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劉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1.得人心
個人認為這是劉備最大的特點。

《劉備傳》:數有戰功,試守平原令,後領平原相。郡民劉平素輕先主,恥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攜民「渡江」。

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渡江」並不準確,劉琮當時在襄陽,劉備「駐馬呼琮」的時候已經渡江了,「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很可能都是襄陽的人仕,襄陽是當時荊州州治。赤壁之戰後。

江表傳: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投備。
劉巴傳:先主奔江南,荊、楚群士從之如雲,而(劉)巴北詣曹公。

關張趙之流都非閑人,但死心塌地跟著一無所有的劉備,包括諸葛出山,都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劉備魅力高(光榮的遊戲里是這麼設定的)。
常言道:得人心者得天下。

但得人心只是結果,劉備得人心有很多原因。

2.有本事。
僅僅看下三國同時代人物對劉備的評價就知道了。
曹操的評價。

劉備傳: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袁紹的評價:

獻帝春秋曰:陳登等遣使詣袁紹曰:「天降災沴,禍臻鄙州,州將殂殞,生民無主,恐懼奸雄一旦承隙,以貽盟主日昃之憂,輒共奉故平原相劉備府君以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歸。方今寇難縱橫,不遑釋甲,謹遣下吏奔告於執事。」紹答曰:「劉玄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

這是陶謙三讓徐州後,袁紹知道後說的話。劉備支援陶謙前是跟著公孫瓚混的,公孫瓚和袁紹是對頭,袁紹還對劉備評價這麼高,難得。劉備投奔袁紹,袁紹盛情迎接。

劉備傳: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譚,先主故茂才也,將步騎迎先主。先主隨譚到平原,譚馳使白紹。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

程昱的評價。

曹操傳:程昱說公曰:「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郭嘉的評價。

傅子曰:初,劉備來降,太祖以客禮待之,使為豫州牧。嘉言於太祖曰:「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嘉觀之,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古人有言:『一日縱敵,數世之患。』宜早為之所。」是時,太祖奉天子以號令天下,方招懷英雄以明大信,未得從嘉謀。會太祖使備要擊袁術,嘉與程昱俱駕而諫太祖曰:「放備,變作矣!」時備已去,遂舉兵以叛。太祖恨不用嘉之言。

董昭的評價。

董昭傳:太祖令劉備拒袁術,昭曰:「備勇而志大,關羽、張飛為之羽翼,恐備之心未可得論也!」

劉曄的評價

劉曄傳:(張)魯奔走,漢中遂平。曄進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將誅董卓,北破袁紹,南征劉表,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威震天下,勢慴海外。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太祖不從,大軍遂還。

陳登的評價

陳登傳:(陳)登曰:「夫閨門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陳元方兄弟;淵清玉絜,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清脩疾惡,有識有義,吾敬趙元達;博聞強記,奇逸卓犖,吾敬孔文舉;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所敬如此,何驕之有!餘子瑣瑣,亦焉足錄哉?」

周瑜的評價。

周瑜傳: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魯肅的評價

魯肅傳:加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

陳壽的評價

劉備傳: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陸遜傳:劉備天下稱雄,一世所憚,陸遜春秋方壯,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

也有罵劉備的。

龐德傳:(關)羽謂曰:「卿兄在漢中,我欲以卿為將,不早降何為?」(龐)德罵羽曰:「豎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遂為羽所殺。

但這個.......諸位自己判斷吧。
劉備有本事,也有大志,不為人下。

3.仁
劉備對自己的評價。

龐統傳:(劉)備曰:「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義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

仁義是劉備的招牌。演義對劉備仁義的刻畫到了很多人反感的地步,但縱觀劉備一生,從不屠城,幾乎也不亂殺人,這在一個亂世是很難得。和曹操形成強烈對比,不論演義刻畫,的確是事實。
4.義
一方面是抗擊黃巾等的國家大義,另一方面是為人義氣,急人所難。
劉備其實一直很努力為國出力,但記載不詳,更主要的是沒有取得高官厚祿,也沒有朝廷重臣賞識,(給人一種暗示沒有被承認),經常被忽略。

劉備傳:靈帝末,黃巾起,州郡各舉義兵,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
劉備傳:頃之,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毌丘毅詣丹楊募兵,先主與俱行,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除為下密丞。復去官。
典略曰:平原劉子平知備有武勇,時張純反叛,青州被詔,遣從事將兵討純,過平原,子平薦備於從事,遂與相隨,遇賊於野,備中創陽死,賊去後,故人以車載之,得免。後以軍功,為中山安喜尉。

反董卓聯盟劉備也有參與。

英雄記云:靈帝末年,備嘗在京師,後與曹公俱還沛國,募召合眾。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

劉備如果在軍中,關張一定也在。華雄不是關羽斬的,但並不是說關羽當時一定不在前線。記載太少,無從詳說。
急人所難,救孔融。

《太史慈傳》:遂到平原,說備曰:「慈,東萊之鄙人也,與孔北海親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災共患之義。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區區,延頸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圍,從萬死之中自託於君,惟君所以存之。」備斂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隨慈。

接納呂布,雖然也很不爽呂布。

英雄記曰:布見備,甚敬之,謂備曰:「我與卿同邊地人也。布見關東起兵,欲誅董卓。布殺卓東出,關東諸將無安布者,皆欲殺布爾。」請備於帳中坐婦床上,令婦向拜,酌酒飲食,名備為弟。備見布語言無常,外然之而內不說。

仁義一般和勇武很難兼容,很難想像一個即仁義又勇武的劉備,但很奇怪的一點是很多人對劉備的評價是」梟雄「或者」英雄「,古代的英雄一詞和現在不一樣,甚至都不是褒義詞,更多的是傾向於勇武過人。」梟「更是形容勇武的。劉備未必就是演義刻畫的文弱書生一樣,關於這一點史料沒有記載。可能是人物刻畫的關係,關張的勇武記載很明確,三個人都這樣未免單調,或者是因為上述和仁義兼容的原因,劉備的形象我覺得和實際有差別。

5.韌
這一點我覺得不用多說。

6.用人
託孤諸葛亮,留關羽鎮荊州,漢中都督舍張飛用魏延等,都體現了劉備很高的用人水平。
這一點應該會有很多人(如果有很多人看我的回答的話)有不同意見。

以上幾點是我覺得劉備的優點,也是促成劉備成功的重要原因。
劉備也有一些其他特點或缺點。

7.性情
鞭督郵

劉備傳: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枊,五葬反。棄官亡命。
典略曰:其後州郡被詔書,其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沙汰之,備疑在遣中。督郵至縣,當遣備,備素知之。聞督郵在傳舍,備欲求見督郵,督郵稱疾不肯見備,備恨之,因還治,將吏卒更詣傳舍,突入門,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郵」。遂就床縛之,將出到界,自解其綬以系督郵頸,縛之著樹,鞭杖百餘下,欲殺之。督郵求哀,乃釋去之。

鞭督郵的不是張飛,是劉備自己。罵許汜

陳登者,字元龍,在廣陵有威名。又掎角呂布有功,加伏波將軍,年三十九卒。後許汜與劉備並在荊州牧劉表坐,表與備共論天下人,汜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備謂表曰:「許君論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為善士,不宜虛言;欲言是,元龍名重天下。」備問汜:「君言豪,寧有事邪?」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備曰:「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卧百尺樓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表大笑。備因言曰:「若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

8.軍事水平
劉備打仗確實一般。
前半輩子幾乎一打仗就輸。
赤壁之戰和江陵之戰都是和孫權聯合獲勝的。
逆取益州,擊敗劉璋。
漢中爭奪戰,拿下漢中,斬殺曹魏大將夏侯淵,恐怕是劉備軍事生涯的巔峰了。
夷陵之戰大敗。

我個人最喜歡劉備的兩點,一是和關張的情誼,二是不管外在條件如何,都在堅持著自己的原則和夢想,終成大事。


用曹操的話來評論。

」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誰能當之?」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1、士族寒門之後,但好歹仍是士族階層。所以積極反黃巾,不斷依附士族豪門(袁紹、劉表等),集聚實力。
2、依靠地方大戶豪強起家。張飛娶了夏侯淵兒子夏侯霸的堂妹、簡雍等人的行為細節,都可多角度證明他的幹部成分。
3、最耀眼的能力是在識人和用人上。在為人處事上曾給董承、關羽、張飛、諸葛亮和劉禪等人以建議。這些人都曾因為沒有聽從劉備的勸告而栽了跟頭。
4、最後,作為一個政治家,堅韌不拔,有抱負,有很大的公心——這是歷代史家公認。

我個人對他的看法有過幾次有趣的反覆。最終還是越來越喜歡他。我的結論是:民間長期以來形成的觀點看法不可輕視,小人之心的權謀論不可盡信。總之,他是一個有著很強烈人格光輝的人。


從《三國志》作者評論言:
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


堅韌不拔,亂世梟雄。


推薦閱讀:

姜維九伐中原和諸葛亮北伐的差距在哪裡?
因為三國演義導致人們對三國歷史可能有哪些錯誤的認知?
如何評價三國時期孫乾?

TAG:三國 | 劉備 | 三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