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大二 除了在北京上大學 沒旅遊過 我會因為沒出過遠門而缺少什麼? ?

總覺得自己眼界很狹窄 沒見過世面
是我的虛榮心在作怪?還是旅遊真的會給人帶來哪些深層次的改變?
也喜歡讀書 但是覺得讀書不能彌補出門看世界帶來的一些東西


我挺喜歡旅遊的,基本稱得上走遍祖國大江南北,但。
1.紹興遇到黑車黑旅館
2.西安被黑古董店坑
3.大連吃了不新鮮的海鮮進醫院
4.哈爾濱被倒下的冰雕砸到
5.鄭州七十六人燴麵店管閑事被人暴打
6.內蒙古大草原上被超大的蚊子咬的要死要活
7.還是內蒙古騎馬撞到蛋
8.北京被酸雨淋一臉
9.上海在復旦大學食堂被偷了錢包
10.青島啤酒節海鮮過敏
11.德州火車站買到長蛆的扒雞
12.香港1千多買的表回到珠海一百塊8塊
13.重慶火鍋吃菊花爆炸
14.蘭州吃拉麵我要寬的結果給了我一碗褲腰帶
15.武漢街頭被人花式噴
16.無錫吃到放糖的包子進醫院
17.溫州買窗帘被騙
18.香港買了一堆假貨
19.東陽被一隻狗追了2公里
20.天津問路每個同胞都很熱情,就是5個人給我指了5個方向
21.海南被宰
22.開封被狠宰
23.黃山被吊起來宰
24.舟山被按在水裡宰
25.過年回濟南還被計程車司機當成外地人宰
26.麗江追尋真愛約到酒托
27.杭州追尋真愛約到酒托
28.烏鎮追尋真愛約到酒托
29.寧波追尋真愛約到酒托
30.每次追尋真愛都約到酒托
等等等等
我天朝34個省級行政區,除了西藏和廣西我沒去過,其他地方的群眾都熱情地將我干過一番,有的地方將我干過好幾番,包括我老家山東,干起我來絲毫不當外人看。
所以現在我覺得除了辦公室工位哪都不安全。


不會缺少什麼

好好比你煮一碗羅宋湯

旅遊只不過是其中的幾片洋蔥而已

少了味道可能差那麼一點點,但是沒什麼影響

最關鍵的是,幾片洋蔥而已,你又不是搞不到佐料。

所有不需要費心努力去達成的事,在30歲之前都是次要的。


除了那些風景和人情之外,你更可能缺少的是與這個社會交流的能力。但是這些能力,是隨時都可以培養的,而不僅僅只是在你的大學期間才可以。

與社會交流的能力,通俗的說就是如何去認識這個社會並且在其中正常生活。我們在有能力獨立生活之前,基本上是與這個社會絕緣的,多虧了當代教育體制,我們日復一日的生活就像工廠流水線上的產品,都是一模一樣的。但是很不幸,我們被生產時的設定雖然一樣,但產品最後的歸宿卻是不一樣,也就是說,我們對於我們日後的走向是有選擇權的,而誰先學會使用這個選擇權,誰利用的好,誰就能更快更好適應這個社會。但是這個選擇權,不是任何一本書上短短几句話就可以教會你去使用它的,所以你只能靠你自己,在你能力範圍之內通過別的途徑去儘早接觸到它,然後使用它。 旅遊就是教會你如何去使用它的一條途徑。

基本上所有人選擇旅遊的目的都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到最後你會發現,你的初衷永遠只是你所經歷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當你選擇去旅遊,你首先會考慮去哪兒以及怎麼去,選好出行地點和方式後,你會逐步了解到這種方式下一切事物的運作形態,那這就是你認識社會的過程,雖然都很瑣碎,但卻都很必要。在旅途過程中的遭遇,是碰上了個對上眼的姑娘打了一炮,還是遇上重大事故受了傷;是在街邊的酒吧被偷了錢,還是和同車的漢子打了一架,這些都是豐滿你這個人的因素,也是你在這個社會上生活的所有可能性,這些無一例外提示了你日後獨立生活時所可能碰到的一切情形,從而促使你在大腦給出的安全警示下用最恰當的方式儘早行使你的選擇權。這樣的你,往往比只讀聖賢書囿於室內的人們,有更大的資本去追求你最在乎的東西。

而你最後真正看到的美景,反而沒有那麼重要,只是拓寬你的眼界方便以後跟孫子孫女講講爺爺奶奶年輕的時候的故事而已。所以你明白了嗎?重要的不是你要到達的目的地,而是你在到達之前的所有經歷,都必將會成為你是以什麼樣的形態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強有力的決定因素。 正是因為最後我們的生活最終還是歸於一處,所以在安定下來之前,我們要努力去探尋我們所能夠及的最大範圍的選擇權,為了餘生不為沒能給自己最滿意的生活而後悔,而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義。


我和樓主的情況比較相近,來北京之前沒去過其他地方,大學四年里自己很少出去玩,多數的出去玩都是因為專業實習才出去的。
我的做法:1、多學習知識,上網多看一些;2、聽別人講,看別人去過哪裡,玩一些什麼;3、自己買個自行車,沒事學習累了的時候可以騎自行車去其他的地方看看,比如我沒事騎車去清華、北大,感受一下氣氛,當然也有騎去天安門等地方。
工作以後自己有了錢去的地方漸漸的多了起來,不要擔心,更不要自卑,你總有一天會成為一個很棒的人。


其實吧我覺得自己挺有發言權的。 我比你差多了,25歲之前都沒遠行過,就在四川境內小範圍流竄作案。 但25歲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先是獨自去了華山,各位別笑我low啊,從沒自己出過遠門的人第一次獨自出行真的很需要勇氣。
翌年,獨自去了泰國玩了十天。
翌年,上半年獨自去巴厘島玩了十天。下半年辭職網上邀約了小夥伴徒步川藏線53天(別嘲諷我沒走完全程啊),緊接著陸路去了尼泊爾呆了20天,再陸路去印度呆了30天,而我的英語水平是什麼樣呢,就算手機翻譯出來都完全不會念的水平。
好了,回到正題,相比於25歲之後,19歲的我其實各種想法也差不多,但缺少了什麼?是行動力和勇氣。你有沒有發現你現在有很多事情想去做?包括但不限於旅行,但最大的障礙是什麼?各種原因找透,但根本原因就是難以邁出第一步。
我的勇氣和說干就乾的行動力是怎麼來的呢?是工作那麼多年後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但現在網路的發達,完全可以縮小對未知事情的恐懼,於是我建議你,當你嘗試讓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邁出第一步之後,我覺得你以後的人生會果斷很多啊。
胡言亂語,不喜輕拍啊。


說實在的,你說自己覺得自己眼界狹窄,見識淺薄,這很正常,任何人的19歲都不可能充滿智慧,胸懷海納百川的包容和淵博。能在一方面有所成就,就足以自傲了。

這需要時間和閱歷去改變,需要你在社會摸打滾打,需要你主動汲取各方面知識來充實自己。

可這不是旅行就能有多大改變的。作為一個過客,又能看到多少東西呢。缺乏歷史和地理的常識,缺乏對民俗和具體活動的了解,哪怕美景在畔,也未必能體悟到。如果說,人能通過旅行獲取大量的知識,整個人有巨大的改變,那要學校幹嘛?要書本幹嘛?

旅行的重要意義在於體驗沿途的風景,在於感受世界的多樣化,從習以為常的環境,到另一個不熟悉的環境,滿懷好奇,去探索,去接受未知帶來的新鮮感和喜悅,在於親身體驗或雄奇壯美或秀麗美妙的自然風光,用感官系統去和它們親密相會。

不是為了炫耀,更不可能給你帶來多大的改變,這是生活的情趣,而非必需。人可以有不同的追求,健康點兒就好。努力營造必需假象的,只是需要用旅遊創收的景區和相關產業從業人員。你可得長點心。

人的一生短暫,又囿於各種條件的限制,難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到太多的風景,難以用自己的雙腳抵達這個小小藍星的每個角落,所以我們需要別人的視角去觀察,了解,體悟這個世界,從遊記,圖集到衛星系統。莫不是我們看這個世界的第二雙眼睛。

讀書對了解這個世界的方方面面有用嗎?當然有用。普通人能抵達的地方,必然是無數人早就去過的地方,要了解它的歷史和過往,了解種種民俗的由來與發展,需要你讀書,現在網路很發達,通過網路獲取信息也很方便。

哪怕你親身前往,你也需要去讀書,去參考前人總結的信息,才能深入了解。才能看到現狀之餘,了解背後的原因和發展脈絡。我覺得為什麼遠比怎麼樣重要的多。

我對我生活的小縣城的過往了解,更多的也是從同鄉編纂的各類書籍中了解到的,只是在此地生活,而無相關閱讀體驗又如何了解那些久遠發生的事。口耳相傳可找不到那麼些人。

當然,你如果對旅行充滿嚮往,經濟能力又允許你去到你想去的地方,就大膽去看吧,保持警惕性就好,提前了解當地的特色,需要注意的事項,最起碼保證自身安全,如果應付不來還是以後去吧。

如果是想去國內包括周邊國家的旅行,還容易一些,但是很多地方,普通人是沒辦法去到的,如果只靠肉身旅行,眼界實質上還是會受到很多限制。

在此之外,還是需要其他途徑對這個世界的了解的。

現在帶圖的遊記很多,作者往往是去普通人很少去到的地方;紀錄片很多,哪怕是探訪你的家鄉,或許也會讓你知道很多你不曾了解的事;攝影網站很多,或許可以給你的旅行目的地做個參考;讓你了解歷史,了解人類足跡的書籍也很多,這就是從大的歷史觀去看世界所必需的了。需要你根據自己的興趣去了解。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不要受互聯網各種漫天蓋地信息的影響! 有的是軟文,有的是赤裸裸廣告,有的是文藝逼,有的是2逼,有的是裝逼,有的吹牛逼, 有的是真傻比! 其實作為學生,尤其是在沒有經濟條件,沒有個人固定收入的時候, 盲目跟風花錢去旅行,得不償失!

總之! 讀書,這種最古老,最傳統,最有效,最優秀的獲取知識的方式, 絕對不會過時!
在這樣知識爆炸,網路及其發達的社會,擁有自己的一張安靜的小書桌一盞檯燈,是多麼一件令人榮耀的事兒啊!不丟人!不要因為誰誰誰的九宮格各種藍天白雲海天盛筵而盲目羨慕!

你說【也喜歡讀書 但是覺得讀書不能彌補出門看世界帶來的一些東西】
讀書---如果你認為獲取的知識是有上限有瓶頸的有難以突破的地方,那我也同意!但是一般普通人還離那個上限和瓶頸,還有十萬八千光年! 畢竟我們中徐霞客這樣的實在千年一遇的人必須踏遍千山萬水才能突破的應該不多吧! 讀書讀出瓶頸讀出天花板必須需要一趟旅行才能突破瓶頸的例子我真沒有見過!

當然如果你不差錢,就想旅行, 那當然隨便啦, 隨便嗨隨便玩隨便吃!當我上面全是屁話! 但是想通過旅行進行深層次的改變,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哲理性的質變,我想到的是盲目跟風可能錢包變薄了,信用卡產生一堆賬單?分期付款,每個月定時還款,人變得有信用了? 這樣子改變?

凡事量力而行就好!有沒有錢該旅不旅行,沒有對錯善惡是非之分! 最多算中性詞! 但千萬別受「再不旅行再去去哪去哪再不多出去走走就老啦」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這種奇葩宣傳影響就好!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一段時間不出門,防範心會下降。
在北京實習,去趟八達嶺長城被坑幾次。。。


個人覺得這是個沒有標準答案或者唯一答案的問題,更多的取決於你的生活理念,就比如你喜歡長發還是短髮,直發還是燙卷,穿褲子還是穿裙子,卧室的牆壁是白色還是淡藍色,過生日吃生日蛋糕還是壽麵,等等。這些都沒有唯一的答案,完全因人而異。所以,如果說沒出過遠門會不會缺少什麼,肯定是對有些人會覺得缺少了什麼,對有些人覺得是後悔了,對有些人是無所謂。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生活理念是怎樣的,你在不在意這方面。做自己一直嚮往的,追尋自己一直渴望的。除此之外,再多的人回答對你也是無濟於事,因為那些都是別人自己的理念,不是你的生活。這個問題,與其問別人,不如認真問下自己。祝你旅途愉快!


我從沒出過國。。從沒去過港澳台。。。除了出生和上學、工作的三個省,沒去過其他省……
上家公司關掉後和老婆帶著狗自駕去西藏,一股腦跑了N個省後發現
還是在家裡打遊戲舒服啊_(:зゝ∠)_


你會缺少旅遊的經驗。。。。。。


詩和遠方。


出去旅遊過幾次,開闊眼界之類的感觸並不深刻,最大的表面收益是見到了很多教科書上記載的名勝古迹,這點,讓人很激動,畢竟,有生之年,沒有辜負祖國的大好河山。

更大的精神收益是,留下了很多美好回憶,就像現在回想起在成都旅遊的日子,和好朋友吃完小吃,一起沐浴月光,在西南交大散步,聊天說地,人生過了這麼多年,很少有這麼動人的回憶。

我覺得吧,沒出去走走,那就該出去走走,否則別人口中的春花秋月你永遠不知道真假。

至少,走完這一趟,你就可以試著回答這個問題了。

(不過我還是建議你多走幾次*^_^*)


沒缺少什麼東西。行萬里路不是就真的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一種過程,更著重於思想和閱歷上的。在北京讀書的話,就趁這個機會在北京多溜達溜達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連周圍的風景和樂趣都發現不了,卻想著詩和遠方的那種人太沒勁兒了…


我覺得很多人對於旅遊的看法我是不贊同的,文藝得去麗江的酒吧里聽歌,得在大理古城喝咖啡,說走就走得去趟西藏洗禮靈魂,還有很多人不考慮到安全性和可行性去進行帥氣的窮游…當然更多的就是跟團三五天逛若干景點,在大門旁邊拍照(○`(●●)′○)?…


旅遊不該是這樣本末倒置的!不管去哪裡玩,旅遊的樂趣不是「去過」,而是「享受過」,旅遊應該讓人感到放鬆,而不是儀式。應該去感受當地的特色和文化,體驗和所在地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如果連這個都搞不明白,那我覺得不如別去旅遊了。

旅遊是行萬里路,增長見識的手段之一,不是唯一。好好在北京玩兒,哪兒都去逛一下,不然畢業以後會覺得遺憾的。


平常心對待!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外面的世界真無奈!
沒出過遠門並不一定會缺少什麼?外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不美好的一面,一切都看你自己的生活圈子,生活態度,生活態度,生活態度!
如果你身邊動不動都是曬美食,曬自拍,曬旅遊的。。。。。那麼你不外出你就可能和她們缺少話題,可能缺少部分認同感,,有些人可能會說你以後沒有美好的回憶等等,從另一個角度看,把時間省下來干另外更有意義的事情也許回憶會更美好,,,,,,關鍵在於,生活態度,生活態度!


樓主你不知道很多人來北京旅遊嗎?
為什麼不好好玩遍北京呢,地鐵票價又不貴。


跑遍大江南北的導遊依然是導遊,而且去過的每個地方導遊都比你更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因此說明去的地方多並沒有什麼卵用。你跟導遊的區別就是你有時間自拍和發博文感嘆一下而已。


缺少路上被坑/傻逼景點/和傻逼景點沆瀣一氣的傻逼計程車司機/頭一天50,第二天漲到200的客棧/被人潮裹挾根本什麼都看不到,等等一系列的經歷。

其實感覺蠻好?


我覺得大學中遇到的同學和老師對你的影響比旅遊重要的多。。。所以多去接觸接觸優秀的同學與老師


推薦閱讀:

旅遊攜帶無人機航拍,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旅行、能把我從世俗的生活解放出來嗎?
《愛在黎明破曉前(Before Sunrise)》傑西和塞琳娜在維也納都去了哪兒?那些地方都還在嗎?

TAG:旅行 | 成長 | 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