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畫理論中的「暢神說」與人物畫理論中的「傳神論」是什麼關係?為什麼?
中國畫論,山水畫,暢神說,人物畫,傳神論
謝邀。關於畫論的問題,倒是很有興趣說道說道。
中國畫論里的「暢神說」和「傳神說」雖然都說「神」,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東西。
暢神的神,暢的是創作者和欣賞者的「神」,宗炳在《畫山水序》中有言:
於是閑居理氣,拂觴鳴琴,披圖幽對,坐究四荒,不違天勵之藂,獨應無人之野。峰岫嶢嶷,雲林森眇。
聖賢暎於絕代,萬趣融其神思。余復何為哉,暢神而已。神之所暢,孰有先焉。
也就是說,當人們打開一張畫捲去欣賞的時候,就是在「暢神」而已。
這部分是欣賞者的「暢神」,而對於創作者來說也是如此。
中國傳統畫人主動創作繪畫,是要通過繪畫蕩滌心靈,去除雜欲,從而達到他們的「暢神」。蕭賁說「學不為人,自娛而已。」李成說自己繪畫是「弄筆自適」,米芾說蘇軾畫枯木竹石圖是「寫胸中盤郁之氣。」繪畫同寫文章、唱歌、舞蹈其實是一樣的,都是對自我心靈的表達,而中國畫家寄情于山水花鳥等自然之姿,他們望秋雲,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繪畫不僅僅是自我向外界的表達,同時也是自然山川草木對自我心靈的凈化,所以當他們在表達的時候,就是在「暢神」。
傳神論講的,則是人物繪畫要傳達出所描繪人物的神采,抓住他的特徵。
人物的神采其實就是眼睛,顧愷之曾說:「傳形寫影,都在阿堵中。」阿睹就是眼睛。除了眼睛之外,還有描繪對象的一些外形特徵、性格特徵乃至身份特徵。
比如蘇東坡曾自嘲,說他在燭光的映射下看到牆面上自己面頰的影子,就讓人把牆面上影子的形狀摹寫下來,所有見到這形象的人都大笑,說這一定是蘇東坡。為什麼?因為老蘇長了一張「馬臉」,「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未流到腮邊」不是白說的。
關於傳神論,前幾天正好看到一篇文章,可以做一個例子。
上圖是明末文人張林宗的畫像,下圖是張林宗的九世孫,從畫像上看,不管是眼袋、嘴唇、顴骨竟然都十分相似,除了讓人驚嘆的遺傳力量外,這件畫像其實是在張林宗去世多年後,曾一起同游的畫師根據回憶所做,更可見中國畫遺貌攝神的超高能力。
好了,暢神說和傳神論我都大概的解釋了一下,至於這其中有沒有關係,有什麼關係,一目了然,讀者不妨自行分辨。
上圖的原文在這裡,有興趣可以自己看看。
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12859?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首先,「暢神說」與「傳神論」中的「神」同字不同意。但也並非沒有關係。
簡明一些說兩者的關係,那就是都強調了被描繪對象的內在意蘊,都推崇著超出描繪層面的美學標準,都是由中國畫根深蒂固的「表現」傳統催生的。
山水並不是山水、樹石、屋宇、樓台……的機械組合,而是貴在可以讓人(無論是觀眾還是作者)可賞可游可居,所謂「老病俱至,名山恐難游遍,唯當澄懷觀道,卧以游之。」於斗室之中修養身軀,以山水畫來慰藉心神,一吐胸中逸氣或抑鬱……所謂「暢神」是也。如果不能達到這一標準,畫面上結構再精巧的山水也是沒有意義的。
肖像畫就更不是空泛皮囊的簡單描繪了,而是重點在於傳達人物內在的精神氣韻,顧愷之是中國較早的人物畫家,除了說出「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之中」的名言,還有個小故事,相傳他畫名士裴楷,再臉頰上加「三毫」,為了表現出人物的精神氣質甚至不惜改變原來真實的樣貌,這是多麼主觀的「表現」意識啊!
「暢神說」與「傳神論」最大的區別在於「暢神」是暢藝術創作者或藝術欣賞者之神,「傳神」是傳被描繪對象之神。
部分引用未細查資料,如有失當,權作示意。推薦閱讀:
※中國的「文人畫」講究哪些意境?
※國畫如何和當代藝術發生關聯?當代藝術與國畫是兩個不同的美學標準么?
※你的收藏夾里有哪些美好的畫具店?
TAG:中國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