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與《嫌疑人》究竟哪個更能作為東野圭吾的代表作?


其實吧我覺得東野圭吾最好的小說是 惡意


東叔粉來答,其實第一次看東叔是在去年,第一本看的是嫌疑人x,深深震撼,然後決定看他非常有名的白夜行,看完我就徹底拜服在東叔手下,幾個月幾乎刷完了他所有作品。

白夜行和嫌疑人x其實比較的意義不大,因為兩本書完全是兩個風格,這兩本是東野圭吾登峰造極之作,都可以算得上是代表作。如果說非要選一個,我會推薦白夜行。

嫌疑人x在推理上反其道而行之,一開頭就告訴了讀者整個殺人過程。我初讀的時候只覺得東叔你這接下來怎麼玩,大家都知道人是誰殺的了。接下來就是一場詭計的較量,酣暢淋漓看到最後才會發現其中精妙之處。嫌疑人x毫無疑問是一本相當精彩的推理小說。


接下來要說白夜行的特別。嚴格來講,白夜行並不是普通推理小說,也完全沒有沿用任何套路。穿針引線處處伏筆,猜測與發展並存。確實在整本書裡面,留白相當多,從文字里男女主角沒有任何一次交集。這樣貫穿的線索在各種蛛絲馬跡中顯露,是相當高明的安排。

白夜行更能作為代表作的原因,應當是它能體現東野圭吾作為一個作家,除卻推理小說構思的精巧和人性放大的剖析之外,還有他對整個日本經歷過的時代的全方位感受。他借亮司的生活經歷寫出了日本曾經經歷過的一個時代,以及時代的變遷。從這裡能看出更多文化的影子。亮司站在時代中,抓住了科技變革的潮流,那個計算機剛剛起步,ATM漏洞百出,掌握編程工具能夠翻天覆地的時代。

這種時代感在他的其他作品裡也有體現,印象最深的就是《幻夜》中的大地震。那也是日本社會經歷的一次特別事件,東叔能從那些歷史中挖掘出不一樣的東西。


嫌疑人x和白夜行都可稱為代表作,還是因為前者是單純的推理小說,精彩至極。後者囊括的因素太多,寫法與結構前所未有,精妙絕倫,又發人深思。
前者類型的還應當有《惡意》,《聖女的救濟》可稱代表作,後者只此一本。

東叔的湯川學系列整體特指長篇,比加賀系列質量高一些,他還寫了另一類質量和口碑稍次的書,但是有許多溫暖的小故事依然在大量雞湯文橫行的時代算top,代表有《解憂雜貨店》《時生》之類。


看樓上高票回答都在講《嫌疑人》,感覺不能苟同。如果說問那一本設計最精妙、難度最高,那你說嫌疑人是沒什麼錯的。
以前也有說白夜行用精彩的敘事講的是一個普通的故事,這點太想當然了,敘事全篇用旁人的視角,便給了讀者巨大的想像空間,可以說每個人讀完了腦中生成的都是不一樣的故事。
東野圭吾我大概只讀了十幾本,每一本都能給我不同程度的兩種震撼。除了懸疑作品特有的那種震撼之外,還有《惡意》《美麗的兇器》里那種懸疑之外的,關於人性的震撼。而《嫌疑人》中無疑一定程度拋棄了那種值得玩味的、滲透著作者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與頓悟的部分,僅僅是懸疑部分加一份「卧槽,這愛的太偉大了吧」。
要找一部代表作,不得不找一部作品,既有懸疑本來的特點,又有東野圭吾對人性的心思,所以《解憂雜貨鋪》不行,不夠懸疑,《嫌疑人》也不行,只有懸疑推理(那段偉大的愛情僅僅是因為自我犧牲而偉大而已,本身沒有什麼值得玩味的地方),而諸如《惡意》《美麗的兇器》雖然二者兼具,但體量小,精彩程度也代表不了東野圭吾。《白夜行》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下周考研,屎拉太久罪惡感太強了。。寫的很亂也沒寫完,考完研看看有人想看重新寫一下。。


對我來說,《嫌疑人x》可稱之為精彩,但《白夜行》配得上偉大二字。


毫無疑問是《嫌疑人》,多看幾本東野圭吾的書你就會發現,《白夜行》只要想寫可以寫無數本,而《嫌疑人》只有一本,而且縱觀整個推理小說這個類型的作品,像《嫌疑人》這麼大膽設定小心推進,同時不厭其煩地設計衝突的作品都是鳳毛麟角,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神作。

《白夜行》本質上只是一個70分的作品,如果考慮到這種敘事方法的開創性,可能能打到80分,而《嫌疑人X的獻身》就算框架是學習別人的,也是一個95分以上的作品,而實際上這個框架是不可能學習的,這是一個「針對於這個故事,只能這麼敘事」的框架,也是東野命好把框架推圓了,這樣的神作,作者沒有一點自我犧牲的心態是不可能寫的,因為很有可能寫到最後發現故事不合理,要全部推翻重來。

所以東野圭吾雖然取得了這個故事的成功,但絕對不要忘記這類故事最珍貴的地方就在於失敗率極高,除了作品本身,東野圭吾承擔的風險是普通作者無法想像的。


《白夜行》!
剛看完白夜行表示今晚應該睡不著覺了
現在渾身都在發抖 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記得上次這種感覺還是看完《百年孤獨》的時候

《嫌疑人》給人的只是鬥智斗勇的緊張感
《白夜行》看完了簡直絕望


必須是《白夜行》 白夜行的故事結構、情節展開、現實意義及社會意義明顯強於《嫌疑人》。


《白夜行》在我心心裡就是無冕之王,嫌疑人只能排第三開外,第二是惡意,另外彷徨之刃一直是個特別的存在,我都不知道怎麼排。


《白夜行》——孤獨的靈魂,守望的愛情

一天當中 太陽有升起 也有下落

人生 有白晝 也有黑夜

我們都喜歡在陽光下行走

暗夜的孤獨使我們傷悲

有些人

一輩子都站在太陽的照耀下

也有些人

不得不一直活在漆黑的深夜裡

明與暗 黑與白

交錯中擁有羈絆


一場塗滿鮮血和罪惡的愛情

從來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在黑暗的通風管中徘徊

凄美而又無法回頭

靈魂的共生

在內心裡的守望

唯有太陽熄滅

黑暗中 就只剩下一個人孤獨的前行


當手牽手在陽光下行走成為一種奢望的時候,這樣的愛情註定凄美,回顧封面上的剪紙,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油然而起。雪穗和亮司小時候的悲慘經歷,成為了他們一步一步作惡的源頭。他們是愛情么?嚴格意義下不是現實的愛情,現實的愛情是排他的,從他們的行為表象看,更像是一種共生,一種靈魂的羈絆。


他們不是現實意義下的愛情,他們打破了太多的世俗框架,他們的愛情建立在惡的基礎上,使得這份愛情顯得厚重而悲涼。人們理解這樣的愛情,但是人們也害怕這樣的愛情。當一方熄滅,另一方將變得黯淡無光。東野圭吾的這種二元結構寫法,亦黑亦白,亦正亦邪,亦罪亦愛,亦顯亦隱,用矛盾反襯出社會環境的醜陋。


文中僅在結尾寫到兩個人出現在一起,並且陰陽兩隔,其餘除了回憶幾乎就在兩個平行線上,但各種細節透露,亮司一直在雪穗的身邊陪伴,幫她「消除」一切有威脅的人。文章結構中,東野圭吾大膽嘗試了一種寫法,就是故事主角的被注視感,每個章節都是一個片段,均已男女主人公的視角撮述故事,讓讀者感到視覺感。


這部小說也是原子先生看的第一本推理小說,記得一般的偵探小說中,偵探都是正義的化身,人間的審裁者,而文中的笹垣卻是有限的施展能力,這也反襯出現實中具有諸多的無奈。


《白夜行》中兩位主人公的精神支柱就是對方,正如雪穗說: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而亮司則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付出無怨無悔。


畸形的愛形成於畸形的環境當中,兩位主人公小時候的悲慘命運,註定他們的一生不能正常。亮司撞到自己的父親強暴雪穗,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在通風管中注視著,當時的腦海中會想什麼呢?這種殘忍畫面的視覺衝擊已經在靈魂中埋下,永遠也抹不掉。而雪穗呢,那麼小就被殘忍的母親作為性交易的對象,從小就已經形成陰影,對愛情的定義早已不復存在。

兩個人小時候都是孤獨的,而這種孤獨又是環境造成的,一個從小被賣,一個撞見母親偷漢子,兩個人的家庭註定造成與其他的小孩子不合群,正因為這樣,兩個人成為了靈魂的陪伴者。兩個人愛好讀書,更使得二者的心靈羈絆。當亮司殺死自己的父親之後,兩個人成為了共生心靈陪伴者,亮司選擇了永遠保護,雪穗選擇了永遠偽裝。當雪穗最後望著亮司的屍體之後,她會是什麼心情呢,讀者應該都能體會的到。


雪穗望著亮司的屍體,只見她正沿著扶梯上樓,背影猶如白色的幽靈,她一次都沒有回頭。當最後一絲陽光不存在之後,剩下的孤獨的靈魂,也僅僅只剩下黑暗了,不敢想像一會雪穗的生活,可能東野圭吾也不敢寫了吧,讓讀者就停止在這裡吧。


深愛的兩個人卻不能在白天行走,兩個人都沒有所謂的太陽,也即沒有「人性」,因為從小時候的經歷就已經讓他們不知道什麼是人性了。所以雪穗的太陽是奪取,而亮司的太陽是贖罪,很好理解,一個想要得到小時候沒有得到的,一個要救贖自己犯下的罪。雪穗一味的爭取權利、榮譽、地位、愛情均是如此,亮司則最後用殺死父親的剪刀殺死了自己。


他們的靈魂本身就無法享受了,也不可能有圓滿的結局,最後,一個死亡,一個變成行屍走肉,讓其靈魂中的最後一絲亮點都熄滅了。只剩下無窮的暗夜和孤獨的靈魂。


《白夜行》中多次暗諷日本社會,迷戀物質,不負責任,畸形的虛榮心,中產階級已婚婦女的心靈空虛,盜版遊戲的猖獗等等。諷刺一味的追求高速發展,到了喪失理智的時候,那麼一定會發生悲劇。


這是看完白夜行的感想,剛買了x,看完再說


如果只考慮這兩本的話,肯定是《白夜行》。

因為《嫌疑人X 的獻身》和阿加莎·克里斯蒂《藏書室女屍之謎》里的詭計太相似了,去百度百科《藏書室女屍之謎》,發現是這樣的:

由Saturday Evening Post, 1941年5~6月連載的一本迷幻小說。

所以這個"最好的詭計"就要打很大的折扣了。


《嫌疑人》。

這兩部作品我都特別喜歡,而且非常有東野圭吾的簽名式的『死亡本能』感。我個人認為『嫌疑人』是這種死亡本能的最終表達,看完以後我當時手都有點抖,有種切身體驗到『死亡』的誘惑的感覺。

我看過的東野的作品其實不多,但看過的幾部里都感覺他有種對死亡的著迷,他筆下的死亡是危險的甜蜜,罪與愛,絕望與希望,最後唯有對死亡的追求成就了藝術品一樣的詭計。愛不過是點綴,希望也只是細碎火光。

我一直覺得東野圭吾就是個披著推理小說皮的死亡歌頌者。


我覺得兩部小說之間有很大區別。嫌疑人X的寫法是推理小說的路數,而白夜行則是倫理小說。如果說代表作,兩個都能算,畢竟是不同的風格和寫法。個人比較喜歡白夜行。


沒看電視劇。讀書有感:
《白夜行》:他爸變態,他變態,她她變態,求憋跟我說他們都是為了愛;
《嫌疑人》:抖不來機靈了,大約比「人是犯」更悲哀的,是「愛卻是罪」。


風格內容都不同,實際上都是代表作(綜合影響力都可以排到東野作品前五名)。
從功利角度來講,《嫌疑人》幫東野拿到了入圍多次而不得的直木賞,改編成大hit電影(雖然也有福山叔的很大功勞)。而《白夜行》則是他正式成為暢銷小說天王的作品,可謂是盛世開端,一共有三個影視版本,能被其他國家(韓國)翻拍,以及出版十多年之後還拿來拍電影版,影響力之大可以想見。
當然,前面也有答案提到了,《白夜行》是懸疑,《嫌疑人》是推理,無法一起比較。

PS:前者感覺隨著影視作品近幾年更深入人心了,但對於更早一點的國內讀者白夜行似乎更熟悉。


我傾向於《嫌疑人》,的確是東野圭吾本人說的「最好的詭計」,一幅已然展開的畫卷,作者依然能夠帶著讀者一步步欣賞其中的細節,最後回看整幅畫作,已全然不是最初的樣子。
問過身邊許多人類似的問題,我發現的規律是:感性思維主導的人傾向於《白夜行》;理性思維主導的人傾向於《嫌疑人》。


湊巧兩本都看過。

先看的白夜行,後看的嫌疑人。

個人傾向 白夜行。

很長時間之後,向人推薦也只會推薦白夜行,
因為嫌疑人好像沒有那麼好看,情節簡單。

白夜行內容豐滿,真正的兇手若隱若現,看到最後糾結的不是兇手到底是誰,而關心其中的人物到底怎麼樣了,也就是說,結果不那麼重要。

嫌疑人一開始就說了,我這個是詭計,我要如何如何。
真正的故事是自然而然的發展,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白夜行是這樣。
嫌疑人感覺用力太猛了。人為修葺的痕迹嚴重。

所以白夜行更好。


儘管他的書我幾乎都讀過,我給人安利東野的時候也只會推一本書,就是《嫌疑人X的獻身》。如果對方是醫學生的話,偶爾會加一本《使命與心的極限》。

《白夜行》並不是合每個人口味的,情節晦澀難明,敘述清冷陰暗,這種風格會讓讀者歧化成兩個極端,喜愛它的將它奉為神明,厭惡它的則棄若敝屣,何況它沒有那麼多的推理成分,不是標準的推理小說。這本書往下讀的動力來源更多的是擔心亮司和雪穗的命運,而不是對謎底的渴望。

《嫌疑人》不一樣,結構雖有出新之處,文字上仍然是推理小說的路子,敘事簡練推進緊湊謎底出人意料,更難能的是讀到完本再回首整書,和看小說開頭時的感受截然不同,《惡意》也是如此。

東野不是一個單純的推理作家,說他是暢銷小說家似乎更合適些。他會把自己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化入小說之中,傳統的推理迷未必能接受,但書賣得會更好是一定的。但不管如何,《嫌疑人》都是最適合多數人閱讀的一本小說。《白夜行》帶給讀者的更多是之於主角悲劇命運的同情和思考,而《嫌疑人》帶來的是極強的代入感,把愛情元素和推理元素結合得非常好,我終於讀到湯川揭開石神作案手法時胸上彷彿挨了一記重鎚般久久透不過氣來。《嫌疑人》是一本即使不是推理迷也能讀得津津有味的推理小說,而這正是東野圭吾的特點所在。所以我認為《嫌疑人X的獻身》是其更具代表性的一本。


我已經有點厭倦討論白夜行和嫌疑人了。
仔細想了想,白派和X派本身就是兩種讀者,誰能說服誰呢。這種討論也沒什麼意義。
硬要選就選嫌疑人好了,因為嫌疑人拿的獎比較多。


惡意


東野本人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嫌疑人X的獻身》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故事。


推薦閱讀:

編劇教程書對寫作的指導是否有益,或說學編劇對寫作小說有什麼影響?
斯蒂芬金最有價值的幾本書是?
怎麼看待不看原著而看改編的電影來感悟其中的哲理?
跳舞最棒的小說是哪一本?
新版《百年孤獨》開頭感覺不如舊版(高長榮譯版)有味,大家有什麼看法?

TAG:小說 | 推理小說 | 東野圭吾 | 白夜行書籍 | 日本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