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莫扎特的K546柔板與賦格聽上去非常陰沉?

我聽得是卡拉揚的弦樂版
感覺完全不像是他的作品,也不像那個時代的作品


瀉藥

首先如樓上答主所說的,有一個德奧文化的狂飆突進運動(德語:Sturm und Drang)的大背景。在這個背景下最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就是例如莫扎特在17歲完成的g小調交響曲k.183,還有抒發喪母之痛的a小調奏鳴曲k.310這樣的作品,也包括海頓的45號、101號交響曲等。這種讓人產生「陰沉」感的作品往往受「狂飆突進運動」一定影響,在古典主義時期並不罕見。

但是至於說c小調柔板與賦格k.546不像莫扎特的作品,甚至不像那個時代的作品,則有些令人費解。

那麼關於k.546,先說這個柔板引子,簡直不要太莫扎特風格了……稍微聽一下k.425、k.504或者k.465的引子,再或者是k.527的序曲引子……就應該知道這在那個時代也就是一個普通的、相對常規而言比較長的引子而已。而柔板中那些讓人產生超時代錯覺的不加解決的和聲,這些和聲語言實際上在巴赫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經開拓的相當完備成熟,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然後這個賦格也就是一個挺傳統挺嫻熟的一個賦格啊,還是單主題,常規性的在各個聲部各個調性上出現,然後也就是在展開部和再現部出現了主題倒影還有很精彩嫻熟的stretto,甚至沒有用到增減值卡農、曲式上也沒有什麼太多超常的展開,頂多就是技巧嫻熟對位複雜處於同時代最高水平但怎麼也談不上超時代……*況且k.546的這個賦格是完全照抄了一遍k.426也就是c小調雙鋼琴賦格,重新配了一個弦樂隊版本而已,完全是交付日期迫在眉睫用以前的作品稍加改動加個引子湊數以解燃眉之急的無奈之舉,真沒你想像的那麼意義深重。

*經@馬介甫兄指證,作曲家此舉並非救急,而是有意為之。根據莫扎特親自編輯的作品目錄(莫扎特通常只將自己滿意的重要作品編入目錄,相信k.546並不是倉皇趕稿的隨意之作,並且作曲家甚至對其相當滿意。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7348848/answer/265112592

至於覺得這個不像那個時代的作品,就如樓上答主所言,只能說聽太少。莫扎特這種風格還能舉出一堆來:k.394、k.396、k.401、k.427、k.466、k.491、k.516、k.504、k.527、k.594、k.608、k.626……別說莫扎特,在那個時代來說也不稀奇。去聽聽斯卡拉蒂、維瓦爾弟等作曲家的作品,甚至再早一些的比貝爾,你可能會認為他們是穿越過去的。

還有,題主這個ID不怕被隙間嗎,勸你一句,雖然這老太glguudrdaujfxuydej


K.546是c小調作品,小調音樂一般帶有情緒消極的特性,c小調就更具一些莊嚴的特徵。

所以聽上去非常陰沉。

感覺完全不像是他的作品」,的確,對於一些對莫扎特淺嘗則止的人來說,這確實不像是他的作品。事實上,這種「不像是他的作品」的作品還有很多——他的小調作品大多如是,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我的文章:不同尋常的莫扎特——莫扎特小調音樂一覽

K.546,c小調柔板與賦格(1788.6.26),前身是K.426 c小調雙鋼琴賦格曲(1783.12.29)

在《莫扎特論》(W.希爾德斯海姆 著 余匡複、余未來譯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中,作者找出了莫扎特創作一些列(未完成的)賦格曲的來由:(第235頁)

康斯坦策並不是歌唱家,她跟本不是音樂家,可是她卻能根據譜唱歌和演奏鋼琴。他有聽覺能力,有鑒賞力和接受音樂的興趣。她愛上了她丈夫從范.斯維特恩家帶回來的那些巴赫的賦格曲,突然她只想聽賦格曲了,感覺到賦格是音樂中「最藝術的和最美的」,她渴望聽賦格,猶如一個孕婦渴望吃某種東西一樣。其實,看起來她對規則的感覺只有在享受嚴格的對位樂章才反映出來。正好是她敦促莫扎特去寫賦格曲。
這樣,莫扎特就為康斯坦策寫了一個又一個賦格曲,只不過它們幾乎都是斷片之作。他寫下了很多半成品的賦格,1/4,1/2,或3/4,都沒完成,所有的都中斷了。彷彿他並不情願要使康斯坦策完全滿足,也許對規則的感覺還沒有到這樣的程度,以致她一定要求完成它們。可是我們還是在整體上去找一找這一「沒有完成」在音樂上的原因。g小調賦格曲(K.401/375e)作於1782年春天。在這首賦格曲,莫扎特很特別地在全曲結束之前菜中段(最後的八小節出自別人之手,恐怕出自馬克希米利安.斯達特勒),此曲在對位聲部處理上是僵硬的,甚至幾乎是拘拘束束的。他向我們顯示:這是狹隘的、對莫扎特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忍受的對巴赫的依賴,以至於看起來他在樂曲結尾之前也要把它放棄。也許莫扎特要戒除掉康斯坦策的偏愛?這支賦格曲我們真想聽聽莫扎特自己來演奏,如果他來演奏,那他一定是自己一個人獨自來彈,而其他人及後來的人這首賦格都是用的四手聯彈。後來莫扎特異能從對巴赫的依附性中解脫出來,特別是他的為兩架鋼琴所作的c小調大賦格曲(K.426,1783年12月29日),這是莫扎特規模最宏大的鋼琴作品之一,在技巧上,他完全可與巴赫比美。四個聲部,純抽象,和諧得無與倫比,這一切使這部作品成為這一類型作品的皇冠之作。此作肯定不是再為康斯坦策消遣而寫,而是有一個直接的創作緣由,這是為自己及為一個女學生所作。是不是特雷塞.馮.特拉特乃爾恩,或是芭芭拉.波勞埃爾?這個我們不清楚。無論如何,這是典範性的作品。這是一個勝利,莫扎特自己是很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的。

或許這些資料能給 @王晚 您提供一些莫扎特創作賦格的真正背景?

而對於陳兄 @陳愕之 的:「況且k.546的這個賦格是完全照抄了一遍k.426也就是c小調雙鋼琴賦格,重新配了一個弦樂隊版本而已,完全是交付日期迫在眉睫用以前的作品稍加改動加個引子湊數以解燃眉之急的無奈之舉」我並不能苟同。

《莫扎特論》第161頁對克歇爾編號與莫扎特自建作品目錄有所論述,其中提到了K.546:

克歇爾編目編了626個作品。它將是個永遠權宜的編目,只要它沒有包含遺失的、沒有包含把新發現的有理由加以懷疑的以及從版本到版本在主要編目和附錄編目間擺過來擺過去的可以作品的話。此外,這個編目當然是他人合成的,因為它並不是藝術家自己編的作品目錄。藝術家不曾把斷片記下來,首先是莫扎特很晚再開始自己編目。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K.499),他註明的日期是1784年2月(「二月」)9日,此曲是為芭芭拉.普勞耶爾而作,她是莫扎特最有才能的鋼琴女學生之一。他的「編目」出於莫扎特突然喜悅地認識到:作為作曲家和傑出演奏大師在他獲得成就時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只有他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莫扎特才登記入他的作品目錄,像把為管樂用的小夜曲(K.388/384a)改寫為弦樂五重奏(K.516b)這樣的作品,他自己就沒有登記入他的作品目錄。他1783年12月譜寫了為兩架鋼琴而作的c小調賦格曲(他當時還不記目錄呢),在4年之後(1788年6月26日)在前面再加上了一個柔板,並把它改編成弦樂四重奏(K.546),這時他在自己的作品目錄里這樣寫道:「一首短小的為兩把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而作的柔板,是為我寫於兩年前的雙鋼琴賦格而作。」因此,在他的目錄里一切井井有條,對於他自認價值不高的不相稱的,他同樣不予以登入。克歇爾編目相反,它是科學的結果,此外,它是首屈一指的,為每一部寫下的草稿、每個起首部分(哪怕它只有三小節長)給一個編目,還把中止的、試寫的和遺失(至今)未找到的也編了目。

很明顯,K.546並不像是陳兄所言的「救急」之作——我一向對陳兄的回答很贊同,希望以後陳兄能以更嚴謹的態度來考證問題。

私以為:以文學上的「狂飆突進」運動反過來分析K.546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這種說法似乎並不準確。拿我們總結出來的結論來分析當時所發生的事情,這種方法似乎並不妥當。因為在當時,這些都是促成所謂「狂飆突進」形成發展的因素,所以最好是說他們構成了在音樂上的「狂飆突進」並受其影響。而文學上的「狂飆突進」與音樂上的「狂飆突進」也不能等同視之。在研究這一問題的時候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何況音樂史上的「狂飆突進」運動還沒有真正的蓋棺定論。

「狂飆突進」運動是對音樂有一定影響,但也不要隨便拿出一個小調樂曲就唯「狂飆突進」運動論。 @楊子樂


另,我個人的習慣是就事論事,我的興趣在於與各位一起探討問題,而不是去扣帽子,這個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況且我上面的這一番話的重點其實是對「其實這首作品,正是當時的產物。」這句話的探討,我的觀點都是在圍繞著這句話而論述的,若耐心讀完也能明白我毫無「扣帽子」之意。倘若第一時間就能給出相應的論點論據、譜例分析等等,而不是僅僅簡單地介紹一個「狂飆突進」,則就會更令人信服。而我的原話也就在上面,我就不再重複引用了。畢竟「產物」與「合理」私以為這裡面的差異還是有很大的。

另外作為一個莫扎特樂迷,我很想聽聽莫扎特剩下的小調音樂中的「狂飆突進」特徵,還望不吝賜教。 @楊子樂


另,偶然翻到一個論文:古典主義音樂時期的「浪漫風格」——論狂飆突進運動與音樂的關聯,詫異於論文中第19頁的這一句:

然而,在我今年年初整理的莫扎特小調作品的文章:不同尋常的莫扎特——莫扎特小調音樂一覽中已經總結出了他的絕大部分小調音樂:

事實上,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莫扎特集中用小調寫作的現象」在1780年代,而不是1770年代......


說明你聽莫扎特還聽得少……
試試看安魂曲?


謝邀。
其實這首作品,正是當時的產物。
Sturm und Drang 狂飆突進運動,介於1760-1780中葉 德奧藝術創作的時代(與 古典主義時期部分重合)。往淺了說,是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的過渡。

都說:
『1750-1820 = 古典主義時期;
1820 - 二十世紀初 = 浪漫主義時期;』

是否於公元1819年12月31日,西方世界還是很「古典」;
到了1820年1月1日零時零分,立馬就「浪漫」,徹底自由解放了?
不可能的。
一個主義的「孕育」,並非一朝一夕。
作曲家不同年份的作品也有著「反映過去」、與「預示將來」

Sturm und Drang 狂飆突進 顧名思義
- 更著重感性認識(相比 華麗風格、啟蒙時代而言)
- 更著重主觀的體驗
- 表達方式更激烈、更傷感(更喜歡用 小調調性去創作)
文學作品有: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
音樂作品有:海頓第45交響曲、莫扎特第41交響曲、CPE巴赫鍵盤協奏曲Wq.178
莫扎特的 Kv 546,
不僅更加的不「優雅」、「端莊」,
還有點「飽經滄桑」的意味,
在 Sturm und Drang 的大環境之下,
這樣的作品就比較合理了。

回應 @馬介甫 的「隨便拿出一個小調樂曲就唯狂飆突進運動論」的說法,

敝人認為:

判斷作品風格特徵,更多的是從 樂譜、聽覺上分析,

並非僅憑小調的樂曲調性當即套用(狂飆突進運動);

亦非僅憑作曲家的書信,「作曲家有否親口承認那個作品具備該特徵」 之類的線索去判斷。

狂飆突進運動,相比古典主義前中期的 華麗風格style galant(強調主調織體,大多通俗易聽)的最大不同

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富戲劇性:(至少有四個方面)

a. 多為小調

雖然 不是所有的小調樂曲,簡單粗暴狂飆突進的特徵,

然而當時的(德奧)音樂界,對於 c小調的運用 = 「狂風暴雨、悲愴」 的偏愛

(KV 457,KV 491、後有貝多芬 悲愴奏鳴曲、第五《命運》交響曲;舒伯特第四《悲劇》交響曲)

b. (富有動感的)附點節奏(1-38小節),又叫做choking rhythm(窒息、壓迫的節奏)

比起節奏規整莊嚴的 柱式和弦,那個附點節奏 多了點「動感」、推進的動力。

c. (非漸進式的)強、弱力度標記(如下圖所示),

往淺了說,就是營造 戲劇性的音樂情緒

d. 半音化和聲(16-21小節,低音半音上行,不全是功能性和聲的進行,導致調性不穩定),

類似的 「非功能性和聲進行」 也在KV 475 (1-20 小節)出現過

2. 對位、復調織體(賦格正是最高規格的 復調寫作)

因為想表達更複雜的音樂情緒(對位織體多 = 複雜)

3. 旋律音域的突然變化(KV 546整曲遍布著 旋律大跳)

「旋律多級進 ≈ 平穩,旋律多大跳 ≈ 激動」 應該是共識;

充滿著以上這些 「音樂動機」,既符合絕大部分 狂飆突進運動的特徵,

敝人原話是:

在 Sturm und Drang 的大環境之下,
這樣的作品就比較合理了。

說「莫扎特深受 狂飆突進運動 影響,他的晚期作品越來越多那樣的特徵」應不過分。

若扣上「隨便拿出一個小調樂曲就唯狂飆突進運動論」的帽子,不正是 坐實蓋棺定論了么?


謝謝邀請,不過我對西洋樂不是很熟悉,怕瞎說誤人。


謝邀!
首先莫扎特的「小調狂飆」這一面其實相當犀利,有很多作品,比如:
第24鋼協(尤其第三樂章c小調主題那命運般的動機)
第20鋼協第一樂章(陰沉,熾熱,縝密)
a小調奏鳴曲第三樂章K310(寫於母親去世之時)
比如安魂曲(悲劇性,莊嚴)


它們很容易讓人想到貝多芬,但其實這樣說不公平,應該講它們預示了晚輩貝多芬的出現。
這些作品是莫扎特最重要的拼圖之一,向世人證明莫扎特之偉大!它們暴露了莫扎特的不安和嚴肅,他眼裡不是沒有黑暗,他心裡不是沒有怒火,但他的大部分音樂是天使之歌。

具體到這部作品,另一特殊之處是純復調織體顯示了莫扎特賦格技術之純熟精湛。
突然發現網易雲音樂下我的一句留言被人到處複製黏貼了,我當時寫的是:
莫扎特罕見的賦格作品,更難得的是帶有嚴肅的灰暗的不可抗拒的宿命論暗示!


推薦閱讀: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哪個版本的書比較好?
有助於睡眠的名家古典音樂作品?
2017年在上海巡演的音樂劇《莫扎特》會出錄像版嗎?
演奏家車禍而論,Valentina Lisitsa的這個K466有多嚴重?
在聽莫扎特的時候都在想些什麼呢?

TAG:古典音樂 | 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 | 古典主義時期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