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生喜歡讀亦舒的書會不會讓人覺得奇怪?
首先,說說亦舒的文字。
亦舒跟瓊瑤郭敬明安妮寶貝,真心不是一夥兒的!
把亦舒跟瓊瑤並排來說的,肯定沒讀過亦舒!
亦舒和瓊瑤,主題都是愛情,但價值觀上相去甚遠!
瓊瑤的愛情,是「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語言婉約詩情,情節纏(jiao)綿(qing)。
亦舒的故事,有強烈的現代氣息,亦舒早年是香港的娛樂記者,她筆下的故事依託香港娛樂圈而生,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常常在娛樂圈的人和事兒上得到呼應,雜文里則多是日常生活的嬉笑怒罵。
亦舒的小說,很多以娛樂明星為原型。
亦舒的作品中也依稀可見魯迅的尖銳凌厲和張愛玲的冷靜客觀,文字往往更隨性,更接近人的內心。而她爽朗潑辣的性格使作品形成了一股有著簡易之樂的輕文藝作風,篇篇讀來痛快淋漓。而在她的每部作品中,幾乎有著能讓讀者產生共鳴的經典語錄!
亦舒縱橫江湖數十載,靠的不是故事,而是歷練。隱在曲折情節後的隻言片語,才是亦舒寶刀不老的真經。
亦舒一直以小說為人稱道,寥寥數筆便勾勒一個故事,三兩句話已是纏綿悱惻,令讀者頓生無限遐思。
沒讀過亦舒的,建議大家找亦舒的經典讀讀,才有資格去評判亦舒。
第二,
喜歡亦舒的男生很多呀。數幾個我知道的。
- 林夕
林夕和亦舒,彷彿是有淵源的。2010年,一個林夕的訪談中介紹:
林夕一度頻頻搬家,書架不曉得經歷過多少顛簸流離,唯一排得最好的,是亦舒和金庸的作品。
「亦舒令我提早對人情世故有所體會。進入社會工作,自然對人情冷暖、愛情友情有親身體驗,但我在讀書的時候,亦舒就讓我對這些微妙的關係早有體會了。亦舒後期也嘗試想改變風格,不那麼集中地寫都會情感,譬如她去加拿大之後,也寫關於志願工的題材,我想那都是瓶頸階段的轉型之作。我想亦舒個人並不願意停留在情愛之間的討價還價。所謂經典書,就是你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都可以從中找到新的東西,譬如《紅樓夢》,中學時期看到的是痴情,是一個小家子氣的林黛玉;長大一點,看到鳳姐八面玲瓏掌管一個大家族,裡面充滿人情世故;現在再看,充滿人生百味。我在中學的時候第一次讀《鹿鼎記》,只是覺得韋小寶怎麼這麼好運,左右逢源。但當我進入社會,對政治多了一點認識,我會想兩件事情:第一,所謂英雄的定義;第二,書里的背景是康熙盛世,對比之下明朝腐敗入骨,可為什麼那些人還要反清復明?」林夕如是說。
林夕的很多歌名,都直接取亦舒的小說名。例如:
薔薇泡沫 黃耀明
忽爾今夏 黃耀明
我們不是天使 黃耀明
開到荼蘼 王菲
寒武紀 王菲
花事了 王菲
阿修羅 王菲
她比煙花寂寞 梅艷芳
亦舒說 楊千樺
要多美麗有多美麗 彭羚
這雙手雖然小彭羚
小宇宙 謝霆鋒
- 張國榮
1988年《ELLE》雜誌,來自「張國榮網路世界」 作者——月媚
他特別鍾情於亦舒的小說──是消遣?是解悶?
還是小說中有什麼撥動了他的心弦?
「平時你喜歡看什麼類型的書籍?」
「時裝雜誌、大明星自傳,間中亦會看小說,曾有一段時間百無聊賴,我特別鍾情於亦舒的小說,近年來工作量不斷遞增,連休息的時間亦不夠,當然沒空間『追』小說了。」
當然,師太對哥哥,也是稱讚有加。
什麼樣的男孩子以leslie為名呢,張徹太太說,是那種見了父親或長輩叫sir的男孩子,斯文有禮,清秀伶俐。張國榮就是這樣,叫人在公眾場所偶然見到,只會得詫異:這麼漂亮!
然而除了決定性外形,還得真的肯干,持正確工作態度,方可保證地位穩固,真正聰明人自然懂得這一點。
不少人絕口贊他:「多累還準時到達現場,一點沒有怨言,要什麼做什麼。有時候發覺他疲倦得眼睛都紅了,仍然趕通宵,而且及時完工,接著再歸隊拍電影。」
你看,不止是另一張好看的臉。
事實上開頭時他們都有美麗的皮相,否則還真進不了這個行業,都年輕,都英俊,都有衝勁,有信心。但日子過去,時間成為殘酷考驗,有些不知恁地,越看越丑,一點也不可愛了,一些走走這條路就倒下去默默銷聲匿跡,許多許多,都沒有紅起來。
群眾是很壞,很挑剔,很容易變心的一堆人,或者只有leslie這樣的男孩,可以長時期贏得他們歡心。(來自亦舒散文集《隨心》)
- 蔡瀾
亦舒的哥哥是倪匡,她與香港四大才子關係非同一般。
蔡瀾有本雜文集《給亦舒的信》
蔡瀾博客和微博上也常常推薦亦舒的小說。
以上是蔡瀾新浪博客截圖。
- 韓松落
知名雜誌作家。曾是電台主持人、報紙編輯,作品多見於《南方都市報》、《時代人物周報》、《瑞麗》、《青年文摘》等雜誌。
他的文章里常常提及亦舒的小說。
亦舒其實是纏繞在香港這棵大藤蘿上的一株菟絲花,香港時刻提供養分供她浸淫,所以她小說中的人物設置、人物形象性格、故事走向,常常在香港娛樂圈的人和事上得到呼應,她的小說,三十年前固然在活人身上找得到影跡,三十年後也還有更鮮活的肉身可供代入。(韓松落(如果亦舒寫梁洛施》)
(截圖來自韓松落新浪博客)
亦舒的小說《眾里尋他》中,有一個明顯影射鄧文迪的人物,相貌、經歷,都和鄧文迪非常相似,她叫鄧融:「華裔美藉,廿六歲,國際傳媒鉅子艾薩柏爾曼第三任妻子。兩人育有二女,現居紐約長島,鄧女士聲稱祖籍上海,但是該市並無她戶口,又自稱在師範學院畢業,但該校並無鄧女士入讀記錄,鄧是神秘人物,現擁有財產達美金七億以上」。
女專欄作家方倍,因為種種因緣巧合,和鄧融發生往來,最後才發覺,自己是鄧融早年遺失的親生女兒(好吧,每當亦舒要給主人公設置神秘的前史,她就會想到少女產子這一出)。方倍最後進入鄧融的家,看到的情景是:「房裡全是一疊疊華文報,唯一裝飾,只是一大束白鈀玉簪花,靜靜散發芬芳。……收音機正好播放著一著上世紀二十年代的怨曲,女歌手這樣傾訴:『青春愛情出售,天真,熱情,略有污漬,青春的愛廉售,你願試一試樣版嗎,或者正是你在尋求的愛情呢……』」。那首點綴其間的歌,說明了文藝女青年怎麼看待鄧文迪,或者與之類似的一切女性強人的,她們總是有點糾結,努力向上攀爬,卻時時有點懊悔。(韓松落《鄧文迪的離婚啟示》)
不奇怪。
我覺得文字乾淨利落,作者胸腹間應該有股奇怪的傲氣。哈哈哈!喜歡亦舒的男生不知比喜歡郭敬明安妮寶貝饒雪漫之流的男生高到哪裡去了,至少證明他不矯情,不會無病呻吟自影自憐,而是對獨立堅定的女子或溫柔理智的中產階級男子的愛情生活產生了興趣......
一個人選擇喜歡看哪個作家的作品是他的興趣,別人無權干涉也就是哈哈一笑罷了,樓主不用太擔心。
有次上課,老師舉栗子聽著底下偶爾夾雜的幾聲「亦舒」時莞爾一笑:「我們這裡不討論三流作家。」說完又添了句「但平常讀讀未嘗不可,我並不贊同讀書就要讀經典的觀點。」
大部分時候,經典距離人生都太遠。
有什麼好奇怪。每個人偏好不一樣。
沒有什麼書是特地寫給男性或女性的。只不過亦舒的書女性讀者比較多而已。
高中很迷王小波,熄燈了還在看《黃金時代》,語文課把《沉默的大多數》攤在腿上看。一次,語文老師跟我說,你們女生啊,看看劉墉看看林清玄就好。王小波嘛,男生看看還可以。我嘴上說是是是,心裡想,王小波又怎麼了,憑什麼我們就只配看那麼些雞湯文。
看書不就為了消遣嘛。想那麼多幹嘛。看什麼書並不能說明什麼。馬伯庸出恭還看機器貓呢我會亂說?
有的人看書是為了得到。
有的人看書是為了炫耀。
與作者無關。
我是男的,也喜歡亦舒的書,她的長篇基本都看過,現在看第二遍。她的書讀起來很清爽。。。
你可以說林夕也愛亦舒
十年前把真男人不哭泣研讀了幾次,最近又回顧了一次
生活從來不易
仍在路上-----------/--------
男生看亦舒會變得感性
女生看亦舒會變得理性
張國榮、黃偉文會讀亦舒
喜歡什麼就讀什麼,還有那麼多男生喜歡郭敬明呢他們也沒覺得自己奇怪啊
書還能分性別嗎==
這種男生絕逼是屌絲。不是屌絲也是low逼。
最喜歡?玫瑰的故事?
用看什麼書來評價一個人的人,自己往往也高不到哪裡去。
當然你可以用那個人看的什麼書來鑒別TA是不是**
我就特別稀飯~
連男生讀什麼書都有限制了?天吶,女權主義都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
我讀過一陣張小嫻的書我會亂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