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日本的不同文化的生死觀的不同?

看了很多日本的著作,村上春樹,渡邊淳一等,感覺日本人對生死和中國人的心理完全不同,通過《挪威的森林》看青春與生死


瀉藥。

個人以為這是一種民族心理的折射。

中日兩國人民對待生死的看法存在很大差異。比如中國人十分忌談死亡,習慣以執著於現世生活的方式規避死亡的問題,孔子說的「不知生,焉知死」就是明證。而日本人將死亡看作是生命的一部分,《葉隱》中說「武士之道,即是悟死之道(武士道と雲ふは死ぬ事と見つけたり)」,當一個人捨棄名利,以「死身」來義勇奉公時,才可以看到這世間的真實。中國人執著於生命,認為應重視追求現實的圓滿與美好,而日本人對此卻持否定的態度,認為只有死是真誠的,其他的功名利祿都是夢幻。

正是源於這種推崇「死亡之美」的文化心理,在我們眼中極其殘忍的「剖腹」,在日人眼中都是美的象徵。加之宗教「輪迴」觀、「無常」觀等觀念的影響,日人眼中的「死」非但不會通往永恆的沉寂,反而會走向流轉的「生」。「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死はそうでない生の相矛盾する二の面、それで行為の生の一部であり永久に存在して)——村上春樹。」

因此,村上春樹也好渡邊淳一也好,日本作家筆下以「心中」終結生命的人物大都透出一股讚美死亡的味道(有人統計過村上筆下一共有26個人物自殺了),若要追古溯源的話,這種傳統在《源氏物語》、《徒然草》、《枕草子》以及和歌俳句中都能找到直接的依據。

不止作品如此,親身實踐這種美學觀點「以身試死」的日人作家也不乏其人,從明治時代至今選擇「心中」終結生命的日本作家僅我所知的就有芥川龍之介、太宰治、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等,太宰治更是三次自殺未遂,直至第四次才成功。

綜上,崇尚死亡、以虛無思考人生的日人作家將「心中」看作是實踐美的最終形式是受民族傳統與文化心理影響的結果,日人對「物哀之美」的追崇簡直到了近乎變態的地步了。


推薦閱讀:

梅蘭芳歷次出國演出的盛況及影響簡單介紹一下好嗎?

TAG:文化差異 | 挪威的森林書籍 | 中日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