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哈姆雷特》是神作?

我看完了《哈姆雷特》並沒有非常大的感觸,可能是我閱歷比較淺吧,沒太看懂裡面的內涵,無法理解他的悲劇意味和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不過台詞倒是真的挺不錯的,請教一下各位為什麼他被奉為神作?


我認為,哈姆雷特是非常奇妙的角色,他並不真實,卻讓人由他看到自己。
哈姆雷特從來不是英雄,甚至不是一個意志堅定者。看看他在決定復仇時多麼搖擺不定。他安排那場戲中戲真的是為了驗證鬼魂的話嗎?或者,如果可以證明鬼魂的話是假的,是不是他就不必承擔復仇的重擔,不必讓雙手染血?當他喃喃說出那句著名的台詞「to be or not to be...」,難道不是在考慮以死亡作為逃避,沉入永久虛無的夢境?他思慮過多,不肯在叔父祈禱時偷襲,因為此時「他在滌盪自己的靈魂」。
他說過是什麼?「what a rogue and peasant slave am I","am I a coward?」,"what an ass am I! this is most brave that I ,the son of a dear father murder"d, prompted to my revenge by heaven and hell,must,like a whore, unpack my heart with words,and fall a-cursing,like a drab,a scullion!"他如此惡毒兇狠的咒罵自己。你看他多麼厭惡自己的懦弱無能,同時被燃燒的復仇火焰灼燒。
最終他殺掉了叔父,難道不是被動的嗎?他接受了劍術比賽,用最誠摯的語言將自己放到底的不可思議的地步,向雷奧提斯道歉;之後皇后中毒、雷奧提斯和他都被毒劍割傷、瀕死的雷奧提斯揭穿假國王的陰謀,哈姆雷特讓假國王喝下毒酒。設想一下,如果沒有毒酒毒劍,他會不會繼續在漩渦中掙扎?
這設想不會實現,在生命的最終,他的怒火終於燒盡了所有的猶疑,用叔父的血染紅雙手。
我一直認為他的結局反而是好事,他的任務完成,終於可以安睡。就像Horatio說的「Flights of angels sing thee to thy rest」。

很少有現實中的人會面對與他相同的困境,而確實會有人在面對困境時與他一樣試圖說服自己、強迫自己。人的心裡住著一個懦夫,人的一生都在與這個懦夫戰鬥。責任(或野心)讓我們渴望天空下最高的山峰,而心底的懦夫害怕著路途中徹骨的風雪。那風雪不僅僅損傷我們的身體,還會磨損我們的意志、甚至擊碎一直以來支持我們的東西,比如道德,而相較而言再高聳至雲端的山峰也不及這件東西珍貴。難道我們不會猶豫掙扎、尋盡理由為自己的退縮開脫、然後陷入深不見底的自厭中嗎?可是人就是這樣,脆弱多變,自我否定、自我鼓舞,飽含力量,踉蹌著掙扎著向前或向後。

每個人其實都是哈姆雷特。


人人都在說著莎士比亞的偉大,哈姆雷特的名字也常常被人們提起,而如今,我才第一次讀了他的作品。

讀他的劇本,彷彿在讀詩。詩一般的語言,實在是精彩,渾身顫粟不已,感覺只有高聲朗誦出來,才暢快。更重要的是語言所承載的思想,智慧、博大、深刻,閃爍著人性的光芒。

木心說:莎士比亞,僅次於上帝的人。

莎士比亞何以不朽?

莎士比亞站的足夠高,他是世界性的,他不單屬於一個國家、一個時代,他的出現影響了詩、戲劇、文學,以及整個文化。他的著作,如今讀來依舊震撼不已,他的思想也從未過時,因為人性從不會過時。我不想有太多的溢美之詞了,就像木心所說,研究莎士比亞的書早已成了圖書館,我們的評論不過是對他的喝彩。

我首先讀了《哈姆雷特》,這本劇作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作品,被稱為王冠上的那顆寶石。

「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誰料過去的繁華,變作今朝的泥土。」

這些莎士比亞的名句流傳極廣,被人們津津樂道。莎士比亞在這部劇中,借哈姆雷特之口提出了對人類、宇宙、生死的諸多思考,這種高度是前所未有的。

「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廣大的能力!多麼優美的儀錶!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當哈姆雷特說出這話,莎士比亞,此時彷彿是上帝,他用上帝的眼光看待人類,超越了自身的存在,超越人內在的複雜性,可以看到他對整個人類的關懷,他愛整個人類。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在鬥爭中結束這一切,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是更勇敢的?死了;睡去了;什麼都完了;要是在這一種睡眠之中,我們心頭的創痛,以及其他無數血肉之軀所不能避免的打擊,都可以從此消失,那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結局。死了;睡去了;睡去了也許還會做夢;嗯,阻礙就在這兒:因為當我們擺脫了這一具腐朽的皮囊以後,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將要做些什麼夢,那不能不使我們躊躇顧慮。」

生死是人類永恆的話題。面對命運的無常,面對生活的苦難,是選擇默然忍受還是挺身反抗?莎士比亞指出了,人類甘願忍受一切痛苦的原因,是對死後未知的恐懼。莎士比亞更傾向於偉大的抗爭,他說:真正的偉大不是輕舉妄動,而是在榮譽遭遇危險的時候,即使為了一根稻稈之微,也要慷慨力爭。

之前對哈姆雷特的故事已略有耳聞,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可以說簡單直白。主要講了丹麥王的弟弟殺兄娶嫂,王的冤魂不散,告訴了他的兒子哈姆雷特真相,然後哈姆雷特復仇。

整個劇本都是人物的對話,拋卻了繁複的場景布置、人物動作,這種質樸的表現形式,反而可以使整部劇集中於人物本身,更為純粹的刻畫了人物的形象、性格、思想。偉大的作品,往往沒有過多的裝飾,只保留其最本質的精華,經歷越長時間越能展現其偉大。質樸之中,更為感人。

這部劇的結局令人意外,按照正常的構想,復仇的結局,或是復仇成功,哈姆雷特登上王座,大團圓式的結局,或是復仇失敗,正義沒有戰勝邪惡,悲劇式的結局。但最終所有人都死了,令人驚愕不已,而這正體現了莎士比亞的偉大。

大團圓式的結局,太過平庸,落入了俗套,這也正是中國文學藝術的詬病之處。中國人喜歡大團圓的結局,人們看完戲歡歡喜喜,暫時忘記了現實的痛苦,沒有對現實、人生、命運進行更深的思考。中國唯一可以與莎士比亞相比較的戲曲家,湯顯祖,也難脫窠臼,才子佳人終成眷屬。而莎士比亞塑造了不同的人物,不同性格特徵的人有著不同的死亡方式,即使是殊途同歸。

突然想到了郭敬明,看過他的《悲傷逆流成河》、《小時代》,結局處理方式也是死亡,雖然粗糙,但是否也可以感覺到一點莎士比亞的味道?

哈姆雷特,聰明、正直,有思想,善於言辭,常常嘲弄卑劣之人。當他知道真相之後,他沒有直接去復仇,而是裝瘋隱藏自己,等待復仇的時機。但他遲遲未去行動,這也體現了他性格的另一面:猶豫,柔弱,缺乏行動力。他善於反省自己,他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他自白道:我現在明明有理由,有決心,有力量,有辦法,可以動手干我所要乾的事,可是我還是在說一些空話:「我要怎麼怎麼干。」而始終不曾在行動上表現出來;我不知道這是為了鹿豕一般的健忘呢,還是為了三分懦怯一分智慧的過於審慎的顧慮。

與此有鮮明對比的是,大臣波洛涅斯之子雷歐提斯,當他得知父親被殺後,立刻叛變帶兵攻入王宮。也許正是哈姆雷特缺乏絕決的內心,造成了他的悲劇。木心說:一個思想過度的人,行動非常軟弱。

當哈姆雷特錯殺了大臣波洛涅斯,逼瘋了波洛涅斯的女兒,他同樣是殺死了別人的父親和妹妹,他的最後的死也算是因果輪迴吧。

而雷歐提斯為了殺死哈姆雷特,在劍上塗了毒藥,最終自己同樣被刺傷。這陷人自害的結局,彷彿命運之中自有審判。

波洛涅斯,御前大臣,當他剛出場時,感覺他也是很有智慧的一個人,如他對兒子說的一段話:「相知有素的朋友,應該用鋼圈箍住在你的靈魂上,可是不要對每一個泛泛的新知濫施你的交情。留心避免和人家爭吵,可是萬一爭端以起,就應該讓對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輕侮的。傾聽每一個人的意見,可是只對極少數人發表你自己的意見;接納每一個人的批評,可是保留你自己的判斷。盡你的財力購置貴重的衣服,可是不要炫新立異,必須富麗而不浮艷,因為服裝往往可以表現人格。尤其要緊的,你必須對你自己忠實,正像有了白晝才有黑夜一樣,對自己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

這段話充滿了智慧,讓我佩服不已。但到後面才發現,他其實是一個「老好人」,諂媚權貴,說話啰嗦圓滑,這就是所謂的道貌岸然。看來一個人有智慧,並不能代表一個人人格同樣偉大。最終,他在王后寢宮偷聽談話時,被哈姆雷特殺死。這也許是他應該的下場。

奧菲利婭,大臣波洛涅斯之女,也是哈姆雷特的愛人。當她父親害怕哈姆雷特玩弄她的感情,因而讓她與哈姆雷特斷絕來往,她就照做了;當她父親為了測試哈姆雷特發瘋的原因,而讓她與哈姆雷特相見時,她照做了;當她父親被殺,她發了瘋,最終失足溺死。她在這部劇中就是這樣一個無關輕重的角色,她對一切逆來順受,沒有自己的主見和思想,也許這樣的女人形象正是莎士比亞那個時代女人的典型特徵。

喬特魯德,哈姆雷特之母,她是否參與了王弟殺兄的陰謀?劇中雖沒有明說,但應該沒有。王弟篡位之後娶了她,雖然這種行為不恥,但她作為一個女人,又怎麼能決定自己的行為?只能逆來順受,和奧菲利婭一樣,和那個時代的大多數女性一樣。她很愛自己的兒子哈姆雷特,一直在回護著他,當新王給哈姆雷特毒酒時,她為了慶祝哈姆雷特比劍的勝利,錯喝了毒酒。她對哈姆雷特的愛是偉大的,雖然她違背了倫理道德,她的靈魂有了污點,她這樣的命運又是否是應得的?這真是一出悲劇。

霍拉旭,哈姆雷特之友。他是一個小人物,但是有偉大的人格。他是哈姆雷特唯一相信的人,也是哈姆雷特唯一傾訴的對象。真正的朋友,友誼,是人一生中很重要,也很需要的。在哈姆雷特臨死前,他也想喝葯自盡,他說:「我雖然是個丹麥人,可是在精神上我卻更是個古代的羅馬人。」古羅馬人,無畏、忠誠、驕傲。但哈姆雷特極力勸阻,讓他把真相昭告世人。

霍拉旭最後的一番話是很好的總結:你們可以聽到姦淫殘殺,反常背理的行為,冥冥之中的判決,意外的屠戮,藉手殺人的狡計,以及陷人自害的結局。

在這部劇中,每個人都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每個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受到了命運的審判,而莎士比亞是這最後的審判者。

莎士比亞,這一個僅次於上帝的人。


因為莎士比亞的語言和思想的廣度和深度
如果看的是英文原版 很難不被莎士比亞的豐富生動的辭彙和字裡行間的韻律美所震驚
文學奇才啊 並且他非常擅長在前文中運用一些意象來映射後文將要發生的事情
再就是他所寫的每一部戲劇 看似只是部戲劇 但是包含了太多他對於人生 社會 宗教的思考
比如哈姆雷特就是有存在性焦慮(existential crisis)的年輕人 猶豫不決不知何去何從 人到底該如何度過一生呢


《哈姆雷特》的創作時期是十七世紀初,此時伊麗莎白的統治走向終結,與詹姆斯一世開始政權交接,社會動蕩不安,醜惡的現實漸漸暴露在莎士比亞這位人文主義者的眼前,在現實與理想的衝撞下,莎士比亞創作風格變得更加沉鬱,悲愴,創作內容也更具批判性。 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也是一個因現實社會與人文主義理想反差太大而痛苦不堪的人,這種精神上的痛苦,投射在了他的行為上,其中一個表現就是在復仇上的猶疑不決。都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人認為哈姆雷特對復仇的遲疑說明他在醜惡面前太過懦弱,有人認為他害怕肩負改造社會的責任,有人認為哈姆雷特只是過分重視一些本原性的問題(比如人的本體意義)而將復仇放在了更為靠後的位置,有人認為他只是單純的沒機會(′Д`)(′Д`)。人們對他猶豫的原因眾說紛紜,不可否認的是,正是因為這一份猶豫,使其形象更為複雜而神秘,更添一份魅力。 為了展現哈姆雷特的內心鬥爭和心理變化,莎士比亞還運用了大量的內心獨白,感染力超強的有木有~~~


從人物方面說 因為哈姆雷特讓每個人都有共鳴感 他崇高 睿智 勇敢 同時又優柔寡斷 偶爾表現出不顧他人的冷漠和衝動 複雜的哈姆雷特讓讀者不需要去尋找一個特殊的解讀 你覺得他是什麼樣的人他就是什麼樣的人 他在你心中的形象就是你對自己的看法的倒影 這也是莎士比亞的偉大之處。
還有就是 讀莎翁即使是朱生豪的譯本也遠不及原著精彩 慢慢地體會莎翁的用詞和他的blank verse才會更有韻味。


私以為,除了人物塑造、情節設置以及語言等方面的因素,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莎士比亞他在創作的時候留白很多,比如出現ghost究竟是真的還是Hamlet的想像,在海上遇見的海盜是不是Hamlet提前安排的,Hamlet究竟是真瘋還是裝瘋。。。可以解讀的地方太多太多了,而這些空白的地方就只能依靠讀者的想像力去填補,這樣給後世解讀的空間就很大,所以才產生了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的哈姆雷特的說法呀。


《哈姆雷特》
因為高考是痛苦的,所以你不會沉迷其中。
在現實事務中我特長是考慮妥當,這就意味著我要經常考慮各種日狗的可能。只要努力,就會痛苦。
《誅仙》是我感覺寫痛苦非常好的作品,雖然作者也很痛苦,但他YY了一個很完美的女性在精神上陪伴他。
《哈姆雷特》比較真實,會枯燥一些。但可能更努力之後會發現你的過程更像哈姆雷特,首先是敵人,被惡魔完全控制了的叔叔,殺害親人,亂倫,特么還很堅定。主角通過智慧得知叔叔是壞人,然後就要報仇。
首先先想想怎麼弄,這樣就要離群索居,畢竟特么也沒人會告訴你咋辦,自己去想,這是孤獨的日子,物質上是匱乏的。
第二階段是發現真理可能不存在,就是不報仇應該是能活下去,但是報仇是基本會死。。。。。是個人都會軟弱。

但是哈姆雷特還是勇敢的,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你幾輩子都不可能這樣子),還是精神佔據了上風。
這個套路似乎在所有經典故事中都存在,但是呢,越努力的作者,對於痛苦的深度描寫得越好。
只能說你要高考多考幾分,肯定會更努力,也就是更痛苦。不然做個傻逼嗎。


在讀莎士比亞的作品之前我一直都不是太喜歡文學,因為我覺得搞文學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政治上沒有資源,一種是哲學上沒有天賦,最後只能抑鬱開始寫文章發泄自己對當時世界的不滿。

直到我第一次看莎士比亞的作品,不知不覺就流淚了。


對於文學的評價,不要從深度上講,因為大多數從文學想玩深度的人,都是因為政治抱負不能實現,或者是哲學理解不夠透徹。

對於文學,一定要從文學本身出發去理解,莎士比亞可以寫出這樣的文章,換了你,想表達同一個意思,或許這輩子都寫不出讓人能流淚的文章,這就是文學造詣。


從前小的時候看美國動畫片,一提到莎士比亞都是非常崇拜,結果讓我產生了逆反心理。我就覺得莎士比亞有什麼資格那麼受美國人崇拜,肯定是吹出來的。直到後來買了收錄了哈姆雷特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的莎士比亞戲劇集,只是出於好奇買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倒沒有什麼感受。
但我確實被哈姆雷特深深的吸引了。哈姆雷特我讀了好多遍,我這才知道。莎士比亞這個人是真牛逼


推薦閱讀:

魯迅是怎麼賺錢的?
如何用魯迅的風格改寫沈從文的蕭蕭?
政治和文學的關係是什麼?
王朔的空中小姐到底想表達什麼?
如何評價愛倫·坡?

TAG:文學 | 書籍評價 | 哈姆雷特書籍 | 威廉·莎士比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