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解高層建築對周圍環境的壓迫感?

在周圍一片不超過三層的中式建築的情況下,如何能夠讓一個8層左右的建築適當的融入其中?有哪些設計手法可以用來消解這種壓迫和不和諧的感覺?


隆重推出法國著名建築師,普利茲克獎得主,新.牛仔褲(誤),Jean Nouvel 先生。他的設計很適合這個題目。Nouvel做過不少試圖消解建築體量感的設計,利用不同材料帶來的光的反射、折射、投射,「愚弄」人們對建築體量的感知。一旦高樓的巨大體量感知被消解,其帶來的壓迫感自然也弱化了。

最早被Nouvel驚艷到是Cartier Foundation大樓。

第一次見到這個項目時其實很不以為然,覺得就是在建築外搭了一個費錢的玻璃架子,直到看到了Nouvel一些文字,和上面這組照片。建築形式完全不是他關心的所在,不同時間和季節的天空、大樹、建築內部都一一反映在這片玻璃介質上,模糊了邊界、連接了內外,承載了時間。你能感知到這棟樓有多大么?並不能。

再之後就見到他另一個高樓提案,也是驚為天人:無盡之塔 (Tour San Fins)。

在巴黎拉德方斯新區的新凱旋門旁,矗立一座形體異常簡單的圓柱形350米塔樓。有趣的地方是,塔樓從下往上使用了許多種材料:黑色不拋光大理石、煤黑色大理石、拋光雲母石、拋光鋁材、拋光不鏽鋼、鏡面玻璃、染色玻璃、印花玻璃和透明玻璃,自下而上,從粗糙到光潔、由實及虛,從而使塔樓消失在天空。Nouvel 自己這樣說:"You don"t quite know where the cylinder begins and ends because it rises from an excavation and dissipates into the sky."

很可惜這個無盡之塔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動工。說個題外話,其相似概念在二十多年後又被回爐,拿來設計了正在進行中的中國國家美術館新館上 -- 這一次不是為了消失,而是打算用許多種不同材料拼出一張水墨畫。

隨著Nouvel越來越有名,他還是獲得了大大小小建造高樓的機會,他自無盡之塔開始的對高樓的突破性思考,也多多少少地進行了嘗試。
比如巴塞羅那的Agbar Tower:

摘一段官網上的介紹:This is not a tower, a skyscraper, in the American sense... Unlike slender spires and bell towers that typically pierce the horizons of horizontal cities, this tower is a fluid mass that bursts through the ground like a geyser under permanent, calculated pressure.(這不是美國式摩天樓…與穿透城市水平天際線的尖塔和鐘樓不同,這座塔樓是流體形態,如同受壓而噴湧出地表的噴泉。)藍色映射著海洋和天空,紅色映射著老城紅屋頂,玻璃百葉的粼粼片光更增添了陰晴晨昏間不確定的朦朧。Agbar Tower就這樣柔軟、曖昧地消解了高樓巨大體量對周圍的壓迫感。


推薦一個案例,重慶沙坪壩三峽廣場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湯樺八十年代的作品。

建築底部與旁邊建築平齊,西側切四十五度角與西側的重慶大酒店呼應。上層部分逐層內收形成陽台。走在下面絲毫感受不到壓抑。整個建築姿態內斂。

附四張騰訊街景地圖。(隨著時間的流逝,銀行標準化店招的設置,它沒有效果圖的那麼純粹,但還是能看出設計者的思想。)

由東向西看,建築在樹的遮掩下隱約露出片段。

走近,看到它與重慶大酒店的關係。(當然,如果你走在人行道上,可能完全注意不到這棟建築。)

走在建築下面,絲毫感受不到建築實際高度的壓抑。

從西向東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4月24日補充:
說個段子吧,這建築分屬兩家銀行,早幾年建築立面是磚紅色。前兩年貌似是建行這邊把立面刷成了米黃,兩家顏色涇渭分明,奇醜無比。後來工行這邊也刷了米黃色,不過兩家刷的時間差幾個月,塗料顏色也有色差,現在能看出立面明顯的分界線。


裙房設計好,只要裙房的尺度適宜,很少有人會專門抬頭去關注你的高層的壓迫感的。

比方說,如果裙房的一層有騎樓,人們走在灰空間裡面,根本就看不到頂上的高層,又何來壓迫感呢。


不超過三層的中式建築,八層的新建建築。
能批准新建八層建築的一定不是歷史文化街區,幾乎不會是老房子。

這樣的描述下我能想像到的情況就是仿古新中式的商業步行街,夾雜一定的居住,然後要新建一個八層的商辦樓。

壓迫的感覺可以用退台,大裙房來解決。明快的顏色也可以,可是本案例周邊都是中式建築。
一般情況下不和諧的感覺需要用對比、統一來解決。
這裡我還是推薦統一風格。(風格統一你來規劃局報建方案通過率也高些。)

坦白說,八層不算太高,也只是剛突破24m限高,並不會帶來特別大的壓迫感,我在方案會和出規劃要點時的經驗就是:
1、外牆要有一定中式的元素,不要完全玻璃、鋁板一鋪到底。八層不高,中式的感覺融入的好還是很容易營造出和諧的感覺。
例如:

2、外牆顏色盡量素雅,採用灰色調一般不會犯錯,雖然造型和顏色的強對比也能形成不一般的效果,但一般不建議使用活潑的顏色。本案裡面周圍都是中式建築,想通過強對比來營造感覺只怕很難。

3、不要為了融入中式就去做仿中式的屋頂,或者豎向構件。雖然有成功作品,但一般效果都比較糟糕。

4、看看規劃要點有無其他要求。


1.精簡體量,葛明老師在《體積法》里就很推崇以儘可能小的體積來介入環境,體積越小影響越小(雖然我只理解了體積法的負50%)。同樣的功能你安排最適量的體積、層高。不要自己拿不準隨意定層高,能靠你自己的本事減下一層來不是樂事么?具體的話,還可以分析一下室外人群和視線關係,拿山牆這種瘦薄的體量去對應視線密集的外部空間。
2.控制視線,既然你覺得高層(其實也不高吧)是有壓迫感的,那就看你有沒有本事把人的視線控制在三層以下了,這可以結合裙房來做。除非你希望讓人仰望。裙房與周圍建築圍合出更舒適的尺度,這個也有人說了。


採用屋頂綠化?


1做合適的裝飾構架,體量材質合適做個過度。
2.體塊下部做細碎。
3.把下部體塊破一下,不做太整。
才疏學淺,匿了。~(≧▽≦)/~


個人認為:
1.首層較大尺度的架空,以及模糊近人尺度範圍的室內外界限;
2.上部可以考慮採用低反射、低輻射的中空low-e玻璃,選好顏色,盡量融入天空。


如果允許,你就多建幾幢,或者在風格上變換一下,旁邊是3,你自己過渡一下,又如335468533。哈哈哈哈,我打醬油的~


推薦閱讀:

有哪些好看的繞樹而建的建築?
學建築一定要去老四校嗎?
適合本科生的建築渲染軟體有哪些?軟體各有什麼特點?
有哪些表面普通但內部卻大有文章的建築?
為什麼建築中的隔牆要盡量上下對應?

TAG:建築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