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有什麼用? 我們看小說是為了什麼,有什麼用?


世界上有兩種事值得做,一種是有意義的,一種是有趣的。

看小說就是一種有趣的事情,令人興奮的是,在這個行業里,還有很多人把看小說當成有意義的事情去做,他們前赴後繼地為讀者創作出很多有趣的事情,這在其他行業都是成本極高的,而在小說行業只要作者肯精益求精就總能慢慢摸索到。


比較簡單粗暴的回答是:小說沒有用,我們之所以讀,是因為我們愛讀,而不是因為它有用。

在這個維度下,我們就可以探討一下我們這個急功急利的時代——比如說,伴隨大量現代化產生的,是大量功利主義的人類,他們在任何事情上都講究效益,無法容忍任何一丁點對於時間的浪費。當然我們也可以探討一下成功學對當代人價值觀的深切毒害——比如說,人們越來越相信人生的意義在於獲得巨大的成功,以致於他們為此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生命中再也無法存留詩意的一面。

這樣的探討可能也很有意思,但這不是我要說的重點。

我真正想要說的是:我們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虛幻的世界,而小說的作用是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實。

我這樣講,不讀小說的人,可能完全無法想像,更有可能覺得我瘋了。但是,我其實是認真的。

先請各位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1、你是不是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外部世界的感知越來越弱?

2、請你捫心自問,你覺得自己是真實的自己呢,還是說僅僅是某個由你自己扮演的角色?

3、你有沒有或多或少不敢正視自己的人生?

4、對我們來說,這個世界的真假由什麼決定?

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在母親的臂彎里第一次看到鏡子是一件極為神奇的事情,因為他一下子碰到了人生中兩個最為重大的問題,一個問題是關於真實和虛幻,他分不清鏡中的自己和真實的自己;另一個問題是關於自我和他者,他分不清自己和母親。

而當我們長大,我們自以為解決了這些問題。但實際上,我們可能僅僅是遺忘了這些問題而已。這就像柏拉圖的那個洞穴。我們永遠無法確定,我們就不是在那個洞穴里。

有些人會說,讀小說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並以此鼓勵那些不讀書的人去讀書。這話當然沒錯,但其實不對。

在我看來,閱讀並不總是有趣的,有時候甚至可能充滿了風險。這有點像紅樓夢裡的那一面風月寶鑒,看正面,是紅粉佳人無邊風月,看反面,是白骨骷髏萬境皆空。你是看正面還是看反面,這隻在乎你的一念之間。基於這樣的想法,我覺得,讀書是一件關乎重大,動輒生死立見的事情。

有一種傳統的文學理論告訴我們,小說是對生活的模仿。而好的小說,是對生活最接近的模仿。但是在我看來不然。生活原本就是假的,小說模仿假的東西,永遠無法超脫。所以,好的小說不是對生活的模仿,而是對真相的書寫。

但真相往往殘酷。

所以有些人不愛讀小說。特別是不愛讀真正的小說,因為真正的小說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原來是虛假的,真相原來是如此殘酷。

當然,這個世界的真相其實是有很多種。人們往往看不到,是因為我們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不願意認真的時代里。在這樣的時代里,人類都是三體中所描述的二向箔里的生物。我們不願意在更多維度上理解世界,也不願意在更多維度上思考問題。

你很可能是那種根深蒂固的唯物主義者,不相信物質以外的一切事物。

但我們還可以回憶回憶自己的童年。比如這樣: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再看看周圍面目可憎的成年人。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似乎就丟了一些維度。

人生之路越走越窄,不得超脫,於是只好逃避。逃避真實的自己,也逃避真實的世界。


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有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

——羅曼·羅蘭


寫小說不是有什麼用,他只是人類的本能,每一個人都有「講述」的原始慾望。
你今天上班發生一件事,你覺得很有趣,你有沒有想過回家講給老婆聽?好了,你已經在創作小說了。
所以說,寫小說和看小說,這都是人類的本性,這不需要理由。只有不寫小說,不看小說,才需要理由。
以上說法不是我說的,是OSC說的,可惜暫時找不到這段話,回頭找到了我再引用。


異鄉人A停下腳步,指了指一顆只有半個小時光程的星球對B說,「我跟你打賭,這顆星球一定有幼生低熵體。」
異鄉人B瞄了一眼A指的星球,「我才沒那麼傻。這顆星球位於宜居能量照射區,形成之初獲得了豐富的元素和一氧化二氫,又自行培育了幾十億年的時間,沒有低熵體存在才奇怪。」
A沖B一笑,「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咱們過去看看。」
說著,A和B的身影瞬間出現在同步衛星的盲區。
A看了看計算系統同時發來的低熵體數據,「唉,我還以為會挺有趣的呢,原來就這樣啊。」
B說,「哈哈,好久沒見過這麼幼生的低熵體了,這幫光禿禿的小東西還在糾結弦論。」
「倒是傻乎乎挺可愛的,」A興趣不大的說,「可惜長得不怎麼好看。」
B說,「來都來了,不如看看詳細分析的報告,說不定會有什麼有趣的發現。」
這時計算系統已經把低熵體的主要信息匯總到了報告里。
A翻了翻報告,對計算系統說,「不是說過不用把低熵體自己的歷史記錄總結到報告里嗎,這種幼生的低熵體根本搞不清自己的文明以前都發生過什麼。你就用多維模式取一下這個文明在所有時間裡的數據,存起來就好了。」
計算系統暗自淚目,可是這個文明實在沒啥好說的啊,我這不是為了湊足報告的字數嗎。
「真是幼稚的文明,」B看著報告,嘆了口氣,「實在太容易被看透了。雖然群體結構產生了個體結構所沒有的功能,但是對這70億個小東西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簡單地分析,馬上就得出了群體運行的規律。」
「看起來真的沒有什麼好玩的。走唄。」A說。
「等一下!」B翻著附錄部分,突然叫道。
「你看,」B指著附錄中「存在副產物」一欄,「這群小東西搞出了一些這個宇宙不存在的規律!」
A看向B所指的章節,「哇,『一顆小草為了報恩變成了一個低熵體?!』『一個低熵體努力努力的汲取宇宙的力量修鍊然後就一直活下去了?!』『一張小紙條把這個的星系壓扁了搞沒了?!』」讚歎了一下,又皺了皺眉頭,「可是,這些規律沒有辦法在宇宙里運行啊。」
「怎麼沒有辦法,原來是一群這麼有趣的小東西。」B微笑的指著附錄後面的引用文獻說。

回到原題來。
「小說有什麼用?我們看小說是為了什麼,有什麼用?」
因為我們身處的世界逃不出宇宙規律的掌心。因為除卻我們身處的世界還有另外的世界。因為這些世界不被宇宙規律所預料。因為這些不被預料的世界就存在於我們這些低熵體的頭腦中。所以要把它們記錄下來。
每一個小說都是在構建一個有差錯的世界。我熱愛閱讀這樣的小說。
因為它們漏洞百出。所以它們精彩絕倫。

以上。


羅伯特麥基在《故事》裡面說得挺清楚了:

人類對故事的胃口是不可饜足的。設想在地球上的普通一日,有多少故事在以各種形式傳送著:翻閱的散文書頁、表演的戲劇、放映的電影、源源不斷的電視喜劇和正劇、二十四小時的報刊和廣播新聞、孩子們的睡前故事、酒吧內的自吹自擂、網上的閑聊。故事不僅是人類最多產的藝術形式,而且在和人類的一切活動——工作、玩樂、吃飯、鍛煉——爭奪著人們每一刻醒著的時間。我們講述和傾聽故事的時間可以和睡覺時間相提並論——即使在睡著以後我們還會做夢。為什麼?我們人生的如此之多的時間為什麼會在故事中度過?因為,正如評論家肯尼思?伯克所言,故事是人生的設備。

日復一日,我們在尋求亞里士多德在《倫理學》中提出的那一古老問題的答案:一個人應該如何度過他的一生?但是問題的答案總是在規避著我們,當我們力圖使我們的手段合乎我們的夢想時,當我們力圖將我們的思想融入我們的激情時,當我們力圖讓我們的慾望變成現實時,那一問題的答案卻躲藏在飛速流逝、難以捉摸的時間後面。我們乘坐一艘險象環生的飛船穿行在時間隧道之中。如果我們想讓飛船暫停以便去捕捉人生的模式和意義,那麼人生就像一個格式塔①[格式塔(Gestalt):源自德文,意思是組織、結構或整體。用在心理學上又譯「完形心理學」,是現代歐美心理學的一個主要流派。此派認為心理現象最基本的特徵是在意識經驗中所顯現的結構性或整體性,知覺不是感覺相加的總和,思維也不是觀念的簡單聯結。——譯者]一樣撲朔迷離:既嚴肅,又滑稽;既靜止,又狂亂;既有意義,又無意義。重大的世界事務完全在我們的掌握之外,而個人事務又往往控制著我們,儘管我們無不努力用雙手牢牢掌握著自己的方向盤。


傳統上,人類一直是基於四大學問——哲學、科學、宗教、藝術——來尋求亞里士多德問題的答案的,試圖從每一門學問中得到啟迪,從而編織出一種人生意義。但如今,如果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誰還會去讀黑格爾或康德?科學曾經是最偉大的闡述者,但如今卻將人生解釋得支離破碎、艱深複雜、令人困惑。誰會不帶譏誚地去傾聽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和政治家的高論?宗教對許多人來說已經變成了一種掩飾虛偽的空洞的儀式。隨著我們對傳統意識形態的信仰日益消減,我們便轉而去尋求我們依然相信的源泉:故事的藝術。


世人對電影、小說、戲劇和電視的消費是如此地如饑似渴,如此地不可饜足,故事藝術已經成為人性的首要靈感源泉,因為故事在不斷地設法整治人生的混亂,挖掘人生的真諦。我們對故事的嗜好反映了人類對捕捉人生模式的深層的需求,這不僅僅是一種純粹的知識實踐,而且是一種非常個人化的、非常情感化的體驗。用劇作家讓?昂努伊爾的話說:「小說賦予人生以形式。」


有人認為這種對故事的渴求只不過是純粹的娛樂,與其說是對人生的探索,不如說是對人生的逃避。但是,究竟什麼是娛樂?娛樂即是沉湎於故事的儀式之中,一直到知識上和情感上都滿足為止。


亞里士多德是以這種方式來論及故事與意義這一問題的:當我們在街上看到一具死屍時,我們是一種什麼反應,但在荷馬史詩中讀到死亡或者在戲劇中看到死亡時,我們為什麼是另外一種反應?因為在生活中,思想和情感是分頭而來的。思維和激情是在我們人性的不同領域中運動的,二者很少協調一致,常常互相抵觸。


在生活中,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具死屍,你馬上會感到一股腎上腺素的衝擊:「我的上帝,他死了!」也許你會在恐懼中駕車離開。在以後冷靜的時刻,你也許會反思這個陌生人死亡的意義,反思你自己必死的命運,反思在死亡陰影之下的生命。這種冥想也許會改變你的內心世界,所以當你下次面對死亡時,你將會有一種全新的、或許更富同情心的反應。或者反其道而行,你也許會在你年輕的時候深刻但不明智地思考愛情,抱著一種理想主義的看法,這一看法使你在一種刻骨銘心而又萬分痛苦的戀情之中受挫。這也許會使你的心腸變硬,造就出一個憤世嫉俗者,在以後的歲月里你會發現仍然被年輕人視為甜美的東西是那樣地苦澀。


你的智力活動為你的情感體驗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種情感體驗會驅使你探求新的認識,並繼而將新的際遇引發的心靈反應重新混合起來。這兩個領域互相影響,不過首先是一個,然後才是另一個。事實上,在生活中,思想和情感融合的瞬間極為罕見,當它們發生時,你以為你正在感受一種宗教體驗。但是,儘管生活將意義與情感分得很清,但藝術卻能將二者統一起來。故事是一種設備,通過它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創造出這種領悟,這種現象便是人們所熟知的審美情感。


一切藝術的源泉都是人類心靈對以下各個方面的最原始的、先於語言的需求:通過美與和諧來解決壓抑和衝突,通過使用創造力來複活被日常事務搞得死氣沉沉的生活,通過我們對真理的本能感知來尋求與現實的關聯。就像音樂和舞蹈、繪畫和雕塑、詩和樂曲一樣,故事是審美情感的最初的、最後的和永恆的體驗——思想和感情的相遇。


當一個想法外面包裹著情感負荷時,它會變得更加強烈,更加深刻,更加難忘。你也許會忘記你在街上看到死屍的日子,但是哈姆萊特的死卻會縈繞你終身。沒有經過藝術加工的生活本身使你陷入迷惑和混亂,但是審美情感能將你所知道的和你所感覺的和諧地融為一體,使你的認識得到升華,並肯定你在現實中的位置。簡言之,一個講得好的故事能夠向你提供你在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那一樣東西:意味深長的情感體驗。在生活中,體驗變得有意義需通過事後的反思;在藝術中,體驗在其發生的那一瞬間馬上就會有意義。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故事本質上是非理性的。它並不是通過枯燥的訴諸理性的論文來表達思想。但這並不是說故事是反理性的。我們祈望作家們都具有意味深長、飽含見識的思想。更確切地說,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交流是直接通過感覺和知覺、直覺和情感來表達思想。它不需要仲裁者和評論者來將這一交流理性化,用解釋和抽象來取代那種不可名狀的感覺和知覺。學者的敏銳固然可以強化趣味和判斷,但我們決不可以將批評誤認為藝術。理智的分析無論多麼清醒,都不可能滋養人們的靈魂。

一個講得好的故事既不是對一個論點的精密推理的表達,也不是對強烈但不成熟的情感的發泄。它的勝利表現在理性和非理性的聯姻上。因為一部既非情感的亦非理智的作品不可能喚起我們的同情、移情、預感、鑒別等更微妙的官能,即我們對真理的與生俱來的敏感性。


本質上,故事表達的是生活為什麼和怎麼改變。一個會講故事的人會著力刻畫這些反對的負面的因素,主角是如何奮力拚搏,如何應對匱乏的資源,做出困難的抉擇,最終發現了真相。所有偉大的講故事好手從人類歷史之初就一直講述著人類在主觀願望和殘酷現實之間的根本衝突。


好故事應當包含普遍的人類真相和人類經驗。然而它們又必須備用全新的、獨一無二的方式講出來,讓觀眾感到他們進入了一個從未涉足的特殊世界,但在這個世界裡,他們又發現了自己。他們和這個新世界中的自己惺惺相惜,通過這種不可能在真實生活實現的,代替全人類貪婪地在故事裡活著。這就是我所認為的激動人心的故事。


我覺得這樣的問題幾乎可以擴展到所有的消遣領域。先讓我先放圖說明

這是眾所周知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除了一般所說的五層以外,還有求知需要和審美需要未被歸入需求層次排列中,但是被認為介於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之間,其中前四者被稱為基礎需求,後三者為生長需求,基本需要在滿足之後不再感到需要,而生長需要的特點是越滿足越產生更強的需要,並激發個體強烈的成長慾望。

我認為小說也好,電影也好,漫畫也好,都首先滿足了人的求知需求和審美需求。對於任何人來說,想要完成所有維度上的自我實現是不可能的,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可能想和運動員一樣在競技比賽中暢快地奪取勝利,一個正在改變世界的程序員其實非常努力的想成為深受異性歡迎的人。介於現實的原因,有些我們想得到的成就是無法真正實現的,終其一生都無法獲得的東西不覺得遺憾嗎,不管怎麼樣,我至少得體驗下。除開各種現實中的體驗活動,精神上的體驗是更加快捷,更加廣泛的。知乎上一度熱門的問題:XX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就驗證了這樣的說法。人們對於別樣的人生擁有超乎尋常的熱情,但是除了現實中就與自己不同的生活,還有更加奇幻詭秘的幻想世界。

如果沒有小說,你怎麼可能在300英里長、700英尺高的被施展了古老的咒語與魔法的絕境長城上與衣櫃對峙;

如果沒有小說,有誰告訴我怎麼才能去樓梯可以自由移動,早餐是由抖M體質的小精靈提供的城堡里上學,而且你的老師還能變成貓;

如果沒有小說,孤山上的嘴炮龍躺在金幣里打滾的時候,精靈王子帥瞎了的從長毛象鼻子上滑滑梯的時候,萬磁王穿上白袍放大招的時候,我們還是面對著一成不變的世界。

正如在《冰與火之歌》中馬胖所說,A reader lives a thousand lives before he dies。The one who never reads lives only one.小說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我認為是自由度最大的敘事詩。你可以用漫長的篇章敘說任何荒誕的故事,可以用隨心所欲的文字來講訴你永遠無法獲得卻欣賞渴望的人生。

我深刻地知道,很多人在看小說的時候有時候會猶豫,會抱有奇特的負罪感,因為畢竟是在浪費時間了,畢竟沒什麼用了。題主也許也是為了給自己的愛好找一個正當的理由,但其實這僅僅是滿足人類本身就有的需求罷了。這世界上有人喜歡看小說,有人喜歡看電影,有人喜歡看漫畫,也許有人不喜歡全部這些,但他可能偏偏喜歡聽人講講家長里短,喜歡在知乎上求知體驗。不同的人對於自己的求知需要和審美需要的偏好是不同的,但無疑例外都有對不同人生的渴望和幻想。

指望小說能帶來完整的知識或者改善一個人的精神是不現實的,相比於看專業書,健身鍛煉,同等時間的看小說能帶來的產出是極低的,但是同時對喜好的人也帶來極大的愉悅。這世界上的所有事都必須要對現實的生活產生作用嗎,人類本來就有必須享受的需求,大大方方的接受它帶來的愉悅,在合理的時間將一部分人生放在其他世界。

畢竟無數個世界在等著你征服,你還猶豫地想知道看小說是為了什麼。


因為一個人只能選擇一種人生,可是我想體驗各種各樣的生活,雖然我從沒後悔過自己的選擇,但我仍想知道每一次面臨選擇的十字路口,如果我選擇了其他的路,會有怎樣的展開
——這是我偏愛寫實小說的原因

當然我也看那種純開腦洞的小說,那就是酷炫有趣的下酒菜了,愉快地消磨時光,有人看劇有人打遊戲,都只是愛好的一種,只是我們這種人選擇的是看書而已


日常生活中,我們一直在處理麻煩,它們就像地鼠,打完一隻又出來一群。雖然打地鼠的過程很煩人,但卻是每個人有且僅有一次的人生。

小說就是讓我們看看,別人是怎麼打地鼠的。有的人遊戲玩得很好,金幣很多,上排行榜,萬眾矚目。有的人打得很差勁,被籠罩在地鼠的陰影里,可能崩潰跟反覆自己過不去,可能索性躺下來享受失敗者的自由,可能認真學習勤加練習夢想一天也能上排行榜。

小說的用處就是讓我們的目光從自己眼前的那隻地鼠上移開,一轉頭看見眾生相。


You know, novels are "useless," really, we don"t have to have them, like food or shelter, but we make them anyway, and making those "useless" things, that"s what separates us from the animals.

--John Williams, author of "Stoner"

如果題主追求的是用處,那麼除非題主是書評人、出版人或者同行,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小說是「無用的」。人類不需要小說就能生存下去,但正因為創造了小說這類「無用的」東西,人才稱之為人。

(我覺得@Joni Y 邀請我回答就是為了讓我引用這句話的( ̄▽ ̄))


小說是造夢的工具。有了夢,再苦澀的生活也多了美好。


其實小說最主要的功能還是娛樂,除了"讓你爽"和"成為你茶餘飯後的談資"之外,真正對一個人的提升有限,遠不如實踐或閱讀專業書籍來的快。

但是,這世界上存在著一些有抱負的小說家,不甘寫那種金迷紙醉、鬥雞走狗類的小說,願意將小說賦予更深刻的內涵,將文學性和批判性完美融合的。

所以,對於這一類小說,我認為是有高於娛樂的價值的,而且它們對人所提供的"用"不是一種直接的、能馬上見效的"用",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不見形跡的"用"。

例如你閱讀《百年孤獨》時,你看到了工業時代外來文化對南美的入侵,獨立於世界文明的南美中,那人與人之間難於逾越的孤獨感。感受到作者將五代家族的宏大敘事最終歸於悲慘結局的憤懣。

閱讀《一九八四》時,你發現一個政府的極權形式形勢原來可以誇張到這樣的地步,你也許會被震撼,轉而反思自己所存在的這個體制,明白思想束縛為何物。

閱讀戈爾丁的《蠅王》,你也許會思考人之本善、本惡,在脫離現有的道德、法律系統下,人性淋漓精緻的彰顯。

讀了莫言的《蛙》,你也許才知道自己父母或祖父母那一代,在計劃生育制度下的經歷有多麼慘痛。

看了博爾赫斯的《虛構集》,你難免讚歎一個人的想像力竟可如此豐富,小說的格局竟可被如此的打破、重組。

總之,每經歷過一次閱讀的體驗你都在:

Broaden your horizons.

小說可以開闊你的眼界,進而影響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會有所增加,拉大了我們對人對事的格局。


小說的情節使你感動、嘆息,或使你恍然大悟,使你震憾,調動著你的思維和情緒。

這樣的閱讀積累,像是世界觀的一種個性化、內在化的調整,雖然無法直接作用於你的工作和生活,但這些調整帶來的豁然和通透,難道不會讓人活的更安心一點嗎?


人擁有的只有其短短一生,平凡而無奈。看一部小說,進入一個世界,感覺就好像多經歷了一份人生,這個人生屬於小說的作者,而且這個世界刺激而有趣。


依我之見,小說這個東西,不看,對人毫無損失,生活依舊繼續;看,你或許可以品味到多幾個人生,回過頭來,生活依舊繼續。


從個人角度來說:

好的小說是inception,可以在潛意識中梳理現實生活中情感和思緒的碎片,等你跳出閱讀的時候,會發現情緒安定了許多。在快的世界裡慢下來,是一種很好的滋養。這是精神方面的解釋。

現實意義上的作用,1.增加談資 2.讀多了,能增加文藝作品的鑒賞能力 3.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體驗不同的經歷

所以,讀小說不是生活必須品,是一種錦上添花的東西。如果說「錦」代表了生活必須品的話,「花」就是點綴。只有錦的話,也足夠溫暖了,為了花捨棄錦的話,稍微激進了點。這就是為何我們一般覺得讀小說沒有用的原因。

從整體角度來說:

小說對於整個人類來說,也起到了情感的儲存與傳承的作用。小說以故事為載體,講述的其實都是亘古不變的人性,愛,死亡,自私,貪婪,奉獻,實際上讓我們動容的都是這些人性,而不是精巧的故事情節。

散文雖然也是表達感情的,但是終究不如「故事」這種完整的呈現更能說明問題。也許許多年以後你已經忘了哭或笑的理由,但是故事還在。它在那裡的話,你就知道我們一直追求和讚賞的東西是沒有變的。

比起傳記來,小說多了一種理想主義的美化/醜化,讓它傳承的感情更強烈,更能吸引人。


沒用。

但弔詭的是,我們努力學習研究,拚命工作掙錢,目的就是為了做這些無用的事:讀小說,聽音樂,看電影,養花,養狗,玩遊戲,八卦,刷知乎,撩妹子……

如果,總是為自己做了無用的事而感到愧疚,那說明你活得肯定很艱難。

爭取做一個無用的人吧。


有興趣答,先挖個坑,請摺疊

藝術的存在本是因為人類內心的情感需要傾訴、需要發泄,藝術的美可以獨立於人生,藝術的魅力在於它的無限可能、無限向上。小說作為文學門類中最複雜、最精確、最深刻的藝術,無用之美壓倒一切。



知乎已經有人回答過這個問題了

A reader lives a thousand lives before he dies,The man who never reads lives only one

--George R.R. Martion


用自己可能體會也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體會的經歷與感悟來指點人類社會,小說家是不自知的醫生,為癬疾不斷的人類社會開出一張張廢方或良方。


看小說對我來說就是看故事,看不一樣的生活。讀到與自己相似的經歷時會有共鳴,讀到截然不同的描述的時候會有種找到了新大陸的感覺。
文學作品大多數都是基於生活,無論是對生活的幻想還是現實生活,在小說里都可以獲得某種「圓滿」,畢竟不可能是完整的寫實,所以故事總會按照某種預設好的套路來走,加上了一些修飾。曾經有那麼一兩年我把自己對現實的逃避都發泄到小說中去,不停地看不停地看,想進入虛幻的世界想別人的故事就可以不過多面對自己的,並且很容易把小說中的描寫帶入到現實生活中去。
後來逐漸減少了看小說的量,學會從旁觀者的角度去揣摩書中的態度,代入感沒那麼強了,於是會收穫一些道理。就算人物是龍傲天瑪麗蘇的設定,總會有一些「為什麼他/她要這樣做?「的道理在。
我相信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尤其是小說,和小說背後的作家寫故事的人,是可以從某種程度上反映這個時代的特徵的。當我們發現言情小說網路小說蔓延的時候,很難不去思考這個現象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寫故事的門檻降低了,以至於任何人都可以寫出自己對生活的幻想,而這些故事能得到大面積的接受也是因為讀者對於這種幻想的認可,他們需要某些美好的東西,比如說少年打怪升級最後登上世界巔峰,或者傻白甜莫名其妙地被高富帥看上之類的。。。


為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們的人生已經如此乏味,通過看小說、電視、電影可以豐富感知,看到自己的另一種可能。
從而激發出新的生機。

有多少青年因為電影而抽煙?
有多少旅遊因為情節而說走就走?
有多少職業因為小說而成為潮流?
有多少人因為小說而學習第二語言?

小說之所以會成為流行,是因為其中的生活狀態優於我們現在所擁有的。
所以霸道總裁可以在言情界橫行,武功高手/名人傳記是男人們日不落的童話。
因為那是另一種可能,一種可以過得更好的可能。
不管距離現實多近多遠,那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因為有了詩和遠方,才能忍受當下的苟且。
當然也可以因為童話,而成就更好的現實。

好的小說讓人有共鳴,是因為人物的某一面與自己何其相像。
原來我是這樣的,原來我可以是這樣的。

小說是現實的投射,但不同於現實。
就像平行世界出現了另一個自己。

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現實太痛苦、枯燥、乏味。
和身體餓了要吃飯一樣,精神餓了要吃小說/電影/電視劇。
畢竟現實生活中沒有哪個朋友/家人/愛人,可以24小時隨叫隨到。
而小說就像不離不棄的另一個自己,永遠安靜,永遠喧囂,永遠美麗。

這就是生理需要,和吃喝拉撒一樣。
解構別人的典型生活,一樣可以收穫晉職加薪技能點。
比算命好用多了,算命是在現有基礎上削減可能性。
所謂命越算越薄,運越算越差就是這個意思。

這是一扇任意門,可以通往夢想的彼岸。
這是命定的邂逅,在歲月的一角蹁躚。


推薦閱讀:

想知道《情人》這本書的最後一句話?
為什麼喜歡舊書?

TAG:小說 | 書籍 | 文學 | 文學鑒賞 | 小說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