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越感」在何種情況、何種程度下是有益的?
「優越感」是一個很微妙的詞。
在很多情況下,優越感並不是一個褒義詞:
- 它容易使人高估自己,讓人不思進取;
- 它容易成為刺向身邊人的尖刀,遭人嫉恨;
然而,在一些情況下,適度的優越感卻實實在在地能讓人進步,它讓我們遠離庸俗、讓我們努力向自己想成為的人進步。
那麼,我們應當如何正確地處理優越感?在何種情況、何種程度下,優越感是有益的呢?
更具體地,在哪些行業或領域中,優越感是被普遍認同的?
在哪些行業或領域中,優越感是應要儘可能迴避的?
老實說,幾乎每個人都有優越感。因為人需要「感覺自己在某些方面挺厲害的」才能大體愉快地活下去。挽著籃子和菜販子砍價的大媽即使別無所成,起碼認為自己是持家能手。你要是在精打細算上挑戰她,她也會驕傲得像只大紅公雞。
據我觀察,大多數人,對自身的認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這是難以避免的。原因很簡單,在社交中,他人給予我們的「正向反饋」通常遠多於「負向反饋」——我們也更願意記住「正向反饋」。諍友十分罕見。而即便是諍友,也不可能句句都是壞話。
這就導致我們每個人,實質上都生活在一個由他人的禮貌砌成的罩子里。這個罩子即使不是完全虛偽的,起碼也是具選擇性的。我們很少有機會真正了解到他人眼中的自己;那一定與自己眼中的自己差了老大一截。
不過意識到這一點也無需悚然心驚。人或多或少都生活在假象之中,對自己的高估只是假象之一罷了。如若時刻保持清醒,人生往往難以為繼。
換個角度看,一個人的優越感之所以招致反感,常常是因為威脅到他人的優越感。謙遜之所以是美德,並非因為它使人進步,而是因為它維護了旁人的驕傲。
自以為「好」比「好」本身更不受歡迎。人的自我認知必然是在與他人的比照中建立的,一個人認為自己好,就隱含了一個判斷「你們都不如我好」。所以優越感會激起不忿來。
自命聰明的人看不得別人自命聰明,對別人自負美貌卻可一笑了之。優越感相互「錯位」,容易和睦共處。好比你不會嫉妒孔雀開屏,惟有另一隻孔雀才會。
有時候優越感也讓旁人看輕你——它暴露了你把什麼東西當回事。開賓利的人大概是不會為了開奧迪嘚瑟的;在學生會裡一呼百應也掛不上國王的勳章牆。
所以克制自身優越感的流露是人際技巧;而對我們自己,只要記得在罩子外面還有一個世界,也就夠了。
不用別人知道的優越感是有益的,可以讓心態平和,不花時間精力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
需要別人認可的優越感是不幸的,這本質上是在消費別人的不開心。把爽構築在別人的不爽上,多不會長久。當你確定對方的認知能力和你不是一個水平,而你又不想當他老師的時候。
優越感當貶義講,通常是指一個人自我優越的感覺超過了他真正優越的程度。
但是這個尺度很難把握,所以,這樣的套套邏輯能夠讓人安心,但是缺乏操作性。我們還是回到題主對優越感的闡述。
根據題主對優越感的闡述,什麼時候要有優越感呢?我想大概就是做事的時候吧,做事的時候優越感有助於增強幸福感,其他時候另議。就比如吧,假如之前的大神都有優越感,直接把噴子拉黑,就不會走了
這是我七個月前(2014年11月)提出的問題。首先,感謝大家認真的作答,很多回答對我很有幫助,尤其是 陳醉的回答、青辰的回答,這兩個回答提供了一些有趣的角度,讓我受益匪淺。
這七個月來,我偶爾會想起這個問題,也進行過一些不太成熟的思考,所以七個月後,我來回答一下自己的提問。個人觀點,歡迎拍磚。
********************
我認為,「適度的」優越感能為我們帶來最大的收益。具體來說,這個「適度」的含義是:- 比你高一個及以上「層次」的人,你的優越感讓恰好在他們感受不到的水平;
- 和你在差不多「層次」的人,偶爾能感受到這一份優越感,但一般覺得這份優越感十分正常的,或者是,覺得它是理所應當的,這份「優越感」能成為互相之間增進感情的燃料;
- 比你低一個「層次」的人,基本上能感受到這一份優越感,但通常不會因此感到不快,他會覺得自己確實比你差一些,你所持有的優越感是他自己的奮鬥方向;
- 對於比你低兩個及以上「層次」的人,可能會因為你的這一份優越感而感到不適。因此,在面對他們時,我們要適度隱藏自己的優越感。避免【針對】他們的不必要的傷害。當然,有時候,我們會不可避免地、無差別地傷害到他們,他們可能會憤怒和抨擊,這個時候,我需要做的是不予回應,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不浪費時間與 sb 爭論」。
(上文提到了「層次」,這裡稍作解釋:我並不願意把人分為三六九等,這是政治不正確的,但人與人之間的「層次」之差確實存在。往泛的說,家庭背景、所在城市、人脈關係網路、財富總額 等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層次」,往細的說,學歷、就讀學校、專業等對一個人的「層次」也有極大的影響。層次並沒有確定的標準,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感覺,「我層次比你高」 即 「我過得比你好」。我所謂的「一個層次的差距」,大約與弱者在奮鬥三五年後能達到強者當下的水平。)
【一】
我認為,或者說僅僅是我相信,總體而言,層次越高的人,越有「鈍感力」,越不容易被別人的優越感所影響。
對於十分優秀的人來說,他幾乎不會對被別人的「裝逼」、「秀優越」 感到不適。一方面,「他優秀到無需用身份帶來的優越感來武裝自己,而可以活得【真實】和【自在】」(via 馬斯洛),另一方面,他發現大部分人即使如同他們裝的逼那麼厲害,也還不及他。
所以,在面對比自己層次高的人時,我們不用謙卑,不卑不亢地表現自己就好了。優越感帶給我們的,是尊嚴。
不過,如果你發現,一個層次上明顯比自己高的人認為自己在「秀優越」,那就要小心了。因為,你體現的優越感可能已經超出了他的實際水平,「優越感」 可能已經讓你「認知失調」。這個時候,自己可能得罪的人,不僅僅是他,而可能是自上而下所有層次的人。
【二】
對於差不多層次的人來說,我們需要對自身的層次有一種「歸屬感」。
比如,我們畢業於同一個名校,則我們為自己的母校而感到驕傲。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種優越感的體現,但它是無傷大雅的。這一份優越感,僅存在於有共同特質的人之間的交流,它能增進同類人之間的感情。
對於缺乏這類特質的人來說,他們中的部分人可能會被我們的「優越感」傷害到。但只要我們並沒有【針對】他們【秀優越】,我們就不必在意它。
比如,一個清華北大畢業的人,如果沒有刻意去嘲諷三本畢業的人,則他無需在意一個三本畢業的人在學校上對他的指責。
【三】
對層次比你稍低的人來說,我認為,在表現自己的「優越感」時則需要謹慎一些。
還是以學校為例子。比如你是985畢業的,在面對211的同學時,你不應該說:「你們211的同學質量就是比我們差一檔」,這樣可能會讓他們感到不適。但有時候,我們也可以適度的表達一下優越感,表現為「適度表揚自己,但不要批評對方」,比如,「我們學校有些同學能去XX單位,你們努力一下也是很有機會的」。這樣,相對來說,能當對方舒服一些。
不過,還是要說,要儘可能避免這方面的比較,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控制好「秀優越」的「度」。
【四】
對於層次比自己低比較多的人來說,我覺得需要做到的是,不要故意貶低對方,同時適當避免他們對我們貶低對方的聯想。
在描述層次差異時,不要用「你們這類人XXX」的句式,同時少用「我們這類人XXX」的句式。
你與他的差距,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要說出來,優越感藏在心裡就好。
不過也有例外。如果他們【主動】問起層次間的差別,我覺得還是最好坦率真實的作答。不用太謙虛,他們既然問了,則是做好了被虐的準備。
另一方面,有時候,即使我們謹慎了,依然無法避免秀優越的指責。
比如說,有人在詢問你們的生活後,會冒出一句:「喲,算你們XXX了不起了,看不起我們XXX是吧?」
這個時候,我的做法是不予回應,不必用貶低自己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謙虛,這樣可能適得其反。也不用繼續打壓他們。即使是弱者,在內心深處也有一顆高傲的心,不要隨便去蹂躪它。
這個時候,「優越感」更多的是起到「保護自己不被打擾」 的作用。正是優越感讓我們做到「不與 sb 爭論」,因為和他們爭論會把自己拉低自己水平,同時浪費了自己的時間。
********************
綜上所述,優越感的確在很多時候是有益的,對於層次比自己高的人,它能帶來「尊嚴」;對層次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它能帶來「歸屬感」;對層次比自己低的人,它能帶來「保護」。不過,我們也應該控制好優越感的「度」,避免自己和別人被它所傷,這樣才能好好享受優越感帶給我們的愉悅。
【完】
********************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和原文鏈接;
若僅是私人分享,轉載完通知我或不通知我均可;
若是較大影響力的公眾號或有商業用途,請務必事先【私信】通知我。
懂得不去跟sb爭論,浪費時間。
我是個工作中常常把我智商138,情商144掛在嘴邊的人。
但我每次重複這句話的時候並沒有任何優越感,只是不斷的在心裡告訴自己那些測試題目都是虛的,是騙人的。
只有你做的項目比別人多,出活比別人快,為公司賺到的錢比別人多,可以和公司大部分同事愉快相處又不會委屈自己的時候,別人才會相信你真的有138的智商,144的情商。
因此我也是公司加班最多的人,別人朝九晚五的時候,我是朝五晚九,別人雙休的時候我往往只休息一天,大家為某個項目開會而什麼都沒準備的時候,我可能已經提前兩周就開始準備,只有這樣我才可以在會議上體現自己知道的多,學的快,並確保會議有效進行,而不是浪費彼此的時間。
每當我又成功的完成了一個項目,一份工作的時候,大家都會誇我業務能力強,聰明高效的時候,不愧情智雙高的時候,我總會很矜持的對他們笑笑,也許他們也以為我有優越感吧。
但是我真的沒有,因為我花了別人好幾倍的時間和精力去做成這件事,如果別人去做,也許比我更輕鬆,做的比我更好,所以我只能繼續加班,學習,提前學習儲備下個階段的相關知識,理論。
如果說我的優越感使我收益,我想那就是我總讓自己保持在一個空虛的狀態,我有自知之明。
基礎是自知,還混沌的活在初中心智的孩童就不要考慮了;
底線是不傷害他人,基於打壓他人來獲得存在感的請見上一條;
優越在相信自己解決問題的意願和能力,而非已有的知識、資源、手段,總是保留歸零的心態。
優越感真真是植在骨子裡的,甩不掉。與人交往或提供幫助時,首先確認幫助是被需要的,而非一廂情願要展示我知道、我可以;其次是採取漸進、適合的方式,了解需求,保留低姿態;問題得到解決之後就回到自己的軌道,該做什麼做什麼去。這樣是否能將優越感轉化為值得被喜愛甚至被欽佩?
鍛煉自己在「被優越」時不憤怒,保持冷靜和思考,也是特別重要的吧。俗稱不要玻璃心。有「自知」為基礎,玻璃比較不容易碎。
自己怎麼用好優越感,試圖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吧。成功了不失為一番成績,失敗了也能得到更清醒的認知。在有一番成績之後,怎麼優越都是被認可的;在此之前,都會被評價為少不更事。
至少底線一直在就好。
公務員是這個社會感覺自己最有優越感的群體,也是最體現自己優越感的群體,哪怕他們的工資接近社會平均工資,甚至略低於社會平均工資。
這種比較low的優越感來源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體制,把對於偏離了服務性政府,而直接把自我定位於一個社會管理型政府。即便是經過了幾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政府依舊對於中國各個領域,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四個大的領域擁有的絕對控股權。
公務員的素質不管是海外名校畢業還是國內985,211畢業的高材生,其素質在政府腐朽敗壞的氛圍下會變得越來越同化,成為這個體制中的一員。
這種優越感體現在什麼地方呢?不在乎。
你是白富美,看我心情辦事,你是高富帥,看我心情辦事,你是外企高管,關我鳥事。你是民企老闆,依然給我跪下,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只要沒有被抓住把柄,事實上能有什麼把柄呢?
如果不想搞好關係,不想往上爬,感覺自己什麼人都可以得罪,無所謂的感覺。
你說你找關係,且不說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關係,有關係,領導就那麼幾個,不是管事的領導更是無所謂,反正最後落到基層都是基層公務員給你操作。
你說公務員平均工資低,一個月不到5000,那又怎麼樣?我又不要你的錢。
中國公務員這個職業純粹就是為了當大眾的大爺形成的職業導向,一個正常的社會和經濟組織,都有客戶服務,公務員的客戶呢?面向人民大眾,自古以來,國內的民意就是一個P,臭就臭了,主不在乎。
腐朽與敗壞,墮落和懶惰就是這個群體的氣質,哪怕在知乎,公務員這個群體依然是優越感暴崩,雖然他們的工資就不高,雖然他們不能把你怎麼樣,但是你又能夠把他們怎麼樣呢?
更加墮落的公務員會衍生出腐敗,因為懶惰可以選擇性的輸出,以此來為自己牟利。
中國最大的毒瘤就是公務員群體的懶惰和墮落。優越感會促使人學習_(:з」∠)_深受其益
學會了
圓體英文,
指彈吉他,
貝斯,
架子鼓,
英語,
建網站,
做圖片,
做視頻,
處理音頻,
嵌入式開發,
做菜,
kindle刷書,
還有正在學習的一大堆東西。
恥ずかしい(*′艸`*)
題主所說的優越感,我覺得大概可以解釋為對自身條件和實力的自信和對被命運眷顧的慶幸。
這種感覺的產生我認為是基於對自身的評估和與他人的比較中建立起來的。有時候,優越感是自然而然的產生的,比如名校的學生提到自己的學校會有一種很明顯的 school pride,而這種 pride 可以理解為因為自己的學校遠比其他學校優秀和知名而產生的優越感;再比如,出生於北上廣這樣大城市的人也會在面對其他地方的人有一種地域上的優越感,因為他們享受了比大部分地區更豐富的資源和更好的經濟發展條件。
優越感的存在,作為一種心理狀態,與題主提到的領域和行業並沒有關係,也就是說並沒有在哪些行業或領域中優越感的存在是好事,或者在哪些行業或領域裡是弊端。
我認為保持優越感並不是什麼壞事,我也不認為優越感就是所謂的傲慢,優越感的存在一定是源於自身本身能力(比如成績)的自信和對自己所擁有的外部條件(比如家庭條件)的肯定。至於題主提到的「優越感在何種條件何種程度上是有益的」,我認為只要優越感不成為進步和學習的阻礙,也不成為貶低他人理由,它就是無害的,對於如何讓優越感成為有益的存在,我認為應當讓優越感成為自身不斷進步的動力,汲取更多的知識,鍛煉更強的能力,從而獲取更大程度上的自我認同感。
畢竟,沒有人願意生活在自卑和妄自菲薄中。我所認為的「優越感」便是 人的眼界不夠寬,一直坐井觀天。
想補充一些社會心理學知識,是在描述自我的時候的知識
人對自我有兩種誤解,
1-虛假獨特性:在我們做事的時候,有一個獨特的想法的時候,下意識會認為「我想的肯定是獨一無二的」。
同理2-虛假普遍性,在我們在幹壞事的時候,自然也下意識地認為「別人在這個時候也應該會這樣做」。
對於優越感來說,注意到題主在用優越感來與作為心理壁壘來認為「人分九等」的想法感到少許不安。
因為這必須保證在對事件的歸因時的客觀,然而這不可能,歸因會受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譬如「東方人將事件歸因於環境與集體,而西方人則更易歸因於個人」(可能有少許與文獻偏差,因為是即興作答,資料以後再完善)。
這樣下來可以看出,在歸因的時候,優越感會膨脹我們的虛假獨特性和虛假普遍性,從而使我們更不能客觀地歸因,可能出於對他人的歧視而影響歸因。
也就是說,你在用優越感去判斷事情的時候,難免會讓自己變得更加。。。。。
當然,優越感也可以成為你差異化的動力吧,雖然這樣下來的心態會不太好,(請不要吐槽或認為我是道德帝)
以上手機排版,有空補補專業文獻和補充一下有關「自我」「歸因」「歧視」這三大板塊的碎片內容。
不得不吐槽一下社會心理學在知乎上的逐漸缺失,看了大家的答案都覺得有點唯心。
有優越的氣質但不要故意秀優越
在遇到困難時,優越感最為有利。
比如A與B同時開始學習一門高難度的課程。A在最初努力突破快速入了門,可是B只是按部就班的學習,感覺十分吃力。
此時A便可以同B的身上獲取到優越感,這種優越感是一種正向反饋,A在學習這門課程後獲得後間接快感,A的大腦便會把快感優越感本身與這門課程聯繫到一起,在此後學習中不說無往不利,也是一馬平川。
反觀B卻會把挫敗感與這門課程聯繫起來,平添煩惱與學習的難度。
所以我們經常會遇到許多偏科的人,大多都出於這個原因。
所以,在最初著手一件困難事物時的優越感是有利的,有時甚至是至關重要的。
從物種進化的角度來看就是有益的。
第一,優越感強的人不易被追到,可以淘汰劣等基因,保持物種興盛;第二,優越感強的人如果本身還沒有氣質容貌精神世界等作支撐,那就會被認為傻x,矯情,自負等等,就不會容易吸引異性的追求,可以淘汰劣等基因,保持物種興盛。
培養優越感,造福全物種。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優越感就是人體內各種毒素,要經常排,慢慢排,生活中不知不覺的排,太久不排或排太多都會出問題。太久不排容易造成人體各方面功能紊亂,精神情緒時好時壞。天天早晚桑拿排也。。。也。。。
優越感事件中是因為優越感打開的方式出了問題?還是接收的方式出了問題?什麼是優越感正確的打開姿勢?什麼又是優越感正確的接收姿勢?
正確打開: 我家買了架勞斯萊斯!
正確接收: 卧槽,恭喜,土豪。我這裡有個項目,有沒有興趣撒些銀兩進來搞搞?
錯誤打開: 我家買了架勞斯萊斯!(沒問題)你們都是窮逼,酸奶舔瓶蓋。(問題出現,這已經不是秀優越感那件事了,已經變成侮辱貶低別人的另一件事了)
錯誤接收: ... ... (腦子短路了,想不起來了)
另外,優越感等不是毒素,也不必隱藏,更像是對人體的有益元素。
我們可以像展現自己的美麗容貌和漂亮衣服一樣秀出了。
另外,傲慢,優越感,裝逼這些詞語的本身屬性不可避免帶有一定微量的比較性質在裡面,世界,人類社會本來就不可避免帶有幾分惡意,這是人類前進的動力。對於那些惡意我們不必把它抓起來細細品嘗,過度放大。
我以為
我總覺得優越感和虛榮心總有那麼一點關係
推薦閱讀:
※幫我改英語作文的妹子為啥不接受我給的水果?
※有哪些有趣的自證預言的故事?
※看推理小說對培養邏輯思維有沒有幫助?
※一個人時怎麼才能快樂?
※心痛的感覺具體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