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心理是怎麼產生的?

從眾心理,合眾心理,這種心理是如何產生的,是因為什麼產生的?


先送上最經典的阿希從眾實驗:

實驗者以大學生為被試,每組7人,坐在一排,其中6人是實驗者的助手,只有一位是真正的被試,被試並不知道其他6人的身份。實驗開始之後,實驗者向所有人展示了一條標準直線X,同時向所有人出示用於比較長度的其他三條直線A,B,C,其中有一條和標準直線X長度一樣。然後讓所有人(其中包括6位助手和1位真的被試)說出與X長度一樣的直線。實驗者故意把真的被試安排在最後一個,前面6位由實驗者的助手偽裝的被試們,都會按照事先的要求說出統一的錯誤答案,最後由真的被試判斷哪條直線和X長度一樣。

實驗結果是被試做出所有回答中,有37%的回答是遵從了其他人意見的錯誤回答,大概有3/4的人至少出現了一次從眾,大約有1/4的人保持了獨立性自始至終沒有一次從眾發生。

阿希從眾實驗

首先人類是社會性動物,這一事實就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會處在個人價值取向和社會要求再從的價值取向的緊張衝突關係中。

大多數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總期望達到兩個的目標:一個是確保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一個是通過不辜負他人的期望來贏得他人的好感和認可。

但要注意一點,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自己最初的動機是希望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而別人最初的動機希望贏得他人的好感。

因此出現從眾現象有兩個重要的原因,據此可以大概分為兩類。一個是他人的行為可以可能是我們確信自己最初的判斷是錯誤的(因信息而引起的從眾);另一個原因則可能是我們希望在群體中逃避懲罰(例如被拒絕或嘲笑)或獲取獎勵(例如得到喜愛或認可)(因獎懲引起的從眾)。

同時當物理現實越來越無法確定時(比如你的知識、你的能力根本無法獨立判斷正確與否),人們就會越來越依賴「社會現實」——也就是說,我們更可能遵從他人的行為。這並不是僅僅因為他們擔心受到群體的懲罰,而是因為群體能提供他們所期待的有價值的信息。

打個簡單的比方,當你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那裡洗手間的標牌是你完全看不懂的語言,也沒有任何圖案可供參考。你毫無意外的會陷入徘徊之中,而在這個時候,你看到從某一邊走出一個男士,這是你就可以大舒一口氣,昂首邁入了

區分從眾是由於缺乏信息還是擔心懲罰所引起的,其關鍵因素是看是否存在某種懲罰的力量。而且為了獲取恰當行為的有關信息,我們去觀察他人行為並出現從眾,要比為了獲得認可或逃避懲罰而去從眾,其結果更具有威力也更持久。如果我們置身於一種不確定的場合,這是我們就只能依據他人的行為去行事,那麼在類似的情節再次出現時,無需暗示,我們自然會重複剛才學到的行為。除非,我們後來清楚的證明了自己的行為是錯誤或不恰當的。比如當我們進到走出男士的洗手間時,發現裡面竟然是女廁所。

除開上面的兩種,可以把人類對社會影響的反應分為三種:依從、認同、內化

依從:這一概念最能恰當的說明一個人為了避免懲罰或贏得獎勵而做出某種行為。在這一層面上,人和動物區別很小,都會對獎懲做出本能反應。比如老鼠會為了迷宮盡頭的乳酪在迷宮中狂跑,而獨裁者可以通過嚴懲不順從者以及獎勵順從者來獲得民眾的服從。

依從的持續時間最短,而且對個體的影響最小,因為人們僅僅是為了獲得獎勵或逃避懲罰才會去依從。獎勵和懲罰是非常有限的影響手段,因為它們必須持續兌現才能有效。

對依從而言,最重要的成分是權利——施加影響者有對依從者獎懲的的權力。

認同:這指的是因為個體希望和影響施加者保持一致,而對社會影響產生的某種反應。和依從一樣,認同並不是我們內在因某種行為而獲得滿意,而採取該行為。而是因為這種行為方式能與我們所認可的一個人人或一些人建立起滿意的關係(比如你崇拜的偶像,你依戀的父親)。與依從不同的是,在認同中,我們的確相信自己採取的行為帶來的價值或自己的觀點,也許相信的程度還不是很強烈。這樣做並不是為了獲得獎勵或逃避懲罰,而是為了和某人或某群人很像。

對認同而言,持續的獎勵或懲罰是不必要的。個體所認同的那個人根本不需要在場。所需要的僅僅是你希望和那個人很像。只要(1)對你而言,他依然很重要;(2)他依然持有同樣的信念;(3)這些信念沒有遭到更具有說服力的相反的觀點的挑戰。你就會繼續秉持這個信念。

在認同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吸引——被認同者所具有的吸引力。因為我們認同示範者,所以我們希望持有與示範者一致的看法。

內化:指的是因對某種價值或信念的確信而帶來的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應。其動機是希望自己正確。因此對這種信念的獎賞是內在的。假如施加這種影響的人被認為是值得信任而且具有很好的判斷力,我們就會接受他的主張的信念,並且將它溶入自己的價值體系中。而一旦成為自己價值體系的一部分,這種信念就跟來源不再有關係,並且變得不容易被改變。

在內化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可信性。——提供信息這個人的可信性。

其實任何一項具體的行動都可以歸因於依從、認同、和內化。比如遵守交通規則這種簡單的行為。為了避免罰款,人們便會按照規定駕駛,這是依從。 另外一些人這樣做,是因為他的父親總是按限速駕駛,或者他總是強調遵守交通法規的重要性。這就是認同。最後,人們遵守限速法規,可能因為他們相信限速的確很好,遵守法規有助於防範交通事故,以中等速度駕駛是一種理智的行為。這就是內化。

以上全部來源於《社會心理學》第二章從眾一章節的部分內容。我做的僅僅是整理讀書筆記而已,供參考。


從眾心理,合眾心理,這種心理是如何產生的,是因為什麼產生的?

我只能回答從眾為什麼會產生.......

1. 從眾心理,是在群體壓力下產生的

群體壓力可以是想像中的,也可以是現實中的

比如大家都投票A候選人,我想選B的時候會想到,「如果我是異類,他們會攻擊我」

2.一種讓我們更適應社會的自然反應

一個人無論多聰明,都不能很好適應生活遇到的每一種社會情景

面對未知,從眾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

比如看到一群人在逃命,你是跟著一起逃呢,還是過去研究形勢再決定呢

3.影響從眾的因素

a. 群體成員一致性越高,從眾行為越容易發生

b. 群體凝聚力越大,對個體吸引力越強,從眾行為越容易發生

c. 群體規模越接近3到4人,從眾行為越容易發生

d. 個體自我評價越低,從眾行為越容易發生

e. 個體依賴性越高,從眾行為越容易發生

f.情景越模糊,從眾行為越容易發生


當你接受一個社會角色或者屈服於一種社會符號秩序時,你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從眾於社會期望。從眾(conformity)指人們採納其他群體成員的行為和意見的傾向。

從眾的原因:
(一)信息性影響
   在許多情境中,人們由於缺乏有關適當行為的知識,又不願在判斷或行為上出現錯誤,就需要從其他途徑來獲得行為引導,根據社會比較理論,在情境不定的時候,其他人的行為最具有參照價值。
(二)規範性影響
群體的規範性力量,個體希望被群體所接受、喜愛、支持。


從眾的定義,當人們由於真實或想像中他人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行為。

產生從眾心理的兩個主要原因:信息性社會影響和規範性社會影響。

  • 信息性社會影響

從眾是個本身就帶來「評價」色彩的詞,提其它,會立刻讓人聯想到從眾是一種無能的表現,但實際上從眾並不算是一件壞事。

比如說,在當我們處於一個模糊情境時,其他人的行為是能幫助我們界定情境的。

舉個例子,一個人走在街上,突然迎面的人跑來喊著「有老虎跑出來」,這時你要不要跟著他們一起跑呢?

跑,實際上並沒有老虎,會覺得很愚蠢。

不跑,但真的有老虎,是不是更愚蠢。

當情境處於一種十分緊急狀況,許多人是無法判斷事實的真相。

在生活中有許多情境,是我們不知道怎麼做一個正確的選擇。我們通常會觀察其他人的行為,並將其看成重要信息來源,以此指導我們做出適合的行為方式,這被稱為信息性社會影響。

  • 規範性社會影響

從本質上講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我們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喜愛和接納,而遵守團體的社會規範(行為、價值觀和信念),這便是規範性社會影響。

當我們違反團體的價值觀和信念時,常常會遭受其它成員的嘲笑、懲罰,甚至被排斥。

我們想要繼續保持團體身份及獲得組員成員的優勢,就需要公開順從社會規範。

但私下不一定是接納其觀點和行為的。渴望融入群體和被接受是人性的一部分。


從眾心理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是人多少都會有。太過從眾則顯得沒有主見,隨波逐流。產生的原因部分為潛在的自卑心理,但主要是自身主體價值觀和信念的不穩定。


從巴黎恐襲到殺人視頻,「ISIS」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伊斯蘭」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全國民眾紛紛譴責。
但是,大多數民眾根本不了解阿拉伯國家現在的狀況,他們只是根據主觀感受去評判一件事物,他們只是跟風。
ISIS組織成員,其實不僅僅來自伊拉克、敘利亞,還包括俄羅斯人和德國人。恐怖分子只是極小的一部分,我們不能聽到「伊斯蘭」「伊拉克」「耶路撒冷」等辭彙就敏感得不行。
就像6年前新疆烏魯木齊的打砸搶燒;
就像1年前雲南昆明火車站的暴力殺人。
就像阿拉伯人民也是無辜的;
新疆人也是無辜的,
他們處在水深火熱的同時,
還要受到全國各地人民的排擠。
他們不懂新疆人,他們只是跟風。
就像326年前的俄羅斯帝國《尼布楚》,
就像120年前的日本明治政府《馬關》,同樣是屈辱的不平等條約,
再看看網上:
「戰鬥民族」「普京大帝」
「小日本」 「安倍癟三」
這一切都僅僅是主觀的感受,並非事實,但卻有無數的人追捧。他們不懂政治,他們只是跟風。
《品三國》《論語心得》曾是一大批人喜歡的節目,看《百家講壇》似乎曾是愛學習的一種表現。
一千個人,一千個哈姆雷特。
從別人口中了解到的名著,終究還是變了味兒。
就像那句網路語:
「如果你不是瞎子,就別從別人口中了解我,那不是真的我」
紙上得來終絕淺,絕知此事需躬行。
如果你真想了解一件事,唯一的途徑就是親自拜讀。
學知識。 講究方法,但沒有捷徑。
汶川地震、雅安地震。
作為一名同胞,募捐固然是行善的好事;
但是不捐,是個人的權利,絕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
如果有人覺得「不捐」是沒有良知,
那我可以說,「逼捐」才是泯滅人性。

現在的中國,可以說是民智未開。
盲從、人云亦云、不經過大腦思考就將不屬實信息轉發等現象屢見不鮮。
「微波爐破壞物質結構」
「WIFI影響身體健康」
這些打著科普旗號的偽科學不勝枚舉。
從眾心理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現象。但盲目從眾會抹殺個性和創造力,人云亦云,缺乏主見,依附於別人。而且盲目從眾在突發性事件中表現得更為明顯,比如ISIS事件,突發火災中的錯誤指揮等等。
正確地「從眾」有其必要性,它能提高效率,同大眾保持趨同,更好地為他人所接受。理性從眾,理應如此。
從眾可以,但盲從,真的要不得。
做到不盲從,就需要明白其中的道理。而弄清其中的道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讀書,讀書,讀書。
四十不惑太晚,我們只爭朝夕。


有人的地方就有從眾,只是從眾的類別不一樣。

1

就像我第一次去西餐廳吃牛排,當時我是和好幾個人一起,當為首的那個人說要「八分熟」的時候,我愣了一下,心想:咦,電視里不是常說「七分熟」嗎?

這時,其餘的幾個人也說要「八分熟」,於是,我只好說了一句「那我跟他們一樣吧」。

我為什麼會從眾呢?因為我以前從來沒吃過牛排,既然為首的第一個人毫不猶豫地說了「八分熟」,那我就認定他吃過,雖然我有點小懷疑,但由於大家都沒懷疑,自然我也就認為他是對的了。

在吃牛排這件事里,我的這種從眾行為比較低級,用心理學的名詞來解釋,叫做「依從」。

舉個例子,很多理髮店一大早就會叫員工站在店外做操、喊口號。員工們肯定覺得這種行為很丟臉啊,但是有什麼辦法,為了自身利益考慮,他們還是得這麼做。

再比如你們村被一個長得很醜的惡霸給強佔了,他每天早上都要求你們高呼他比彭于晏還帥,你為了活命,只能和大家一起昧著良心喊。

在這兩個例子里,人們的行為雖然一致,但其實都有點被迫的意思,是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這種利益包括錢、面子、生命等)而選擇了「依從」。

比「依從」高級一點的從眾,叫做「認同」,這個詞就好理解多了。

舉個例子,反對與批評郭敬明的人一直都很多,但有一段時間內,這個人群里多了很多「以前喜歡過他」的人。

這些人在上中學的時候,非常認同郭敬明的文筆、觀點和價值觀。但是,在上了大學,或者工作以後,他們再回過頭來看,忽然覺得有點慚愧,於是開始反過來批判起了郭敬明。

他們當年喜歡郭敬明,就是一種認同行為;而他們後來批判郭敬明,是因為他們認同了另一些人的價值觀。

也就是說,認同和依從是不一樣的,它是一種心甘情願的從眾。你喜歡一個明星,他的價值觀你就會認同。

但是呢,「認同」這件事是會發生改變的,你哪一天忽然冷不丁地喜歡上了一個哲學家,你認同了這位哲人的觀點,很可能就不再認同當年喜歡的那個明星了。

2

前面聊了「依從」和「認同」,再來聊一個更高級的。

拿孔融讓梨這件事來舉例,孔融把大的梨子給了別人,把最小的一個留給了自己。

這是這件事的表象,它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可以假設一下。

假設孔融以前也面臨過分梨子的問題,當時他把大的留給了自己,結果事後被他爸給胖揍一頓。

那麼孔融這次之所以會把小的留給自己,其實是為了防止再被揍,他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這就是「依從」。

假設孔融喜歡一個小女孩,而這個小女孩認為分東西吃的時候,應該把小的留給自己,這樣做的人才是好人。

那麼孔融的行為,實際上就是因為喜歡小女孩才贊成了她的觀點,這就是「認同」。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孔融聽私塾老師說過,古代的聖賢認為在分梨這類事情上,品格高尚的人都是優先考慮別人的。

雖然孔融已經忘了說這話的聖賢到底是誰,但他覺得這種價值觀融入了自己的血液,而這種情況就被稱作「內化」。

「內化」是很難改變的,就好像一些重男輕女的地區,他們的「重男輕女」思想不是你給他做幾輪教育,他就能改變的,因為這種觀念已經內化在他心裡了。

同樣的,現在我們常說一句話:「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那些變壞的老人,你跟他是說不了理的,因為他的人生就是不講理過來的,他認定的想法是「有理寸步難行,無理走遍天下」。

好啦,從眾的三個類型就說到這兒啦,如果想要更細緻地去了解,可以閱讀《社會性動物》這本書。

(PS:牛排七分熟還是八分熟一點都不重要,因為原詞是medium well,這其實是一個翻譯和習慣的問題。)

本文首發於我的公眾號:徐三石(ID:xusanshidianxia),歡迎關注,一起思考。


我不能解決問題,我提供一個具象例子。


至少不會錯太遠,就算錯了也有一批人一起陣亡,那麼陣亡了也無所謂了。


當大環境都在做A時,你卻做B,是,可能你確實在做自己想做的甚至確實是正確的事情。但是,在你的環境里的其他人可不會這麼認為,他們覺得你是標新立異,你跟他們格格不入,你不合群。甚至他們會覺得你是在表明自己對他們、對這個環境的蔑視,那麼這個大環境很自然地會向你,一個「異類」施壓。而如果你恰恰是個不自信的人,那麼不好意思,此時從眾心理就起作用了。你怕了,懷疑自己的作為,擔心自己會不會落伍掉隊,於是你會服軟,你會低頭,最後投降,於是隨波逐流。
我們都有很強的群體意識。大家一起做一件事,錯了風險大家一起擔,吃虧的也不是我一個,沒什麼好怕的。但要是大家都做對了,而單單我沒做,那麼我只能旁觀別人沾光佔便宜得好處,眼睛發紅髮綠,那才是慘哪!


從眾心理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個生存技能。
試想原始人時代,你與同伴同去打獵。突然間,同伴全都跑掉了,你怎麼辦?是跟著跑,還是觀察下周圍看看是豹子還是什麼萌物呢?選擇前者的人存活了下來,選擇後者的人則被淘汰出局了。
根據進化論的觀點,剩下的人骨子裡都是有從眾的基因的。


現實中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身上所具備的從眾心理!

人們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按照個人意願行事,自己是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是經過了大腦的思考而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觀點。

他們會認為自己的觀點和大眾觀點的一致只是一種巧合,甚至也會認為這種巧合也是恰恰證明了自己是」正確」的這樣一個理論,而這麼做的目的確是為了能夠與眾人產生或接近「同一」。

」同一「意味著對群體的融入而擁有與之和平相處的理由,雖然這個理由僅僅是一廂情願,但也可以因此獲得某種安全感與歸宿感。

擁有安全感意味著脫離了面對陌生世界時的孤獨感和恐懼感,而這種與生俱來的孤獨感和恐懼感是人類天生所具有的生物本能屬性的心理特徵之一……

從眾心理是人性本能的回歸,是與獨立、創造、冒險、探索相悖的。是懦弱的同義詞,無知的近義詞,一個人的世界觀是一個人的學識與閱歷最好的證明,對於那些有著本能的嚮往與怯懦的回歸無疑是一種人性上的倒退,從眾心理則是跟隨這種倒退風潮的一種流行體現!

」從眾」通俗點講就是——庸俗……


懂的情況下獨立判斷 &> 不懂的情況下從眾 &> 不懂的情況下特立獨行


推薦你看《烏合之眾》


補充一個,這種心理是跨界的( ??ω?? ),如圖

?乛?乛?一隻模仿火烈鳥站姿的鴨子……

(圖片來自朋友圈,侵刪)


發聲從眾的時代,流量的利益笑到了最後。

逛街時,最吸引人的莫過於緊簇著的人群。大多被吸引的原因是對「別人也在看、不知看什麼的好奇」。


倘若詢問發生了什麼,他也未能答出個所以然。


「別人」這個詞,在邁進學習之路的孩童來說,是種噩夢。對走向職場的小白來說,是種煎熬。


其實它真正隱含著的,是比較二字。


比比看別人和自身差別,大概是為什麼我們會將關注點放在「別人」上的原因了。


決策在三人行中,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個人思辨與理性討論之下。


若百人行千人行,決策靠的的是呼聲最為誇張的人。


這世界上最刺耳的聲音叫做哭喊,最無用的聲音也叫哭喊。


很多時候喊聲並不能解決問題,但古希臘並不是。


比如公民大會,「它由王或議事會召集,全體成年男子(戰時全體戰士)參加,討論、決定部落各項重大問題。通過舉手或喊聲解決。」


有多少決策是靠煽動解決,不得而知。

倘若讓社會各個階級來民主,那取勝的就成了多數而非少數理智。


倘若沒有權利,發聲是困難的。


當所有人都要發聲時,信息交互時代的各種手機app是最好的工具。


但不同的群體對於事態發生的看法不同,當作者根據人群的特點進行言論煽動,受難的該是受眾的情緒罷了。


所有大批大判、飽具爭議的背後,都有一雙關注流量利益的眼睛窺視著。


這雙眼睛喜歡的群體有如下特徵:


一、顛倒黑白


敏感分為兩類,一為對外界事物快速的反應,二是對外界事物感知上的感受。


可得:


敏感=正能量詞


這是褒義,卻像「奇葩」這個詞淪為貶義。


大眾的思想導向能改變任何一件事物的意味,因此是非無界線可言。


那麼成敗論英雄或道德就成了論是非的兩大指標。


這樣一來,敏感就同脆弱、鬱悶等詞畫上了等號。


可得:


敏感=負能量詞


合併兩個等式之後得出:


正能量詞=負能量詞


這裡分明可以畫出一個大大的問號了。同樣的東西在思想的轉化下變成相反數,是件魔幻的事。


多少將可恥當有趣,把正經當笑談的眼光在人群中遊走。


充滿品德意味的詞是否會因從眾里慢慢消失,不得而知。


二、認同感


「我有抑鬱症。」


抑鬱症突然成了流行病,比感冒還淺,也許治好的過程只需要一枚健胃消食片。


翻譯這句話可得:


「我好累,求抱求安慰!」


這只是一句簡單的心理需求,因此上升到病症的層面,是對病人極大的不尊重。


我們可以看看一份所謂的抑鬱自測題目:


測試方法:仔細閱讀每項,結合您的情緒選擇4種情況中的一種。(0、1、2、3) (3)"0"代表0分,"1"代表1分,"2"代表2分,"3"代表3分. 如一個題目有兩種情況相似時,則選擇分數高的為答案.


本測試只做參考用. 詢問表如下:

(1)0,我沒有感到悲傷。 1,我有時感到悲傷。 2,我總是感到悲傷,而且不能擺脫它。3,我感到極度悲傷,甚至不能自制。

(2)0,我對未來有足夠的信心。1,我對未來信心不足。2,我感到對未來沒有什麼可期望。 3,我感到未來毫無希望,情況也不會改善。

(3)0,我不會有失敗的感覺。 1,我感到我比一般人失敗的多些。 2,當我回顧過去時,我看到的都是失敗。 3,我感到自己總是失敗,毫無出息。

(4)0, 我對做過的事,沒有什麼不滿意的. 1,我對做過的事,不太滿意. 2,我對任何事情都感到不滿意。 3,我對一切都感到厭倦。

(5)0,我不感到有什麼罪惡感。1,有時,我感到自己有罪。 2,大部分時間內,我感到自己有罪。 3,我總是感到自己有罪。

(6)0,我不會認為我會受罰。 1,我感到我可能受罰。 2,我預感到我會受罰。3,我感到我正受到懲罰。

(7)0,我從沒有大失所望的感覺。 1,我有時有對自己感到失望。2,我對自己感到厭惡。 3,我十分怨恨自己。

(8)0,我從不認為我比別人差。 1,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總是感到不滿。2,對自己的失敗總是在責備自己。 3,對所有的過錯總是在譴責自己。

(9)0,我從沒有想過要自殺。1,我想過自殺,但沒有干過。 2,我想要去自殺。 3,如果有機會,我會自殺的.

(10)0,我不象一般人那樣愛哭。 1,我比過去愛哭了。2,我愛哭了。 3,我過去總愛哭,但想哭也哭不出來了。

(11)0,我不象以往那樣焦急。1,我比過去容易煩惱和焦急。 2,我總是非常焦急。 3,任何一件事都會使我焦躁。

(12) 0,我對別人沒有失去興趣。 1,與過去相比,我對別人的興趣減退了。2,我對別人已沒有多大興趣了。 3,我對別人已毫無興趣。

(13)0,我仍象往常一樣自己可以決定事情。 1,與過去相比,我常推遲作出決定。 2,與過去相比,我常難以作出決定。 3,我不能做成任何決定。

(14)0,我感到自己各方面跟過去一樣。 1,我擔心自己在變老或失去魅力。 2,我感到青春已逝而失去魅力。 3,我確信自己很醜。

(15)0,我能和往常一樣地工作。1,開始去做某些事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2,我不得不強迫自己去做事情。 3,我什麼事也幹不成。

(16)0,我象往常一樣睡的香。1,我不如以前睡得香。 2,我比過去早1~2小時醒來,而且再難入睡。 3,我比過去早幾小時醒來,而再也不能入睡。

(17)0,我象往常一樣不知疲倦。 1,我比過去容易疲倦。2,我做什麼事情都容易疲倦。 3,我疲乏的不願意做什麼事了。

(18)0,我的食慾和以前一樣好。1,我的食慾不如以前好。 2,我的食慾很差。 3,我沒有一點食慾。

(19)0,我的體重沒有減輕多少。 1,我的體重減輕了2公斤多。 2,我的體重減輕了5公斤多. 3,我的體重減輕了7公斤多。

(20)0,我不象往常那樣擔心自己的健康。 1,我擔心自己的健康,如胃不舒服,便秘。 2,我很擔心自己的健康,無暇顧及其他。 3,我非常擔心自己的健康,根本不能想別的事情。

(21)0,我的性興趣跟過去一樣沒有變化。1,我不象往常那樣對性感興趣。 2,我對性沒有多大興趣。 3,我對性完全失去了興趣.

請您將21道題目的答案相加: 如果您總和在17分以下則表明沒有抑鬱。 17~20分表明處在抑鬱的邊緣。 20分以上則建議您找專業人員諮詢或診斷.


可以發現,當情緒處於低谷時不利的選項都是理所當然的,追根究底是心理暗示的原因。


當把如上心態表達出來時,最需要的就是他人的認同。


這樣的認同一大部分來源於自卑轉化成的強烈自尊,導致的結果便是發聲是對於片面觀點的強烈認同。以此引發流量下的撕扯性批判。


例如對於觸犯法律明星的莫名寬恕。

民主在無權之下大多是心理安慰,極易形成盲目從眾的局面是因為無需考慮責任。


思考的結果若是拿來主義,關掉手機的你,還能想些什麼?

謹言慎行吧。


從眾者的思維的過程僅僅停留在接受,缺少個人的判斷。

每個人都會有從眾的心理,除非你遠離人世,不然你都不可避免受他人影響。從眾的強弱取決於你獨立思考的程度,思考的越多從眾的程度越小。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當你看到這個回答的時候,你可能會在內心認為我說的有道理

而事實上我寫這段話只花了五分鐘


看了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從眾心理就是從眾效應(conformity)也就是稱之為樂隊花車效應。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質疑、改變自我觀點、判斷和行為方式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好比跟上大部隊的步伐前進不停。也就是通常普通人說的「隨大流」。


我們為什麼會「從眾」?
因為我們需要從中覓得自身行為合法性的支撐。任何一種「存在」都需要正當性支撐。這種正當性可能來自於宗教,來自於法律。然而隨著千禧年的到來,人們對於宗教和法律的信仰逐漸崩潰,無法再為自身尋求內在的正當性。正當人們彷徨無措之時,民主政治的出現讓人們看到了新的希望。
群眾作為一種民主力量而崛起,這股至高無上的力量隨著古老信仰的崩塌而愈發壯大。人們在「一致性」、「被承認」中尋求到心理慰藉,在這種體制之下,「多數」變成了「正當」的同義語。而令人恐懼的是,當「存在」的「正當性」不再來源於人們內心的某種信仰時,便出現了一種所謂的「公意標準」。
「正當性」成了一種「多數」,換言之,只有你站在多數人之中,你就是正當的。而實際上,這種「多數正當性」在社會中往往扮演著一個如綁匪一般的角色。尚未尋求到自身信仰的人們,只有選擇加入其中或是遭受「精神碾壓」。如此,「群體力量」愈發聲勢浩大,彷彿沒有什麼可以與之匹敵了,這是一個善於區分對錯和綁架的群體。對倫理價值多樣性的尊重被棄置於一旁。被綁架的人們成為綁匪的一員,肆意蹂躪和鞭笞那些原本自在而完滿的個體。
在這幫匪徒中,是最易推行一種倫理價值觀的。他們無需判斷此種價值觀的合理性與系統性。他們只需要接受,一旦被接受,其便自得正當性。最終,他們用如此得來的價值觀去審判周遭的人們,這樣的行為只會有兩種結果,擴大匪徒群體或是製造良心犯。
自在而完滿的個體逐漸被同化,精英被愚民所統治,回過頭一看,這幫「烏合之眾」還儼然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


我們生活的社會雖然已經在強調個性獨立,但從眾心理仍然是一個廣泛的現象,只要成功讓所有人相信,那麼這種「不容置疑的觀點」就會成為公共知識,從而形成一種巨大的合力。


推薦閱讀:

基本每天都在QQ空間簽到是什麼心態?
怎麼幫助一個孩子克服她的心理陰影?
為什麼脾氣暴躁的人也能創業成功?
為什麼有人喜歡看肉文?

TAG:心理學 | 人屬動物人類 | 從眾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