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心理諮詢要把接納自己作為一件很重要的事去強調?


有時候我會遇到一些這樣的來訪者:
「我覺得自己不夠有領導力,雖然我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是班長,但我覺得自己不夠霸氣,沒有其他人那麼有號召力。」
「我覺得自己比較挫,從大一到現在,我只拿過兩次三等獎學金,一次二等獎學金,連一次一等獎學金多沒拿過。」
「我覺得自己性格很有問題。我比較內向,常常不知道怎麼和領導打招呼。上台演講的時候,我也很容易緊張。」
「我……」

千奇百怪的說法,歸納成一句話,就是「我有問題」。

當我苦口婆心勸這些人放棄治療的時候,很多人會奇怪地看著我:

「為什麼要放棄治療?」

我只好跟他們解釋,因為很多時候放棄治療也是一種治療。

森田曾經說過,所有的神經症,其本質都是疑病素質。很多完美主義者都很高的目標,也有對缺陷過於執著的關注。他們會從對世界的不滿意衍生到對自己的不滿意,尤其是對自己性格的不滿意。於是他們來諮詢,千方百計想要改變他們自己。

「我有問題。」

有時候他們很自卑,因為他們確實被他們所認為的問題折磨,有時候我又覺得他們其實很驕傲,因為他們在以超出常人的完美標準要求自己,不肯放棄。成為普通人對他們而言,彷彿就是一種失敗。只是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

他們同樣沒有意識到,他們前來諮詢、想要努力改進的行為本身,其實就是問題的一部分。

這是一個比較繞的邏輯:
你的問題是懷疑自己有問題——&>你來諮詢——&>證明或強化你自己有問題——&>問題加重
放棄治療——&>你改變了對自己和對缺陷的態度——&>你不再糾結於自己的問題——&>問題逐漸好轉

這麼看,放棄治療也許就是他們需要的一種治療。它有一個別名,就叫接納自我。

當然放棄心理諮詢還不夠,更重要的是,放棄在生活中隨時準備接受治療的焦慮姿態。放棄治療後這種氣定神閑的姿態,正是很多來訪者來治療時想達到的目標。

可能有人要問,追求進步怎麼也有錯了?如果我們都放棄治療了,那還怎麼進步?

錯在我們把對自己的不滿和焦慮當作推動自己進步的動力不肯鬆手。它有時候是一種動力,但並不盡然,而且還有副作用。

真正的進步不是那麼焦慮的自我懷疑,而是帶著自我接納體會進步的喜悅。真正的進步不是被對自己的不滿和焦慮驅趕著,而是被美好目標吸引著。真正的進步都不那麼著急,我們默默努力耕種,耐心等著它開花結果。如果我們真有病,我們也是帶著癥狀投入地生活,相信成長會自然而然地發生。

這是自我接納的涵義。


我所在的流派是後現代主義心理治療的流派之一:敘事治療。

在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裡,使來訪者看到一個全面的、豐富的、多元的、具有能動性的自己,而不是單一的、片面的、問題性的自己,這是我們諮詢師的重點工作,這對我們來說當然重要!

來訪者之所以陷入這樣的困擾是因為在他的人生里,他只看到了問題性的故事,而忽略了其他的故事與其他可能性,並且由問題性故事建構了問題性的身份認同。但是人是豐富的複雜的多元的,問題故事永遠都只佔人生故事的很小部分,我們要做的是通過技術性的問答與對話去開啟全新的人生故事,那些散落在來訪者人生里的眾多不被重視的、非問題性的、甚至是閃光性的故事,並且在這個開啟的過程中可以呈現出來訪者很多的品質、力量與能動性,當這些所有的新故事與新品質連同問題故事聯結在一起可以定義與建構一個全新的身份認同,這時候可能已經超越了接納自己的缺點與不足這個目標了…

這項工作是依靠敘事的世界觀與敘事的提問技巧來完成的,諮詢師必須幫助來訪者重新建立身份認同,這是幫助此類來訪者的關鍵。

在此表示不認同本答案排名第一的回答,不是所有的此類來訪者都可以通過放棄治療來治療,因為很多來訪者哪怕放棄治療也很有可能繼續帶著問題生活,也沒有證據表明放棄治療可以讓他們的問題得到解決,而諮詢師的職責就是幫助每一個遇到困難的來訪者,幫助他們走出困惑。我也不認同該答主認為此類來訪者往往出於驕傲而對自己高標準高要求,因為不能接納自己並不是高素質人群的專利,也有很多綜合素質不那麼高的人也會有此類問題,換句話說不能接納自己如果是一種問題,這個問題與人是否優秀是否驕傲是否有高標準沒有關係,在敘事看來,這只是身份認同的偏差,是可以通過談話來重構的。


1、心理諮詢不是必須「強調」來訪者去「接納自我」。

雖然,諮詢師會為來訪者布置安靜舒適的環境、營造真誠共情的氛圍,但諮詢師不是對所有來訪者一視同仁,即使對同一位來訪者也不是從始至終鼓勵「自我接納」的。

在諮詢情境下,接納作為一項基礎性的技術和態度,在「是否使用」、「如何使用」時都需要考慮不同的人格特質、不同的諮詢階段。

2、在面對「自洽」的癥狀時,諮詢師需要教會、鼓勵來訪者不去「接納自己」

先舉幾個例子:

一位精英男士,形象、工作等方面條件都很好,但是戀愛不太順。交往幾個月的女友最近提出分手。他覺得「這個女友各方面都很一般,還敢向自己提分手」,所以非常憤怒、窩火。找到諮詢師,問:「我如何能避免分手,然後讓她更喜歡我,等她越來越離不開我、依賴我時,我再揣掉她、讓她難過一輩子?一雪前恥。」

一個剛到30歲的女士,為了讓孩子上更好的幼兒園,也為了讓公公婆婆對自己的能力更加滿意,她除了在互聯網公司上班,晚上還兼職做翻譯,身心極度疲憊。找到諮詢師,問:「我怎麼才能更加積極、勤奮?怎麼能讓公公婆婆更滿意一些?怎麼就還能熬得起夜、賺更多的外快?」

一個40歲的女強人,整天都為下屬不夠勤奮而憤怒,她不斷地制定嚴苛、超額的工作目標,自己和下屬一起加班。導致下屬不斷申請調崗、乃至離職。找到諮詢師,問:「我怎麼才能練就高超的領導力,讓員工和我一起努力,爭取不斷業績攀升,年年拿行業第一?」

上面三種來訪者,都有自己情緒體驗層面的痛苦。來找諮詢師(至少意識層面),也真誠地渴望獲得幫助。但是,他們所遇到的問題,恰恰是與特定的人格問題有關。

第一個例子,來訪者情感上也會痛苦。但是並不是因為分離、面對戀情的失敗而痛苦,而是因為「受欺負」「被貶低」「被背叛」而感覺屈辱。他渴望解決的辦法,是打擊、報復,乃至傷害他人。而這並不是道德好壞的問題,而是他身上有反社會人格的傾向。這種人在體驗「道德內疚」上,本身就不足。既難以共情其他人的情緒感受、顯得極度自私,也對自己的破壞性行為,很難從感受層面體驗到「內疚」(專業術語,是「超我能力不足」)。所以,他們在感到受挑釁、情緒痛苦時,能想到的問題解決辦法,就是「以牙還牙」。岔開一句,有反社會人格傾向的人,往往外在又有很有魅力。所謂的「渣男」中,有很多隱性的反社會人格。

第二個例子,來訪者主觀上的痛苦是自己「為什麼不能吃下更多的苦?為什麼自己不能以勤補拙?為什麼不能讓別人對我更滿意一些?」在面對惡劣的、壓力極大的生活困境時,她想到的解決辦法是:如果自己跟地藏菩薩一般,「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只要自己多吃苦、自己多忍耐,整個家庭就有救了,「我的身心感覺不重要、我的快樂也不重要」。這是典型的自虐人格(又稱自我挫敗人格)。他們很難看重自己的情感需要;對於自己的健康和快樂似乎無意識地排斥,總是奇蹟般地繞開了「幸福」的土壤;自尊低下的傾向,讓他們主觀上越是付出,周圍的人反而更看不起他們。

第三個例子,來訪者主觀上的痛苦是最深的。因為貴為領導,自己工作兢兢業業、不辭勞苦,細節上的認真能把處女座的人都甩開幾條街。可這麼完美主義和有自律精神的人,卻得不到下屬的支持,自己整天都很挫敗和衝突。但是,這恰恰是她強迫性人格的表現:不能承受混亂和無序;當真實世界不能按自己的渴望和意願發展時,會充滿敵意和憤怒。她想到的問題解決辦法,是找到一個更完美的激勵手段、領導力方法,以為這樣員工就能跟著自己走了。而這隻能讓原來感覺壓力重重的員工,更加崩潰。

此外,如性慾倒錯、貪食症、異食症、嚴重抑鬱等各種特殊的疾患,暫不詳談。

這類問題的核心的是:來訪者對於自己的癥狀,是「自洽」的。他們不認為他們的目標和渴望不對,也非常接納自我的價值觀。這時候,他們以為問題只是出在了——「我沒掌握玩弄別人感情的方法」「我沒找到更能壓榨自我的技巧」「我沒找到完美無缺的工作方式」。

所以,假如諮詢師希望幫助他們,首要的事情,是協助他們對癥狀能夠「不自洽」——即,激起他們對於自己癥狀和潛在信念的質疑——在這種情況下,才有可能發展出真正有建設性的諮詢聯盟(又稱,工作聯盟),一起協助他們去改善癥狀帶給自己的各種不適應和內心衝突。

相比之下,常見的焦慮症——「我希望我放鬆一些,但是工作壓力好大」、拖延症——我希望我提升效率,但就是我太缺乏自控力、難以驅動自我了——抑鬱症——「我希望我慢慢走出失戀的陰影,但是我就是時常感覺孤獨和痛苦」來訪者,他們本身就是對癥狀「不自洽」的。面對他們時,諮詢師不需要協助他們看到自己的癥狀,因為他們對眼前問題的消極影響,已經充分的意識化了。諮詢師去接受他們的「不接納」,反倒容易和他們形成諮詢聯盟。

用上面三個例子來說,我想說明,

面對不同人格的來訪者,諮詢師需要有癥狀評估、防禦機制、人格評估、情感評估、認知能力評估、不可改變因素評估等等方面的評估和診斷工作。不是一味共情、然後鼓勵來訪者「接納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的生活現狀、不要挑剔自己的渴望」。採用怎樣的態度面對來訪者,取決於來訪者主觀意識與自己的「癥狀」之間的關係,即是否「自洽」。

3、「接納自己」在心理諮詢不同階段的應用。

初期階段:

在收集資料和建立諮詢關係的過程中,表面上(也就是溝通的內容層面上),諮詢師是在問來訪者一些成長背景、當前生活中的衝突和困擾、以及以往的問題解決策略。而互動的過程中(也就是溝通的非言語信息層面),諮詢師用溫情的眼神、好奇關懷的語氣,持續關注來訪者的內心感受和想法。尤其是對當下感受的共情,這會讓來訪者感受「被在乎、被關注」的感覺。

諮詢師的這些對話和交流方式,表層的作用是,讓來訪者產生安全感,樂於真實袒露自我的感受,情緒也得到部分宣洩。深層的作用,是讓來訪者對於各種感受和情緒,逐漸敢於去體驗和表達,有面對真實情緒的勇氣。而這種樂於接納自我情緒反應的能力,是理解來訪者的內心衝突,支持來訪者自我發展的基礎。

試舉一例:

一個出生於多子女家庭、中等學歷的女士,在公司做行政工作,收入不算高。她老公本來和自己收入水平差距不大。但是老公的工作能力不斷提升,賺錢也越來越多。隨著他外出應酬增多、社交圈子的擴大。她開始感到一種矛盾:一方面為老公賺錢多,生活富裕起來而高興;另一方面,她忍不住嫉妒老公的進步,希望他「不要太出色,不要進一步拉大兩個人之間的差距」。

可是,自己對老公竟然會有「盼著他業績上不去、銷售不順利、甚至公司倒閉」的幻想,她為此而感到很自責、羞恥,不能接受自己內心的歹毒、邪惡。她覺得這些幻想,與平時樂於支持對方、鼓勵對方的賢妻良母形象,是完全相悖的,覺得自己「太作、太有病了」。

在諮詢中,假如諮詢師允許她講出自己的幻想,表達老公的事業上升,帶給真實感受,並協助她接納自我有上述的幻想,我們才有機會深入去看——這個幻想的背後也許是她擔心自己不夠好、被人拋棄、沒有安全感等等潛在的動機、未曾處理的早年創傷。

中期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來訪者敢於表達當下的感受了,也能接受自己的癥狀(如嫉妒心強、畏懼衝突等)會促使自己產生某些特定的情緒反應(如自責、焦慮、自卑等),從而從關注外部的人際情緒,逐漸轉向了內在的覺察,以內心反思的反思的方式,看待眼前遇到的人際衝突、情緒受挫(即,理解了外在的困擾和受挫,是內心衝突的外化與投射)。

但是,在諮詢師引導來訪者去理解「為什麼會我會形成這種癥狀」、「我的癥狀背後的意義是什麼」,以及「如何改善這些癥狀」的過程,都需要有一定的「接納」精神。

還以上面的女士為例:

當她從和諮詢師的互動中,學會了接納自我的糟糕聯想、允許自己產生嫉妒情緒後,那麼就有機會,去探索這些幻想和渴望背後的意義,並逐漸理解她當下環境中的焦慮與成長中的創傷聯繫是什麼。

比如,也許了解到「重男輕女的家庭背景,導致自尊方面的創傷,產生報復男性的幻想」;也許是「父母對其他兄弟姐妹的疼愛,很自己嫉妒,但是當著父母,又必須壓抑、乃至刻意展示親密(即反向形成的防禦機制),以取得認可」;也許是「『你不優秀、你不夠好,所以我們不喜歡你、你必然被拋棄』的潛意識信念」。

這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因為理解這些潛意識層面的心理活動,也是來訪者在內心重新體驗創傷的過程。只是這一次,在諮詢環境下,諮詢師會用更積極、現實的態度,提供對來訪者的成長過程的理解與關懷,在情緒上給與支持,這種互動,極大地緩衝了面對現實與真相時的哀傷與無力的感覺。

也許對這個女士來說,「我渴望一個無條件愛我的父母,原來並不可能實現」「父母在認知能力、在共情能力上,存在較大的缺陷,他們對我最好的態度,也不過如此了」「原來我無論多麼優秀和努力,有些人就是不喜歡我的,因為關係無法強求」等等情況,是她一直拒絕、迴避的現實。

因為讓一個來訪者(尤其是成年人),去反思他潛在的、對生活的假設,去反思過往種種心態和做法背後的潛意識動機,是一個面對黑暗、面對喪失的過程。

所以這一階段,往往也是來訪者貌似有些抑鬱的階段。

假如是20、30歲,還有很多的生活機會,可以去改善和選擇。那麼,接受了過往的糟糕經歷,至少還有很多機會去爭取。

比如,上面這個女士,如果意識到了自己的「自卑、低自尊感」,也接受了原生家庭的影響、接受了父母無法改變。那麼她就可以通過學歷提升、掌握理財知識、增加形象方面的魅力等等方式,來調節自己的落差感。所以,在她逐漸意識化內心衝突的過程,也就是恢復理性、根據現有資源可以做出有利於自我提升的選擇的過程。在接受了自己的有特定的需要,又能用自己的認知、理性,協助自己在現有環境下去爭取,這是來訪者突破以往的局限,克服心理障礙的表現。外在看,也就是不斷突破舒適區,可以面對更複雜的生活環境,更敢於嘗試改變自我的開始。這是我們通常渴望出現的諮詢的效果,也是諮詢的意義。

而如果面對的是50、60歲,甚至年齡更大的來訪者。諮詢師的挑戰,是不僅協助她接受成長中的局限、接受父母可能帶著特定的心理問題、接受時代對於個人的無情摧殘,還需要協助來訪者面對自己已經蹉跎了大半生時光;接納自我浪費了自己的青春;接納自己一生錯過了很多機會、做錯了很多選擇,也接受自己不能像青春期幻想過的,得到更高的社會地位、實現某種生活價值。(再岔開一句,如果諮詢師否認人的發展有局限,否認智力、身體條件、家庭角色等客觀問題的影響,還鼓勵高齡來訪者不斷精進和尋求改變,只能說明諮詢師在「自戀情結」「死亡焦慮」方面,還需要修通,他在用否認來訪者發展上的局限,來防禦自己內心對人的假設。原理和孩子期待理想化父母類似)。但是沒有了夢想,人生依然值得過下去。

在極端情況下,是已經身體垂危的人,接受諮詢師的幫助,僅僅是能緩解一些,面對死亡來臨的恐懼、接受自己逐漸死去的終極現實。這種基本什麼都「做不了」、「改變」不了,僅僅協助來訪者去坦然面對和接納的諮詢(專業名詞是:臨終關懷),我覺得依然是有意義的,是一種有人文關懷、人道主義的工作。

結束階段:

在理想狀態下,來訪者會和諮詢師,會總結諮詢的所得所失、回顧諮詢以來的點滴變化,然後一起面對分離的過程,最終結束諮詢。

在這個階段。諮詢師會和來訪者把分離、告別,當作核心的話題來談。

原因有二:一是,來訪者在之前的人生中,可能沒有被充分傾聽與共情的機會,在諮詢室的大這部分滿足後,不願在放下這種「溫情的關係」,即通俗說的「依賴諮詢」。但是諮詢師既要接納來訪者有「維持好關係」的渴望,又要協助她在諮詢室外,逐漸從社會人際中發展真實的友誼。

接受諮詢關係的局限、遵守心理諮詢的設置,是從諮詢一開始就要求咨訪雙方都做到的。但直到諮詢結束階段,來訪者能夠接納這種關係會結束,才算形成了現實的、理性的對諮詢關係的理解。

二是,來訪者可能在分離相關的問題上,有較大的困難。在逐漸要告別的階段,可能會癥狀反覆、害怕分離、拒絕結束等等情況。而諮詢師需要引導來訪者,接納自己在面對發生在眼前的分離時,出現的暫時的情緒低落、憤怒、失落,都是正常的,可以被承受的。

這意味著,心理諮詢的最終目的,並不是根除痛苦和失落的感受,而是能夠承受真實、承受生活中的種種不幸。在面對這些事情時,能接受自己會有適當的、合理的情緒反應,即「健康的不開心」。

但是大多數諮詢,很難走完上述的諮詢歷程。

大致的原因:

一是因為來訪者覺得「癥狀」緩解,問題就解決了,對癥狀背後深刻的意義不感興趣,所以取消了預約或不再預約,突然中斷了諮詢。

二諮詢師和/或來訪者有嚴重的分離焦慮。以至於無法結束個案,終生接受諮詢(心理諮詢師持續接受個人分析,還是比較常見的。而伍迪·艾倫並不是諮詢師,但仍然持續接受了20、30年接受心理諮詢),這也就沒有機會真正再去體驗哀傷與分離。

三是諮詢中常出現的「阻抗」的一種,出於對於諮詢(師)有種種失望後,出於對繼續觸碰自己的衝突、體驗感受的恐懼,而直接中斷了諮詢。

而出現這種情況,反過來,就很考驗諮詢師的個人成長。諮詢師是否能接納被來訪者「利用」「拒絕」「拋棄」?能否接受只做了「半吊子」的諮詢,雖然分明看到了來訪者深層的衝突?能否接受來訪者基於經濟原因、家庭原因等等情況,簡單包紮一下,就又回到生活的戰場?

這已經超過了來訪者的「接納自我」問題,故不再贅述。

最後,說一點感慨。

心理諮詢師的評估、診斷工作,是其他諮詢技巧、干預手段的基礎。

如果從診斷和評估就出現了問題。那麼諮詢師即使頻繁使用「自我接納」「共情」這樣看起來很美、聽起來溫暖的技巧,都可能因為葯不對症而誤診、誤用。

推薦閱讀:

1、《精神分析案例解析》 [美] 南希·麥克·威廉斯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精神分析診斷:理解人格結構》 [美] 南希·麥克·威廉斯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3、《無處不在的人格》 [法] 弗朗索瓦.勒洛爾,[法]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4、《心理動力學療法》 [美] 卡巴尼斯 著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7年8月31日 雨夜中的北京海淀


接納自己這句話最近很時髦了。「自我接納」,確實是心理諮詢、心理治療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現象。

但是,自我接納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如果把它當作一個口號,要接受心理諮詢的來訪者努力去實現那個目標,那麼這場諮詢就偏離了主線了。

比如,我們生活中會自然的排斥一些人。可能也不需要什麼理由,看到某些人,我們就是不想親近,甚至想逃開。但是也許,這個被排斥的人奇妙的做了些事情,比如說:他真誠的表達了自己為什麼要冷若冰霜;為什麼要趾高氣揚;為什麼要低三下四。。。並且在之後的交往中,證明了自己沒有惡意。那最終,我們很可能接納了這個人。
換做和自己的關係,也是一樣。我們每個人之所以有痛苦,往往是因為有矛盾。當我們了解了自己自相矛盾的想法——尤其是那些想法的由來。了解之後,我們就能夠更好地做出選擇:我們就從矛盾走向統一了,痛苦也就消失了。

心理諮詢,就是這樣一個過程:諮詢師引導來訪者自我發現。
心理諮詢師總說:我們所做的,是一個助人自助的事情。是呀,我們只是幫助來訪者看清楚自己的想法,看清楚自己感覺的由來。然後,有來訪者自己做出選擇。

當來訪者看清了一些東西,欣然做出自己的選擇之後,我們就可以說:這個人,已經同自己和解了。

和解,不是一個生硬的為之奮鬥的目標,而是一個自我覺察、自我發現、自我發展的結果。

這是我的一點理解。


答題之前:我已經把題目改成了「為什麼心理諮詢要把……」並且把話題中的」這不是雞湯「去掉且申請關閉了,因為這個話題真的不好笑。加上了一個」心理諮詢」 的話題,這樣可以讓問題可以更精準點,也更方便討論。

誠如@王怡蕊老師說的一樣,大部分心理學都不強調接納自己!

這個在我看來是有原因的,因為接納自如果作為一個觀點或者是作為一個結論你怎麼去證實?怎麼去測量?怎麼去統計?怎麼去做出一個實驗報告,需要注意到要控制的變數有哪些?實驗的設計又是什麼樣子?等等一些列的問題,對不起,不能。

很多人都在說接納自己,我自己也在說要學會接納自己。這個概念應該是出自積極心理學之中,而專門有一本書《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對這個觀點有闡述。

那麼什麼是接納自己?

  1. 對內的和解和認同

很多時候,有些心理問題其實源於個體對於自己的不認同和不能和解,因為有時候我們願意也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看似無害,實則暗流潛藏。


這裡有一個案例:一個因為自己脾氣十分暴躁而諮詢,之前的諮詢師讓他學習過情緒的調整方法,比如深呼吸、數數推遲發怒的時間等等,但往往是有時有用有時無用,來訪者給諮詢師就說我這脾氣一上來就忍不住,就想說兩句,發火,我也知道發火不好,但就是忍不住,我也告誡我自己一定要忍住,一定要不發火,一定要控制住自己。可是往往都是事後在懊惱。最後這個來訪者在下一個諮詢師那裡得到了一個這樣的建議:人的一天其實可以分成很多塊,比如吃飯睡覺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佔用一部分,然後工作學習這些日常的內容佔用一部分,最後還有剩餘出來的部分你還可以根據你的情況再劃分出來不同的板塊。同樣的一個人也是這樣的,你有你好的特質和品質,也同樣有不好的習慣和品質,完全沒有必要去消除你自己的某一個特質或者是和這個站在對立面,接受它,然後給它騰出來一個位置讓它和你共存並不會影響到其他的部分,也不會影響到你。


這個簡短的案例中有兩點非常重要。首先是對於自己的認識。諮詢師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比喻讓來訪者對自己產生一個簡單的重新認知,讓來訪者重新開始認識自己和這個問題,進而才能推進到對自己的認同和和解。其次是「共存」也就是在認識了自己的基礎之上再去看這個問題,讓自己在已存有認知的情況下再去達成和解和接納。


總結下來,和解和認同都是有前提的,有的人把這個理念用爛的原因是不在乎於前提。一個人倘若對於自己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你怎麼去讓這個人去就接納自己?(每個人都是最了解自己的那個人,但是不一定每個人都願意並且努力去了解自己)所以在個體對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問題還存在有疑惑、不解,未知的時候你不能要求這個個體去接納自己,這就如同讓一個人要把手伸進一個他完全不了解而且不停搖晃的暗盒裡一樣,他會伸進去,不過並不是自願。所以,忽略掉前提去強調接納自己,就和做一個完美的人沒什麼區別,過猶不及。


2.清晰的邊界


在有了1中的基本前提之後,還要有一個清晰的邊界。比如在《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這本書中關於焦慮有一段這樣的論述:

清楚什麼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什麼是自己不能做到了,認識到自己能力的邊界,認識到自己的邊界非常重要,有些問題和困難你必須承認你對此無能為力,有時候認慫真的要比要強執拗好的多也要豁達的多。清晰的邊界可以讓個體更清楚的意識到自己,不再把所有的東西都混為一談,也就不會再出現諸如所有的消極情緒我都要去消除,我要變成一個人什麼樣的人云雲。這也是在個體對自己有了一個認知之後要去做的第二個前提就是清楚自己的邊界。

3.認識到合理

接納自己和自己和解還有一個層面就是認識到合理。還是用焦慮來作為例子,你的焦慮真的是無法理解和不可理喻的嗎?很可能並不是這樣的,甚至有時候有些時候,只是一種緊張或者是其他個體應有的合理的焦慮。認識到有一些事情的合理性這一點也很重要,因為有時候個體容易誇大自己的感受或者是經驗,認為這個並不合理,是他獨有的或者是嚴重的,也有的時候會出現拒絕的姿態,比如認為自己不應該緊張,自己不應該害怕,自己不應該恐懼等等,其實細想起來,害怕、恐懼、焦慮、害羞,緊張等等這些情緒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沒有必要自己非要是認為這些都是不合理的要處理掉,要摒棄,要自己完美。

總結
那為什麼如此強調自我的接納呢?就是因為接納的個體才能做到有對內比較統一的認同,對外有清晰的自我邊界,而對客觀事物和自己有一個合理的認識不會誇大也不會縮小。而要接納自己又要從這個三個方面去做,所以我認為自我的接納即使諮詢開始的第一步,也是最後一步。第一步,因為做不到這些個體的諮詢開展的進度就會很慢,個體自己也會產生很多的不良情緒的體驗等等。最後一步,是因為當這所有的都做完了之後,個體基本也處於了一個相對的穩定期,改善也會是明顯的。故而有時候我也在思考,這樣的改變不應該是遞進的性質有時候可能會出現並行的特點。

p.s:不要為了自我接納而去接納,這樣沒有什麼效果也沒有什麼意義,也不要把自我接納放在高閣之上,認為是終極的目標。而且自我接納更重要的是接納和共存並不是要消除異己,這不是接納還是消除和對立,接納的觀點是不提倡消除和對立,承認缺陷和不足,和不好的情緒或者是自己的特性共存共生。

先這麼多,謝謝邀請。歡迎質疑和討論。


我覺得「接納自己」這種說法還挺有迷惑性的;

如果是在正念的語境下,「接納」是說——你只需「看到」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一切(感受、念頭),但不做任何評判。

我覺得心理諮詢談的「接納」大致是這個層面的,如實,如是。


有一隻龍蝦,他的爸爸是一條鱔魚,他的媽媽是一隻鮑魚。

鱔魚爸爸總是說龍蝦的皮膚不夠柔軟,一旦碎了很難復原。

鮑魚媽媽總是說龍蝦沒有強有力的吸盤,遇到大風浪無法強有力的吸附在岩石上。

龍蝦一直很自卑。他不停的鍛煉,試圖將自己的殼磨得軟一點,好像爸爸那樣柔軟和靈活。讓自己的腳和螯更有力,好像媽媽那樣在大風浪裡面不會被沖遠。

但是,他的殼越磨越硬,腳和螯無論怎麼鍛煉都無法像媽媽那樣可以牢牢的吸附在岩石上。

爸爸和媽媽都覺得這個孩子哪都好。就是這些事情上太笨了,太懶了。

龍蝦漸漸長成了一隻大龍蝦。他又強壯,又勇敢。打敗了爸爸都害怕的大魚。打敗了媽媽都害怕的大海星。

爸爸和媽媽覺得孩子真不錯。雖然沒有柔軟的皮膚和強有力的吸盤。

大龍蝦覺得,既然自己已經比爸爸媽媽都強了。自己現在應該有能力可以煉成爸爸那樣柔軟的皮膚,媽媽那樣柔軟的吸盤了。為了找到更好的煉成的方法。他去找了壽命最長,見識最廣的海龜。

「海龜先生,我想要有柔軟的殼和強有力的吸盤。應該怎樣才能做到呢?」

海龜問:「你為什麼要有柔軟的殼和強有力的吸盤呢?」

龍蝦說:「我想變得更完美,更成功。」

海龜笑笑說:「你已經是最完美的龍蝦了,但是最完美的龍蝦是不應該有柔軟的殼和強有力的吸盤的。」

龍蝦愣住了:「難道追求更好有錯么?」

海龜一邊游開,一邊說:「年輕人,最好的你是你自己,不是你父母。」

許多年之後,水族的歷史裡面有一隻著名的龍蝦王,他有堅不可摧的甲殼,尖銳有力的大螯。據說,沒有人可以傷害得了他,沒有風浪可以撼動他。


關於接納,《踏血尋梅》有一幕很觸動我

警察試圖讓媽媽接受女兒已死的事實

而然媽媽很生氣,抱怨女兒吃避孕藥,跟男人鬼混

警察小弟跟郭富城說:「你去跟女人聊聊吧~那個女人竟然還以為自己女兒沒死」。然後郭富城的回答讓我感受到一種接納

女人不是不知道女兒沒死,而是希望女兒沒有死

郭富城認為讓一個女人去接受「女兒已死」這個事實太殘酷了,其實這就是對女人的接納,或者說是一種對「不接納」的接納

很多時候,我也像那個女人那樣,不是不知道自己「不夠好」,而是希望自己「足夠好」,或者是「變得更好」,而我需要諮詢師,並不是希望他可以把我變好,變得足夠有錢,性格足夠好,足夠有領導力,而是需要他能夠接納我的失望與希望,因諮詢師的接納從而發展出自我接納

我認為好的諮詢師不是去改變人的,把一個人內向的人變得外向,把一個抑鬱的人變成快樂,而是諮詢師很像一個記者,在《踏血尋梅》中,郭富城的所有行動都是圍繞著「理解」兩個字,他儘力去理解殺手和受害者,理解人性,在這個理解中,治癒就會發生了,有點像無為而為

很早就聽過這句話,改變別人是不可能的,或者是,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但是我一直做不到,我一直像那兩個警察那樣,總想改變別人「讓那個女人相信女兒已經死了」,後來我發現原來採用「記者心態」是可以做到「不去改變別人」的,並且可以開始理解周圍了,想想看節目中魯豫沒有想要改變嘉賓,她只是不斷的理解,不斷的理解,就像郭富城不斷理解罪犯一樣,我相信這就是心理諮詢有療愈效果的部分


於我個人而言,當年學習諮詢理論時,只是從認知上理解了這句話。而只有真正作為來訪者去接受諮詢後,才對這句話有了更切身的體會。

我自己的流派,包括個人成長老師,都是精神動力學。這個流派認為:我們現在的人際關係和行為方式更多是由早年關係及經歷決定的,我們在兒時的親密關係,決定了我們用怎樣的態度(防禦)去對待以後的所有事情。也就是說,當把個人經歷放在時間的長軸來看,不過都是些細節各異的重複。總有些情緒,是我們不敢也無力面對的。總有些想法,是我們不敢也無法啟齒的。我們拒絕接受這些情緒和想法,甚至在意識層面,我們已經無法去感知到它們。

其實,接納自己這個說法並不是諮詢師告訴來訪者的,而是從漫長的諮詢過程中,來訪者自己感悟出來的。比如,在諮詢的開始,我覺得已足夠坦誠,我講述出來的現實都是真實的,我能接納所有的過往經歷。後來,我意識到,我對這些過去有了不同的看法和認識,有些之前極力壓抑的情緒開始湧現,讓我感到害怕而且難受。我也曾去排斥去阻抗,但在諮詢師的陪伴下,我又希望可以走的更深入點,把自己看的更明白些。最終,我可以去接受這些情緒和想法,並明白,它們都是我的,從來就不曾離開過。那一刻,我才敢說,我慢慢接納了自己。而且,這個接納從來不會停止,會一直持續在我的生命中。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有必要或有機會去做心理諮詢,哪怕是個人體驗。最簡單的方法大概就是內省,時刻審視自己的內心,去感受它,嘗試不去抗爭。或者從身邊的朋友那裡傾聽對你的描述,再和你自己的感受去比較,你會發現通常有較大的偏差。再或者,去讀些真正的心理學家的書,慢慢讀,慢慢悟。

心理諮詢的目標,從來不是讓我們變得更快樂,而是讓我們變得更真實。接納自己的所作所為,接納自己的所思所想,接納自己的所有情緒,無論快樂還是憂傷,無論憤怒還是羞恥。只有將這些全部容納,你才能看的更客觀,想的更從容,才能明白自己有選擇的能力,並可以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起責任。


題目的關鍵詞:心理諮詢,接納自己。
接納自己對於心理諮詢來說為什麼很重要?這樣的問法相當於從事先給出的答案倒推了問題。
在接受心理諮詢的人員當中,絕大部分都在接納自己這方面出了問題——但要注意的是,我們說這些人員出了問題,暗含著我們既定的,默認的標準。
電影《親愛的》,郝蕾扮演的母親因為丟了孩子,情緒幾乎崩潰,她的老公帶她去看心理醫生,心理醫生說著很標準的醫生治療術語,然而卻遭到了郝蕾的鄙視,郝蕾反問醫生兩個問題:你有孩子嗎?你丟了孩子會怎麼辦?
醫生啞口無言。
有很多時候,人接納不了自己,這是很正常的反應。郝蕾當時開車,而她兒子樂樂跟著車跑,她只要再仔細回頭看一眼,就能發現樂樂,用她以後的話來說,就是:她當時其實感覺到樂樂在後面。
樂樂丟了,郝蕾相當長時間跨不過這個門檻。她覺得都是她的錯,導致了樂樂被人抱走,而心理醫生在指導郝蕾的時候,完全不知道這麼回事。
——這麼重要的細節醫生都不知道,這還怎麼治?這能治得好?
心理存在困擾的人,如果向朋友傾訴求助,是一回事,如果向心理醫生傾訴求助,那完全是另一回事情。
心理醫生肩負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融入患者的價值觀中去,並在這個基礎上,重新幫助患者平衡自我,重新接受自我。
如果醫生對患者抱著那種態度:哎呀,想開點就好了,你自己想開點啊。對不起,這不是合格的心理醫生,這也就是朋友所為,而人家患者還需要心理醫生這個不必要的新朋友嗎?
心理治療,看似複雜,有時候卻也簡單,說不定一句話就能徹底挽救一個患者;然而,有時候心理治療卻也是相當有難度的,說不定用一萬種方法也治不好患者。
如今時代,雞湯遍地都是,心理諮詢師考證簡直門檻低的不行,我在知乎關注了這麼久的情緒問題,只能說看到了太多脫離實際又貌似高深的理論。這些理論完全不如很多網友分享自己的故事來的有力量。生命之樹常青,理論之路則是灰色的。
回到題主的問題,考慮到語言的力量,很多概念需要做出解釋。
何謂接納自己?——接受一個不完美的自己?而這個完美又是指的什麼標準呢?
更關鍵的是,如何去接納自己?如果連接納自己的概念都說不清楚,何談指導病人接納自己呢?
患者坐在心理諮詢師面前,心理諮詢師內心是不是早就有了模板——然後根據這個模板來告訴患者該怎麼怎麼做,比如讓病人放心,多些自信,原諒自己之類的。那麼,患者本人的個性呢?去哪裡了?心理諮詢師絕對不應該是為了流水線一般的製作「標準的」人。
有時候,「接納自己」這個概念就像是藥品里的板藍根似的,你說它有用嗎,好像有用,但是誰也不清楚到底有啥用,反正吃一吃也沒有什麼害處似的。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如題這樣的結論——「接納自己被心理諮詢師當做很重要的事情去強調」,而是應該多一些反思——除了「接納自己」這樣的板藍根濃雞湯,到底什麼才是心理諮詢師應該去重點強調的事情。
很多患者的問題,並非是不接納自己,而是根本不認識自己,或者說控制不了自己。你讓他越是接納自己,他越是走在負面循環里,變得更加不認識自己,更加控制不了自己。
還有很多患者的問題,也不是接納不了自己,而是接納不了現實,嚴重缺乏對社會現實的適應能力,你讓他接納自己,只會讓他更加封閉自己,更加頑固,離現實更遠。
情緒的本質,並非邏輯,而是經驗(或者說體驗),體驗或者說經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怎麼想怎麼做,以及決定我們成為了一個怎樣的「自己」。所以,心理諮詢的關鍵,首先在於心理諮詢師接近並融入患者本人的價值觀,然後從體驗層面重新指導他重塑。
患者以往的體驗塑造成了現在的他,而心理諮詢師如果還鼓吹讓患者接納自己,有時候很可能讓患者更加陷入以往的體驗無法拔身而出,如果心理諮詢師能夠在體驗方面進行重塑,或許才可能把患者引導走出困擾情緒,而這方面的思考和行動,我目前在知乎上見到的太少太少。


這裡的接納自己,還有更深的含義在裡面。

我有一個玩的很好的閨蜜,要好到什麼程度?她穿什麼樣的內褲我都知道。她在我面前,無話不說。

有一天,她哭哭啼啼地來找我,說有事要找我心理諮詢。這讓我為難了,我說不行,好友之間是不能做心理諮詢的。倒是你如果不開心,可以跟我聊聊。

她說可以。周末的時候,我們出來逛街,邊逛邊聊,逛累了找了一家奶茶店坐著休息。

休息的時候,她問我,我這人是不是很任性,做什麼事情都讓人不可理喻?

我說,你為什麼會這麼想呢?

她略帶傷感地對我說,她男朋友嫌棄她不夠好,太任性,不是她想要的那種類型,是賢內助,能夠幫助他一起奮鬥成就事業的那種女人,要和他分手。

我對這個消息感覺很吃驚,之前他們兩個的關係一直很好,都談了有兩年了,據說都做好了談婚論嫁的準備。這麼一來,反倒讓我不知如何接這個話題。

「那麼,你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呢?」

「我也覺得我不夠好,我有好多缺點,在家不做家務,愛亂花錢,什麼都不會,他叫我幫忙,我也做不好,我還老是給他添麻煩,我自己都覺得難受。」

「那他和你提出分手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

「想死的心都有了。之前我也談了幾次,全是這種局面,我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明知自己有問題,但就是不願意麵對。」

「在你內心,缺乏的是安全感吧?」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那總之就是感覺很不自在。他要是不在我身邊,哪怕是和別的女的多說一句話,我都覺得不好受。」

「你在害怕什麼?」

「害怕?」她被我這一問問的有點發矇,不知道我要說的是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是說,在這層關係裡面,你害怕的是關係不存在吧?」

「是的,我確實覺得害怕,可是沒辦法啊。」

「如果你改變一點呢?變得自信和好一些,他就不會嫌棄你了吧?」

「不行,我做不到。我依賴性太強,總想要別人照顧。」

明知自己有問題,而不去改變,這是某些人在談戀愛時經常犯的毛病。我覺得,這就是接納自己最大的障礙。不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去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總想坐享其成。

其實,在心理諮詢當中,接納自己的定義不是接納自己的毛病,而是正視自己的問題,去尋找自己的目標和價值。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會有自己的問題。

比如我,作為心理諮詢師,我也經常反省自己的很多行為,我容易情緒化,我很好色,我比較固執,也不愛聽人勸。好,這麼多的問題,要接納的話該怎麼做呢?

我容易情緒化,我要控制它,下次不要發脾氣;我很好色,我要遠離色情的一些東西,包括美女;我比較固執,不聽人話,那我就不跟人接觸就好了。

在某些人來說,這是一種接納,在我眼裡看來,這是在逃避。

真正的接納,是要知道自己情緒化的原因是什麼,是怎麼造成的。別人說我,我就覺得不舒服了。哦,別人說我,我就不舒服。問題出來了,別人說我,對我的意見提出了反駁,我就覺得難受。

而別人說我,我自尊心強這才是我情緒化的根本原因,而不是「控制」。控制是無法避免的,等到下一次別人再說你,你還會覺得不舒服。

此時,你需要做的就是解決自尊心為什麼這麼強,為什麼不能聽人勸誡的這一做法。

接納自己,其實就是跟自己「更深層次的不合理認知」作鬥爭,去改變。

這個太難了,很多人一生都不會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問題,更多的是選擇逃避。而我們在心理諮詢當中,就會一步一步引導求助者去發現自己的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東西,不講究快,只講究質量,也就是自我改變和領悟的程度。先邁出「願意改」的步子,緊接著「如何改」,到最後「接納自己」。

接納不是對自己的自責和懊悔,而是努力地去積極進取。運用合理化的思維,找尋一條有目標、有方向、有樂趣的道路,這是接納自己的最高境界。


有一句話叫「Be Okay with who you are, then 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不認同自己,不接受自己的人,當他們想改變,他們的想法是」我這樣很挫,我這樣不行,所以我要改變。「

認同自己,接納自己的人,他們的想法是」我很喜歡自己,我這樣已經很好了,不過要是XXX的話,我就會更好了。」

積極和消極的想法影響可見一斑。


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哲學層面的問題,真要去細究,就必須回答: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到底為什麼而活著?

我以為,強調「接納自己」,是因為我們有隱含的共識:人生的意義即從自己開始,我們只能為自己活著。


要說接納自己重要,得先搞清楚什麼叫做接納自己。

接納自己是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上,接受並允許自己就是如此。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的,接納自己是要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並允許自己不完美。

@帝哲 的回答我覺得蠻有道理,我不同意是因為這說法不是心理諮詢強調自我接納的原因。

強調自我接納僅僅是因為這是事實,無可辯駁。是因為「不接納自己」的狀態實在太糟糕。不接納自己,是很痛苦的,因為自己每天都能看到自己,而又要不斷去自我評判,否定自己,無法做出有效的改變。接納自己實際上是直面真實的自己,這樣才有可能作出有效的改變,或者不作出改變也感覺好。


自我接納又不是一個大旗,也不是一個口號,幹啥天天去強調這個呢。

自我的接納更加的接近於一種和諧的狀態,你可以不完美,你也可以去追求完美,這有什麼可以接納或者是不接納的呢,

想必大舉著要接納自己的人們,大多數或許陷入了一種對不接納的排斥,可是生活中真的有太多的事情真的是現在的階段難以接納的東西吧,比如你得了絕症,你是不是會在一天之內告訴自己我就要死了,但是我接受自己會死,我還要感謝命運BLABLA的 ,這種人他活在這個世界上難道為了等著要去死嗎??如果身邊的人真的是這個反映,那家人可能覺得他好反常。我們都是人,都有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的慾望(不然人為啥喜歡好圖形呢)。人也不會真正的完全完全的接納自己。一個絕對接納自己的人多麼可怕啊,什麼都服從,什麼都逆來順受,即使自己在家裡宅著,在家天天啃著老,也不覺得羞恥,仍然接納我就是一個不願意去社交的人,所以我不去改變只去接納,這是心理諮詢想要的結果嗎??
因為不接納,我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了自己的不完美,擁有了更多改變世界的力量,擁有了更多生存於世界的機會,不接納也挺好的。

我覺得心理諮詢的最終目的是和諧,靈活辯證的看待世界上發生的一切,可以有更加多變的方式做自己想成為的人接不接納都是可以的,只要和諧了可以抱持住衝突,接不接納重要嗎。該接納的時候接納,不該接納的時候也可以泰然處之,而不是為了不接納而去接納,亦或者為了讓自己去接納而選擇不接納。

想起了馬哲中的辯證法,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的一方不在了,另一方也就沒有了。

所以親們,去忍受接納或者不接納自己的那個


一個無法與自身達成和解的人,對整個世界都會充滿敵意。

一個看自己不順眼的人,看這個世界的任何人和事都不會順眼。

———————————————————————————
補充:

上邊的回答其實是針對外界而言的,那麼針對自己來說,一個厭棄自己的人,就會時時處於一種痛苦甚至絕望的情緒中;一個人不能接納自己的人,就會時時處於一種張皇失措的焦慮中。這種狀態非常糟糕,不僅會使你喪失自信,還會使你不能做出絲毫有效的改變。

那麼一個人怎樣才算是接納了自己?或者說怎麼做到接納自己呢?我覺得包括三點:

第一,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比如長的丑不能改變,比如家庭出身不能改變,對此,坦然接受,不以己悲,能做到這一點才能把心思放在在其他方面超越別人上而不是自我懷疑和厭棄上。

第二,改變能改變的事情。比如身材不好可以減肥和運動,比如工資不高,可以努力變高。長的丑也可以通過穿衣打扮獲得加分,出身不好也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做出一定的改變。做出改變的前提是直面自己,然後對自己開刀。

第三,不要過於苛求完美。過於追求完美是一種病,得治。一個過於追求完美的人永遠無法做到十足的自信,因為他的眼睛總是盯著自己身上的缺點,提心弔膽,戰戰兢兢。人有時候有點膨脹的自信挺好的,像《灌籃高手》裡邊的櫻木花道一樣,經常陷入「我是天才」的幻想中,別人的打壓只會讓他越戰越勇,別人的讚美更會讓他信心爆棚。

這裡邊需要區分的一件事情是,不追求完美是不是就意味著固步自封畫地為牢自我設限?到底什麼時候該接受,到底什麼時候該改變,到底什麼時候該追求完美,到底什麼時候該放棄追求完美。

對此,我如果俏皮地說一句:「這得靠智慧去區分。」你會不會想抽我?但我確實沒辦法告訴你確定的答案,讓你按照現成的公式現套現用。比如,有的吃貨拼了老命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那張嘴,但有的人只要一下決心就能減肥成功。再比如有的人為了改變自己的性格可以強制自己干很多不願意乾的事情,最終性格獲得很大改觀,有的人也對自己的性格不滿,也有一些計劃想做一些改變,但就是不願意實施,結果弄得對自己更加厭棄(雪上加霜有木有)。那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是勤奮的還是懶惰的?是雄心壯志的還是小富即安的?是願意為了某種改變衝鋒陷陣的還是喜歡沉浸在雲端的幻想中的?

我們不得不說,有的人,真的只適合做一個最底層的草民,因為實在懶得行動,如果你是這種人,那就接納了這個懶惰的自己安心過日子就得了,別給自己徒增煩惱了。對於有心上進有願意付諸行動的人來說,有追求是好事,但不要好高騖遠,如果因為追求完美導致無處不在的焦慮,那你就要考慮考慮這種完美是不是必要的了。


每個人都會做錯事,都會不理智,都有許多缺點。如果你不是去選擇接納,承認這些不完美,那麼你選擇的必然是無視和忘記。
但無視並不是沒有記住,而是你故意忽略了你的記憶,這些不好的記憶總有一天會被想起,讓你禁不住折磨自己。
與其被動折磨,不如主動出擊把它解決,去思考去接納。等你接納了一部分以後,它再次降臨的時候就沒有那麼痛苦難受了。


負面情感的五個階段為
①否認(失落) DENIAL
② 憤怒 ANGER
③ 協商(迷茫) BARGAINING
④ 絕望(消極) DEPRESSION
⑤接受 ACCEPTANCE

走到接受的這一步,差不多負面的情感也就過去了,正是因為有很多人卡在了前面四個階段,所以才需要心理介入。


「我們的力量不在於我們看上去有多快樂,而在於我們的心離我們的人生真相有多近。」
。。。。。武志紅--《心靈的七種兵器》


因為人只有深刻了解了自己才能接納自己,深刻理解了自己才能深刻理解別人,只有接納了自己才有改變的可能。 這也是心理諮詢師成長的必經之路
接納 不是對現實的被動「適應」,而是對自己的情感、需求、體驗有深刻理解後的為所當為。
接納自己是一個過程,並不只是說出來的四個字那麼簡單,人們不接受的那部分往往和人的情結息息相關。接納它意味著要面對之前大量的複雜的情感和整個氛圍。
和接納對應的是「否認」或者「不接納」,外界的東西人可以通過逃避來解決問題,而人內心的衝突並不會因為人對它的否認而消失。
我們不接納的部分就像我們的影子(榮格說「被我們埋葬的東西,會隨著自我的虛弱而變得日益肥大。」),它也是我們的一部分,同樣會消耗我們的心理能量,使我們很多時候顯得力不從心(比如憤怒和無能,自卑、自負和無能,逃避、拖延和無能……),弗洛伊德說人討厭別人是因為接受不了自己的那一部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長輩都覺得太老實善良就等於日後沒出息?
我知道錯了,接下來的人生該怎麼走?
格式塔治療/完形治療當事人應該怎樣配合?
樓下媽媽喊我類型的恐怖小故事讓人驚悚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個人成長 | 心理諮詢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