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國版電視劇《深夜食堂》?
如何看待黃磊主演的中國版深夜食堂?
別的不說,中國版深夜食堂怎麼能不是大排檔?
我曾經住在大排檔上面一年。
我在這個大排檔遇到了以下事件:
一,小三抱著孩子找正室
二,高利貸帶手下找債主
三,一對情侶在一堆啤酒瓶里鬼畜版互打耳光
四,一對中年婦女一邊撕打一邊抱著哭
五,我在吃河粉時,一個人腹部中刀倒在我腳下。老闆邊給我上青菜邊叼煙打120。
六,女版馬景濤抓著男版林黛玉當求籤桶搖:你愛不愛我,你愛不愛我……男的只會哭。
七,少女抱著吉他唱歌,結束時,老闆娘都會給她一碗糖水(甜品)
八,兩個大男人喝醉了,脫褲子,比大小。還沒脫完被老闆娘勸走了。
九,有個警察給剛從牢里放出來的朋友洗塵。他哭得坐在地上,那朋友把他送上車。
十,三個大男人喝著喝著問老闆要三柱香,學桃園結義。老闆還真給了他們。
……
外表冷漠的中國人在大排檔里,兩杯濁酒下去,回歸到最原本的自己。
大排檔對於都市的我們來說,不僅僅是那一口美食,更是一個告解室,一個釋放痛苦的地方,一個心靈衛生所。
沒有在城市裡默默無聞生活的人不會懂,外表平凡的都市人卻承受著和英雄一樣的七情六慾。英雄能夠處理,凡人只能找地方傾訴。
深夜食堂太乾淨,乾淨得只剩下看起來不錯的食物,沒了殘留的心理垃圾。
黃老師啊,你在人間四月天,我們在凡間四季。
要想拍好中國版得讓黃渤來演,就開個膠東海鮮大排檔,再賣些烤串、花毛、啤酒、鮁魚餃子。
管虎、徐錚、沈騰加班後來這吃吃毛豆、吹吹牛B、摔摔酒瓶子~
黃渤端著一盤炒蛤蜊出來呵斥到「吵吵什麼,那三個大嫚都叫你們嚇跑嘞。」
鏡頭一轉,秦海璐、馬麗和賈玲三姐妹白了一眼黃渤,說到「滾犢子吧,就他們仨小雞仔,敢吹一瓶不?」
這時候閆妮推門進來「喲,咋還沒收工咧黃老闆,你可好久嚒去額店裡坐坐了~」
前後腳,城管@張譯伸了個頭進來,「黃師傅,您門口的烤架明天趕緊撤了吧,最近封堵開牆打洞,查的嚴。」
「俺這是租的六爺的房子。」
「六爺也不好使,上面文都發了。喲閆大姐也在呢,你那客棧的門臉估計也得重新整整。」
說完也不多坐,抓了把毛豆,走了。
(中國的深夜食堂應該是這樣的畫風 ,照片是我ps的,這樣的黃老師是不是看著順眼多了)
我不太懂為什麼要翻拍,黃老師想營銷自己的「黃小廚」品牌,完全可以原創一個符合本土品味的本子,而且難度並不是很高。
我隨便編一個。
老黃是個國企老員工,人到中年屁事一堆,老婆更年期敏感神經,女兒叛逆期兇猛乖張,老婆吵著要買房,女兒吵著要留學。
因為頂撞領導一氣之下主動請辭,因為此事婚姻也受到了影響,老婆女兒離開了老黃。
老黃凈身出戶,搬回了原來單位分配的房子,找工作一直受挫,老黃此時想到自己年輕的時候曾經當過廚子(老黃能追到自己的老婆,也是靠著自己化腐朽為神奇的廚藝。)
於是老黃在自己樓下擺起了攤,經營起了大排檔。
第一集:蛋炒飯
出走少年被流氓欺負,偶爾逃到老黃的攤頭,老黃為少年打了掩護保護了少年,並為少年炒了一碗蛋炒飯,少年說自己是單親家庭,因和父親不和所以離家出走,爸爸不會做飯,只會炒蛋炒飯,他不太愛吃,但沒想到老黃的蛋炒飯如此好吃。老黃說,不是因為我炒得多好吃,而是因為你餓了,相信我,如果你今天回家,會吃到此生最美味的炒飯。
第二集:炒麵
小紅是個快30歲十八線的小演員,整天面試謀求工作機會,她沒有背景也不想被潛規則,一直碌碌無為,早出晚歸,多年男友也拋棄了她。一次她獲得一個大ip劇的小角色的機會,但明確了要被潛規則。在老黃的飯桌前,她正苦於此事,她也不經意和老黃提起此事,小紅按老規矩問老黃要了一碗不要放豆芽的炒麵,小紅不愛吃豆芽,但老黃故意給小紅炒了一碗加豆芽的炒麵,小紅不解,老黃說不小心忘了,小紅說不愛吃就是不愛吃,於是一邊吃炒麵一邊把豆芽都挑了。老黃笑著說,你都不肯為豆芽獻身, 還指望為藝術獻身?別多想了,你不可能紅的。吃完回家吧。
以此類推。
反正走清新路線,嘗試從每道家常菜推演出故事主題。
炒飯是最簡單的家庭料理,平時一般不會吃,是苦於沒有食材而將就的料理。但餓的時候吃起來特別香,就像我們大部分人的父母平凡,成就平平。但當我們無助孤單,總會先想起他們。(第一集主題,平凡)
麵條就像人生抉擇,看似一團亂麻,但吃的每一根都有頭有尾。所以料理以麵食為主。(第二集主題,選擇)
然後再在這些主題裡面注水劇情。
我沒什麼文化,也可以隨便想出兩碗雞湯,真叫專業編劇絕對寫得更為專業暖心,何苦嫁接別人的感動清新。我們國內市井層面上的某種粗糲才是最打動人心的。
ps:有人提醒我說的故事有即視感,首先這真是我臨時編的,挺套路,有即視感也正常,家長里短,人情冷暖,沒有什麼波瀾不驚,我們大部分的經歷都形不成情節,只是不斷重複。
我認識一個長輩,年輕的時候是某某技術廠長,他當時有一個汽車空調冷凝技術的專利,拿了上海市的二等獎。獎金是2萬左右,但最後分到他這隻有二百。
他非常有個性,給了自己班組一個關係很好的鉗工一百,就辭職了。
然後開了小飯店,我經常去他哪兒吃吃飯,他因為和我父親關係不錯,所以不收我錢。但當時我還覺得他小氣,因為我喜歡吃椒鹽排條,也喜歡紅燒大排,但他通常只允許我點一個,他說都是豬肉重複了,但通常只允許我吃排條,他的排條麵粉多過肉。
如果我和父親一起來吃飯,我就可以都點,他給我父面子,所以我經常拉著父親去吃飯,父親也經常一個人去吃飯,當然我們都不給錢。
其實飯店生意不太好,後來我問父親應該給伯伯錢的,做生意不容易。
父親說,他開飯店的錢是他出的,他還沒還呢。
於是乎我很多年一直白吃白喝得理直氣壯。父親差不多都快住到他店裡了。我們三個人就這麼互相占對方便宜這麼多年,我們都是凡人,活得粗糙,談不上重情重義,大多遵循本能,只是不做惡罷了。
鑒於老是有人不看到最後就著急地去評論我的名字的問題,特意把我原先寫在結尾的鄭重說明放到最前面:
另外必須要鄭重說明,雖然我也叫吳昕,但我不是那個波西米亞來的伊麗莎白,我只是《深夜食堂》(不管中版還是日版)的一名普通觀眾。
感謝大家對我腦洞的讚美,以下為原答案:
小林薰的刀疤一看就知道這個男人有故事,過去也許是混黑道的,為了保護心愛的女人挨了老大一刀,於是反抗並成為了黑道老大,最後金盆洗手,因為熱愛美食並有失眠的困擾,又因為心愛的女人早早去世,雖然是個曾經呼風喚雨的老大但是也會感到孤獨,所以選擇半夜開店,給別人溫暖也給自己慰藉。不過因為過去的經歷,所以一個人在店裡,碰到什麼顧客也不會怯場,哪怕是現在的黑道老大。
黃磊的刀疤一看就知道這個男人有事故(感謝 @盛夏廳的陰影 、 @林雨軒 ),可能是個廚師學徒一直都炸不好油條,有天不小心崩自己臉上了,師傅實在受不了一個油條都炸不好的學徒,於是他被趕了出來,只好自立門戶,又沒有工商牌照,所以只能半夜開店,也只敢給來的客人泡泡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
謝邀。
在看劇之前,我本來抱有特別高的期待,總覺得能演溫情又好吃的深夜食堂的演員只有黃磊了。
在我心目中,本來以為黃磊版的深夜食堂是這樣子的——
老北京的小院兒里,黃老闆正在串羊肉串兒:
認真仔細地串好:
街邊支個攤兒:
擺上啤酒:
烤肉架:
跟大媽聊聊天兒:
一邊滋滋地烤肉,香氣撲鼻:
顧客什麼人都有,有鄰居大叔大媽,有學生黨,有白領:
(想像中)黃老闆沒事就臭貧兩句,兩瓶酒、幾串剛烤出來的羊肉下肚,溫暖一整個冬天~
就不是街邊攤那也是這樣的吧:
(想像中)比蒼蠅館子大點兒,老闆不愛搭理人,可手藝是真好,川湘魯菜都來得。
直到我看到了這樣的黃老闆:
脖子上這條白毛巾……扶額……抗日戰爭時期,脖子上這樣系白毛巾的都是要被打死的好嘛!
藍後,黃老闆捧出的這幾碗面…………
你告訴我這是我吃過的老壇酸菜牛肉麵?!!!!!
速食麵的正確吃法不應該是這樣嗎!!!!
↓↓↓
拿開水泡上,上面還壓一雙筷子,再配著小酒小菜花生米。
另外,請注意毛巾的戴法。
總之,你告訴我這部劇是中國版,我懷疑我不是中國人。
————
白毛巾的梗還有不知道的……同學們,不要總看日劇,抗日劇也要看嘛。
抗日戰爭的時候太多啦,比如這部就有講:
出自 @張譯 《我的團長我的團》
謝謝大家的贊,我本來是吃飯的看中國版的深夜食堂的,一上來給我整碗泡麵,我的飯還要不要吃了!還吃不吃的下去了!跳了兩集果斷關上打開了舌尖上的中國,正好看到這段。
曾經魔都租房樓下就有一個小飯店,每天營業時間是下午5點到第二天早上5點,標準的深夜食堂了吧?
菜有便宜有好吃,主打:椒鹽排條,耗油牛肉,回鍋肉,宮保雞丁,魚香肉絲,茄汁豆腐,剁椒魚頭,西湖牛肉羹……然而最火最好吃的莫過於他們家放湖南辣椒的蛋炒飯。
店員簡直活脫脫的現代中年版武林外傳式組合:一個很能幹的坐店老闆娘,一個胖大廚,一個高高瘦瘦喜歡偷懶的打雜姑娘(大媽),還有老闆娘的跑堂……哦不對,是送外賣的老公,以及一個天天下午來做功課的老闆娘的兒子。就缺個記賬的了。
客人組成和武林外傳里也幾乎一模一樣,主要是鄰里鄉親。這個小區租客很多,上班族懶得做飯,學生聚會,情侶約會,夜班工人下班打牙祭,退休老頭過來約酒,大家都認識。每天在一起就是歡快地八卦,導致老闆娘掌握了全小區的婚戀狀況,誰分手誰成了她統統知道。
日本的深夜食堂講述的是邊緣人的寂寞,然而這裡的深夜食堂卻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每一天都在努力的平凡小人物的生活,每天飯店裡都是熱鬧歡快的氣氛。儘管隔壁就是昂貴的日料,但蛋炒飯配八卦也足以讓人產生滿滿的幸福感了。
只可惜,去年回國的時候,特意去找那家店,卻早已人去樓空,不知老闆娘和她的店員今何在,不知道她的兒子有沒有考上重點中學。只是我在國外這麼多年,無論怎麼嘗試,卻始終做不成那麼好吃的蛋炒飯了。
預警:圖多字多,注意流量。
其實從今年二月份改編的《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開始,我對日劇翻拍就有很深的成見了,只是由於「雖然看著難受,但又說不出到底難受在哪」這樣的理由,一直遲遲沒有動筆去寫劇評。
後來《問題餐廳》的翻拍出來,雖然整體質量比《約會》好一點,但卻因為對人物的塑造上有了很大的偏差,讓我稍微有了點靈感。
再加上後來的《求婚大作戰》,算是稍微看出了點眉目,於是做了簡單的評價。
如果說《約會》、《問題》兩劇的影響力太小,沒有掀起波瀾,《求婚大作戰》讓觀眾覺得低幼從而懶得去說,那麼《深夜食堂》剛一播出就遭到大規模的抵觸和吐槽,則直接表達了國內觀眾對日劇翻拍的態度----真的是爛到沒法忍。
究其原因,除了編劇,我實在也是找不到其他的理由了。
我在 如何評價中國版電視劇《求婚大作戰》? - 知乎 中就已經提過我的觀點:
改編的最大問題,是首先要明白編劇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再去改編成適合本土文化表達的方式。
同為影視從業者,我非常能夠理解同行們為什麼迫不及待的拿日劇來改編。
當然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限韓了,但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日劇的劇本簡直太漂亮了。
我和一幫朋友們在看日劇的時候總會發出「天啊編劇的腦袋裡到底裝了什麼?」或者「我的媽呀日本編劇都是怪物嗎?」以及「媽的好想拍他們的劇本啊!」之類的感嘆。
可是我們也不止一次的試想過,如果拿著同樣的劇本到國內來拍,那拍出來絕對是四不像。
但是,翻拍這件事看起來似乎也不是那麼的難。畢竟最大的難度是從0到1這一步,都跨過這一步了,把1變成1+,或者變成2,最不濟變成1-,是有多大的難度呢?
【翻拍】的第一要務,是要【理解】。
比如被多國翻拍過的電影《十二怒漢》,每一版都有極高的評價。
它可以越過國家、文化、種族的限制,成為佳作,就是因為每一次改編,編劇都能理解這部影片的核心所在----陪審團製造的是多數人的民主還是多數人的專制。
而一次錯誤的翻拍,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改編者對原著的不理解或者誤解。
比如老謀子拍的《三槍拍案驚奇》,被誤解的不僅僅是把黑色喜劇變成了「彩色喜劇」,更多的是對「喜劇」二字的誤解,拍出了一部加長版小品。
那麼,《深夜食堂》和一眾翻拍日劇的國產劇們,到底被編劇誤解了什麼呢?
早年國內也試圖翻拍好萊塢的電影,然而無論是小妞電影《結婚大作戰》,愛情喜劇《男人百分百》,青春歌舞片《歌舞青春》,黑色幽默《血迷宮》,以及莎翁劇改編的《夜宴》,都均以惡評收尾。
因此國內電影人得出一個結論:大概黃頭髮藍眼睛的西洋人的電影,是不合適我們翻拍的。
於是國產劇開始翻拍韓劇。
不得不說,某些韓劇也確實很符合國內部分觀眾的審美,雖然拍出來口碑也不見的好到哪去,但至少收視喜人。
另外如果不是因為韓國電影尺度太大,估計早就下手了。
然而一紙限韓令,讓準備吃一輩子泡菜的某些片商傻了眼。
環顧我國四周的友鄰,泰劇顏值太高而智商太低(於是直接抄襲),馬來劇和新加坡劇都已沒落(但是依然借20年前的梗來用),蒙古印度之類的基本想都不敢想。
再三思忖,似乎只有那些發生在現代化大都市中關於俊男靚女故事的日劇,最符合我們翻拍的條件。
於是,就決定是你了!翻拍吧日劇君!
然而,這只是編劇錯誤的第一步----編劇們【誤解】了原作的內核。
就拿《深夜食堂》來說,原著漫畫講述的是都市邊緣人的故事。
包括中年同性戀、黑社會成員、脫衣舞娘、變性人等。
這些邊緣人,有很多是日劇都不敢觸碰的雷區,放到國內,編劇連他們的身份都不敢提,更別說如何寫好關於他們的故事了。
比如第一集,一開始就改掉了脫衣舞女、男同性戀、黑幫頭目的身份,那麼顯然故事的深度和感染程度就會下降一個層次,而原版中加在他們身上的情節,就會顯得沒有可信度。
但事實上,這些人的「身份」雖然獵奇,但本就不是原著漫畫的精髓所在。
原著漫畫和日劇講述的核心是:當年華逝去,那些經歷了痛苦和失去,活的並不出色,而又難以改變的人們,該如何面對人生和自己。
相比於原著用淡淡的冷幽默去自嘲的態度,日劇用的是慣用的日式煽情路數,但它們都表達了一個觀點:面對無法改變的事情,就不要去痛苦掙扎了,接受和適應,然後樂觀的活下去。
這種觀點放到國內基本是讓人難以理解的。
與此觀點接近的,大概是《老炮兒》。
當大家都期待被欺負了一整部電影的六爺能夠在最後痛打一頓惡人的時候,六爺卻倒下了。
觀眾大呼「真沒意思,都沒打就躺了」,但導演想說的卻是「六爺爭的不是拳腳,而是一股子拗勁,一股子傲氣」,然後觀眾就說「就你牛逼,看把你丫能的,人慫話還多」!
之所以產生這種觀點的不認同,是因為中國和日本在文化和觀點上的追求,本就是大相徑庭的。
日本已經過了追求一日三餐溫飽,努力積極向上追求幸福的階段了,而中國還在高速發展的路上。
我們的都市言情片,探討的最多的是婚嫁、婆媳、房子、柴米油鹽、子女教育,而且還沒討論清楚。
而日本的都市言情片早已過了這個階段,探討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善與惡、生存與尊嚴、同化與獨立的問題。
簡單來說,《深夜食堂》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客人是【因】,他們的情感歸處是【果】,而食堂、老闆和菜品,只是促成他們的【催化劑】而已。
反觀我們的編劇,給客人們添加各種狗血劇情,然後用撕逼製作所謂的「戲劇衝突」,最後來一份美食,大家和好。
對不起,雖然我只有4歲,但這種3歲小孩的勾當還是騙不了我的!
【誤解】了故事的內核,就會【誤解】情節發生的作用。
不能徹底的理解原劇表達的核心思想,那麼劇本怎麼寫都會有問題的。
就像把《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里的高功能人群謹小慎微的生活方式改編成神經病擾民的故事,也像把《問題餐廳》里反女性歧視的老闆娘改編成鐵T主持正義的撕逼大戰,或者把《求婚大作戰》里搞不清自己青春蹉跎在哪的龜毛少年改編成傻瓜苦戀白蓮花。
這些浮於表面的改編,恰恰透露了編劇們浮躁和急於求成的心態,沒有辦法透過現象看本質。
現在就算把《深夜食堂》的日料店改掉,改成大排檔,來往的客人改成都市白領、大學學生、奮鬥中的程序員、日夜兼程的農民工,一樣講不好這個故事。
因為原故事的核心是接受痛苦和失去,而奮鬥中的國人需要的故事核心是付出就有收穫。
因此當阿龍高傲冷酷的穿西裝戴墨鏡帶著一個囂張的小弟去居酒屋吃香腸的時候,我們可以理解他這麼做的原因,因為人物行為符合人物的設定,而人物的設定是為故事核心服務的。
然而當國產版的阿龍成了物流公司老闆,卻依舊高傲冷酷的穿西裝戴墨鏡帶著一個囂張的小弟去居酒屋吃香腸,我們就會嗤之以鼻----這到底是什麼鬼?
而加班到十二點跑去居酒屋吃茶泡飯的女人,我們也能理解,因為畢竟茶泡飯是清淡的食物。
但是十二點跑去居酒屋吃翻了幾倍價格的泡麵是有多想不開?為什麼我不能去today用關東煮的湯泡一碗面呢?
這就好比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你拍一部《大空頭》肯定會被人打死,人們更樂意選擇看秀蘭·鄧波爾唱唱跳跳。
同樣的情節必須服務的是同樣的故事內核,在已經大刀闊斧的改動故事之後,卻非要用同樣的情節來推動故事,很明顯是沒有辦法成立的。
這就好比葫蘆娃的爺爺是因為和蛇精真愛才被抓去的,那葫蘆娃前赴後繼的去救爺爺,你還會感動嗎?
然而故事的內核終究是人,可惜的是,編劇們連人都要【誤解】。
就像我前面說的,由於日本人和我們外形相似,東京和北上廣又同屬發達的現代化都市,導致編劇覺得故事可以互通。
但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
我們看歐美影視作品的時候,總是可以迅速的分辨出一些亞洲面孔是中國人、日本人還是韓國人,就是因為,這三個國家的人雖然長得很像,但內里完全不是一個樣子。
日劇在塑造人物方面,有一個很關鍵的特徵,就是【分寸感】。
何為分寸感呢?
極力塑造獨特的自我,卻又精準把握事情的尺度。
比如《李狗嗨》里的古美門,囂張跋扈,功利刻薄,剛出場的時候大家和我老婆gakki(嘿嘿)一樣討厭他,但是當他面對大是大非之時,那種堅決守護司法而摒棄大眾正義的凌冽,又可以瞬間讓你愛上。
或者早年《律政英雄》中的久利生公平,不管平時如何弔兒郎當,一旦上了審判台,那種絕對的正義感又讓人肅然起敬。
又或者是《四重奏》里的四位主角,喪歸喪,但面對原則性問題,沒有人會退讓。
這就是日本影視中對角色塑造的典型手法,因為日本的崛起關乎於他們對「精神力量」的推崇,所以塑造一個脫離世俗、卻又秉持堅定理念的人,是讓角色成型的不二法門。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文化,這是日本獨有的文化,我們拿來用並不合適。
我們國家更受歡迎的影視角色的品質,不是【分寸感】,而是【坦蕩感】。
比如我們的萬年大IP《西遊記》,人人都愛坦蕩的孫悟空,討厭墨守成規的唐三藏。
近期大熱的《人民的名義》,正義坦蕩如達康書記,邪惡坦蕩如祁同偉,都是人氣王。
就算不是大是大非之人,我們也愛《武林外傳》里每一個坦蕩的小人物,也愛《紅色》里坦蕩的「膽小鬼」徐天,愛《英雄本色》里的小馬哥多過豪哥。
我們也不是沒有過成功塑造過一個美好的老闆的形象,《炊事班故事》里的班長胖洪,《東北一家人》里的牛小偉,《武林外傳》的佟湘玉。
他們都不是聲音低沉,沉默寡言的老闆,他們都是話匣子,開閘泄洪就收不住。但在叨逼叨之間,就能給你燉上一碗溫熱的雞湯,讓你溫潤心田。
日版的《深夜食堂》那個沉默的老闆,用肢體語言表達著自己的【分寸感】,而中版故意壓低聲音的黃老闆,估計在現實中就招攬不到什麼客人,店子也開不長久的。
就目前的國內影視行業來說,大家都在喊著:我們有好導演,我們有好演員,我們有好攝像,我們有足夠的資金,但好編劇在哪裡?
然而編劇的生存現狀令人堪憂,沒有人願意培養編劇,卻又天天指望著有好劇本能拍。
改編日劇,就好比讓還在學爬的國內編劇們強行跑起來,最終的結果,除了速度沒法加快,自然就是栽了一個又一個跟頭。
希望這次《深夜食堂》在豆瓣上近乎探底的分數,是真的可以給行業里佔據關鍵位置的人們一個響亮的耳光,響徹中國影視未來的道路。
【全文完】
黃磊臉上的疤應該是炸油條時嘣的。
------------更新分割線-------------
然鵝一語中的,昨天的第四集就出現了嘣傷黃老師的油條。。。做了煎餅果子。。。
媽個雞,看了這部劇,我差點沒雷昏古氣,一部電視劇竟可以強行插入這麼多奇奇怪怪的廣告,可以算得上災難級別了。大家都罵編劇傻逼,作為半個業餘編劇,我倒是很同情這個電視劇的編劇,太慘了,為了讓廣告客戶爸爸滿意,生生的編出一堆堆前後不搭的奇葩劇情。
我截圖給大家瞅瞅有多麼喪心病狂:
CNM!江小白!
CNM!江小白和上海永久!
CNM!妙潔!
CNM!安居客!
CNM!漢堡王!
CNM!思念!
CNM!菜刀!(廣告失敗,劇組賠錢)
CNM!統一!
CNM!雪津!
CNM!老壇酸菜!
CNM!手機!(廣告失敗,劇組賠錢)
CNM!百事!
CNM!百事!!
CNM!蘋果酒!(廣告失敗,劇組賠錢)
CNM!上海永久!
媽的還能說什麼呢,還討論什麼劇情白痴,不本土化什麼的。人家壓根就沒想本土化好不好,直接買個版權,台詞能漢化漢化,不能漢化就瞎編,一切以能植入廣告為標準。
我估計這個項目在前期籌(忽)劃(悠)階段,目的已就已經很明確了,就是賺錢,大IP,大明星,還跟吃飯有關,吃飯這事兒,能靠上的周邊產品多了去了,不愁忽悠不來廣告商;口碑並不重要,豆瓣愛零點幾分零點幾分,who care!賺他個盆滿缽滿,那管你觀眾和死忠粉咋想。CNM!!!!!!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忍著噁心看完了第一集,截了上面這些圖,我覺得我是個干大事的人。
最後,捎帶手的再說一下演員的表演,四個字就能形容,集體崩壞!吳昕等廝就不說了,全程吹鬍子瞪眼,我前列腺炎和更年期躁狂症都複發了。重點說說黃磊,黃磊太可惜了。
話說黃磊年輕那會兒演《夜半歌聲》和《人間四月天》時也算得上盛世美顏,我差點被掰彎,現在怎麼變成這種鬼慫樣子了,接戲也品味差的要死,按說也不該差錢啊。這是個千古之謎!有認識黃磊的朋友拜託問問他咋回事,是不是被下降頭了,我認識個道友可以破解。
回到角色本身。這個角色真的一點都不適合黃磊,黃磊也沒詮釋好,渾身上下,里里外外透著個慫字,臉上的疤像是被前妻揍的或者油星子濺到臉上燒的,很慫很慘很憋屈那種。
具體還是看個圖吧:
這是黃老闆,初次與社會我龍哥照面的表情,雖然語氣故裝淡然,你看眼神,其實已經快嚇哭了。
再看看小林叔,誰敢再他的館子里造次!一個眼神就能腦補出來一部《深夜食堂》前傳來有沒有!
結語:別浪費時間了,人生不過幾十年,不要消磨到垃圾的人或事上。與君共勉。
(⊙o⊙)哇期待上千贊!
這才是中國版的深夜食堂
我相信他們的故事也是寫不完的,何苦非要生搬硬套日本模式呢ˉ\_(ツ)_/ˉ
444
很多小朋友問我中國版劇情應該怎麼展開,我不是編劇專業呀!我不負責生產劇本,我只是個搬運工 ⊙ω⊙
以上圖片自帶故事體系,請參閱╮( ̄▽ ̄")╭
444
不如《炊事班的故事》更契合國情
我去你媽的波西米亞伊麗莎白公主...
劇組混子一枚,跟過一次日劇翻拍的組,《深夜食堂》中國版里大家詬病的照搬布景、人物設置、妝面、中國化菜式、故事內容,最大可能是出品方和日方沒沒協調好的鍋。
日本銀對於「原味」的要求近乎於變態,協議會簽得很詳細,一旦開始合作,日方的編劇、燈光、導演都會參與進來。雖然最後還是會向中方的錢妥協,但往往因此,推出的成品就是一個水土不服的四不象。中國版的編劇是日版加原著的安倍怡郎帶陳怡方,陳怡方雖然跟蔡岳勛好幾年,但仍然算入行時間短,又是台灣人,編出來的戲能接中國地氣才怪了。
不過某老師也有問題,自從變成了老闆,近年來越發自大,不背台詞,拍戲的時候頻繁根據自我發揮現場改戲加戲,和當年宋丹丹差不多,大段即興演出更是常有的事。當然他水準的確不差,演技又秒一乾鮮肉。加上每一部戲都是資方,自己輩份又高,所以現場沒人會表示不滿,成片效果也還不錯。
關於這點,蔡勛岳也跟媒體說過「 在片場黃磊會給出很多建設性的意見,「你們看了劇就知道,很多搞笑的情節都是他現場臨時想出來的」 」嘿嘿嘿,這中間的意思,你們慢慢體會。(為防律師函,特意聲明,此處引用沒有特指,某老師不姓黃。)
不過呢,國版深夜食堂拍了172天,按正常的40集拍90天來算,這個戲中間肯定是出了問題的(估計又是跟日本人扯)。拖長了這麼多時間,也不知道前面的即興片段還能記得清不,發揮出現斷層、前後不接什麼D,也不要怪人咯。
各種生硬廣告植入,你以為片方不知道會影響成片效果?一個事實是:國版《深夜食堂》的出品方之一就是黃磊先生本人,另外一個事實是,多一個廣告就多一份錢。
另外修正一下 @cartiwu 君,這戲用台灣團隊不是因為高層迷信港台人,而是這個戲同時也是台灣版,沒有台灣人,島內不認的。所以你看這版有的宣傳是「華語版」,而不是「中國版」
某老師手裡還有好幾部日本IP的版權……想想都害怕。收視率低怕什麼鬼,只要他還是某老師,國民度的價值沒有用完,仍然有人願意出錢給他拍,比爛的世界裡,永遠還有更爛的。
你們想看到的是藝術,老師們折騰的都是資本。
我不說我它有多爛,我是來擺事實講道理的,我眼看這部劇的評分從昨晚開始一路從3.2-2.8-2.6-2.5-2.4-2.3,簡直比開了熔斷機制的中國股市還要可怕:
截止到目前為止這部電視劇在豆瓣上有11695人評價,分數是2.3
如上圖。大家可能直觀上感覺不到2.3意味著什麼.....
我放幾個明星作品給大家看看:
被稱為罵完導演傻逼再罵自己傻逼的《天機·富春山居圖》2.9分
被稱為惡棍舔屎的《惡棍天使》4分
被稱為男默女淚的,在知乎上被噴到面目全非的郭敬明傾情力作《小時代》1234分數如下:
我們再來看看快樂家族的招牌大作《快樂到家》和《嘻遊記》(傳說徐崢演完徹底翻臉的就是這部):
這些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明星作品,除了《天機·富春山居圖》低於3分,其他的都還在三分之上,大家自己掂量下這部買了版權,明星雲集的翻拍作品大致是個什麼水平。。。。
我還沒看,不過聽朋友們說,裡面有一集是三個女生半夜去飯店裡點了速食麵。。。。還是統一的。。。。
大家自行感受。
另外多嘴說幾句:
1 中國飲食類的節目並不是拍不好,早期的《飲食男女》、《滿漢全席》,最近的《舌尖上的中國》都可以說明這些問題。看到這部劇,就感覺是拿著中國那麼多的資源不去用,反而去拾人牙慧,東施效顰,為了迎合而迎合,反而會尷尬;
2 黃磊已經走下神壇了。他最近幾年為了奶粉錢把自己在觀眾心目中的好感度基本都透支了。以後提到黃磊大家不會想到好演員黃磊,也不會想到《人間四月天》裡面的徐志摩,也不會想到好老師黃磊,會想到的大多數會拍腿一喊:就是那個廚子啊!
3 中國很多關於吃的小故事,無論意境還是格調都遠遠超出深夜食堂的實在有很多,古人買櫝還珠原是笑話,想不到此刻變現實。
我住在北京工體邊上,一直有種在新中西街聚龍花園門口擺攤的執念,一個麻辣燙攤子,支上烤架烤點葷菜素菜;左邊賣炒飯的大姐45歲了,生意一直好得不得了;右邊賣砂鍋米線的小夥子不到30,晚上出來多打一份工掙蓋房子錢。
22點時,先來了一波剛加完班的IT單身狗,喜歡點豆皮、豆腐、脆皮腸,涮點素菜,配上泡麵,迅速的解決了一餐;
23點時,來了一波吃夜宵的,基本都是打包,偶爾有兩三個人問我要了板凳坐下吃烤串喝啤酒,聊點買房、學區、合作、投資之類的話題;
0點後,在酒吧街上班的人陸續都下班了,炒飯大姐的生意都是外賣,特別熱鬧;我的麻辣燙攤子也圍了一圈人,1點前以男生為主,1點後以女生為主;小姑娘的妝很濃,看不清臉,但是身材都特別好,小腿兒嫩生生的像脆皮腸一樣;說話脆生生的,會聊到最近哪個明星名人又來工體玩了,誰誰誰又被打了云云……
2點後,計程車師傅也會來吃一口熱湯熱水,會聊到最近關東店、團結湖那邊又有了站街女之類,感嘆賺錢不易。
4點後,酒吧街里的打雜小夥子也下班了,24歲的帶頭大哥喝著啤酒,一邊教育18歲的新人小弟不要輕易跟暖場小姑娘投入感情,一邊咋咋呼呼的說有人找你麻煩你就報我的名字……
8個小時里,體驗人生百態。收入不同、學歷不同、階層不同、追求不同的人,在深夜的北京,在工體旁邊的麻辣燙攤子上,發生了淺淺的交集,成為北京摺疊中的一個奇點。
…………
王百川,92年,在朝陽MEN上班,做Android開發,日常996;住在新中西街小區,下班後喜歡來吃個烤串,5個串5個肉筋2個魚豆腐;
樊美眉,93年,在華普大廈某旅行社做營銷;住在昆泰公寓,經常加班;有時下班了會來吃麻辣燙;
有天10點,他們兩個被我臨時拼到一桌,從此便認識了;
曲小小,95年,畢業前夕,簽了三里屯某公司,晚上在某酒吧做服務生;
趙醫生,88年,有時在軍區總院值夜班,6點時候會來吃碗麻辣燙,多次建議我做點腸粉;
有天早上6點,曲小小「不小心」碰掉了趙醫生的盤子,還緊張的幫趙醫生擦乾淨;
Andy,87年,在人壽大廈某公司做投資,有天加完班一路溜達過來發現了我的攤子;看見正手忙腳亂封投標箱的譚小明,順手幫了個忙;
小邱和小關是剛畢業的學生,在吉祥里租了個三居室,正在找租戶……
我遇到過小混混來收保護費,也遇到過喝得醉醺醺的男人嚎啕大哭,也見過兩人對峙冷冰冰的分手,也拉著攤子躲過城管,還碰到拉肚子的客人來找茬,最悲傷而開心的,是臘月二十八我還在出攤,而Andy竟然也沒有回老家,這才聊到了Andy的身世……
不知道為什麼,認識了一幫客人以後,生活比《歡樂頌》還精彩。10年以後,當我的攤子變成了大門面的時候,這些老朋友也都有各自的際遇——
老闆,來十個串兒,再來一份速食麵,兩個蘑菇,兩個土豆,兩個豆皮!
呦,怎麼有空回來看看啊,歡迎!我有酒,你有故事么?
…………
電視劇中的《深夜食堂》這種不接地氣的東西,呵呵。
本來以為這只是一部普通的電視劇。
但是看到劇中的場景,道具,演員的表演,讓我深深吸了一口冷氣。
WTF!太厲害了!
《深夜食堂》其實是一部有著深刻哲理含義的中國中產階級焦慮和虛幻的電視劇。
先說場景,設定在一個不知名的小碼頭上,所有的布置和擺設在國內沒有任何參照。
這個場景沒有西塘和烏鎮那種酒吧街,沒有大排檔,沒有擼串,沒有燒烤攤,所有店鋪的名字都是迷糊的。
而場景街道潮濕,路人行色匆匆,重點是,走路的人都沒有拿著手機刷朋友圈,多麼的不真實呀!
深夜食堂的地點感覺像是在一個廢棄的碼頭遠離市區的街頭夜市。其他空鏡所拍攝的城市,慢鏡頭加上古舊的電車,也讓人產生一種迷離感。
這讓我想起了第三季《黑鏡》的虛擬世界。沒錯。太像了。
《深夜食堂》或許就是一個虛擬的世界,所有角色都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裡面有著自己的深夜故事,就像黑鏡中的虛擬世界一樣,死去的人或者即將死去的人,可以進入這個虛擬世界去塑造自己的形象,之後根據大數據的人工智慧可以永遠存在於這個虛擬世界裡。
但不得不說深夜食堂虛擬世界的設定比黑鏡裡面虛擬世界還要高級。
黑鏡那一集的虛擬設定是嚴格按照年代來設定場景。美國七八十年代一定是七八十年代的布置,現代就是現代的布置。
而《深夜食堂》這個場景時代沒有時代,在國內也找不到任何一個地方如此高仿日本,難道是偽滿洲國時期嗎?
但是從人的穿著和道具的設定並不是那個時代。而且空鏡中的時鐘是2015年,中國早早早早就當家做主了,所以這種時空錯亂的組合,讓人產生了一種詭異感。真高級。
之所以感覺場景像在日本,我猜可能是這個虛擬世界的伺服器設立在日本吧。
劇中這種詭異感,或許也預示著其實裡面所有發生的故事都是一場夢。
而這個夢更深層次的解讀其實是反應了中國中產階級現今的虛幻與焦慮。
因為現今國內中產階級崛起,但依然感覺自己沒辦法承受消費和房價快速飆升的壓力。
在現實中的中產,都想自己標準美式化,但是收入和周圍的環境依然本地化。
於是《深夜食堂》造就了一個烏托邦,讓日趨焦慮的國人在裡面可以醉生夢死。
所以,裡面的演員的表演如此不著調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比如小壽叔,可以在《深夜食堂》的虛擬世界做不一樣的煙火,而在現實中,他可能是一位嚴肅的大學教授。
比如黑澀會的大哥,大晚上帶著墨鏡的形象,極力掩飾自己在現實中可能從事著杯水車薪的辛勞工作。
比如黃磊飾演的食堂老闆,他在表演的時候總有一種恍惚感,一直感覺沒睡醒,講話的時候聲音故意壓得很低。
還有他臉上的刀疤,是否預示著他曾經做菜的時候切到臉呢?
這一些可能都是導演給觀眾埋下的伏筆,這個要等播出多集來解讀了。
最重要是聊聊吳昕飾演的伊麗莎白。
看看這名字,伊麗莎白。
在西方伊麗莎白的意思是「以上帝的名字」起誓,有著很高等的身份。
這是否從名字中預示著她擁有神秘的貴族血統呢?
之後再看看吳昕的表演,很多人都說她演得很浮誇。
其實你們不懂,她在嘗試默片時代麥克斯.林代開創的胡鬧喜劇表演。
在默片年代,因為沒有收音,演員都要以比較浮誇的表演去詮釋人物。
如果深夜食堂是虛擬詭異存在的話,那麼裡面演員飾演得浮誇,故作滑稽,誇張的表演方式,就說得通了。
這讓我想起了大衛林奇的實驗電影《橡皮頭》,電影中充滿了讓人作嘔和奇怪詭異的表演。
從另一方面,可能演員也在對實驗性表演致敬。
曾經出演《沉默的羔羊》和近期火熱的《西部世界》的老戲骨安東尼.霍普金斯說過一句話:
「演員的表演盡量不要用眨眼睛來表現人物的內心。」
但在《深夜食堂》,包括國內資深演員黃磊在內幾乎所有演員,在表現一場尬戲的時候都在一直眨眼。
這種反傳統的表演方式,更進一步說明,《深夜食堂》在表演實驗性舞台上,越走越遠,尋求突破。
另外,《深夜食堂》除了詭異外,還在追求懸疑。
比如食堂老闆牆裂推薦類似於道家煉丹瓶中的酸菜,是否這種食材在劇中有著蠱惑人心的能力?
因為三姐妹吃了以後,後面會有打戲。
另外食堂裡面有一個虛化的標誌,老闆每次都在神秘的寫著一些東西的本子,也同樣有這個標誌。
這個標誌或許是老闆在這個虛擬世界參與的神秘組織。這或許和他的刀疤也有著緊密的聯繫,從這個角度理解,食堂老闆的刀疤並不是做菜時候不小心割傷的。
另外,黑澀會助理男在第二集的時候還送來2瓶油。油不是重點,重點是上面的黃小廚。是否預示著黃小廚這個節目和《深夜食堂》結合起來。
將來他們要做成一個怪異食物宇宙聯盟啥的,就像漫威DC那樣有著自己的宇宙觀。
或許在之後的劇情中,黃小廚會和食堂的老闆會面,進行現實和虛擬大PK。
還有劇情說到的艾爾本星,和齊齊又有什麼關係,是否齊齊有著不可靠人的秘密,她是不是艾爾本星派來深夜食堂世界的間諜呢?!
而且她經常在無人的時候把手伸向天空,彷彿在完成一種儀式,是否她在和艾爾本星存在一種溝通。。。
嗯,光憑《深夜食堂》兩集,就看到了好多隱藏的故事線。
《深夜食堂》集合了驚悚,科幻,懸疑,怪誕等幾個主題,是今年不可多得的國產劇。
《大聰看電影》公眾號,不是在看電影,而是給影片把脈!
很不錯,中國最新類型電視劇:廣告連續劇。
謝邀。
簡短說便是:
《深夜食堂》的漫畫版,本身是冷幽默地描述各色邊緣人和邊緣情感的:脫衣舞女、大媽聲優、拳擊手、幫派、賭鬼、盲人按摩師……
日劇版和日影版,算是找了其中最雞湯的篇目,只算得了原版神髓的三四成而已,也不算太高明。
大陸現在,再照日本版擰一個,就更是離題萬里,不接地氣了。
反觀中國自有治癒系飲食故事,馮驥才汪曾祺老舍們寫過無數。馮驥才先生《俗世奇人》里好多吃的段落,汪曾祺先生《異稟》、《安樂園》、《黃油烙餅》都是地道的深夜食堂故事,可惜了沒人拍。
多解釋幾句。
《深夜食堂》的漫畫原版,是個畫風簡約的單元故事。
講述的是一些邊緣人故事,大體格調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有煽情,有惡搞,有輕柔地開個玩笑的意思。而非只一味煽情。更像是浮生百態。
情婦與老男人的真愛。
大齡女子(47歲)跟29歲男朋友的愛情。
老去明星與父親的交集。
啞巴牛郎如何轉行去賣豆腐。
脫衣舞女如何找到一個懂按摩的真愛。
AV男優和家裡的感情。
剛入行的AV男優和女優的愛情。
盲人按摩師的劍術。
老太太聲優和卧底警察的故事。
老年間廣場舞一族如何試圖找回青春。
一夜情高手如何被一個妹子搞定。
女飛車黨和警察退休之後如何在一起。
競走高手如何戒掉嗜好重歸舞台。
配角演員父親如何襯托女兒出道。
類似於此。
多是青春已逝,或是經歷社會挫傷的人們在找慰藉。
作者安倍夜郎今年已經54歲了,開始畫本漫畫已經43歲,是真的經歷過世情的人。
而畫風是這樣的:並不刻意溫情,簡筆畫一樣,清淡詼諧。
如果拿來打比方,那大概就是一個在北京三里屯開大排檔的老闆,目睹的京漂、外圍女、小演員們的各色故事。
日劇版和日影版是刻意往煽情路線走的。也不是說不好,但已經丟了原著那種輕盈風味了——原著哪怕是煽情,也基本是不著力的,不會很刻意雞湯地賺人眼淚,老闆基本都不說話,冷吐槽倒是不少。
換言之:日劇日影版,為了煽情,已經不太接地氣了。小林熏演的老闆,比原著里的老闆溫柔得多。原著里老闆常是一副「勸也無從勸起,嘆口氣看著吧」的表情。
而國內這個版本,原著風骨丟得亂七八糟。刻意煽情倒學了個十足十。
問題是日劇版已經夠不接地氣了,還照搬到中國大陸環境下來,這不接地氣的程度就匪夷所思了。
什麼叫中國飲食風味地氣?我自己寫過點,但不太好意思提,請看看下面的段落。
雖然都是離我們半個世紀遠了的時代背景,但愛吃的,真去過夜館子的諸位,應該不會覺得不親切。
這樣的沒人拍,非得上趕著照搬日式劇情,真也是無話好說。
馮驥才先生:《俗世奇人之酒婆》:
酒館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館得算頂末尾的一等。不插幌子,不掛字型大小,屋裡連座位也沒有;櫃檯上不賣菜,單擺一缸酒。來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車賣苦力的底層人。有的手捏一塊醬腸頭,有的衣兜里裝著一把五香花生,進門要上二三兩,倚著牆角窗檯獨飲。逢到人擠人,便端著酒碗到門外邊,靠樹一站,把酒一點點倒進嘴裡,這才叫過癮解饞其樂無窮呢!
這酒館只賣一種酒,使山芋干造的,價錢賤,酒味大。首善街養的貓從來不丟,跑迷了路,也會循著酒味找回來。這酒不講餘味,只講衝勁,講嘴賽鏹水,非得趕緊咽,不然燒爛了舌頭嘴巴牙花嗓子眼兒。可一落進肚裡,跟手一股勁「騰」地躥上來,直撞腦袋,暈暈乎乎,勁頭很猛。好賽大年夜裡放的那種炮仗「炮打燈」,點著一炸,紅燈躥天。這酒就叫做「炮打燈」。好酒應是溫厚綿長,絕不上頭。但窮漢子們掙一天命,筋酸骨乏,心裡憋悶,不就為了花錢不多,馬上來勁,暈頭漲腦地洒脫洒脫放縱放縱嗎?
汪曾祺先生《異稟》:
他的的攤子的全副「生財」——這地方把做買賣的用具叫做「生財」,就寄放在藥店店堂的後面過道里,挨牆放著,上面就是懸在二樑上的趙公元帥的神龕,這些「生財」包括兩塊長板,兩條三條腿的高板凳(這種高凳一邊兩條腿,在兩頭;一邊一條腿在當中),以及好幾個一面裝了玻璃的匣子。他把板凳支好,長板放平,玻璃匣子排開。這些玻璃匣子里裝的是黑瓜子、白瓜子、鹽炒豌豆、油炸豌豆、蘭花豆、五香花生米、長板的一頭擺開「熏燒」。「熏燒」除回鹵豆腐乾之外,主要是牛肉、蒲包肉和豬頭肉。這地方一般人家是不大吃牛肉的。吃,也極少紅燒、清燉,只是到熏燒攤子去買。這種牛肉是五香加鹽煮好,外面染了通紅的紅曲,一大塊一大塊的堆在那裡。買多少,現切,放在送過來的盤子里,抓一把青蒜,澆一勺辣椒糊。蒲包肉似乎是這個縣裡特有的。用一個三寸來長直徑寸半的蒲包,裡面襯上豆腐皮,塞滿了加了粉子的碎肉,封了口,攔腰用一道麻繩繫緊,成一個葫蘆形。煮熟以後,倒出來,也是一個帶有蒲包印跡的葫蘆。切成片,很香。豬頭肉則分門別類的賣,拱嘴、耳朵、臉子,——臉子有個專門名詞,叫「大肥」。要什麼,切什麼。到了上燈以後,王二的生意就到了高潮。只見他拿了刀不停地切,一面還忙著收錢,包油炸的、鹽炒的豌豆、瓜子,很少有歇一歇的時候。一直忙到九點多鐘,在他的兩盞高罩的煤油燈里煤油已經點去了一多半,裝熏燒的盤子和裝豌豆的匣子都已經見了底的時候,他媳婦給他送飯來了,他才用熱水擦一把臉,吃晚飯。吃完晚飯,總還有一些零零星星的生意,他不忙收攤子,就端了一杯熱茶,坐到保全堂店堂里的椅子上,聽人聊天,一面拿眼睛瞟著他的攤子,見有人走來,就起身切一盤,包兩包。他的主顧都是熟人,誰什麼時候來,買什麼,他心裡都是有數的。
老舍先生《駱駝祥子》:
天極冷,小茶館裡的門窗都關得嚴嚴的,充滿了煤氣,汗味,與賤臭的煙捲的干煙。饒這麼樣,窗上還凍著一層冰花。喝茶的幾乎都是拉包月車的,有的把頭靠在牆上,借著屋中的暖和氣兒,閉上眼打盹。有的拿著碗白乾酒,讓讓大家,而後慢慢的喝,喝完一口,上面咂著嘴,下面很響的放涼氣。有的攥著捲兒大餅,一口咬下半截,把脖子撐得又粗又紅。有的綳著臉,普遍的向大家抱怨,他怎麼由一清早到如今,還沒停過腳,身上已經濕了又干,幹了又濕,不知有多少回!其餘的人多數是彼此談著閑話,聽到這兩句,馬上都靜了一會兒,而後象鳥兒炸了巢似的都想起一日間的委屈,都想講給大家聽。連那個吃著大餅的也把口中勻出能調動舌頭的空隙,一邊兒咽餅,一邊兒說話,連頭上的筋都跳了起來:"你當他媽的拉包月的就不蘑菇哪?!我打他媽的——嗝!——兩點起到現在還水米沒打牙!竟說前門到平則門——嗝!——我拉他媽的三個來回了!這個天,把屁眼都他媽的凍裂了,一勁的放氣!"轉圈看了大家一眼,點了點頭,又咬了一截餅。
那個伊麗莎白是什麼雞脖玩意?
泡麵我理解不是開水一衝就能吃嗎你跑到餐館裡作逼啥呢?
那個什麼統一老壇酸菜是賣菜的還是賣罈子的?
燒烤攤上花樣都比這多為什麼還要租個鋪面,這疙瘩租金是有多低都不用計算坪效嗎?
社會人不穿窄腳褲豆豆鞋不發芽也就罷了,宋洋你為啥要帶那麼一個墨鏡?大晚上黑漆巴瞎的都不耽誤看路嗎?是為了象徵和控訴這個社會的黑暗嗎?
最後城管為啥還不來??城管!城管!!誰人練的獅吼功,誰人打的太極拳?啊……
歡迎關註:凱鵝讀書看電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