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如何學文言文?


感謝邀請。
學生見識淺薄,祈各位知友指瑕斧正。

我們想得知古人的生活風貌,基本只能從古人的文字記錄來考察,再輔以考古來佐證。
我們來從文字記錄來還原一下古人的風貌。

∵蔡元培先生在自述中寫道:

「一八七二年,我始進家塾,塾師是一位周先生。那時候初入塾的幼童,本有兩種讀書法:其一是先讀《詩經》,取其句短而有韻,易於上口。《詩經》讀畢,即接讀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其一是先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詩》、《千家詩》等書,然後接讀四書。我們的周先生是用第二法的。但我記得只讀過《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詩》三種,以讀書為主要功課,先生坐著,學生立在先生之旁,先生先讀,學生循聲仿讀,然後學生回自己座位,高聲讀起來。讀書以外,只有兩種功課,一是習字,一是對課。」


∴一八七二年,離清朝始廢科舉還有三十餘年,大家也還是按照原來的那一套來。三百千和神童詩屬於蒙學,是專門用於啟蒙學童的;詩經和四書都是儒家經典,屬於儒家必備功課之一,想來當時全國私塾都不出此範圍。像魯迅先生在《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提到的幾句:「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出自《論語》,更是儒家經典;「上九潛龍勿用」出自《易經》,「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出自《尚書》,這幾部書不單是清朝,在宋代提出「四書」說法以前,都是必備讀物。比如張衡列傳就說:「(衡)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五經》就是《詩》《書》《禮》《易》《春秋》五部,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六種技藝。
當然,太學身為國家最高學府,當然是要教授儒家經典的。那麼早期的初學者是學什麼呢?其實蒙學早在西漢元帝時就有《急就章》。但蒙學到底只是一種啟蒙工具,簡單易學包羅萬象,稍長後或者比較傳統的受學者還是要學經典的。
另外需要明確的是,文言文在古代基本屬於口語書語一致,不會像今天這樣學習有一定難度;《五經》成為儒家經典之前也是必備讀物,而孔子創立私學之前,學問一直是被嚴格壟斷的,受教育權只為少數人享有。

說得比較亂,總結一下:以《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神童詩》《蒙求》《急就章》《龍文鞭影》《幼學瓊林》等為代表的蒙學基本是古代兒童啟蒙認字的第一步,但不是所有人都讀;以《詩經》《易經》《周禮》《禮記》《春秋》《尚書》《周易》等儒家經典為代表的書籍伴隨了絕大多數人的讀書生涯;更有博學者分「經」「史」「子」「集」四部分來讀,不過這種一般是大學者級才能達到,一般人是沒有這麼多時間去讀全的;另有一些人,大抵受家教影響,讀一些致用之學,如劉備遺詔謂劉禪道:「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 」。申韓為法家經典,六韜是兵家經典,管子則是管子的思想言論,都是帝王之學。而具體方法就是老師帶領學生朗讀,教讀音教句讀教含義。另外課餘就是刷題(對課)。


私塾。


我現在知道的有,《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在用這個教剛讀小學二年級的小外甥,效果不錯,能理解簡單的文言了,不需要翻譯成白話,他就能理解了。更進一步,大概就是背笠翁對韻,聲律啟蒙,四書五經了吧。


三百千學認字,然後讀四書五經,私塾先生要求先熟背,再逐句講解。

然後,熟能生巧。

當然也要學習一些小學,才懂得韻律和格調。


其實我想問問 古代人真的像文言文裡面那樣講話嗎?


@李沛遠 謝邀。

說實話,這個問題的答案我真的不知道。

雖然也學習過古文,也看過一些古裝劇。

但是,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是真的不知道。很抱歉啊。


推薦閱讀:

有沒有很撩的古詩詞或者古文?
文言文中,有哪些句子是古人對人生的理解,讓你印象頗深?
最滄桑的詩?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的本意?

TAG:教育 | 文學 | 文言文 | 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