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康熙平吳三桂?
怎樣評價康熙平吳三桂,吳初起兵,勢如破竹,清朝岌岌可危,康熙慌亂後,又憑其鋼鐵般的毅力,狼的耐心,不急不燥,穩定心態,穩定局勢。
關於康熙在削藩這件事兒上是否操之過急的問題,清廷也有自身擔憂和考慮:首先,清兵的戰鬥力在和平環境里在下降;其次,三藩常年耗用大量的財物,這給清廷帶來比較大的財政壓力;然後,在地方政治上,吳三桂的各種「西選」人員已經選到京師、直隸了,這是清廷不能忍的;再有,耿家在福建頗有惡名;再加上,從清廷的角度上來說,即便三藩一同反了,也是以一隅而敵全國,所以贏面還是清廷大。當然,如果晚一些撤藩,之前說的那些便利也的確是有。但是綜合以上諸種考慮,一個更為合適的時間點並不是那麼容易選擇的。而比較來說,康熙在撤藩這件事兒上所犯的比較嚴重的問題是低估了吳軍的實力,而沒有做出必要的防範。從撤藩之時的各上諭來看,他關心的主要是安置問題,而對於三藩直接反叛,雖然也有提及,但是布置得很有限。
然後說吳三桂,以吳軍及其可能的盟友的實力與清軍實力的對比來看,他贏面最大的策略應該是攻佔湖南之後直接渡江北上,打清廷一個措手不及。這樣,清廷內部說不定回分裂,然後就仿效元順帝了,而即便不能如意,起碼得到江淮也更有資本與清軍南北相持。而吳三桂大大的低估了康熙的決心和能力,他的最高目標也只是劃江然後與清軍談判而已。但是吳軍又被卡在江西,不能進入江南的財稅中心江浙地區。這導致吳軍很快就遇到財政困難,發展起來束手束腳,對於盟友的支持也不給力。吳軍當時的情勢與之後的太平軍不同,吳軍本身是百戰之師,純論軍事實力,本身有希望直接挫敗清軍主力,引發清廷北返或至少是分裂。而太平軍本身是農民軍,當初就是在廣西待不下去了,才轉戰湖南的,在湖南又不成功(攻不下長沙),然後轉戰湖北才打開局面。這種情況下,定都江寧是穩妥的選擇,進可攻退可守。否則一旦像北伐失敗了那樣,就滿盤皆輸了。
接著說康熙,縱觀平三藩那六七年的過程,與其說是在軍事上打敗了吳軍,不如說是在政治上打敗了吳軍,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
1、沒有干類似斬晁錯這種事兒,這使得統治集團內部可以團結一致對外,避免了內鬥。
2、信用綠營,這件事兒並不是自然而然的,畢竟清朝在關內立足未久,不過康熙的判斷是只要局面可以穩住,多數綠營兵就不會倒向吳軍一方。
3、剿撫並用,分化瓦解吳軍盟友,首先是康親王守住了江浙,然後岳樂在江西對吳軍佔有,尚善、勒爾錦等在岳州、荊州一線與吳軍長期僵持。這種局面下,耿、尚、孫見不能順利北上,加上康熙的各種誘人條件和肉麻詔書,都先後接受康熙的條件;然後是布爾尼和王輔臣,分別被圖海擊敗之後,一個直接兵敗身死,另一個接受招撫。這樣,吳軍就被孤立了。清軍得以專心對付吳軍。
一方面,吳三桂已經很年輕了,他當總兵的時候才二十六七歲,如果他再年輕些的話,當平西王的就不是他了;而要說歲數,他也活了六十六、七了,這在那個年代怎麼也算長壽的。所以實際上也沒有辦法要求吳三桂更年輕些了。
另一方面,是湖南的戰局,在吳死之前,清吳兩軍在戰場上基本是互有勝負,但是在戰略上,清軍已經進入的戰略反攻期。轉折要早到康熙十五年,岳樂那時已經搞定了江西,然後準備進攻湖南了。雖然攻長沙的計劃又拖了一年多,但是吳軍那時已經沒有在荊、岳一線繼續進攻的勢頭了。吳三桂原本想引兵松滋去呼應王輔臣,這時也只好回來自保。岳州雖然挺住了五六年,尚善固然沒太大本事,但是吳軍也一樣沒法兒繼續有所斬獲。而之後康熙十六年的官山之戰,清吳兩軍互有勝負,吳軍可能還略有優勢,但是結果仍然是長沙被圍,吳三桂退居湘潭、衡陽。從此可以看出實力的差距,吳軍此時如果想翻盤需要大勝並全殲一路清軍才可以,但那是非常困難的事兒。而之後他就算稱帝也不得不在衡陽了。等到吳三桂死了之後,吳軍也就成全面潰敗之勢了。
所以說,吳三桂即便晚死幾年,周軍想翻盤也非常之難,在清軍的步步緊逼之下,敗亡是遲早的事兒。他的死無非是加速了這個過程而已。
先說結論,操之過急,差強人意。
自古以來,對付藩鎮不外乎兩種策略:削藩和推恩,前者成本高昂而且風險大,但成功之後不容易有後患,後者成本低廉,但耗時可能較長。看似截然不同的兩種策略,其實是有內在關聯的。舉幾個例子,如果沒有漢景帝平七國之亂,打掉諸侯王里最大的刺頭,後面漢武帝搞推恩令會那麼順利嗎?如果唐憲宗沒能幹掉吳元濟這個藩鎮裡面最大的刺頭,能輕輕鬆鬆把淮西一分為三嗎?朱棣是因為建文帝削藩而造反成功了,可是他上位之後不也是想方設法繼續削藩?只不過朱棣的武力太強,手法也要高明很多而已。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武力作為保證,削藩和推恩都是很難執行的,晚唐和明建文帝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反觀清朝,三藩實則是清兵入關後力量不足、暫時無力統治南方偏遠地帶而做出妥協的產物,但本質上仍然是藩鎮,吳、尚、耿,和他們的前輩們沒什麼不同,也是軍閥。其中,吳三桂實力最強,野心最大,尚耿不過牆頭草而已。以吳的野心,也不過是希望仿明朝沐英例,替清廷世守雲南而已。而此時清廷賬面上的實力依然十分強大,士紳和老百姓還沒從入關屠殺的恐懼中走出來,如果康熙稍微有耐心一點,搞推恩也未嘗不可。雖然准葛爾這個時候已經起勢,但遠遠沒達到匈奴對漢朝那個地步。康熙撤藩之舉,還是有點過於急躁了。
康熙這麼急迫撤藩,究其原因,竊以為有以下幾點。其一,年輕氣盛,20歲的年輕皇帝,正是「老子天下第一」「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紀,低估了吳三桂的能力和實力,吳三桂是有實力的軍閥,不是鰲拜可比的;其二,清廷對吳三桂猜忌甚深,吳三桂的手伸得太長,而且給清廷造成了很大的財政壓力,鳥盡弓藏可能才是統治者真正的想法,康熙的「撤亦反,不撤亦反」這一定性已經說明對吳三桂極大的不信任,吳三桂即使不造反,也遲早會丟掉兵權,任人宰割,這是其不能容忍的,清廷和吳三桂二者存在結構性矛盾;其三,清廷為滿族建立,對漢人的不信任貫穿國朝始終,相比准葛爾,清廷對漢人和「反清復明」的忌憚更深,從康熙先三藩再台灣最後才是准葛爾的順序就能看出來。
康熙打贏了對三藩的戰爭,雖然造成了極大的損失,而且差點顛覆江山,不過卻是毫無後患地解除了藩鎮割據的威脅,只能說是一勞永逸,不過雖然他嘴上絕不承認自己有錯,但想必是十分後怕的,「分吳三桂骸骨」這件事暴露了他的憤恨和後怕,不然絕對干不出這麼奇葩的事情。我們能看到的是,之後康熙帝的執政越發成熟。
站在後來的觀點上,康熙帝選擇了當時打,年少氣盛也好,我覺得是比拖幾年再打的好,很明顯當時清軍戰鬥力已經下降了,再拖幾年此消彼長的,不好說,傑書這批人當時也正是當打之年。
而且還有一個不得不考慮的是蒙古。當時察哈爾蒙古已經坐不住了要彪,虧得800家奴起來。
要等個十年,噶爾丹坐大之時,南北夾擊,到時候就酸爽了。
吳三桂被逼造反。
推薦閱讀:
※三國時孫家三位領導人孫堅、孫策、孫權的個人能力分別怎麼樣?哪位最出色?
※《清明上河圖》街上女性為何這麼少?這可以說明宋代以致中國古代的大部分時間中婦女都不能外出嗎?為什麼?
※那些非常牛逼的謀士如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為什麼不自己當老大?
※乾隆皇帝的詩歌如何?
※歷史上所謂的奸臣,有沒有被後人誤讀誤解的?他們又有什麼被忽視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