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為什麼要以悲劇結尾?

請教為什麼桃花扇要以悲劇結尾,這樣設計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起什麼效果麼,這種悲劇和莎士比亞戲劇的悲劇本質上的區別或者相似之處在哪裡?


整部劇的悲劇走向與歷史相合,作者初衷就是要寫一部歷史劇。結局的爭議集中在男女雙雙入道上,我想題主有疑問的也是這個。
愚見是和孔尚任創作意圖有關。
1 從主題看:本劇《試一出·先聲》中說到

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

可見在本劇的兩條線索政治和愛情中,作者似項莊舞劍,其意在沛公矣,政治一線為核心,是以愛情故事作引帶出紛繁政治事件,寫出南明興亡全過程。清代沈默為此劇作跋語講到

《桃花扇》一書,全由國家興亡大處感概結想而成,非為兒女細事作也。大凡傳奇皆主意於風月而起波于軍兵離亂,唯《桃花扇》乃先痛恨于山河變遷,而借波折於侯李,讀者不可錯會,以致目迷之於賓中之賓,主中之主。

主賓地位不同,自然客隨主便,加深悲劇意蘊。
2 謀篇布局上:《桃花扇》44出,寫侯李愛情15出。「離合之情」不脫興亡之事。開始侯李在明末動蕩社會中走在一起,因肩負政治使命分離,繼而分別以二人總集展開歷史事件,政治鬥爭為愛情提供動力和存在空間,國破後二人的政治使命不再,在劇本中使命也完成了,如此結尾發揮餘熱,加重明亡之悲。
3 生旦結局確是孔尚任有意為之,對此自雲

脫去悲歡離合之熟徑

認為一改大團圓的傳統。而如此得意之筆卻被好友顧天石改編為生旦當場團圓的《南桃花扇》,孔尚任在《桃花扇本末》中表達不滿

令生旦當場團圓,以快觀者之目……雖補余之不逮,未免形予傖父,予敢不避席乎。

其實我個人一直也不太能理解。大致是因為

  1. 劇情設計

劇中設計4次二人錯過的情節

  • 第一次是婚後,侯方域肩負使命離開。
  • 第二次是侯方域訪媚香樓尋佳人,而香君已進宮人去樓空。
  • 第三次侯方域因入獄二人音信全失。
  • 第四次二人在葆真庵門內外,近在咫尺卻絲毫不知。

陰差陽錯,屢屢擦肩而過。這分明是要先抑後揚的節奏啊。聊齋中《王桂庵》就是這樣講看得多開心啊。千盼萬盼孔尚任終於讓倆人重逢了,二人和讀者的心都正激動喜悅著呢,張道士——孔尚任傳聲筒來了,一聲呵斷,

兩個痴蟲,你看過在哪裡,家在哪裡,君在哪裡,父在哪裡,偏是這點花月情根,割他不斷嗎?

二人很快醒悟,雙雙入道,而我滿腦子問號愣在原地。
這一次次錯過既然不是為了突出重逢的喜悅和可貴,那又是為何。如果說是為了表現國之不存,情亦無份,註定要隨之而逝,那何必安排二人重逢,就此錯過一生不是來的更徹底。
再者,《餘韻》中遺民尚可隱居,相聚同悲,為何偏偏容不得侯李對坐吊明。
2.與人物思想性格不合
香君對於愛情的執著並未因多難而幻滅,《逃難》中香君對蘇崑生說道

便天涯海岸,便天涯海岸,十洲方外,鐵鞋踏破三千界。只要尋著侯郎俺才住腳。

可見即使經歷國破家亡其心未改。何以經道士一說反差如此之大。
再者,二人一向直面困難勇於擔當,和道家思想沒什麼聯繫,實在是看不成入道結局的唯一性必然性所在。

《文學理論》教材里有句話我覺得似乎解釋這個事情比較合理

傾向性能否找到恰到好處的存在方式,最終與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觀念是否深刻正確,是否站得住腳有關……藝術表現的失敗往往與思想觀念的缺陷有關。

作家無法將道士之理在主人公思想發展中找到存在方式,作家傾向性——「個人幸福服從於民族大義」這一思想存在缺陷。

由於對傳統戲劇理論知之甚少,不知以上分析是否合適。


具體史料不在手邊,先碼著。
這和作者孔尚任所處的社會環境有關吧。孔尚任是孔夫子的第六十四代孫,並受康熙皇帝的接見在御前講讀四書,擢升高官。按理說他應該是不會寫這樣一部傳奇的。但他在南京做官時,由於南明小朝廷覆滅不久,有大量的明末遺老,在與他們接觸的過程中,聽聞了很多第一手史料。作者「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從兩個小人物侯方域、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反映出社會的動蕩。作者並不是簡單地憑悼這段歷史,而是更多地是反思。自「聖主崇禎縊死煤山樹頂」後,馬士英、阮大鋮等人扶持福王在金陵建立起南明小朝廷,整個朝廷的官員們在民族危急的關頭,不思抵抗清兵,反而日日歌舞昇平。倒是復社文人、李香君這樣的風塵女子深明民族大義。實在是一種極大的諷刺。 在桃花扇這部傳奇中,作者把二人都處理的很藝術化,二人在道觀相見經道士點化後放下一切。
現實中的侯方域其實後來接受了清廷的「招安」,參加科舉,並做了官。而李香君也和侯方域回家,但好像沒有受侯父的待見。從侯方域的散文《李姬傳》中可窺見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愛情可能是李香君一往情深,而侯方域有負於這段感情。
在《卻奩》一齣中,李香君表現的高度,簡直可以讓這部傳奇叫做《李香君傳》,而在現實中李香君可能只是限於學識不高但和復社文人交往頻繁後耳濡目染地知道什麼是「民族氣節」,但具體是否該愚忠於腐朽不堪的朝廷,她並不知道。
扯了這麼多,作者為什麼要把這部劇處理成悲劇,他自己已經說了「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


有些人不喜歡桃花扇中的民族主義,謂之愚忠。但我覺得,一個人很難跳出自我,以歷史高度來看當下的問題。在他們那個時候,家國覆滅,外族入侵,每個人應該怎麼做?百姓也罷了,孔孟之道教育出的讀書人呢? 亂世之中,接受現實,忘記曾經口口聲聲的忠君報國,求一個卑微的自保,其實沒什麼錯,也是普通人無奈的選擇。但是堅守自己的信念,不惜以生命抗爭的人,更加值得欽佩。

這樣的堅守,太容易被現實擊碎。或者說它生來就是被擊碎的。李香君抱著忠於明朝的信念,不可能在明亡之後過上幸福生活。別人懶得理會一個女人的政治理念,但是侯公子才名在外,不歸順清朝怎麼會放過他,他不死就是變節。桃花扇不是牡丹亭,牡丹亭里愛情是第一位,桃花扇更多在寫民族氣節,愛情是建立在共同的氣節上的。李香君的愛情註定悲劇。

多說幾句吧,其實李香君是個挺可悲的人物。我覺得她也算心比天高,身在風塵。一開始作為名妓,偏偏孤芳自賞,追求愛情。後來一個弱女子,亂世飄零,又懷著對明朝的一片愚忠。她太理想主義,看不透現實。看到她最初喜氣洋洋與侯朝宗結合的時候,我特別傷心。她似乎完全不知道她的幸福有多麼脆弱。她自己只是個青樓女子,道喜的眾人無非逢場作戲,情郎不過是逃避現實尋花問柳的遊子,連買她的錢都是香君痛恨的阮大鋮給的。好像沙漠里的人在海市蜃樓前歡呼,他不知道那個是假的,馬上就要消失。


原因是很清楚的:

第四十齣有這麼一段:

(生)此言差矣!從來男女室家,人之大倫,離合悲歡,情有所鍾,先生如何管得?
(外怒介)呵呸!兩個癡蟲,你看國在那裡,家在那裡,君在那裡,父在那裡,偏是這點花月情根,割他不斷么?

這句話太有殺傷力了,我覺得這是中心句,全劇我們看不到國在哪裡,家在哪裡,君在哪裡,父在哪裡。

餘韻中(第四十四齣)中有這麼兩句:

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
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

把興亡看飽才是目的,把悲聲唱老才是態度。

團圓是不可能的了。這樣做的確使得作品的藝術境界和層次提高了不少。

但是用雙雙開悟來處理,確實感覺突兀的很。(不知道是我功力不到位還是怎麼的)

但或許,這種突兀與矛盾反映出來的就是那個時代,就是孔尚任自己吧。他沒有自信書寫團圓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亡天下之際豈得團圓?

《桃花扇》與西方悲劇相比,沒有意志與命運的極端衝突,沒有性格與境遇的尖銳對峙,只有對遠去不久的一段歷史的濃郁的感傷情懷,在憂患、失落、破敗的封建末世中漫溢出一聲深深的嘆息。


《桃花扇》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傳奇里,寫著鶯鶯燕燕,把男歡女愛編得盡了,絕了。用史老太君的話來說:「都是一個套子,左不過是些個才子佳人。」明末以來,王朝龐大的政治體系,就是貪污腐敗得把大廈給蛀塌了。看著這樣的才子佳人故事,完結了那個王朝。在這個基礎上,南明政府還不思進取,偏安一隅。作者別出心裁,才子佳人的離合之外,加上國家的大義與民族的傷痛,寫的是對與前一代王朝的懷念與思考。藝術是需要人共情,共鳴的。看了這樣的悲劇故事後,許許多多,對於舊王朝懷念的人,痛惜著自己的江山、自己的天下,所謂桃花扇底哭南朝,便是如此啊。用余秋雨的話說:「漢人的朝代,亡了,沒亡,又有什麼區別那?」對於過去的朝代,批判,悔恨。對於如今的天下,失望,不滿。在這樣的王朝更迭之下,才子佳人太過渺小了。更不能讓自己的主人公,跟著新的朝代,住在城堡里過著幸福的生活啊。


葉長海先生在《中國戲劇學史稿》里提出來這樣的論斷:如果依從傳統大團圓結局固然更符合國人審美,但是那樣的的話境界與意義會大打折扣。這部戲的立足點是家國情懷而非兒女情長,再加之孔尚任自身經歷。便有了這樣的結局設置。


從孔尚任的角度看啊,他的一生受明末故國遺老的影響很深,他的內心是極不認同清王朝的,又被生活所迫不得不選擇仕途
主角兩人雙雙戰死在反清復明的戰場上,這兩人就被塑造成民族英雄了,清王朝顯然不能容忍
兩人在清朝苟且偷生,顯然又不符合作者的道義
所以他們只有入道求仙這一條路啊


咱說的是崑劇的桃花扇吧?侯公子沒降清,而是和香君一起悟道出家,也不算太悲吧


推薦閱讀:

二十一歲了,剛喜歡上崑曲不久,聽不清崑曲的唱詞怎麼辦?
為什麼學習崑曲要先通四聲陰陽?
求崑曲推薦?
關於崑曲的網路營銷,可以考慮從哪些方面下手?
崑曲中扇子是怎樣運用的?

TAG:崑曲 | 明清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