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以文字、標語為內容的當代藝術作品?

就是類似以一句話、一句標語為內容的觀念藝術之類的作品。

或者有哪些側重這種表達方式的藝術家?謝謝。


謝邀!
這個話題是我很感興趣的,因為自己的創作也是很關注語言和文字這個主題。我的MFA的thesis 作品就叫做「Broken Language and Assembled Places」,這裡就可以分享一下我research階段研究過的一些作品,都是和語言、文字、標語、符號相關。

中國藝術家有:
徐冰,《天書》1987

我還挺喜歡他的這個英文書法的設計的,有點好玩,而且推廣中國文化嘛。

照著上面的這個26個字母的圖表,應該能夠認全下面這個作品:
The Song of Wandering Aengus by William Butler Yeats,1999
是按照中文書法抄寫了葉芝的詩歌,閱讀的方法是豎行讀(如古體中文),從左至右(如英文閱讀),可以很清楚的看懂最右邊的那一行字是:the golden apple of the sun

還有就是谷文達的作品,收集各國人的頭髮,然後混在一起,製成各種國家的文字,包括甲骨文,意在強調大家作為人類的共同性,各種民族,各種語言,各種文字,用頭髮的融合打亂文化的DNA,所以這套作品才叫做「United Nations」,世界大同。

還有張洹的《家譜》,也是2013年大都會博物館給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做的專展的畫冊封面,徐冰上面提到的兩個作品也在這個展里:metmuseum.org 的頁面

與之形式類似的還有邱志傑的《抄寫蘭亭集序一千遍》

還有一個我很喜歡的邱志傑的作品,《革命話語的紀念碑》, 2007, 16 拓本和水泥立方體, AP 版本, 拓本: 31 1/2 x 31 1/2 寸 (80 x 80 厘米), 水泥立方體: 31 1/2 x 31 1/2 x 31 1/2 寸 (80 x 80 x 80 厘米)

這個作品在 2011年由邁阿密的魯貝爾家族收藏(Rubell Family Collection)收藏,也展出在2013年的《中華28人》群展中。我在Rubell的時候,每次他們都喜歡讓我接客講這個作品,可能因為就我會中文吧,哈哈,於是變成了中國歷史和中文教育課。

那就多說幾句,這個作品在我看來還是挺有意思的。

首先邱志傑選取的這些不同年代的革命話語很有代表性,第一個和第二個也許很多人都認不得了,我來翻譯一下:
1. 「飢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強不凌弱,富不侮貧,貴不傲賤。」出自墨子,春秋戰國時期

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苟富貴無相忘。」出自陳勝、吳廣起義宣言,秦朝末年

再到後來(第5個)李順起義「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

到(第6個) 「法分貧富貴賤,非善法也。我行法,當等貴賤,均貧富。」出自鐘相起義軍宣言,南宋時期,都在強調財富的平等,社會的公平。

再到(第12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毛爺爺的名言,口號內容似乎還好,主要是在文字的形式上大改革了:在1940年,毛爺爺就指出,「文字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加以改革,言語必須接近民眾。」新中國建立後,又在1956年開始文字改革,認為」漢字是一種落後的字體「,所以「必須要改革成像拉丁文一樣的文字」,方便人們學習和辨識,以使其能夠符合其救國的思想。於是,在1956年後,漢字徹底簡化,由繁體成為簡體,閱讀方式由古體的豎行、從右至左,改為了西化習慣,橫行、從左至右。這其中損失掉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是很值得知識分子去討論的。

再到人們比較熟悉的最後一行,很多都出現在我們父輩的真實生活里,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和我們今天的生活狀態,最有意思的是最後一個,鄧小平的名言「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幾乎是推翻了上面幾千年里人們起義的口號要求,允許了貧富差距的存在。而這一句話是影響我們當今生活最大的一句,也是愈演愈烈的一種社會現實。

邱志傑的這個作品可以討論的地方很多,他的這些拓印的口號標語複製了當年的文字和書寫形態,本身就可以當作中文語言的歷史來研究,而選取的口號也代表了時代的更迭,價值觀的改變。這個作品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其實是地上放的那個水泥方塊。

數數看,正好16層,邱志傑在拓印每一塊口號時就會製作一塊正方形的水泥模版,拓印下一塊口號時就會把新的水泥澆灌在上一塊口號的模版上,於是,每一層新的口號都封印住了上一個。這就像王朝的更迭,新皇帝的出現是在推翻上一個王朝的基礎上建立而成的。那些新的口號和觀點,也是如此,建立在推翻之前的要求和價值觀之上的。這種封印舊法的舉動也是很有寓意。歷史的石碑也許就是這樣做起來的,而我們文字的本身歷史也承載了一切秘密。


再來快速說說幾個值得注意的外國藝術家的作品:

John Baldessari 的 「I Will Not Make Any More Boring Art,1971」

這個作品還有個視頻,雖然叫做「我再也不做無聊的藝術了」,但是視頻內容極其無聊。就是老囧一個人在紙上反覆地寫著這句話。鏡頭一鏡到底,看著他慢慢寫完一整張紙。

這個作品挺幽默的,很是Baldessari的風格,諷刺了一種當代藝術的存在,同時又存在這種諷刺里。而且,這種像小孩子做錯了事,罰抄寫一樣的舉動也很有意思。MoMA | John Baldessari. I Will Not Make Any More Boring Art. 1971

還有 Carl Andre的「形態詩歌」,用文字和符號在紙上做雕塑:Carl Andre: The Complete Poems

我的女神Sophie Calle的「 take care of yourself」:Sophie Calle: Take Care of Yourself
她的作品有攝影,有行為,一般都是圖文並茂,語言和文字記錄是她作品的很大一部分。
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我的另一篇回答:令你印象深刻的行為藝術項目有哪些? - 了不起的蘇小姐的回答

還有日本藝術家,清水玲 (Ryo Shimizu)的作品這幾年以文字為載體,用裝置和空間的關係討論了自我和他者的關係。
我很喜歡他的風格,清水玲的作品主要為攝影和裝置,在本科學習建築和設計的他,用他的私人體會和專業視角重新審視日本文化的傳統性,獨特而簡潔的空間感和設計力在作品中的表現不容小視。

然後就是一個我大愛的西班牙雕塑家Jaume Plensa,也常用語言文字為元素做雕塑和裝置。Jaume Plensa
Jaume Plensa, Twenty-nine Palms, 2007 (Photo- Juan García Rosell, IVAM)

他的作品內容很多都涉及了Dualism,還有冥想,追求內心的平靜。
Yorkshire Sculpture Park ,「Spiegel」, designed by Jaume Plensa
他還創作了我覺得我心目中最棒的公共藝術作品, Crown Fountain,具體內容可以看這個:所謂先鋒的公共藝術到底是什麼? - 了不起的蘇小姐的回答

還有William Kentridge 的一些作品,如下圖「Swatchcomp」

還有Tracey Emin的帳篷——「Everyone I Have Ever Slept With, 1963–1995」

當然還有Tracey Emin的尼龍霓虹燈系列

還有室外裝置,韓國攝影師/裝置藝術家 Lee Jung的這套作品(text-based light installations),也可以算是「大地藝術」(Earth Art)的一種。在戶外、林間、大地上完成的裝置作品算是技術含量比較低,這個也是用尼龍LED燈完成的作品,利用了人們的視覺和顏色的冷暖度感知完成了這個作品。

說到了打燈,那也要說著名美國女權主義、概念藝術家,Jenny Holzer的作品。:ART21- Jenny Holzer
她的作品主要討論了女性身份、藝術價值、政府對於信息的監管、公平正義等社會問題,很少有圖像的創作,多半是基於文字和文字的信息。

她的作品大多利用投影技術,燈光技術,在公共場所或者美術館裡,在大面積的建築上投影運動播放的標語。由於她的作品多是活動的,需要觀者看完投影上的字,所以也是對於時間的利用,也是一種與觀者的互動。

還有觀念藝術家Lawrence Weiner的全部作品,都是跟文字和標語相關。Lawrence Weiner,生於1942,是較早使用文字作為作品媒介的當代藝術家。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成為韋納的標誌性作品,他使用最普通的字體描繪出單詞、一些有關聯的圖形和詩般的短句。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韋納的作品常以重要個展的方式展出,包括在美國惠特尼美術館開幕的大型回顧展。
「 as far as the eye can see, 1988」

最後還想說一個跟文字和書法相關的電影《枕邊書》。
Peter Greenaway在1996年拍的「The Pillow Book( 枕邊書)」由英國帥哥Ewan McGregor和鄔君梅主演,可以說是在視覺上驚世駭俗,有好多裸露的鏡頭,但是美術設計也是美的不要不要的。此片得到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讚譽他的人說此片是濃墨重彩、又韻味清雅的文化情色片,討厭他的人說此片是簡單淺薄地販賣了所謂的東方文化闡釋。
我反正覺得很多視覺設計上是可以學習的,很多鏡頭截圖都超美,可以直接做作品。

---------------------
先寫這麼多吧,想到別的再回來補充。
希望對你們有用!
歡迎直接轉此文鏈接去微博和朋友圈,要轉去別的媒體就要私信我同意哦!


多圖預警。以下分類並不絕對,只為方便記憶。

  • 觀念藝術家, 包括 Lawrence Weiner,Joseph Kosuth, 河原溫(On Kawara),Mel Bochner
  • 以Identity Politics和Social Critique為主題的(與觀念藝術很多交叉),如Babara Kruger, Jenny Holzer, Glenn Ligon, Guerilla Girls
  • Calliography類的,徐冰
  • Graphic design一類的,Artsy、DeviantArt上有很多年輕人在做,就不詳述了
  • 其他:荒川修作( Arakawa, Shusaku ), Ed Ruscha,Bruce Nauman

1. Lawrence Weiner,從60年代一直活躍到現在的第一批觀念藝術家。他雖然採用拼貼、裝置、刺繡等各種形式做文字藝術,但他認為這些作品是一種以文字探索空間感的『雕塑』

Lawrence Weiner, ABOVE ABOVE THE MOONLIGHT, 2013

Lawrence Weiner, AN
OBJECT TOSSED FROM ONE COUNTRY TO ANOTHER,1968

2. Joseph Kosuth,觀念藝術先驅,他的熒光文字裝置挺有辨識度。另據說他深受維特根斯坦影響(大霧

Joseph Kosuth, Five Words in Orange Neon (1965)

3. 河原溫 On Kawara,名氣略遜於前面兩人,但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觀念藝術家。他很多作品都是與時間有關的,有些作品一做就是幾十年,主要是以書頁、日曆為媒介的裝置藝術。

On Kawara, "Today Series" (1966 - 2014)

4. Mel Bochner, 也是觀念藝術家,喜歡探索語言與顏色、空間的關係。他的很多作品是類似下圖這樣拼貼的單版印刷,辨識度很高。

Mel Bochner, Nothing (MB4798) (2015)

5. Barbara Kruger, 作品雖不是純文字,但多是以appropriate現存的攝影作品加上文字的形式。主題涉及女權主義、性慾、權力、消費主義批判等等。

Barbara Kruger,Untitled(Your Body is a Battleground), 1989

6. Jenny Holzer, 她的作品類型很廣,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是涉及文字的。她的既做公共藝術類的投影藝術,也做藝術館內地裝置藝術;她既喜歡討論消費主義、公共話語權這類的政治話題,也喜歡玩詭異的文字遊戲。仔細看她的文字,常會落入圈套。太喜歡她,私心多放幾張。

Jenny Holzer, Survival
Series "Protect Me From What I Want"
(Time square,NYC)(1986)

Jenny Holzer, Untitled,
from The Survival Series
(1981)

Jenny Holzer, You
Get Amazing Sensations from Guns,from
Inflammatory Essays (1979-1982)

7. Glenn Ligon,也是以討論身份政治為主,主要涉及同性戀、種族歧視。

Glenn Ligon,Runaways (1993)

8. Guerilla Girls,由一群匿名女權主義藝術家組成的平權藝術組織,以Guerilla Girls為名發表作品。作品很直白,女權、同性戀權益、少數族裔權利等等。(雖然她們很多作品看上去像公告欄宣傳單一樣破爛,但根據我向學校藝術館curator詢問,其實還是要錢的...)

Guerilla Girls The Advantage of Being a Women Artist,(1988)

9. 徐冰,大家都很熟,就不多說了。

徐冰,天書(1987-1991)

10. 荒川修作( Arakawa, Shusaku )。他有個叫Mechanism of Meaning的系列非常philosophical,也非常有趣

Shusaku Arakawa, Mechanism of Meaning, (1963-1971)

11. Ed Ruscha, 第一次在de Young看到下面這幅畫是被放在一堆裝置藝術中間的,看上去是偏graphic design類的波普藝術,後來查了資料,發現他在材料上很創新,再加上他的作品很多取材於大西部洛杉磯生活,活生生的Made in the California印章,也難怪會進de Young了。

12. Bruce Nauman,他很會創造視覺與語言雙關,也很幽默,讓人不禁想起杜尚Anemic Cinema(1926)里那些聰明的動態雙關。

Bruce Nauman,The True Artist Helps the World by Revealing Mystic Truths,(1967)


推薦一個tumblr帳號:http://visual-poetry.tumblr.com
推薦一個中國藝術家:白雙全

一些喜歡的:


John Baldessari:I Will Not Make Any More Boring Art

可惜知乎支持的幾個視頻平台找不到這個作品視頻,下面這個視頻的3:16開始有這個作品的一小段(Baldessari超好玩的這個視頻做的也很有趣全看完也不錯)

視頻封面A Brief History of John Baldessari視頻


每一個詞語都是一個潛在的圖像,反之亦然。文字也可以成為一件藝術作品的主體。

徐冰

徐冰是中國著名的當代藝術家,而他也是一個和文字「糾纏不清」的人,潛心於「徐冰造字」。他創作了一系列和文字有關的作品,在國際上取得了巨大的認可。

藝術家徐冰

徐冰的父母在北大工作,所以他從小就能夠接觸到大量的書籍和文本。「那時候很多書都讀不懂,但還是喜歡去翻一翻、摸一摸。所以,我與書籍和文字之間的關係,很大程度上是這種身體上的經驗,是一種觸覺的。在那個時候,我對書籍本身的內容並沒有多深刻的理解,但對書籍外在的東西卻非常敏感,比如它的裝幀、設計、版本等等,這是我感興趣的地方。」

上世紀80年代,中國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出現了「文化熱」的現象。當時,每一個年輕人對知識都十分渴望,徐冰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但徐冰漸漸覺得,在尋求知識的過程中丟失了自己本身。於是,他想要做一本屬於自己的書。

「我這代開始學寫字時,正值簡化字運動,一批批新字的公布、舊字的廢除,對新字的再更改和廢除,對舊字的再恢復和使用,把我們搞糊塗了。」輪番的文字變革,在他腦海里植入一個概念:文字是可以「玩」的

徐冰《鳥飛了》(局部)

於是1987年,徐冰開始在中央美院10多平方米的房間里,耐心地刻制了4000多個自己創造出來的字。這些字沒有一個是可釋讀的,也就是說全部都是沒有意義的。

數條寫滿無人能讀的「假字」長卷,在展覽室的空間中滿滿地自天傾瀉而下;與之對應的則是平鋪在整個室內地板上,約300本翻開露出滿篇」假字」的線裝書。

徐冰《天書》

這件作品一開始面世的時候褒貶不一,甚至有前輩評價這件作品為「鬼打牆」。徐冰說:「我的文字作品容易讓知識分子、文化人感到不舒服」。

在他看來,《天書》是一本在吸引你閱讀的同時又拒絕你進入的書。它具有最完備的書的外表,它的完備是因為它什麼都沒說,就像一個人用了幾年的時間嚴肅、認真地做了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天書》充滿著矛盾。

與《天書》相反,2012年,徐冰創造了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地書》。《地書》由當代社會的各種表意符號(尤其是網路聊天表情符號)組成,講述了主人公小黒(一個標準白領)一天24小時忙碌風趣的生活。徐冰用當下最流行的圖像語言,展示了當下的生活。

徐冰《地書》


徐冰說:「這兩本看上去截然不同的書有共同之處,不管你講什麼語言,也不管你是否受過教育,它們平等地對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天書》表達了我對現存文字的遺憾;而《地書》則表達了我一直在尋找的普天同文的理想。」

徐冰有很長一段時間在美國生活,他生活在西方,本身卻攜帶著中國的文化。在這種矛盾衝突下,他創造了《英文方塊字》,這種字體已經被日本錄入了字型檔。

徐冰《英文方塊字》

《英文方塊字》將英文字母和中國書法嫁接,培植出了一種充滿智巧和悖論的獨特美學。曾經有人問徐冰,中國人是不是特別不高興,因為他把中文變成了英文。他回答說,其實中國人特別高興,因為他把英文改變成了中文。

徐冰在美國生活的時候,經歷了一件震驚全球的事件——「9·11恐怖襲擊案」。他親眼目睹了兩座大樓倒下。他收集來了廢墟附近的塵埃,但當時徐冰並不知道收集它們幹什麼用,只是覺得它們包含著關於生命、關於一個事件的信息。兩年後當徐冰又讀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著名的詩句時,讓他想起了這包灰塵。於是,他開始構想一件作品——用這些「塵埃」做為裝置的核心材料。

「9·11」廢墟附近的塵埃

在布置好兩列PVC材料模板後,他將塵土噴撒到空中,使它們沉降在畫廊里的鑲木地板上。在揭去模板後,一個古老的禪宗偈語:「As there is nothing from the first, where does the dust collect itself ?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

徐冰《何處惹塵埃》

在徐冰看來,這件作品並非談「9·11」事件本身,而是在探討精神空間與物質空間的關係。到底什麼是更永恆、更強大的。他覺得,一個藝術家的創造力來自於你的激情,就是你對人類命運的關憂。

徐冰的藝術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很大的影響,但是在他看來,傳統很大程度上是死去的東西,你如果不去激活它,它就沒有多少意義,只是存在於那個封閉的圈子裡。我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都要「隨時代」,時代是在不斷發展的,我們要跟得上這個節奏,甚至走到它的前面。

梅爾·博克納(Mel Bochner)

梅爾·博克納是美國最有代表性的觀念藝術家之一,他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用文字、數字和幾何作為其藝術創作的內容。

梅爾·博克納剛到紐約的時候並不是藝術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猶太博物館當保安,時薪1美元。但在下班之後,他從未放棄過畫畫。

他受到了抽象表象主義藝術家和第一代波普藝術家的影響,例如羅伯特·勞申伯格和賈斯培·瓊斯,文字成為了梅爾·博克納藝術創作的基石。

梅爾·博克納的《同義詞字典》系列繪畫, 受到了由英國醫師彼得·馬克·羅吉特所編撰同義詞和反義詞詞庫的啟發。每件作品都是最初的一個單詞後面跟隨著一系列的同義詞,而那些鮮明的色彩則擾亂了觀眾對文字的閱讀。因此,要閱讀他的藝術作品,就要將文字與色彩相結合。

他的《Blah Blah Blah》系列作品已經成了他的代表作品,「Blah」(胡言亂語)這個詞語,也已經成為了他的專屬藝術語言。

他在藝術作品中一直都在探討語言的詮釋與誤讀,正如他在多幅作品中所表達的那樣:「語言是不明晰的」。因此,他藝術作品中的文字通常都很模糊。

與同時代其他那些以文字為創作內容的藝術家不同,博克納意在讓人們去詮釋他的作品,也期待得到不一樣的解答。文字的順序和重複性創建了哲學思考的過程,讓觀者不得不從作品不容置疑的物質性、多變的油彩和顏色,以至玩樂文字的抽象意義間尋找到合適的視角欣賞作品。

珍妮·霍爾澤(Jenny Holzer)

珍妮·霍爾澤也是一位以文本裝置著稱的女性觀念藝術家。她從小就對文本、書籍、公共圖書館這些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這些元素也恰恰成為了她日後創作的重要手段和特色。不得不說,珍妮·霍爾澤的這個經歷和徐冰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

藝術家珍妮·霍爾澤

從藝術系畢業後的珍妮·霍爾澤,首先面對的是實際的生計問題。不得已,她去到了祖父母開辦的醫院裡當上了一名病例記錄員,每天負責將病人的情況列印出來。這些寫滿病情和醫療術語的各類醫用表單看似枯燥乏味,卻激發了珍妮·霍爾澤心中的創作衝動。她開始將那些廢棄的表單卡片進行粘貼重構,創作出了早期以文本為媒介的觀念作品雛形。

珍妮·霍爾澤《黑色願望單》(局部),2006年

1977年,珍妮·霍爾澤創作出了系列作品《常理》。她從大量文獻閱讀中抽取概念,把它提煉成一言半語,再以黑色拉丁字體印刷在白紙上,張貼於美國紐約曼哈頓街區大街小巷。在這件最初以街頭張貼形式出現的作品中,字句首次成為其作品的創作核心。

珍妮·霍爾澤《常理》

這件作品在其後的二三十年間始終延續著,珍妮·霍爾澤將其不斷豐富,也與時俱進地變化著不同的媒介進行展示。從T恤衫、棒球帽,到電子屏、大理石,珍妮·霍爾澤在1995年還推出了《常理》的網路版,在展示給觀眾的同時還能與之互動。

可以說,通過《常理》這件作品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窺見珍妮·霍爾澤所有作品的生髮方式。

珍妮·霍爾澤的藝術融入了人們周邊的生活之中,充滿行人的街道旁、某個司空見慣的指示牌上或是抬頭看到高樓上掛著的電子屏,都有可能出現一句寓意深邃的話語,那可能就是珍妮·霍爾澤帶來的禮物。

珍妮·霍爾澤的話語總是讓觀眾停下來沉思,判斷它的對錯或者引申它的含義。這些句子大都很短,卻非常具有「煽動性」和「穿透力」。

她的作品雖然以語言文字為表意內容,但其本質依然是視覺性的。其作品中的文字載體不只是紙張、書頁,而是創造性地運用任何可能的媒介材料,並恰當地借用了流行文化的某些元素。

霓虹燈的「文字遊戲」

在以文字為主體的藝術創作中,很多藝術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霓虹燈這種表現形式。

  • 布魯斯·瑙曼(Bruce Nauman)

布魯斯·瑙曼是60年代觀念藝術的開路先鋒之一,他的創作範圍十分廣泛,採用霓虹燈符號進行文字實驗遊戲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第一件霓虹燈管裝置作品,就是1967年創作的《真正的藝術家幫助世界揭示神秘真相》(The true artist helps the world by revealing mystic truths)。炫目的顏色、呈螺旋狀的燈管,乍一看像極了酒吧里的招牌。但就是簡單的一句話,卻吸引著觀者的眼睛和神經。

布魯斯·瑙曼在作品中所展現出的不同形式的「語言遊戲」,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維特根斯坦的影響。後者是一名哲學家,他所研究的語言哲學給了布魯斯·瑙曼很大的啟發。

布魯斯·瑙曼一直在說「不」。「不」,是一種不妥協的態度和不隨世俗而去的決心。一如霓虹燈管那紅和藍的兩個「NO」,醒目而倔強。

  • 李貞(Jung Lee)

來自韓國的藝術家李貞把各種各樣的字母霓虹燈擺放在自然環境中,然後用相機記錄下畫面。

用霓虹燈並列擺設的每一句話,都在自然幽暗的背景下發出耀眼的光。這些光芒也恰恰和荒蕪的平原或貧瘠的雪地形成鮮明的對比,產生出了巨大的視覺衝擊力。

她用這種方式來表現現代文化以及現代人用互聯網、手機簡訊和社交網站等越來越不隱秘的方式來交流的趨勢。

這些語句十分簡單,可越是簡單的信息越容易讓觀者產生心理上的共鳴。觀賞者看到這些發光的詞句的同時,也會聯想到自己的經歷。在每個觀者的心中,或許都有想要訴說的對象。借著藝術家李貞的作品,訴說心中愛情。

  • 翠西·艾敏(Tracey Emin)

翠西·艾敏在英國藝術界一直是「爭議」的代名詞,她的創作多以自身經歷與內在情感出發。她的霓虹燈作品也同樣將「愛」作為主題。與上面兩位藝術家不同的是,她的作品皆是以其筆跡為基礎。

翠西·艾敏的作品中,包涵了凄美或是痛苦的複雜性。這些和愛有關的句子,可以被看作是艾敏的自我表白,向她的觀眾、她的情人,甚至是向上帝。

可以說,文字是一個國家、民族的智慧,推動了社會文明的進步。書籍中的文字常常能給讀者帶來力量和思考。同樣的,當文字成為一件藝術品的主體時,它不僅僅有了視覺上的衝擊力,也能夠以另一種方式給予觀者啟發。


閱讀更多原創內容請訂閱微信公眾號「芭莎藝術」(ID:bazaarartchina)


太多了呀。如果說喜歡的話,還可以舉幾例。

Bruce Nauman,特別喜歡。聰明,充滿了貝克特式的荒誕。還有一個作品叫 Eat My Words,每次看到都覺得很好笑。Bruuuuuuuuuuuccceeee.

Ed Ruscha,有點喜歡。非常美國,非常普通,非常可愛。
努力畫得像印刷字一樣的還有河原溫(On Kawara)。

Lawrence Weiner,真正的嚴肅文學。觀念藝術中的觀念。好像除了這類作品之外並無其它類型,不過也好,徹底踐行一個大師應有的做派。

Tracy Emin 也有很多霓虹文字作品,但是不太喜歡。


比如吳山專

其實,書法、印章,是中國藝術家都非常喜歡使用的方式


[圖片]


徐冰,張洹,邱志傑。
徐冰的天書系列,地書系列,新英文書法教室 都是很有意思的作品。

張洹 更多是行為藝術的方式在做作品,早年作品《家譜》跟文字有直接的聯繫。

邱志傑也一直在實踐。

以上三位是我比較熟悉,一下子能想到的。


施勇


徐冰收集了911事件災難現場遺留的灰塵,做了一個《何處惹塵埃》,就是題主所說的用「一句話」做觀念藝術。

不過在這個作品中,除了這句話本身,他使用的材料與表現形式也同樣重要。

房間鋪滿灰塵,顯出兩行字。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徐冰說,他自己收集灰塵的時候並不知道要拿它們做什麼,後來讀到六祖慧能的詩才又想起這些灰塵。

「這件裝置的計劃,2002年提出來後,由於事件的敏感,沒有展覽要接受它。兩年後,才首次在英國威爾士國家博物館的「Artes Mundi藝術 獎」項目上展出。我將在9.11事件中收集到的塵埃吹到展廳中,經過24小時落定後,展廳的地面上,由灰白色的粉塵顯示出兩行中國七世紀的禪語"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展廳被一層象霜一樣均勻且薄的粉塵覆蓋,有寧靜、肅穆之美,但這寧靜給人一種很深的剌痛與緊張之感;哪怕是一陣輕風吹過,現狀都會改變。」


「徐冰在9.11之後虛空的日子裡,從下城收集到的這些灰塵,不僅是具有寓意的;它還包含著那個九月的微風中夾帶的尋常與不尋常的內容,融匯著那一 天所帶來的獨有顆粒:大樓在倒塌中轉化成的粉末,從大樓中散落而出的、如枯葉般的紙片,以及人類質地的灰燼,所有這些在火和力的作用中,融合成一種統一 的、永恆的純粹,並與每日的塵埃混雜在一起。過去10年,關於『自由塔』以及9.11紀念碑的、冗長而毫無結果的爭論中,沒有人注意到,其實這座紀念碑早已在那裡:就是那些塵埃本身。」

徐冰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運用文字做藝術的藝術家,不過其他的大都是比較宏大一點的,不像題主要求的只「一句話」。
如果感興趣,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徐冰對於語言文字是熟識的,手到拈來的,也是偏愛的,
他寫過一本書,《我的真文字》,裡面介紹了他自己的一些經歷,想法,也分別介紹了他的幾部藝術作品,感興趣可以看看。


《囧之天書,祝你笑口常開》

先不寫自己的創作思路。大家先評價看看。過幾天再來寫自己為什麼做這件作品。


某個拿城門樓子大字標語當答案的,這個答案既不符合題意也不幽默,連抖機靈都算不上,看的人尷尬癌發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敏感詞】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一個韓國藝術家JungLee的霓虹燈裝置作品
這題答案下面好多霓虹類的作品。不過我本人還是最喜歡JungLee的這一組,因為她的自然背景和非常「人造」的霓虹標語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對比,同時這種日暮/晨曦的環境也傳達了一種壓抑無力的感情。


頭頂一份責任,腳踏兩隻船

對於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迷茫是需要面對的第一件事。


我今年六月份畢業,剛剛步入社會的我面對社會這片汪洋大海顯得有點手無舉措,我們脫離了小學,初中,高中這些別人早已為我們設計好的軌道,邁入了社會,現在就如同剛剛學會走路的小孩子一樣,自己要跌跌撞撞的行走了。


剛剛步入社會,在學校所學的東西用在社會上難免會有點蒼白無力,但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頭頂一份責任,腳踏兩隻船。當然這裡的兩隻船是指道德的小船和法律的小船。在心中篤行一份責任,堅守道德的底線和法律的底線,只是我們應該做的第一步。

第二,在任何時候要保持謙遜,因為我們剛步入社會,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要永遠保持謙遜,這是我們學習別人的最基本的一份誠意。


第三,不管幹什麼行業,我們要全身心的投入,要學會吃得苦中苦。高中畢業那會,我找到了一份在建築隊的工作,那時候是大夏天,氣溫三十多度,每天重複著同齡孩子忍受不了的苦,但我還是撐了三個月,離開的時候老闆給我翻倍的工資讓我跟著他干,但我還是毅然決然的離開了,因為那並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所以,從那以後,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不管幹什麼,都要有責任心,並且踏實肯干,熬到頭了肯動會有收穫。


第四,要對工作保持足夠的熱情。上班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自己每天的工作是重複單調、枯燥的同一件事,時間長了難免會感到無趣,並且對其失去了熱情。所以,對工作沒有了熱情時,要學會自我調節,自我安慰,這時不妨想想當初找工作時是多麼艱辛,想想現在還有那麼多的大學生還沒就業等等。努力想一些自己曾經艱苦的事情,將自己的心態平衡過來。

第五,要琢磨和做好上司安排的事情。社會跟學校不一樣,在學校里不學習,不努力會有老師在身後鼓勵你,鞭策你,但社會上你不努力面臨的只有被淘汰。沒有一個老闆會手把手的教你這個該怎麼做,那個該怎麼做,老闆們的目的是讓你把一件事情做好,而該怎麼做就是自己的事情了,所以要儘可能的去想自己該怎麼做,實在不會的就請教同事,永遠不要說自己不行!


我的水平有限,目前只能總結這麼一點,但要在社會上混,必須堅持一個原則:頭頂一份責任,腳踏法律的小船和道德的小船,這是最基本的底線,要在社會這片汪洋大海里行駛的更長遠,就不要為了利益而打翻這兩艘小船!


自己瞎寫鬧著玩,不是什麼藝術作品,有人數出來一共有多少個字母嗎?


大家說的都差不多了,我就不重複造輪子了,補充一個吧。

白雙全:

出生於1977年中國福建,他在2002年獲中國香港大學美術與神學學士學位

白於80年代香港回歸前去他的家人移居到香港。他是一個喜歡校準和改造不可控制的事情的跨媒體香港藝術家。偶遇,交談和發現在他的作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每次也反映出他和他的觀眾一些自然的社會參與。

他現時的創作多關於香港回歸前後的世界和東南亞表演藝術的歷史。在他《等一個朋友(無需預約)》(2006)的系列中,他站在一個香港火車站口直到有個他認識的人從裡面走了出來。而在《回家》(2010)中,他站在博物館大堂問途人會否邀請他到家中作客。在2009年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中,他展出的四個系列的主題都是通過藝術家或創意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

《給LC的情書》

藝術家在書店買了四本書,書名的第一個字連起來是「我在想你」。

《$132.30 的神跡》

超市購物小票上面,物品名字的第二個字連起來讀是「信他的人,必得永生」。

作為香港其中一位最有前途和最具創意的觀念藝術家,白雙全用它在香港的日常生活經驗,創作趣味和意味兼備的作品,將日常經驗升華成意料之外的驚喜和偶遇。


推薦閱讀:

你如何看待 Marina Abramovi? 與她的行為藝術?
新媒體藝術是什麼?有哪些知名的作品?

TAG:藝術 | 當代藝術 | 繪畫 | 美術 | 藝術史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