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上點擊「請告知出版社,我要看 Kindle 版本」是否真的影響一本書出官方 Kindle 版?這個過程是怎樣的?
亞馬遜上有些書有 Kindle 版,有些沒有。樣書圖片下面可以點擊「請告知出版社,我想看kindle版本」這樣類似的話。原來也點過,似乎對是否有 Kindle 版沒有太大影響。
但是程浩第一本書剛出來時,也只有實體版本,過了一段時間就有了 Kindle 版。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家紛紛點擊那句話來的?如果是,那麼用戶點擊「我要看 Kindle 版」和出版社出 Kindle 版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係和過程呢?
我從 2007 年開始就經常點那個按鈕(美國 Kindle 店),目前爲止似乎還沒有生效過。
程浩的書,基本可以確定和這種點擊無關。這本書的出版方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一開始就把它的電子版權授給了各家電子書商,在我們位元組社也是第一時間發售的。(位元組社 | 站在兩個世界的邊緣)不管有沒有人去點那個按鈕,這書都一定會出電子版,因爲電子版權在出版社手裏,而出版社決定了要出電子版。
一本書有沒有 Kindle 版或其它電子版,跟讀者的意願關係不大。這當然是一件遺憾的事。在理想的世界裡,版權方、作者和電子書商可以通力合作,根據讀者對於某本書電子版的需求來規劃自己的出品。但在現實中主要有這樣幾個問題:
1. 出版社沒有獲得某書的電子版權,故無法授權給電子書商。去聯繫原作者,可能又需要向作者解釋電子版權是什麼東西。有時原作者已去世,作品未過版權期,這時首先要確認版權是在作者的家人手中,還是在別的什麼地方。總之一堆事,最終因太麻煩而無限期押後。
2. 某書出版社願意授權,但要求電子書商支付高額預付金,電子書商認爲這樣會虧錢,得來的額外好處也不夠大。
3. 某書可以授權,但當年的電子檔今天已經打不開了,於是就需要找到紙書,掃描、OCR、人肉審校。最終因太麻煩而無限期押後。
4. 作者強勢,而且討厭電子書。或許沒有到宮崎駿討厭新媒體那樣討厭,但至少是覺得「這個東西與我無關,我紙書賣得好好的,不折騰這個了吧。」
因此,以目前的狀況,電子書商沒辦法拿著一份 Excel 表格去跟出版社說:「看,這 100 本書,在我們網站上都有超過 10000 人用鼠標表示過想看了,咱們出了吧。」這種做法的說服力是很有限的。(當然我還是會繼續點那個按鈕了。)
不過,只要有足夠的利益,以上幾個問題都不是問題。所以還是請大家多買電子書吧,我們想做好東西給你們,但我們更想能夠持續地做好東西給你們。:)
* * *
利益申報:我是位元組社創始人。目前看沒有什麼影響,原因如下:
- 亞馬遜負責中文版電子書的部門與出版社數字出版部門接洽,首先是要說服出版社給亞馬遜電子書經銷權,而實際情況是很多出版社沒有給其授權,即使有部分授權的出版社,而只是少量的品種,而哪些品種上,也是出版社說了算,即使這種趨勢逐漸向好的方向發展,但離讀者需求尚遠。
- 其次,亞馬遜在跟出版社談電子書合作時,沒有提供這樣的數據來說服出版社上哪些品種,可見其並不會發揮作用。
我碰到過一次有響應的:亞馬遜(中國)發郵件(或系統通知?)通知我,告知我曾經希望出Kindle版的××書現在出Kindle版本了——然後我就順手把那本書的Kindle版買了。
我估計對用戶來說,這大概就是這個按鈕的主要作用吧……
讀者「要看」某本(電子)書的意願從來不是出版方首先考慮的事情,勾起讀者「要買」某本(電子)書的慾望才是重點。即便有出版方或銷售渠道打出「出讀者所想」的旗號,那也是一個很拙劣的噱頭。出版的功課之一是篩選選題,如果要出什麼書都要讀者直接通過「點贊」告訴你,那是不合格的出版。
出版方選擇忽略電子版,在諸位所列的各種原因中,渠道競爭是首要因素。新經典獲得紅杉 1.5 億投資後的首個動作便是收購民營渠道;中信集團不惜在機場、高端商廈和高級寫字樓建立圖書銷售點。資本介入的時候從哪裡入手,我們便可窺知在此行業中哪部分是關鍵所在。
三大網上圖書銷售渠道通過持續投入,分得地面渠道一杯羹。電子書銷售渠道若想插進來,需要拿出漂亮的數據,投資人只看數據。可是沒有資本投入,哪有數據?
現在的狀況是:地面渠道是已然瘸腿的(補充閱讀:現階段新華書店是如何盈利的?),網上渠道是持續虧損店大欺社的,電子書銷售渠道是內容、渠道不分尚無清晰定位的。大賣場一樣的電子書銷售平台遙遙無期。
唯一有大賣場氣象的是卓越亞馬遜,它依託 Amazon 有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支持。「要看」按鈕目前不能說服出版方,卻是大數據積累的一小環,最後打包說服整個行業。
出版人、投資人中有明白人,可轉變整個行業的制度和從業者思維,需要人才、資本,以及最不能省略的時間。整合渠道、經紀人制度、統一版權管理、資料庫共享、閱讀細分市場,等等,如此多的良性制度孕育出一個 Kindle,在中國全部堆積到了一起。跟很多領域一樣,又是一步從農業社會踏入信息社會。在這樣狼奔豕突的市場里,各種混亂,非常有趣。可能會對亞馬遜的決策有參考意義,但基本不會影響出版社方面的決策過程。在國內電子書市場,如果不考慮移動閱讀基地,其他渠道的電子書銷售對出版社來說大多是裝飾性質,營收與紙書相比可以忽略不計,因此這一點點的銷量預期變化,與價格、版權、紙書銷售窗口等因素相比,權重也就可以忽略了。何況這個問題本身設置得也相當巧妙——「要看」和「要買」其實相去甚遠。
跟出版社沒有半毛錢關係,這個數據是給商務人員提供參考的,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能不能拿到電子版權跟這個點擊量無關。有很多因素比如價格,獨家,出版社的意願等等。一些外版書還需要跟國外出版社談引進和費用,能不能引進,要看出版社或書商的綜合考慮。
回到電腦上,再啰嗦幾句。
傳統出版業對待電子閱讀的態度還是有一種又愛又怕的感覺,一方面大家都認識到這是一個趨勢,但是又怕被革命,所以不同的出版社對待電子版權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再回到商業層面看簽約這件事,其實最本質的就是錢,財大氣粗覺得這本書一定熱賣,拿錢砸成獨家版權,你自個賣。如果沒有那麼多錢,大家各自買各自的版權回去,但是有些暢銷書的電子版權非常難談,紙電同步幾乎不可能,甚至基本上短時間內不太可能談的下版權,出版社要考慮自己渠道的穩固性。但有些出版社就願意開放,多看簽《我是個算命先生2》的時候,做到了電子版先於紙質版發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未來這樣的情況會越來越多。
高票答案作者認為亞馬遜積累相關數據是有意義的,其實這個意義有豆瓣來的多嗎?豆瓣那麼多年的積累,看看現在豆瓣的上架量就知道這個數字並不是那麼的被認可,最多是指導自己的運營商務團隊比較明確地拿書。
以上。
和前面的勞倫法師相似,我從 2008 年成為美國 Amazon 忠實用戶開始,就一直在點擊那個按鈕。但是從未看到什麼效果。即使勉強說有,也是第一版紙質書在第二版增加了電子版,估計也算不得我的功勞。在我眼裡,所謂「我要看 Kindle 版本」,真正能起到的作用,更多地是一種 Amazon 對作者與出版社的姿態:你看,我能證明我的平台足夠大,跟我做生意吧。營銷意味大於實際意義。
那麼,理由是什麼?盈利。
有一點我們得明白,從行為上看,多數電子書的發行平台事實上很難被當作「出版社」,而更多地在產業中扮演著「分銷商」的角色。起碼的的一條:即使是如今,多數作家仍然不會和電子書發行平台直接洽談;大多數作品的版權,依然牢牢地把握在傳統出版社的手裡。所以,電子書發行平台在和出版社的博弈中,並不具備主動權。它們必須證明自己有足夠的盈利能力,才能爭取到和出版社合作的機會。
那麼,憑什麼說電子書發行平台需要證明自己的盈利能力?因為市場。
即使我們把眼光放到國外,無論是哪一家電子出版企業,即使是 Amazon 這種巨頭,他們的平台和紙質書相比都還是太小。——對紙質書來說,任何可能掏錢的人都是潛在的買家;而對 Kindle 上的電子書來說,Kindle 的總保有量也就是這個平台上能給出的上限,這還是假設 Kindle 擁有者人手一本的理想情況。同時,電子出版作為一個發行方式又是明顯分裂的:比如國內,出版社需要支持亞馬遜的平台,多看的平台,豆瓣的平台,噹噹的平台,還有其他更小的平台。平台和平台之間各自為政,似乎也沒有統一的技術手段支持。站在電子出版平台的立場看,這種做法能確保自身利潤,無可厚非;但是站在傳統出版社的角度看,這無疑是多出來的負擔;而且如果認真地決定要做這件事,出版社還必須估算每個平台上的收益大小。所以,站在出版社甚或作者的角度上看,如果他們確實得不到有說服力的估計,那麼最穩妥的選擇恐怕也最簡單:放棄電子書平台。只是少賺錢而已,又不會餓死。
有人說出版從業者對電子書「又愛又恨」,我不這麼看。也許有些出版從業者會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電子出版,但生意便是生意,多數從業者仍然會以理性的方式作出選擇。當然,也總有一些勇敢的人,願意將將來的賭注押在電子書這個平台上,只是方式各有不同。比如自己開闢電子書渠道的中信,又比如直接做起出版社的 Amazon。
對這樣的開拓者來說,讀者的催促,其實也就無所謂了。瀉藥。
1.【我要看kindle版】可能只是幫助Amazon 電子書業務的同事判斷是否要購買這本書的電子版權
2.將一本實體書轉為Kindle 閱讀版技術上是一件so easy 的事情
結論:類似於需求調查表
亞馬遜積累數據後可以用來說服出版社或作者在發行的時候考慮Kindle電子版本,是有積極作用的。
1、我經常點。
2、我印象中唯一一次成功(當然,很可能僅僅是巧合)是共同的底線-作者秦暉。
3、以我的電子出版從業經驗來看,讀者的意願和電子書引進不存在什麼關聯。(當然,除了Amazon、京東和噹噹之外的電子書提供商,也很難建立這樣一個機制)
4、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馬上停止下載任何盜版電子書,馬上停止購買任何紙質書。
更方便的辦法就是找到出版社或者作者的微博,在他微博下面評論,告知他們你想要這本書的kindle版本,比直接在亞馬遜上面發送要來的快。
我之前關注《野心優雅》任志強的這本書沒有kindle版本,就跑到他微博去留言,現在已經有kindle版本了,這個方法較為可行
這個問題我也很好奇,佔個座好了。
我也經常點,但好像沒有成功過,起碼我沒收到過說有kindle出版的郵件(或許被郵箱當垃圾郵件過濾了也不一定)。
到後來都忘記曾經點擊過哪些書想要電子版了,所以讓我覺得這個按鈕的參考意義實在有限,因為「衝動」因素很高,有些書是出版社絕版了,有些書是不熟悉但看到推薦又不想買紙書所以有便宜的電子書更好,等等原因想看電子版。
我要出一本書,編輯第一個要求就是贈送電子版權,然後出版社賣個亞馬遜之類的運營方,說是為了更好的推廣,我就答應了
相當於淘寶的「收藏」「關注」「購物車」
然後提醒你:您收藏的商品降價啦!唯一一次成功是山多爾的《偽裝成獨白的愛情》,不過考慮到是熱賣的暢銷書,恐怕不是那個的功勞。
冷門的專業書籍或者學術著作從來沒有成功。
應該是人多了,點的多了才有用,其實製作一本電子書成本倒不是蠻大,word或txt pdf之類轉OCF再到讀者手裡是mobi,但需要專人去做這個事兒,這樣雇一個人的成本就高了,而且許多書暫時並不適合kindle的銷售和閱讀,有時點的人少了,還不夠人家的本錢,當然就不會那麼快有mobi。
我想作用是給客服省麻煩,否則很多讀者可能會聯繫亞馬遜的客服去要求電子版,這樣點一下就不會找客服了,給亞馬遜省生下了大量成本。
1)最主要的不是點多少贊或者想要,而是電子書的整個銷售業績,最終大家是用RMB投票的
2)還是多和作者吹風來的直接,畢竟從亞馬遜到出版社到作者,信息傳輸損耗太大,利益訴求不同
我個人用kindle後從一個一年買幾本書的人變成每月買十幾本,雖然便宜書居多,但是也偶爾買幾十塊一本的,因為觀念變了,電子書輕便攜帶、方便查詢,即使價格相同,我也不覺得沒得到那兩斤紙會「虧了」
不清楚具體是怎麼樣的。但我試點過王開嶺老師的書,目前已有兩本出了kindle版了,分別是《跟隨勇敢的心:我最難忘的讀書之旅》《古典之殤:紀念原配的世界 (王開嶺文集)》。
從來沒成功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