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最美的古漢語辭彙是什麼?

有很多古代的詞語,字與字組合得很妙,但在如今的文字中就不常見,比如【消夏】【忍冬】這種,美得不得了。讓你印象最深刻的古代詞語是?


輾轉(zhǎn zhuǎn)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國風·周南·關雎》)
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為,輾轉伏枕。(《國風·陳風·澤陂》)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長恨歌》)

繾綣(qiǎn quǎn)
望江漢兮濩渃,心譴綣兮傷懷。(《楚辭·九思·疾世》,某一版本)
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紅樓夢·唐多令》,顰兒詠柳絮)
其去則然,其來則不然,幸為少盡繾綣。(《柳毅傳》)

氤氳(yīn yūn)
天地氤氳,萬物化醇。(《易·繫辭傳下》,某一版本)
淡氤氳篆煙裊,昏慘剌銀燈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既顯微而若通,復氤氳而倏阻。(《紅樓夢·芙蓉女兒誄》)

玲瓏(líng lóng)
瓊枝抗莖而敷蕊,珊瑚幽茂而玲瓏。(《三都賦》)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新添聲楊柳枝詞二首·其二》)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長恨歌》)
俄而祥風慶雲,融融恰怡,幢節玲瓏,簫韶以隨。(《柳毅傳》)


發現了什麼?嗯,這些詞都是既雙聲疊韻。簡單來說,雙聲就是一個詞的兩個字聲母相同,疊韻就是一個詞的兩個字押韻。關於雙聲疊韻,引一段話,比我說要清楚得多:

雙聲疊韻之論,盛於六朝,唐人猶多用之。至宋以後則漸不講,並不知二者為何物。乾嘉間,吾鄉周松靄先生春著《杜詩雙聲疊韻譜括略》,正千餘年之誤,可謂有功文苑者矣。其言曰:「兩字同母謂之雙聲,兩字同韻謂之疊韻。」余按:用今日各國文法通用之語表之,則兩字同一子音者謂之雙聲。如《南史·羊元保傳》之「官家恨狹,更廣八分」,官、家、更、廣四字皆從k得聲。《洛陽迦藍記》之「獰奴慢罵」,獰、奴二字,皆從n得聲,慢、罵二字,皆從m得聲是也。兩字同一母音者,謂之疊韻。如梁武帝之「後牖有朽柳」,後、牖、有三字,雙聲而兼疊韻。有、朽、柳三字,其母音皆為u。劉孝綽之「梁皇長康強」,梁、長、強三字,其母音皆為ian也。自李淑《詩苑》偽造沈約之說,以雙聲疊韻為詩中八病之二,後世詩家多廢而不講,亦不復用之於詞。余謂苟於詞之蕩漾處用疊韻,促節處用雙聲,則其鏗鏘可誦,必有過於前人者。惜世之專講音律者,尚未悟此也。(《人間詞話·未刊稿》)

上面列舉的詞,現在已經很常用了,可能一望之下讀不出很特別的感覺。我從前也沒有特別注意,直到某次和人提到雙聲疊韻。我隨口說,你覺得有沒有既雙聲又疊韻的詞,隨即突然反應出了「輾轉」。之後默誦《關雎》,繼而出聲,愈咀嚼愈覺得妙不可言,箇中滋味大家只能自己領悟了。不過,若是按王國維所言,「蕩漾處用疊韻,促節處用雙聲」,那以《關雎》中的「輾轉」為例,日思夜念的綿延悠長,求之不得的心切焦急,融匯於「輾轉」二字,便是妙處之一罷。

並且,除了雙聲兼疊韻,上面列舉的每一個詞中的兩個字還有著相同的部首。「輾轉」是車字旁,現實的反側與「腸中車輪轉」盡在其中;「繾綣」是絞絲旁,彷彿讓人能觸摸到細密堅韌剪不斷的情思;「氤氳」是氣字頭,讀之能感覺到向上蒸騰向外瀰漫的雲氣(從「因」或「昷」到氣字頭,正好是向上和向外,實在精妙);「玲瓏」是斜玉旁,精細靈動的玉佩宛然眼前。漢字是象形文字大家當然都知道,一個字常常是一部分表音一部分表意大家當然也知道。但是,像這樣的詞,表意的部分恰當妥帖地形容了詞的意思,而於讀音上又雙聲兼疊韻,看著固然舒服,聽著更是美妙,結合在一起則已經無法言說,正可謂「此詞只應天上有」。


稍微補充一下,關於每個詞下面的舉例。當然有我自己的喜好,偏愛先秦,喜歡紅樓。但《長恨歌》與《柳毅傳》中的句子之所以出現,則是因為,「輾轉」與「玲瓏」在前者中都出現了,而「玲瓏」和「繾綣」在後者里都有使用,覺得很有趣,因此放在舉例里中,算是調皮一下罷。


【碎瓊亂玉】比喻雪花。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回:「[林沖]出到大門首,把兩扇草場門反拽上鎖了,帶了鑰匙,信步投東,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而行

雪花紛紛揚揚,好似剔透的美玉碎裂在廣袤的蒼穹間,覆蓋了整片大地,也覆蓋了遊子的鄉夢。
想想都覺得帶有一種清幽的美。

其實有些關於月份的別稱也很美,我百度了一份,就全貼上來吧,當漲知識啦(*^﹏^*)。。。


農曆一月
月正、新正、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肇春、獻春、春王、華歲、歲歲、肇歲、開歲、獻歲、芳歲、初歲、初月、初陽、 孟陽、新陽、春陽、春王、太簇、歲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陬、泰月、謹月、建寅、寅月、楊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 三之日、睦月、上月

農曆二月
如月、梅見月、梅月、麗月、卯月、杏月、酣月、令月、跳月、小草生月、衣更著夾鍾、仲鍾、仲春、仲陽、 中和月、四陽月、四之月、春中、婚月、媒月、大壯、 竹秋、花朝

農曆三月
暮春、末春、季春、晚春、杪春、褉春、蠶月、花月、 桐月、桃月、夬月、嘉月、辰月、稻月、櫻筍月、姑洗、桃浪、雩風、五陽月、桃季月、花飛月、小清明、竹秋

農曆四月
乏月、荒月、陽月、農月、乾月、巳月、畏月、雲月、槐月、麥月、朱月、余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維夏、始夏、槐夏、得鳥羽月、花殘月、仲侶、純陽、純乾、正陽月、和月、麥秋月、麥候、麥序、六陽、榎月、梅溽

農曆五月
仲夏、超夏、中夏、始月、星月、皇月、一陽月、蒲月、蘭月、忙月、午月、榴月、毒月、惡月、橘月、 月不見月、吹喜月、皋月、蕤賓、榴月、端陽月、暑月、鶉月、鳴蜩、夏五、染月、小刑、天中、芒種、啟明、鬱蒸

農曆六月
且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未月、暮夏、杪夏、晚夏、季夏、長夏、極暑、組暑、溽暑、林鐘、精陽

農曆七月
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蘭秋、
蘭月、申月、巧月、瓜月、涼月、相月、文月、七夕月、女郎花月、文披月、大慶月、三陰月、夷則、初商、孟商、瓜時

農曆八月
仲秋、秋半、秋高、橘春、清秋、正秋、桂秋、獲月、壯月、桂月、葉月、秋風月、酉月、月見月、紅染月、南呂、仲商、柘月、雁來月、中律、四陰月、爽月、 大清月、竹小春

農曆九月
菊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剝月、貫月、霜月、長月、戌月、朽月、詠月、玄月、禰覺月、菊開月、紅葉月、季秋、暮秋、晚秋、菊秋、秋末、殘秋、涼秋、素秋、五陰月、窮秋、杪秋、秋商、暮商、季白、無射、霜序

農曆十月
陽月、亥月、吉月、良月、陽月、坤月、正陽月、小陽春、神無月、拾月、時雨月、初霜月、應鐘、初冬、孟冬、上冬、開冬、玄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極陽、陽止

農曆十一月
仲冬、中冬、正冬、暢月、霜月、霜見月、子月、辜月、葭月、紙月、復月、天正月、一陽月、廣寒月、龍潛月、雪月、寒月、黃鐘、陽復、陽祭、冰壯、三至、亞歲、 中寒

農曆十二月
臘月、除月、丑月、嚴月、冰月、余月、極月、塗月、地正月、二陽月、嘉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季冬、暮冬、晚冬、杪冬、窮冬、黃冬、臘冬、殘冬、末冬、嚴冬、師走、大呂、星回節、殷正、清祀、冬素


《莊子·人間世》中有一句「虛室生白

第一次看到的時候就覺得很喜歡。

虛室生白,是道家修行到至高境界後才能夠達到的狀態。人間世篇裡面講「心齋」,心裡的雜念、妄念都被清的很乾凈之後,空靈到了極點,自性的光明就會發生。就像一間暗暗的、雜亂的房子,被清理的非常乾淨和空,光進來了,白而明亮。


和光同塵。



不知詞牌名算不算?一直覺得詞牌名很驚艷。

如夢令
如夢一般的凄婉迷茫。——《雨巷》

西江月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魚玄機

滿江紅
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

更漏子
日日相思更漏殘。——韋莊

憶王孫
芳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

憶秦娥
秦娥夢斷秦樓月,年年柳色,灞上傷別。——李白

清平樂
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

虞美人
恐美人之遲暮——屈平

鵲橋仙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秦少游

浪淘沙
浪奔,浪流!——黃沾

點絳唇
面如傅粉,唇若塗朱——羅貫中

烏夜啼
烏鴉,這夜的碎片,紛紛揚揚——趙振開

青玉案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金庸

謝池春
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與離魂。——歐陽修

漁家傲
白髮漁樵中,慣看秋月春風——楊慎

醜奴兒
左太沖絕丑,亦復效岳游遨,於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世說新語》


每個詞牌名,都有不得不說的故事……


流風回雪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洛神賦》

字面意思就是風吹捲起雪花,在空中迴旋飛舞,《洛神賦》中用來形容洛神的美麗婀娜,盡顯空靈飄逸脫俗之美。

在鍾嶸的《詩論》中,也用來比喻文筆飄逸曲折

「 范 ( 范雲 )詩清便宛轉,如流風回雪。」

「流風回雪」四字,讀之若有清冽之風攜玉塵拂過,涼而不寒,神清氣爽,故最為喜愛(??ω??)??


震來虩虩。


和光同塵


步月
查了下出自南史,第一次在紅樓夢裡看到的。後來讀了杜甫《恨別》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 很喜歡


紅顏


說一組詞吧:
三七是21,九九是81,十九是9/10,二十又七是27。
古漢語讀數字,有一種很深刻的優雅。

看到了么?兩個小於10的(非零)數字a,b放在一起,a&<=b的時候,表示a*b,而倒過來寫,表示a/b,也就是乘法的逆運算。
因為乘法是可交換的,如果三七和七三表示一個數字,那麼這個語法會很冗餘,而用對稱的那一半來表示逆運算,即使是現代人發明了這樣的符號,也依然是驚艷的。
而且相同的數字疊加,表示乘積不表示除法,也是理所應當:因為a/a就是一嘛。

那麼最後一一個例子,二十又七是什麼呢?
乘法(和其逆運算)運算優先。這個數字實際上是複合:2*10+7。又字在這裡表示的是連接一個代數多項式的兩項。而這樣,就可以表示加法。

為什麼沒有減法的表示呢?
因為在只有正有理數的情況下,減法是沒有被完全定義的,比如1-5,就在這樣的認知範圍內沒有解。而且,即便有這樣的定義,那麼也是冗餘的。

一字不多、一字不少,這麼簡潔而本質的數字表示系統,私以為是古漢語配得過它所承載了《九章算術》、《孫子算經》等等同時代最先進的數學的證明。


【薢茩】芵茪,即決明子。又有說法薢茩是菱角,總之是那種種子直棱直角的植物。


同情


道家的「虛靜」
老子:「致虛極,守靜篤。」
莊子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坐忘」、「心齋」。


我來說幾個植物的吧,古代大多數植物中藥名都特別美。
南燭 又名染菽 俗名烏飯樹
陵游 俗名龍膽草
荏苒 俗名白蘇(其實也不錯)
算了,下面直接列:
紫薇 扶桑 辛夷 秦艽 合歡 蔦蘿 菇蔦 重樓
半夏 徐長卿 繁縷 白芷 雲茯苓 杜若 杜仲 紫蘇 紫菀 常山 商陸 雪見 丹若 朝榮 青葙 ……
先列這些我喜歡的。就因此毅然喜歡上了植物。


彳亍
回答一下原因。
這個答案本身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一定程度上,不同的答案反映的不單單是題友的文學背景,也是一種自身的價值取向。諸如鳳凰、氤氳不可謂之不美,只要答友在回答問題時覺得開心就好。
彳亍二字,意在表達一份孤獨和徘徊,是雨巷下的低眉,是華門前的輾轉。孤獨的人,孤獨的心,孤獨的行走,但卻是為了走向不孤獨,走向心靈里的那個美好的Ta。
如此,彳亍二字站在不美好的現實困境,在思索和徘徊中,毅然走向美好,如同一道光射向心扉初開的地方,恍如身在天堂。


逍遙!


凌波微步。
剛開始知道是金庸小說里段譽的絕學,後來知道了是出自《洛神賦》,寫洛神的姿態,凌波微步,羅襪生塵,這種畫面感我以為美到極致。
另外,我覺得一個詞說不完。我覺得這些詞同樣的美不勝收,沒辦法排出高低。打動過我的還有:美人遲暮、靜女其姝、落英繽紛、目送歸鴻手揮五弦等等。


溫乎如瑩,曄兮如華。


推薦閱讀:

漢語有沒有哪個詞形容藍色"茂盛",如蔥翠形容綠色?
「馬虎」這個詞為什麼沒有遵循 33 變調原則,變為 T2T3 調,而是 T3+T0 的組合關係呢?
市面上的英語詞典那麼多,選擇哪一本最適合自己?

TAG:古漢語 | 文學 | 辭彙 | 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