事

1)厚臉皮做人,堅定自己的信念,恰當評估自己和他人的價值感

這方面不準備說了,因人而異,實在做不到的就放棄。幾個頭破血流的來回之處,你就知道度在哪裡了。

2)硬頭皮做事,凡事以事為先。不僅要制定合理目標,更要堅定自己的目標。

一個人的價值來自於你所取得的成就,而並非是你這個人本身。因此,我們要做的是堅定自己的目標不動搖,以終為始,傾盡全力提升自己的能力,逐步縮小能力與目標的差距。

-----------------------

大層面上的理解有些偏抽象,也屬於個人實踐理解,歡迎大家評論區交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YouCore,這是一個只寫乾貨、專註個人能力發展的平台,想要交流的話加我微信youcore_6,備註上知乎哈


能不能容得下我是你的氣度,能不能讓你容下是我的本事--《甄嬛傳》

向著有本事前進吧!


需要明確的是一個人在意別人的看法,其出發點是好的,每個人都希望留給別人比較良好的印象,但是難免會遇到很多負面的評價。我們需要清楚別人對於自己的負面評價究竟是別人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有時候自己的確有些問題和不足,讓別人對自己有不好的反饋,但還有些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比較挑剔的人,別人都沒有給過自己這樣的平均,唯獨這個人把自己評價得如此不堪,那就考慮是不是對方的判斷與常人不太一致,這時候就需要保持淡定,不要因為個別人對我的評價影響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也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


我們需要通過實踐來增強對於自我的評價,也就是增強自我確認感。自我確認感越強烈,面對負面評價越容易保持鎮定。當然自我確認感的培養類似於自信心那樣,不是一日建成的,需要一個過程,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聽到好話,通過自我確認可以逐步增加自信心。

另一個極端就是過度的聚光燈效應,也就是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產生了過度的自信,害怕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關注。這樣的態度也會導致一些不好的情況,可同樣比較難以改變,只有經過一次次的鍛煉和挫折,可以使得自己靜下心來思考,對自己有重新的認識,每個人在遭遇挫折的時候都會有自己應對的辦法。恐怕最淡定的一種境界就是「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了。


你瞧你又在問別人的想法了


從佛教的角度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在佛教中,這種在意他人看法的在意,可以歸類為執取,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這位施主你執著了」的執取。

這種執取是怎麼生成的呢?十二因緣中有關於此的理論:

六入緣觸(六種感官)(接觸外界信息)觸緣受(感受),受緣愛(貪愛、渴求),愛緣取(執取)

大概意思就是:你旅行時偶然發現一個蛋糕店,在那裡吃了一塊蛋糕六入緣觸),覺得好好吃好幸福(觸緣受),還想要吃一塊(受緣愛),於是每次路過這個城市你都必須去那家蛋糕店吃一塊蛋糕(愛緣取)
在某一次路過這座城市時,你發現這家蛋糕店倒閉了,你再也吃不到心愛的蛋糕,於是很傷心,覺得很可惜(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於是有了各種各樣的痛苦。

從上面可以看到,從觸開始,就已經形成了一個鏈條:

——圖片來自《習慣的力量》
我們因為得到寬慰而覺得舒服(獎賞-觸緣受),因而對其形成了渴求(受緣愛),於是在下次還想要得到這種舒服時(暗示-貪愛蠢蠢欲動)我們就會繼續尋求別人的寬慰(慣常行為),由此又得到了獎賞,於是由此加深循環,貪愛越來越深,變成了執取(愛緣取),人對他人看法的在意最初就是如此生成的。

那麼,怎樣才能削弱執取——在意別人的看法呢?

答:打破這個循環。

----------------------------正念的分割線-----------------------------

正念就是一種很好的打破方法。

先介紹一下,正念是佛教的一種禪修技巧,目前也被心理治療所使用,根據正念開發出了很多心理治療方法如:

正念減壓療法(MBSR)
正念認知療法(MBCT),對於預防抑鬱症複發效果顯著,詳見書籍:正念禪修 (豆瓣)
正念預防複發(MBRP)主要用於物質依賴人員預防複發。
辯證行為療法(DBT)辯證行為療法 (豆瓣)
接納與承諾療法(ACT)學會接受你自己 (豆瓣),理論基礎:關係結構理論。

這種技巧具體是怎樣的呢?
答:

你吃飯的時候,要知道自己在吃飯。不是說你腦子裡想著「我在吃飯」這個概念,而是你提起筷子時,要注意到自己在提起筷子,接下來注意到筷子在移動,筷子碰到了一塊肉,筷子和肉接觸的一剎那的觸感,夾起肉時感受到的肉的重量,筷子從盤子向自己嘴的方向移動,肉和舌頭接觸的一剎那的感覺…… 要如實體會,你和筷子、肉、吃飯的關係。
如果你在讀上面一段話時,不僅是在想像筷子和肉,而且明明白白地體會到:我正在讀一段關於筷子和肉的話,我的眼睛在盯著電腦屏幕,右手在握著滑鼠,中指指肚正和滑輪接觸馬上要滾動它,左手正拖著腮。我正坐在家裡,室內溫度有點低,再不加一件衣服可能會感冒…… 就是「如實觀照」。——佛法是滅苦之法 可是人活於世 不僅僅是想滅苦 而是想追求快樂啊 佛法可以帶來快樂嗎? - 王路的回答

為了更加了解正念,你可以嘗試一下在身體疼痛時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疼痛的感受上(比如走路不小心磕了腳趾),這時你會發現疼痛對你的影響被屏蔽了,你只是清楚地知道疼痛的感受,但疼痛並不會像原先一樣使你痛苦,這時放開一點注意力,試著不去注意疼痛,你會發現痛苦的感覺又回來了。這個過程能很好的幫你理解正念。

在正念里有八種態度 :
「赤子之心」:這種覺察意味著將事物看作新鮮的,就像初次接觸一樣,帶著好奇心。
「不加評判」:這種覺察意味著對於任何體驗都進行公正的觀察——不對任何想法、情緒或感覺標以好壞、對錯、公平與不公平的標籤,而是對每一刻的想法、情緒或感覺加以注意。
「確證認同」:這種覺察意味著確證並認可事物的本來面目。
「不加努力」:這種覺察意味著不貪婪,不抗拒變化、不逃離,換句話說,不加努力是指無論當下發生什麼,都泰然處之,不試圖遠離所處之境。
「平靜祥和」:這種覺察意味著需要心態的平衡,智慧。這種覺察的品質能對變化的本質給予最深刻地理解,讓你能夠帶來更深入的洞察與慈悲同發生的變化和諧相處。
「順其自然」:這種覺察意味著僅僅是讓事物保持本來的面目而不加干涉,無需設法改變當前的任何事物。
「自我信任」:這種覺察意味著能幫助你靠自己的體驗理解自己,無論真實與否。
「自我關愛」:這種覺察意味著能培養你對當前自我的關愛,不自責與批評。

好了,在了解基本技巧之後談談該怎麼把這種技巧運用到「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上去:

回憶你最近一次強烈在意別人看法的事件,
比如掉粉吧,掉完粉那個人還專門嘲諷了你一句「那個人好像一條狗啊」,假設你很在意,覺得很桑心,甚至憤怒。
回憶當時的情景,此時,當時的情緒也會隨之浮現上來。

此時,閉上雙眼,感受一下自己的內心,你會清楚的發現生氣、在意、難受這種情緒真實的存在,具體的感受十分清楚,好好地感受一下它們的樣子,如果你對這種情緒有排斥的話那麼去了知排斥,了知排斥的感受,你會發現你的內心有點想把它推開,了知它,等到排斥消失之後繼續了知情緒,一直了知、了知、了知,此時你會發現這種情緒對你的影響開始降低,你的難受變得不是那麼難受,慢慢的這種情緒會消失、歸於平靜(一分鐘消除負面情緒法我會亂說?)。
不斷的練習,直到能夠非常嫻熟的在接觸的一瞬迅速生起正念,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執著與排斥。此時它將會很好的削弱觸-受-愛-取之間的鏈接。

這是一種很好的把自己和負面情緒剝離的方法,長期練習的話你會發現你的情緒越來越穩定、平靜、不慌張,你的執取越來越輕。

親測有效。

------------------------心理學亂入的分割線-----------------------------

上面的是正念,在這裡給出第二種很好用的方法——改變認知法

與正念不同,這種方法是通過修改認知而達成目的,因為
在認知行為療法中認為:

「適應不良的行為與情緒,都源於適應不良的認知」

根據"ABC"理論:

A指與情感有關係的事件;B指信念或想法,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C指與事件有關的情感反應結果和行為反應。

事件和反應的關係:通常認為,事件A直接引起反應C。事實上並非如此,在A與C之間有B的中介因素。A對於個體的意義或是否引起反應受B的影響,即受人們的認知態度,信念決定。

認知行為療法認為:觸經由認知才會引起受,想要改變不良情緒就需要重新構建認知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認知並非完全是自己對事物的思考、想法,更多的是自動思維和一些比較隱秘的認知,比如自尊脆弱的人可能在遭到被他人貶低時並不一定能意識到自己有一種「我很沒價值」的認知,他們很可能把精力集中在事件上而忽略自己的內心,所以關於這點,就需要專業的技術對自己的下意識想法、信念進行挖掘,並予以重建,伯恩斯新情緒療法有關於此技術的詳細自助教程,非常的專業、實用,有時甚至比正念更有效。不過我還是推薦這兩種技術都同時使用。

親測有效。


------------------使內心安定而削弱貪的分割線-----------------------

上文提到了打破鏈接、循環,我相信通過我敘述的那兩種方法,打破鏈接是相對很容易的,但是「貪」本身卻是根深蒂固。在佛教理論里,只有三果以上的聖人能夠徹底斷除貪,即使證得了四禪獲得了絕對的平靜,稍加放縱貪也會繼續滋生,不難想到,在貪這種原始動力的驅使下,即使我們斷除了鏈接,稍加放鬆也會有恢復原有模式的傾向。

叔本華說的好:「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很多時候正是貪得到不滿足而積累的痛苦過於強大,才會有很多心理疾病的產生,比如俞老師在答案中說的3歲以前的嬰兒如果得不到撫養者的及時反饋的話(如餓了餵奶等等)那麼長大以後就會很容易沒有安全感等等。

我想大部分人是不能出家專門斷除貪的,那麼,無聊總是比痛苦相對好一點。

不過,這不代表著我們要放縱享樂,貪所追尋的樂受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欲樂,比如和人聊天、傾訴、和朋友適當的娛樂、音樂、美食等等,適當的擁有這些東西是合理的;另一種是心安,也就是內心安定、富足,而這種安定只有在明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之後才會得到,就如大劉在《球狀閃電》里說的:

其實,兒子,過一個美妙的人生並不難,聽爸爸教你(突然引用這句話有種奇怪的感覺= =#):你選一個公認的世界難題,最好是只用一張紙和一隻鉛筆的數學難題,比如歌德巴赫猜想或費爾馬大定理什麼的,或連紙筆都不要的純自然哲學難題,比如宇宙的本源之類,投入全部身心鑽研,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不知不覺的專註中,一輩子也就過去了。人們常說的寄託,也就是這麼回事。或是相反,把掙錢作為惟一的目標,所有的時間都想著怎麼掙,也不問掙來幹什麼用,到死的時候像葛朗台一樣抱者一堆金幣說: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關鍵在於你能迷上什麼東西。比如我——」爸爸指指房間里到處擺放著的那些小幅水彩畫,它們的技法都很傳統,畫得中規中矩,從中看不出什麼靈氣來。這些畫映著窗外的電光,像一群閃動的屏幕,「我迷上了畫畫,雖然知道自己成不了梵高。」

我想,當一個人得到這種心安時,就不會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了(因為貪已經的得到了滿足)。

---------------------------------------------------------------------------------

總結:世間有八風:得、失、謗、揚、贊、嘲、憂、喜,時時吹動人心,當學會如如不動才是。


1.完成生活中一個一個小目標。增加成就感。
2.多運動,養成好的生活態度。
3.幫助別人,就你力所能及的能力範圍,你會漸漸發現自己的價值,不再那麼沒有存在感,那麼患得患失。

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是因為你還太弱小。如果你變得強大,還能保護到別人。


要記住:你沒有那麼重要,沒有那麼多人都在關注著你,你只是很平凡的一個人;你很重要,全世界只有一個你,不要小看自己,要愛護自己。
有自信。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拘小節。
說者往往無心,聽者學會無意。


自己牛逼了,誰都不會在意,金字塔式交往方式,人類社會的必然。
當一個人對你有利益關係,或者潛在的利益關係時,你才會在意他。當反過來的時候,你會發現那個人在意你。這不是心理鍛煉就能客服的。


又有人問我,如何能不在意別人的看法?我看起來像是那種對別人的看法毫不在乎的人嘛!別鬧!

高中時期的我,是十分在意別人看法的,在意到發狂也說不定,畢竟是情竇初開的年紀,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那時的我,就如同D8其他沒有經歷過戀愛的屌絲們一樣,做著愚蠢的,令女神反感的事。直到有一天,學校貼吧第一頁出現了一篇帖子,題目是「我的名字+是個大啥啥」,整篇帖子換著法子罵我,那時我第一次意識到,我奮力塑造的形象何時已經如此荒誕,如此可笑…我過分的在意別人的看法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最終模糊了我的判斷力,變成了被他人唾棄的形象,當然,至今還有很多人在走著我當年的老路,自己在無意間已經摧毀了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

很多人跟我有著類似的經歷,很多人還沒有碰壁,而像我們這樣碰壁的人則想要去尋找另一種方式來改善自己的窘境。我們想知道如何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並且去相信「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對於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這樣的屁話。

這樣做,無非從一個極端逃避到了另一個極端,本質並無差異!

人是社會化動物,離開了社會,便沒有存在的意義,就像蜜蜂就像螞蟻,單獨拿出來只有簡單的神經元,只有社會化後才有價值體現。你想要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你乾脆不要活在社會裡,去隱匿歸癮看破紅塵吧,無所謂什麼樣的借口,都能成為你逃避的理由。所以說,不在意別人的看法是十分簡單的,因為,極端往往是很容易達到的。

當我作為旁觀者去觀察那些所謂絲毫不在意他人看法的人,你們覺得他們活的坦然,活的自在,活的真性情,而我只看到自私,孤僻,逃避責任,無法真正融入生活,不值得信任,不顧及他人,難以交心。這就是你們想要成為的人嗎?你確定?

雖然我沒活多少年,但喜歡反覆琢磨思考自省,所以也能總結出一些東西:我們並不應該糾結於在意不在意,但應該對得起周圍的環境,對得起父母的期望,對得起朋友的厚愛,應該對身邊人的態度進行反饋,不足之處加以控制,優秀之處加以宣揚,形成良好的溝通反饋系統,把握好對他人意見的取捨,而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難以自拔。那些告訴你「活出自我,為自己活著,一切隨心自由才是該追求的」的自欺欺人的人,若不是些孤僻的文藝者,就是被社會邊緣化最終會被拋棄的人們。

當然,人各有志,比起活在自己的世界,我更喜歡在社會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我會告訴你,以上的心態在於兩個字,「控制」,你可能會覺得很難很麻煩,但只要你習慣於與社會互動,適度反饋的建立只在朝夕;如果你只願為自己精彩,出門左拐不送,權當我在放屁。


推薦閱讀:

什麼是撞色?
人為什麼會憤怒或生氣?
上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大家吃完火雞面是什麼感覺?

TAG:生活 | 心理學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