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哪一個演奏的版本最好?

大家喜歡哪個演繹的版本?理由是什麼?


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剛面世的時候,
因為當時小提琴技術還不完善,
這部作品被認為難度極大無法演繹的。
二十世紀的前十年,也只有少數人能公開演奏,
其中包括埃爾曼、津巴里斯特和胡貝爾曼(埃和津都是海菲茲的師兄)。
當時人們聽柴小協,更多得是沖著他們的不同演繹。
(今天的小提琴家很多都「機械」地按原譜演繹,有千篇一律之嫌)
這幾個人中,埃爾曼的影響力最大。
他渾然天成的風格,金子般的音色,
甚至對奧爾以後的學生都產生了巨大影響(當然包括heifetz)
也正是埃爾曼的極力推動,讓柴小協風靡一時。
同時也使柴小協作為奧爾領銜的俄羅斯小提琴學派的保留曲目……

克萊斯勒、埃爾曼出現以後,
代表著小提琴歷史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
1917年海菲茲橫空出世,讓除了克萊斯勒的新老小提琴家們黯然失色。
不久,年輕的梅紐因又異軍突起,
30年代,米爾斯坦、西蓋蒂、里奇、弗朗西斯卡迪逐漸登上歷史舞台,
40年代的斯特恩……再往後如費拉絲、帕爾曼、祖克曼、鄭京和、3M等等。
自海菲茲之後最出名的小提琴家裡,沒有柴小協錄音的還很鮮見,
西蓋蒂可能算是個例外吧。


作為一個古典發燒友,有一段時間瘋魔過小提琴,
柴小協正好是最喜歡的曲目之一。
那段時間聽過的柴小協版本也有幾十個,
基本名家的演繹能買到和下載到的都多少聽過點。
基於一種偏見,太新的小提琴家演奏的不怎麼涉獵。
不過後來也下載聽了不少,
雷賓、沙拉張等人的錄音,
還聽過哈恩、寧峰等小提琴家的現場。
聽多了以後,個人覺得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的演繹基本上分兩個路子:
一條是炫技路線,一條是抒情路線。

炫技路線的代表不用說,就是海菲茲,
他錄音室里應該有三個錄音,
從演繹上講基本保持了一貫的風格,
HMV30年代的錄音聽起來更自然,
(同時期的西貝柳斯被讚譽為「冰雪覆蓋的火山」),
50年代的兩次(均見RCA)「火氣」稍微大一些,
「冷」一些(有些人形容是「王霸之氣」,因為這個時期的Heifetz已經是「獨孤求敗」了)。
我目前聽到的能和海菲茲比肩的炫技路線錄音是Milstein在1940年的一次錄音:
指揮stock,協奏CSO,絕對是一次「電光火石」的演繹。
比他後來和DG阿巴多,還有在EMI的演繹要純粹漂亮得多。
美中不足的是末樂章缺失了幾分鐘。
炫技派總的來說注重得是激情和速度,演繹熱烈奔放、酣暢淋漓。

海菲茲的這版就是柴小協的標誌性錄音,
如果評選上世紀的古典音樂標杆性錄音的話,
這版柴小協不出意外會是其中之一。

(海菲茲的名版,音效和演繹俱佳,論技術無出其右,
你要聽不了下面那些歷史錄音和蘇俄那種差強人意的錄音質量,上面這一版就是首選了)

(海菲茲在30年代的名版,琴聲更自然一些,同張上的西貝柳絲也是標杆性的演繹)

(聽過的唯一能和Heifetz在技術上比肩的一版,NAXOS也轉錄過,
但個人更喜歡biddulph轉錄的小提琴歷史錄音,和pearl轉錄的鋼琴歷史錄音齊名)

抒情路線的代表我認為是大衛.奧伊斯特拉赫。
這裡的抒情,不是純粹的柔和、緩慢。
而是在演繹中用音色營造出的一種純粹地感情流露。
尤其是緩慢的抒情段落里,琴聲甚至可以用「揪心」來形容。
如果想像不到,你在看《辛德勒名單》的時候應該有所體會,
帕爾曼的琴聲伴隨著猶太人的杯具流淌出來。
大衛的抒情在大氣和雄渾的演繹反襯下更加突出,而不是一味的舒緩,
這種風格也是大衛在協奏曲錄音上能和Heifetz分庭抗爭的資本之一,
尤其是在貝小協、勃小協這種磅礴大氣的協奏曲中。
奧伊斯特拉赫一共留下了十多次次柴小協錄音
(當然部分沒有cd化,還有些非正規錄音沒有算上)
同時作為指揮他還留下過兩次柴小協錄音,足見他對這個曲目的摯愛。
有個故事說梅紐因在聽到奧伊斯特拉赫演奏柴小協錄音以後,
說再也不會演奏這個曲目了,因為不可能比大衛拉得更好。
還有一則確切的故事說奧伊斯特拉赫第一次訪問美國,
柴小協的推動者Elman也在場,有人問他演出怎麼樣。
埃爾曼思索了一會,聳聳肩說:
「還可以,可是就連『亞沙』(Heifetz)也拉得比他好」
這個對不苟言笑而又非常自信的埃爾曼來說,
這應該是非常高的評價了。

大衛比較流行的錄音我多少都聽過點。
在melodiya的Kondrashin和Rozhdestvensky兩版、
DG的Konwitschny、CBS的Ormandy,
這幾版總體來說,作為獨奏的風格還是比較穩定的,
區別主要在於樂團和錄音質量。
但是個人比較傾向於他和蘇聯樂團合作的版本。
雖然錄音質量一般,但是獨奏部分明顯更加的放鬆和抒情。
CBS的版本某些地方個人覺得大衛狀態不是最完美的。
比較異數的算是在BBC和Sargent的一版現場錄音,
速度飆的很快,但是拉得很不「大衛」,
儘管展示了奧伊斯特拉赫也能炫技的一面,
只是抒情性低了不少。

(和康德拉申的版本)

(和羅澤的版本,見於他的5CD套裝)

(和奧曼迪的名版,樂隊很給力,但是覺得大衛有些拘謹,錄音比蘇俄那些版本好點)

其他的版本基本都參雜在這兩種極端演繹之間,
目前還沒有發現能超越的。
有些版本有獨特的音色,
比如法比學派的佛朗西斯卡迪和後來的費拉絲,
不過法比學派的拉柴小協總是有點異樣,
如果你習慣了俄國人演奏的柴科夫斯基,
法比學派的未必便是好的選擇,karajan和ferras的合作,
曾經有一段時間是名版,但是很快就在市場上銷聲匿跡了。
個人感覺他們兩個人合作的大麴目比較一般,
ferras在「君王」的指揮下拉柴小協,還不如在EMI的那版自然一些。
早期德奧學派的小提琴家也有類似的問題,
拉柴小都有些不對味。

一些女小提琴家走抒情路線,拉得即慢且柔,
這樣的柴小協聽起來抒情有餘,
炫技、氣勢的成分卻不足。
印象里穆洛瓦和小澤合作的柴小是這個路子;
Mutter的小協里個人覺得勃小協倒是還有點氣勢,
柴小協的印象反倒沒有那麼深了;
而前幾年在北京保利劇院聽到哈恩的現場柴小協,
幾乎是這種風格的極致,是我聽到過最慢的柴小協,
甚至比Elman晚年的柴小協還要慢,
華彩幾乎已經稱不上華彩了,很可惜,
這種演繹幾乎讓我無所適從。

總的來說,柴小協的好版本可以用比比皆是來形容,
怎麼拉都能出味道,炫技和感情之間找個點就OK,
比如海菲茲就偏重炫技,而奧伊斯特拉赫就偏重感情。
大衛之後蘇俄的另一位大師Kogan也是一位不錯的演繹者,
他的詮釋方式傾向于海菲茲的炫技式演繹,
被時人形容為「快刀斬亂麻」。

不過我的感覺柴小協總的來說還是個粗線條的協奏曲,
技術難關一克服就能比較好的演繹,
只在於你喜不喜歡音色和處理方式而已。

大概就談這麼多吧。


這個還是看個人所好,我喜歡俄國人演奏的,推薦馬克西姆-文格洛夫的版本,阿巴多指揮柏林愛樂的,這裡可以聽Tchaikovsky, Glazunov: Violin Concerto專輯_Tchaikovsky, Glazunov: Violin ConcertoMaxim Vengerov_在線試聽
我一直都偏執地認為,俄羅斯的作品由俄羅斯人自己來演奏才最有味道


個人喜歡奧伊思特拉赫的版本。海菲茨和溫格洛夫的版本也特別有味道。處理俄羅斯的大作品一定 要好好地分析功能組,用大線條。你會發現俄式的演奏出來的旋律句子被打磨得特別光滑,句內要是沒有特殊註明的話是不會有特別突兀的聲音。這可以說是掏心掏肺地演奏了,因為保持集中的歌唱感覺並不容易。


Joshua Bell!


因人而異吧,個人偏愛的是帕爾曼同志的,尤其是第二三樂章。
伊扎克帕爾曼《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視頻


四大小提琴協奏曲裡面聽的第一首

第一次聽竟然是在電影裡面,陳凱歌的《和你在一起》,電影結束的時候,裡面的小男生在車站拉第三樂章,好像那個版本是李傳韻演奏的,第三樂章酣暢淋漓的感覺,四大小提琴協奏曲裡面聽得最痛快的第三樂章。李傳韻那時候拉琴好像還沒有那麼隨意,中規中矩,也夠氣勢。李傳韻的技術是可以的。

後來就找CD聽,第一次找來完整的全曲是老奧伊斯特拉赫的版本,於是這個版本就成了心目中最標準的柴小。奧伊斯特拉赫是俄國人,本民族的作品,當然應該是最原汁原味。而且琴聲飽滿,渾厚有力,感覺最夠有重量,就像奧胖的體重。快速的樂段也不會飄飛起來。

再後來聽過很多,海菲茲、米爾斯坦、穆特、列賓、文格洛夫,那個時候還一頭蓬鬆亂髮的年輕版文格洛夫。就文格洛夫留的印象比較深,而且因為他那個年輕版的誇張髮型。對海菲茲無感。米爾斯坦的經常聽,談不上非常喜歡。

然後就是看視頻,看到了帕爾曼和奧曼迪的版本。
我就成了帕爾曼的忠實粉絲。我自己都搞不太清楚是喜歡聽帕爾曼的演奏還是看帕爾曼的演奏,
辭彙枯竭,還是那個詞,酣暢淋漓。看了會覺得,感覺帕爾曼很用力,但是又不過分,而且不是用在技術上,技術非常輕鬆,而是情感上用力,然後配上帕爾曼有點誇張扭曲但是很萌的表情,就是這個感覺了。剛才又在聽。


我並不是很同意海菲茲是炫技派,奧伊斯特拉赫是抒情派這種分類方法。眾所周知海爺的技巧確實比較驚人,但他的技巧從來都是為了音樂表現力服務的,以他自己的話來說,「不要讓聽眾覺得演奏者在困難的樂句里掙扎」。同樣的,奧胖處理樂句非常細膩,但也是以深厚的技巧作為後盾的。比如他的《音詩》,幽怨迷離,技術性也沒人會忽略,個人最喜歡的《音詩》版本。

單就柴D來說的話,海菲茨和奧伊斯特拉赫在我看來都是兼具音樂表現和技巧的大家。海菲茨嘛,大家都懂的,拉什麼都會快一點,但音樂的表現力絕對不會因為「快」就有所減退,甚至「快」也是表現音樂的一部分。因為海菲茨處理柴D的方式是大塊處理,強弱對比,情感對比強烈,讓人非常有代入感,有種「隱秘而絕望的愛」的感覺。我覺得柴D也是海菲茨僅有的處理得比較好的老柴作品了,其他的作品,嗯,不提也罷。

而奧伊斯特拉赫的處理就更細膩,幾乎每個樂句都有種被好好打磨的感覺,因此有種不知道是屬於俄國人還是專屬於老柴的特別歌唱性的神經質(我簡直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總之就是這個意思吧)。說到底技巧都是為音樂表現服務的,表現的基礎又是技巧,如果只關注海菲茨的技巧或者大衛的抒情,我覺得對聽眾來說會有所損失。

另外再說帕爾曼……好吧我承認帕爾曼拉啥我都不喜歡,柴D也是。太多的揉弦和滑音,感覺就像色彩飽和度高得辣眼睛的畫一樣,簡直讓人喘不了氣。其實海菲茨的滑音和揉弦也是偏多的,但恰恰能控制到多一份則嫌膩的那種水準,帕爾曼真的太膩了。

其他印象比較深刻的,格呂米歐吧,音色真的太好聽太好聽了,簡直讓人鬼迷心竅。


直到有一次聽到二胡(韶琴)的版本:【韶琴】《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高韶青】_演奏_音樂_bilibili_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
當時就撲通一下跪在那了


奧伊斯特拉赫,我第一次聽他演奏的d柴小協,深深地被震撼了,我認為柴小協就應該是這樣被演繹出來的。


講真不開玩笑,我最喜歡《Le Concert》這部電影裡面的這個版本,聽哭,聽一次哭一次。而且能幫助我們非常好的理解這首曲子背後的故事以及想要表現出的情感。

如下是地址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BTW,我不曉得為什麼很多資料指向說這首曲子是歡樂的,我聽出來的是悲傷。


首推Julia Fischer女神 嗯這張

Mutter的太柔了 個人特色太鮮明 但也很喜歡
感覺Mutter最好聽的柴小D是這張 雖然不是卡拉揚男神揮的hh
強推後三首Korngold啊


關於柴D只有2種,一種是奧伊斯特拉赫的柴D,一種是其他人的柴D 。聽過幾個版本,包括海菲茨和帕爾曼的,他們不理解俄國音樂家的那種熱情與痛苦,海菲茨就是冷冰冰不動神色,帕爾曼在情感表達上也很欠缺,所以柴D只有2種,一種是奧伊斯特拉赫的柴D,一種是其他人的柴D 。


2016年Batiashvili和姨母的版本橫空出世,註定又要成為這個曲目上一個里程碑式的版本了。先挖個坑,以後有空在寫點自己的感想。這裡先貼上留聲機2017年1月份作為本月最佳錄音對這個版本的評價——我簡直無法想像素來喜歡拐彎抹角冷言冷語的英國人還能不能把讚美之詞寫得再過分一點了~~~

"Everything feels 『in the moment』, a quality of improvisation like
music created in the playing of it. Her musicality always comes with an
element of surprise...This is concerto-playing of the very highest
order...Every familiar phrase somehow manages to sound both
authoritative and newly discovered...a delight from start to finish."

我目前唯一對這個評價要補充的是,其實寫的一點都不誇張。


個人感覺奧伊斯特拉赫的最好……


Jascha Heifetz。獨一無二


奧伊斯特拉赫吧,不過他的錄音都很老了沒那麼清晰,所以我聽當代演奏家的多一些


我強烈推薦朱利亞費雪2001在pentatone的那張唱片。


目前為止,David Oistrakh,1956年與費城交響樂團合作的版本(Sony)最好。


我喜歡Joshua Bell以下這個版本的,老海的技巧和速度實在太壓迫神經了。以第一首的6分30秒為例,老海在5分38秒就已經跑到了。


julia fischer


推薦閱讀:

一個人聽古典音樂會會尷尬嗎?

TAG:小提琴 | 柴可夫斯基 | 小提琴家 | 小提琴學習 | 小提琴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