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和悟空啥時候成的兄弟?

《西遊記》中有一點我不是很明白,孫悟空在碧波潭大戰九頭蟲的時候,遇到二郎神等七聖,稱之為「七聖兄弟」而梅山兄弟則是稱呼孫悟空「二哥」"悟空哥哥」在稱呼上讓人覺得他們之間應該有過一些交情。
但是整部《西遊記》中翻不到在孫悟空大鬧天宮後被二郎神捉拿以後,兩人有過會面的機會,而且說實在的,當初二郎神捉拿孫悟空以後,用鉤刀穿了琵琶骨,使得其不能再變化,而後又令梅山兄弟放火燒了花果山,以至於後來花果山頹廢不堪,按理說,就這些,孫悟空也是應該痛恨二郎神的啊,但是在碧波潭邊見道二郎神的時候孫悟空卻對二郎神說「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須之報。雖然脫難西行,未知功行何如。今因路遇祭賽國,搭救僧災,在此擒妖索寶。偶見兄長車駕,大膽請留一助,未審兄長自何而來,肯見愛否?」
看到這裡我曾困惑了,他倆應該是有仇的啊,怎麼還對孫悟空有莫大之恩呢?在張版的《西遊記》中給出了一個解釋,那就是,二郎神向孫悟空暗示了八卦爐 的機關。所以他感恩在心。但這是張版的編劇杜撰的,原著中並沒有這樣的情節,反而是,派人火燒的花果山。那麼恩義從何而來呢。
其實讀到那裡我第一的感覺是,兩個人是是英雄,重英雄,而且是惺惺相惜,他們兩個不但是從本領還是性格都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而且兩個人都是重情義的人,所以,才使得他們之間有了一種難以理解的情義。
但是就這點而言,也難以論及不提刀穿琵琶骨之仇,火燒家業之恨啊?


古代文學創作跟現代完全不一樣,千萬不能用現代人寫小說的思路去理解。四大名著里只有《紅樓夢》具有現代特點,其餘幾部跟幾乎所有古代小說一樣,源自說書、雜劇等。小說家總是先把這些現成的東西湊在一起,然後再進一步加工,添加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所採用的原材料紛繁蕪雜,各路來源都有,互相抵觸很正常。而加工過程又遠遠沒有現代小說家那麼精細,很難顧及到所有細節,殘留各種無法自圓其說的內容再正常不過,多看幾本古代小說就會發現這是常態。

所以看到古代小說中出現自相矛盾的細節,就不該腦補各種隱藏情節去把它合理化(除非你在以它為基礎創作新的小說),而應該意識到這是來源不同的表現,如果好奇的話可以進一步去追溯各部分內容的來源是什麼。

關於二郎神,從《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都出現的「梅山」這個名字可以推測,過去曾經有一個獨立於西遊故事體系之外的神話,是關於二郎神降伏梅山六怪的,六怪之首是一隻猿猴,後演變為《二郎神鎖齊天大聖》這出雜劇,有猴精大鬧天宮情節。可能正是因為出現了猴精,所以後來被西遊記雜劇吸收,最後被小說《西遊記》採用,使取經的猴行者與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兩個形象融合為一。小說中二郎神擒孫悟空、平花果山就是這一系列演變的遺迹。另一方面,可能在誅六怪的原始版本中,二郎神降伏六怪之後沒有像《封神演義》中那樣殺死它們,而是收為部下,六怪則拜二郎神為大哥,那麼猿猴自然就成為二哥了。《西遊記》中的「梅山七聖」一說,以及梅山兄弟稱孫悟空為「二哥」,可能就是該傳說的另一處遺迹。這樣「向蒙莫大之恩」就很好解釋了,指的是不殺之恩。


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的分析,覺得頗有道理,摘取出來貼在下面。
原帖:【原創書評】吳承恩筆下的孫悟空和二郎神的兄弟情

孫悟空感激二郎神所說的「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須之報」,吳承恩並沒有很好的交待,留給我們一些猜測的餘地。第二十八回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驅逐剛回到花果山,看到山間破敗的慘狀的時候,一開始是恨二郎神的(再加上剛剛被唐僧寫了貶書驅逐,心情一定是已經低落到谷底)。第二十八回的第一首七言古詩,就是描述孫悟空當時的心痛和仇恨二郎火燒花果山的心情的。但是,孫悟空想著想著,就慢慢的不再恨二郎神,而是開始自責,認為是自己以前的惡念,導致了苦果,就是這首詩的最後兩句說的「想是日前行惡念,致令目下受艱難」。大家仔細想一想,玉帝當年十萬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完全是因為孫悟空自己一個人在天上鬧騰,吃蟠桃,假傳聖旨,攪亂蟠桃會,偷吃仙丹,這些犯下的錯誤和花果山上的數萬小猴可是一點關係也沒有。如果孫悟空不是因為一時衝動犯下這些錯誤,花果山就絕對不會遭受此劫難。所以,孫悟空應該是感到自己連累了花果山和猴兒們,也就自己承認了錯誤,「想是日前行惡念」,自己也願意擔當後果了(其實,在西遊途中,孫悟空的確敢作敢當,才折服了鎮元大仙)。

尤其是當小猴兒們出來和孫悟空相見,解釋了一番這五百年花果山的情況和小猴們的生活狀況後,孫悟空應該就再也不記恨二郎神了,而是感激二郎神留有一手,沒有讓花果山全軍覆沒。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小猴們提起二郎時用的是「二郎菩薩」這個稱呼,說明他們對二郎山搜山沒有趕盡殺絕,是十分感恩戴德的。花果山的四萬七千小猴,一大半被搜山的梅山六兄弟燒殺了。當時二郎神回天庭時,是這麼吩咐梅山兄弟的:「真君道:「賢弟,汝等未受天籙,不得面見玉帝。教天甲神兵押著,我同天王等上界回旨。你們帥眾在此搜山,搜凈之後,仍回灌口。待我請了賞,討了功,回來同樂。」四太尉、二將軍依言領諾。這真君與眾即駕雲頭,唱凱歌,得勝朝天。」二郎神是要梅山兄弟他們把山「搜凈」的,就是一網打盡的意思。實際上呢,梅山六兄弟並沒有把猴子們趕盡殺絕。活下來的呢,又有一半逃到別處謀生了。剩下的小猴又被獵戶打殺了一半。書中第三十回豬八戒來求孫悟空去寶象國救唐僧時,有一千兩百個小猴參拜孫悟空,如果這是花果山當時所有猴子的總數,那麼這時的花果山確實是比大鬧天宮前(四萬七千小猴),要蕭索得多了。但是,即使是這樣,孫悟空也還是對二郎神感恩戴德的。如果我們看看孫悟空在西遊路上除妖的做法(比如全部殲滅然後火燒妖怪的洞府,包括蓮花洞,波月洞,黃風洞,火雲洞,金兜洞,獅駝洞,等等),花果山的待遇,其實在當時應該就算是很留情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二郎神和梅山兄弟不去火燒花果山,而是天兵天將來剿滅花果山,恐怕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後回到花果山,就一隻小猴都看不到了。

帖子最後,樓主總結到:
通過上面對《西遊記》原著的分析,我們能看出來二郎神和梅山六兄弟與孫悟空,是肝膽相照,惺惺相惜,知己知心的好兄弟之情。梅山六聖死心塌地的跟隨二郎神,孫悟空心悅誠服的喜歡敬佩二郎神,襯托出二郎神的人格魅力和超凡脫俗。在《西遊記》裡面,二郎神不但不象《寶蓮燈》及同人中所說的那麼「冷傲不合群」,反而人際關係好得很,一幫鐵哥們崇拜他相親相隨,還有象孫悟空這樣的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心甘情願做他的「二弟」(相比而言,鎮元大仙則是眼巴巴的想孫悟空和他八拜為交),所以二郎神這個神仙應該是當的是既隨興又滋潤。

而吳承恩通過二郎神與孫悟空化敵為友的故事,很明白得表達了一個觀點就是「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三國演義》也是一樣。《三國演義》中的將士今天你投奔我,明天我投奔你,都沒有永久的敵人,各為其主罷了,沒有武俠小說里那些冤冤相報的說法或做法。比如,孫悟空殺光波月洞的小妖,令八戒悟凈殺死黃袍怪的兩個孩子,奎木狼回到天庭後,卻幾次三番的幫助孫悟空(從黃眉怪的金缽中救孫悟空,還有助孫悟空降犀牛怪)。我認為這是由於立場變了,這些神佛妖之前的恩怨就都一筆勾銷了。再比如,花果山一戰,孫悟空打了哪吒一棒,哪吒不但不記仇,西遊途中,一共五次幫助孫悟空(包括主動獻計用遮天來「裝天」幫助孫悟空騙精細鬼伶俐蟲;給觀音三十六把天罡刀降紅孩兒;與孫悟空並肩作戰鬥青牛;運用渾身手段降牛魔王;下界降老鼠精),甚至在無底洞降老鼠精那一回為保護孫悟空嚇得李天王以為哪吒要和他父子反目,可見哪吒對孫悟空那是實打實的好。所以,孫悟空自從開始西遊,就屬於佛界的內定的新的佛了,早就是體制內的人了(所以鎮元大仙才巴巴的要和孫悟空結拜,當然孫悟空也的確很有人格魅力,令人折服)。孫悟空以前當妖怪時的那些恩恩怨怨,早就煙消雲散了。

最後,鑒於二郎神在中國神話中的重要地位,我猜測吳承恩在《西遊記》中讓孫悟空和二郎神互相敬重的一個最重要的意圖是讓二郎神襯托孫悟空,以塑造出英雄高大的孫悟空的形象。


這個兄弟相稱是江湖習性的,並不是結拜的那種兄弟。

西遊記成書時間應該晚於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前倆部水滸傳自不必說了,兄弟情義很多。三國演義劉關張桃園結拜眾所周知,最著名的一段講述兄弟情,劉備為漢中王時,分封五虎將,關羽說張飛是我兄弟,馬超是世家也配得上做我兄弟,趙雲也算是我的兄弟【注意這段,趙雲從劉備落魄時一直跟隨,關羽心裡默認了趙雲也是兄弟】黃忠一個老頭子居然和我一個等級?這裡面馬超有背景地位,關羽之前有點不服氣想找馬超切磋切磋也被諸葛一頓忽悠勉強認了。張飛和趙雲都是血海里拼殺過來的,這就算鐵哥們的存在了。閑話少說,回歸西遊。

前面說的成書晚於前倆部的意思是其中兄弟情義都是經過不打不相識而認下的,風格上和前倆部名著有類似之處。譬如八戒之高老莊,沙僧之流沙河,小白龍之鷹愁澗。這三哥們對戰孫悟空時候皆處下風,孫悟空自然為兄。而和楊戩對戰時候,正面剛贏不了二郎,變化處處被壓制,唯有做到自保有餘。比起之前大鬧天宮顯得束手束腳,這時候猴子內心大概想到的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加上後來被佛祖壓了500年,心性有所收斂。每每提起這段敗績,也就心悅誠服,稱呼二郎為兄,而七聖是二郎的手下,孫悟空又是和楊戩法力相差不多的人物,自然稱呼猴子為兄。

還有一點點要說的,孫悟空保佑唐三藏取經,這時候的身份自然入了編製,和哪吒楊戩是一個陣營。而孫悟空從來就喜歡拉幫結派,嘯聚山林的時候便和六個妖怪結為兄弟了,包括牛魔王。後來到了天庭也和眾位神仙哥們相稱。

人家可是很有禮貌心機外向喜歡交朋友的一隻小猢猻哦。


我是萌戩空的……


希望大家能幫忙多找點專家,解我心頭疑惑;-)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最近幾年很多「西遊」題材的影視劇和動漫扎堆?
唐僧在西遊記原著中的形象究竟有多不堪?
如何評價《吳承恩捉妖記》?
如果西遊取經路上沒有孫悟空,其他三人能否順利取到真經?

TAG:西遊記書籍 | 孫悟空 | 二郎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