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陳賡大將?
聽說他是個救了蔣公的傳奇人物...
很有興趣了解他的一些趣事...
陳賡的故事非常多,就說一個南線大追殲中林彪和陳賡的三次爭論吧。
林彪和陳賡是黃埔的師兄弟,曾一同參加過南昌起義,在歷史上有淵源,卻很少合作過。在人民解放軍進軍南中國的征途中,陳賡所在的二野4兵團被配屬給林彪統轄的第四野戰軍,一起圍殲白崇禧的桂系集團,解放兩廣和雲南,這就是著名的南線大追殲。
在戰役進行過程中,林彪和陳賡發生過三次較大的分歧,利用電報往來進行了激烈的爭論。雖然最後由毛澤東一錘定音,但作為軍事戰略的選擇,還是有不少可以圈點的地方。
第一次爭論發生在1949年7月。其時正在進行宜沙戰役,四野主力在湖北打宋希濂集團。林彪的指揮部則還在鄭州。而陳賡兵團已進到了江西的樟樹鎮。林彪電令陳賡兵團於7 月中旬渡贛江經宜春,進入湖南醴陵、衡陽、株洲一線,準備與白崇禧的主力決戰。
經研究,陳賡認為這樣的部署是攆鴨子戰術,抓不住白的主力。他複電林彪,建議4兵團迂迴廣東,搞大包抄。林彪不同意,堅持按原計划行動。換別的人,也就服從命令了。但陳賡不然,他直接致電中央軍委,陳述自己的意見:四野規定的此次側擊行動,構不成對白崇禧的包圍。我部人馬逾萬,稍有動作,極易被敵發覺,而敵一旦發覺,即會火速返回兩廣,於下仗極為不利。而且又時值盛夏,部隊北方兵多,水土不服,非戰鬥減員甚多。因此,建議充分利用我兵團有利態勢,繼續向南推進,搞大迂迴,占廣州,堵截敵人向廣東之逃路。
同時,陳賡也表示,部隊正在待命,準備隨時執行四野的作戰計劃。電報同時並報林彪及二野首長劉伯承、鄧小平。林彪再次回電:我決心已下,不能更改,立即執行。很快,毛澤東以軍委名義於7 月16、17日連續發出了兩封電報。針對林彪的部署,電報云:白部本錢小,極機靈,非萬不得已決不和我作戰。因此 ,應採取遠距離包圍迂迴方法,以掌握主動。同時,電報明令陳賡:4兵團與15兵團(鄧華兵團)兩個軍由陳賡指揮,經贛州進軍廣東。4兵團為深入廣西尋殲白崇禧之南路軍,由廣州向廣西南部前進。
毛澤東的來電明確支持了陳賡,否決了林彪的部署。
第二次爭論是在10月,關於攻打廣州。其時正在進行衡寶戰役,東路軍陳賡兵團已進至廣東韶關、清遠地區,離廣州已不遠。10月10日7時,林彪致電中央軍委和毛澤東:衡寶線南退之敵7軍、48軍主力,共4個師,已被我包圍於祁陽以北地區。敵戰力甚強。敵其他各軍亦正回頭北援。我13兵團正由芷江東進,但一時趕不到,而我在祁陽以北兵力目前沒有迅速消滅敵之絕對把握。。。。。。。韶關至廣州線之敵主力正向鐵路以西撤退,廣州必將放棄。建議陳賡兵團即由現地沿公路直向桂林、柳州前進,藉以增大消滅桂敵的力量。目前似應以集中兵力殲滅白兵力為主。否則,今後兵力分散各省,而敵兵力反形成集中,致使戰局甚為拖延。
當日23時,軍委和毛澤東複電林彪並告葉劍英、陳賡:完全同意你們的建議,陳賡兵團即由韶關、英德之線直插桂林、柳州,斷敵後路,協同主力聚殲白匪。此計劃如能實現,可以大大縮短作戰時間,請即令實施。
當下,林彪向陳賡及4兵團下達了西調的預令。然而,陳賡不同意這個方案。10月11日13時,陳賡、葉劍英聯名複電林彪並報中央軍委:以目前情況,4兵團已前進到清源地區,。。。。。。我先頭部隊正在圍殲敵之兩個團,。。。。。。各兵團正以每日行130里以上速度向廣州前進中。在此情況下,如向桂林,直線距離有1300里,以時間計算,不如18軍、46軍及13兵團來得快。因此,我們意見,4兵團不如直下三水,打下廣州後不停留地用水陸運輸,經梧州直取南寧。廣州守敵增加了胡璉兵團,4兵團如不參加,僅鄧、賴兵團兩個軍(6個師)及曾、雷、林部攻打,則時間拖長了。4兵團如立刻向桂林、柳州前進,實際上仍需集結隊伍重新動員的時間,一方面路遠趕不上,另一方面廣州不能獲得迅速解放,有兩頭失當的顧慮。
在陳、葉此電發出前3小時,10月11日10時,林彪又向軍委去一電:祁陽以北之敵主力4個師,大部尚未突圍,。。。。。。敵其他各軍據密息擬向北增援,但現在停止於東安、冷水灘、零陵之線,並未北進。
經過對林、陳二部來電的判讀,毛澤東及軍委改變了戰略決心。10月12日3時,毛以個人名義致電林彪:因為你們10日7時電,。。。。。。故我們同意你們以陳賡兵團由現地直出桂林抄敵後路之意見。但據你們11日10時電,敵原擬增援之兵力,現已停止於東安、冷水灘、零陵之線,並未北進。似此,無論祁陽以北地區之敵被殲與否,白崇禧均有可能令其主力退至廣西中部、西部及西北部,。。。。。。採取游擊戰術,不打硬仗,與我相持,我軍雖欲速決而不可得。此時,因陳賡已入廣西,廣東問題沒有解決,廣西問題亦不能速決。。。。。。。因此請你考慮這樣一點,即在桂林、柳州以北,祁陽、寶慶以南地區採取圍殲白匪的計劃是否確有把握,。。。。。。否則我軍將陷於被動。為了使問題考慮成熟起見,目前數日內陳賡兵團以就地停止,待命為宜。
10月12日6時,毛澤東以軍委名義再電林彪及葉劍英、陳賡、鄧華,明確指示:。。。。。。陳、鄧兵團仍繼續向廣州前進。。。。。。如查明廣州一帶之敵向廣西逃竄時,陳賡兵團即不停留地跟蹤入桂;如廣州一帶之敵並不向廣西逃跑,則陳、鄧兩兵團仍執行原計劃佔領廣州不變。
有意思的是,林彪在給軍委去電後,經過對敵情的仔細分析和戰役推演,已經開始調整自己的決心。10月11日21時,林彪向陳賡、葉劍英複電:在對粵敵企圖未判明和我軍能否抓住敵人未得證實以前,陳、鄧兩兵團目前仍繼續照原計劃向廣州前進。
10月12日14時,林彪再電毛澤東:本日3時電示所考慮的諸點甚為正確。目前由於白匪改變計劃,已中途停止未再北進,祁陽以北戰鬥已結束。。。。。。。在此情況下,陳兵團西移,已無及時堵住白匪後路的把握,故昨日下午及夜間已先後兩電要該兵團繼續向廣州前進。。。。。。如敵未能退得及時,我軍仍有可能殲滅敵人,目前則極力爭取此種可能。
這樣,林彪放棄了西調陳賡兵團的意見,而毛澤東對這次電報戰也下了明確的結論。陳賡兵團連勝陽江、陽春,殲敵4萬餘人,與鄧華的15兵團一起解放了廣州。
第三次爭論則發生於廣西戰役中。此時白崇禧正集結主力向雷州半島一帶壓來,準備打開一條通向海南島的出路。其第3兵團張淦部直出博白、陸川,是主攻集團;第11兵團魯道源部向岑溪以東方向佯動,以掩護張淦兵團。林彪考慮到白部較大,4兵團一下吃不動。而魯道源兵團孤軍於運動途中,正是殲敵良機。
11月22日13時,林彪電告陳賡:我軍決以13軍牽制張淦及余漢謀,以三個軍首先圍殲魯道源兵團,爾後再殲滅張淦兵團與余漢謀部。13軍除暫留一個師在廉江抗擊余漢謀部外,其餘兩個師必須遵令進玉壺洞圩、那霧圩、合江圩抗擊白匪主力,遲滯敵向高州、化縣前進的時間和防堵該敵向魯道源增援。我軍準備殲滅魯道源兵團於信宜及其以北地區。14軍應準備由南向北攻擊;15軍。。。。。。盼我各部堅決執行此移動命令,不得停止於南面地區,以便誘敵進入信宜地區。
同時,為配合南線作戰,林彪又命令38、39、40、45、41軍各部齊向戰地攻擊前進。
陳賡接電後,極不同意。他認為以一個師兵力根本堵不住張淦兵團的重兵。而且魯道源兵團離4兵團較遠,往來奔襲費時費力,有可能貽誤戰機。不如集中兵團主力守住廉江,切斷白部向雷州半島的逃路。
11月22日22時,陳賡回電林彪:22日13時電令奉悉,我們堅決執行。但有如下意見提供參考:
(一)13軍如以一個師守廉江,受敵三面攻擊,如張淦以全力向南突擊,廉江防線有被突破之危險。
(二)如故犧牲魯道源兵團,求得主力自北海出海(該處能泊三千噸船),未能消滅敵之主力。
(三)13軍、14軍自現位置轉入新位置須三日行程,是否有貽誤戰機之危險。為此,提議是否就現態勢首先求得殲滅張淦兵團,然後再殲滅魯道源兵團。
11月23日4時,林彪以四野前指名義複電陳賡:我之戰役決心已下,不能更改。命令各軍按規定的時間、路線出動,殲滅魯道源兵團。。。。。。
24日11時,林彪回電陳賡並報轉中央軍委:現我決以13軍留一個師守廉江,以兩個師於化縣以北地區,以頑強防禦阻擊、鉗制張淦余漢謀兩兵團,集中14軍於信宜以西、15軍於信宜及其東南。43軍於羅定西南地區,求得首先殲滅敵左翼之魯道源兵團,爾後再殲張淦、余漢謀兵團。
陳賡據理力爭,再電林彪並報中央軍委及毛澤東:。。。。。。建議我如用43軍及15軍合殲敵125 軍及58軍力量已夠,而以14、13兩軍鉗制敵3 兵團及粵敵,以確保廉江。待北面我兩個軍殲魯敵後,迅速由北向南協同13、14軍合力殲張淦兵團。如此,不但魯匪可以就殲,張匪不能逃走,亦可獲殲。
另,各軍正待命出動,準備隨時執行四野前指的命令。
天平又一次推到了毛澤東面前。
11月24日16時,毛澤東以軍委名義致電林彪並告陳賡:根據四野22日諜息,白崇禧決於23日起令其所部共16個師由博白、鬱林、北流、容縣、岑溪之線,向廉江、化縣、茂名、信宜之線攻擊。這是殲滅該敵的好機會,為此請你們注意:(一)陳賡所率四個軍,除一個軍仍照陳賡前提部署由羅定、容縣之線迂迴敵之左側背外,主力似不要進入廣西境,即在廉江、化縣、茂名、信宜之線布防,置重點於左翼即廉江、化縣地區,待敵來攻而殲滅之。同時以一部對付余漢謀之配合進攻。
(二)桂林方面之我軍迅速分數路南下,攻敵側背,置重點於左翼,即賓州、貴縣、鬱林之線,但未知時間上來得及否。
(三)白匪主力既確定向雷州半島逃竄,我程子華兵團即應分數路寬正面,第一步向百色、南寧之線,第二步向龍州。南寧之線攻進,以期盡殲逃敵於龍州、海防國境線上。
(四)以上是否可行,請按情酌定。
毛澤東再一次支持了陳賡,但又給林彪留了餘地。因為具體情況畢竟前敵指揮員才看得清。
此時敵情也發生了變化,張淦和魯道源兵團的進軍速度都很快,陳賡兵團既趕不上又抽不開身。
11月25日22時半,林彪以四野前指名義電令陳賡:依據本日黃昏時敵我位置,我14、15兩軍趕不上打魯道源,因此4 兵團應即布置就近首先殲滅敵第7 軍之兩個師,仍以13軍及14軍之一個師在正面頑抗和消耗敵人,14軍主力及15軍全部向敵左側後攻擊,配合正面殲敵。
至此,在毛澤東的指示及變化了的敵情面前,爭論再次以陳賡的勝利結束。廣西戰役最後除敵黃傑兵團3萬餘人退入越南外,以全殲桂系白崇禧集團而告終。
10年後,時為國防部副部長的陳賡已身有重痾,來日無多。他抓緊時間寫下了一些軍事回顧文章,其中有一篇《在祖國南部邊疆的三次追殲戰》,陳賡感慨地寫道:「回憶這一戰役深感毛主席的偉大。當時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種部署。這種部署是違背毛主席的戰略方針的。如果按這種部署,白崇禧集團就會從雷州半島逃跑了。。。。。。」
又過了20年,這篇文章才在《人民日報》上登出。其時陳賡已去世18年,而林彪也在8年前折戟沉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陳賡大將是近代100年以來,我黨我軍最傳奇的戰將,且沒有之一。
一生傳奇跌宕起伏,樂觀心態享譽全軍。
@
周總理曾說過,他最喜歡兩個知識分子戰將,一個是陳賡,另一個是彭雪楓。
毛澤東與陳賡:兩人是兩縣相鄰的湖南老鄉。
陳賡曾進入毛澤東倡導開辦的自修大學,數次聆聽毛澤東的演講,開始走向革命的道路。
@
陳賡本是將門之後,祖父是湘軍名將,隨曾國藩南征北戰,屢立戰功,戰功赫赫。
黃埔三傑:蔣先雲、賀衷寒,陳賡。
在黃埔軍校里,當年曾經有這樣的說法:「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快不過陳賡的腿!」
陳賡在黃埔做得最出色的一件事就是救過蔣介石之命。
1925年第二次東征時,蔣介石曾到前線督戰。一次陳炯明叛軍突然反擊,衝到距蔣介石兩里處,總指揮部的人都逃跑了,只丟下蔣介石一人。眼看大勢已去,蔣介石十分難堪。這是他首次指揮大規模作戰,未想到竟是如此局面。情形萬分危急,這時,身為連長的陳賡跑來,一面組織散兵抵抗,一面要背起蔣介石突圍。
所以蔣公,成也陳賡,敗也陳賡。
蔣公曾雲:十個胡宗南也打不過一個陳賡。
當年上海特科陳賡被捕,後來得以逃脫,與黃埔一系同學不無關係,但與這救命之恩也有點聯繫。
至於是怎麼從蔣公的監獄裡逃出來,這永遠是一個迷。
@
1923年,我黨在上海的工人區開辦了平民夜校,年僅17歲的王根英成了夜校學員。教員中有一位專從湖南派來的共產黨員,他就是陳賡,時年20歲。課堂上,陳賡言如流水,滔滔不絕,王根英聽得如如痴如醉。
那年,上海平民夜校開辦不久,就被反動派查封了,陳賡也受組織安排,回到了湖南。
陳賡對王根英產生愛慕之情,除了被她那端莊清秀的容貌所吸引之外,更多的是對她美好心靈和事業成就的敬重。
有一天聽報告,陳賡瞅準時機,坐在離王根英不遠的地方。然後,他掏出紙筆,端端正正地寫上一行:「王根英同志,我愛你!我向你鄭重求婚,希望你嫁給我!」寫完,他又認真地讀了一遍,感覺非常不錯。於是,他把紙條折成一隻小燕子,遞給身邊的同志,小聲叮囑:「請傳給坐在牆邊的那位姑娘。」然後,他高高挺起胸脯,眼睛瞅著王根英,臉上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後來王根英並未同意,把紙條貼在了牆上,陳賡於是又寫,然後又被貼在牆上。
「王根英,你這樣處理情書,到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呢?」
站在圈外的陳賡挺得意地介面說:「我看總不是反對吧!她正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我陳賡正在向她求婚呢!」
王根英綳著臉反問:「你別太自信!我為什麼要嫁給你?」
陳賡一聽,嗬,好傢夥,她終於發話了。他笑嘻嘻地答道:「你為什麼要嫁給我?這還不好回答?因為我愛你嘛!再說,我們郎才女貌兼女才郎貌,志同道合且有感情基礎呀!」王根英「噗哧」一笑,紅著臉回答道:「臉皮真厚!
後來陳賡寫情書向王根英求婚之事被周恩來知道了。他點著陳賡的鼻子,笑他不懂求婚的藝術,說:「陳賡呀,談戀愛可不是打仗,強攻是不行的。」陳賡說:「革命者光明磊落,愛情也不該鬼鬼祟祟。她貼我的情書,我不怕,她再貼,我再寫!」
周恩來說:「古人曰:欲速則不達。女孩子需要溫柔。我教你個辦法,先向她道歉,態度要誠懇,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在道歉中加深了解,建立感情,比拚命寫情書要可行得多。」陳賡說:「好,那我試試看吧。」
果然,陳賡照周恩來說的向王根英致歉之後,王根英就爽快地答應與陳賡建立戀愛關係。
所以說撩妹還需要戰略戰術相輔相成,當然勇敢是第一要素,還有臉皮厚。
1938年3月8日,王根英為了不使黨內文件和公款落入敵人之手,英勇地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當時,陳賡正率領八路軍386旅越平漢線西進,追擊日軍。聽到這不幸的消息時,性情剛強的陳賡悲痛萬分,淚如泉湧,在日記本上寫下一句話:「三月八,是我不可忘記的一天,也是我最慘痛的一天,我的心將隨她而去。」
王根英烈士逝世三年之後,陳賡開始了和傅涯的戀愛,當然那又是一段新的愛情故事了。
蔣公是地下黨員,陳庚能不救嗎?
儒雅而智慧
要是擱現在,上個綜藝節目、客串個電視劇都毫不違和。
唉,天不假觀眾以眼福
要是陳大將換了張局座,用弗蘭口音給大家或慷慨或娓娓地展示敘利亞戰局,類以衡寶或太岳;挾哈軍工校長之威,點評J-20,那會是多麼令人神往而銷魂啊。題主說的是華陽戰役譚曙卿不偵查就冒進,結果被打潰了
花生米無能,就知道喊軍法從事,一看這招沒用,就急了
花生米:我無顏見江東父老啊!!我不活了!!!
陳賡:艹一個雜牌師敗了你急什麼,來日方長來日方長!
陳賡背起他就往後面跑,連夜把花生米送回了指揮所
在PLA吧,對軍事藝術和軍事戰略的認識很模糊,很多人的優秀經驗都沒有得到總結
就說陳賡,他臨終前寫了一本書的序,沒能把自己的作戰經驗留下來
校長。
黃埔三傑
東征救蔣
南昌起義
上海特科
結交魯迅
被捕逃脫
參加長征
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
抗法援越
抗美援朝
創辦哈軍工
陳賡是土共里我最喜歡的將軍,沒有之一。
我最敬重的是彭德懷。但為什麼最喜歡的卻是陳賡呢?這個問題要好好說道說道。
一個善良、正直、同情弱小的人,面對對這個不完美的世界時往往是悲觀的,至少會有很多怨氣、脾氣。比較典型的就是彭德懷。
但陳賡這人一直都很樂觀,並且用自己的樂觀感染打動和他相處的人,無論形勢如何變幻,我覺得這太牛逼了。
曹縣戰爭彭總壓力如山大,苦惱而不耐煩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叫陳賡來,叫他馬上來!(老彭想小陳了)
陳賡來了,鄧華根據能力、資格要讓出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彭總說;用不著!(因為彭總信任陳賡,知道陳賡不在乎職位問題,沒把他當外人。而59年彭總廬山退位時,推薦的國防部長接位者是陳賡)
我是個憂鬱的人,常常有苦不堪言的感覺,我喜歡這種善良、正直、有能力、更難得的是一直樂觀的人。
在黃埔一期生中有「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陳賡的腿」之說,蔣、賀、陳被譽為「黃埔三傑」。所謂「陳賡的腿」說的是他救過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的命。
陳賡一期畢業後,留校擔任第二期入伍生隊連長、第三期步兵科副隊長、第四期步兵科第一團第七連連長。林彪考入軍校第四期,編入步兵科第二團第三連。
南昌起義時,留蘇歸來的陳賡,在賀龍部隊任營長。林彪黃埔四期剛畢業,在周士第(1955年授上將軍銜)部任排長,南昌起義後一天隨部隊到達南昌,這樣一來,陳賡成了林彪的上級。
從軍校學習以及我建軍資歷,年長林彪四歲的陳賡都優於後來的「林總」,儘管在解放戰爭中,陳賡一度是林彪的下級,而「廬山會議」後,更成了林彪的直接下屬,但林彪對軍事造詣出眾也敢於直言的「老上級」還是很敬重的(在解放軍高級將領中,能夠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只有彭德懷、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粟裕和陳賡)、也能聽得進去他的「反對意見」。1961年3月16日下午,林彪得到中央軍委辦公廳報告:中央軍委委員兼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部副部長陳賡大將病逝。林彪即派葉群前往弔唁並出任治喪委員會主任。
在陳賡追悼會上,林彪不但親自向陳賡遺像敬獻花圈,還為陳賡撰寫了一幅輓聯:
共產黨先進黨員親歷四次革命戰爭不避槍林彈雨無視牢籠虎口今日與世長辭精神不死;
解放軍光榮戰士身經百鍊洪爐烈火堅持真理正義反對枉是邪非行見無窮後繼浩氣日輝。
我什麼都不管,我什麼都不問。
你去告訴李雲龍,少拿屁事來煩我 。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585916
黃埔三傑,特科,386旅,二野,四野,越南,朝鮮,軍隊偶像加明星級人物……
哈軍工首任校長 現在國防科大哈工程南京理工的祖師爺
「我要是沒救他,那我就成了反革命,他蔣光頭就成烈士了!」
黃埔三傑,參加過北伐,南昌起義,干過特科,走過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越南抗法,朝鮮抗美。都有過不俗的表現。救過常凱申和太祖是同鄉,是五豪的心腹。總之,共產黨員一輩子能幹的事,基本上他全乾過。傳奇人物。
有一部電視劇《陳賡大將》,可以參考參考
我認為陳賡大將英年早逝中央歷史上最大的損失
高開低走,沒有獨擋一面的經歷
推薦閱讀:
※當年到底是不是袁世凱暗殺宋教仁的?
※假如慈禧早死10年,維新變法是否能成功?
※如果慈禧活著,武昌起義的局勢會怎麼樣?辛亥革命能夠發生嗎?
※關於晚清立憲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