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帖子、文庫、視頻學習總覺得知識點很散,而線下讀書又只能靠自己去吸收和思考,難免有些偏頗。怎樣才能更有效的吸收知識呢?或者有更好的網路學習途徑嗎?
謝邀。
看書,或成文的材料。這是最高效率的學習方法,是根。
發現有疑問或想多了解一點的知識點,善用谷歌,於是書籍就成了根,可以開枝散葉了。
通過谷歌可以找到新的有價值的書或成文的材料,新種子埋下。
一句老話——以終為始。
最有效的辦法是注重輸出。無需考慮輸出的純學習,沒有目的性,容易流於消遣,學習起來精神不夠集中,因為缺少明確的方向,無法形成合力,必然低效。知識是力量,但零散的知識沒有力量。
有人提到做思維導圖,誠然是一種方式,但如果單就各篇文章做思維導圖,容易陷進每個作者自己的那一套思維框架,受單篇文章的影響,到頭來只是記得作者那一套而已。就算做,也不要拘泥於作者的目錄,而是要出於自己的理解重新規劃。
劉未鵬在《暗時間》里提到,學東西的時候都要想著要在這領域寫出一篇漂亮的小論文。
李亞南先生的《智慧提升術》系列裡說,3天時間足夠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當然是高強度、高效率的3天)
我總結的典型流程如下(可能僅適用於專業領域的學習):
1、建立主題,收攬閱讀原料:高密集度迅速瀏覽各種可能渠道,鎖定幾個價值渠道在短時間內收集齊相當數量的n篇講同一主題或相關主題的文章或資料。
2、快速密集高強度吸取知識:每篇文章以「榨汁」方式,摘取總結。摘取文章中有用的東西,放棄沒用的東西。用錢鍾書的方法作完筆記,那篇文章的精華就盡在筆記中,文章本身可以不看了。
3、總結時注意形成框架:不同文章所涉及的領域要點不同,相似文章的總結要盡量靠近放置,同時考慮合併同類項。一邊總結,一邊考慮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如何建立一個大的框架將所有認同的合理的部分兼容並包。一般看過幾篇價值文章並進行了深度總結後,會漸漸形成一個能將大部分資料包進去的框架。接下來再看的文章,就會是對現有框架的補充,換句話說,你就知道新來的知識點該掛在哪裡了。當然,如果後來發現了很顛覆既有框架的文章,推倒重來又何妨。
閱讀時隨時牢記,目的是要形成自己在這一領域的思維框架。
在形成框架的過程中,會發現該領域內有些部分,談到它的文章很多,且談得很深入,有的部分,卻是空白,沒有相關文章涉及到,即使有,也是蜻蜓點水。而自己在這方面實踐卻有所心得,哈,這就是你填補空白的切入點了!
今天看《超越平凡的平面設計》裡頭有句話「設計的優劣不在於硬體和軟體」,模仿它來一句,學習的質量不在於資料的優劣,而在於處理和吸收的方式。別人的東西寫得再好,也是別人的,你用心領會了多少,把它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才是關鍵。
看了,懂了,用了,講了
1.建立主題,根據關鍵詞查找相關資料。
2.將網上找到的資料,用軟體做電子筆記,如印象筆記,網易雲筆記等。
3.瀏覽並分析相關資料,根據有用的程度,寫讀書筆記。
4.找到相關主題的測試題,嘗試自己完成它。
5.完善自己的知識系統地圖,形成自我的知識領域。
自己也在大學期間通過網路學習,同樣也擔心學到的知識太過零散。然而我明白零散的本源來自於知識獲取途徑的不穩性,簡而言之就是知識不夠系統。此時若提前進行規劃,就某一個感興趣的領域進行多方面的知識搜尋學習並堅持下去就一定能達到你的理想效果。而這一系統學習的理論正是傳統高等教育的本質目的,顯然中國大多數高校流於形式地進行了集體化管理,各種名目花俏而敗絮其中的活動違背了這一宗旨,進而奴化了眾多思想。互聯網作為一種新興的高效工具已然在經濟領域引起了顛覆性的變革,然而這一變革卻遲遲並未發生在本該最早發生的高等教育領域,為什麼?中國大學政治屬性濃重的高校管理者更多地利用互聯網方便自己辦公謀權卻並不願意為高校的本質目的服務必將造成中國高等教育的落後。
主題、分類、定期清理、總結、輸出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算是高層次的(成熟的)互聯網用戶?
※為什麼國外的 App 乃至互聯網產品通常都很簡陋?
※從技術層面看,從客觀現實出發,12306 逢節必癱情有可原嗎?
※王尼瑪是王思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