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傳位詔書,既然放在正大光明匾後面,那會不會有人和侍衛等串通,偷偷拿走修改的可能呢?
朝廷有沒有防禦這個的措施呢?是什麼呢?
(純屬亂想,板磚輕拍)
首先,乾清宮既然是上朝重地,日夜守衛都是十分嚴格的。搭梯子換聖旨的事情驚動過大,類似於現在開起重機進中南海一樣,十分不現實。
其次,聖旨是皇帝御筆加蓋國璽,偽造難度較大。
最後,聖旨一式兩份,正大光明匾額後一份,密寫一份隨駕攜帶,旁人不知。兩份核對上才能生效。第一;守衛森嚴,很難不知不覺拿下來,改完再送回去。
第二;很難改,這麼重要的東西,最次也是五色綾,如果用毛筆寫上去基本上不可能隨意篡改。另外,清代聖旨是有滿漢文對照的,想在筆畫上做手腳幾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就算守衛被收買,拿到了,你仍是改不了,這類聖旨是封死的,打開部分有封泥印記,打開後不可能原樣再封起來,何況封泥上還有皇帝的印章。
第四;聖旨是必須留檔的,留檔的也會被封存秘藏,不到皇帝實在不行,不可能隨便能拿到。
第五;這個比較複雜,這和密旨的作用有關,為什麼不直接立太子?這個和康熙的太子胤礽被廢有關,此後吸取教訓,不早早確定太子之位,但不立太子也有問題,那就是每個人都有希望,這樣相互傾扎打壓會更嚴重,不是什麼好主意。於是就有了確立太子,但不公布,這樣一些資質一般的皇子就死了心了,而有可能被立為太子的少數幾個人也會因為將來是誰難於確定而無法結黨,朝中重臣和其他皇子都不傻,在不知道誰會繼承大統的情況下肯定不會明確選邊站。
這下問題就出現了,誰會去冒險偷聖旨?資質平庸者自知沒有希望,也不會有太多的人幫助他,改完了大夥也會起疑,風險太大,不如安穩做親王。能夠有希望繼承大統的人更不會幹了,冒如此之大的風險去偷,無意於破釜沉舟,而結果可能就是自己,這蠢事能幹嗎?所以即便是有被偷出來篡改的的漏洞也不會出問題。
不得不說清朝皇帝厲害,這招確實解決了不少問題,皇子結黨謀立的積弊基本解決了。這可是困擾了中國歷代帝王上千年的難題。假如唐高祖李淵有這招,李世民和李建成都有希望繼承皇位的話,李世民也許就不會冒天下大不違而骨肉相殘了。
想改詔書,至少要串通這幾個人
乾清宮管事太監(提供現場),交泰殿管事太監(提供印璽),領侍衛內大臣(解除內禁),軍機處領班大臣(執筆文件)
有這個實力的皇子,完全沒必要改詔書
那個地方是大清朝的中樞,皇帝的辦公地點,防護起來肯定不是大家一般所看到的那麼簡單。至少我覺得從正常邏輯上來說是不太可能的。
之前忘記是從哪裡看來的了,說是為了防止閑雜人等(沒被允許進入)的人,皇帝走之前會隨機撒一把稻穗之類的東西,位置分毫不能差,否則那夜當值的人就一個不留了。
天家的人從小就見慣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日子,防人之心連老婆孩子都不能避免,怎麼可能就那麼放任底下人勾結呢。皇帝的心思都不能那麼淺薄,有人總說雍正心思深沉,其實那個皇帝心思不深沉,防人放到枕邊人,還有什麼可以信任的呢。所以乾清宮的侍衛都是牢靠的人,不可能輕易被收買,不可能那麼容易動搖。
再說暗衛這種事,不知道到底存不存在,但是類似的制度肯定還是有的。躲在暗處,替皇上監督眾人,有沒有人暗地裡勾結之類的。不是那麼容易的
就說雍正繼位的事情,我覺得野史和正史都保留意見,正史是他兒子一代代傳下去的,不可能留下大片的陰影讓人議論。野史的話,我們都知道雍正政治上是偏農民的,得罪了讀書人和官吏,在那個時代是不得民心的,所以污衊抹殺的故事也不能全信。
其實這種事,沒有固定答案,大家誰都勸服不了誰。我室友堅定認為甄嬛和果親王偷情的事情完全可能發生,宮廷里相會、說說小話,拉拉小手,都是可能的。但是我個人覺得王爺這種事情一定意義上對於皇上來說有一定威脅,所以防備是少不了的,哪那麼容易給自己帶帽子。真當雍正是個笨蛋?!他爹是康熙,他兒子是乾隆,他能差到哪裡去?!!
有個術語叫:留檔
正大光明殿是帝國權利中樞,如其名,正 大 光 明。是受多方部門和多方勢力的監督和注視的,連皇帝本人也不得在正大光明殿做有損形象的事情。 就像天安門,誰敢在天安門毛主席畫像背面做手腳?
推薦閱讀:
※項羽想建立的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天下?
※尼布楚條約為何被歷史課本極度美化,康熙為什麼能成為世上唯一一個聖祖皇帝,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嗎?
※如果你穿越到清末,成為光緒帝,你要怎樣做來擺脫慈禧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