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魔幻、奇幻、玄幻、科幻文學作品有明確的分類界限嗎?

中西方的分類法似乎不一樣。
某些幻想大片(如指環王)到底是魔幻還是奇幻片也尚有爭議。
魔幻、奇幻、玄幻、科幻這幾類幻想題材,有沒有明確的界限?
如有,該依據什麼原則而分類?


魔幻、奇幻、玄幻、科幻這四個詞本來是有區別的。

魔幻原本是魔幻現實主義的簡寫,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前後在拉丁美洲興盛起來的一種文學流派。代表作《百年孤獨》。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國的現實生活,「把神奇和怪誕的人物和情節,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象插入到反映現實的敘事和描寫中,使拉丁美洲現實的政治社會變成了一種現代神話,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實主義的情節和場面,人鬼難分,幻覺和現實相混」。從而創造出一種魔幻和現實融為一體、「魔幻」而不失其真實的獨特風格。從本質上說,魔幻現實主義所要表現的,並不是魔幻,而是現實。「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現實」才是目的。

奇幻,可以簡單地定義為奇異的幻想。「奇幻」一詞,是由英文的「fantasy」翻譯而來。此一譯名之固定,乃由台灣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負責人朱學恆,於1992年在台灣的老牌電玩月刊雜誌《軟體世界》中,開設為期共一年半的「奇幻圖書館」(Fantasy Library)專欄時固定下來,並沿用至今成為通用譯名。開山之作是《魔戒》。
所謂奇幻,是在一個與現實迥異的虛構世界(托爾金稱之為第二世界)里虛構的人物之間發生的虛構的故事。(我就是這麼給人介紹《冰與火之歌》的)後來,也有人把從現實進入第二世界在第二世界展開冒險的故事也稱為奇幻,比如《哈里·波特》。現在,奇幻的概念更為寬泛,生髮出史詩奇幻、都市奇幻等子類。

玄幻,一詞出自香港的黃易。他出道時正好武俠式微,於是他提倡將玄學和幻想引入武俠之中,名為「玄幻」。成名作《破碎虛空》最能體現這一點。然而,黃易成名之後,玄幻一詞也跟著進入大陸,但跟風者只學到了黃易的種馬式英雄。玄學什麼的,根本就不見蹤影。玄幻一詞,早就偏離了黃易當初的定義而成為YY文的代名詞。

科幻的定義多得可以出一本書。早在1835年,就有人試圖定義新近出現一種新型小說形式,然而直到今天,依然沒有出現一种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科幻定義。


【「美國科幻雜誌之父」雨果·根斯巴克是以列舉法來定義的,他說:我意義上的科學化的小說是凡爾納、威爾斯和愛倫·坡那樣的故事,是一種摻入了科學事實和預測遠景的迷人的羅曼史。而「美國科幻教父」坎貝爾的說法則聳人聽聞:科幻不是主流文學的分支,而應該反過來,主流文學才是科幻的分支,因為科幻處理的是一切時間與空間中的事件。
這兩種說法顯然都不能令人滿意。於是更多的讀者、作者、編輯和學者加入到對科幻的定義中。在《科幻文學理論和學科體系建設》一書中,吳岩用了整整9頁來羅列歷史上出現過的有影響力的科幻定義。
在這些對科幻的定義中,有些是在認真說,但沒有說清楚——廣義的科幻小說是以科學的假設或非科學的假設為依據的小說,是以不存在於現實的,而又沒有超自然的因素的世界為舞台的小說(L·S·德·坎普);有些太過學院化,普通人難以理解——一種文學類型,其必要和充分的條件是陌生化和認識的相互作用,而其主要的形式方法是用一種想像的框架代替作者的經驗環境(達可·蘇恩文)。
鑒於科幻的難以定義,有人開始耍賴,如——當了解科幻小說的人們把一類作品稱為科幻小說,那就是所謂的「科幻小說」了(弗雷德里克·波爾);有人開始耍橫,如——只有一個實用的科幻定義:任何作為科幻小說出版的作品就是科幻小說(諾曼·斯賓拉德);湯姆·史培倒是說出了理由,但又沒有對科幻下定義——科幻小說之所以難以定義,是因為它是一種富於變化的文學樣式,當你試圖定義它,它就變了。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盲人摸象」的故事。科幻就像故事裡的大象,被讀者、作者、編輯和研究者摸來摸去,有人摸著腿了,有人摸著牙了,有人摸著肚子了,有人摸著鼻子了,有人摸著耳朵了,但腿啊牙啊肚子啊鼻子啊耳朵啊都只是大象的一部分。事實上,對於科幻來說,它不僅像大象一般結構複雜,而且它還是活的,會動,會搖頭擺尾,還在不停地生長著。於是,它呈現出更為複雜的形態。
在中國,科幻的複雜性還要加上一個誤會:科學幻想小說一詞不是翻譯自英文Science Fiction。在清末,科學幻想小說被包含在科學小說的名目下,而科學小說的說法是由梁啟超翻譯自日文。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全方位學習蘇聯,就是在那個時候,蘇聯科幻小說大量進入新中國,俄文Научно-фантаст ическ ий Расскаэ被翻譯為「科學幻想小說」,後來縮寫成科幻小說。至於Science Fiction,如果直譯,其意思為「科學小說」,恰好和清末的說法相一致。但現在,約定俗成,將Science Fiction翻譯為科幻小說,就像把dragon翻譯為龍一樣,造成了相當大的困擾。】
——摘自拙作《星空的旋律——世界科幻小說簡史》。

前面有朋友說不需要區分,我不認同這種和稀泥的說法。確實,有時幾種幻不好區分,比如《光明王》《瀕死的地球》,都屬於那種既可以看做是奇幻,也可以看做是科幻的「科學奇幻」,甚至「美鐵之戰」系列本身就是按照一半科幻一半奇幻的標準來創作的。但是,對於多數作品而言,是有明確分類的。無論以哪個標準,《盧浮魅影》和《魔戒》都不會是科幻,而《星球大戰》也不會被認為是奇幻,儘管原力啊光劍啊什麼的都非常扯淡。


作者:「聽說有種叫界限的東西。」


這些分類純粹庸人自擾。

雨果獎和星雲獎這兩個以「科幻」命名的獎項早就科魔雙修。

大量的著名作者都是所謂的「雙棲」。

還有很多著名的作品根本沒辦法按照這個分類。


有件事是這樣:去年《北京摺疊》獲得雨果獎最佳短中篇,引來不少爭議。我寫了篇回答支持《北京摺疊》獲獎。有篇回答反對我的回答,除了說《北京摺疊》沒資格獲獎,還直接沖著我來:「丁勾你就不能去好好回答音樂類問題嗎?!」

哈~哈~哈~哈~~~~~~(乾笑)這就有意思了。我從九十年代初接觸科幻小說——誰還記得葉永烈的《金明科學探案集》系列?那是我的童年讀物——是1994年至2008年《科幻世界》、04年至今《科幻世界 譯文版》忠實讀者,90年代中國科幻文學黃金期、老王和大劉的崛起,我算是眾多圍觀群眾之一。假設:每期《科幻世界》至少登載四篇短中篇小說,每期《科幻世界 譯文版》至少登載三篇短中篇小說,你認為這二十多年來我看過多少篇短中篇科幻/奇幻小說?這些小說有國內的有國外的,有獲獎的有提名的,有好的讓人拍案叫絕的,也有差到叫我咬牙撕書的。感謝《譯文版》,近幾年雨果、星雲、軌跡、世界奇幻獎的獲獎提名作品,我沒有看過全部,至少也看了大半。所以我想,對於一篇短中篇幻想小說的質量,我還是有點發言權。

因為是個死宅,除了身邊好友,我鮮少與人交流興趣愛好,也沒去貼吧、豆瓣之類的社交網路上找同好。悶頭看了二十多年幻想文學,上網一看,就發現畫風不對了。《三體》大紅大紫且不說,不知道哪裡冒出一群科幻原教旨主義者,動輒給人扣帽子:「不夠科幻!「「不夠硬科幻!」「偽科幻!」「不夠清真!」(大霧)——我去!九十年代還沒這群人啊!我記得九十年代末於向昀的「星座」系列,當時讀者對它的批評是「披著科幻外皮的愛情小說」,這已是很嚴厲的批評了。但《科幻世界》還是登載了好幾篇,也沒人說它是偽科幻。實際上,科幻小說看得越多,科幻的定義於我就越模糊。我很好奇科幻原教旨主義者除了《三體》、阿西莫夫(為啥他們提得最多的是阿西莫夫,而不是羅伯特-海因萊因和阿瑟-克拉克?後兩者國內也引進了不少作品。又一個不解之謎)、「海伯利安」系列之外還看過哪些作品,能夠如此自信的為科幻作定義。

回到問題。魔幻、奇幻、玄幻其實是一類,即「范特西」fantasy。奇幻是大項,包含了魔幻和玄幻子項。魔幻,除了「魔幻現實主義」這一原始含義,延伸含義為史詩奇幻。比如《指環王》或者《神戰 權力之眼》的宣傳詞:大型魔幻網路遊戲啊不對動作片!「魔」字暗含了高魔設定,即肯定有魔法,肯定有炫目的魔法,肯定有炫目的毀天滅地效果的魔法。都市奇幻被無意識的排除了,比如「暮光」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和《美國眾神》便很少見「魔幻」標籤——當然也有。

玄幻是中國特色辭彙,即以中國古代武俠為背景的奇幻類型。目前玄幻似乎和修仙文結成牢不可破的關係,自帶高魔設定:肯定有法術,肯定有炫目的法術,肯定有炫目的毀天滅地效果的法術。於是我就琢磨:「九州」系列算不算玄幻?九州並非一個神魔滿地走的高魔世界;而且九州誕生之初,是以《指環王》為目標,精神內核是史詩奇幻。換言之,不夠「仙」。所以給「九州」系列蓋「奇幻」標籤就行了。

魔幻、玄幻範圍相對狹窄,比較好識別。而奇幻這個大項和科幻的界線越來越模糊。連科幻文學研究者都說不清的問題,我也沒本事三言兩語說清,只能嘗試舉例說明。

科幻,science fiction,原指基於科學預測的幻想。但因為「基於科學預測」——完了,科幻原教旨主義者就要求「科幻」必須準確預知未來,或未來必須與現實相對應。比如有知友批評《發條女孩》的理由是「為什麼小說中不使用原子能?這算哪門子現實主義?」,差點兒讓我抓狂...…我必須再次重申:科幻小說從來不承擔預測未來的沉重任務。如果以「現實能否實現」作為科幻小說要素,那這世上絕大部分科幻小說都是「偽科幻」。科幻小說最重要的是啥呢?其實和奇幻小說一樣:設定自洽,構築一個不會「跳戲」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你想怎麼擺弄設定都行,就算把設定/技術搞成魔法一般、現實完全不可能實現也沒關係。

有幾個基礎設定,如果幻想小說帶上它,便默認為是科幻小說: 反烏托邦/無希望未來、太空冒險、外星文明、時間旅行、生物科技(包括超能力)、賽博朋克、平行宇宙....基於現實世界的架空歷史也算,既有未來架空,也有歷史架空,比如《高堡奇人》,2008年雨果獎最佳長篇《猶太警察工會》——你知道國內讀者怎麼評價這本書?「不夠科幻。」哈!如果蒸汽朋克基於現實世界,那就是科幻,比如經典的《差分機》;如果基於架空世界,好吧那是奇幻中的「新怪譚」。

如果一部幻想小說中出現神魔設定,且無法像《光明王》般基於科學解釋,那麼可以認定它為奇幻——也就說,《光明王》是科幻小說。但也有例外。比如...克蘇魯神話。克蘇魯神話基於現實世界,眾神是外星文明,這個設定很科幻。還有傑克-萬斯的《瀕死的地球》系列,發生在現實世界的未來末日,地球由魔法統治。一般認為,克蘇魯神話和「瀕死的地球」系列歸為奇幻。我個人意見是無所謂,既然公眾意見是奇幻,那就是吧。

當一部作品奇幻/科幻成分互相參雜,將它歸類就比較困難。舉個例子,漫威宇宙中的眾英雄:鋼鐵俠、綠巨人、蜘蛛俠、美隊、黑寡婦等人屬於科幻範疇的;銀河護衛隊,也是科幻(太空歌劇嘛,科幻傳統主題);但雷神和奇異博士明顯是奇幻領域,兩者一結合——《復仇者聯盟》系列應該是...是...奇幻吧....我也不確定。《蝙蝠俠大戰超人》是科幻片:超人是外星人,蝙蝠俠是地球人,毀滅日是生物科技,好的很科幻。但把神奇女俠和海王加進去,《正義聯盟》就是奇幻了。

有一個笑話:如何讓《星球大戰》粉絲和《星際旅行》粉絲打起來?讓他們辯論哪個系列更「科幻」。在科幻小說初創年代,有不少基於太空冒險的科幻小說。當時人類的腳步尚未進入太空,對太空充滿了——以現代眼光看來不切實際的幻想。這就是「太空歌劇」的雛形。太空背景是科幻小說中的一個大類,包括太空冒險、異星文明、星際戰爭乃至《銀河英雄傳說》這樣的架空歷史。這個主題經久不衰,無數科幻作家,從凡爾納、威爾斯,到三巨頭,到厄休拉-勒古恩、喬治啊啊馬丁、雷-布拉德伯利、阿爾弗雷德-貝斯特、羅伯特-索耶、弗諾-文奇、《沙丘》、《三體》、《海伯利安》、《安德的遊戲》、《銀河系漫遊指南》...乃至2016年雨果星雲雙獎長中篇《貝蒂》(Binti),都在為這個題材貢獻作品。所以《星球大戰》和《星際旅行》系列是科幻嗎?當然他媽的是了。太空背景自帶科幻屬性,《星球大戰》和《星際旅行》的設定也很自洽,原力可以用「超能力」解釋,「超能力」也是科幻元素之一。你可以說科幻元素在《星球大戰》和《星際旅行》中是陪襯,但不能說《星球大戰》和《星際旅行》是「偽科幻」——這個詞兒都他媽從哪冒出來的,看著能讓我吐血。

有設定不夠自洽的作品嗎?我想了想,真的有。舉兩個例子。《科幻世界》1998年第10期的《風之子》,這篇小說當年引起不小反響。你可以說它是一部有關時空穿越的...愛情小說。它的文筆不錯,愛情描寫細膩,很受女讀者歡迎。但是...小說中有邁克爾-傑克遜——是的,就是那個邁克爾-傑克遜...而且女主角和邁克爾-傑克遜成了好朋友.......看到這我就崩潰了:這和YY有什麼區別....過了將近二十年再看,《風之子》真的是部充滿YY的小說:碧眼妖瞳、帥破天際、模特身材、來自未來的男主角,愛上有才又文藝的女主角;女主角和邁克爾-傑克遜、比爾-蓋茨(是的,就是那個比爾-蓋茨)成為朋友...我現在可以確定,作者是基於對邁克爾-傑克遜的狂熱寫了篇科幻YY文...

另一篇是羅隆翔的《寄生之魔》,這一篇應該有不少讀者。拋開它猶如中學生的文筆不談——我數了數,全文出現了50次「然後」——最崩潰的是那隻能說人話、性格傲嬌的九尾貓...「就算是外星人/生物,設定也不能那麼隨便吧!」我的內心咆哮道。閱讀中我一直留著心眼,看作者如何圓這個設定,然而並沒有,就這樣算了...

但我不會說《風之子》和《寄生之魔》不夠科幻或偽科幻。這是設定瑕疵,沒必要扣那麼大帽子。

早在八十年代,中國科幻文學界就有「科幻小說姓科還是姓幻」的爭論,過了這麼多年,老調重彈,可見歷史是悲劇的循環。我應該感謝上帝,現在沒有政治力量的干涉。星雲、雨果早就科/奇雙修,甚至嘗試吸收主流文學——《猶太警察工會》作者邁克爾-夏邦拿過普利策獎,算是主流文學圈的人。兩相對比,什麼是畫地為牢?什麼是作繭自縛?你可以說《北京摺疊》設定瑕疵、文筆不佳、其他提名作品更好(看了其他提名作品,我不認為他們比《北京摺疊》更好),或者直接說你討厭它,但以「不夠科幻」為理由——搞笑嘛這是!我也有討厭的獲獎作品:《貝蒂》是種族牌;2015年星雲獎最佳短中篇《夏威夷水果指南》包含女性視角、吸血鬼、跨種族愛情——我最討厭的幾個要素再次神奇的彙集一處;我不喜歡劉宇昆的作品;誰他媽來告訴我《緩慢雕塑》到底表達了啥?!但我討厭他們的理由和「是否科幻」無關。

總之,包容心態很重要。多看作品,多嘗試新類型。我最近看了傑弗里-福特和邁克爾-斯萬維克的短篇後,對新怪譚又有了興趣——「新怪譚」是奇幻還是科幻?啊,這說起來就複雜了……國內有引進相關作品,去看看吧。


對於大眾來說,按照是否出現高科技元素來界定科幻是一個比較容易的方式,但是這個方式並不嚴謹。

科幻小說一般來說不能出現明顯違背已經科學體系和結論的事物,也就是說硬傷,但是如果和小說的主題無關甚至是矛盾,也可以睜一隻眼, 閉一隻眼。另外,對於科學的違背程度,按學科來說要求並不相同,越基礎的學科越不能違反,因此超能力這類明顯違反人體科學但並不完全違反物理學的事物也是允許存在的。

下面套用軟科幻和硬科幻的概念。軟科幻對以上要求可適當放低,但是不能完全不顧。玄幻、奇幻等則完全沒有這樣的要求,可以任意的天馬行空。實際上,軟科幻和硬科幻之間的界限不明顯,軟科幻和奇幻、玄幻之間的界限也不明顯,但是按照以上標準,硬科幻和奇幻、玄幻的界限就非常明顯了。但是由於缺乏了邏輯性和現實意義,通過太過自由的方式創造出來的故事反而不好看,典型代表就是各類低劣玄幻小說。

請注意,魔法和超自然力量等因素並不能界定是否科幻小說!關鍵要看對這些因素的解釋方式,以及這些這些因素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順便提一下軟科幻和硬科幻的區別,這兩個名詞雖然是國內獨有的,但是仍然有一些現實意義,雖然嚴格的硬科幻作品很難在中國出現。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個要求以外,硬科幻更加關注人和科技與自然的關係,而軟科幻更加關注在在特定科技背景下或環境中人與人的關係。也可以使用軟科幻的另一個解釋:描寫社會科學為主的小說,則很多完全不那麼科的小說也可以算進科幻小說了,如《動物農場》。

可以看看《巴比倫塔》這篇小說,表面上看起來,完全沒有任何科幻小說中常見的元素,但是它卻是不折不扣的硬科幻小說,至於原因,它完全符合最前面所說的要求,按照相對論的宇宙觀,這樣一個世界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

至於《星球大戰》《阿凡達》等影片,與現有科學理論矛盾之處過多,可以勉強歸類到軟科幻,但是將他們歸類在奇幻中也許是個更好的主意。

玄幻和奇幻的區別也很明顯,前者是中國特產,至於題材上不見得有什麼明顯的區分。但是也有作者模仿西方奇幻進行創作,這種情況還是稱為奇幻更好一點,當然這只是一件主觀的事情。

魔幻和奇幻,個人認為並無本質區別。魔幻一詞可理解為描寫魔法的幻想或有魔怪的幻想,那麼用它來定義我們喜聞樂見的那些作品是再標準不過了,為什麼又出現奇幻一詞,很有可能是為了和《百年孤獨》為代表的魔幻現實主義區分開來。本人不同意把魔幻一詞和魔幻現實主義等同起來的說法,從長度上來說,前者出現的時間肯定早於後者,其本身具體獨立的意義。

玄幻小說是低劣的聚集地,但玄幻小說並不是低劣的代名詞,實際上奇幻小說和科幻小說的劣作不比玄幻小說少,僅僅因為我們能看到的作品都被時間和語言過濾過,自然個個精品。

順便補充一下童話和以上類別的區別,童話的要點在於一個美好的結局,至於這個美好的結局是怎樣達到的並不是重點,也就是說童話中的魔法元素只是佐料而已。網上流傳的那些黑暗童話以及近期很多根據童話改編的電影實際上都已不能稱為童話了。

最後否定一下認為類型不需要區分的說法,雖然明顯有界限的確不存在,但是如果不區分的話會出現很不好的後果。比如某個小朋友說:「叔叔,介紹一本好看的科幻小說給我看吧!」,你說:「去看《我是大法師》吧!」,就把別人帶溝里去了。人家小朋友也許本來是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喜歡科學,想要看《海底兩萬里》《與拉瑪相會》《地心引力》一類的作品。


每次有人問這個問題我都要擠出一個微笑然後如joker樣回答「why so serious?」
十年甚至五年前我大概還會說「魔幻和奇幻科幻毫無關係,是錯誤用法」但是就像用空穴來風和昨日黃花的人越來越多,現在魔幻已經變成主流說法了,所以再去強調「那叫魔幻現實主義和tmd幻想小說沒關係!」沒什麼意思了。
在國外的大多數場合,只有science fiction和fantasy兩類,而在很多場合,只有science fiction一類,可見外國人完全不如我們中國人更會細分市場XD
在中文語境下,討論指環王是奇幻還是魔幻說實話我看不出意義來=_=我可不可以說指環王又是奇幻又是魔幻?!
如果非要我進行分類的話,我會把奇幻先改名成幻想,作為一大類,而不是和魔幻,武俠,玄幻等平行的小類,而在這幻想的大類下,有武俠,玄幻,修真,魔幻,穿越,網遊等等XD
至於科幻玄幻魔幻的區別,我覺得還是比較明顯的,科幻-科學幻想,魔幻-魔法幻想,玄幻-點點點點。。。
玄幻點點點點是因為槽點太多無從可吐。
既然有人說我偷懶了,那麼我就稍微認真一點。
國內所謂的魔幻電影的分類,都!是!渣!
要是不去搜一下我還真不知道真的有人正兒八經地把變形金剛,指環王,哈利波特,靚女幽魂等等片子都放到一個類型然後還稱之為魔幻的,這!不!是!腦!殘!是!什!么!
看來需要霸氣十足地說一句「從來就沒有什麼魔幻電影,只有幻想電影,和錯誤。」
不需要糾結什麼魔幻和奇幻的分類了,在電影分類討論中,比網路小說中更加沒有意義。
網路小說你要舉出玄幻魔幻修真穿越什麼的,至少都特點鮮明,分界清楚,比如魔幻其實就類似劍與魔法,玄幻就是華風混搭,修真就是我強我強我強強強,穿越就是被雷劈了。
魔幻電影這個分類就是腦殘,不多評價了。


個人理解:
魔幻:西方
玄幻:東方/中國
科幻:以科學 科技為基礎 總之不會太離譜的
奇幻:這個...魔幻與玄幻的交集?補集?並集?....


我只是隨想隨說。奇幻的界定我也不清楚。但另外三個還是比較好區分。

比如高速移動吧。
科幻:看我的時空躍遷!
魔幻:看我的真言術·風!
玄幻:看我的御劍飛行!

又比如攻擊的時候。
科幻:吃我一記二向箔/等離子炮!
魔幻:吃我一記大火球/暴風雪!
玄幻:吃我一記無形劍陣/招魂幡!

大概這樣。
上班去。


即便在國外,還有蒸汽朋克這個跨界類型,很難真正區分。

不要再糾結這個具體分法了。


《蜀山》是甚麼?最開始它一直是在武俠範疇裡的。只不過是「武俠」這個名字到了2000年以後顯得很過氣,於是有好事的人把帶有非現實元素的傳統文化背景的小說叫做玄幻。其實從來也沒人說過武俠必須要一切依靠現實。就拿金庸的小說來講,黑玉斷續膏,難道還真能敷一敷就讓骨頭再生了嗎?還有天山童姥這種存在,還有他小說裡奇奇怪怪的毒藥,但從來沒人說金庸是玄幻吧?

我自己覺得,國內的這種,純粹是好事多為。比如,奇不奇,魔不魔,玄不玄的。分不分真的沒有甚麼意義所在。其實不過是一些人需要標新立異給自己一個名字。說白了寫的不是神魔小說/志怪小說嗎?老祖宗早就有的東西,只不過現代化了,套了上世紀20~70年代的小說框架,脫離了一些小說的舊結構罷了。內容呢?不還是《封神演義》,《聊齋》,《山海經》嗎?當然基本上沒有一本比這些寫得更好。既然內容和思想大體不變,也不必大費周章取個新名字你說是嗎?至於有的,其實是在寫帶超自然元素的武俠小說而已。武俠小說也是早有的俠義小說進化來的,為甚麼叫武俠,不是以前的俠義小說了。因為比以前的俠義小說進化了,東西更多了。

《九州》系列和飛奇幻世界,他們寫了一些很西化的小說,部分還相當嚴肅。這些就是幻想小說。如果題主是在問中文寫作的小說,內容的東方或西方化是否有不同的名字,那麼不過就是:一部分是模仿幻想小說,一部分是在現代化神魔小說。就是中文律詩絕句,和白話文詩歌一樣的區分。都是早存在的東西,不需要新身份。中國人在八十年代到現在取了不少狗屁名字,全是經不起深究的好事所為,一定不能當真。

你提的國外這幾種類型,其中有最明確分類的是科幻:Science Fiction。而存在超自然力量(魔法,鬼怪)這些元素的小說叫fantasy。在國外,這兩類作家其實是打成一片的,比如雨果獎,星雲獎這些大獎,既可以頒獎給嚴肅的科幻小說,也可以頒獎給哈利波特這樣的流行幻想小說,甚至西方國家的作家協會,科幻作家和幻想作家屬於一個作家協會,就叫做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writers of xxx。人家本源的人自己都不介意了,我們何必搞這種虛的花槍。

P.S. 網路小說多看無益,也不太值得探究。
------------------------
題主問的是題材,我用小說這個載體作答,其實道理是一樣。電影也同樣的,這樣的分類關乎的是故事背景和故事情結。小說,電影,都同一條船上。哪怕舞台劇。在國外也就是sci fi和fantasy的區別。但這個國外就更不會這麼做了。國外的影片分類比小說更簡單,comedy/musical,drama,thriller等等。

至於問題裡的魔戒是魔幻還是奇幻片,我從未看到過這種爭議。


魔幻和奇幻應該說差不多的,正統來說就是魔戒為代表的一堆書,不過一般來說魔戒這種書都是算作奇幻文學,而魔幻相比之下範圍更廣更雜一些,因為我國古代的一些小說也屬於魔幻小說,比如西遊記之類的。

奇幻這個詞據說翻譯自英語里的fantasy一詞,這個詞還是朱學恆給定下來的。

玄幻小說主要指網路小說中的一個類別吧,代表有異世大陸之類的,什麼武神魔神都被我龍傲天踩在腳下,後宮佳麗三千萬一天一個要上好多年,不過我有分身術,一秒搞定三千萬這樣的感覺吧……

科幻就好理解多了,科學幻想小說,雖然裡面的幻想一般不怎麼符合現實科學,但你一看到人類移民火星遇到蟲族軍隊,你就知道這是科幻,而不是奇幻。


一文看懂中西方奇幻魔幻文化發展脈絡

這個問題只是複製粘求擴散的意思,謝謝觀者支持。

知乎第一篇長文回答正是奇幻文化的論述。

令狐伯光:為什麼中國帶有神話色彩的電影中很少有中國風格的妖魔形象?

後面伯光還寫過《長城》等奇幻回答,但是始終沒能修改整理或者直接太監掉了。最近終於將其修改脈絡完善一篇,雖然沒有十分的詳盡,這些也都是老問題沒有熱點,但這些內容大概是作者個人能夠表達的觀念。

觀點分享,理性討論,謝謝支持!!!!

(圖片鏈接有時間再弄,沒有利益驅動不賺錢,還望見諒)

………………………………………………以下為正文………………………………………………………………

中國影視文化產業在飛速發展中,當今世界流行文化除了軟硬科幻,警匪懸疑,軍事動作之外呢?

大家也會看到其中奇幻魔幻文化當道的局面。

本文試著深度解析中西方奇幻文學的發展脈絡,當然相對比各有優劣,以及問題中的差距。

那麼到底是奇幻和魔幻文化呢?

書面內容總結,一向愛用文化脈絡鋪陳,難以讓人能夠一目了然。這裡作者者以議論文,求證論述的方式,清晰分析中西方奇幻文化。

一、西方魔幻奇幻文化歷史:

奇幻和魔幻都只是一個總結詞,實際上它已經包括了神話,通話,奇幻和魔幻等等。這裡,只是從遠古神話,再到近代奇幻文化之前的類別做一個類別。

下面是具體分析:

1、吸血鬼和狼人的類型奇幻文化!

《德古拉》

吸血鬼的起源,始於愛爾蘭作家愛布萊姆·斯托克1897年出版的《德古拉》。這一部作品對西方吸血鬼流行文化影響巨大。關於狼人的真實起源,尚難以追尋,說法各不相同,也缺乏普遍認同的起源。

但現在能夠廣泛見到的,必須是狼人和吸血鬼成一對基友,在各類作品相愛相殺,西方奇幻作品裡這是很重要的兩大主角角色。現在流行的小鮮肉偶像作品,也出現很多吸血鬼和狼人為主的作品。

影視作品:《墓光之城》系列,《吸血鬼日記》,《吸血鬼驚情四百年》等等!!

2、基督教中世紀奇幻文化

《女巫》

其實嚴格說來,吸血鬼與狼人應該包含在這一個類型文化的裡面,但吸血鬼與狼人最終由小嘍羅走向主角,並且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單獨列開一門。

這是西方奇幻文化根基,這類作品多以中世紀作背景,涉及到的是典型的西方基督教文化,女巫,騎士,牧師和劍士這一類。如果搬到現代,只是換了一個地圖或者背景,或者打怪升級用的各種道具,本質上的區別並不大。

這類作品有很多:《格林兄弟》《女巫獵人》《斷頭谷》等等。

3、西方童話類型奇幻文化

《一圖勝所有》

童話原本是兒童文學一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故事情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西方童話在影視化影響方面,特別以迪士尼為首,早期的動畫影響巨大。

這十年將動真人化,與日本動畫真化話大幾率口碑不佳不同。迪士尼動畫真人化質量普遍較高,在全世界同樣掀起一股童話奇幻魔幻文化的風潮。如果再包含動畫的巨大影響,甚至可以放在第一位。

影視動畫:《白雪公主》《冰雪奇緣》《愛麗絲夢遊仙境》等等

4、希臘神話類型奇幻文化

《波西傑克遜與神火之盜》

西方一向以繼承羅馬希臘自稱,希臘神話對於西方影響非常大。希臘神話體系出了一系列影響還不錯的作品,在遊戲流行文化中同樣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影視作品:《波西傑克遜系列》《諸神之戰》《潘神的迷宮》等等

5、其他文明神話奇幻類型

《神戰權力之眼》

埃及神話和北歐神話,在西方奇幻魔幻文化出現幾率也非常的高,但是無論影視作品的數量和作品質量,都頗為不及上面奇幻亞文化多,影響力也頗為有些不及。

當然,各種奇幻文化相互滲透糾纏,當今神話,奇幻和魔幻文化融合再創造是大勢所趨,嚴格細緻區分會是一項極大工程,也不是太過科學的事情。

這裡作者只是暫時列出一些,並且是從歷史上傳承西方奇幻文化為切入點。

二、東方奇幻魔幻文化歷史

從歷史總體看,並不比西方遜色多少,甚至在奇異詭譎等想像力中,作者認為還要強過西方不少。表面上看三界六道,妖魔鬼怪,神仙佛道,似乎非常的複雜,總結下來不出於幾個基石。

1、東方上古神話體系

中國的三皇五帝,各種史前傳說為主。

東方的神話傳說,比起希臘神話鏈條一般的清楚的職位體系,中國的神話實在是太複雜了,其實也要混亂得多。三皇五帝細分都有好幾種說法,涉及東方上古神話的影視作品很少。

作品:《精衛填海》等

2、東方神仙體系作品

《西遊記》

這類作品,主要以《西遊記》《封神演義》神仙世界為主。這類作品細非常複雜,因為神仙體系線太多。釋道儒相互糾纏,相互融合,相愛相殺幾千年。分析清楚這知識要非常專業的長文,這裡只是提一下。

作品:中國奇幻影視作品都是神仙體系延伸。

3、東方誌怪萬象文化

這個亞文化以《聊齋》《搜神傳》《太平廣記》等短篇志怪小說為代表。妖魔鬼怪,神仙佛道,魑魅魍魎,內容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影視傷口:中國影視化第二大系列

4、東方神話傳說系列

《小戲骨之白蛇傳》

遠古神話與神話傳說相似,但其實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

這個以《淮南子》《山海經》神話傳說,《白蛇傳》和《牛郎織女》《劉海砍樵》等等,各種民間傳說組成,華夏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各地風俗皆有不同。每個地區其實有相當獨特的風俗和傳說,這其實是非常大的一個系列。

影視作品:影視化排第三系列,早期影視作品相當成功,千禧年後淪落

總結:作者認為,如果從古代歷史傳承下來的奇幻文化上講,東方奇幻題材在取材上,奇幻文化涉及到到東方文化方方面面,在某些方面並不會比西方遜色多少,有多少差距。

當然,如果從數量類型對比貌似有較大差距。那是因為西方包括歐美中亞全部地區。東方對手只有中國明顯不現實,再加上有地域獨特奇幻文化的日韓,東南亞與印度,東西方古代神話奇幻方面,只能是各有優劣。

三、西方近代奇幻文化

中國官方名言:發展才是硬道理

此言大善,世界主流文化是西方文化,19世紀後西方工業革命成功,將整個世界帶入科學世界,歷史細節不做討論,西方社會總體富裕起來,思想解放,後輩站在前輩肩膀上看得更遠,飛得更高,一舉奠定世界奇幻文化主流方向。

1、異世大陸架空奇幻文化

《魔戒》

這個系列大家都非常的清楚,已經不用再多啰嗦,《魔戒》《霍比特人》和《精靈寶磚》是當今奇幻文化的主流,西方奇幻的鼻祖,作品數量質量和影響,形成的流行亞文化最為深遠廣大。

在《魔戒》下面過後,西方奇幻文化作品基本都在《魔戒》設定範疇之內,受到了《魔戒》作品的廣泛影響,它是一個避不開的文化基石。

影視作品:《魔戒》《納尼亞傳奇》《權力的遊戲》等等

遊戲作品:《龍與地下城》《龍槍》《暗黑破壞神》《魔獸》等等

2、現代童話神話《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

不論東西方奇幻,能夠總結並且獨自整合成一個系統,加上故事本身不弱的作品,基本上都能夠成為開闢一種類型文化。

《魔戒》是這樣,受到影響的《哈利波特》同樣,以前西方奇幻也有女巫,魔杖,魔法和狼人等等。但作者能將它繼承過來,再自己解析構造成一套獨特的系統,故事劇情不弱。

這系列作品本身價值,從某些方面來看,甚至超出奇幻類型文化的意義。成為了伴隨那個時代青少年一同長大的文化事件,共同情懷與永恆記憶。

3、其它各種奇幻文化

遊戲文化影響也很大,這些奇幻作品,同樣以《指環王》和其他文化為藍本,結合西方傳奇的各種文化,形成一個體系並且影響世界的奇幻文化。這方面得益於西方世界影視文化的完善,探索和挖掘遠勝於東方。

各類作品:《黑暗塔》《美國眾神》等等

四、東方當代奇幻文化

同時期東方奇幻完全被甩開,甚至被打得潰不成軍。當然,東方奇幻還是有作品,在世界上沒什麼太大影響,但對現代中國奇幻文化影響非常深的作品。

1、仙俠修真體系

《蜀山劍俠傳》

中國近代奇幻文化這部作品是基礎,這作品年代與《指環王》非常接近,在某些方面來講,也並不比《指環王》有多麼的遜色,當然在世界的影響力遠遠不及了。

這一部作品,為近代東方奇幻當中開創性的奇幻體系,後世的武俠,仙俠,修真甚至不少玄幻都離不開它的影響。

(1)、金庸古龍武俠文化

金庸,古龍和梁羽生,甚至是黃易等等,在各種設定和文化方面,都廣泛受到這一部作品的影響,由於各大家的創造,已經是不壓於奇幻文化的東方流行文化代表,近代已經逐漸衰落。

(2)、《誅仙》《塵緣》《仙路煙塵》等等仙俠文化。

相同,這些作品都是經典,但並不能稱之為偉大,至少這些作品跟《指環王》對比,不能使大多數人信服!

(3)、《仙劍奇俠傳》《軒轅劍》等東方仙俠遊戲作品,與上述相同,這裡不再詳細敘述。

(4)、《飄邈之旅》《凡人修仙傳》《遮天》等等修真作品

相同,這些作品都是經典,但並不能稱之為偉大,至少這些作品跟《指環王》對比,不能使大多數人信服!

2、上面各種體系的延伸文化

這個不得不提到中國網路小說。千禧年到如今,中國內地出現無數奇幻,魔幻和玄幻作品,各種嘗試,無數有志之士為此入坑,網路上劃成了各個體系,影響比較大的也有不少。

(1)、《搜神記》《佛本是道》《悟空傳》《鏡系列》等等

早期網路奇幻,魔幻和神話頂尖網路小說。

它們基本是東方神話體系的衍生,神仙體系的再衍生,傳說志怪的再延伸,有無數作品都很不錯,能夠以經典蓋棺定論,大多數對比西方同類作品,其實並沒有遜色有多少,主要原因下面再講。

(2)、《褻瀆》《紫川》《惡魔法則》《幻城》《龍族》等等

中國人寫的西方奇幻作品,其內容與方式與日本動漫比較相似,原因在下面將要說明。

(3)、《九州縹緲錄》《九州海上牧雲記》《九州羽傳說》等等。

中國學習西方奇幻文化,融合中國文化最成功的異世界架空奇幻文化,

中國無論神話傳說,神仙系統,或者近代仙俠文化,都是平行世界架空,《西遊》在唐朝,《封神》在商周,《鏡花緣》在唐朝等等。

不管怎麼說,中國奇幻文化的歷史傳統,沒有創造異世大陸種族奇幻基因,現在作品都是《魔戒》為根基。九州最根本的借鑒在於異世界,另外一個就是種族設定。但無論設定,故事,文化當年一群作者融合西方奇幻文化的嘗試。

它具有東方文化的骨子,只借了西方文化一些殼,比如異世大陸與種族設定,後續發展值得觀望。

五、東西方奇幻文化發展變化

東西方影視奇幻文化,在千禧年第三次電影工業革命之前,東西方奇幻文化,加上迪士尼的話,西方奇幻對比東方只略勝一籌,第三次電影工業革命過後,東方奇幻文化被甩開,現在才逐漸開始發展。

1、第一階段:民國——1970年代

《鐵扇公主》

電影從開始傳入中國,到民國時期興盛,其實也涉及有奇幻題材。亞洲第一部動畫電影,正是大名鼎鼎的奇幻《鐵扇公主》。

後來,由於我朝建立發生了大家都懂的事件,內地只能不談也罷。但一旦說起香港,其實在發揚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學影像化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奇幻文化風格。

《倩女幽魂》

香港當時的奇幻電影拍了非常多,而且有無數不錯作品。

(1)、1966年的《西遊》系列

邵氏經典,邵氏拍了《鐵扇公主》與《盤絲洞》《女兒國》等等

(2)、邵氏的《聊齋》系列

老版《倩女幽魂》,改編自《聊齋》的《俠女》等等,豆瓣有人總結過當年這些奇幻作品,有興趣可以去瞧瞧。

這些東方奇幻作品,並不輸於同時期的西方奇幻作品。西方奇幻此時也只有什麼狼人,什麼吸血鬼,各種中世紀的奇幻電影,影響力其實頗為有限。

2、第二階段:1980年——2000年

時代科技進步,李小龍橫空出世革新功夫武打片。老武俠和老奇幻相同面臨著變革,邵氏風格的奇幻片逐漸被淘汰掉。在1980年代的香港電影新浪潮,當時不管中國武俠電影,中國奇幻電影,都不得不提到的一個人。

——徐克!!!

1983年《新蜀山劍俠傳》

鄭少秋的丁引,林青霞的瑤池堡主,整部片子雄峻奇崛的蜀山,血鴉,光束,飛劍,韋馱廟滅屍魔,軒轅殿戰幽泉。

這部電影里傳統美學,非常的東方美學風格,引入《星球大戰》電腦電影技術,電腦技術的妖魔鬼怪,區別有但至少學習中上來了。

《倩女幽魂》

沒錯,正是大名鼎鼎的《倩女幽魂》三部曲。東方傳統奇異詭譎的風格發揚光大,獨樹一幟。《倩女幽魂》三部曲,在華語奇幻電影中是現在都沒能超越的奇幻文化,簡直是永恆的經典之作。

在香港其它類型系列電影,比如黑幫系列《無間道》,武俠《黃飛鴻》系列,槍戰片《英雄本色》系列,現代動作《警察故事》,可以說地位完全的相同。

其他作品:《奇門遁甲》《青蛇》《大話西遊》《畫中仙》《妖魔道》《追日》《靈狐》《魔畫情》《畫皮之陰陽法王》等等。

相比之下,也許只是不太了解西方當時奇幻文化,但在於筆者看來。當時西方奇幻文化,並不比東方奇幻影視強一籌。當時的西方奇幻文化,仍然是吸血鬼狼人和女巫為主。

當然,如果加上迪士尼的童話動畫,在世界範圍影響力,在歐美政治經濟強勢之下,影響自然遠超中國奇幻影視文化。

影視作品:《吸血鬼驚情四百年》《夜訪吸血鬼》《美國狼人在倫敦》等等。

下面來到第三階段,由西方開啟的電腦技術特效時代,此時中國奇幻文化完全被甩開,落後原因在於此。

六、西方奇幻文化與第三次電影技術革命

第一次電影技術革命,如果是電影自發明就算起,那麼應該是由默片轉換到彩色。而第二次電影工業革命,甚至根本是由它開啟電影商業大片的時代。

《星球大戰》

世界電影歷史,基本廣泛認同是由1977年的《星球大戰》開啟電影商業大片的時代,從此世界進入商業類型大片時代。

但是,當時美國技術革命作品主要集中在科幻題材上面,科幻恐怖《異形》,探險《奪寶奇兵》,科幻怪獸《侏羅紀公園》,仙器人穿越《終結者》,電視題材有《星際迷航》。

總的來說,雖然西方電影技術革命,奇幻題材並沒有上述類似奠定作品,但西方工業技術革命,並非憑空而出,而是技術積累後再次開創。如果第三次電影技術革命整體,肯定能說到《泰坦尼克號》,科幻還有《黑客帝國》,但是,如果講到奇幻技術革命,一如小說相同。

2001年《魔戒》

西方奇幻在魔戒過後,如同歷史上國家體系相同。西方技術革命過後,電腦特效奇觀,徹底碾壓了全世界其他手工作坊,模型和其他落後的電影拍攝方式,後續各類優秀作品湧現。

再加上遊戲文化的相輔相成,全力發展傳播,一舉奠定西方奇幻文化,成為當今奇幻魔幻文化最主流。

影視作品:《魔戒》《哈利波特》《納尼亞傳奇》《加勒比海盜》《霍比特人》《權力的遊戲》等等。

遊戲作品:《龍與地下城》《暗黑破壞神》《魔獸》《巫師》《上古捲軸》等等。

七、東方奇幻文化的衰落與崛起

上面整理描述能夠看出來,中國奇幻影視文化,因為有香港電影撐著,並沒有比西方奇幻文化落後多少,主要開始落後是在這二十年開始。

97年後香港回歸後,華語電影產業開始轉移,兩岸三地的華語電影開始大融合,港台電影沒落,香港影視公司和導演不可能瞬間適應內地市場,內地市場發展不成熟,加上上面的題材限制。

連香港武俠電影,黑幫電影,槍戰電影都全部沒落,奇幻電影相同,自然而然不用提奇幻文化。

2001年《蜀山傳》

宿命或者是巧合,或者是一個諷刺。

西方奇幻電影技術革命是《魔戒》,中國奇幻文化最後榮光也是《蜀山傳》。徐克不斷嘗試各種類型電影,商業不成功不會再做,比如寫實武俠《七劍》相同,徐克《蜀山傳》失利後,後來去嘗試《深海尋人》《女人不壞》這種類型,沒有再去碰任何奇幻。

徐克已經失手轉行,加上整體大環境的原因,中國奇幻電影徹底沒落,沒有任何太有影響力的作品。同一時期西方出了《指環王》《哈利波特》《納尼亞傳奇》等等奇幻作品。

東西方奇幻影視文化對比結果再明顯不過。

中國奇幻影視文化為什麼會沒落?

這個與香港電影的沒落息息相關,當時西方尤其美國電影工業升級,香港彈丸之地,人口不多,市場容量不了高投資特效電影。當時大環境影視產業逐漸遷移內地,當年內地影視產業鏈商業沒有發展起來,2002年張藝謀《英雄》過後,公開開啟商業大片的宏圖。

如此一來,華語奇幻影視文化沒能跟,美國電影工業完美升級,後面再站在巨人肩膀繼續前進,一舉奠定統治全世界奇幻主流流行文化。

東方奇幻文化,剛爬到巨人肩膀摔了下去,現在仍然在徘徊迷路——

八、東方奇幻文化再發展

西方奇幻影視文化在全力發展,並且奠定奇幻流行亞文化過後,同一時期東方奇幻文化沒落之外。再一次開始崛起,與歷史大環境相同,得益於中國內地影視市場的飛速發展,電影票房節節攀升。

整個2001年——2010年時間段,中國奇幻電影方面除了一部《蜀山傳》,只剩下一部2008年的《畫皮1》

2008年《畫皮1》

但是嚴格說來,再次開啟中國奇幻作品,並非是以《畫皮1》為首,但這部作品也相當於一個起點。中國沒有多少科幻電影基因,從此之後,中國奇幻電影駕著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升級馬車,一舉成為中國商業電影最重頭作品,商業回報率最高商業電影作品,重工業電影重中之重作品。

如此一來,中國奇幻電影一如中國電影市場,簡直是亂象叢生,造成無數值得深思的事情。

1、從裡到外失敗作品

(1)、情懷冷飯圈錢

2011年的《倩女幽魂》《大話西遊3》等等,基本都能歸類於這方面,並且導演還是香港方面。

(2)、粗製濫造圈錢

2013的《白狐》,《爵跡》,正上映的《降魔傳》

借著中國內地電影市場東風,主創態度擺明藉此圈錢為主,基本能夠一眼辨明白,手法非常低劣。

(3)、拿來主義圈錢

2012的《畫皮2》東洋風,2014《大鬧天宮》《鍾馗伏魔》,今年《鮫珠傳》《長城》西洋風等等

中國歷史實用主義為主,中國影視產業市場發展很晚,影視公司和團隊生產這類電影工業產品,拿來主義非常的嚴重。如此呈現出一個非常鮮明的現象。每當中國有大製作的奇幻影視作品立項拍攝,那麼前期宣傳,肯定確定以及一定出現這個:

《指環王》系列火了,他們請的是指環王的特效公司。

《哈利波特》系列火了,他們請的是哈利波特的特效公司。

《阿凡達》電影火了,他們請的是阿凡達的特效公司。

《地心引力》火了,他們請的是地心引力的特效公司。

《星際穿越》火了,他們請的是星際穿越的特效公司。

明年,後年以及未來必然會廣泛出現:這部電影,本公司投資多少個億,請到的特效團隊是《魔獸世界》《星球大戰》《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3》等等特效公司。

眾所周知,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有著本質區別,拿來主義,一部大製作的電影,請到工業光魔整體,堆塔工作室等特效公司,他們做出來的美術風格絕對是西方奇幻文化風格。

當今世界文化主流傳播路徑是電影,西方一部大製作奇幻電影,會讓某位明星火遍全世界,會讓流行亞文化傳遍全世界。電視劇稍遜色一籌,傳播影響力要小上一籌,投入資本也會遜色一籌。

所以,中國奇幻電視劇,比如《古劍奇譚》《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等,奇效粗糙不堪入目,但整體氛圍影像風格仍然是東方奇幻文化,有至少也不會那麼的離譜。

與之相比,中國大銀幕的文化產品,皮相,骨骼,文化(甚至沒有文化),由內而外,從上到下是西方奇幻影像美術風格。最終結果是不中不洋,不倫不類,票房撲街往往還撲不怕。

那麼中國奇幻電影發展到底如何?

種種亂象當中,醞釀中勃勃生機,在死亡的灰燼中尋求重生。主要就在於,一部商業電影類型大片根本生命力,在於商業回報。商業回報非常的好,那麼會繼續生產這類作品。雖然,很可能它們影像風格,美術審美不盡如人意,一如《戰狼2》的大爆一樣,與整個中國影視文化產業市場息息相關。

2、市場成功有問題奇幻作品

(1)、西方怪獸美術風格

《捉妖記》

導演許誠毅本身西方回歸,有著成熟的經驗,將其結合運用到中國電影上面。互聯網上的群嘲這裡務需贅言,但這一部西方怪獸作品在中國票房爆炸是不爭的事實,一如《戰狼2》一般。即使有人諷刺買票房,24億的票房不可能買到23億,最後只剩下1億票房為實在。

《捉妖記2》年底將播,結果如何頗為關鍵。

(2)、西方美術風格

鄭保瑞版《西遊系列》

這一版本西遊系列,第一部《大鬧天宮》仍然是拿來主義西方美術審美。但借著《西遊記》知名度大賺特賺。嚴格說來,第二部《三打白骨精》背景在中亞,因為這個原因導致美術沒那麼違和。

加上製作特效,故事劇情都不壓於合格好萊塢商業大片,讓這部電影票房仍然成功,於是第三部《女兒國》應運而生。如果第三部能夠解決美術審美,以及特效能夠再上一個台階,興許這個系列會更長久。

(3)、大市場氛圍產品

周星馳《西遊》系列

這個《西遊》系列版本,因為主創所請特效團隊為韓國團隊,所以製作出最終美術效果,與西方風格有著極大的區分,相比要優秀很多。嚴格說來,前作《降妖篇》如果刨除喜劇,只走前兩個打怪風格作品,敘事風格,一定會成為開啟中國curt類奇幻亞文化作品。

即使《降魔篇》有所不足,但總體仍然相當優秀,第二部《伏妖篇》如果能夠更進一步,其結果與現在必定是迥然不同的。結果就是,一如中國影視大環境一樣,買大ip,請流量明星,故事劇情合格且一般。雖然並非是粗製濫造惡意圈錢,但作品質量與文化影響,已然傷及生命。

是否仍然有第三部,只待觀望。

3、中國需要的奇幻文化作品

無論美術審美,特效製作,故事劇情與演員表演,市場回饋等等方面。下面這些文化產品,應該是中國真正需要的奇幻文化產品。由它們摸索,挖掘,奠定發場中國奇幻文化的作品。

(1)、平行世界架空奇幻

徐克《狄仁傑》系列

徐克在神仙系統奇幻上面,和周星馳合作的《西遊.伏妖篇》是半成功商業作品,但絕對不是流傳後世的成功文化作品,原因這裡不再贅述。而上述的《狄仁傑》系列,一如作者對中國奇幻文化定義。

無論美術審美,特效製作,故事劇情與演員表演,市場回饋等等方面。這些文化產品,應該是中國真正需要的奇幻文化產品。由它們摸索,挖掘,奠定發場中國奇幻文化的作品。

略為可惜的是,第二部《神都龍王》總體質量,不如第一部《通天帝國》,現在第三部《四大天王》已經拍攝。如果製作特效,故事劇情等能夠重回《通天帝國》,甚至更進一步。

那麼曾經放出的二十三個概念圖,真能一一完成。中國奇幻一支上面,有了不壓於抗衡西方《007系列》的壯舉。

(2)、東方探險奇幻文化

《尋龍訣》

嚴格說來,盜墓探險與奇幻有些區別,但這裡單獨列出來,是《尋龍訣》這一部作品,符合作者所列條件。無論美術審美,特效製作,故事劇情與演員表演,市場回饋等等方面。這些文化產品,應該是中國真正需要的奇幻文化產品。由它們摸索,挖掘,奠定發場中國奇幻文化的作品。

《尋龍訣2》如今還未有影,暫時觀望。

九、東方奇幻文化未來展望

中國奇幻影視文化,一如中國電影市場在飛速發展當中,其中亂象與給予並存,廣泛流傳著的一句話: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內地流行文化已經變成華人世界文化主流,未來會進一步引領和發揚。政治,發展步入新常態,影視流行文化同樣進入一個新常態,下面暫時列一列期待與觀望作品。

(1)、期待:中國正宗異世界架空奇幻作品

《九州海上牧雲記》

中國電視劇發展速度,對比中國電影要前進一步。無論從題材突破,類型豐富等等方面都是如此。本來應該電影突破的作品,電視劇作品倒先是出來。從作者長期關注來看,上一部作品,一定是符合條件的作品。

如果故事劇情不掉分,基本開啟中國奇幻亞文化標杆類型存在。

觀望:《九州縹緲錄》已經拍攝。

(2)、略期待:中國神仙系統《封神三部曲》

《封神三部曲》

導演烏爾善為內地奇幻少有靠譜大導演,三部曲籌備製作已久。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作者認為值得期待,放低期待值也能暫時觀望。如果這一系列成功,其意義生大不壓於之於西方《魔戒》系列。

(3)、觀望:中國志怪奇幻文化作品

《妖貓傳》

陳凱歌導演這一部《妖貓傳》,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都絕對是華語奇幻電影大作。目前資料宣傳來看。在製作上具有較純正的東方美術風格,略帶日本文化風格。與那些西洋風妖艷賤貨相比,製作方面純正太多。

但、陳凱歌導演近期作品實在不盡如人意,主要集中在於故事劇情方面。這一部作品是能成為開啟東方誌怪奇幻文化大作,亦或者是《無極2》,只能說等待上映過後,拭目以待。

其他不再列:

十、東西方奇幻對比最終的結論

上面詳細表述已經較為詳盡,當然無比詳細絕對不是一篇問答貼子能夠辦到,如有需要的觀者請廣泛查閱資料,印證查實。本篇貼子大致列舉東西方奇幻文化歷史,發展和現狀的對比。如果詳細要講,西方奇幻文化目前發展態勢,並不如中國奇幻文化發展速度大。

《魔戒》《霍比特人》都已經完結,《哈利波特》出了外傳《神奇動物在哪裡》。《黑暗塔》已經撲街,《加勒比海盜》拍到第5部,疲態盡顯。電視劇方面相同,《權力的遊戲》已經完結。現在暫時能夠到的,大概是《美國眾神》,以及剛立項的《魔戒》美劇版。

與之相比,內地立項的奇幻,魔幻和玄幻遠勝於西方方面。當然,亂象與機遇並存。總的來說,中國奇幻魔幻和各種題材豐富度,並不會比起西方遜色輸給多少。主要問題在於,當今流行文化傳播主流影視文化上面,不過處於西方電影工業發展程度初級階段。

西方開啟商業大片時代1977年《星球大戰》,中國如果算上2017年《戰狼2》,其差距仍然足足有四十年。

況且論製作突破不如人家,故事劇情也遠遠不如人家,只有商業回報在中國電影市場大發展條件下拉平。

到底有多少差距,可謂是一目了然!!!

作者一直覺得東方奇幻文化,並不比西方奇幻文化遜色多少,甚至奇異詭譎,想像力和表達有很多地上還強過西方奇幻。中國影視流行文化表面亂象紛呈,群魔亂舞。但是,作為最終的消費者的觀眾,其選擇權只會越來越多,市場發展量變才有可能會質變。

中國影視市場的奇幻商業特效影視劇的火爆,足以證明中國觀眾消費的重要性。觀眾其實能夠充分能影響中國影視創作方向,觀眾選擇造成的消費結果,能夠讓影視公司追逐利益,逐漸摸索形成中國影視工業的產業鏈。

到時候,中國大小銀幕會出現中國風格的妖魔,重新建立起東方傳統奇幻電影美學,中國觀眾會在文化變革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呢?

自然由千千萬萬個觀眾來決定!!!

-&>


前三個是一個類型,fantastic,後一個是單獨一個類型,science fiction。


關於玄幻小說的定義與核心,個人跟高票答案 @蕭星寒 的觀點有所出入。

蕭星寒回答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忽略了《破碎虛空》這本書,是屬於異俠系列而非玄幻系列的。

我們現在所理解的『玄幻小說』,其實本質上已經變成了『中式奇幻』,和黃易最初提出的『玄幻』概念,已經有了很大區別。

有人說玄幻脫胎自仙俠,我估計這種人是壓根沒仔細看黃易玄幻都是哪些小說。

眾所周知,黃易小說分異俠系列和玄幻系列兩大系。其中,屬於異俠系列的書,是這些

《大唐雙龍傳》,《覆雨翻雲》,《荊楚爭雄傳》,《烏金血劍》,《破碎虛空》

屬於玄幻系列的有

《星際浪子》,《龍神》,《尋秦記》,《靈琴殺手》,《文明之謎》,《超級戰士》,《時空浪族》,《大劍師傳奇》,凌渡宇系列,以及若干短篇。

這裡,僅統計當年華藝版的黃易作品,後來的《邊荒傳說》、《雲夢城之謎》、《封神紀》,以及《日月當空》不列入統計範圍。

從上面的作品中,我們能看出,異俠系列在形式上,更偏傳統的武俠,而玄幻系列在外殼上,則更偏科幻小說(骨子裡是不是真科幻姑且不談)。

換句話講,從異俠系列所涵蓋的作品和玄幻系列所涵蓋的作品裡,我們能夠發現:異俠與武俠相對,而玄幻與科幻相對。

所以,上面說玄幻脫胎自仙俠的,估計是把異俠系列裡的書都當成玄幻系列裡的,而把玄幻系列裡的書扔到不知道什麼地方去了吧。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對應呢?既然說的是玄幻小說,所以異俠系列姑且擱置不談,就把目光聚焦在玄幻系列好了。

玄幻小說這個概念,是1988年黃易出版《玄俠凌渡宇》系列第一部《月魔》序言里提出的,按黃師本人的說法,玄幻小說是指『玄學幻想小說』,與『科學幻想小說』相對,而出版商也是按照黃易的定義,宣傳玄幻小說這個概念的。

這裡有一個問題,為啥『玄學幻想小說』要和『科學幻想小說』相對呢,這個就要涉及玄學和科學的區分以及中國近代著名的『科玄之爭』了。

我們大眾所理解的玄學,可能就是魏晉玄學,也即何晏王弼所開的那套清談之學,但實際上,玄學還有一層更廣義上的含義,那就是『metaphysics』,也就是探討超經驗對象的學問。

什麼叫超經驗的對象?我們認識事物首先是依靠感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感,通過這五感接受外界信息,然後將其納入邏輯範疇加以整合。邏輯範疇包括因果性、模態性等等等等,通過這些邏輯範疇的整理,我們分析出了這玩意兒的規律法則啥的。

而超經驗的對象,是不能被我們的感官所接收,並且也不能納入邏輯範疇的東西,用通俗點的話說就是『不可知、不可論、不可言、不可說』的東東。

這種描述,是不是很眼熟?

到了上世紀30年代,中國出現了一場『科玄論戰』,丁文江和張君勱兩人分別代表科學陣營與玄學陣營爭戰不休,而雙方又各有支持者,這個時候,玄學的概念被發展到極致。

而關於黃易小說與玄學的關係,不同研究者持有不同看法,如科幻小說家葉永烈認為:「黃易所謂的玄學,只是淺層次的『風水命理、占卜星相』而已,並非《周易》、《老子》、《莊子》這三部被稱之為「三玄』的書所奠定的『玄學』。」但這種觀點受到了韓雲波的反對,韓雲波認為:「葉永烈在這裡從哲學角度尤其是魏晉玄學角度來闡釋黃易,實際上是一個誤解。黃易的玄學並非魏晉玄學之儒道結合的哲學之玄學,而是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科玄論戰』中與科學相對立的玄學。結合黃易作品來看,就是涉及超物理的或超經驗的東西的某些事物,從外表上看是深奧晦澀難以理解和接近的,從本質上看則又具有本體論的『道』的性質,因而具有總體性和根源性」(摘自韓雲波《後金庸武俠》)。

為了證實自己的結論,韓雲波還拿黃易的小說舉例:「黃易的玄學常常涉及人類甚至宇宙的命運,1988年11月香港博益版《月魔》封底稱,其人物『具有洞天悉地之能力』,其情節『把玄學奧秘及自然界之謎展示開來』」(摘自韓雲波《後金庸武俠》)。在韓雲波看來,『玄』兼容並包了懸念玄機與玄學神秘兩個層面」,並且,『玄幻』懸念的根源帶有某種神秘文化性質,這就自然過渡到玄學神秘的層面。玄學神秘是就情節動力而言的,懸念的根源正在於神秘,而神秘的文化實質則是玄學』。

就筆者而言,更傾向於韓雲波的結論,因為如果分析黃易的文本,我們就會發現,黃易的小說確實如韓雲波所說,是以玄學神秘為情節動力。比如《上帝之戰》中,凌渡宇在非洲叢林和紅樹進行了一番交談,獲悉了『神』的秘密,在黃易筆下,『神』並不是我們理解的有形象有身體會發波的白鬍子老頭,而「是一股無形但有靈覺的生命」,「他不知自己從何而來,也不知應往何去。他感知的範圍無始無終,能延伸至宇宙無盡的深處,也能貫通其他時空的異域、其他的宇宙」,黃易還用《老子》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這段話,對『神』進行了闡述。很明顯,黃易小說中的神,不是一個我們可直觀的對象,而是超經驗的存在;《超級戰士》里,黃易構建了兩個對峙文明,一個是代表科學的『邦托烏』,一個是代表精神的城外文明,主人公單傑作為邦托烏文明的最高產物——超級戰士,和來自城外的夢女接觸後,發現另一片天地,故事結尾單傑和夢女融合,邁出成為永恆之神第一步,在黃易描述中,永恆之神可讓死者復活,創造生命、創造宇宙,也是人類科學無法達到的層面。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玄幻的根源,並不在仙俠武俠,而在科幻與玄學,它本質上是『玄學幻想小說』,最初的形式偏向於科幻,而現在則更偏向於東方的仙俠。

了解了玄幻的原始定義後,我們就可以分析出所謂玄幻小說的核心世界觀與體系了,以筆者的分析:玄幻小說的核心,是感性世界之外的超經驗世界,是超越於人類思考和邏輯之上的,它不同於奇幻小說的『第二世界』,第二世界雖然也是著力於一種現實中的不可能,但這種不可能是物理上的不可能,而非邏輯上的不可能。

所以說,現在玄幻小說里,最強大佬永遠是『不可知、不可論、不可言、不可說』的存在,雖然大部分作者限於筆力,會把這種存在破格成跟城鄉結合部的老頭沒區別的形象,但拋開坑爹的破格不談,就描述而言,是承襲了『超經驗』這一核心的。

至於為什麼玄幻小說早期形式貼近科幻,而現在更貼近仙俠呢?筆者認為,主要是如下兩個原因。

1、本土化奇幻的影響。在盜版書橫行的年代,玄幻奇幻甚至武俠等詞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甚至混用的,比如《風姿物語》出版時就是武俠小說的名義,《搜神記》開始也被稱為東方奇幻,至於玄幻,當時更是什麼形式的小說都可能被冠以這個名頭,可能是出版商覺得這個詞聽起來更拽酷炫吧。不過,隨著本土化奇幻小說(注意這裡的奇幻小說並非指西幻,而是指各個類型的幻想文學)的發展,商人啊,作者啊,媒體啊,也開始覺得應該把本土化的奇幻小說,和西方奇幻小說區別開來,給它們一個更拽酷炫的名目,以此和西方奇幻抗衡。於是,他們便選中了玄幻這個概念,有意識地強調玄幻和東方的關係,久而久之,玄幻小說就變成了現在我們通常理解的中式奇幻了。

2、玄學思想本身廣泛存在於各類型尤其是本土化奇幻的創作之中。眾所周知,黃易異俠系列有個核心概念,叫『破碎虛空』,按照黃老爺子自己的說法:應該說傳鷹是超越了我們這層次的宇宙到了一個我們的言語和經驗沒法形容的層次。並不需要去思考那是怎麼樣的地方,因為任何思考都是無能為力的……...從這個角度講,異俠系列我們也可以歸為玄幻,因為破碎虛空這個概念,本身就符合玄幻小說的超經驗主題不是?

最後,做個軟廣,安利下自己的專欄

設定學、世界觀研究基地


感覺有點像前幾天答的題。
以下均為個人理解。
首先,「幻」,就說明了這些都算是幻想文學那一類,與現實生活基本無關。無論發生在未來還是別的平行世界,反正不是我們所處的世界能夠發生的。這是共同點。

其次,關於科,魔,玄,奇這四種,就從字面來說就好。科,即是基於科學的。不會出現預言,點金術之類的東西。會出現的是未來有可能實現的技術。

先去上課,回來再更新


這只是中國的叫法,在國外他們都屬於一類,甚至科幻跟奇幻都屬於一類,更別說玄幻魔幻了。


謝邀,這個我是純抄襲。

以下來自豆瓣某文: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906264/
【鳳凰白白論】科幻奇幻魔幻玄幻的區別
在科幻論壇聽人說「倪匡的作品不是科幻,可歸入奇幻」。
在奇幻論壇聽人說「《魔戒之王》是近代魔幻小說開山之作」。
在某著名網站看到「我最喜歡《龍槍編年史》這類玄幻作品」。
又有人說:「黃易的科幻寫得很有趣。」

夠了。

腦袋疼,心疼。

搞分類似乎該是專家的工作,但看到這些混亂觀念,實在忍不住要寫點東西出來。
最難受的是,這分類問題還經常引發論壇口水仗。
喜歡或討厭一件東西,本不需要理由,但若要捍衛它或是抨擊它,首先也得知道它到底是什麼吧。希望朋友們看了此文,能少打些無價值的嘴仗,省下時間去看文、寫作或是評論。

以下是筆者個人觀點,供大家參考。若有不同意見,歡迎一同討論。
科幻、奇幻、魔幻、玄幻,都帶個「幻」字。那麼,第一個問題就是:「何為幻」?
虛構的。瞎編的。不存在的。假的。
可是,非幻想類文學,或者,我們常說「主流文學」,就全是真的么?

文學本來就帶有虛構成分。哪部小說是完全真實的?即使是紀實文學,恐怕也有憑想像去修飾渲染的地方。
《紅樓夢》中賈寶玉是真人還是虛構的人?
《三國演義》里倒有許多真人,可他們在小說里的對話,真的在歷史上存在嗎?
全是假的?那麼,所有的小說都算得上「幻想」小說了?

也不對。

因為,非幻想類文學,與幻想文學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真實的可能性」,或者說「確實發生的幾率」。

也就是說,非幻想類文學,雖然情節、人物都可能是虛構的,但我們很容易就能在真實生活中找到影子。一個故事,一個人,可能並不曾存在過,但只要上街轉轉,很容易發現類似的故事,類似的人。
非幻想類小說,寫的是一些「很可能發生」的事。甚至,根本就是發生過的事,只是把人物改了名字,又或把幾個人的經歷揉在一起,再加些修飾潤色。在進行虛構時,必須符合真實生活的邏輯。
而幻想小說就不同。它所描寫的東西,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會發生的,甚至根本不曾存在的。它所處的時代、環境,距離我們往往很遠,不論是時間、空間,都遠不可及,並且往往陌生新奇,在我們的真實生活中很難找到例證。
幻想小說,寫的是一些「不太可能存在」的事。幻想小說在進行虛構時,不是基於物質的真實,而是基於精神的真實。
換而言之,在幻想小說里,除了人性,其他一切都可以是虛構的。
甚至人性都可以被變更。如果百萬年後人類進化成非物質體,恐怕「人性」與現在相比會大大不同吧。
反過來說,幻想小說之所以能有讀者,也正因為它裡面還有人性。不管故事多荒誕,人性仍然在。沒有這一點,就沒法引起讀者的共鳴了。畢竟,我們的讀者都是人。
如果一位螳螂星人看到我的小說,我不敢保證他一定能喜歡。
同樣,如果這位螳螂星人的妻子寫小說,描寫她如何把老公撕碎嚼食,並申明這樣才是最美的愛情,恐怕我不但不會感動,還會大罵她。

好了,引出我對幻想小說的定義:
幻想小說,是以虛構的環境為背景,描寫人的經歷或思想。這種虛構環境,可能是以真實生活(包括古代和現代)為基礎去推演,也可能是完全虛構,並不需要符合真實生活的規則與邏輯。
或者說,幻想小說就是造出一個虛假的世界,再把人扔進去,看這人會遇上什麼事,會有什麼想法,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會如何行動,會達成何種目標。
這個被創造出來的虛構世界,因為不需要過多考慮真實,所以往往很怪異,卻很新奇。
因此,幻想小說,天生就帶著精彩、刺激的特質。
但是,幻想小說,和其他所有小說一樣,必須有人性存在。至少,要有某種「類人智慧思維」存在。
畢竟,小說屬於社會科學體系,而不是自然科學。寫月亮也好,寫昆蟲也好,總要加上人的思想感情。小說不是天體物理專著,不是數學論文,也不是生物學課本。
關注人的內心矛盾,關注人的喜怒哀樂,這才是小說的根本原則。新奇的科學,華麗的魔法,都是為了加強這一原則,而不是背棄或淡化它。無視這一點,小說就絕不會成功。
另一方面,科學、魔法以及種種新鮮怪異的東西,不僅令小說更精彩,也令矛盾衝突更激烈。幻想小說中,人物所要面臨的考驗,往往比真實生活要嚴峻得多,也可怕得多。正因如此,人性就更為突出,歡樂、痛苦也更為強烈。
幻想小說中人物的經歷,是普通人不可能有機會體驗的。
這正是幻想小說的魅力所在。

既然幻想小說要創造一個虛構環境,那麼如何創造它?以什麼為基礎去創造?
科幻、奇幻、魔幻、玄幻,在這一點上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而這些不同方法也正是四類小說的區別所在。
實際上,許多幻想小說是很難歸類的,既與以上四類沾邊,又不適合完全歸在某一類中。退一步說,這四類小說自身也沒有足夠清晰的定義。在此只是以我個人的觀點對幻想小說試做分類。

一、科幻小說
主要以科學為基礎進行幻想的幻想小說。對虛構的事物,用科學理論去解釋其存在的合理性。至少,作者必須設想出某種科學理論或技術,使作品中的虛構世界有可能存在。
科幻小說既然以科學為基礎,又不能拋開小說的人文特質,創作時就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著重於描寫科學發展,描寫新技術所建構出的新世界、新事物,等等;另一種是著重於描寫科技對社會、對人的影響,描寫在新的科學時代中,人的道德原則、倫理觀念、生活目標和生存方式,等等。
前一種,就是所謂「硬科幻」,後一種則被稱為「軟科幻」。
必須注意的是,這兩種方式絕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交融、密不可分的。區分出硬、軟,只是由於寫作的側重點不同。只有「科」,單純描寫科學新技術,那就成了科普或科學假想;而只有「人」……那也稱不上「科幻」了。
在此還想補一句:硬科幻和軟科幻的區別,並不在於作品中「科」更多還是「幻」更多,而在於偏重「科」還是偏重「人」。不論是硬科幻還是軟科幻,「幻」都是必然存在而且一直存在的。「幻」並沒有多少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
另一方面,即使是軟科幻,也必須有個能夠自圓其說的科學理論來支持。也就是說,科幻小說,必須具有科學上的合理性。
例如,對於倪匡的大部分小說,我既不贊成歸入硬科幻,也不認為該歸入軟科幻,而是把它看成科幻與玄幻交界的邊緣類幻想小說(倪匡的少量作品,有些具備較為完整的科技設定,確實可算到硬科幻里,另一些則主寫人在新科技面前的矛盾心理,似可放入軟科幻類中)。

二、奇幻小說
奇幻小說的「奇」,或可解釋為「傳奇」。那麼,奇幻小說就是「在幻想世界中發生的傳奇故事」。
奇幻小說的本源,可上溯到古代神話和傳說。實際上,大部分奇幻小說都脫不開古代神話的影子。黑暗之神降下災禍,英雄挺身而出,解救世界,這種情節在奇幻小說中最為常見。
在奇幻小說中,人物經常要面對魔法、巫術,甚至與神力對抗;同時,又往往面臨著戰爭與和平、慾望與真情的痛苦選擇。人物自身,多數懂得超凡的法術、戰技,或是擁有罕見的神器法物;有些奇幻小說主角根本不是人類,而是吸血鬼、半龍半人、精靈族等等。
奇幻小說的這些設定,在令人物光華四射的同時,也把人物帶到激烈的矛盾糾纏中,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悲劇中。可以說,奇幻小說中的主角,幾乎都有著古典浪漫主義英雄氣質。
奇幻小說在四類幻想小說中源流最久。那些古代傳說、史詩,實際上已是奇幻小說的雛形。
其實,《西遊記》、《封神演義》,都能稱得上奇幻小說。《綠野仙蹤》也算(不是外國那個《綠野仙蹤》,是中國的,主角叫冷於冰,學道的)。《聊齋志異》可算是奇幻短篇集了。
但是,鑒於目前模糊不清的概念,並考慮到國人的習慣,我並不想把這些作品歸入奇幻,因為中國以前並沒有「奇幻」這個專門的分類名詞。
目前常說的奇幻小說,大致可分為西式和日式兩類。
西式奇幻根源最深,從《魔戒之王》上溯到亞瑟王與圓桌武士,再到希臘、北歐古代神話,處處都有西方文化的烙印。這種文化體系與中國差異甚大,許多地方几乎無法溝通。由於文化背景所造成的觀念隔閡,中國讀者接受起來稍嫌費力。但是,說到對英雄的敬佩,對英雄主義的追求、讚賞,全世界都是共通的。
西式奇幻,通常分為「主流奇幻類」(Hign Fantasy)和「劍與魔法類」(Sword Sorcery)兩種,前者比較注重文學性(如《魔戒之王》),後者則多偏重於冒險、戰鬥,更象是「動作片」。
日式奇幻,實際上是西式奇幻和日本文化結合的產物,而日本文化中又有中國文化的血脈。因此,比起西式奇幻,日式奇幻更容易贏得中國讀者的親近。再加上精彩動漫的輔助推廣,日式奇幻很容易就在中國闖開了一條路。
日式奇幻,絕大部分是日本武士道精神、西式奇幻故事、中國謀略智慧的結合。文化根基較弱,但娛樂性強,人物塑造往往非常炫目。
一些恐怖小說,以現代生活為背景,加入吸血鬼、狼人、鬼魂等元素,勉強可歸入奇幻類,或歸入奇幻小說與恐怖小說交界的邊緣幻想類。
所謂「歷史架空」小說,通常是虛構出一個世界,或是一段歷史,然後以此為基礎創作傳奇故事,其中魔法、巫術、神怪內容並不多,基本採用歷史小說的手法來寫,人物能力也通常不超過正常人的極限。這類小說的「可能性」雖不大,「真實性」卻較強,算是奇幻小說與歷史小說的交叉類別。

三、魔幻小說
魔幻小說絕不是指「魔法幻想類」,而是有完全不同的定義,與一般人想像中的概念相去甚遠。
魔幻小說,即「魔幻現實主義小說」,是主要出現在拉丁美洲的一種文學流派。這種流派的創作手法,把觸目驚心的現實和迷離恍惚的幻覺結合在一起,通過極端誇張和虛實交錯的藝術筆觸來網羅人事、編織情節,以圖描繪和反映錯綜複雜的歷史、社會和政治現象。
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往往採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變幻想為現實而又不失其真」的手法。典型的魔幻小說,其顯著特點是:給現實生活變形;加入神秘、神奇甚至古怪詭異的內容;具有強烈的社會矛盾、政治鬥爭內涵。
如果說現實主義是社會的一面鏡子,那麼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以比喻為社會的一面哈哈鏡。雖然它蒙罩著一層神秘的外殼,但仍然是要描寫現實世界。只不過,它沒有採取寫實手法,而是採用誇張、諷喻的方式。
魔幻小說與其他三類幻想小說的最大區別就是,它必須以現實為基礎。它的「幻」是為了增加神秘氣氛、加強諷刺意味,內核仍然是真實生活。
例如,著名魔幻小說《百年孤獨》,如果去掉其中「幻」的內容,完全可以跟《悲慘世界》、《戰爭與和平》等作品放在一塊兒。
在《百年孤獨》一開始就寫到,吉卜賽人抱著兩塊磁鐵「……挨家串戶地走著……鐵鍋、鐵盆、鐵鉗、小鐵爐紛紛從原地落下,木板因鐵釘和螺釘沒命地掙脫出來而嘎嘎作響……跟在那兩塊魔鐵的後面亂滾」;吉卜賽人帶來了磁鐵、望遠鏡和放大鏡等「新鮮玩意兒」,但是兩塊磁鐵要用一頭大騾子和一群山羊來換,放大鏡又要用兩塊磁鐵加上三塊金幣。為了看一下從未見過的冰塊,居民們每人要付五個里亞爾,摸一下價錢還要加倍。
看過全書,再回看這段情節,就能明白這根本不是在寫吉卜賽人,而是隱喻殖民者對貧苦人民的搜刮。《百年孤獨》中,這種帶有強烈諷喻意味的情節比比皆是。
因此,魔幻小說,根本不是娛樂性小說,而是外表誇張、內涵深刻嚴肅、反映社會問題的現實小說。

四、玄幻小說
玄幻小說,可以說是近年來才興起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幻想小說」。它的創作原則就是無原則,它的幻想基礎就是無基礎。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玄幻小說基本上是綜合了西式奇幻、中國武俠、日本動漫、科學技術的大雜燴。
中國文化包容性極強,任何外來事物都能溶進它的懷抱中,並衍生或變形出一些新事物。
玄幻小說正是如此。大多數玄幻小說,取了西方的魔法、中國的武術和謀略、日式的人物造型,再加上科幻,再加上神話(而且經常是中國、印度、希臘神話並存……),構建出神奇的世界,精彩的故事。
論到虛構、幻想,玄幻小說是四類幻想小說中最自由的。它寫未來科技,卻不需要用科學理論驗證;它寫魔法,又不考證西方巫術學體系;它寫武術,卻比傳統武俠更神奇強大,經常超越人類生理極限……不論是虛擬世界架構,還是人物經歷,都是玄之又玄,天馬行空,自由無比。
玄幻小說經常遭人斥罵。科幻迷罵它「胡思亂想」,奇幻迷也罵它「胡思亂想」。殊不知,玄幻小說的特點就是胡思亂想,無原則,無基礎。但是,這種胡思亂想卻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和設定,不管這體系能否經得起嚴謹考證。
玄幻小說,可以說與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完全對立。魔幻是以「幻」作為渲染,主寫現實事件;玄幻則是以現實事件作為情節表象,主寫「幻」。
在四類幻想小說中,玄幻小說是最「幻」的一類。因為少了束縛,所以能夠揮灑自如,隨心所欲,讀起來往往痛快淋漓,十分刺激。因此,儘管「正統科幻」和「正統奇幻」都對玄幻大加貶斥,玄幻小說仍然擁有相當廣大的讀者。
玄幻小說之所以流行,恐怕是因為,玄幻小說中的人物往往能力超凡,擁有非常大的自由,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是一種極大的快樂與放鬆----生活中最難受的就是不能隨心所欲,而玄幻小說給了讀者放鬆心靈、體驗自由的機會。或者說,玄幻小說「讀起來很過癮」。
玄幻小說,由於其本身特徵,很難對它下個確切定義。特別是在台灣,很少聽到「奇幻」這個詞,而是以玄幻代稱。
我們所看到的許多「奇幻」、「科幻」甚至「武俠」小說,其實應該歸入玄幻類。而市面上所售的玄幻小說,其中有極少部分實際上是奇幻、科幻小說。
玄幻小說很難獲得成年讀者的青眯,卻往往受到青少年讀者狂熱喜愛。玄幻小說的作品數量最多,平均水平也最低,到處都是垃圾作品,因此往往令人產生「玄幻小說都很差勁」的印象。實際上,玄幻小說也有出色的精品。
對於「正統」的科幻迷、奇幻迷們來說,如果敞開心扉,不帶偏見地去評析,玄幻小說也算是有存在價值的專門類別,而且不會在短期內消失,甚至還會更為壯大。畢竟,存在即合理,玄幻小說的盛行,是有其社會心理根源的。

總結
在科幻、奇幻、魔幻、玄幻四類幻想小說中:
科幻小說,可以說最嚴謹。它有一條根插在科學中,因此一定要有科學性,並且要認真求證。要創作科幻小說,需要足夠的科學知識。科幻小說通常是以未來為背景。
奇幻小說,人文色彩最濃。它講究文學性、藝術性。要創作奇幻小說,需要足夠的寫作技巧,並且要對西方文化有足夠的了解。奇幻小說通常是以中古或(類似中古)的時代為背景,科技水平不能太先進(否則魔法就失去價值了)。
魔幻小說,現實意義最強,諷喻色彩最濃,也最為深刻。它的價值,不在於「幻」,而在於「幻」之下的現實生活。要創作魔幻小說,需要足夠的社會閱歷和人生素養。魔幻小說通常是以近現代為背景。
玄幻小說,最為自由,娛樂性也最強。要創作玄幻小說,往往需要比其他三類更為新奇、刺激的情節。寫作門檻低,寫出精品難。玄幻小說的背景不受限制。玄幻小說,可以說是中國特有的幻想文學類別。


附表一
各類幻想小說典型作品(鳳凰註:我讀書不多,還請各位多幫忙,幫我補一些作品名錄,謝謝!)
科幻--硬科幻:
亞瑟·克拉克《與拉瑪相會》
科幻--硬軟中間類:
阿西莫夫《鋼窟》
科幻--軟科幻:
考恩布魯斯《鯊舟》
奇幻--西式奇幻:
J.R.R.托肯恩《魔戒之王》系列
R.A.薩爾瓦多《黑暗精靈》系列、《冰風谷》系列
瑪格麗特·魏絲 崔西·西克曼《龍槍編年史》系列
奇幻--日式奇幻
水野良《羅德島戰記》
魔幻(魔幻現實主義)
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玄幻
黃易《尋秦記》、《大劍師》

附表二
建議參閱資料:
1.《世界科幻文學運動》
來源:科幻世界網站 http://www.sfw-cd.com/normal.php?id=268
2.《一種充滿革命意味的文學》
來源:科幻世界網站 http://www.sfw-cd.com/normal.php?id=486
3.《奇幻文學簡介》
來源:魔界網 http://www.mojie.net 文學評論
4.《&<百年孤獨&>與魔幻小說》
來源:奇幻世界網 http://www.qihuan.net/wzz/wzzbase/wz3103mh.html


奇幻和科幻至少在外延的定義上非常清晰。這兩個概念和偵探、間諜等概念類似,是作為作品類型而出現的概念。

魔幻在是一種主要用在文學,勉強可以用在電影上的藝術流派,而不是類型概念。不知道的看看馬爾克斯吧。

玄幻是在中文文化中才有的一種作品類型概念。出了國根本用不到。

當然,現在的書商和電影商有意的攪渾以上各種概念。至於這種攪渾是無知者無畏還是大勢所趨……我也不知道。


並沒有明確的分界線。
同一篇小說或電影可能因為包含類科學元素和魔法幻想類元素而同時屬於科幻和奇幻,而且克拉克三大定律其三:任何超越時代足夠多的技術,初看都與魔法無異,基於這點科幻與奇幻就更難分辨了,比如【瀕死的地球】,以及許多蒸汽朋克作品。

而玄幻是本土產物,所以許多富含中國元素的作品被稱為玄幻,但還是因為同一作品可以含有多種元素,所以玄幻作品同時也可能是其他類型作品,這點在網路小說上尤其突出,比如無限流開創者【無限恐怖】,這書你也不能將其簡單的定位成科幻奇幻或玄幻,因為它各種元素都有涉及。

所以我認為,這些流派的分類本身是可以互通的,我們只能根據作品所包含的元素與體現的某些特性認為它「可以做為」某種類型,而它同時也可以是多種類型。
按照我的理解是:
1.魔幻是內容涉及高魔或低魔的作品;
2.奇幻是內容含有大量高魔設定的作品(這分類方法其實不甚準確,因為我們也常把低魔的小說劃為奇幻,比如火的不行的冰與火);
3.科幻是指作者嘗試用科學的方式解釋一部分幻想設定的作品(重點在於「嘗試」,至於符不符合真正的科學這無關緊要,比如bug與偽科學滿天飛的普羅米修斯,我們仍可以把它稱為科幻電影)
4.幻想世界觀設定中包含中國傳說的元素的作品可以稱為玄幻。 以上分類方式只供參考,每人心裡都有不同的分類標準,這種模糊的流派分類全無深究的必要。


奇幻和科幻都是舶來品,兩者的區別是很清晰的,奇幻靠魔法,科幻靠科學。

魔幻的界定就不是很清楚,大體和奇幻接近,也就是西式的,劍與魔法的世界觀。

玄幻就是中國特色了,標誌是修真系統。

當然,在我們的網文作者眼裡,實際沒有那麼清晰的界限。

不過我想說的是為什麼有這麼多「幻」,很大程度上是營銷的結果。比如記得滄月剛剛寫完《鏡》系列的時候,我在書店看到了她的一本新書,上面寫著「中國武幻第一人」……

這個「武幻」讓我愣了半天,後來我想明白了,武俠第一人她肯定沒戲,奇幻、玄幻第一人也輪不到她,現在出了一個「武幻第一人」,那還真是捨我其誰啊。


推薦閱讀:

從伊耿登陸維斯洛特到龍禍之前,龍的數目變化情況是怎樣的?
《冰與火之歌》之中,Maggy的外號為什麼是「Maggy the frog」?
作為架空世界來說,魔獸的世界觀是否做到了極致?
《魔戒》偉大在哪?

TAG:科幻 | 奇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