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荊州後,諸葛亮為什麼不聯合馬超、孫權分西、西南、南三路攻擊曹操?

理由有:
1.曹操再厲害,也不能同時出現在三地抵抗。
2.不聯合攻曹,反而有被曹操各個擊破的危險。即使不能爭取到三方聯合,但至少爭取到兩方聯合也遠遠比被曹操各個擊破好。
3.特別好的聯合攻曹時機是在馬超已以佔領長安後曹操不得不去對付馬超時。
回答注意:最好回答出可能因哪些因素,諸葛亮沒選擇走三方聯合或兩方聯合攻曹這條路。


208年,馬騰入朝位列九卿,同年曹操敗於赤壁。
210年,東吳南征交州
211年,馬坑爹起兵,同年劉璋請劉備入川
213年,馬坑爹造反失敗,劉備在巴蜀打仗,龐統死亡
214年,馬超投奔張魯投奔劉備,劉備得蜀地
215年,西線曹劉漢中之戰,東線十萬大帝送經驗

以上時間表整理自百度百科…


他沒有馬超和孫權的微信,其實建個「抗曹滅魏分天下」的微信群,這事兒就好辦了。

我估計難度也大,因為那會兒深圳在國外,騰訊公司屬於海外業務,客戶能加得進去嗎?

另外,不知他們三位的手機是用的哪家公司,劉備可能是移動,他老跑來跑去的;孫權估計是聯通,連妹子都隨便亂嫁;馬超不知道,可能年輕人好奇心強,用Verizon吧。


如果是演義,就很好回答,因為諸葛亮算出來曹操天命不該絕。


如果是正史,這個問題就是「劉備集團為什麼不聯合馬超、孫權分西、西南、南三路攻擊曹操?」


題主不應該忽略大西南還有劉璋,建安十三年曹操赤壁兵敗之後,曹操引軍北還,年底,劉璋與操絕而與劉備相結,那這個問題還能改成「劉備集團為什麼不聯合馬超、劉璋、孫權共同出兵攻擊曹操?」


首先,劉備集團並沒有發起聯合的主動權。

1.劉備並沒有進取北方的意願。

赤壁之戰前,劉備集團兵馬不過兩萬,被曹操一路追著打,瀕臨覆滅之際,孫權集團從自身戰略考慮,由魯肅促成孫劉聯盟,伸手拉了劉備一把。赤壁之戰後,孫權集團兵鋒正盛,是對外拓展的良機,周瑜擊敗曹仁,孫權北圍合肥,之後周瑜向孫權「吞劉(璋)、滅張(魯)、連馬(超)」的戰略獲得孫權同意,都說明此時孫權集團有對外擴張的慾望。而劉備集團剛從覆滅的邊緣拉回來,忙著建立自己的根據地,補充軍馬錢糧發展實力,並沒有北進的意願和出口。


2.劉備實力太差。

雖然赤壁之戰後,劉備恢復了一支部隊,但領荊州牧,得南郡還需要去面見孫權,入蜀還需要劉璋的資助,所以劉備根本沒有發起聯盟的本錢。


3.劉備的政治聲譽並不好。

劉備在佔據益州之前,去哪都是會有人出來嫌棄他。田餘慶先生曾經分析過劉備的聲譽問題:


「比軍事才能的估價更為重要的, 是劉備的政治聲譽問題。《先主傳》注引《魏書》載呂布諸將日: 「 備數反覆難養」 。這是建安初年的事, 劉備聲譽已是如此。以後劉備又幾經反覆, 才在荊州劉表處暫獲棲身之所, 而劉表也同樣地「 疑其心, 陰御之」 。赤壁戰後, 劉備據有荊州江南四郡, 這本是荊州境內落後之區。《魯肅傳》注引《江表傳》,周瑜上孫權箋, 還說「 劉備寄寓, 有似養虎。」 以後他助劉璋而又叛劉璋, 也是如此。我們無意以道義原則衡量劉備......但是道義影響政治聲譽, 在當時還是起作用的。」


其次,這個「聯盟」基本不可能實現。


聯盟的實現,需要結盟各方有共同的戰略目標,共擔風險,共享利益。

且不說劉備、孫權、馬超對益州和漢中都有算盤,單是孫劉聯盟就已危機四伏。孫劉聯盟是在兩家共同面臨滅頂之災時迅速達成的,赤壁之戰後,外力壓迫減弱,孫劉聯盟也不那麼牢固了,周瑜數次建議孫權對劉備下手,至少證明孫權集團內部對待劉備的態度是有分化的。

孫權集團一貫的戰略規劃是:「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 以圖天下。」


劉備集團當時的戰略規劃不明,很多學者認為劉備並未以《隆中對》的方略為念,但客觀上事情還是按照隆中對在發展,就是先取荊州,再占益州,之後待天下有變,進取北方。


劉璋就不說了,當時的人普遍認為他連益州都守不住,馬超的爹剛入朝不就,還在曹操手裡,不是鍾繇陳兵西北,估計馬超等人也不會輕易造反進攻曹操。


這幾家的戰略中,都將曹操作為遠期目標,都採取了防守策略,而且孫權、劉備的追求在於稱霸,劉璋、馬超的追求在於自守。戰略、理想、利益都不相同,如何結成聯盟?結成了也會很快解散。

最重要的一點,結成聯盟也不見得打得過曹操。


題目中的最佳時間點其實不存在,因為馬超與曹操作戰得勢的時候,劉備正在與劉璋爭奪益州。

換個時間看,赤壁之戰前,無論是諸葛亮的「隆中對」還是魯肅的「吳門對」,都提到了曹操勢大,不能與之爭鋒。赤壁之戰的損失也只是阻礙了曹操進攻的步伐,而對孫權、劉備採取守勢還是有餘力。赤壁之戰後,曹操引軍北還,同時布置了一條東起合肥,中承襄樊,西至江陵的防線。


如果不是負責夷陵的益州軍叛變,周瑜能否擊敗擅長防守的曹仁還是未知,即便如此,周瑜也是一年才取得江陵控制權。孫權北擊合肥更不必說,魏吳之間合肥戰役打過8次,江淮防線始終處於拉鋸狀態,雙方都不能取得進展。之後還有,關羽進軍襄樊被樂進擊退,馬超與曹仁在潼關對峙。

當然,這些只能說明三家都不是曹操的對手,但如果同時進兵呢?


其實在二十多年後的一次戰爭,可以為這個設想提供一些借鑒。公元234年,西線諸葛亮兵出五丈原,東線孫權率兵10萬攻擊合肥,中路陸遜、諸葛瑾領兵攻襄陽,孫韶引兵攻淮陰,吳蜀對魏形成了東西夾攻之勢,戰鬥的結果是曹叡的主力大軍還沒到前線,進攻不利的孫權三路兵馬就已經收縮,西線司馬懿堅守不戰,諸葛亮也無法形成突破。


因此,就算在劉備領荊州牧後,三家甚至四家聯合同時向北進攻,曹操對南方可以退守江淮防線,對西方可以退守潼關,穩定住防線,之後集結北方主力部隊,或向南擊退孫劉聯盟,或向西先擊退馬超,逐個化解,總之,曹操統一北方後,實力太過霸道,單挑不是對手,聯合起來同樣不是對手。


我很想把標籤里的「三國志(史書)」改成「三國志(遊戲)」……


1.皇上在曹操手裡,師出無名。
就算劉備說他代表了真大漢,討伐漢賊,可那時還有真皇族——西川劉璋,劉備還正好在打劉璋這個老實巴交的傢伙,你說這怎麼算?
2.劉備佔領荊州的是時候,力量相對太單薄,又在執行「隆重對策」,絕對不會北上。北上是諸葛亮大戰略里的最後一項。
3.西北軍閥從來沒有逐鹿中原的野心,馬騰自己都進許都做人質。
然而繼承人馬超??他的智商是硬傷。不堪大用,後來的潰敗證明了這一點。
4.孫權也想過趁虛而入,曹操敗走赤壁以後,他就圍過合肥,最後撤退。
孫權吃了這個大虧以後,不會立刻再起兵呼應馬超了。而且此時他還在往南發展。
後來曹操西征張魯,孫權又一次全力去攻合肥,最後成就了張文遠。
5.孫劉兩家,聯盟蜜月期早就過了,他們倆不先幹起來就不錯,後來果然是他們倆先掐起來了。
6.馬超佔了長安才多久?估計探子剛奔到東吳,孫權剛整好人馬,馬超就已經玩兒完啦。


後來玩兒過夾擊這一手的其實很多,公孫淵在遼東起兵,四川遼寧可比湖北陝西遠得多了吧?照樣是被滅。 諸葛亮諸葛恪,吳蜀兩路發魏,也一樣是沒成。


如果已三國演義為背景的話:
你知道「諸葛亮安居平五路」嘛?
曹操赤壁後的人馬可比蜀漢白帝城後的班子強太多了吧?
而曹丕調動的五路軍隊也比題主給曹操設計的三路兵馬強勁多了吧?


曹操手下那麼多人,哪怕你三路。張遼一個人就能守東吳,鍾繇+夏侯淵守長安,荊州有曹仁,哪邊守不住就曹操親自來,雖然赤壁新敗,但老曹還是有家底的,而孫劉聯盟沒有了赤壁的威脅,根本難以同心協力,況且荊州還是從東吳那裡坑來的,加上孫十萬的人品,嘖嘖嘖....還有馬超,你不看看離多遠,一來一回就晚了,況且贏面不大,還是趁孫曹不注意,偷掉益州為上。劉備辛苦大半輩子,剛拿下荊州,不會拿這點家底去跟曹老闆拼的
其實,後來劉備得蜀地後立馬就去攻打漢中了,還有關羽圍攻襄陽,北邊烏桓叛亂,嚴才叛亂、耿紀叛亂、侯音叛亂、魏諷謀反,曹操早就一個頭兩個大了,正是「天下有變」之時,結果這時候孫十萬來了個窩裡反,偷襲荊州把關羽殺了......


首先,因為古代信息傳遞的問題,要做到同時讓三四股分屬不同政治勢力的軍隊,同時從不同方向進攻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不然你以為為什麼大家討伐董卓大家要先把部隊集結到一起?而不是從東北西多個方向同時進攻?
其次,還要考慮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利益分配的問題。這就關係到大家是不是真的齊心,一旦有一股或兩股勢力內部在這種聯合出兵的關鍵時刻有自己的小算盤或者臨時打退堂鼓,其他勢力就相當尷尬了。可以參考為什麼群雄討伐董卓的時候即使大家把兵集結到一起,即使選出了盟主袁本初最後還是草草收場,以失敗告終。
上述兩點都是在當時劉備集團無法解決和克服的硬傷。諸葛亮隆中對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必須是自己人佔據荊益兩地,然後再同時出兵,同時還必須要滿足「天下有變」這個大前提,言下之意就是說要麼曹魏內部發生內訌,要麼曹魏發生天災,要麼東吳起兵伐魏,否則就算佔據荊益,兩地一起出兵伐魏也不一定能成功。
其實遠了不說,就算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在前期不就利用各種政治勢力之間的利益關係,把歐洲各國打得七零八落嗎?假設各國一開始就結成利益共同體,行動整齊劃一,德國能做到么?早被掐死了吧!


這個問題我以前真的想過的,但是有個很大的問題。我們拋開馬超不說,說實際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東吳在合肥與丞相solo,雖然戰績0—5,但是拖住了人,皇叔又在漢中拖住丞相的人,給了二哥偷家的機會,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時候。馬上就要打到宛城,知道宛城這個位置吧,接壤長安,洛陽,許昌。打的曹操都要遷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發生了什麼, 東吳白衣渡江,從後面黑了二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什麼??????東吳在與丞相交戰的時候,地盤沒找到,自己還空耗國力。換來的是劉備做大,最糟糕的是要是丞相被劉備打下台,接下來皇叔就要奉天子詔以令不臣。然而不臣就只剩自己了。 所以平衡不能被打破,只有永遠的利益。要是皇叔做大,丞相和孫權就是同盟了(黑了二哥以後,事實上他們也成了同盟,)


三路兵馬太少,再聯合漢獻帝、鮮卑、烏桓殘部、遼東、曹仁夏侯兄弟、張遼李典哥們、以及荀彧司馬等士族共同滅曹操,然後再聯合別的滅孫權再滅馬超等人,最後滅漢獻帝,大漢再度中興,題主滿意否。
換個角度,美帝欺壓諸國,日本為什麼不聯合中俄歐武力進攻呢?


這要真滅了曹操,天下哪有可能是劉備的。抗曹不是終極目標,天下才是


建議題主多看歷史再來問問題,你想到的問題,曹操一早就想過了,早年封馬騰就是防止這個。劉備打下荊州四郡之後就忙著入蜀了,曹操那邊抓緊時間打馬超,孫十萬倒是想打曹操,無賴打不過,然後劉備還沒打完四川曹操就把馬超搞定了。


曹操需要親率主力三地抵抗嘛?
事實證明曹仁在襄陽扛住荊州,張遼在合肥扛住東吳,劉備孫權都死都沒突破這兩道防線…
另外劉備孫權地盤挨著還好說,馬超離那麼老遠咋聯繫…


他知道當時西蜀的實力不如東吳,聯合滅了曹操後剩下的局面會對自己很不利。所以他想再過一陣子,讓曹操多耗點東吳的力量,自己這邊么再韜光養晦下,然後勝出的概率就很大了。


他說聯就聯?


推薦閱讀:

如何形象的理解《三國演義》中對張飛的外貌描寫?
劉備,曹操都有過反覆無常,唯利是圖的事迹,為什麼只有呂布會被貼上這倆個標籤呢?
三國演義武力第一是誰?

TAG:三國 | 諸葛亮 | 三國演義書籍 | 三國志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