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以平生經歷寫就的古言文段讓你觸動?
如金庸下的郭襄: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只恨我生君已老,斷腸崖前憶故人。
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
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
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
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
忽然為人兮,何足控摶;
化為異物兮,又何足患!
小智自私兮,賤彼貴我;
達人大觀兮,物無不可。
——賈誼《鵩鳥賦》
漢文帝六年(前174年),賈誼被貶長沙第三年的黃昏,一隻貓頭鷹飛進了他的住處。
雖然我們今天看到貓頭鷹又大又圓的眼睛會覺得特別萌,但在當時,貓頭鷹可是一種不祥的鳥。憂心忡忡的賈誼卜了一卦,得到的結果是:「貓頭鷹飛進住處,說明主人快要掛了。」
賈誼謫居長沙,本來就因為懷才不遇而內心憂鬱,加上長沙潮濕,自以為壽命不長,如今貓頭鷹入室,更令他傷感不已。於是他就寫了這篇賦,用老莊的思想排解自己。單單看這篇賦的文字,你會覺得作者所思所想是多麼豁達!超脫了生死,忘懷了福禍,看淡了得失,貓頭鷹入室這樣的「細故蒂芥」,又有什麼可值得憂鬱的呢!
看起來是賈誼的自我排解起了效果,隨後不久,漢文帝便因為思念賈誼,再次把他召回長安。然而這件事的前因後果,李商隱已經在詩中寫得清清楚楚:「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才學過人的賈誼仍然未能被漢文帝委以大用,只是把被分派到梁懷王那裡去當太傅。
隨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梁懷王不慎墜馬而死,賈誼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心情十分憂鬱,終日以淚洗面,不到一年時間就病死了,時年三十三歲。他寫下的那些句子,最終還是未能幫助他超脫命運的無常,而他本人,也再沒能獲得對抗坎坷命運的力量。
蘇軾後來這樣評價賈誼,「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這兩句話確實扎心的很。而能寫出這樣深刻句子的蘇軾,儘管同樣倍受命運的捉弄,卻最終沒有重蹈賈誼的覆轍,成為了一個「大觀」的「達人」。他用一個寂寥而又洒脫的背影告訴我們,得不到的,要釋懷。
初從文,三年不中;
後習武,校場發一矢,中鼓吏,逐之出;
遂學醫,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沈復
浮生六記
最喜歡莫過於、「庭有 枇杷樹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歸有光的《項脊軒志》
然後很喜歡陶淵明的《歸田園居》,高中學的時候還沒什麼感覺,現在到大學了,尤愛這篇文章
●蔣捷的《虞美人》,以「聽雨」貫穿一生,引出「悲歡離合總無憑」(一說「總無情」,但我覺得悲歡離合毫無來由聽起來比無情更令人感慨,所以我喜歡這一種說法。)
正文: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憑,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顧貞觀在《金縷曲.其二》中,為安慰邊塞受苦的朋友,略述自己生平,久飄零,與摯友山水相隔,與紅顏天人相隔。
正文: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
宿昔齊名非忝竊,試看杜陵消瘦。
曾不減,夜郎僝僽。
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凄涼否?
千萬恨,為君剖。
兄生辛未我丁丑,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
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但願得,河清人壽。
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
言不盡,觀頓首。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過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經過一番寒窗苦讀,「我」終於得以入仕為官,在戰亂中度過了四年。如今國土淪陷,「我」身如浮萍漂泊無依。江水湍急的惶恐灘令人更加惶恐,行經零丁洋可嘆「我」孤苦伶仃。「我」身陷元軍之手,生死難料。然而人生自古誰無一死呢?只願我對家國的一片赤膽忠心可照青史。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唯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文天祥絕命詞
孔子曾說殺身成仁,孟子曾說捨生取義,只有最大限度地履行道義,仁德才能達到極致。讀聖賢書,所學不就是「仁義」二字嗎?我已做到仁至義盡,從今以後,大概沒什麼可慚愧的了。
————————————————————————成仁取義,世間幾人能做到。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
國慶期間,孤身一人登上了南昌滕王閣。站在高處遠眺時,想起了滕王閣序其中王勃自我介紹這段話。
王勃大家都不陌生,一篇《滕王閣序》傳頌千古,成就了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然而後來卻英年早逝,魂歸南海,驚悸而死。死的時候也許還帶著對他父親的愧疚。天妒英才,英年早逝,書生意氣,的確如同他的自我介紹中的所說: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_蘇東坡
范仲淹《岳陽樓記》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微斯人,吾誰與歸?這是怎樣的孤獨
余幼時即嗜學。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後,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於余者乎?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
余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辯,言和而色夷。
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誇際遇之盛而驕鄉人者,豈知余者哉!
考研每次感覺累了,便以此對比,激勵自己。
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
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
殘山夢最真,舊境難丟掉,不信這輿圖換稿。
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1、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蘇軾
2、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遠稹
3、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
4、此時獨坐,僮僕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等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鯈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麥隴朝雊,斯之不遠,倘能從我游乎?—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5、人生幾何?離闊如此?況以膠漆之心,置於胡越之身,進不得相合,退不得相忘,牽攣乖融,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實為之,謂之奈何?—白居易《與微之書》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起身,一壺濁酒,一句壯闊,走向了更廣闊的天地,便是一世的英名。
王勃的《滕王閣序》,句句經典
洗兒
人皆養子望聰明,
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
無災無難到公卿。
勃,一介書生,三尺微命。
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
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
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
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膜拜大神
嚴蕊
不是愛紅塵,似被前緣誤。
初看這句詩的時候,就有一種淡淡的哀傷。不是愛這風塵之地,皆是因為前緣所誤。僅是這兩句,彷彿就有萬種情愫。有自辯,有自傷,有對這世俗的不平,卻又這樣緩緩道來。
謝謝邀請。
當時莫過於《項脊軒志》。
推薦閱讀:
※大吉大利晚上吃雞,翻譯的古風一點?
※想嘗試寫古風小說,看哪些書或者有什麼方法能鍛煉自己的文筆?
※如何評價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這句話?
※河圖的專輯傾盡天下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