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漢簡《趙正書》中記載秦始皇傳位給胡亥是否屬實?


謝謝邀請,沉默很久,對不起各位關注我的朋友。這個話題我可能不得不說一句,最高票 @姬軒亦 君的答案犯了文言閱讀理解的錯誤。
先說我的觀點,及至目前,仍與朱鳳瀚、韓巍、陳侃理等幾位老師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概說》(以下簡稱《概說》)一文中的觀點一致:

《趙正書》……部分段落見於《史記》的《蒙恬列傳》、《李斯列傳》,但文句不盡相同,可能是司馬遷撰寫《史記》時的參考之一。書中對胡亥繼位以及秦始皇最後一次巡行路線、趙高之死等事的記載與《史記》不同,提供了西漢前期人講述秦末歷史的一個新文本。它不僅為了解這段歷史提供了新認識,而且啟發我們思考漢代人的秦史觀,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很高的史料價值 。

也就是說,《概說》認為,《趙正書》的內容作為一種歷史敘述的價值比作為一種歷史事實更大。我同意這一點。
我們可以把《趙正書》和《史記》放在一起,做一個文獻學的推理分析:

  • 《趙正書》有相關段落與《史記》某些列傳相似,這有三種可能:1)《史記》參考了《趙正書》。2)《史記》沒有參考《趙正書》,而二者都默契地參考了同樣的史料來源。3)《史記》沒有參考《趙正書》,而二者都默契地參考了相似的史料來源。
  • 《趙正書》成書於西漢早期,

    《概說》認為北大簡基本抄寫於武帝後期至昭帝時期,《趙正書》亦然;但一般認為從成書而言,《趙正書》應撰寫於武帝時期之前,具體可參趙化成《北大藏西漢竹書〈趙正書〉概說》。

    對秦始皇直稱「趙正」,顯然它並沒有為秦朝諱的意思。那麼它記載秦始皇死前情狀如此詳細,則有兩種可能:1)其作者知道事實就是這樣。2)其作者不知道事實,只是在寫一個好看的故事。

  • 西漢早期的人們對秦朝了解多少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知道胡亥從表面上看起來是正常繼位的,益陽兔子山9號古井出土的秦二世元年文告:

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遺詔,今宗廟吏及箸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當除定者畢
矣。元年與黔首更始,盡為解除流罪,今皆已下矣。
朕將自撫天下,吏、黔首,其具行事已,分縣賦援黔首,毋以細物苛劾縣吏。亟布。

這是一份從皇帝往官府層層下達的官文書,就像現在的紅頭文件,其中的關鍵是秦二世自己提到了「遺詔」。他說的話是不是真的無法討論,但顯然我們知道他這麼做是在給自己樹立正統性。在人們所見材料尚少的西漢早期,《趙正書》的作者根據大家口耳相傳的這個「遺詔」說法進行創作,也是有可能的。

  • 是距離歷史時間越遠,看得越清楚,還是距離歷史時間越近,看得越清楚?這個問題可能沒法直接回答。我們再審視一下《趙正書》和《史記》的可信度:1)司馬遷作《史記》,參考了秦國正史《秦紀》,「網羅天下放失舊聞」,最後他選擇了這樣的寫法。而《趙正書》的史料來源目前還不清楚。2)《趙正書》的創作年代正值焚書之餘,全國各地的舊書尚未被朝廷掌握網羅,很難相信他的作者會接觸比司馬遷所見更多的史料。3)從《趙正書》行文來看,開頭是「昔者……」,這就相當於我們講故事開頭用「很久很久以前……」,

    相比之下,當《史記》記述不確切年份,一般用「初」,「昔者」則幾乎全部出現在人物對話之中。

    在最後還附了作者的感言:「胡亥所謂不聽閒(諫)者也,立四年而身死國亡。」所以趙化成老師認為這說明《趙正書》的寫作目的是「以史為鑒」,勸諷朝廷。4)《趙正書》目前來看,最大的問題是孤證不立,兔子山的秦二世元年文告恐怕還不能直接支撐它那麼詳細的記載。

綜上,題主問的是「是否屬實」,所以我認為,《趙正書》中與《史記》的歧異之處從目前來看,仍是孤證,需要更多的材料佐證才能立足。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圍繞著《趙正書》的研究都是從歷史書寫和秦二世確立正統性這兩方面著手的,大家都避開了「它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問題。

最後是「請立胡亥為代後」的理解問題。
《趙正書》原文是說,秦始皇出遊至柏人而病篤,召來李斯等人,要他們「議所立」。君臣之間你推我讓,「議所立」的話說了好幾次,顯然這時候秦始皇是沒有明確表示要立誰的,他只是不斷強調「吾子之孤弱」,「吾子」可能指胡亥,也可能指他的所有兒子。於是李斯和馮去疾說:

今道遠而詔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

這裡的「代後」,其實沒有什麼疑難處,就是「繼承人」的意思。「代」最基本的意思是「更替」,更替的對象是秦始皇。有大量語料可以佐證這一點:
《史記·樊噲列傳》:

他廣實非荒侯子,不當代後。

《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常見句式:

詔賜A代後者B爵關內侯。

B是A的「代後者」。
姬君的猜想很精彩,但我怕可能求之過深了。
*2.19得姬君回復,考慮了一下「代後」是否有合法性影射的問題,再補充一條史料。《戰國策·秦一》:

孝公已死,惠王代後,蒞政有頃,商君告歸。

秦惠文王始終是秦孝公的太子,即位之後使秦國繼續富強,史書從來沒有對他的繼位正統性提出過質疑。

再如之前引到的《樊噲列傳》條,「不當代後」,是其人本不具有繼承正當性,反過來說明「代後」在文本中是個中性詞。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在史書中確實是存在的,但歷史作為一門學科,就和其他學科一樣,要講證據。


你們這文言文閱讀水平啊。。。。人家都說了,請立胡亥為立。那既然是代立,說明始皇帝的繼承人肯定不是胡亥,只是當時情況緊急,沒辦法了,只好讓胡亥上。

那你就要想了,什麼情況這麼緊急?

當然是第一始皇帝絕不可能死撐到回咸陽才死,第二是即使始皇帝死撐著回去了,他的身體狀況,也不允許運作到擺平繼承人面臨的權力不平衡。而胡亥一方面在自己身邊,一方面李斯,2馮趙高都支持,所以是更好的選項。

然後你繼續想啊,這個繼承人是誰?是扶蘇嗎?當然不是了。

如果是扶蘇的話,最可能支持扶蘇的蒙毅為什麼當時正好被支走了呢?始皇帝傻嗎?如果是扶蘇,還用原文里擔心「恐大臣之有謀」嗎?恐怕大臣在始皇帝身體不好的時候搞事情,立一個既不是胡亥,也不是真正繼承者的人上位,那麼這個大臣你還猜不到說的是誰嗎?

當然是手握重兵的蒙恬同志——只有他具備搞事情的素質和能力啊。

這個繼承人是胡亥,扶蘇之外的第三個人。這個人李斯風2馮可能知道,趙高卻是不知道的。

但是,趙高和胡亥都知道,自己是代立的,原來這位子和自己是沒關係的。

所以,胡亥回到咸陽,就對先帝子嗣進行了大清洗,都殺掉了,總能殺對吧?

這段史料是很關鍵的,驗證了秦始皇本紀中很多不可思議的細節。例如為什麼要支走蒙毅,為什麼始皇帝的詔書是讓扶蘇回咸陽與葬,為什麼始皇帝的路線是北上九原的,都解釋清楚了,一開口就說沒有價值,問過北京大學項目組嗎?


秦始皇十五個兒子偏偏把胡亥帶著身邊,而且胡亥當時也年過二十,不是幼主了,加上秦國國君的傳位也沒有一定要長子的傳統(如昭襄王和秦始皇父親庄襄王都不是長子),傳位給他確實很有可能(始皇對李斯說,「不奈吾子之孤弱何」,《趙正書》發現之前就有很多專家推測胡亥早年喪母,加上當時談話的環境,這個「吾子」可能指的就是胡亥,而且這個「弱」看胡亥後來的表現還真說對了)。但說《趙正書》是事實,還是有幾個疑問的。

1,陳勝吳廣不過平民,如何能想出以「扶蘇、項燕」這樣有水平的旗號?後來更有「矯詔篡位」的說法(司馬遷總不是自己編的吧)。秦以前,矯詔這回事可是很稀罕的!

2,以司馬遷寫《史記》的時間推斷,他很有可能是看到過《趙正書》的,為何不採納?當然有勝利者的政治考量,但嬴政出生這樣的事情,司馬遷都留下了兩個版本,足見不確定的事,他是會留下痕迹的。另外就是司馬遷都敢歌頌項羽,傳位卻沒有留下一絲別的線索,也比較奇怪。當然司馬遷是如何知道「沙丘之變」也是個大疑問(要還被人修改過就更無解了)!

3,大殺宗室和大臣。硬要說的話,殺扶蘇蒙恬還能扯上擔心起兵情有可原,但回到咸陽後屠殺其他宗室就沒有理由了。十幾個兄弟無一倖免,連公主都遭殃。舊臣更是殺到無人為將無人為相。要是奉召即位名正言順何必做這些呢?要知道那是秦朝,在那之前雖有骨肉相殘但從沒有這麼大規模的王族清洗。

本人也認為秦始皇沒有立扶蘇的意思(贊同李開元博士推測的那樣,扶蘇之母為楚國人),不然傳位會容易得多,但是也不排除後來改變主意(如去九原巡邊既可能監視扶蘇,也可能是去帶回扶蘇)。《趙正書》里的李斯,形象比《史記》里還要正面,被趙高收買不太可能。所以很可能是李斯和馮去疾與蒙家兄弟確實有矛盾(政見、過往、利益、擁立之功等),最後告了一狀(恐大臣有謀),始皇帝病重,應了一聲。李斯不支持扶蘇是肯定的(兩人政見不和,如焚書的問題),所以始皇招他議論後事的時候,他提都沒提扶蘇。

然而即使《趙正書》,也留下了始皇最終也未下定決心的痕迹。「今道遠而詔期羣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先說的恐有事故,所以要立胡亥。如果是始皇自己要立胡亥,那麼次序應該是今立胡亥,如何應對事故。

以上。


謝謝 @羅妹妹 邀請,因為沒什麼時間所以拖到現在才來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個人是支持「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的觀點的,即便我們不能用這段述說還原真實的歷史,他也可以成為一種時人的說法,讓我們更清晰的了解當世的人是怎麼認識這段歷史的,《趙正書》是否屬實,我們並不能妄下斷言,不過有趣的是,談及始皇傳位這個問題,《史記》中的有些材料也可以與《趙正書》中的內容相互印證。

首先,其實《史記》中已經透露了一個信息,即始皇使扶蘇在外將兵,其實就是已經不太喜歡公子扶蘇了。「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更有趣的是,有一個與扶蘇很像的人物,可以說也是同樣的遭際,就是晉獻公時的太子申生。在晉獻公使申生在外將兵時,大夫里克就向他勸諫道:【「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曰撫軍,守曰監國,古之制也。夫帥師,專行謀,誓車旅,君與國政之所圖也,非大子之事也。師在制命而已。稟命則不威,專命則不孝。故君之嗣適不可以帥師。君失其官,帥師不威,將焉用之。且臣聞皋落氏將戰,君其舍之。」】可見使儲君在外將兵是於理不合的,所以晉獻公有就這樣回答了里克:「寡人有子,未知其立誰焉。」可見晉獻公自己也知道,其實就是廢太子的先兆。而扶蘇相比申生,更遠的一層是還不是太子便已經「使外將兵」了,可以說,從這一刻起,扶蘇已經離始皇傳位遠了一步。

其次,《史記》中關於李斯與趙高矯詔的記載未免有些過於兒戲:【「高乃謂丞相斯曰:「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咸陽而立為嗣。書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賜長子書及符璽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事將何如?」斯曰:「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高曰:「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功高孰與蒙恬?謀遠不失孰與蒙恬?無怨於天下孰與蒙恬?長子舊而信之孰與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責之何深也?」高曰:「高固內官之廝役也,幸得以刀筆之文進入秦宮,管事二十餘年,未嘗見秦免罷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誅亡。皇帝二十餘子,皆君之所知。長子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終不懷通侯之印歸於鄉里,明矣。高受詔教習胡亥,使學以法事數年矣,未嘗見過失。慈仁篤厚,輕財重士,辯於心而詘於口,盡禮敬士,秦之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為嗣。君計而定之。」】在這段趙高勸說李斯以利害的記載中,不難看出幾個信息:1.蒙恬已經成了公子扶蘇的人。2.蒙恬上位李斯必然走人。這兩點都是很經不起推敲的,首先,蒙恬與公子扶蘇並沒有提及有什麼深交,如果真的是在扶蘇「使外將兵」這段時間,二人就能有如趙高說的這樣的默契,那我倒更要懷疑扶蘇能說出:「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這樣的話了。其次,李斯為秦也可謂是功勛昭著了,如果僅僅是因為扶蘇舉用蒙恬為丞相,李斯就要:「終不懷通侯之印歸鄉里」的話,未免牽強,何況扶蘇舉用心腹(假定的)蒙恬是有可能的,教習胡亥多年的趙高在胡亥登基以後為什麼就沒可能壓在李斯頭上?這段趙高勸說李斯的話並不像是兩個能矯詔的人密謀的大事,倒像是兒戲。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去懷疑這段記載就完全沒有真實性,但是經過這一番論說,我認為起碼《趙正書》的記載也是可以成為一種說法的。

最後,也是很關鍵的一點是,《史記》中記載蒙毅說的話與上述「當立者乃公子扶蘇」、「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咸陽而立為嗣。」有自相矛盾之處:「胡亥不聽。而遣御史曲宮乘傳之代,令蒙毅曰:「先主欲立太子而卿難之。今丞相以卿為不忠,罪及其宗。朕不忍,乃賜卿死,亦甚幸矣。卿其圖之!」毅對曰:「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則臣少宦,順幸沒世。可謂知意矣。以臣不知太子之能,則太子獨從,周旋天下,去諸公子絕遠,臣無所疑矣。【夫先主之舉用太子,數年之積也】,臣乃何言之敢諫,何慮之敢謀!」

從標註出的這句話可以看出,蒙毅說始皇舉用胡亥是「數年之積」,或許可以與我們開頭說的始皇使扶蘇在外將兵就確定扶蘇不當立相呼應,但是又與陳涉等人所說的:「當立者乃公子扶蘇。」以及《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始皇的遺詔有矛盾,這就當真是說不清的了。哪怕是《史記》本身的記載,關於始皇傳位這裡,也有足夠讓人懷疑的成分。

所以不管有沒有《趙正書》的記載,《趙正書》的說法其實以前就流傳在《史記》中,只是需要細心地去發現,而這種自相矛盾的記載之所以會出現,我想就和《史記》本身的選材也是分不開的,李斯、趙高矯詔也好,當立者是胡亥還是公子扶蘇也罷,這些應當都不會被秦的史官記下,司馬遷也無從得知當時究竟是怎麼一番情況,這應當都是「罔羅天下放失舊聞」所得聞的,所以其中本身就有各種各樣當時人的想法,就像我開篇說的,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過去的歷史世界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今人在這種能發現的史料都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恐怕也不能還原其是否屬實,但是,它們都可以成為一種說法,與其他的史料相互對比,讓我們窺見歷史的脈絡。


補張圖。


不知道。《趙正書》的出現,說明在秦漢之際,對秦始皇立胡亥這件事情是有不同的敘述版本的。但是,我們需要注意,司馬遷的《史記》在敘述陳勝吳廣、劉邦項羽起義的時候,有一個預設的前提,也就是起義的合法性,那就是趙高、李斯、胡亥矯詔亂政。所以,司馬遷的《史記》是革命勝利者的敘述,在這個問題上未必靠得住。所以,我更傾向於《趙正書》的記載。


兩個版本都不可以置信,真實的歷史在當時不可能被這樣記錄,這種宮廷陰謀、鬥爭,經過秦末大動亂幾次內部、外部清洗,即使楚漢時期的人也很難完全還原它,只是後人的演義或政治「課本」。

趙正書的文風自然只是小說罷了。而史記的版本,或者是司馬遷採信的小說,或者是子嬰執政時期留下的國史,二者只能居其一(如果不是國史,而是楚漢時期出現的所謂史料,那就只能看成小說,細節自已不可盡信,大方向也可能胡謅),而國史也不一定可信。


每次讀到嬴政,心裡都會隱隱作痛(深井冰得吃藥)。
這哥們那個時候應該已經意識到自己沒得選了。他應該很清楚當時的局勢,無論選擇扶蘇還是胡亥天下都會很難太平。三番五次的巡視天下,最後一次死在路上,應該最後一次離開咸陽前身體就 已經不好了,他自己應該是知道自己狀況不佳的,但還是選擇了出巡,終於死在了路上。
滅國大戰的後期,秦王廷的楚系勢力不太可能全部一如既往的支持他。而他年少時最中堅的力量,楚公子昌平君、昌文君,在史書上找不到證據在始皇帝晚年他們還在支持他(可能他們也都已經死了),種種痕迹甚至都顯示兩位公子已經徹底跟他決裂走到對立了。
這得多孤獨。巴寡婦清或許是他唯一的朋友了,一個寡婦在嬴政稱帝後合法的擁有一支相當規模的軍隊,宗室重臣都被禁止這樣。
立胡亥有可能是真的,如果能證明扶蘇勢力集團的成員在滅楚大戰中有背叛秦國的舉動。
*********************
楚國有點像邦聯國家,各地基本由貴族把持,國君即中央難以強有力的動員國家力量和資源,但是一旦亡國後,各地方又總會掀起強烈的反抗。春秋時期的吳滅楚和戰國末的秦滅楚,楚國地方所作所為性質類似。秦楚長期聯姻,導致兩國王廷有很多對方國家的人和血親擔任重臣,甚至經常兩國國君的生母是對方國家的人。


應當是假的。
第一,司馬遷是否見過,如果見過,為什麼沒採信?
第二,立繼承人的事,會如此隨機?會如此從權?
第三,如果說胡亥本就是繼承人的有利競爭者,可以考慮從權,問題是,胡亥是嗎?

看見有的答主說,司馬遷是為了突出劉邦起義的合法性才這麼寫的。但事實上,劉邦反秦抗楚的合法性都是對方殘暴,所以只要證明秦殘暴就好,(ps.如果秦始皇將位子傳給一個更殘暴的皇帝,那更應反秦了。)而項羽打劉邦的理由就是從對方反自己到對方要爭天下。同時劉邦又認為為自己天命所歸,一旦天命所歸,造反還是即位都是順理成章的。如何證明自己天命所歸呢,或者說天命所歸的外在特徵是啥?這就靠歸納了,如
相貌。
別人看相(呂公,田邊老人,范增)
異相(斬白蛇,幻化龍)
出身(蛟龍)
奇蹟(多次成功逃脫,統一之快)
民心所向,施仁政(約法三章一類)。
多次逃脫就是倖存者偏差,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前排珠玉在前,我也就獻醜了,我說說我的關於繼承人的小看法
晚年的始皇帝,偏愛幼子胡亥。扶蘇因為勸諫為政溫和方針被打發到上郡後,他考慮立胡亥為太子。
在第五次巡行天下時,他在多位兒子中選擇胡亥,立為假子同行,正是對胡亥進行考察。
不過,經過這將近一年的觀察,他認定胡亥並不適合。因此。臨死前他改變想法
遺照召扶蘇回京主持喪事繼承皇位。
所以說沙丘之謀的真正背景,個人認為真是因為如此。
當然有人說司馬遷怎麼知道他們三的密謀及語錄,我覺得司馬遷是有歷史資料做憑藉。至於話語如何,並不是他的離譜記載,而是他省略了當時的一些細節。即他本人認為不重要的或者說當時他自己也不確定的那部分,因而給後人邏輯上的很大腦洞。
感謝各位點贊,手機碼字,睡覺了


我來回答一下,不一定有什麼道理可言,但還是符合邏輯,

第一,秦始皇如果真的傳位胡亥,那麼胡亥大可以把詔書拿出來給大臣看啊!畢竟有合法的遺詔,扶蘇就算要鬧事,也沒什麼借口,

第二,秦始皇死後,胡亥就在秦始皇身邊,如果他是合法繼承人的話,那麼他就不需要掩蓋秦始皇的死訊,反而可以大張旗鼓的,把秦始皇送回咸陽去安葬,

第三,胡亥在繼位以前,逼死扶蘇和蒙恬,繼位後,屠殺自己的兄弟姐妹,我試問一下,哪個合法上位的繼承人,會把自己的宗室來個類似滿門抄斬的做法。


「一代修史,必備眾家記載,兼考互訂,而後筆之於書。

「觀各史藝文志,所載各朝文士著述,有關史事者,何啻數十百種。當修史時,自必盡取之。彼此校核,然後審定去取。其所不取者,必其記事本不確實,故棄之。

「而其書或間有流傳,好奇之士往往轉據以駁正史,此妄人之見也。

「即如班固作漢書,距司馬遷不過百餘年,其時著述家豈無別有記載?倘遷有錯誤,固自當據以改正。乃今以漢書比對,武帝以前,如高祖紀及諸王侯年表、諸臣列傳,多與史記同。並有全用史記文,一字不改者。然後知正史之未可輕議也。」

——趙翼 《廿二史札記》 卷一、史記 漢書


這已經很難推斷了!
但是我認為一份趙正書並不能推翻什麼,只是能告訴我們西漢初年對於秦嬴政傳位的史實實際上是有多種推測的!
至於多贊答案就有點想搞大新聞的意思了!我認為無論是從秦的歷史還是從秦始皇的為人還是從當時實際的情況出發,嬴政不大可能傳位給非贏姓的人,大臣們更不可能允許開這樣的頭!
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非常明顯的漏洞,那就是蒙恬和秦始皇年紀差不多,做個護國大將軍是可以的,做繼承人這就有點扯了!
我個人認為史記還是比較可靠,因為從目前各時期的秦史學家們的文述中看,基本上大家在其中一些觀點上是一致的,即扶蘇是當時秦始皇最有能力也最有威望同時是最具民心的王子,而胡亥則相反他在早期幾乎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事迹,結合他當上皇帝之後的所作所為也可以看出這個人應該說能力極差,毫無主見以及紈絝殘忍。嬴政作為他們的父親而且能力和判斷力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的情況下不大可能會選擇一個這樣的繼承人,所以我認為司馬遷的解釋比較合理即李斯和趙高作為秦始皇身邊最親近的人他們不可能不清楚秦始皇真正屬意的繼承人是扶蘇,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甚至是身家性命而篡旨是說得通的,而胡亥作為不正當的繼承人害怕自己的事情暴露(即秦始皇其他的子女也不大不可能說不知道秦始皇真正屬意的繼承人是扶蘇而非胡亥,這讓胡亥很害怕)而殺害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是合情合理!


未曾見《趙正書》原件,但依趙化成教授所說,辨別簡上隸法,該書當著錄於孝武孝昭之時,正盛行以史為鑒的史論觀,因此難以說明什麼。太史公著書嚴謹,又得觀宮廷秘書,想必自有其依據。其寫商周之事亦多經後世出土金石文字證實,何為乎以一橫空出世之《趙正書》而廢史公言耶?

趙翼《廿二史札記》雲:惟是家少藏書,不能繁徵博採,以資參訂。閒有稗乘脞說,與正史岐互者,又不敢遽詫為得閒之奇。蓋一代修史時,此等記載,無不蒐入史局,其所棄而不取者,必有難以徵信之處。今或反據以駁正史之訛,不免貽譏有識。

大概就是此意吧。


從秦始皇培養皇子,對於幾個皇子的任務分配中,可以看出,扶蘇跟了蒙恬蒙括等戍北武將,調離咸陽,直至北寒之地。而把胡亥就在自己身邊。
從春秋戰國的慣例規律來說,這已經顯然看出始皇帝把胡亥培養為自己的繼承人,扶蘇沾不上邊。
至於後世認為的,包括《史記》裡面的扶蘇,多是陳勝吳廣等宣傳所致。


不可信,秦末宮廷鬥爭,政治清洗,還有農民戰爭,六國貴族復辟集中發生,還會存在接班人按正常程序即位的可能性很小


北大漢簡可能還需確認它的真偽


胡亥如果得位正當就不會把皇子公主都殺光了


大明英烈可以引據為史料乎?
至於說司馬遷不可能知道沙丘宮變的私下對話……
還真不是這麼回事
完全可能是趙高要他女婿咸陽令閻樂干大事的時候,為了堅定閻樂的信息跟他吹噓老丈人的英勇事迹順便讓他知道二世沒啥了不起~
然後閻樂全盤招供,司法檔案被蕭何打包帶走~


我個人還是比較認可這本書寫的內容的。秦始皇是反對「子議父,臣議君」,把周朝謚號都取消了。扶蘇諫言後就被發配邊疆估計跟這個也有關係,如果是王儲也不可能發配在外打仗,所以扶蘇基本沒機會當皇帝了。秦王外出帶著二世,很有可能就是要培養二世做接班人。李斯說:今道遠而詔期宭(群)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怕大臣有謀,所以立胡亥,當時可能還沒決定立誰。如果決定立胡亥,則應該說:立胡亥,若誰不服就幹掉等等。可能當時胡亥在各方面秦始皇還不滿意,但是又沒更好的選擇,只是情況緊急,就選了他。胡亥並沒有任何政治資本,所以回去就把自己兄弟都殺了。


推薦閱讀:

秦始皇兵馬俑為什麼著名?

TAG:歷史 | 秦始皇 | 中國古代歷史 | 秦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