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成功改編成科幻電影的科幻小說通常具有什麼特質?
先直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後面再貼一篇我之前寫的關於科幻電影與科幻小說關係的文章。(寫完後發現太長了……)
我認為,比較受電影製作方青睞,而且能被改編好的科幻小說,基本具有以下特徵——
1,世界觀
《三體》為什麼會成為最被影視界看重的科幻小說?除了影響大的表象,關鍵在於大劉建構了一個獨特的世界觀,一個體系!三體人、智子、降維攻擊、黑暗森林理論等等,構成了一個非常豐富的巨大框架。在這個框架下,可以生髮出無數的故事,地球人對抗三體人只是小說三部曲的主線,電影后續可發展的空間非常大,看看《星球大戰》和《星際迷航》系列就能感覺到。
比較成功的科幻小說改編電影,很多都是因為小說設計了一個非常有意思而且龐大的世界觀,給了電影以巨大的發揮空間,成為電影的靈感來源。比如《銀翼殺手》,原作不過是個短篇,但故事背景是真實的動物已經瀕臨絕跡,大部分全是電子動物的世界。它營造出一種後啟示錄式的環境,展現了人類的孤獨以及機械/電子產物與人類情感的矛盾等主題。短篇透露出來的境界非常廣闊,因此才有了雷德利·斯科特並不完全遵循原著的改編。《侏羅紀公園》也是如此,邁克爾·克萊頓的小說創造了一個恐龍與人類共存的世界,具備了驚悚、神秘、夢幻等等多種色彩,整個故事的世界觀背景就已經足夠吸引人,在其中發生什麼故事反而不那麼重要了。還有威爾斯《世界大戰》、法國科幻小說《人猿星球》、瑪麗·雪萊的《弗蘭克斯坦》、阿西莫夫的《我,機器人》等等,其最大魅力都在於世界觀的設定。這是科幻電影編劇們很難通過劇本創作完成的——不是不可能,但非常難。許多非改編的科幻電影,其世界觀其實都並非完全原創,而是借鑒了一些科幻小說的思路,比如《極樂空間》、《盜夢空間》、《阿凡達》等等。
1.5,高概念
為啥叫1.5呢,因為世界觀與高概念有時就是一回事——比如《阿凡達》建立了一個外星世界,其高概念就是這個創造的獨特外星環境。但世界觀往往更為綜合、全面,有的科幻小說並未創造一個整體的世界體系,只是某些點子的概念非常有趣、前衛。比如《安德的遊戲》中,最有高概念味道的顯然不是人類與蟲族作戰這個設定,而是虛擬戰鬥屋。根據海因萊因小說《星船傘兵》改編的電影《星河戰隊》也是如此,其重點不在人族與蟲族大戰這個世界觀設定,而在步兵對抗蟲族這個概念,所以電影的主線就是男主角成長為出色的戰士——可惜的是電影沒有展現出小說里機甲士兵獨立控場這個概念,變成了美國大兵群毆大蟲子了……
《永無止境》(它基本可以看做是科幻片)的高概念也不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只是某種可以激發人腦潛能的藥物這一點。像根據PKD小說改編的大部分科幻片,比如《全面回憶》、《少數派報告》、《記憶裂痕》、《預見未來》等等,往往都具有一個核心的科幻高概念,例如記憶被移植、某人能預見多少秒之後的事情等等,世界只是一個模糊的背景。這也是菲利普·K·迪克如此受好萊塢歡迎的重要原因:他的小說中有太多看似信手拈來的高概念了!而且這些高概念並不隨著科技發展而褪色。這簡直就是電影界的寶藏呀!這樣的小說改編成的科幻電影,往往格局不會很大。但故事會非常有趣、緊湊。
順便說一句,所謂比較有畫面感的科幻小說(也意味著比較適合改編電影),往往都是在世界觀和高概念設定上寫得比較好,不是太乾巴或枯燥的。《沙丘》也是因此特別受歡迎,被幾位電影大師看中!
2,故事
高概念的好處之一,就是能創造一個以此為出發點的堅硬的故事。很容易製造出強烈的矛盾衝突。就以根據PKD小說《記憶大批發》改編的《全面回憶》為例吧,影片故事其實一句話就可以概括(這也是高概念電影的特徵之一):當工人的主人公總夢想去火星,體驗一次間諜之旅,結果去植入夢境後發現整個生活都發生了變化,他到底是還在夢中?或是因此發現了被隱藏的真相?——看,多麼吸引人的故事線!令人浮想聯翩,急於一窺究竟。邁克爾·克萊頓、史蒂芬·金和PKD等人特別受電影製作者的青睞,其中故事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他們的故事與概念設定緊密結合,生動、複雜、獨特。
3,情感內核
科幻小說真的是點子文學么?未必全面。上面提到的宏大世界觀,獨特的高概念以及有趣、複雜的故事之外,科幻小說還有個獨門秘笈非常受電影改編者的青睞,那就是特殊環境下展現的人類的情感內核!
《火星救援》為何火爆?除了它有一個有趣的高概念(獨自一人如何在火星上求生)之外,就在於它在這樣一個概念設定之下,著力表現人類的樂觀精神、科學精神,以及失事宇航員與其他空間科學工作者兄弟般的情誼。《我是傳奇》也如是,作者設定了地球上只剩一個男人的世界觀,展現的卻不僅僅是驚悚和奇異感,更多是由此生髮出來的孤獨,對人類的反思,以及對重建文明的渴望——其實最後一部分是電影跟小說不太一樣的地方,小說更冷靜理性。這些小說雖然設定非常出彩,但最終落腳點,卻還在人性上面。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同樣有一個非常凸出的情感內核:創造不能接受被創造者,被創造的生物在不得已的狀況下變成了怪物。這個情感內核如此強大,以至於幾乎所有的電影改編版本都很難塑造好創造者也就是弗蘭肯斯坦博士這個角色:他或者是瘋子科學家,或者是性冷淡者,或者是野心不明的夢想家。怪物的特質則幾乎永遠不會改變。
最近幾年,科幻電影中突出情感內核的片子越來越多,改編作品包括《別讓我走》、《鐵甲鋼拳》、《皮囊之下》、《記憶傳授人》、《時間旅行者的妻子》等等。
字元之夢與影像之舞
——談談科幻小說改編電影
最近,有關劉慈欣《三體》改編電影項目的消息滿天飛。科幻迷、大劉的書迷對這部《三體》改編電影熱切期待,已經不限於各種討論,甚至連演員陣容、電影概念圖、配樂都給設計好了!這種粉絲的熱情毫不奇怪,看看奇幻大作《冰與火之歌》改編美劇引發的討論熱潮,或者魔戒迷們對《精靈寶鑽》電影版的強烈期待也能感受到。
還想說件與此有關的事——最近有網友在我貼到網上的一篇科幻電影的文章下面回復,大意是:其實《銀翼殺手》拍得也不算好,《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么?》這篇小說能被改編得更好呢。說實話,我不禁有些吃驚!《2001太空漫遊》和《銀翼殺手》堪稱科幻電影中的雙璧,兩者一直佔據著各種科幻電影Top10的前兩名位置,被公認為最出色最有代表性的科幻電影(當然你可以不喜歡,那是另一回事)。我們不能厚古薄今,認為未來不會有更出色的改編電影出現,但就可以輕易下結論說《銀翼殺手》改編得不夠好么?
這裡就牽扯出一個大問題:科幻小說與科幻電影的關係。或者說,怎樣的電影改編才是好的?小說改編成電影會有哪些不同?怎麼能在保持小說精髓的同時在電影版中有所創新和突破?科幻電影到底該如何尊重原著,展現其特色?電影與小說,各自的獨特魅力在哪裡?
原創興起,改編衰落?
有個現象不知喜歡看科幻片的朋友們注意到沒有:最近五年內比較出色的科幻電影都是原創的,很少有改編自小說且拍得出色的科幻片!
不信你看:《第九區》、《月球》、《盜夢空間》、《普羅米修斯》、《阿凡達》、《環太平洋》、《星際迷航》、《地心引力》、《猩球崛起》、《源代碼》、《無姓之人》等幾部近年中反響最好的科幻電影都是原創的作品!其他許多還可以的科幻片也都是原創的,包括、《極樂空間》、《歐羅巴報告》、《遺落戰境》、《逆世界》、《環形使者》、《世界末日》(塞斯·羅根版)、《超能失控》、《超級戰艦》、《時間規劃局》、《重返地球》、《超人:鋼鐵之軀》、《時空戀旅人》等等……只有《雲圖》、《飢餓遊戲》、《安德的遊戲》、《異星戰場》、《守望者》、《命運規劃局》、《永無止境》、《殭屍世界大戰》、《別讓我走》等幾部是改編自小說。我大概統計了一下:IMDb網站上,最近5年中,超過1500位用戶投票,排名前30位的科幻電影,只有5部改編自小說!
再來看看歷史的狀況——從IMDb上搜索改編自小說的科幻電影,按打分排名前十的分別為:
《奇愛博士》1964
《大都會》1927
《發條橙》1971
《銀翼殺手》1982
《弗蘭克斯坦》1931
《人猿星球》1968
《飛向太空》1972
《潛行者》1979
《侏羅紀公園》1993
《弗蘭克斯坦的新娘》1935
你看,2000年以後的科幻片一部都沒有!近年來的改編作品呢?《人類之子》排名第13,《守望者》排名第25,《雲圖》排名第27,《永無止境》排名第36,《飢餓遊戲》排名第45……看來,近20多年的科幻電影都是原創為主,改編無力的狀況。
大概跟科幻小說類似,科幻電影也是種創意為王的藝術形式。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首先就失去了令觀眾驚異的「第一眼」效應。像《飢餓遊戲》、《安德的遊戲》、《時間機器》、《異星戰場》等科幻片,主角的結局已經一目了然,毫無懸念,甚至整個故事觀眾也都相當熟悉了。電影的創作者也會因為影片是改編自小說而受到諸多限制(比如小說粉絲們的壓力等),難以盡情發揮。克里斯托弗·諾蘭就是一個不喜歡進行改編,特別注重自己原創的導演,他曾經說過:「對我來說,以新鮮的故事作為創作素材是最令人興奮的。」
從另一方面看,這也說明作為一種類型電影,科幻片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之前並不算非常成熟,其經典作品還需要依賴從科幻小說中去獲得營養和靈感。在此之後,科幻電影則可以更多地自行生產,不再那麼需要小說的故事、思想或創意激發了。
小說與電影:克隆還是進化?
首先我們要知道,電影改編小說,看似是用電影來詮釋原著小說,其實應該把它看做一次全新的創作。電影從來不是以「還原小說」或者「把文字影像化」作為其拍攝目的的——至少不會是主要目的。
很多小說的粉絲都希望電影還原他們看作品時喚起的全部情境體驗,把腦海中由文字引起的夢境全須全尾地展現出來。非常遺憾,這在如今還只能是不現實的幻想。試想,2個小時的影像,怎麼可能還原長篇小說十幾個小時甚至更長的閱讀體驗呢?
尊重原著絕不意味著電影要對原著亦步亦趨。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中,有幾部其實相當「尊重原著」,但反響卻不甚好:比如根據海因萊因的名作改編的《傀儡主人》,根據PKD小說《第二型號》改編的《異形終結》(Screamers)和同樣根據PKD同名小說改編的《冒名頂替》(Impostor)等。說實話,這幾部科幻片拍得都不差,《傀儡主人》基本就是按照小說拍了一遍,電影中對傀儡主人附身人類場面的展示與小說中的描寫毫無二致。幾位主人公去外星人降落處調查,發現當地人已經被外星人控制一段幾乎像是從小說(或者說讀者的想像)中克隆出來的!這樣拍電影的問題是,整部電影缺乏靈性和創造,讓看過小說的讀者沒有任何驚喜——儘管唐納德·薩瑟蘭飾演的老頭子相當有范兒。
對此,當代學者李歐梵曾說:「把文學經典搬上銀幕,不論成功與否,可以讓觀眾有更豐富或更深刻的感受,過度刺激的新片反而令人神經麻木。當然並非所有的經典電影都改編自文學名著,電影也有其經典片,但兩者的作用是相似的,用卡爾維諾的定義就是:『一部經典作品,每次重看時,都和第一次一樣,令我們發現新意。』」
正是從這個角度說,雷德利·斯科特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改編得非常成功!電影和菲利普·K·迪克的原作小說《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么?》有很大不同:在小說中,男主人公的婚姻構成了其沉悶、卑微的生活,但同時也給了他一線希望。男主人公一直渴望獲得一隻真正的動物,而不是外表逼真的「電子羊」——某種程度上「電子羊」正是男主角的自我寫照:逼真但毫無實際價值;只是某種東西的仿製片;帶著一種一去不回的傷感和失落。影片去掉了小說中至關重要的婚姻生活部分,大量增加了複製人的情節,還特別為主人公安排了瑞秋這個複製人伴侶角色。而取代了電子羊的,是電影中主人公夢境中的獨角獸:如果說電子羊是卑微生活的映射,那麼電影中的獨角獸則是主人公人性以及所有美好事物的指代!電影和小說在這裡殊途同歸地把主題表現出來:何為人?何為人性?仿生人/複製人也有靈魂么?
此外,小說的寫法是陰冷、平淡、寫實的,電影則更為風格化,通過大量夜景和寫意式的畫面來描繪混亂而又高科技的未來世界:工業化城市中日夜不停從煙囪中噴涌的火焰,廣告上無處不在的日本色情文化,永遠在淅淅瀝瀝下雨的街道,各種奇裝異服的人流……無論從思想把握還是內在氣質上,《銀翼殺手》對原作小說的呈現都極其到位,但它走得更遠,不但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氣質,更超越了小說本身的主題深度——導演雷德利透露過,他設定的男主角戴克自己就是一個複製人!由此,整部影片的涵義就更為深化了。
好的電影改編,用莊子的話說就應當「物物而不物於物」——換成現在通俗的說法就是:要充分拍出具有小說特徵的一面,但又不被原著所囿。翻拍起小說來,大師級的導演和普通導演的區別往往就在於此。恐怖片《閃靈》就是個有趣的範例:原作者史蒂芬·金對著名導演庫布里克的翻拍感到不滿意,於是自己當起製片人親自上陣搞了個三集的迷你劇,結果反響不佳。這個「卓別林在卓別林模仿秀中失利」的故事告訴我們,小說改編電影不見得原汁原味才好。
此外,很多觀眾在看小說改編的電影時,往往會被閱讀原著時的體驗和激起的想像所限制,對電影版有先驗的期待和判斷。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是銀幕上的哈姆雷特只能有一個確定的形象,要是符合你腦海里那個哈姆雷特倒也罷了,不符合的話,你就可能無法進入電影創造的世界——當年拍《亂世佳人》時,片方在全美國範圍內找郝思嘉的扮演者,幾乎所有好萊塢當紅女明星都去試鏡了,最終經過原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首肯,才選中了費雯麗;而當時所有的電影人都認為白瑞德一角非克拉克·蓋博莫屬。可見小說改編電影的重要環節,就是把原作文字搭建起來的世界形象化、具體化。
敘事:從平面到立體
一直有這樣的說法,認為《阿凡達》或者新近的科幻片《環太平洋》「劇情弱智」。應該說,這種想法是對電影敘事不夠了解產生的誤解——如果你說這兩部影片科幻構思老套,劇情平庸無新意,主題也不深刻,還基本沒什麼問題。但平庸和弱智還是有本質區別的。《阿凡達》或《環太平洋》這樣的科幻電影,故事情節設置也許比較平庸老套,但其敘事技巧其實一點都不差。事實上,《阿凡達》的敘事堪稱純熟圓潤,完全稱得上是標杆式的!其鋪墊、轉折、高潮、收尾全都井然有序,對背景、角色的刻畫也細緻到位,主角的每一步都有足夠的心理動因推動,基本也沒有冗餘無價值的閑筆敗筆。影片162分鐘的長度不會讓觀眾感到沉悶乏味,足見功力!你可以拿故事框架接近的《異星戰場》來比較一下,兩部影片的敘事水準包括角色設定和描寫至少相差一個等級。
我在之前的文章《詹姆斯·卡梅隆和他的科幻電影》里有段話,在這裡還想再分享一次——用文學來類比一下,《阿凡達》跟《星球大戰》一樣,其實是民間文學,是童話,而不是小說——當代很多電影觀眾太習慣於小說式的現代敘事了,他們已經習慣於從複雜糾纏的故事中去尋找形而上的意義以及啟示性的價值判斷,喜歡那種充滿著矛盾和衝突的情節,以及背後隱藏著無數可能的所指的故事。《阿凡達》則是「原故事」,是極其簡單、原初、類型化的母題——你不可能要求民間故事和評書像博爾赫斯的小說那樣深刻新穎,但完全不能說它們淺薄或沒有感染力。
從小說到電影,必須有一個重構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敘述角度敘事手法的重構。小說的敘事手法顯然比電影要多樣和豐富得多,但小說的敘事基本是一種「平面化」的敘事。電影則不同,它是依靠畫面來傳遞信息的,而人對於畫面是整體性的閱讀接受。因此,電影可以稱為是「立體化」的敘事。
舉例來說,電影可以用分屏畫面來同時展現幾個場景進行平行敘事(比較典型的例子是美劇《24小時》),小說只能用「花開兩朵單表一支」的手法分別敘述——哪怕你在小說中寫了「與此同時,另一邊如何如何」,在讀者腦海里,其實還是有前後區分的,讀者只能通過腦補,把它看做是近似同時展現的。
根據漫畫小說改編的科幻/奇幻電影《守望者》用片頭曲的幾分鐘完美展示了電影的立體敘事能力:在鮑勃·迪倫的歌聲中,美國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各種重大事件紛紛呈現,超級英雄們在歷史事件中頻頻出現,其著裝和地位都隨著時代背景而不斷演變。鮑勃·迪倫的歌曲《變革的時代》(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歌詞與時代背景、超級英雄處境等形成一種奇妙的對位關係,在短短几分鐘內,聲音、畫面、歷史文本傳遞出了極其豐富的信息,並形成了一種敘事態度:真實的歷史背景與虛構的超級英雄故事混合。
如果單從故事敘述的角度講,電影相對於小說有一定優勢。但電影最大的劣勢在於片長嚴重限制了故事的複雜程度以及環境背景的描述。比如根據P.D.詹姆斯的小說改編的電影《人類之子》。這是一部很不錯的科幻片,風格獨特,有一定思想深度,不以華麗的視覺取勝,鏡頭相當出色。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會感到,「未來人類喪失生育能力」這個概念放在小說中,可能會有大量細節或環境鋪墊給你帶來很強的衝擊力,但在科幻電影中,這個概念既不好呈現,又缺乏特別的衝擊力。《殭屍世界大戰》甚至《侏羅紀公園》也都有這個問題,小說原作豐富的指向性多樣的文字到了電影中,就變成了一個線索簡單的冒險故事。
從科幻小說到科幻電影,是從一種夢境轉到另一種夢境,從一種體驗變成另一種體驗。如同不同樂器奏出的同一曲目,對比起來微妙神奇。它們通常都特別的火!
硬科幻要夠硬,軟科幻要夠軟
硬科幻需要有狂轉酷炫吊炸天的理論支撐,如三體的智子、星際穿越的五維空間等
這些理論要夠硬,能經得起推敲,最好還是理論上正確但缺乏現實支撐的東西,讓人有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軟科幻要有狂轉酷炫吊炸天的背景和體系,典型的就是星球大戰的原力體系
這些體系要夠軟,能嚴密的編製出一個少bug少漏洞的框架,並且將故事劇情合理的鑲嵌其中。
菲利普 迪克
電子騎士和丁勾都說的非常好和非常詳細了,我就簡單補充一個視角:如果你是影視公司的版權採購人員,如何選擇什麼該買呢?
一、獨特的科幻創意;
二、具備延展性的世界觀;
三、無可替代的人物形象。
具備以上三點中的任意兩點,都可以買下來。剩下的活兒,交給職業編劇去干。
至於說如何具體判斷,這個我寫一萬字也說不清楚啊,只能你們自己跟著感覺走了。
————買買買只是解決了第一步問題————
版權購買只解決了有無的問題,好壞的問題還得靠職業編劇。現在國內很多公司一窩蜂地買買買,看似大躍進,其實都有意無意地忽略或掩蓋了一個問題:你能買來那麼多版權,可你能找來那麼多編劇嗎?
這個問題不解決,還在外面吹牛逼,要麼真傻,要麼別有用心。它們都被有錢的投資人相中了。
電影是視覺藝術。小說是文字藝術。小說里很多東西,電影拍不出來。而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視覺、聽覺的綜合,而不是來源於文字和想像。
很多科幻小說的張力來自新奇的觀點引發讀者想像,但這些都不是電影需要的。
電影大片更重視精彩的視聽效果,更偏向於戲劇的情節構思,然後是符合大眾口味的主角塑造。
所以電影大片里,主角很少是科學家,往往是普通人,比如警察、戰士等普通平民。通過普通人的視角去體驗未來世界,對電影觀眾的帶入感更強。
這也是菲利普迪克的作品容易被拍成電影的原因。
而反觀阿西莫夫的基地一直拍不成電影,因為那篇小說通篇都是對話和思考。人物塑造比較差。情節也太長。
另一個難改編的類型就是海伯利安,作為小說,通過幾個人講故事描繪未來世界的手法十分精妙,但如果想照搬到電影院里,肯定是編劇的噩夢了。
也有情節很複雜的科幻電影,比如《雲圖》,堪稱科幻片里的文藝片。但大眾里又有多少人能在電影院里看到爽?
嘗試著來回答一下
故事
不論怎麼改編,故事是基礎,引人入勝的情節成為改編的第一基礎,那麼就故事來講
1 "理論支撐" 有個可信或者看似可信的理論支撐才能讓人覺得你不是在吹牛逼吧,比如超體中的CPH4,就給出了解釋,女性在懷孕6周子宮分泌少量CPH4,能夠使嬰兒幾何式的快速增長。也就是建立在這個理論基礎之上,才發生了一系列從1%至100%的轉變,雖然理論可能是假的,但是有個基礎不會讓觀眾覺得空中閣樓
2 畫面感 看科幻片總能給人以震撼,甚至當你從電影院出來都恍惚對自己所在的世界有種錯位感,就好像你剛剛從另一個世界穿越回來,因為剛剛經歷的畫面在你的腦子裡留下了印記,這就是畫面在起作用,那麼你手裡拿的那本科幻小說是不是有畫面感,可行性的畫面感,也是它能否成為電影的重要因素了隨便扯幾句,從小說改編電影來講,為什麼好的科幻小說不一定能拍出好的科幻電影?
其實答案很簡單,很大程度上,電影和小說的受眾是不一樣的,小說的受眾比電影小得多,而且更關注科幻內核,而電影作為一種快餐式的消費品則比較大眾化,成功的科幻電影都較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換句話說,這些成功者就算不看科幻部分,也是一部成功的電影。反之則不一定,一部成功的科幻小說可以以一個精妙的設定獲得成功,哪怕剩下的都是渣渣,因為小說的鐵杆粉絲們要的就是這個,覺得文筆劇情最重要的早就看紅樓夢和莎士比亞去了。同樣的道理,現在大獲成功的很多原創劇情的科幻電影,其實在科幻內核上毫無新意,但是特效加俊男美女加王道劇情,拍的不差的話好賣是肯定的,廣大電影觀眾好的就是這口。接地氣(廣大群眾看著順眼)也非常重要,有些東西拍出來很難讓大眾看著順眼,最典型的反面例子就是沙丘,來了個阿拉伯風加封建時代歐洲的黃金時代,寫起來看著新鮮,拍出來想不cult都難。相比之下賽博朋克看著玄乎,其實相當接地氣,所以有大量好片。為啥黃金時代和賽博朋克兩種題材最好拍?前者有科幻的環境(星辰大海)和現實的人物和行為,後者有現實的環境(九龍城寨)和科幻的人物和行為。
至於三體和球電,我就說一句,拋開科幻內容,你覺得以一部好電影的標準你有足夠的信心么?我個人是沒有的。不過憑著我們巨大的粉絲數量和熱門的話題效應,賠錢是不可能的。
美國的需要有一個黑人配角和幾個賣肉的女配;英國的需要有一個鐵打的男配和一群流水的娘們;中國的需要在黨的領導下使用未來科技。
首先要是一個好故事吧,再我覺得就是原著對場景描述的比較有畫面感,讓讀者很輕易有代入感的。(當然這樣的描寫就是成功的)有自己完整的時間順序和世界觀的,我覺得也比較容易。
另外讀過武俠的應該都理解為什麼金庸先生的作品相比古龍先生更容易上熒幕。因為金庸先生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電光火石的大戰三百回合」,而古龍則通常是「高手過招立見高下」,這就不太好演了。
看導演吧,國內導演就認為球狀閃電適合拍電影,特效少難度低情感戲多不需要想像力,找個氣球拔根毛就能拍,外國就直接拍全部鏡頭都在外星球,連根草都要費勁腦筋設計的阿凡達,科幻電影不是苦情懸疑 ,把文字上的迷幻變成眼前的真切才是追牛逼的。
不知道上面的回答都說的什麼東西,會不會被改編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個小說的讀者夠不夠多。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星戰之父」喬治·盧卡斯?
※是否大多女生不喜歡看科幻片,為什麼?
※如果真有侏羅紀世界,門票價格估計會是多少錢?你願意出多少錢的門票?
※為什麼有的人會感覺科幻片都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