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婚姻會更幸福呢?
怎樣的另一半,
怎麼樣的相處之道,
會讓婚姻更幸福?
謝邀。
這問題太大了,我還沒結婚,答這樣的問題,紙上談兵是免不了的。
但我作為旁觀者,觀察周圍人們的婚姻家庭,幸福的那一部分人,大多是因為,雙方都認同並實踐著這三個字:
要知足。
幸福的婚姻各有各的相處之道,不幸的婚姻往往成因類似。說到底,無非是「不知足」三個字作祟。從看到邀請到現在,我想了整整一天,想到各種答案,還是覺得,只有「要知足」這件事是一切的前提。或者說,充分接受現狀。
什麼包容,什麼溝通,什麼體貼浪漫同理心,雖然很重要,但都得靠後放,你先得過了自己心裡這一關。否則,你自以為的包容中,帶著不耐煩的挑剔,你自以為的溝通中,全是太明顯的抱怨。難道對方沒長心,感覺不到你的意圖么?
結婚之前,你可以開出很高的擇偶條件,你可以貨比三家,你可以討價還價,你可以猶豫不決。
結婚了,就是握手成交,錢貨兩清,確認收貨,再無爭議。
出了問題,不是我的錯,都是TA的錯。
是TA從不分擔家務,是TA不夠善解人意,是TA沉溺不思進取,是TA不懂委曲求全。
把舊賬攤開算一算,更是覺得自己委屈得不行了。
我當時要是有錢,還會娶她嗎?
我以前傾倒眾生,怎麼選了他?
要不是我媽催得緊,我才不這麼草率結婚。
早知道結婚這麼煩,我絕對不會走這條路。
可當時,沒人把刀架在脖子上逼你跟TA結婚,就算不情願,也是你自己選的這個人,這條路。
「我是被騙的,當時他答應我,結了婚以後一定如何如何……」
誰讓你當時信了他的鬼話,活該你交智商稅。
「我天天做家務累死累活,他怎麼連油瓶子倒了都不扶一下……」
當年也有人說願意為你洗一輩子的碗,可你嫌人家長得丑,選了現在這一個。
「某某賺了錢現在娶了個20歲的大美女,她在家卻整天邋裡邋遢黃臉婆一個……」
你也可以先立業再成家,可你自己不想延遲滿足。
「某某的老婆每天幫他倒洗腳水,我老婆回家還要我伺候……」
人家願意讓老婆辭職在家做太太,你老婆在外工作賺錢比你還要拼。
知足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知足可以緩解大部分問題。
別對婚姻和對方有太高的期待,婚姻本身並不神聖,也沒有魔法,它不過是一種契約關係。結婚之前,你可以挑別人,結婚之後,你只能管自己。當初的選擇,沒人能替你負責。
婚姻是否能使人更快樂?←推薦 @癮小明 的這個答案。那些數據分析,無一不在說明:幸福是自己給的。想獲得滿足,最好的辦法,就是易於滿足。
互相包容理解,試著為對方作出努力,嚷嚷著他沒結婚前對自己好了的同時,想想你是不是對他也沒有了曾經的柔情蜜意。
出了問題多溝通解決,沒人是你的蛔蟲。
婚姻中沒有附屬者這一身份,這是畸形的。兩個人起碼互相尊重,主內的要讓主外的感受自己也在辛苦著。若兩人都工作好好分配家務,覺得吃虧不就是因為自己累死累活幹完工作還要收拾房間你憑什麼悠哉悠哉看電視這樣的。
總之婚姻是兩個人的,我這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而已,但是溝通是真的超級超級重要的。經營幸福婚姻必須要牢記的10段話
愛情需要海誓山盟,彼此纏綿。婚姻需要彼此相忍,經曆日常。時常,從浪漫餐廳走出來的愛情,常常毀於居家飯廳。所以,愛情是讓彼此愉悅的一種稀有情感,而婚姻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1、愛情不能當飯吃,但不能不吃。 有的人總說愛情不能當飯吃,特別是聽父輩們這樣說,於是如獲至寶奉為聖旨。其實不然,唯美的愛情當然不可能天天有,不能當飯吃,但也不能不吃。任何時候,愛情都應該是婚姻的前提,沒有愛情千萬不要進入婚姻,否則等你結婚後遇到了愛情,你就可能心猿意馬。
2、婚姻要現實,但不等於要俗氣。戀愛可是純感情的,怎麼浪漫怎麼來,你可以不考慮這個那個的條件,只要愛著就好,感覺對了一切就OK。但一旦涉及到婚姻,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則必須要面對一些現實問題,也就是要務實一些。婚姻是一個既要愛情也要麵包的東西,缺一不可。婚姻當然要面對一些現實問題,但不能過於俗氣勢利,比如瞧不起農村人,或只看到外表忘了一個人的內在,或者只想到婚姻能否給你帶來眼前的好處。
3、物質不可少,但要靠自己創造。拜金本身沒有什麼原則性的錯,我也並不反對恰當的拜金,誰不愛錢啊,有了錢啥事都好辦。婚姻要面對柴米油鹽過日子,物質上的東西當然是不可少的。但不能總指望對方的家庭給你現成的富足,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得人好處就必然會受制於人,自己創造的好生活才是真正的好生活,也才值得驕傲。謹記,談婚論嫁,物質不可少,但要靠自己創造,當然不排斥外力的幫助。
4、心理年齡要比生理年齡更重要。結婚前當然要彼此了解,隨著閃婚者越來越多,只看表面就進入婚姻的人越來越多,比如有的女孩想要找一個成熟的男人,於是想當然認為年齡大的男人或外表看起來老成的男人就成熟,一般來說當然是這樣,但現在似乎這生理的年齡越來越不可靠在。很多已過而立之年的男人,其心理卻極其不成熟,處理問題也極其幼稚;而外表看起來老成的男人就更不可靠,外表是最會騙人的,他的心理可能幼稚到極點,根本沒有斷奶,你本指望依靠他,那知道只是找了一個老「兒子」。
5、多接觸多了解永遠不會有壞處。進入婚姻前的戀愛 時間不能光看長短,更有看實質內容,或者說戀愛也要看效率。有的人戀愛三年,卻很少交流,有的人戀愛只有三月,卻每天在交流溝通了解。本質上前者的戀愛時間要明顯短於後者。有的人談了一場馬拉松式的戀愛,卻很少交流。戀愛不交流或少交流,等於是白談一場戀愛。
6、要多交流人生和情感婚姻看法。戀愛是婚姻的前奏,除非你的戀愛目的純粹只是為了玩,根本不想進入婚姻,否則就抓住戀愛階段好好交流,加深對彼此的了解,儘可能多了解對方,不要等到結婚了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他或她是這樣的一個人啊,其實他本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只是你沒有了解罷了。戀愛要多交流溝通,那麼交流什麼?有的人談戀愛時也似乎聊得很熱鬧,似乎很談得來,但可惜的是,全是一些吃喝玩樂的內容,倒像是朋友而不像是戀人,戀人除了交流一些吃喝玩樂的內容,更要交流人生觀、價值觀、婚戀觀。沒有基本一致的人生觀價值觀婚戀觀,將來必定會矛盾不斷,至少你要能認同對方的人生價值婚戀觀。
7、要孝敬父母,但不一定住一起。現在的年輕人,自主意識越來越強,也主張私生活,個性也越來越強,因而即便是自己的父母有進也難於完全溝通互動,畢竟兩代人各有各有精神世界和人生價值觀,有時他們都並沒有錯,只是因為差異導致的矛盾。所以,我的建議是結婚最好能和父母分開住。有的人可能會說,這是否不孝?當然不是,要孝敬父母,但有很多方式,孝敬父母不一定要住在一起,而父母生活不能自理耍要照顧者除外。這一條可能會引來很多年長一些的父輩們的不滿,其實還是應該轉變觀念,為什麼非要跟子女住在一起?為什麼放不開?他們成年了,可以照顧自己,你們的干涉只會添亂,何不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住在一起,你們能做到不過多干涉子女的婚姻家庭生活嗎?如果能做到,那也不妨住在一起。當然,以上只是一個建議,各家有各家的情況,視情況而定吧。一個原則是,子女要孝敬父母,父母要少干涉子女的生活。
8、嫁或娶本地或大城市人要慎重。這句話容易引發爭議,顯然我並不是說本地人或大城市人不好,而是由於本地人或大城市的人由於長年在本地或大城市,總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一種錯覺,潛意識裡有一種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其實是最傷人的。當然,並不是要真的拒絕嫁娶本地或大城市人,只是提醒從外地漂到他人的城市的人在選擇婚嫁對象是要想到這一點,也提醒本地人或大城市的人要注意到這一點,別在無意中傷了你愛的人。
9、什麼都可以攀比唯有婚姻不能。人總會在不知不覺間有攀比心理,這也並不奇怪,你有我也有,很多時候正是這種攀比心理在促使我們去努力上進以趕超比人。工作、學習、事業等等,不妨進行一下攀比,但婚姻過日子,則不要過度攀比,因為日子是過給自己的,不是過給別人看的,何必過度攀比?過度攀比不只是過得很累,也會很多夫妻矛盾的根源之一,比如拿自己的老公或妻子跟別人的比,其實根本沒有可比性,只會引發矛盾。
10、兩人人品好未必就適合做夫妻。女人找老公、男人找老婆,人品當然是第一要看重的,也是一個基本的前提。人品不好的人,不管他或她有多麼的優秀,外表多麼的好,多麼的有錢,多麼的有才,都是白搭。但婚姻就像是穿鞋子,腳好鞋也好,卻並不一定適合。所以,找結婚的對象,除了看人品,更要看你們是否適合,要「門當戶對。當然,這裡說的「門當戶對」是一個泛指概念,是指包括人生價值觀、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的綜合
小編的話:婚姻和愛情的區別或許就在於,愛情只需激情,要的是兩人之間的那種刻骨銘心的感覺。而婚姻卻有著太多的,瑣碎的日常事。圍城裡有句話,婚姻就像是穿在腳上的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腳趾頭知道。
互相認可對方人品和行為方式的人。
我們銀行院兒里總有那種模範夫婦,都是那種老公生病了愛人不離不棄還無微不至的照顧,而這大多是兩個善良的好人,懂得彼此照顧互相欣賞,對生活充滿感恩,也是因為對方值得自己的愛和付出。
我覺得自己首先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值得愛的好人,善良,暖心,實在。
幸福的婚姻需要苦心經營。其中就包括了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包容,有強烈的責任感等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推薦閱讀:
※性格相近,還是性格互補(相反)(比如一個靜,一個動),更適合做情人進一步來說夫妻?
※能否給關注ayawawa的女生一點戀愛建議?
※已經工作的人,除了相親,還有別的方式認識女生嘛?
※女生過三十是不是很難有可能遇到自己真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