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戰狼2》送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謝邀。

我打個比方吧:

有個姑娘去相親,對方是個高富帥,讓人心嚮往之,那麼,這姑娘一定會揣摩對方喜好,打扮往這方面靠,「裝鵪鶉」。

但假如自認為絕無可能嫁對方,那姑娘的打扮就會往「自我表達」上走,怎麼穿得開心怎麼來,行為舉止更接近自己的日常喜好,即便是抽煙、喝酒、說粗話也百無禁忌。

再來張全身的:

之前被送到奧斯卡的中國大陸片,不外乎兩種:中國人認為奧斯卡會喜歡的,以及不在乎人家是否喜歡,我們自己就能看著很HIGH的。

前者的典型例子:

後者的典型例子:

早個十來年,中國電影人對於奧斯卡是有執念的。跟諾貝爾獎、奧運金牌啥的一樣,被看做是中國崛起的一個重要指標。

但被冷了那麼多年,心就沒那麼熱切了。個別導演可能還拗著一股勁兒,整體上卻不至於還像過去那麼汲汲以求。

屬於有合適的片子就努力一把,沒合適的片子就自我表達一下的情況。

今年的情況,我覺得是後者。


大家得明白,選什麼片送奧斯卡,誰說了算?
這本質就是官方口味展示嘛。

有人問難道上面不知道選這部拿不了獎嗎?
朋友,拿獎從來就不是最大目的呀。片子選了不是給奧斯卡評委看的,是給國內搞電影和看電影的看的。

核心意義是欽定樣板樹模範「看,在國內拍這種片才可以被送奧斯卡哦」。

所以爭論電影本身的藝術性,爭論《戰狼2》有沒有競選奧斯卡資格,爭論國內還有什麼電影比它更應該送奧斯卡,沒意義。


添加點說明,回復中有幾個人總在糾結於參選奧斯卡到底是國家行為,還是製片方行為。意思是如果是製片方自己送的,就談不上什麼高瞻遠矚,暗示製片方送選就只是這些拍片子的自己想出名而已,並不是什麼改變了國家宣傳方向。我只能說你們太納咿唔。

奧斯卡自打開設以來,就要求參選影片必須是在評選前在美國進行過商業公映的,最佳外國語片可以不在美國本土公映,但只能遞交一部,最佳紀錄片則必須公映至少1周(Academy Awards Nomination)不計算在最佳外語片內。但從沒要求外語片必須是以國家為單位進行送選。

所有參選奧斯卡的影片都是由製片方進行送選的,不分國內國外,所以也談不上什麼看上去的「國家行為」,但作為展示一個國家文化產品的舞台,沒有國家的支持可能被送過去么?真以為那條綠底金龍是吃乾飯的?給中國人看的時候版署和總局會管理影片,送給外國人看的時候就不管了,製片方想怎麼搞怎麼搞,可能么?

========以下為原答案========

我覺得這幾年我國在文化宣傳上真是進步了,其實一起送評奧斯卡的除了《戰狼2》以外,還有《二十二》。這兩部片子都是什麼片子?一部描述現代中國軍隊的國際影響力,一部描述近代屈辱中國的悲傷過去,一起送到國外給人看給人評價就是要讓老外看看「雖然窩囊過一陣子,但是你大爺依然是你大爺」的態度。

送這兩部片子去參評奧斯卡會讓國外的媒體不好報道,讓評委不好評價。評價太低了,會讓人覺得面對反法西斯和揭示戰爭暴行影片不夠重視,不夠政治正確;評價太高了,會讓人覺得中國文化產品輸出開始影響世界,動搖西方文化價值觀。這兩部片子的力量遠遠大於之前老外喜歡的類似黃土系文化或者武俠文化,這是第一次展示了中國的現代文化。第一次開始用「我要向你展示我想展示的」代替了「我要向你展示你們希望展示的」,這是國家自信的表現。

不要以為中國電影人不知道這片子能不能得獎能得什麼獎,人家根本就不是為了得獎去的。得不得獎,能把這兩部片子送出去,就很好,很進步。


如果《戰狼2》不送選奧斯卡的話,在國內根本拿不上什麼獎

嚴肅的說,放在國內,《戰狼2》這種垃圾片,根本入不了下面這些德高望重的評委們的眼

其次,別說影片拿獎了,提名某個演員也是不配的。

因為完全會被下面這些真正的演技派,中國電影的脊樑,冉冉升起的巨星們碾壓!

所以,送選到奧斯卡這種垃圾水獎去參加評選,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良幣驅逐劣幣,沒毛病


我來完整科普一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性質和我國參賽策略。

不知從何時起,奧斯卡有了一種「電影界的奧運會」的形象。而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樣。

奧斯卡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的學院獎,對象是美國電影。英國電影由於語言文化接近,也時常參與其中,但除此之外的其他電影都不是奧斯卡評獎的主要範圍。

最佳外語片獎設立於1947年,完全是出於提高奧斯卡獎的國際關注度的動機。不同於其他國際電影獎和奧斯卡自己的其他獎項,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是按國家(地區)分類,每個國家(地區)每年只能申報一部。

(第一屆最佳外語片獎得主,義大利現實主義大師德西卡的《擦鞋童》)

這種限制非常不科學。首先,電影大國如法國、義大利,時常每年都有很多部優秀作品,而眾多亞非拉小國的電影業卻很不發達。這使得一些電影大國的優秀作品因為名額被占而無法提名,同時客觀上造成了世界各國角逐「電影奧運會」的印象。

其次,在跨國合拍愈發普遍的今天,電影的國籍也愈加難以判斷,於是有了以法國名義參展的土耳其語電影《野馬》,代表香港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這樣的例子。

(《大紅燈籠高高掛》從題材和內容上完全看不出和香港有關)

再次,代表國家來參賽,不可避免的讓這一獎項帶有政治因素。比如去年在川普推出七國旅行禁令後,來自受害國伊朗的《推銷員》不管是不是提名中最好的電影,也必定要拿獎。

一旦「奧運會」這種觀感深入人心後,你知道我國對待奧運會的態度的。首先是舉國體制來爭取好成績:在電影市場化(2002年)之前,中國的提名者多數是製片廠當年的鼎力之作,包括《城南舊事》、《菊豆》、《紅高粱》、《芙蓉鎮》等優秀作品。

2001年,來自台灣地區的《卧虎藏龍》拿下了最佳外語片獎。但這是美國背景的台灣導演的作品,其生產過程和受到的政策影響是和上述幾部電影完全不同的。不過它直接刺激了隨後幾年內地的電影市場和奧斯卡參選電影,也就是武俠大片迭出:《英雄》、《十面埋伏》、《天地英雄》、《無極》、《滿城盡帶黃金甲》。

以《英雄》為節點的市場化之後,一直到《金陵十三釵》為止,選送的作品都是當年成本最大的製作(除了《築夢2008》),可見當時我國的態度:揣度奧斯卡的口味,認為帶有文化獵奇性質的電影是拿獎訣竅,而提名+拿獎就是和奧運金牌一樣的榮譽。

然而多年的努力,只得到了《菊豆》和《英雄》兩個提名(《大紅燈籠高高掛》和《霸王別姬》代表香港獲得了提名),並未換來奧斯卡的垂青。

在2011年的《金陵十三釵》之後,配合領導人換屆和政策觀念的轉變,我國選送電影的標準有了很大變化:從爭取拿獎變為為政策服務(比如打造國際形象),「順便」引導國內電影製作的方向。

在此之後,影片本身的藝術水準不再是第一位,像《紅高粱》、《菊豆》、《芙蓉鎮》這種展現出中國落後醜陋一面的電影在名單中消失,《英雄》、《黃金甲》這種脫離現實的電影也不被採納。所以此後選送的電影一般就兩種:正能量型如《滾蛋吧腫瘤君》,國家形象型如《大唐玄奘》(配合一帶一路)。

(《菊豆》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但正能量不怎麼足)

所以,國家形象+正能量+票房都滿滿的《戰狼2》,肯定是今年的不二之選嘛。

至於我們如何看待,首先要明白奧斯卡是個美國的電影獎,並不是奧運會這樣的無國界榮譽。外語片獎的初衷是吸引國際眼球,因好萊塢的影響力和按國家參賽的機制,以及媒體的宣傳才形成「電影奧運會」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全面深入學習中央精神,深刻領會我國參與奧斯卡的大局觀:對外作為國際形象宣傳的一部分,對內則是告訴國內電影界,什麼樣的電影才是被鼓勵支持的。

---------------------------------

肥嘟嘟看電影 - 知乎專欄

微信公眾號:肥嘟嘟看電影(feidudumovie)


邀請吳京明年一定要來參加金雞獎的評選。


作為2017年華語電影最成功的一部,選擇它作為中國衝擊奧斯卡的影片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至少,要比2015年的《滾蛋吧,腫瘤君》

2016年的《大唐玄奘》

要合適的多。

可是奇怪的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戰狼2》無疑要比《滾蛋》《大唐》口碑好的多。

但是 如何看待《大唐玄奘》代表內地征戰奧斯卡? 有79個回答

為什麼是《滾蛋吧!腫瘤君》代表內地競爭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有91個回答

而在我寫這個回答的時候,本問題已經有了554個回答。

同樣的問題,為什麼偏偏只有《戰狼2》受到了如此大的爭議?

其實,其中的原因,就算不說大家也明白。

我只是在這裡奉勸一些自我定位不是很明智的觀眾以及所謂的影評人。

酸的東西吃多了,牙會爛掉的!


微博里有些回答我覺得很不錯
「反正都選不上,正好強迫評委看一遍《戰狼2》」「這是給美國施加政治壓力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不知怎滴,我忽然想起了《中國合伙人》里的一些情節


首先說,我不認為這是什麼恥辱,結合去年送選的《滾蛋吧!腫瘤君》來看,我倒是覺得這麼搞挺好的,就應該這樣表達一個自己的態度。比送那些迎合西方審美與價值判斷的、專門為「沖奧」而生的片子好多了。

我們雖然得不了獎,但是我們也不在你強大的話語權下面卑躬屈膝。我們自己的價值觀也有存在的價值,我們的自我表達也是一種表達,我們雖然沒有你們奧斯卡那樣的話語權與影響力,但是我們小民生活與國家崛起也都是有自己的電影去表現的。

奧斯卡從來就不是世界性的電影獎項,即使它的影響力做到了世界屈指可數,沒有局限於好萊塢電影,但仍然是一個以英語影片為主的獎項,每年全世界所有非英語國家去爭奪一個「最佳外語片」、剩下的大部分獎項都由英語電影瓜分,由此就可見它的性質。

事實上它也從來沒以柏林戛納威尼斯那樣的國際電影節來要求過自己,也正是因為它沒有像三大國際電影節一樣以藝術性作為主要指標,而是雅俗共賞地以影視工業的角度來衡量影片的整體製作水平,它才會取得如今在全世界影迷心中如此重要的地位。

那為什麼他們英語電影不來參加我們的百花金雞獎的角逐?

還不是因為我們自己菜雞,還不爭氣。電影拍得不咋地,電影節辦得更不像樣子,大花雞獎每頒一次還不夠我們自己人嘲諷的,恐怕連韓國釜山電影節的影響力都比不上,也只有被西方話語權支配的份兒。

因為這種支配的存在,我們拍過多少不中不洋、不倫不類的、意圖討好奧斯卡評委、迎合西方人審美趣味的電影?

—————————————

2001年中國台灣影片《卧虎藏龍》

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最佳原創音樂獎 、最佳攝影獎 、最佳藝術指導獎四項大獎,外加六項提名。

之後,受到刺激的大陸國產片開始了漫長的沖奧之旅,同時也開啟了第一波中國式大片的時代。

2002年《英雄》

此次選送了與《卧虎藏龍》同類題材的《英雄》來競爭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果然不負眾望,獲得提名。《英雄》得以選送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它的視聽效果足以讓中國觀眾拍手叫好。即使在世界範圍內,《英雄》的感官效果也堪稱一流。《英雄》的投資達到3000萬美元,是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中國產影片。

2003年《天地英雄》

看海報感覺就像是延續前兩年那種東方武俠風格的片子。

2004年《十面埋伏》

《天地英雄》的鎩羽而歸併沒有讓國人意識到奧斯卡的口味發生了變化,這一年依然延續著上一年的套路。《十面埋伏》在初期被美國《時代》周刊等媒體和全美影評人協會所推崇,這也是選送此片參與評選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奧斯卡到底是奧斯卡,它對《十面埋伏》的拒絕,詮釋了它自身獨特而傳統的個性,它在用這種很直接的方式宣布,這原本就是美國人自己來玩的電影饕餮,是一場拒絕唱、念、做、打的百老匯歌舞劇。

2005年《無極》

要說選送《十面埋伏》參選奧斯卡還能找到理由,那麼,選擇《無極》就真叫人看不懂了……而當年《孔雀》、《青紅》都比《無極》更具有奧斯卡氣質。也許,可能只是因為它的導演是曾經指導過《霸王別姬》的陳凱歌……

2006年《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是中國武俠片在奧斯卡的最後一次嘗試,因為有《卧虎藏龍》這個離奧斯卡最近的一次經驗,武俠片送審似乎成了中國人的希望。有這麼一個有關中國電影「申奧」的笑話在業界流傳。有國人問奧斯卡的評委,為什麼中國電影這幾年每年都報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但次次落空?評委回答,你們每年都拿同一部電影報名,只不過改了個名字而已!單一的異國風情無法起到決定性作用。中國式大片缺乏人文情懷的致命缺點暴露無遺。

2007年《雲水謠》

連續四年無緣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讓不管是中國導演還是相關機構,才逐漸開始揣度奧斯卡評委的口味,譬如娛樂跟深度要兼顧、三觀端正弘揚人性、外語片要符合美國精神等。然後就有了《雲水謠》……而不是人們期待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或是馮小剛的《集結號》或是《投名狀》。被選送出去首輪即被刷下,人們這時才發現《雲水謠》明顯在藝術上有些乏力,缺乏進入到奧斯卡話語體系的實力。

2008年《築夢2008》

對!你沒看錯,2008年代表內地衝擊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是這部很多人幾乎聞所未聞的《築夢2008》,而不是《南京!南京!》,也不是《赤壁》……據官方的理由:首先該片質量優秀;其次,2008年為中國奧運年,該片可謂點題之作……

據了解,每年能夠決定哪部影片可以代表內地「沖奧」的,就是電影局。電影局方面會組成9人的專家小組,隸屬於電影局的「國際交流處」。評選保密,只出結果,不予解釋。

2009年《梅蘭芳》

《梅蘭芳》它到底好不好?好!

那和《霸王別姬》比呢?············

黎明他到底行不行?行!

那和張國榮比呢?············

2010年《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與《山楂樹之戀》之爭塵埃落定,由前者衝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雖然最終鎩羽,不過,馮小剛對自己影片的認識還是足夠清晰,「《唐山大地震》不是奧斯卡那個范兒的電影,它就是拍給中國老百姓看的。一個電影獎、數億的票房,只能要一個,我肯定選票房。」

2011年《金陵十三釵》

《金陵十三釵》是張藝謀導演的算得上史詩級的戰爭巨作,選送這部影片衝擊奧斯卡,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在商業上都被寄予厚望。它也未能如願以償,止步9強。可見,無論從藝術審美還是社會意識形態上《金陵十三釵》都不符合奧斯卡的口味。(也未見有多符合中國觀眾的口味)

2012年《搜索》

當年,經過電影局組織的9人專家小組進行投票,選擇能代表當時中國較高水平的電影參賽,結果《搜索》得票最高。馮小剛的《1942》和陸川的《王的盛宴》還未公映,於是內地「申奧」爭奪主要在《搜索》《白鹿原》等幾部片中競爭。依然止步9強。

2013年《1942》

雖然《1942》在出征之前就有影評人斷言《一九四二》提名的概率極低極低,甚至如果連初選的前九名都沒進也不意外。但送一部二戰背景的影片參賽奧外,思路沒錯。而代表香港參賽的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9進5,獲最佳攝影與最佳服裝設計兩項提名。

2014年《夜鶯》

不是張藝謀的《歸來》或是《白日焰火》,一部基本都是法國人班底的《夜鶯》踏上了2015年「沖奧」之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部電影算是以西方視角審視中國社會的代表作品,或許正因如此,評選人員會覺得這樣的視角更容易被西方人理解,故勝算較大。

2015年《滾蛋吧!腫瘤君》(電影局對所謂「沖奧」的態度開始顯著變化的一年)

《滾蛋吧!腫瘤君》在2015年暑期檔上映,收穫了不錯的口碑與6億票房。但就「沖奧」來說,這部反映個體小性情的小妞電影,分量著實太輕了。有中國導演不客氣地評價,「這種影片送審是中國電影的認知恥辱。」

(個人覺得這才是舉重若輕的體現,不再是苦大仇深地拿民族仇恨、家國創傷、沉重的歷史暴露給外國人看,也沒有搞一些虛頭巴腦的莎士比亞劇模式的武俠故事、不倫不類的穿東方外衣的西方史詩去糊弄人,這些都被證明了即使能偶爾利用一下人家的新鮮感,新鮮勁一過去人家就不鳥你了,最終只能中外觀眾兩頭都不討好。

拿反映個體小性情的小妞電影去送選奧斯卡,體現當代中國小年輕有悲有喜的真實生活,又有何不可了?奧斯卡沒必要神化。)

2017《戰狼2》

首先,這是有史以來第一部作為有前作的系列電影中的影片被送選的,也是第一部現代軍事題材且故事發生在中國國外的影片,也幾乎是商業性最高且商業化做得最成功的電影。

其次,它並沒有體現任何西方觀眾與評委表示過感興趣的內容(如果說《腫瘤君》在美點映時還算受美國人好評的話),甚至是與其意向相違背的內容。

走這一步,就是說我們已經完全不care你們了,精心送選的西式瓷器您不喜歡、西式絲綢您不喜歡,得嘞你們自個兒玩去吧,我們就乾脆按日常來玩我們自己的泥巴,總有一天能玩出花樣來,不用受您那窩囊氣。

參考資料:

《影視圈雜誌》,2016,3月

豆瓣電影

豆瓣小組

P.S.

不好意思,少放了一個《大唐玄奘》,實際上這才是2016年選送的影片,抱歉之前查錯了資料。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要口碑沒口碑要票房沒票房,不過可以理解為是背負著「一帶一路」的政治使命去的。

殺人書與多蘭劍:如何評價共青團中央微信轉載狐狸晨曦的這篇文章—《戰狼2》沖奧,國產電影無緣奧斯卡跟質量無關?

殺人書與多蘭劍:怎樣評價電影《空天獵》?

關於廣電總局——這是一次雙輸

關於《戰狼2》——向吳京同志學習致敬!(雞湯狗糧の能力者)


對外宣傳唄!

我不相信你們都不懂。

不過我不看好——妄想在美國的地盤上,以中國官方的「中國英雄」來取代「美國英雄」?

——企圖用出自弱勢意識形態英雄,去征服出生在強勢意識形態下的人心?有可能成功嗎?


正如其他答主所言,這宣告了中國電影,正式走向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而不是以迎合好萊塢的「政治正確」作為最高目標。

眾所周知,自從10年《阿凡達》敗給了《拆彈部隊》,奧斯卡的信譽和權威性就已經大打折扣了。而中國人對國外獎項的態度,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慢慢發生了轉變。從01年不惜一切代價的申辦奧運,以及申辦成功後的莫大喜悅;到現在我們探討冬奧會的時候,更多的是關心它本身是否賺錢,是否真的是在扶持貧困的張家口,還是北京又藉機吸河北的血。

我們在這些國際、國外的獎項和賽事面前,變得更加自信了。

在諾貝爾上,中國公民不再只能拿和平獎了。從《三體1》獲得雨果獎,到《三體2》鎩羽而歸,再到《三體3》根本不需要雨果獎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僅僅是幾年的時間,我們對外國獎項的態度,從盲目崇拜和不惜一切代價的追求,變得更加理性和客觀了。

更不要說,奧斯卡本身就只是美國電影的學院獎,他終歸是要迎合美國的觀眾、美國的市場、美國人的口味和價值觀。只不過是因為好萊塢的影響力,使它具備了一定的國際色彩。甚至因此令人誤以為,其中迎合美國人口味的價值觀,是具有普世性了。而隨著印度、韓國和泰國等亞洲各國電影的崛起,奧斯卡和好萊塢,也正在漸漸回歸其原本的位置。

總之,在未來的大熒幕上,我們不只能看到「白人救世主,拯救了亞洲女性,並且與她們隨意的發生性關係」的西方式奔放情節;也能夠看到,「虎落平陽的東方英雄,病倒在了白人美女的懷裡,心裡想的卻全是他犧牲的前女友」這種典型的東方式唯美。


以前總覺得要捧所謂『』國際影星『』,結果國際章人家老外也覺得不漂亮;
使出吃奶的勁拍一個美國神父被中國美女投懷送抱的故事,人家卻嫌倪妮英文講得太多;
所謂國際合作大片就是把中國傳統文化拼接成毫無東方魅力的四不像,為了迎合歐美市場而拍的電影出口轉內銷結果中文台詞幾近白痴,也把國內觀眾當白痴;
那幾年為了奧斯卡送片的名額幾個國內頂級大導演爭得是頭破血流,結果耗盡了大陸最傑出導演的青春和才華,還是沒揣摩出奧斯卡評委的口味和愛好。
罷了,十三億人民喜聞樂見,你算老幾?


官方態度很明確啊。

中餐需要米其林評星?

去你大爺,愛吃不吃。

《戰狼2》的票房在那,那麼多人都喜歡,管你幾個評審爽不爽?

要非說這是商業電影迎合大眾,那怎麼了?

參展電影非得是窮得揭不開鍋的小眾電影?

就為迎合一群文青們那點可憐的自尊?

還有部分,純粹是看不慣主旋律電影。

但凡跟愛國相關,那就是「失去獨立自由思考能力」。

在他們眼裡,好電影的標準是怎樣?

那必須是出品時就無人知曉、演員全都不出名、內容擦邊政治、尺度必須露點、完事兒還遭剪、導演被封殺、電影遭禁播、最後時隔多年才流出網路資源的。

那才是好片,天大的好片。

那一送去參展,別說什麼奧斯卡。

全球所有獎項全都拿一遍!

但那能嗎?

不能啊。

不遭禁了嗎!

所以你說奧斯卡的創立意義,是什麼鼓勵優秀電影人和導演。

對。

但關你啥事兒?

就一看客,丫還嘚嘚瑟瑟。

真喜歡電影的人,奧斯卡得沒得獎自己都會去關注每年的優秀影片。

在那嚷嚷來去的無非是一群「你看我喜歡的電影獲獎了吧,我逼格多高」的人。

上回一人跟我說什麼,中國沒有好電影,好電影都被和諧了。

一開口就是《天註定》。

完事兒一問,《天註定》的導演是誰?

丫都說不出名兒。

問他賈樟柯的電影看過幾部?

「賈樟柯是誰?」

明白沒?

跟你臭顯擺自己看過多少獲獎影片啊,對中國電影如何痛心疾首的。

多數是這類人。

這類人的特點還有什麼呢?

就是一說到揭露人性,他們只知道《熔爐》。

三句話不離韓國電影。

一讓推薦電影就是網上的「人生不能錯過的百部好片!收藏慢慢看」。

但那名單所提及的,他們至少一半沒看過。

你跟他說庫布里克他都不知道是誰。

《肖申克的救贖》和《教父》就是他們最大上限了。

安迪?

主角不是叫肖申克嗎???

嚷嚷著中國電影完蛋了的,多數就是這群人。

所以送《戰狼2》怎麼了?

那還是客氣了。

不滿意下回可是《CCTV新聞大合集》了。


我是利用業餘時間,在知乎上敲字寫文,免費給各位看。時間緊,內容又多,打字快了,難免出現大量錯字,各位就別挑三揀四的了~

在這個問題下,前面已經有很多答主提到了一個問題:奧斯卡不是一個國際電影節,奧斯卡獎不是一個國際性的電影藝術評選活動。

他和戛納、柏林、威尼斯、東京這些國際性、開放性的電影節,不一樣。

這個特徵,也是我首先想到來的,但是既然已經很多答主提到過了,也從各種視角,把這個特點講述的比較全面了。那我就到此為止。

我再補充兩點,沒人講到的特徵。

第一,就是國內電影導演的「較勁」。

國內的製片人和電影導演,肯定都知道奧斯卡獎的這個特徵,那為什麼他們還對這個獎項如此熱衷呢?

主要原因,就是還沒有中國國籍的電影導演或製片人,能以自己製作的長故事片,成功拿到奧斯卡小金人。簡而言之,奧斯卡外語片獎,對於中國國籍的電影導演來說,至今依然是塊處女地。

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中國導演」,這頭銜多有面子啊,尤其是「首位」兩字,分量沉甸甸的,牛叉轟轟的!

因此,許多人想爭取拿這個第一。在這個獎項上,你拿了「首位」,這就意味著,至少在這個小範圍內,張藝謀程凱歌馮小剛都不如你了。

這裡面有一股明顯的攀比、圖慕虛榮的心態。

第二,就是國內電影導演的「國際化」。

中國電影從業者,尤其是導演,也別喜歡走「國際化」路線,在海外揚名了,在國內的身價就高了。這種「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用外國的月亮照耀中國夜空」的現象,在中國電影界,是持續了二十多年的風氣。很多年輕導演最大的夢想,就是「去外國電影節,拿大獎」。

但是,在國外拿獎,不代表就真能實現國際化。而且,在諸如戛納、柏林、威尼斯、東京這些老牌電影節上,我們中國電影導演,基本都是以藝術片拿獎。從當年陳凱歌、張藝謀的《黃土地》、《紅高粱》,到王全安的《圖雅的婚禮》,刁亦男的《白日焰火》,都是純粹的藝術電影。

藝術電影有個特點:他可以拿獎,但爭取不到市場,說的再通俗點,就是捧回一座大獎盃來,但是賣不出好價錢。這些藝術電影,缺乏商業上的賣點,外國片商並不看好他們,別看拿獎了,但是給出的收購價很低。

總體而言,只有北美市場最大,在海外的影響力相對更高。再加上美國又是電影工業的龍頭領跑者,各種原因綜合作用下,就對中國電影導演,產生了一個作用結果:

中國電影導演的「國際化」,其實是「美國化」,中國的所謂「國際級大導演」,其實是「在美國獲得認可和得到發展機會的導演」。

大家對歐洲的法德等國都沒多大興趣了,而是絞盡腦汁的想在美國折騰出動靜來,憑此給自己增加含金量。

而美國本土,一方面並沒有類似戛納、柏林這種成熟、老牌的國際電影節;另一方面,奧斯卡獎的名氣又特別大,中國人對這個獎很有興趣,尤其就導致,中國導演特別在意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獎項了。

現在,《戰狼2》送選奧斯卡,其實也是這種心態作祟。他能否拿到奧斯卡外語片獎,無所謂;但是「《戰狼2》送選奧斯卡」這個新聞有話題性,做道這個效果,已經實現了一些人的基本目的了


我已經給《環球時報》把奧斯卡頒獎後的社論標題想好了。

《單仁平:目的不純的"奧斯卡已經淪為丟人現眼的政治遊戲》

更多精彩標題見微博:


奧斯卡究竟還值不值得被追捧?

奧斯卡獎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的學院獎,評選的對象主要是美國電影。而我們非英語國家送選參賽的是「最佳外語獎」,既然是外語,為什麼不能送選一部在國內喜聞樂見的電影。

網上的批判大體分為兩類:

1、因為戰狼2是一部在國內獲得56億票房的商業片,於是有人認為這一部帶有商業性的電影會髒了奧斯卡的藝術性,去了會丟人。

2、因為戰狼2是一部主旋律軍事愛國的電影,表達了強烈的愛國思想,反愛國的群眾一致認為凡是打愛國情懷的電影都是耍流氓,喜歡這種電影的民眾都是缺乏自主思想意識,沒品味,去了會丟人。

相反的,奧斯卡之所以在眾多電影從業者心中有很高的地位,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它沒有像戛納、柏林、威尼斯這三個國際電影節一樣以電影藝術性為重要指標,而是開放並允許藝術和商業電影一同參與,雅俗共賞。雖說所有非英語國家參賽奧斯卡只為角逐一個「最佳外語獎」,但奧斯卡對商業電影的態度比國內「影評家」的態度包容多了。

而正因為是美國電影為主旋律的獎項,奧斯卡評委是「偏心」的。當初被許多影迷和導演堪稱國內史詩巨著、豆瓣9.5分的《霸王別姬》,被一部一個男人和一家四姐妹發生不可描述的事情的荒誕片——《四千金的情人》所打敗了,簡直不可思議。原因在於那會美國根深蒂固的不想承認,中國電影也有好過美國電影的時候。

另一方又說回來,一味追捧奧斯卡時沒想過奧斯卡的票數也是由一個個的人投的嘛,既然是由人決定票數,自然有可花錢作文章的地方。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哈維·韋恩斯坦。

他的公關手法也被總結為經典三部曲:1、抓准公映時間、在非頒獎季先小規模小範圍的公映,先獲取口碑,在頒獎季再大規模公映。2、密集且專業的宣傳造勢,有一次甚至動用了奧巴馬競選團隊的副經理來幫忙。3、抹黑對手,放大導演、製片人、演員等和對手電筒影有關的人的污點。

而近年來依據中國喜好拍攝的商業片,例如徐錚的囧系列電影,《功夫》、《美人魚》、《智取威虎山》、《戰狼2》無一不獲得國民的喜愛,叫好又叫座。也正因為群眾喜愛這些優秀的商業片,讓中國的電影工業水平不斷進步。撐起國內票房的,是只想簡單看一部好電影的廣大群眾,不是網上罵的毒辣的「影評家」。

成功的商業片帶來的益處遠不止影院叫好和叫座這麼簡單,同時也帶動國產品牌的發展。

例如電影內的植入橋段:

《泰囧》里的新浪微博植入、

《美人魚》里的360手機衛士、

《戰狼2》里的茅台

北汽

AGM戶外三防手機

都是比較自然的植入,在上映期間,這些國產品牌也成為了熱門話題。

電影也屬於一種產品,是屬於眾多電影人的產品,送選《戰狼2》是將奧斯卡作為一個向世界表達的窗口。中國在許多地方已經開始強大起來了,無論是電影,還是國產品牌,而《戰狼2》很好的表達了這一點。

奧斯卡仍舊是全球具有影響力的一個電影盛會,但別忘了它是專為美國電影從業者設立的一個舞台,每年的奧斯卡有超60%的美國人獲得獎項。而我們去參賽的是「最佳外語片」,既然是外語片,就應該有本國的色彩。早年迎合奧斯卡口味的國產電影又有哪部能獲獎呢?多年的鎩羽而歸,上邊難道不知道,不心痛不反思?所以這一次,他們將一部在本國票房、口碑、破紀錄三豐收的年度最佳影片——《戰狼2》拿去送選,又有什麼問題?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個項目,中國大陸的片子只被提名過兩次。
一屆提名五個,這麼多屆也只提名過2次,分別是《菊豆》和《英雄》,導演都是張藝謀。
難度基本與登天無異。
所以這幾年選的片子,都是意義大於內容,態度大於結果。


評論中很怪。

中國電影電視劇最近幾年被小鮮肉們搞得死去活來,那幾個批小鮮肉的帖子熱的不行。說米國片熱血,硬漢,英雄主義,發國片浪漫。中國片就是娘里娘氣。

現在有個拿得出手的熱血男兒的片了,哎?這幫人突然都變成外國人了。

《戰狼2》是個衝出重圍的片,把拆遷話題,軍人的操守,祖國的尊嚴放到一起的片。對現在的國人來說,這種片子難道不應該得獎嗎?或者說,連爭取獎項的權利都沒了?

是跟政治有關係沒錯啊,《變形金剛》不也是跟政治有關嗎,怎麼中國片就不行呢。吳京也說了,有人看外國人英雄主義好,可是覺得中國人英雄主義就不行,你是中國人為什麼就打不死呢?米國大兵可以不死,你一中國人為什麼不死,不合理呀!

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好像不是米國人說的啊。

你們是都移民了吧?移民哪國了報來聽聽唄。

噢!你的罵聲原來是為了促進中國電影的崛起,那請問你一年花多少錢去看幾部中國電影?

實話說,《戰狼2》的表現讓我激動,雖然我不認為它的劇情比其他電影有多妙,但是走出這一步,才有後面的更多步。而不是裝逼的說一些屁話,回頭在另一個帖子里又噴中國電影如何差勁。

————————————————————————————————————

評論里我回的,我覺得挺好就放上來。

為什麼獅群只有一個領袖?因為跟著它有飯吃,做領袖有做領袖的煩惱,跟著它則有自由的誘惑。放到當今,國家強,你才強,國家弱,你神馬都不是。

全世界的國家裡,有幾個能用上電腦的,有幾個能用上最先進的手機的。你能看到的,都是最牛逼的國家,擁有最優越的條件,地球上有230個國家,你能叫出來30個嗎?

這些在網路上BB的人,經歷過索馬利亞嗎,經歷過家破人亡的苦難嗎。不信?去其他國家看看,看看歐美國家的人民用什麼檔次的手機,你真以為他們每個人都有蘋果嗎。我是做遊戲的,我們要考慮其他國家的消費水平好嗎,尤其是手機檔次,還有網路信號!

我年輕的時候也是憤青,甚至你看看我以前在知乎上發的帖子,就知道我曾經多不滿意。但是這些年看到的經歷的,才懂得祖國的強大是全世界公認的事實。說日本靠動漫文化侵略,現在我們已經開始文化侵略他們了好嗎?

睜開你的眼睛,孩子們。


為什麼選送的不是《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

更一記
雖然今年沒有選送,但這部畢導十年磨一劍的曠世巨作還是打動了美國著名大導——馬丁·西科塞斯。2022年,Marty攜全新力作《Dirty Body · Out of Hollywood Show Biz》征戰奧斯卡,最終勇奪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等多項大獎....
真的不是故意黑《無間道》(大誤)


每年九十多個國家報片,除非天朝出了一部在各大重量級電影節突出的片子,不然不管報哪部都是沒有存在感的。

所以還有多少人認真地覺得報片是為了拿獎?還一本正經地討論提名的可能性?這樣的人怕是基本不認得近年奧外都提名過什麼片子吧,其實只是聽個名頭,也根本不關心這個獎項本身藝術標準就是了。

天朝近幾年的報送很明顯只是想告訴大家什麼樣的片子才是主旋律,和電影藝術和拿獎都沒有關係的。從這個角度講,老早就料想到會是ww2,不稀奇了。


推薦閱讀:

電影《瘋狂的麥克斯4》會獲得奧斯卡獎嗎?
為什麼當年《拆彈部隊》勝過《阿凡達》奪得奧斯卡?
張藝謀為什麼沒能獲得奧斯卡?

TAG:電影 | 文化 | 奧斯卡 | 戰狼2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