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憤怒或生氣?
如何避免憤怒或是生氣時作出不當的行為?如何避免陷入生氣而長久的影響自己的心情?
人們往往會為了很多無關緊要的小事導致生氣而陷於這種壞情緒中甚至是作出不當的行為,但是當我們冷靜下來以後,仔細想想卻又覺不值。為什麼壞情緒會削弱我們的理性思維能力?如何在我們憤怒或是生氣時避免失去理性,避免因為生氣而做出會讓我們後悔的事情?
我們之所以會憤怒,是因為我們的界限被侵犯了!
什麼叫做「界限被侵犯」?
比如:
你的同學打了你一拳,這是侵犯了你的身體界限;
你的室友擅自用了你的洗面奶,這是侵犯了你的物權界限;
你的同事用不友善的語言攻擊你,這是侵犯了你的尊嚴界限;
……
當別人侵犯我們界限的時候,我們會感到憤怒,這個「憤怒」其實是我們的本能在提醒我們——「喂!這個人在侵犯你的界限啦!你該反擊他啦!你該豎起毛來維護自己的界限啦!」
然而可悲的是,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常常會片面強調「寬容大度」,「不要斤斤計較」,反而忽略了培養孩子的「界限觀念」,忽略了培養孩子「維護界限的能力」。
舉個例子,別的小朋友來家裡做客,看中了孩子手中的布娃娃,哭著鬧著要把這個布娃娃帶回家,這時候,「忍讓型家長」會怎麼做呢?
他會對孩子說:「孩子啊,聽話!你是姐姐,你要讓著妹妹,妹妹喜歡你的布娃娃,你就給她吧。」
這種做法,其實是不恰當的,因為家長忽略了孩子的「界限」!
鄰居小妹妹要搶孩子的布娃娃,這是在侵犯孩子的物權界限啊! 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幫助孩子維護界限啊!
如果我是這個家長,我會對這個鄰居小朋友說:「寶寶,這個娃娃是姐姐的,你不能拿。如果你真的很喜歡這個娃娃,阿姨可以帶你去買一個一模一樣的。」
可惜,並不是所有家長都明白維護界限的重要性,尤其是我們的文化中自古以來都強調「吃虧是福」、「忍一時風平浪靜」,推崇這種委屈自己的權益來換取表面和諧的做法。在這種教育氛圍之下,很多孩子的界限觀念就這麼被家長給抹殺掉了。
這樣長大的孩子,從小就學會了壓抑自己的需求,忽略自己的情緒,他會覺得自己高不高興、生不生氣都不重要,表現出一副很懂事的樣子比較重要。
時間長了以後,他漸漸地就會喪失對憤怒情緒的感知力。
當別人侵犯他界限的時候,他會有點不爽,但是也不會去反擊,他只會把這種「不爽」情緒深深地壓抑在心底,表面上裝作不在乎的樣子。
但是這些負面情緒積壓多了之後,終究還是會造成各種情緒問題,甚至是身心疾病,常年委屈自己的情緒,終究是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損害。
如果正在閱讀本文的你,恰好就是在這種「忍讓教育」下長大的孩子,那麼我真的真的希望你從今天開始,不要再處處委屈自己,討好別人了!
不要再相信什麼「吃虧是福」了,吃虧不是福,保護自己的權益不受侵犯才是福!
我們必須學會表達憤怒,學會用行動維護自己的界限,讓別人知道侵犯我們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是一件需要付出代價的事!
那麼具體應該如何表達憤怒呢?
這裡給大家提供三個措辭模板——感受法、態度法、措施法,來供大家參考。
【模板一,感受法——「你這麼做,令我感到不舒服」】
舉個例子,比如室友擅自使用了我們半瓶洗面奶被我們發現了的時候,如何表達憤怒?
表達感受的方式是:「親愛的,你不經過我的同意就用我的洗面奶,會讓我感覺不舒服。我希望你下次用我洗面奶之前能跟我打個招呼。」
—— 這句話里的「我感到不舒服」,就是在表達感受。這樣表達的好處是,引導對方關注我們的情緒,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會引起別人不舒服的感受,從而促使他做出改變。
指責的方式是:「你怎麼又偷我洗面奶?你怎麼這麼沒教養!你手怎麼那麼賤!」
——這句話里的「你偷」、「你沒教養」、「你賤」,都是在指責對方,是攻擊性的語言。這樣表達的壞處是,會激起對方憤怒,最終引起爭吵,而無助於解決問題。
感受法適用於我們和關係親密的人之間表達不滿的情境,比如愛人之間,朋友之間,室友之間等等。因為感受法的語氣比較溫和,表達自己的感受可以把彼此的距離拉近。
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對方侵犯我們界限的嚴重程度去調整自己的修辭。
比如,「你這麼做,令我感到很生氣,我肺都快氣炸了!我這次真的真的是憤怒到極限了!」—— 用這種強烈的語氣來表達自己的憤怒,也屬於「感受法」的範疇。
【模板二,態度法——「你可以跟我好好說,但請不要用這種攻擊性的語言對我說話。」】
舉個例子,比如,當我們不小心踩髒了同學的新球鞋,同學對著我們大吼到:「你瞎啊你!你不長眼睛嗎?你知不知道我的鞋很貴的!」
面對同學的語言攻擊,我們該如何表達憤怒呢?
這個時候可以使用態度法,對他說:「剛才是我不小心,對不起。但是你剛才的態度讓我覺得很不舒服。有什麼你可以好好跟我說,請不要用這種攻擊性的語言跟對我說話。」
這句話里的「你可以好好說,請不要用攻擊性的語言跟我說話」,就是態度法的核心,即指出對方態度上的錯誤,促使對方進行反省。
態度法適用於我們自己有過錯,但是對方抓住這點小錯對我們進行語言攻擊的情景。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保持頭腦冷靜,不要因為自己有過錯就默認對方可以辱罵自己,要學會就事論事:
我自己有過錯,我願意承認錯誤,做出道歉或彌補,這是我需要負責的部分;
而你發現別人有過錯的時候,你應該用「尊重的態度」來跟別人溝通,你不僅不尊重別人,還辱罵別人,這就是你的錯了。
我們一碼事歸一碼事:我的過錯問題,我願意承擔責任;而關於你的態度問題,我也要提出不滿,維護我的尊嚴。
把「我的過錯」和「你的態度」分開討論,促使對方反思自己的態度,這就是「態度法」真正的用意。
【模板三,措施法——「我希望你能夠對我做出道歉和補償,否則我將會採取XX措施來維護我的權益。」】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自己原創的一篇作文,被同學剽竊走了並且發表在了校刊上,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如何表達憤怒?
使用措施法,私下找到侵權者,對他說:「你剽竊我作文的事情我知道,你不要以為自己可以矇混過去。我希望你在校刊上對我登文道歉,否則我將會採取法律措施起訴你。」
措施法的的力度較大,適用於對方嚴重侵犯了我們權益的情況,這時候我們要採取強硬的措施,向對方施加強大的壓力,迫使對方做出道歉或彌補的行為。
尤其是當我們的合法權益被侵犯的時候,一定要敢於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敢於用法律措施去震懾對方。
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們千萬不要對身邊的親人朋友使用措施法,因為措施法的態度過於強勢,會把兩個人的關係拉遠。
尤其注意不要在戀愛中拿分手去威脅對方,不要動不動就說「你要是再不改變,我就跟你分手!」這種話。
分手說多了,就變得不值錢了,對方會覺得你也就是說說而已,你不會真的跟他分手的,這樣反而使他更加不在乎你的情緒和感受。
所以在戀人朋友等較為親密的關係中,我們盡量還是使用「感受法」和「態度法」來表達憤怒,讓對方注意尊重我們的界限就可以了,不要輕易使用「措施法」。
最後,我們來回顧一下本文重點:
1 為什麼我們會憤怒?—— 因為我們的界限被侵犯了!
2 表達憤怒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界限。吃虧不是福,保護自己的權益不受侵犯才是福!
3 表達憤怒的三種方法,感受法,態度法,措施法。
【end】(微信公眾號【巴赫愛喝胡辣湯】,收藏我的全部情緒管理文章。為避免版權問題,本文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望見諒,謝謝。)
憤怒是人類情緒系統中最原始的一種。在人類的社會文化中,憤怒往往是被壓制的。
然而,憤怒究竟是好是壞? 它於我們有何意義? 我們又該如何體驗與表達憤怒呢?
在此奉上《人間憤怒指南》
*文章篇幅較長,但都是乾貨。
憤怒的意義
根據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人類具有五種層次的需要。當我們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或者被剝奪時,憤怒就會隨之而來。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憤怒的很重要的一個意義就在於,它提示我們:我們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或者遭到了剝奪。
3個月大的嬰兒特別會哭鬧,實際上,嬰兒在這個時期已經有了憤怒情緒。嬰兒的憤怒標誌著自己的生理需求——也就是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的第一層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臨床心理諮詢的案例中,有許多中小學生不願意去學校上學。這種輟學現象的背後可能暗示著學生的某種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比如第三層次的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他們不能感受到學校對自己的尊重,在這樣的學校環境中長期體驗不到歸屬感。一個真實的案例中,來訪者是一個初一年級的學生,他的班上出現了偷竊行為,老師要求全班同學互相揭發找出小偷。他談到自己非常討厭互相檢舉的氛圍,因為他感到自己沒有被尊重,因此班級對他來說也沒有任何的意義和歸屬感。
這種憤怒在成年來訪者身上也非常常見,尤其是成年早期和中期的來訪者,他們通常對現在的工作狀態極為不滿。大部分年輕人,或者是70、80後來訪者,他們自我實現的需求——最高層次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他們感到自己的生活或工作完全不由自己支配,總是被父母、上司、伴侶以及周圍環境所決策,而自己的潛能或真正喜愛的東西卻無法得到發揮和發展,長此以往,他們對這種機械化的生活感到憤怒。
因此,憤怒提示著我們各個層面上的需求有可能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曾經滿足過但又被剝奪。當人們對自己或者對他人對環境感到憤怒和不滿時,這些情緒實際上是在暗示某種潛伏的需要。所以,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味地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憤怒,那我們有可能就會喪失覺察和滿足自己需要的能力,並且變得日趨壓抑。
我們為什麼憤怒:所謂邊界
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常常談到一個很重要的詞——邊界。在學術交流中,諮詢師常常把人際邊界比作泡泡,它代表著每個人必備的一種私人生活空間和個人基本生存權利。當我們與他人相戀或互相欣賞時,我們就會願意把自己的邊界和他人的邊界相融合,和TA共同生活,分享權利。
可是,如果當他人強行進入我們的邊界,在我們不允許的情況下強行融合,這時我們的憤怒就會提醒我們,我們的生活邊界收到了損害。所以,當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感到憤怒時,心理諮詢師通常會理解為來訪者基本的生活界限受到了破壞。可見憤怒在人際關係當中也是有非常強的提示意義的。
臨床心理諮詢將邊界的受損分為兩種。第一種叫做邊界的侵入,也就是邊界直接被侵犯。舉個很直觀的例子,大學生宿舍里的公用冰箱,每個人可以占冰箱的一個格子,但是當有人每次都往你的格子里放東西時,你就會感到非常憤怒,因為你的空間被侵犯了。生活中還有一種更抽象化的邊界,叫做權利的邊界。當我們的權利邊界被他人侵入時,我們也會產生強烈的憤怒。
諮詢師在訪談中收集信息時會留意一個問題:來訪者在家裡能不能鎖門。如果來訪者很難鎖門,或者擔心自己鎖門會使家人對自己感到憤怒,那麼諮詢師會認為來訪者的憤怒受到了壓抑。
實際上,憤怒不僅僅只是以暴力或者歇斯底里的形式表現出來。在人際關係中,拒絕也是一種憤怒的表達方式。通常在心理諮詢臨床案例中,當諮詢師聽到諸如「小時候無法鎖門否則會早到負面對待」的成長信息時,如果來訪者是一個無法憤怒或者無法說不的人,那麼他的家庭可能是容不下某種形式的憤怒或者某種形式的自主性的。
一個人如果像這樣無法表達憤怒,那麼TA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體驗不到憤怒的。長期無法拒絕別人可能會在諸多事上產生一種被剝削感,因為TA總是被別人的需求裹挾,而自己的需求卻無法被提出來。長此以往,這個人便會逐漸傾向於規避社交,也無法延續長期的關係。
第二種邊界的損害叫做邊界混淆,它比邊界侵入更難被察覺。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憤怒是很微妙的,有時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憤怒。在過去的案例中有這樣一個來訪者,他和一個朋友談一個商業合同,討論的是「什麼時候付款」、「什麼時候還錢」這樣的問題。然而這個朋友卻一直跟他講自己的企業如何困難,以至於過年都沒有辦法回家。來訪者感到非常憤怒,但是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憤怒。
這個案例中很重要的一點在於,他在跟對方談事,而對方談的是情。在中國文化中這是最容易被混淆的一個邊界,因為「事」和「情」通常都是被放在一起的。現在的許多年輕人其實都長期地處於這種混淆的狀態。最常見的例子是父母離異的來訪者,通常會談到父母曾經對他們說過,「我們之所以不離婚,全是因為你」。
在中國家庭中,許多「以愛為名」的行為都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邊界混淆。它把孩子捲入到成年人的愛恨和婚姻中,使孩子長期處於這種混淆狀態,這使他們很容易產生焦慮或恐懼感。
他們會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小心謹慎地生活,從而防止父母離婚,家庭破碎。如果他們被長期告知,是自己的存在讓父母不離婚,那麼他們的內心就會混淆成人之間婚姻的界限。通常這樣長大的來訪者一旦在諮詢中獲得了憤怒感,或者是獲得了伴隨憤怒的某些領悟,他們將會獲得放鬆。
比方說,來訪者意識到父母離不離婚是他們自己的決定,他們當初在一起是他們自己的原因,而不是來訪者的責任。當來訪者可以對父母的「謊言」產生這樣一種反思和覺察的時候,這時產生的憤怒反倒使他們釋然了,自己終於不用再監督自己做一個好小孩,來防止父母離婚。因此,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來訪者不需要諮詢師的鼓勵和督促,自己就會通過某種形式的憤怒來修復他過去的傷痛。
憤怒的表現形式
在心理諮詢工作中,憤怒的具體實現形式是很多的。憤怒的第一種表現形式就是拒絕,上文已經提到過了。
憤怒的第二種形式表現為社會上許多的出於正義感的保護行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義憤」。因為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而激發出自身的憤怒感,也是一種憤怒的表達。
憤怒在日常生活中第三種表達形式,就是使我們有勇氣規避或者結束某些不對等的關係。比如在一個個案中,來訪者講到他和另一個人處在一種不對等的關係中,每次聚會朋友都會以一種非常自戀且具有強烈攻擊性的態度對他,近乎羞辱。以前介於面子,來訪者沒有計較。
但是在這樣的事情發生多次後,來訪者對這個朋友產生了強烈的憤怒,他能夠充分感受到在這段關係中的不對等,並且意識到自己的界限或者基本權利受到了侵害。終於他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從此迴避這個人。他告訴他的朋友們以後不會出現在有那個人的場合。在諮詢中,來訪者多次提到對這個朋友的憤怒,顯然他從這份憤怒中汲取了某種程度的勇氣,使他能夠做出非常重要的決定。
人際關係中的第四種憤怒形式是面峙權威。曾經有一個德國的心理治療師同事,每次都會在別人做完案例分享後說出自己的見解。當他覺得別人非常地無知或是分析得沒有道理的時候,就會悄悄地抱怨,然後立即舉手要求跟報告者進行面峙。可見,對於這個治療師來說,每一次的學術探討都是一次相對的憤怒的醞釀過程。心理諮詢師的憤怒通常是自信或自我肯定的組成要素之一。
憤怒的最後一種表現形式,毫無疑問就是暴力。通過武力表達自己的憤怒在某些情境下是可以理解的。我們經常會說,如果去到森林中,永遠不要站在一隻母熊和一隻幼熊之間。又比如,美國一個著名的女心理學家經常會說,一個懷孕的母親隨時準備幹掉那些可能傷害自己孩子的人。使用暴力來維護這層關係對女人來說是不為過的。所以,暴力也是憤怒的一種實現形式,只是這種表達是很極端的。
憤怒的轉化
心理諮詢中,「體驗」和「行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區分。對於憤怒的體驗是不會傷害任何人的,只有行動才可能傷人。所以判定一個人心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看他能否區分體驗和行動。
比如,在臨床工作中,絕大多數的性侵者或強姦犯在日常對於性都是絕口不談的,並且在性方面也是偏羞澀的人;相反,那些允許自己有性感受和性體驗、並且談論性主題的人通常不會有性侵犯行為。同理,如果一個人不允許自己體驗憤怒的情緒,那麼經過反覆壓抑後的憤怒可能會有見諸行動的危險。
沒有任何的情緒體驗會傷害他人;只有把情緒付諸行動以後,它才有可能會在人際間造成後果。在我們的內在世界中,我們是自己的主人,因此我們是可以允許自己去體驗各種情緒的,包括憤怒,包括性興奮。
如果憤怒不斷地被抑制,最終會轉化為什麼樣的情緒呢?臨床發現,壓抑的憤怒主要轉化為兩種情緒,一種是自責,一種是焦慮。前者在心理學中叫做憤怒的內轉。長期無法體驗和表達憤怒的人將會體驗到一種無力和無能的感覺。
比如,一個來訪者講她遇到一個渣男,對方的不負責任使她憤怒,但是出於某種原因她無法表達對他的憤怒,長此以往,來訪者會反過來覺得自己沒用,因為歸根結底是自己選擇了和他在一起,並且她長期地不表達憤怒實際上促使對方變得更渣了。所以一個人如果長期處在一個憤怒受抑制的狀態中,是很有可能形成自責情緒的。
第二種憤怒受壓抑之後的轉化形式叫做焦慮。早期的心理治療師凱倫·霍妮提出過一個著名的黃金法則:如果長期壓抑自己的敵意,那麼這種敵意就會形成一種泛化的焦慮 。
霍妮認為,一個家庭中孩子對於父母的敵意如果受到了壓抑,將會逐漸導致他們將這種敵意轉化為焦慮,並且蔓延到對整個世界的觀感中去。我們已經知道,焦慮是一種已經失去了明確對象的危險感,而憤怒是有明確對象的。
所以,在心理諮詢臨床中如果遇到焦慮嚴重的來訪者,諮詢師會和他們一起來探索,在他們生活中是否有明確的憤怒對象,或者邀請他們一起探索對這個對象的憤怒,從而使這種形式更加具象化。在焦慮變得更加具體化之後,這種泛化的不安就會大大降低。
憤怒的療愈:眾神歸位,復歸平靜
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諮詢師還發現,憤怒對於某些特殊的來訪者是具有很強的療愈價值的。特別是對那些童年受到過身體虐待或者受到過性侵犯的來訪者來說,在一次比較合理或完備的治療中,憤怒是他們必須——甚至經常——要經歷的一個過程。
事實上,許多被性侵犯的女性來訪者,在諮詢早期表達出的最強烈的情緒往往是自責和自我懷疑。如果施虐者長期沒有被揭發,正義長期沒有得到伸張,那麼被侵犯的女性對這個兇手的憤怒就會內轉。所以諮詢師在諮詢早期經常聽到這些來訪者不斷地質疑自己,認為是自己有問題在先,並且將這種自我懷疑內化為周圍人的態度,認為別人總是對的。
在治療師對來訪者進行創傷修復的過程中,在治療師與來訪者建立起的安全的自防關係下(這是很關鍵的一點),來訪者會經歷一個憤怒重新外轉的過程,最初的受傷的憤怒再一次被體驗到,而這種憤怒的體驗被證明是非常具有療愈作用的。來訪者在諮詢中爆發出的憤怒的強烈程度和她們的愈後的良好程度是成正比的。
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一個「眾神歸位」的過程,憤怒去到了本該去到的地方,所以一切重新歸於平靜。重新具備憤怒能力的受害者在心理層面上同時也具備了自我保護能力,TA的人際邊界得到恢復。
在現實中,一個可以憤怒的人同時也具備了對他人的震懾能力,從而不會終日生活在恐懼當中。所以在心理諮詢當中,我們把兩種情緒稱為心理諮詢的康複利刃,一種是憤怒,一種是悲傷。
在心理諮詢師的語言體系或者精神分析學的理論體系當中,憤怒是一個破壞的過程,是來訪者對於自己古老心理模式或者生活方式的一種破壞,不破不立。而第二種形式——悲傷——則是這個心靈世界的重建者,它和我們所說的一種心理狀態——哀悼——有著很深的關聯:當一個人可以充分地哀悼某人、某物或者某種生活的時候,TA實際上就已經做好準備,放手過去,從此進入新階段。
受過身體虐待或性侵犯的來訪者在表達過一段時期的憤怒以後會進入一個很重要的哀悼階段。他們會哀悼本應擁有的那些生命中的陽光,哀悼他們失去的過去天真無邪的存在方式,哀悼已經逝去的一那個本應被保護和珍視的小女孩或小男孩。當他們能夠做出這樣的哀悼和告別時,他們的內心也就可以走出那個受傷的年齡階段,走出創傷,繼續前行啊。
可見,這些平時被我們稱為消極的東西,其實也是一份寶藏。
體驗憤怒,捍衛自我
體驗和表達憤怒的意義在於捍衛自己存在的權利,修復人際邊界。體驗憤怒實際上是在體驗憤怒背後所蘊藏的需求。我們不需要為憤怒而憤怒,而是希望能夠通過突破這一層非常激烈的情緒找到被我們忽視的需要,了解有哪些被壓抑了、被剝奪了。這一點對於很多女性來訪者來說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在中國,有很多女性的被尊重的需要——被當成一個獨立個體的需要,是長期被剝奪和被漠視的。比方說她們有可能被物化成為性愛的對象,或者是成為一個生育的工具。在諮詢中很多女性來訪者的身份都是附屬性的,她們說自己是誰誰的女兒,是誰的太太,或者是誰的母親。諮詢師有可能在幾次諮詢以後才能記得她們的名字,讓她們意識到自己是誰、她們在哪兒以及為什麼一開始無法以一個獨立的個體面對諮詢。
所以,很多女性的憤怒其實是被壓抑下去的,而我們的社會又不鼓勵女性表達或者體驗憤怒。如果女人憤怒,人們會叫她潑婦;但是如果是男人憤怒,人們會說他真性情、有氣性。可見,社會本身對女性的憤怒就是持一種不贊同的價值趨向的。沒有憤怒的女性因此被物化得更加嚴重,而那些一直物化她們的人以及周圍的環境又會對她們更加苛刻,從此產生了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憤怒不在於傷害別人,而是在於表達和保護自己。一個朋友在泰國旅遊的時候因為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感到非常生氣。但是他當時因為擔心自己英文不好,沒有及時表達出自己的憤怒,所以他一上午都在想這個事情,怎麼都揮之不去。後來他懷著一種非常恐懼的心理,顫抖著用他蹩腳的英語對那個服務員表達出了自己的不滿。當時,他的手一直在顫抖,但是一旦他表達出了不滿,他便一下輕鬆了。
我們經常需要在事後才能體驗到某件事情讓我們憤怒了,或者某個人可能對我們有惡意,或者我們哪方面的邊界受到了侵犯。這種事後之明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因為長此以往,我們將會逐漸提升自己對憤怒的覺察速度,形成一種事中之明,從而最終形成先見之明。
當一個人形成先見之明的時候,也就說明他的人際邊界得到了修復,他知道在自己的生活中哪些點是不能碰的,知道自己邊界在哪裡。一個人有界限的人,TA的自我是堅定,同時也是更有自信的。所以,憤怒是需要被升華的。
心理治療和心理諮詢是一項難能可貴的事業,它讓一群有自主性的人聚合在一起,使每一個人都能擁有一種合而不同的勇氣。而憤怒在這個過程中充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和悲傷一起,和哀悼一起,成為心理諮詢中的兩把利刃,幫助我們修復邊界、重建自我。
作者孫平
簡單心理認證諮詢師
心理學博士(Ph.D)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社會學系訪問學者
洛杉磯精神分析新中心(NCP)受訓精神分析師
國際精神分析協會(IPA)候選精神分析師
美國存在分析協會(AAEA)受訓分析師
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註冊號X-13-034)
&>&>有溫度有態度的心理學知識,全球專業心理諮詢師資源,關注簡單心理,我們全都給你給你~(?????)
首先,生氣是自然反應(萬惡的答主終於把這一句加上去了)。
其次,對於題主所說「往往會為了很多無關緊要的小事導致生氣而陷於這種壞情緒中甚至是作出不當的行為」(評論中喋喋不休強調生氣是自然反應的同學,拜託你們看清題目再碼字好嗎),答主要給你的答案是,不成熟。
首先我們來定義一下什麼是成熟。
成熟應該滿足但不僅限於以下兩點:
1.明白萬事萬物不受控,脾氣暴躁的老闆、八卦的同事、無腦的朋友、突如其來的考試,都是無法被你控制的。
2.萬事萬物無法控制你。這是第一點的升級,反過來說也就是,脾氣暴躁的老闆、八卦的同事、無腦的朋友、突如其來的考試,都無法左右你的情緒,你不會憤怒,更不會為憤怒的情緒消耗時間。
這裡我要引用 @劉念 先生的發言:
「一個人終極成熟的特徵之一就是:明白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被他所控制的。佛陀所說的「諸行無常」,就是指的這個道理。明白了這一點,整個心靈就會變得平和,再也沒有誰能夠傷害到你」。
我能夠想像樓主在生活中一定是個簡單真性情的人,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一定要傾訴,發泄,你看,你的時間往往會被無意義的負面情緒佔據,而這卻又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不能讓老闆溫和起來,不能讓同事閉嘴,不能讓朋友更聰明,不能不參加考試。
簡單的說,題主更注重情緒的發泄,而不擅長控制情緒並解決問題。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人存在,我把這類人定義為——自我型人格偏強,社會型人格偏弱。自我型人格的特點是,注重自我感受,忽略他人感受,更加註重情緒發泄,忽略問題的實質。而社會型人格恰恰相反——擅長控制情緒,能夠同時理解自我和他人感受。我們所有人都會經歷從嬰兒時期的完全自我型人格,朝成年時的社會型人格的過渡,自我型人格會隨著心智的成熟、閱歷的豐富被抑制,社會型人格增強。
面對同樣的事件,自我和社會人格的處理方式也會截然相反,比如工作中被領導臭罵後;
自我型人格會:生氣,憤怒寫在臉上,至少6個小時內不跟任何人打招呼,任何人都不可以開玩笑,回到家裡極易向家人發火;
社會型人格會:平靜,分析被臭罵的原因,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過錯,不會被負面情緒控制,能與同事家人正常溝通。
-------------------------------------------- 趕時間的話這一段可以不看------------------------------------------------
那麼是不是說,我們必須要徹底抑制自我型人格呢?顯然不是,自我型人格更接近人的本真狀態,即自私,即「真我」,即「利我則歡,損我則痛」,是人最真實、最性情的表達;而社會型人格更遠離「真我」,即「超我」,即將滿足自我訴求隱藏在滿足社會需求之下,是人最豁達、也可能是最糾結、最虛偽的表達。
所以我建議女孩子可以適當的多一些「真我」,這會讓你的個性更加可愛,相反,職場的女強人由於追求「超我」,很肯能會顯得成熟過度、可愛不足。所以真我和超我的尺度如何掌握,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
所以,你遭遇的大多數挫折,很可能是由於,你把過多的時間花在了無意義的負面情緒之中。而人的精力有限,成熟的人不會浪費時間於憤怒、糾結、悲傷,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決問題並忽略問題所帶來的負面情緒。暴躁的老闆對他們來說,不過是一個需要調試的設備而已。
---------------------------------------------------------------------------------------------------------------------------------
分享兩個經典的情緒失控的場景:
之一,你和女朋友發生爭執,一旦你嗓門提高,那麼爭執的原因就瞬間變成了,你居然吼我,你居然敢吼我?
之二,你被噴子噴了,你怒火中燒與他唇槍舌劍三天三夜,最終把他拉黑了。問題是,你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拉黑呢?
功利的講,我本人嘗試過無數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總結下來,只有冷靜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因為暴力和爭吵會讓人把對最初問題的關注轉移到憤怒的情緒之中,也只有在冷靜的狀態下,你的思路才會清晰得叫人害怕。
---------------------------------------------------------------------------------------------------------------------------------
所以,所謂成熟,不是讓現實磨平了你的稜角,而是你的稜角越來越是適應現實的模具。
最後我想特別文藝地分享邱妙津《蒙馬特遺言》中的一段話:
我感到前所未有地喜愛生命,喜愛活著,對未來,對自己能在自己的人生里,成為一個令自己滿意與尊敬的完美的人充滿希望與信心。過去我所辦不到,改變不了的某些人格,如今對我不再是問題,過去我一直打不通的某些管道我如今也打通了,我清晰極了。什麼我都挨得住,我會微笑的。
憤怒,嫉妒等等的情感本質上都是人類的潛意識應對外界的一種心理防禦。當一個人在精神上感受到對他價值與人格的否定時,憤怒油然而生,憤怒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們在這種打擊中受到更少的傷害,但是這也以封閉內心作為代價。
一個人的成熟能夠怎麼樣影響他的憤怒,很明顯是增加心理封閉的閥值,但是這不代表憤怒就一定代表著幼稚與淺薄,事實上,人類情緒的價值遠遠超過了我們所能看到的東西。
生氣即是在意,若在意,小事也易氣;若不在意,一切皆浮雲。
但是很多時候只是自己無法不在意,或者必須在意。個人覺得這個需要時間的磨練。經歷多了,自然會認識到什麼方面是無須在意的。當理性佔據上風,人自然更多冷靜。但是人畢竟需要一些感性,有點波瀾起伏的才是生活。
當然,並非所有事都要抑制自己,生氣有對別人的撒氣,有在自己心裡的生氣。控制「易怒」、尤其是對他人的憤怒表現,是修養的培養;但是還有句話大概是說憤怒是源於自己無能的表現,這種情況下,無論是什麼觸發了你的情緒,更應該將生氣化為自己努力的動力。可以進行運動、睡一覺或找點其他事分散精神或是發泄不滿,但切勿將生命過多浪費在無端無意義的情緒發泄上。盡量讓自己把負面的刺激轉化為正面的動力。
總之,讓時間驗證你的進步。
個人淺見,僅望共勉。
這謝謝大家厚愛,幾天時間內最高贊答案已經近10K,關注數也增加了2000多人,不勝惶恐。特意又寫了一篇,以報君恩。前幾篇只是說了婚姻關係中的基本問題,但是沒有開藥方,這篇文章算是一記藥方吧。葯很苦,這篇文章讀起來也很費勁。好的文章,讓你讀時爽的飛起來,那時因為它契合併延伸了你某個存在的思想,對你本身思想模式卻沒有太大改變,真正能改變你的,都是你不曾想過的,接觸過的。這種文章讀起來最是吃力,同時益處也是極大。每個人的想法終究是他自己的想法,都是他在他的環境中觀察到的一些現象和感悟,客觀具有片面性和適用範圍。所以請結合自身環境選擇性接納。
咱們說一說,人為什麼會生氣。
生氣是一個相對婚姻問題來說更加深入的一個問題,人生就像修行,而如何不生氣是其中重要一個分支,算是人生的幾個基本問題之一。相對於婚姻問題,這個問題的適用性更加廣泛。對自身的批判也需要更加深刻。
先說結論吧,每次生氣之前都是因為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這種利益更多的時候表現為精神利益。
說完結論再說說感性和理性的關係
很多人討論過理性和感性的關係,都在力證哪一種性格更重要。我認為,人是同時兼備兩種性格,並且理性由感性激發,是感性的延伸。二者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形成原理一樣,都是人在外界環境中的利益最大化選擇集,並形成行為模式。區別就在於,感性是由外到內強加給人的,人是被動接受的,常以情緒的方式表現出來,多以對周圍環境的破壞的方式來索取利益,且,多形成於性成熟之前,多涉及到精神利益,多隔絕於環境,具有封閉性和不成長性。
理性是人對外界環境的一種主動認識和迎合,多是理性權衡,常以與周圍環境交換的方式來獲得利益,少情緒波動,多涉及到物質利益,多形成於性成熟之後,傾向融入外部環境,多具有開放性和成長性。
二者的形成具有連續性,先形成感性,繼而在感性之上形成理性。二者都是人對環境的反應。
人在一出生便天然具有需求,於是便和周圍環境產生利益交換。如何獲取最多的自身利益是人的天然屬性,所以嬰兒一出生便融入到這個利益交換體系中。其中每個人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包括其父母姊妹。
在此基礎下,以此人為觀察對象,便會得到以此人為中心,形成了一個不斷運動的不斷鬥爭的整體,如何在此環境中得到最大利益取決於其如何處理與周圍環境特別是父母的關係。因為父母的行為模式具有穩定性,所以這種處理方法具有穩定性,不斷重複中,形成了一個人的基本行為模式,也就是性格。所以我們常見,溺愛環境中多見貪婪之子。暴虐環境中多有忍辱之徒。這種性格就是感性,紮根於靈魂深處,也就是常說的。命!
人的感性從出生開始形成,隨著大腦發育和周圍環境的單一(因為父母行為模式已經固化所以顯得單一),逐步固化。但是仍然不斷小範圍與周圍環境作用和調整。
進入青春期後,大腦前額葉開始發展,由此對自身的控制力開始發展,對情緒的控制力也開始發展。隨著外界接觸增多,外界影響加大,並且外界環境遇到青春期性發育和前額葉發育三者同時出現對人的行為模式產生極大衝擊。但此時感性已經形成且具有慣性,並且人本身無力改變。他只能通過已有的感性認知來了解和分析環境並對環境產生作用並受到環境作用,環境中的每一個個體都在追尋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當他進入新環境中會有一系列索取和鬥爭,受到一次次衝擊,他的行為模式在一次次與環境激烈碰撞中逐步改變並形成以感性為基礎的局部新的行為模式,(因為外界環境與家環境的差異性,有些行為模式沒有到環境衝擊,所以沒有發生改變)。
因為家庭環境多是父母過渡給子女物質利益來換取精神利益,並且子女具有索取權,所以在此基礎上與外界環境交流時。有一個相對佔據主動權相對平和的環境步入到一個充滿自私和激烈衝突的環境中。此時必須要學會相互交換才能獲取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前額葉的發展讓人們形成了對自身情緒的感知和控制能力,並在此階段發展出了對物質利益的客觀認知,和精神利益與物質利益的交換比例。由此,形成理性。
理性並沒有完全覆蓋感性而是覆蓋了青春期外環境與內環境的重合部分的感性。所以青春期接觸的環境越廣泛深刻,理性發展的越全面穩定。
所以,此時感性與理性共存。而讓你生氣的原因多是感性原因,所以,你生氣的根本原因不在於當下,而要追溯到青春期之前。
我們可以把一個人的性格看做是一個人的命,那麼外環境就是一個人的運。我們能從上文中看到命運的互相作用,命能選擇運。運能改變命。
以上所說,都是正常生長過程中人的性格的形成過程,其中未包含突發的插入型惡性事件。比如幼時或22歲以前的性侵事件。對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好久,如何解決他對成年人的影響也想過一些,但是因為對變數要求較為苛刻,任何錯誤的想法和思路對受害者現今性格發育會產生極惡劣的影響。由於本人資料有限對此沒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但通過我觀察的資料來看,也應該符合我說的利益選擇對性格的影響,也是有解的。我看到很多受害人仍然沉浸在過去的事件中,特別是台灣作家林的自殺讓我痛心,我想能盡一點自己的微薄之力。我認為,傷害本身並不是主因,主因是其後受到的二次傷害,包括自己的胡思亂想和外界的風言風語,主要是後者,二者的共同作用把「你是受害者」這種觀念不斷重複施加於彼身,讓他形成被害者思維,因為是突發的概率性事件,所以無法解釋其合理性和規律性以避免下一次的發生,這種感覺讓他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以致於不得不吸收外界總結的規律以自保,比如各種爛嘴的大媽的勾引說,由此讓他把問題的根源轉移到自身,形成自我否定和自卑。外界的每一次言語,都相當於讓他又經歷一次侵犯,所以他感到不安,並傾向於逃避。如果是青春期之前,理性未形成之前遭遇,此事很可能直接改變他的感性思維,並記錄固定下來,然後一次次的折磨他。
在此,我對受害者說兩句,一是:那不是你的錯,也沒有最有效的方式完全避免,那是概率問題,正確面對他。
2.經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腦海中重複這個經歷。盡量分心忘記他,有可能的話,發生初期就去一個無人知道的地方。讓你不處於外界輿論創造的重複環境,然後慢慢淡忘,靜等理性思維形成,便能正視他。
也希望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能對你身邊的受害者保持平常心,不安慰也不提及,不傷害也不探望,一切如常,就當未發生。同時也要讓他看到你的存在,從另一方面暗示他。你在他身邊,他不會再受到傷害。如果見到爛嘴大媽,直接上去摸她屁股,我看到你這麼穿,也是在勾引我嘍?[抱拳]
接上文所說,生氣多是感性原因,問題根源多在青春期之前。婚後雙方利益的影響相比較外環境更加深刻和廣泛,當涉及到未被理性覆蓋的感性衝突,幼時的行為模式又會展現,所以衝突更加劇烈。同時表面看是兩個成年人在吵架,其實是兩個小孩在爭吵。當你與對方針鋒相對的時候,你不要以為你面對的是一個有大學博士學歷的人,你面對可能是一個小學還沒畢業的小屁孩。你跟他講道理, ,累死你!
而你生氣的原因也多是因為對方侵犯到了你幼時的行為模式,並且變成了其中的一個量,他推動這個模式運行並讓你得到和幼時一樣的結果,恐懼害怕或者喜悅興奮。
行為模式通過接收外界信息,感受利益衝突,進而調節體內激素,例如腎上腺或者荷爾蒙多巴胺形成身體的內動力,進而參與到利益的爭奪過程行。
好了,放羊結束該回家了,我每天早上四點多一邊放羊一邊寫文章,羊吃飽了文章也就結束了,但是這個話題還沒有結束,有可能的話,我會寫一寫如何通過現行為影響並改變幼時的行為模式以從根本上減少生氣源頭。但是我還沒有想清楚,也可能寫出來,也可能寫不出來。就看上帝的意思吧。
祝好。
羊將成為養殖業風口。
2017/09/25更
最近羊價蹭蹭的漲,感謝我睿智的大腦。
也感謝上帝,最近關於理性與感性關係,有了突破性進展,我新推理出一種說法,完美的自洽了二者的關係與變化。現在將心得寫下,這也使得我今年給自己定的目標:如何從利益最大化角度分析家庭環境對人性格成長的影響。有了主線理論,感恩。接下來正文:
理性覆蓋感性,應該怎麼覆蓋?以前對此只是朦朧認知,提出好多解釋,都不盡人意。我的身體就是我最好的老師,我開始仔細體會自己的心情變化,並且發現一些現象:我看到或者想到某些人,心情就會不自覺的高興或者厭惡起來。我進入完全陌生的環境,或者十分漆黑的環境,精神就會十分集中,總是注意周圍環境變化。當我不能確定某件事件走向,並且此事件很可能對我造成傷害時,我會持續的緊張和不安。嚴重時,會影響睡眠。
有一次,我養的雞總是吃別人家的蘋果,人家第三次找上門來,很平和的告訴我,讓我把自己的雞圈好,不能出來糟蹋他家蘋果。我表面上心平氣和的表示抱歉,但是內心卻十分憤怒。由此憤怒衍生出許多惡毒的想法,比如:不就吃了幾個蘋果嗎,至於這樣嗎?
你自家的園子自己不用鐵絲網圈好,還怪我的雞吃?
也許不是我的雞吃的,沒準是喜鵲叨的呢(我們這喜鵲是害鳥,經常叨蘋果吃。但是他家果園的蘋果的確是我的雞吃的)
我把果園裡雞都殺了,當面讓你看看,讓你覺得下不來台。(為了價值五六塊錢的幾個蘋果殺價值幾百塊錢的雞,我認為這種方法就是對著干,報復他)
等等
當時心情憤怒了大概有十分鐘,然後,冷靜下來,我就想,這件事,對方一點沒有做錯,我為什麼會憤怒?當時給出的答案是:我不願意為自己的錯誤負責任。還很哲學的想出一句話: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拓寬自己的責任邊界。
這件事,對我影響非常大。
大概十幾天後,我一邊撿栗子,一邊思考感性和理性關係和如何互換。慢慢的開始一條思路清晰開來:
理性屬於感性。
感性是人的潛意識認識世界,並記錄下來。理性是人的思維認識世界,並記錄下來。
感性對周圍環境的認知是全面的連續的,包括人身體所有感知器官,也記錄下來人身體對周圍環境的反應,疼痛或者愉悅,好或者壞。這種認知是具有時間上的連續的。理性對環境的認知是簡單的,僅包括人本身能理解的認知方法。比如聽看聞等,並且簡單記錄能感知的周圍環境對人身體的影響。這種認知也是具有時間上的連續的。
當到了一個新環境時,感性會首先認知周圍環境,再把這種認知與曾經經歷過的環境相匹配,並推理出接下來環境變化可能對身體的影響,將這種影響總結成一種信號,向理性發出。假如現在的環境及接下來環境的變化對身體沒有影響,則理性接受到的是:環境安全可控。理性繼續理性工作。周圍環境存在某些和曾經傷害或者愉悅過身體的環境類似的場景。感性就會給理性發信號:注意某某,可能有危險或者好處。理性就會轉移注意力去分析某某。
總結一下:環境觸發感性,感性延伸理性,理性解釋感性。這句話,太經典!!.
當我們和別人生氣時,我們受感性所挾持,所有理性都被調動去攻擊對方。
當我們談戀愛時,我們受感性所挾持,理性也光顧著延伸愛情,人沒了理性。
當我們生氣時,即使我們再控制語氣,我們說出的話,也是蠻有殺傷力的。
蝙蝠從嘴裡不斷的發出超聲波,遇到物體會反射回來,以此來追尋獵物。從某方面說,人也和蝙蝠一樣,只是發出的不是超聲波。人存在環境之中,首先觀察環境,然後根據前經歷預測環境變化,然後將這種變化記錄下來,並調整身心適應這種變化。最後,現實中真正發生到變化的時間點時,假如符合預期,則心理波動不會太大。假如不符合預期,則心裡波動會加大。這種波動,是不符合預期的不安全感帶來的,外加新變化的相應的身心調整。這種劇烈,也利於感性記錄這種新的預期形成。
理性覆蓋感性,是因為我們不斷接受新的預期,不再把某些事情當作傷害。
我們生氣,多半是對方不符合我們的心裡預期。
我們做夢,是大腦在不斷組合併增強我們的心裡預期。
當你生氣的時候,不要順著思路想下去,想想生氣的那個點。
以上,還有些不通順,回家繼續想,。。。。1.生氣,是情緒。
是來自內心的感受。
感受不受控制。所以隨意生氣吧。
2.控制行為
可以控制也有必要控制的是行為。生氣只是情緒,千萬不要讓負面情緒具有行動的機會。
也就是說,感覺到自己生氣時,或者試圖做不好的行為時,克制自己不要付諸實踐。
克制,克制,沒有任何餘地的再克制。
3.當個傻子,順利度過生氣階段
傷害他人或傷害自己都是生氣容易導致的悲劇。所以生氣時克制自己不要與對方溝通交流,也不要進行任何思考,(負面情緒能夠有效干擾你得出正確客觀的結論)
只要告訴自己,我在生氣,我現在不需要溝通,不需要交流,不需要思考人生。只需要做一些不需要腦子的事,比如看電影,聽歌,唱歌,巴拉巴拉~
4.最重要的,冷靜後的思考,溝通
確定冷靜下來後,進行全面客觀的思考。
一旦發現結論太偏激…再確認一下自己冷靜了沒,生氣不了?
得出相對客觀的結論後,站在制高點審視生氣的起因。藐視之。
(PS,如果生氣的原因之前就有過,藐視的程度就加重)
隨意的鄙視一下自己,怎麼可以因為這種事生氣。(反思)
(PS,如果生氣的原因之前就有過,鄙視的程度就加重)
然後和對方溝通(個人認為生氣雖然是個人情緒,但雙方溝通一下有益無害)
完美的結束生氣事件。
PPS:再強調,第4點尤為重要,有助於逐步提升生氣的水準。
生氣本是不必要,不值得,不應該的。(具體參見別的答案~)
回到第1點,隨意生氣只是既然已經生氣,就順其自然。
—————————————————
今天小生了下氣…沒什麼危害,只是自己鬱悶
……出宿舍電梯,電梯門打開的一瞬間,外面的妹子蜂擁而入。艱難躲避出去後就開始生氣…
……為什麼不能正常的先下後上,為什麼一定要這麼粗魯,為什麼受教育了還這麼粗魯…生氣…
……回想起過去更過分的,宿舍樓只有公共洗手間…但是總尼瑪有人用了不充…尼瑪留著幹嘛啊╰_╯
……坑裡留的不是排泄物,是滿滿的惡意啊!
……這非人的世間…
這是中午的事,等下午腦子清醒了就開始想。
……大學多少算個篩子…無疑,學校越好沒素質的現象發生頻率越低。(好學校也有不愉快的事,頻率低,而且那是賤人作怪,而且聰明點的賤人不會在素質這種小事上落人把柄)
……然而我跟這麼多沒素質的人考到了同一所學校…
……沒素質,說明一個人腦子不好,因為很明顯有素質(或者沒素質假裝有素質的樣子)更容易獲得他人的認可。也就是說,至少我比她聰明一點。
……人家腦子不好還比我努力…我…還是挖個坑埋了我吧…
……我的努力程度就配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我就配每天看見她的……就配被她們擠到電梯角落出不去……
……好吧,好好努力,或者習慣這些人的存在……
Chaos Jam
強烈反對樓上各種對生氣持貶義的態度,甚至妄想通過修身養性做到不會生氣,真是雞湯滿滿。佛家希望通過修身養性做到完全擺脫性這種佛家覺得萬惡之源的東西,不過到底是性壓抑還是性解放能避免惡現在的社會卻是越來越支持後者了。壓抑生氣還是將生氣釋放出來,每個人心中也應該有自己的答案吧。
…………………………………………………分割線…………………………………………
憤怒生氣本是人作為自然人作為生物而存在一種基本特性,沒有必要刻意貶低與強迫自己去脫離這種情緒。我想如果人類不是因為擁有生氣這種特性,我們早就在生命進化的長河中被淘汰了。世界上也就根本就不會有人類這種生物吧。
我們每個人都會生氣就好像我們每個人都長有一雙手,這是我們作為人的基本屬性。人類的雙手可以拿起屠刀可以偷盜搶劫放火,但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絕不是割掉我們的雙手來避免雙手去作惡。同樣的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也絕不是拋棄我們生氣的屬性,況且作為正常人應該是不可能完全拋棄掉我們生氣的屬性的。生氣雖然受到大腦調控,但更多的底層神經和身體激素的作用,我們根本無法完全控制。
我們要做的便是控制好我們自己的生氣的情緒,讓生氣對我們有利,就像控制好我們自己的雙手去勞動為世界創造財富,而避免使用雙手去偷去搶。錯的不是生氣這種情緒,錯的是不會合理使用生氣的人。
另外,題目如果使用的是憤怒估計大家的答案就都不一樣了吧,生氣顯得很貶義了,但實際上生氣和憤怒大腦的神經反應是一樣的。
首先同意@堵衡 的說法,最近在看一些東西,裡面只提到一點點,拿來跟鹵煮共享。如果僅拿成熟與否來判斷過於草率,也不僅僅是情商的問題。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 投射性認同 。不好意思我得百度它的意思過來,在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理論里,投射性認同是一個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行為模式。
不光是生氣,焦慮、緊張、恐懼等各種情緒,都可以用上面那個東西來解釋,我不是心理學專業啊所以我不能說太多囧。
來解釋下這件事,比如一個人說了一句話讓你生氣,那麼,是對方給你投射了讓你生氣的他的幻想,他想要控制你。而你生氣,就是認同了他的投射。
多嘴:控制這件事情在人際關係裡面非常常見,在各種關係裡面都有尤其是親子關係。
來來來看看百度裡面的解釋:
首先,個體將自己的一部分(壞的,或者理想的部分)以投射幻想的形式放置在另外一個人的身上,並設法從內部控制那個人;
然後,當事人竭力讓接受者(投射性幻想的對象)採取與他所幻想相一致的行為;
再後,接受者對投射者的「竭力」誘導行為採取反應,這時,接受者要麼與當事人所幻想的行為一致,從而陷入當事者的圈套;要麼接受者沒有中套,即對當事者的行為不予理睬,這時投射認同失敗。
如果你生氣或者發生各種情緒,就是陷入了圈套。如果你沒有生氣或出現情緒,就是後面的對當事者的行為不予理睬,投射認同失敗。
當然如果你去百度的話,它裡面說有各種認同,但是都是基於投射性認同。
很少有人能夠做到投射認同失敗,我在看的東西裡面說,想要改變也是有辦法的,就是蘇醒自己的身體,做身體練習,感受身體,進行內修,以及做一些靈修。一時半會是做不到的。
有情緒也很正常,這鹵煮不必多慮,但是經常生氣已經影響生活或者非常嚴重的話,建議鹵煮諮詢心理醫生,或者找一些共修的項目參與。
這不單單是成熟和情商的問題這麼簡單,當然有些人會說進行了一些內修和靈修會讓一個人成長變得成熟或者輕商高,這很有可能。
啊,想到再補吧。閃人。說我們為什麼生氣,不如先回答一下我們為什麼不生氣。
原因有很多,我只說一個。
就是你前方已經無路可走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舉個例子吧,比如你在知乎上被人罵了,你的火氣「騰」就上來了,手腳冰涼憤怒的跟他對罵。剛開始是講道理,後來戰火升級,他跟你罵娘,你說罵我可以你怎麼可以罵我娘,然後呼朋引伴發專欄,各路好友粉絲開始對你的對手進行各種各樣高端低端客戶端的辯駁和辱罵,最後丫的在眾人的斥責聲中灰溜溜的跑走,於是你贏了爽了,下次再遇到這種人,你還會生氣,因為這有一條路。
那麼我把這條路封死。你是個單純的答題者,你只不過是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而已,但是因為某些原因(反正就那麼些原因而已),一大群噴子對你進行毫無理由的攻擊,高端的低端的客戶端的有點才識的半吊子也有,莫名其妙的垃圾用戶也有,說的全是一些讓你心裡拔涼拔涼的話
,你想:我把我寶貴的時間拿出來分享乾貨免費的不說,你們這些臭流氓有什麼資格對待我。我不玩了!於是你就走了,在眾人的挽留下,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嗯,帥氣。以後你再遇到這種情況,你還會生氣,因為這有一條路。
那麼我再把這條路封死。我現在以上帝的視角來堵死你,你的世界裡你只能上知乎,你上知乎一定會被別人罵,你怎麼罵也罵不回去,你想離開知乎,對不起呢不行我不讓。你呢,還是一個上進的人,不允許自己頹廢的存活,於是你就這樣每天寫乾貨,挨罵,還走不了(這是關鍵)。
於是你怎麼辦呢?
你肯定會痛苦,會傷心,會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他們會罵我?(我肯定不說是我讓的)你在極度抑鬱之後終於決定放棄抗爭,就讓他們罵吧,我充耳不聞就是了,我被人罵了這麼多回,我早就明白他們是怎麼一回事,就是他們都不是正常人。
於是,生活繼續,你繼續答題,被罵。某天他們沒罵你,你也不會覺得感激,因為你知道正常人不會罵你。「罵我的人都不正常,他們今天沒有罵我,是因為他們今天沒有犯病,正常人都不罵人,所以我感激他們什麼呢?」(沒有可悲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征)
於是第二天他們罵你的時候,你會很淡定「他們今天又犯病了,他們不是正常人,這是他們的常態,我跟不正常的人發什麼脾氣呢?」。
於是,你就不生氣了,時間長了,就真的不生氣了。生氣多難受啊,我幹嘛這麼對不住自己,對吧?
那麼,我再把你的路都打開,你可以罵回去,可以離開知乎了。於是你就離開了,當你在網路之外的世界裡又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了,你會說:這些人,比我在知乎上遇到的那些罵我的人相比,簡直不值得一提,我都不生他們的氣,我為什麼要生這件事的氣呢?
你看,別的事情也不能讓你動怒了。我可以說你成熟了穩重了胸懷寬廣了,但是這種褒義的詞語在你內心根本不會留下什麼痕迹。你所做的只是對比而已,然後那些事情就順理成章的不值得一提了。
所以說:我們為什麼會生氣?那是因為你還有路可以走,當你發現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你能做的只是承受的時候,你自然就不會生氣了。
我們常說,「生氣幹嘛?有用嗎?」的時候都是在意淫自己生氣了能有用,你能想出辦法讓自己不生氣。你在尋找這個辦法的時候,你會一直生氣。
所以我說,生氣和疼痛時很相似的,都是大腦讓你警覺想辦法的方式而已。
所以說想讓自己不生氣是很困難的,因為生病或者受傷的時候想讓自己沒有疼痛也是很困難的。
所以當你還能生氣,這說明你還有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個值得高興的事情好嗎?如果你能像我這樣,再上一個高度看待自己的生氣,你就不會那麼的生氣了吧?
以上,僅僅是我內心比較黑暗消極的想法,拿知乎舉例子希望大家不要介意,我是很熱愛知乎滴!
看了上面的答案我只想說 我睡覺被叫醒了然後很生氣難道是因為我無能嗎!!!
如何正確的抱怨、表白:不要批判
人際交往中,各種摩擦不可避免。在矛盾衝突中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直接決定你的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中最根本的原則是:必要時可以抱怨,但絕對不要批判。
抱怨與批判有什麼區別呢?抱怨只針對具體的事件評價一個人的行為,不涉及評論個人的性格缺點,而批判往往等同於責備,通常會用到「你總是——」或「你從不——」這樣的用語攻擊他人的性格特點,從整體上否定他人,給他貼上反面的標籤。
「你說過會包裹送來,可是你沒送」這是抱怨,「你忘了送包裹,太沒責任心了」則是批判。我們可以看到抱怨跟批判的區別在於,前者是陳訴事實:事件+個人感受,後者則是對人身進行攻擊:事件+性格缺點。
同樣,關於表白,當女生問我們,你喜歡我什麼?
有個知乎網友是這麼回得:四年前的一個早上,你忙碌著為我準備早餐,看著你的身影,我恍惚看到了天使,美極了,那時我便默默對自己說,這就是我要用一輩子去愛去疼的女人。
典型的:事件+個人感受。由於文化和教育環境的關係,我們中國人普遍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感受。還好,這些都可以通過不斷學習而改變。
歡迎抱怨,不要批判!
- 如何恰當的抱怨
- 批判
- 抱怨
- 不攻擊,不責備,直接表明觀點
- 「你從不給我打電話!從來不想到送我禮物!你太自私了」
- 真希望你能多給我打打電話!聽不到你的消息,我覺得你好像不太關心我了。
- 表達你的感受,不要援引所謂的絕對事實
- 不回微信的人就不懂得如何同他人進行合作
- 如果你不回電子郵件,我會覺得你好像不關心我們的項目
- 就事論事,不要全盤否定
- 「你總是對我這麼冷淡」
- 「我偎依在你身邊,可是你卻表現得有些冷淡」
抱怨有時聽起來讓人心煩,但是抱怨有時很有必要,因為它可以促進雙方的相互了解,有時還可以促進問題的解決。批判則恰恰相反,它會雙方互相怨恨,傷害彼此的感情,往往會導致矛盾升級。
面對他人的批判,大多數人會選擇自我防衛,處於防禦狀態的人往往封閉自己,不願意接受新信息,這將直接影響情感溝通的正常進行(John Gottman Joan Declaire)。
對很多回答不敢苟同,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我個人崇尚絕對的理智,零憤怒,零生氣。我覺得憤怒是一種非常丟人的行為,損人,害己,無智商,無思考,在憤怒的狀態中做的所有決定基本都是錯的。所以每次在生氣的情感升起或者快要升起的時候,我就會觀察自己的念頭,思考自己為什麼會生氣,慢慢的也有了點心得。
憤怒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情緒,因為它是一把雙刃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當然,有的時候也可能殺敵一百,自損一萬。
先說淺層次的吧,從生理上來說,人為什麼會有憤怒的情緒呢?
憤怒是人在收到外界刺激後作出的應激反應,是一種自我保護,憤怒曾經是人類生存的必備因素,和恐懼、性慾、食慾、疼痛一樣。恐懼可以讓人逃避危險、性慾可以讓人繁衍後代、食慾讓人補充能量、疼痛是身體對大腦的報警。那憤怒是什麼呢?憤怒是用來增加戰鬥力的。
人在憤怒的時候,腎上腺素升高,心跳加快,血流速度增加,全身肌肉緊繃,準備進入戰鬥狀態,當然,戰鬥力也會有所提升。這樣一來,人類和野獸搏鬥的時候,和敵人廝殺的時候,憤怒就成為了人類的朋友。這樣一來,憤怒就作為一種人類生存必備的素質,和恐懼,性慾、食慾、疼痛等等一起,在基因中一代一代遺傳了下來。
但憤怒的副作用就是會暫時降低理智。人在什麼時候最理智?人在安靜的時候最理智。在憤怒的時候,身體處於一個動的狀態,體內的血液,肌肉,心跳都在大功率的工作,腦子的思考速度就大大降低了。舉個例子,誰也不會一邊跑步一邊做高數題,誰都不會一邊打拳擊一邊思考人生。所以大家都說,人在憤怒的時候,智商為0。
其實憤怒應該是隨著文明的進步,逐步被淘汰掉的情緒,因為我們現在已經不太需要用憤怒來增加戰鬥力了。
接下來,稍微說深一點,憤怒是怎麼產生的?
上文說過了,憤怒是人收到外界刺激後,所產生出來的一種用武力自我保護的狀態,這就是為什麼人一憤怒,就會想動手……
關鍵詞:「外界刺激」。
外界刺激大體分為兩種,身體上的和心理上的。而對外界刺激承受的程度因人而異,比如說有人皮糙肉厚(身體上的),有人玻璃心(心理上)。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外界刺激必須要轉化成內部刺激,才能對作用體產生效果。
關鍵詞:「轉化」 「內部刺激」
基本上人人都有個「怒氣槽」,當怒氣槽攢滿的時候,人就爆發了。這個怒氣就是內部刺激積累。其實關鍵還是看你在意什麼,或者說你的弱點在哪裡。比如說因為個子不高而自卑的人,本來就怕別人說自己矮,你可能一嘲笑他矮,他可能就發飆了。記得有一次我左腳趾腫了,走路一瘸一拐,在地鐵里我覺得身邊所有的人都想踩我的左腳。
再說深一點,內部刺激其實是由自己利益的傷害而造成的。比如說:張三罵了我,李四騙了我,王五搶了我的錢,趙六企圖搶我的女友,田七踩了我一腳,王八咬了我一口 (好像有什麼奇怪的東西混進來了)……
關鍵詞:「我」
是的,這裡面都有一個共同的主角,那就是「我」。其實這個「我」,是可以決定「內部刺激」的大小的。但是我們一般不使用這個功能。大家可以仔細觀察一下,每一次自己生氣,都是因為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了。甚至「我餓了,但飯店的菜就是沒做好」以及「我想吃麵條,但女朋友就是要吃米飯」這種小事情,都可以導致很多人生氣。
怎麼控制情緒?
控制情緒對於一般人很難,基本上來說有三條路。
第一,磨練。每次生氣的時候,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念頭,要用自己的理智去思考並分解掉外部刺激。比如說被踩了一腳後,想想:「他也不是故意的,我的腳等下就不疼了,疼痛也只是暫時的不是嗎?我生氣也不解決任何問題。
第二,慢慢放下乃至消滅掉「我」。不是讓大家去自殺,而是把自己放下。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沒有了這個「我」,我還會生氣嗎?我還會痛苦嗎?簡單的說吧,多想別人,少想自己。其實自私的人活的其實更痛苦,朋友更少。誰願意和自私的人交朋友呢?
第三,明白世間的道理,也就是所謂的「道」。得道之人其實是不會生氣的,要生氣也是表面的生氣,演演戲做做樣子而已。這裡就不往深了說了,的確有點深……其實人最重要的是處好與自己的關係。
用自己覺得舒服的狀態在世間行走。
只有與自己相處好了,你才有能量去處理好與他人的關係。
那些在很多時候睚眥必報,張牙舞爪的人,源頭其實是沒能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
當然,我也曾有過那個階段。
不知道「我是誰」,不知道「我擅長什麼」。
對人生有些迷茫,但隱隱的又想成就點什麼。
當沒能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時,人會特別敏感,特別渴望他人的尊重和認同,特別在意旁人的眼光……
因為他(她)們內心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和定力。
總是要在不斷的嘗試後,在屢次試錯後,才能慢慢找到心的聲音,從而追隨內心,活出自己。
於是,外在的一切就都不那麼重要了。
前天與家人在一家生意一貫很好的港式茶餐廳吃飯。
正坐定,進來一對推著嬰兒車的年輕夫妻。
那位男士進來後就用手指指著店長的鼻子開罵,大概的意思是服務員沒有為他們及時引位。
氣焰很囂張,很有得理不饒人的架勢,也全然不顧身旁的妻子和嬰兒車裡的孩子的感受。
一旁的太太或許是早已習慣了先生的如此陣仗,眼神中面露無奈和一點點的畏懼。
嬰兒車中的孩子尚且年幼,看起來似乎沒受父親的影響。
但我們很容易理解的是,這位男士在日常生活中顯然沒能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
於是,他會特別敏感,特別需要他人的所謂尊重,把自己看的很重要。
想來,在日常家庭生活中,這位父親也常常極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嬰兒車中的孩子便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
當然,這個小寶寶相對很多的中國孩子來說,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已是幸福。
在我們的成長路途中,有些人性的傷口,會在我們完全不自知的情況下慢慢生長,直到進入我們的成人生活模式。
人們在成年後生出的很多問題,看似矛盾是在那個當下。
其實追本溯源是與我們的童年成長經歷,與成長環境,與成長記憶有關。
對於絕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受經濟發展階段的影響,受整體國民素質的影響,我們每個人內心或多或少都有傷。
於是,成年後,最大的一個功課該是療愈自己。
與自己對話,學會獨處。
人只有在安靜的狀態下才會慢慢生出智慧。
擁有了智慧,很多問題便不再是問題。
王小波的原話」是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前面那個回答的不是特別準確,個人覺得這兩句話還是有點去區別的…
因為這件事責任重大但自己力量薄弱,長此以往一定會難以支撐。但為了完成這件事哪怕大難臨頭也一定要去做。此時內心就難免就會有憤慨。尤其是他人還在懷疑你、給你暗地裡下絆子、逼你提早做決策的時候。
如果避免生氣就要養成優雅風趣的行為習慣,不順心的時候講幾句方言或者洋文,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化解情緒上的波瀾。
個人認為生氣恰恰在於對對方的不可知,或者說對對方的無能為力。從深層次講,是你認可對方地位和你平等或高於你。
比如一個陌生的小孩子弄髒了你衣服,你十有八九不會生氣,不屑也好,不值得也罷。說到底,是因為我們對比我們弱小的人事物有優越心理。所以不生氣。
而相反,若你被別人開寶馬賓士濺了一身髒水,可能會怒火中燒,破口大罵,甚至說人家為富不仁。因為面對高層或平級,我們會用更嚴格的道德標準要求別人。一旦別人稍不合格,而你又無能為力的時候,只能生氣了。
所以,從你生氣的對象,可以看出你的層次。
負面情緒,幾乎都來源於內心的自責,責怪自己沒有更強的能力、拿不到更好的資源、得不到更多的尊重。所以,不想生氣,就讓自己強大起來吧。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王小波
生氣來源於自己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和認可,所以情緒就會受到影響。內心的信念足夠堅定的人不需要別人的認可,他有自己的遊戲規則,所以他不會輕易受到別人的影響。生氣和抱怨就是自己脆弱內心的表現,厲害的人會去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生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