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哪些優秀的獨立電影和獨立電影導演?


貼個中國大陸獨立製片紀錄片作品年表~

1990年
   1、《流浪北京————最後的夢想者》 吳文光 參展日本山形影展;柏林國際電影節;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等。
   2、《沙與海》 康健寧高國棟獲28屆亞廣聯紀錄片大獎;此片5年後刪去「海」的部分,增拍「沙」的部分,重編更名為《生活》,入展1995年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1991 年
   1、《盆窯村》 陳真 
   2、《喇嘛藏戲團》 蔣樾 畢鑒鋒
   3、《自畫像》 何建軍


1992 年
   1《天安門》 時間中央電視台香港電影節亞洲電影單元展映,1994年參加德國奧古斯堡獨立電工影節,1997年參加美國紐約MOMA現代藝術展;
   2《我畢業了》 時間、王光利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電影節展映
   3《青朴——苦修者的聖地》 溫普林 溫普慶 段錦川
   4《天主在西藏》 蔣樾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電影節展映
   5《拉薩雪居民》 蔣樾


1993 年
  1《遠在北京的家》 陳曉卿 獲1993年四川國際電視節紀錄片大獎
  2《1966,我的紅衛兵生活》 吳文光 獲日本山形國際紀錄電影節小川紳介獎
  3《大樹鄉》 郝智強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電影節展映
  4《喇嘛》 溫普林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電影節展映
  5《中國西南當代藝術家五人集》 劉曉津,與李曉明合作


1994 年
  1《甫吉和他的情人們》郝躍駿 德國格廷根國際民族學電影節、瑞典第15屆北歐影視人類學年會暨國際民族學電影節、94英國皇家人類學協會電影節、葡萄牙第7屆國際民族學紀錄片電影節參展作品
  2《廣場》段錦川、張元獲日本山形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協會」獎,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委員會獎;義大利波波里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最佳人文影片獎;日本福岡亞洲電影節大獎;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電影並參加數十個國際影展。
  3《我的生活我的哲學》 陳為軍
  4《日本殘留婦女在中國》 季丹


1995 年
  1《圓明園的畫家生活》胡傑

2《彼岸》蔣樾參加1995年法國真實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德國奧古斯堡電影節;1996年葡萄牙電影節等
  3《四海為家》 吳文光 1995: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1996:香港國際電影節;維也納國際電影節;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里斯本紀錄片電影節;1997: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新中國/新視覺」

4,《遠山》 胡傑

1996 年
  1《媒婆》 胡傑
  2《腳印》 陳為軍


1997 年
  1《八廓南街16號》段錦川獲法國真實電影節大獎獲得法國蓬皮杜中心「真實電影節」大獎「真實電影獎」,成為中國紀錄片在世界紀錄片影展獲首獎的第一部作品;美國紐約現代藝術館收藏;參加過二十餘個國家的國際影展。
  2《天邊》,《加達村的男人和女人》 段錦川
  3《釘子戶》張元 獲日本HBF第3屆"今日亞洲"錄像紀錄片大賽頭獎
  4《生產》、《茶館》 汪建偉 第10屆各國卡塞爾文獻展、日本山形紀錄片參展作品;
  5《今晚我們相識》 烏爾善 11屆柏林錄像節、第16屆阿姆斯特丹國際錄像節、1999澳門錄象節參展作品;
  6《三峽的故事》 蔣樾
  7《大哥大.桑塔納.小破褂》 陳曉卿
  8《黨支部》 盧望平
  9《戲班子》胡傑
  10《回到鳳凰橋》李紅1997年日本山形紀錄片電影節小川紳介獎,1998年法國馬賽電影節特別提名;1998德國慕尼黑電影節特別提名。被英國BBC公司以25000英鎊的價格收購
  11《懷疑物體》、《飛吧,飛吧》 蔣志
  12《釘子戶》,張元,獲日本HBF第三屆「今日亞洲」錄像紀錄片大賽頭獎


1998 年
  1《楚布寺》 唐丹鴻
  2《靜止的河》 蔣樾 參加1999年香港國際電影節,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3《陰陽》康健寧

4《公安分局》 康健寧
  5《聖光》 胡傑
  6《渡口》 郭熙志 1999年獲第二屆中國記錄短片大賽金獎
  7《費傑日記》 張治 北京有線台《第三隻眼睛》出品
  8《貢布的幸福生活》季丹

9《去天國的路上》季丹 沙青

1999年
  1《江湖》 吳文光 參展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阿姆斯特丹國際電影節;瑞士尼昂紀錄片節等。
  2《老頭》楊荔娜1999年獲得山形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優秀獎,2000年法國真實電影節「評委會獎」,2000年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金鴿獎」(觀眾最喜歡的影片)
  3《北京的風很大》睢安奇 2000年柏林電影節「青年論壇獎」,澳大利亞國際獨立電影節「最高喝彩紀錄片獎」
  4《食指》 蔣志 獲中國當代藝術獎
  4《斥力》馮曉穎

5《遊戲》 馮曉穎 香港第5屆短片錄像節參賽作品
  6《進化爵士》 烏爾善
  7《遷鎮》 郭熙志
  8《九位中國藝術家》、《王邁的春節聯歡會》 胡擇
  9《在海邊》 胡傑
  10《沉船——1997年的故事》 段錦川 中央電視台
  11《北京彈匠》朱傳明 1999年獲得山形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優秀獎
  12《我不要你管》 胡庶
  13《失調57》 曹斐 兩岸四地學生電影錄像節,瑞士日內瓦電影錄像節參展
  14《城市的起源》 陳為軍
  15《尋找眼鏡蛇》 劉曉津

16《老人們》季丹

17《山上》朱傳明

2000 年
   1《別擔心會好起來的》楊福東

2《風來了》 楊福東 德國漢諾威電影節參展作品 
   3《夜鶯不是唯一的歌喉》 唐丹鴻
   4《紙飛機》 趙亮
   5《瘋狂英語》 張元 2000年義大利米蘭電影製作人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6《金星小姐》 張元
   7《自由的邊緣》 孫志強
   8《街頭的草地》蔣志

9《遊戲之地》 蔣志

2001 年
  1《公共場所》 賈樟柯 獲2002年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大獎
  2《鐵路沿線》 杜海濱 2001年獲得中國首屆「獨立影像節」紀錄片大獎,2001山形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單元特別提名獎
  3《盒子》 英未未
  4《百年不化》 張勇
  5《群眾演員》 朱傳明
  6《滿山紅柿》 彭小蓮
  7《雪落伊犁》 馮雷
  8《今年冬天》 仲華2002年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電工影節最佳導演處女作獎,參加多個國際電工影節。
  9《還鄉》 仲華
  10《城鄉結合部》 張戰慶
  11《家庭錄像帶》 楊麗娜
  12《居委會》 張同道 2001入圍第十四屆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電影節
  13《看你看我》蔣志

14《一根老油條》蔣志

15《木木在漢城》 蔣志
  16《不快樂的不止一個》 王芬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參展,2001年獲得日本山形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優秀作品獎
  17《典型》 郭熙志
  18《打春鑼的人》 黎小峰
  19《掙扎》 舒浩倫
  20《希望之旅》 寧瀛2002年獲法國真實電影節大獎。
  21《Night Girl》 馬英力

22《今年冬天》仲華


2002 年
  1《DV CHINA》 鄭大聖 奧地利第32屆易本希國際電影節上銀獎
  2《號子茅山》 仲華
  3《安定醫院》施潤玖
  4《張博士》黃儒香
  5《幸福生活》 蔣樾
  6《拎起大舌頭》 段錦川
  7《愛情戰爭》 段錦川 蔣樾
  8《電影是什麼》 吳文光
  9《當兵》 康健寧
  10《和自己跳舞》 李紅
  11《高樓下面》 杜海濱
  12《回到原處》 郭熙志
  13《厚街》 周浩 吉江虹 獲雲之南紀錄影像展黑陶獎(最佳新人獎),入選瑞士Fribourg國際電影節,入選 2004年上海雙年展及2005年廣州三年展。
  14《軍訓營紀事》 黃文海 法國「FIPA」國際電影節「有創意的紀錄片」競賽單元、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展映
  15《空籠》 蔣志2003年獲香港「IFVA2002短片及錄像節」Asian New Force 影評人大獎。
  16 《像灰塵一樣飛》汪士卿在鳳凰中文台播出,參加2003年香港短片錄像節,2003年9月法國巴黎「中國紀錄片」展映。
  17《關索戲的故事》劉曉津

18《在一起的時光》沙青

19《新娘》潘劍林

2003 年
  1《鐵西區》 王兵 2002葡萄牙里斯本紀錄片電影節大獎 2003法國馬賽紀錄片電影節大獎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弗拉哈迪大獎南特電影節紀錄片單元大獎 2004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紀錄片單元獎 2005墨西哥電影節最佳紀錄片2004年在法國院線上映並獲得良好的票房。
  2《平原上的山歌》胡傑
  3《講故事》崔子恩
  4《啞巴的正月》 焦波
  5《關口》郭熙志
  6《白塔》蘇青米娜2004年獲第15屆馬賽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和「最受歡迎影片獎」。2004年參加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2004年參加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2005年入選以色列docaviv紀錄片電影節。2005年入選中國「雲之南紀錄影像論壇」競賽單元。
  7《背影》 張洪峰
  8《桂榮戲院》 曉鵬
  9《男人》 胡新宇獲第五屆Shadow電影節柯達獎提名,2005雲之南紀錄影像論壇幻面獎。
  10《女性空間》 應宇力2003年獲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優秀紀錄短片獎」,入圍瑞士盧加諾電影節初選單元。
  11《太爺》 周漁
  12《盛夏的果實》郭靜,柯丁丁第26屆法國真實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伊文思獎(2004年),第2屆葡萄牙里斯本紀錄片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最佳處女作獎(2004年),第15屆瑞士BLACK MOVIE紀錄片電影節國際展映單元(2005年)。
  13《喧囂的塵土》 黃文海 2005馬賽國際電影節國際紀錄片競賽單元「喬治?波格爾」獎,2004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入圍
  14《在一起的時光》 沙青 季丹 獲得日本山形紀錄片電影節小川紳介獎;中國雲之南人類學影展青銅獎。
  15《學生村》 魏星 獲雲之南紀錄影像展幻面獎(新銳獎)
  16《三元里》 歐寧 曹斐
  17《敬大爺和他的老主顧》 施潤玖2004年法國里昂電影節「最佳公眾獎大獎」
  18《好死不如賴活著》 陳為軍 2003美國廣播電視文化成就Peabody獎 2004英國國家最佳紀錄片獎 2003年聖丹斯電影節世界紀錄片提名 2003年阿姆斯特丹紀錄片電影節最高競賽單元提名
  19《片刻》蔣志

20《工人們》 蔣志
  21《被子》 睢安奇
  22《白馬四姐妹》 張同道 入圍2004年第18屆瑞士弗里堡國際電影節
  23《後革命時代》 羅拉 張揚
  24《北京西站-非典》汪士卿在鳳凰中文台播出,獲北京大學藝術系「君士杯」數碼大賽紀錄片一等獎,2004年7月參加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25《太爺》 周漁 入選過雲之南紀錄影像展、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

26《馬皮》徐辛

27《軍訓營紀事》黃文海


2004年
  1《風經》 孫悅凌 2005雲之南紀錄影像論壇組委會提名獎
  2《蓋山西和她的姐妹》 班忠義
  3《寒鴉》 張大力
  4《家在江湖》 史強
  5《南林村的歌聲》 繆慶東
  6《靜靜的鋸》 黃文海
  7《肉100》蔣志

8《艷》蔣志

9《賀歲片》 蔣志
  10《我們的土地》 段錦川 蔣樾
  11《陰道獨白》 艾曉明 胡傑
  12《陰道獨白?幕後故事》 艾曉明 胡傑
  13《白絲帶》 艾曉明 胡傑
  14《我的旅行》 睢安奇
  15《張博士》 黃儒香
  16《陳爐》 林鑫2005年入選德國萊比錫國際紀錄電影節,日本山形國際紀錄電影節和雲之南紀錄影像論壇。
  17《姐妹》 李京紅獲 2004 年《南方周末》致敬中國傳媒之年度現場報道獎,獲2004 年《新周刊》中國電視台節目榜之最佳紀錄片。
  18《鄺丹的秘密》 章樺 2004年中國國際廣播影視博覽會「DV2004我們的影像故事」評委會大獎。
  19《俺爹俺娘》 焦波 榮獲中央電視台《科龍杯 2004 我們的影像故事 DV 大賽》評委會大獎

20《車廂》徐辛

21《唐唐》張涵予

2005 年
  1《暴風驟雨》 段錦川 蔣樾
  2《飄》 黃偉凱 第三屆REELCHINA 當代中國紀錄片雙年展新人獎。2005雲之南紀錄影像論壇黑陶獎,觀眾最喜愛影片。
  3《廟裡的時光》 張民
  4《淹沒》 李一凡 鄢雨 2005年柏林電影節青年論壇沃爾夫岡?斯道特(Wolfgang Staudte)獎;2005年法國真實電影節國際(SCAM,civil society of multimedia author)多媒體作者聯合社獎;2005年中國雲之南紀錄片電影節青銅獎;2005年香港電影節紀錄片單元人道獎;2005年德國慕尼黑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首獎;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大獎。
  5《尋找林昭的靈魂》胡傑

6《生存還是毀滅》 胡傑
  7《天堂花園》艾曉明 胡傑

8《為革命畫畫:戶縣農民畫》艾曉明 胡傑

9《太石村》艾曉明 胡傑
  10《香平麗》 蔣志
  11《高三》 周浩 2006獲第三十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最佳記錄片人道獎」,入選2006年阿姆斯特丹紀錄片電影節及2006年台北紀錄片雙年展。
  12《姐姐》 胡新宇
  13《排骨》 劉高明
  14《夜行人》 黎小峰
  15《掙扎》 舒浩倫 2006第三屆REELCHINA 當代中國紀錄片雙年展大獎
  16《美美》 高天 2005年8月韓國光州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2005年10月新加坡華裔電影節展映;2006年柏林電影節展映,西班牙馬德里國際電影節展映,美國真實中國電影節參賽作品,中國第三屆紀錄片交流周,平遙DV國際影展,年德國萊比錫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17《外面》 王我
  18《父親》 曹斐
  19《人面桃花》 杜海濱
  20《田豐傳習館》劉曉津

21《大家庭》 黃靈平

22《改變》 陳玲

23《我想有個家》WANG DA FEI

24《青龍路九號》賀崢

25《夢遊》黃文海

26《房山教堂》徐辛

27《夜行人》黎小峰

28《外面》王我

29《蝶變》王逸人

30《小腳人家》白卜旦


2006年
  1《我雖死去》胡傑
  2《你拿攝影機幹什麼》艾曉明 胡傑

3《活著一分鐘,快樂六十秒》 張戰慶
  4《三里洞》 林鑫 獲得2007中國第四屆紀錄片交流周獨立精神獎(最高獎)。
  5《東》 賈樟柯 2006 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競賽單元「2006開放獎」和紀錄片獎
  6《夢遊》 黃文海 2006法國真實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7《告別圓明園》 趙亮 入選2007年第60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8《南京路》 趙大勇2007年第四屆紀錄片交流周評委會獎
  9《木幫》 於廣義2007 首屆韓國首爾數字電影節導演獎與影評人獎
  10《浩然是誰》 楊弋樞 參展香港國際電影節,選今年的第59屆瑞士洛加諾國際電影節Filmmakers of Present單元等
  11《蛻變》 楊幹才 王毅 參加第十六屆東歐「媒體震撼」國際影視節,獲「最佳長紀錄片獎」
  12《馬戲學校》郭靜,柯丁丁 第29屆法國真實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SCAM獎(2007年),加拿大Hot Docs紀錄片電影節國際展映單元(2007年)
  13《2006,關於我朋友的一切》 郭靜,柯丁丁
  14《天里》 宋田 獲得第17屆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節最佳處女作獎。

15《石山》杜海濱,123分鐘,中韓合拍

16《性、性別與權利:亞洲首屆酷兒研究大會》艾曉明 胡傑

17《人民代表姚立法》艾曉明 胡傑

18《關愛》艾曉明 胡傑

19《中原紀事》艾曉明 胡傑

20《中國村民民影像計劃》

21《達官營》湯曉亮 劉珏欣

22《在城市裡跳躍》范儉

23《董家渡》周洪波

24《中國之夜——工作進行時》睢安奇

25《蛻變》楊幹才 王毅

26《信仰》叢峰

27《火把劇團》徐辛

28《哈佛女孩》胡劉斌

29《鄉愁》舒浩侖

30《離》季丹

31《排骨》劉高明

32《女人五十分鐘》石頭

2007 年
  1《傘…》 杜海濱
  2《秉愛》 馮艷2007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小川紳介獎, 2007中國第四屆紀錄片交流周優秀紀錄獎
  3《和鳳鳴》 王兵2007山形國際電影節弗拉哈迪大獎 馬賽「喬治斯?德?博勒加德獎」
  4《無用》 馬可 賈樟柯2007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記錄片獎
  5《木幫》 於廣義2007 首屆韓國首爾數字電影節導演獎與影評人獎
  6《罪與罰》 趙亮 入選2007年第60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7《龍哥》 周浩 2007
  8《請投票給我》 陳為軍
  9《天堂之路》 李京紅 章樺
  10《無定河》 黎小峰
  11《寒鴉》 張大力
  12《外面》 王我
  13《煤市街》 歐寧 曹斐

14《佛陀巗》田波

15《馬大夫診所》叢峰

16《我是中國人》沈少民

17《敖魯古雅》顧桃

18《南京路》趙大勇

19《我們是省略號》崔子恩

20《夜未央》潘劍林

21《釘子》蔣志

22《熱鬧》王我

23《大音》李娃克

24《親愛的》顧亞平

2008年

1《烏托邦》王逸人

2《小李子》於廣義

3《氈匠老馬一家》查曉原

4《兒科》汪皓

5《誰殺死了我們的孩子》潘劍林

6《麥收》徐童

7《甜蜜的荒漠》石頭

8《廢城》2008年

9《好日子》范坡坡

10《生於2008》范儉

11GAY+HIV+=大瑋? GAY+HIV+=David? 崔子恩

12《長江邊的女人們》馮艷

13《警察與不良青年》 胡新宇

14《東風國營農場》胡傑

15《家譜》楊平道

2009年

1《算命》徐童

2010年

1《通往大海的路》古濤

2《三個女性的自畫像》章夢奇

3《草庵之村》孟小為

4《克拉瑪依》徐辛

5《老唐頭》徐童

2011年

1《垃圾圍城》王久良

2《雨果的假期》顧桃

3《阿仆大的守候》和淵

4《望喜》孟小為

5《飛地上的草房》孟小為


隨便推薦一點吧

故事片部分:

萬瑪才旦導演,代表作《尋找智美更登》《老狗》
趙曄導演,代表作《馬烏甲》《扎賚諾爾》《光男的栗子》
應亮導演《背鴨子的男孩》《另一半》《好貓》
耿軍導演《燒烤》《青年》
彭磊導演《北海怪獸》《熊貓奶糖》《樂隊》
王笠人導演《草芥》《刺青》
刁奕男導演《制服》《夜車》
甘小二導演《山清水秀》《舉之塵土》《在期待之中》
符新華導演《八卦》《客村街》
唐小白導演《動詞變位》《完美生活》
婁燁導演《蘇州河》《頤和園》《春風沉醉的夜晚》
崔子恩導演《舊約》《哎呀呀去哺乳》《少年花草黃》《我如花似玉的兒子》
楊瑾《一頭花奶牛》《二冬》
李睿珺《夏至》《老驢頭》《告訴他們 我乘白鶴去了》
李珞《河流和我的父親》《唐皇游地府》
劉健《刺痛我》《大學城》

紀錄片部分:

王兵《鐵西區》《和鳳鳴》《黑金》《三姊妹》
黃文海《喧嘩的塵土》《夢遊》《西方此去不遠》《我們》
杜海濱《鐵路沿線》《人面桃花》《1428》《傘》
吳昊昊《批判中國》《KUN1行動》《禁止沉默》
季丹《恐成一夢》《哈爾濱旋轉樓梯》《危險巢》
歐寧《三元里》《鐵西區》
薛鑒羌《一次等於沒有》《我年輕時也打老虎》《三隻小動物》
魏曉波《業餘》《生活而已》
趙大勇《南京路》《廢城》
徐童《麥收》《算命》《老唐頭》
顧桃《雨果》《敖魯古雅》
黃偉凱《飄》《現在是過去的未來》
林鑫《三里洞》《同學》《瓦斯》
於廣義《木幫》《小李子》

《電影世界》7月刊將會刊登我的文章《幸好,還有電影和錢無關》,在文中我會盤點2012年上半年的獨立電影。

如果想了解獨立電影資訊,可以關注我們辦的獨立電影節的微博http://weibo.com/duliyingzhan
也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微博http://weibo.com/ycity


近日,畢贛《路邊野餐》刷爆朋友圈,甚至有人形容其「幫助中國電影進步50年」。吹噓有點言過其實,但是國內每年確實都有這麼一兩部電影讓人驚喜,引發討論。它們有共同的特點,大部分是獨立電影,都關注現實問題,都沒有取得很好的票房。


我準備做兩期片單推薦這種類型電影,我叫它「中國新現實主義電影」,或者「中國獨立電影」。為了推薦本期12部電影,我回憶並總結了近幾年看過的獨立電影。這期主要推薦大家不熟悉的第六代(章明、蔡尚君、刁亦男),以及第六代之後的年輕導演作品。


我所說的「中國新現實主義電影」是仿照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的稱謂。在上個世紀40年代中後期的義大利電影界,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電影運動——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這場運動繼承30年代的現實主義運動,以展現現實社會生活為標誌,批判社會不良現象,具體拍攝手法為採用自然光,運用簡單電影語言,還原最本真的世界。


隨後轟轟烈烈的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連同法國新浪潮席捲世界各地,出現了美國「新好萊塢電影」、日本「松竹新浪潮」,台灣、香港「新浪潮」。 這股電影風潮傳入內地,影響了第5代導演早期的創作,之後第6代導演因為種種原因全面吸收了這種形式。也就是現在中國大部分獨立電影採取的形式。

1、郎在對門唱山歌


導演:章明

2011 | 普通話 | 中文/英文 | 103min | 劇情


評述:嚴格來說,這部電影不屬於獨立電影,聽說是當地縣委投錢,以「民歌」為主題讓章明寫的命題作文。影片是很久之前看的,現在依然印象深刻,我覺得在命題的框架之下大膽狗血的虐愛故事本身已經算是完成任務了。


這個故事一如既往是章明熱愛的江邊小城,男女糾纏不清的虐心愛情,只不過紫陽的民歌、風景以及選取的兩個主角讓影片格外清新可人。對於本片的評論也是兩極分化,吐槽後半部分狗血的劇情居多。其實章明的電影一直在男女愛情方面都挺狗血,如《結果》、《秘語十七小時》,像我一樣因為喜歡導演,也就自動滑過了。


2、人山人海


導演:蔡尚君

2011 | 普通話 | 中文/英文 | 91min | 劇情/犯罪

評述:主演陳建斌、陶虹、吳秀波,入圍威尼斯主競賽單元是吸引我看這部片子的動因。看完發現,人山人海的主題、氛圍與我熟悉的《三峽好人》、《落葉歸根》、《盲山》等現實主義題材影片類似。故事反映當代中國社會中的矛盾,並取材於現實生活。導演將曾經發生在貴州山區里的一個真實的追兇復仇事件進行了再創作,捨去了懸疑、刑偵、公路片等一切吸引人的「賣點」,讓影片有一種接地氣兒的質樸,甚至有一種未經琢磨的粗糙感覺。


最後我要提醒大家,盡情忽略大陸公映版的結尾,最好連所有的旁白都一併忽略。「因為這就是一個關於追兇的故事,結局荒誕、絕望、悲涼,如同這血淋淋赤裸裸的現實一樣,不用粉飾,只要真實紀錄,便足矣!」


3、制服


導演:刁亦男

2003 | 普通話 | 中文/英文 | 94min | 劇情/犯罪


評述:《白日焰火》之前刁亦男大多時候做編劇,作為第六代導演他只拍了《夜車》和這部《制服》。後來的《白日焰火》能看到很多前兩部影片的影子。


身為裁縫的王小建意外得到了一位交警留下的制服,出於對社會地位的不滿以及為父籌錢治病的需要,他開始穿上制服,以交警的身份罰款、戀愛。在影片當中,王小建不斷在裁縫與交警的身份當中變換,與其說他扮演交警是為了騙錢,更不如說他是沉醉於交警這種社會角色給他帶來的愉悅感和滿足感。


王小建與鄭莎莎的畸戀是最精彩的部分。與王小建類似,鄭莎莎也在CD店營業員與出台小姐這兩種角色之間變換。鄭莎莎對這一雙重角色的安排非常習慣和適應,以至於當發現王小建的交警身份有假時,她也顯得非常淡定和從容。或許正因為對自己另一種角色的愧意,她無意於揭穿王小建,而是滿足於這樣一種虛擬身份之間的平衡。而當王小建發現她的另一身份時,王也很快從氣憤轉變成默許。


4、透析


導演:劉傑

2009 | 普通話 | 中文/英文 | 100min | 劇情


評述:前一段時間讀安戈的《換肝記》想起了這部片子,過去的器官移植基本都來自死刑犯,所以可以看到影片中處決死刑犯時,附近等待的是器官移植的醫生。從《馬背上的法庭》開始,劉傑導演的影片以法律題材見長。而法律題材的影片也是國內比較稀少的類型,這部片子中的故事出現在中國刑法修訂的交替期,顯得十分可貴。


全片格調樸實,卻隱藏濃厚的沉重感。情節時而緊張、時而平和、頓挫有致。將一小鎮車禍案表現的張力十足,不緩不急的在展示現實的許多醜陋面。情與法的矛盾,法律空洞帶來的無力感,一一呈現。


5、光榮的憤怒


導演:曹保平

2006 | 普通話/雲南話 | 中文/英文 | 105min | 劇情


評述:曹保平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導演,在《李米的猜想》之前的這部影片是他最為寫實的片子。雲南黑井村,熊家四兄弟橫行鄉里,老大粗魯地教訓了來叫板的狗卵、老二是村裡的會計,為人狡詐。老三是陰險的村長,手段狠毒,老四是個不折不扣的流氓,喜歡玩弄婦女。村民們備受欺壓,敢怒不敢言,新上任的村支書葉光榮也苦於抓不到證據,只得一忍再忍,等著找機會一網打盡熊家兄弟。整部影片在雲南方言和村莊的掩蓋下,荒誕的讓人目瞪口呆,節奏感十足,故事一波三折,十分過癮。


6、老狗


導演:萬瑪才旦

2011 | 普通話/藏語 | 中文/英文 | 93min | 劇情


評述:老狗是前段時間剛看的,看完激動不已。儘管影片敘事簡單,節奏緩慢,反反覆復的在一條狗身上製造衝突,但整體看來卻那麼恰到好處,意味深遠。因為和導演萬馬畢業於相同的學校,加之在學校接觸過很多藏族同學,所以對這部片子有別樣的看法。


我知道只有出身藏區的導演和演員才能製作出這樣一部電影,他們面對現代社會衝擊表現出的倔強與掙扎,他們的想法和電影一樣簡單。說話、做事永遠慢半拍;表情、動作看上去有些獃滯;一根筋、大男子主義的讓人無法理解。他們處於喧囂與躁動的小縣城,感覺跟不上這個變化的世界。騎摩托車、騎馬、買賣藏獒、生育價值觀……片中兩代人正好代表如今正在發展的藏區。


7、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


導演:李睿珺

2011 | 普通話/甘肅方言 | 中文/英文 | 108min | 劇情


評述:老人有一個兒子和一個閨女,一個孫子和一個外孫女。他和很多農村老人一樣過著平淡無聊的生活,天天和大家一起在樹下乘涼,打牌,抽煙,閑談。村裡看不見壯年的身影,全是小孩,老人和婦女。兒子,媳婦,女兒對老人也很好,遠嫁縣上的女兒還會時常來看老人,並給他接到家裡過中秋。然而死亡的敏感和兒女漠視老人的情感打破了這種平淡。


老人不願意死後被拉到火葬場化為一縷青煙,他認為村裡湖泊蘆葦盪中的野鴨子是白鶴,認為死了埋在土裡,白鶴會載著他到天上。兒女不理解,老人也只有給孫子和孫女傾訴。然而這種情感卻得到了小孩的相信。在老人看著自己老友的墳,因為家人偷偷的把他埋在玉米地里而被村主任帶人挖走之後,看著棲息白鶴的蘆葦盪子,因為村民要儲存過冬草料而被割掃而空之後。他和孫子做了最後的討論,決定讓孫子把自己埋在湖邊的的樹下。郝傑在《光棍兒》中,用老人的情感生活去反映農村的婚姻狀況。李睿珺在本片中,用老人的死亡問題來反映社會進程中鄉村的傳統習俗受到的摧殘。


8、光棍兒


導演:郝傑

2010 | 晉語 | 中文/英文 | 94min | 劇情/喜劇


評述:回到家鄉、反映家鄉正面臨的問題;非專業演員,用方言說著家鄉的故事,低成本,找親戚朋友幫忙。郝傑的這部處女作和賈樟柯、李睿珺、畢贛一樣,一經出現就讓電影圈泛起波瀾。生猛有質樸的故事,複雜又熟悉的敘事。我的感覺和國外刊物評價的相似:「這部片子也是拍攝導演故鄉的故事,這是一部以中國農村老光棍兒性苦悶為背景的社會現實題材電影。貌似簡單的故事時而讓人捧腹大笑,時而觸目驚心,但至始至終真實得讓你如同身臨其境。」


9、到阜陽六百里


導演:鄧勇星

2011 | 普通話/上海話 | 中文/英文 | 89min | 劇情


評述:這是一部關於春運,關於回家過年的影片,導演原本想拍成《歸途列車》那樣的紀錄片,後來卻拍成了故事片。故事發生在上海,一個依靠出賣信仰得生存的魔都。狗哥在此地錘鍊多年,修得一身的痞氣常能助他矇混過關;謝琴的女兒試著賣力氣討生活,但最終也找到捷徑;最可悲的是謝琴老阿姨,讓女兒過上有尊嚴的生活本是她僅存的信仰,為此她可以忍受各種艱辛和屈辱。而現實無比殘酷,當她發現自己以命相維持的東西已經消失的時候,信仰瞬間崩塌。


我覺得這部片子拍的很好,但是看完卻達不到《歸途列車》帶來的那種強烈衝擊。感覺表現的不深刻,有點隔鞋瘙癢,工整平穩的敘事讓其失去了原有的真實與力量。


10、太陽總在左邊


導演:松太加

2010 | 藏語 | 中文/英文 | 89min | 劇情


評述:尼瑪將親身母親碾壓致死,無法抑制內心的悲痛和自責,帶著滲有母親血跡的一把黃土,隻身磕著等身長頭朝拜拉薩,卻依然沒有消解無時不在的悲痛和自責。返程途中,尼瑪遇見一位坦蕩執著、又空虛失落的老者,兩人穿行在茫茫戈壁灘,相互影響,相互救贖,終於讓主人公重獲新生,將滲有母親血跡的黃土撒在原來釀成慘劇的地方。


影片試圖通過尼瑪的經歷和心靈體驗,探尋和追問生活迷茫和內心失落背後的生存價值和生命意識,引領觀眾與主人公一道找回生命中的陽光。導演松太加介紹,影片將講述和解構一個完全屬於藏民族文化心態的精神故事,並通過展示戈壁沙漠獨特的自然美景,全方位烘托藏地高天厚土之間撞擊靈魂深處的心路歷程,表達藏人坦然面對悲歡離合和死亡本性的處世態度。


11、李文漫遊東湖


導演:李珞

2015 | 普通話 | 中文/英文 | 117min | 劇情/紀錄片


評述:李珞的這部片子是最近看的,和他的《唐皇游地府》一起。這種風格在以前很少看到,導演將劇情片與紀錄片雜糅在一起,甚至出現了很多訪談。這部電影源於「東湖藝術計劃」,以環保訪談進入故事,隨後我們跟隨李文到一個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境,真中有假,假中有真,那些我們熟悉的環境,我們平淡的生活,似乎都隱藏著巨大的秘密。


就像豆瓣網友的評論一樣「多種文本的引用,多個層次的重疊,讓影片顯示出極大的豐富性,而導演特有的不動聲色的、淡然的敘事風格,讓一切渾然一體,既波瀾不驚,又無比有力。」


12、香火


導演:寧浩

2015 | 普通話 | 中文/英文 | 97min | 劇情


評述:寧浩這部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作品很多人沒看過,但是看過的人都覺得是寧浩目前為止最好的電影。從這部電影充滿的野心與才華看出寧浩後來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


一百分鐘的長度,簡單的情節中有官、有警、有匪、有娼、還有看似虔誠的信徒和幾經轉折的主人公——執著的和尚。他執著地要修小村中廟裡的佛像,幾乎到了頑固不化的境地。大師兄勸他到大廟中打理事務並答應給他分紅,二師兄勸他還俗,沒有一個能夠打通他麻木的神經。


他帶著痴狂的勁頭跑到文物處去申請,又在鎮上走家串戶化緣,在警察局被沒收了錢款,幾個「小姐」打算積點陰德的錢他又說什麼都不要。最後卻機緣跑到了一戶人家裡當了驅除陰宅邪氣的風水和尚,並撈了一把。最後好不容易修起了佛像,卻被告知要修路拆廟了。「在看似沒有結局的劇中,每處情節的展開無不直逼我們這個時代的癥結。」


另外,除了以上導演的其它作品,還有幾部片子因為篇幅或估計大家看過就沒有納入榜單。比如王競《萬箭穿心》、高群書《神探亨特張》、鄭大聖《天津閑人》、忻鈺坤《心迷宮》都非常好。


&


我,幾年以後。


中國獨立電影之父,張贊波


第六代導演的片子大部分都屬於獨立電影 張元 賈樟柯 王安全 婁燁 王小帥 路學長 寧浩 ..很多百度一下就很多


我大概是從2016年才開始喜歡上獨立電影的。去年兩個朋友約我周末去看獨立電影,閑著沒事我就答應了。其實那時候對獨立電影沒什麼很強烈的認知,只是大概知道怎麼一回事情。當時看的電影叫《花山道口》,是一部紀錄片,導演是金荻翔,主要講述礦井工人的生活。

電影在一個多媒體教室放映,無論你是誰,不要門票,去了安靜地看就行。去的時候剛開場,整個教室三四個百個座位,差不多已經坐滿了。中途很少有人走開,也沒嘈雜的聲音,雖然環境不如電影院,但是氛圍讓人舒服。獨立電影和商業電影完全是不同的模式,讓人看到的更多的是真實,感動。電影結束,導演在現場,還和現場觀眾互動了很久。只聊電影,不聊八卦,沒什麼商業的味道。

20 世紀90 年代初中國獨立電影剛剛出現時,曾經被籠統地稱為「地下電影」。廣義上講,我們可以把這樣一批獨立於體制之外的電影作品稱之為「獨立電影」

對於商業電影逐漸的套路化讓人審美疲勞後,獨立電影對我又了更大的吸引力。於是我看了徐童的《算命》。

真正來說,這不是部可以用來娛樂的電影,類似於余華的《活著》,它的核心是現實,生活,苦難,宿命,孤獨,但這一切的背後,又是生命極強的彈性和耐力。

歷百程孤獨半生,40多歲的時候碰到石珍珠——她因為殘障,在老家倍受虐待,兩人從此開始一起生活;他們住在北方某個城鄉結合地帶,歷百程以替人算命維生。來找他算命的主顧常常是妓女,她們都各懷心事;因為冬天太冷,又碰上掃黃打非,老兩口回到老家青龍。在那裡,他們去過石珍珠的娘家,又回到歷百程的老宅。春天的時候,他們重新上路,趕赴廟會,等待時來運轉……

故事的情節並不複雜,但是導演徐童卻用了類似於《水滸傳》的章回體來連串整個電影的素材。電影的場景隨人物轉徙,在不同的地域空間提供的社會背景中,讓人看到小人物微不足道,顛沛流離的人生以及其中的人情世故。在這個過程中,它試圖洞徹人性。

故事以算命先生歷百程為核心,鏡頭下展開了社會底層人士的生活狀況。游散了社會邊緣的算命先生,妓女,嫖客,乞丐,小販,沒有一個人是生活富足的。但是他們卻都像野草一般,在背景這樣的鋼筋混凝土的叢林里堅強地活著。

當夜深人靜,妓女和自己的姐妹抱在一起,痛哭流涕,酒後說著內心的孤獨。在徐童的鏡頭下,慢慢回憶自己的往事,像是一首陳年的老歌。乞丐靠著一床被子誰在大路邊上。他們永遠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只是儘力活好當下的每一天。

瘸腿的算命先生回到老家後,還不忘找個小姐親熱一回。每天只能討到幾十塊的乞丐,也會想著去找小姐。當發現暗門已經封閉後,感到黯然失落。鏡頭中的乞丐說,你們可能想不到我們乞丐飯都吃不飽,不會想這些了。但導演似乎感到震驚,其實乞丐也是有慾望的,並且社會上自有匹配乞丐的妓女。

一切不試圖表達價值觀,分誰對誰錯。只是試圖記錄一種現實。社會的邊緣人士便是這樣生活的。當很多人生活在繁華的都市,追求光鮮靚麗的生活,對這樣的平行世界似乎沒有了感知。但社會總有這樣一些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根本無暇顧及有沒有家庭,有沒有事業,有沒有愛好。「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對他們來說是虛幻的,活著,他們已經竭盡全力。

但這些像野草一般堅韌地活著的人,或許不具備很高的素質,卻都是善良的,但同時都是孤獨的。他們能活下去,是靠著生命的本能,自有一種力量支持他們活下去。而不是靠思考生命的命題,充當生活的哲學家。他們要的只是柴米油鹽,要的只是豐盛的一頓晚飯。

在《算命》的鏡頭裡,生活更接近於生存。但那些連飯都吃不飽的人,卻市場洋溢著歡樂和喜悅的笑臉。每次看到,讓人感到慚愧。社會上有太多比我們境遇差太多的人,他們都那麼堅韌的面對生活,我們享有更好條件的人,是不是更該嚮往繁榮。


片名/公共場所


很多時候你基本上很難用正常的審美眼光去觀看賈科長的的影片的。因此在觀看本片之前,我特地想了一下《三峽好人》《小武》《站台》等一些科長過去耳熟能詳的作品。但是我依舊在觀看本片的時候感覺我之前想的太簡單了。https://pic3.zhimg.com/v2-be3ae960062caa0e46c4b13ebd3f5c56_b.jpg

我們總有人會說賈科長的影片太醜陋了,沒有一個電影鏡頭該有的那種美感。為何他總是喜歡這些醜陋的東西呢?難道是為了迎合國際電影節的大環境嗎?聽到這種聲音的時候我就想說一下。賈科長的影片無一例外都是描繪著最廣泛的人民群眾中那些不為人知的角落,可能那些角落就是你我他的最常見的畫面,我們的生活本就是這樣的。難道說所有的電影都千篇一律的描繪著形勢一片大好的景象才是我們的初衷么?很明顯不是的,我們需要美麗的鏡頭來展現我們所嚮往的美好生活,同時我們也需要平實的鏡頭來為我們展示最低層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這兩者缺一不可。

而且這些鏡頭並不醜陋,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生活。因此在觀影過程中的我是有點感觸的。的卻生活並不都是那麼燦爛明媚的。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都有著普通的生活。我們並不是如同鏡頭中描繪的那樣精彩的活著,我們現在所處的或者說曾經所處過的大環境基本上就是最普通的,普通到當你回過頭來觀看他的時候看到的就只有醜陋了。https://pic1.zhimg.com/v2-ddc3131aa568a85a61ef2ebb69ad9c48_b.jpg

但是我們當時認可它的時候卻沒有過這樣的感言。那些被遺忘了的時光現在卻被賈科長提起,因此很多人在脫離了原有的生活環境之後最忌諱的就是對於原來的環境的懷念。因此對於賈科長的片子這些人非常不待見這也就情有可原了。

但是生活卻依舊是他原有的模樣。就如同片中那接車的男人,那位站在鏡頭前略顯拘謹的老大爺。以及後來等車的青年們。如果這些都是演員,哪怕是群演,那麼這就是一部非常偉大的作品。但是中部出現在鏡頭前的那個小胖子一下子把我的這個想法打碎了。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路人。原來本片是紀錄片。https://pic2.zhimg.com/v2-c8cc7a42595139d3405a8db69adcda75_b.jpg

那個戴眼鏡的售票員和王宏偉的相似度一度讓人產生他是王宏偉的親姐姐的錯覺。後來舞池裡面的翩翩起舞的人們基本上將上個世紀邊緣的人們的思潮一下子推到了觀眾的眼前。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對於新鮮的事物難以掩飾的慾望在本片當中暴露無遺。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的人們那種略帶羞澀不敢嘗試的某種狐疑的態度也一併展現。

最後的那個戴眼鏡的看似像社會人的人和好的詮釋了在自帶尊嚴的體系下如何通過墨鏡來掩飾自己心中的那種狐疑與窺探的。基本上從整個片子當中我們看到了最普通無奇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可能不會是那麼的燦爛,但是多了一些生活的真實氣息。的卻,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我並不覺醜陋。因為我們大都不可避免的真實存在過。僅此而已。

希望多一些像科長這樣的導演出來,要不然遺忘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現象工作室好像出了一套碟。大部分都在裡面了


范立新《歸途列車》


周浩,南方周末記者,建議觀看一下非常贊


陳小雨


看過司馬優的紅燈夢,沒有帥哥美女,沒有太複雜的故事,但看完以後思考了很多。


推薦閱讀:

哪些主流的著名導演對獨立電影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求推薦關於:鏡頭語言、場面調度的教材?
在大陸,成為導演容易嗎?需要多長時間過渡?

TAG:獨立電影 | 導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