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九伐中原和諸葛亮北伐的差距在哪裡?
諸葛亮能造成曹魏上下恐慌,而姜維九伐中原,對曹魏影響極小。
諸葛亮和姜維所處局勢不同,這個問題如果只分析蜀漢和曹魏,看不出什麼情況來。蜀漢的「以攻為守論」歷來只是一個觀點,但這個觀點沒有關於兩國的軍事、經濟增長的全面資料作為支持,很說完全下定論。在正常的邏輯下,主動出兵異地作戰對國力的消耗更大於防禦作戰,如果諸葛亮是為讓曹魏沒法穩定發展,那麼不就是兩敗俱傷嗎?而曹魏的屯田制分為軍屯和民屯田,這種制度讓軍民分的清楚,就是說打仗不怎麼影響生產,打敗仗才影響國力,可是誰打敗仗不影響國力呢?
簡單的來講,諸葛亮時期每次北伐必與孫權有所聯動,雖然行動並不一定一致,但有前後呼應的效果。像這種國家跟國家之間的戰爭,不像早期諸侯混戰一樣一場戰役就能決定關鍵,打的就是國力,不估量孫吳的作用,蜀漢絕對沒有獲勝的可能性。
當時的曹魏在北方還有科比能和公孫淵兩個大患,沒法絕對集中兵力,蜀漢單單在隴西、關中地區作戰,兵力不至於有明顯劣勢,有時甚至多於魏軍。其實也就是《孫子兵法》中的"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共其一也。"
以一州搏九州這種說法真是為了給蜀漢製造悲情色彩,不明白的人總用蜀漢一國之力來跟曹魏作對比,完全忽略外交戰略的意義。反弄得諸葛亮不像個智者,倒像個熱血白痴。
曹魏雖然有都督制,不過主力還是中央軍,凡是大戰役還是需要由中央支配戰略方針,同時間多線作戰會容易陷入指揮系統混亂。司馬師同時被諸葛恪、姜維夾擊,他就採取昔年周亞夫的策略,對諸葛恪二十多萬大軍採取守勢,對姜維採取攻勢,採取守勢的一邊就暫時不需要太多變化,等待姜維退兵,魏軍就全面計劃對諸葛恪進行反擊。倘若當時沒能迅速解決姜維,讓魏軍長期兩線作戰,諸葛恪會增大取勝的可能性。諸葛亮活著的話一定會被姜維和諸葛恪氣死。這套路其實就是早年劉備和孫權玩出來的,曹操一直在漢中與合肥來回跑,感覺他就是這麼跑來跑去累死的。
蔣琬、費禕執政時期並非下策,第一是諸葛亮、魏延死後要重新調整,並且常年北伐的國力需要恢復,漢中沒有經濟區,所以部隊要退回蜀中,費禕為了增強人力甚至破壞制度頻繁大赦。第二,司馬懿滅了燕國,王雄派人刺殺了科比能,原來防備他們的部隊得以往南方調動,燕國和高句驪還給曹魏填充了五十萬人口之多。曹魏如果因此增加五萬兵力,對蜀漢都會造成巨大壓力。所以費禕採取守勢是明智之舉,此一時彼一時。第三,興勢之戰以守為攻,大破十數萬魏軍,致使魏軍不得讓一部將士解甲歸田,穩定關中經濟,這個成果是諸葛亮、姜維都沒製造過。而諸葛亮殺死魏將張郃,抜走亮拔西縣千餘家百姓,很難講諸葛亮戰績不如姜維。
姜維時期也並非說局勢真的很差,曹魏幾次內戰都是很好的機會,蜀漢是三國內部最為穩定一國,只可惜盟友孫吳也一直在政變,那個時期的曹魏和孫吳大多沒把精力放在外敵。反過來說,曹魏如果把精力放在外敵,蜀漢是自公孫淵、軻比能被滅後第一個討伐對象,若非曹爽和司馬懿內鬥,曹魏也會加速伐蜀的步伐,曹叡死的不是時候。
姜維的軍事目光比諸葛亮差的太遠,他的北伐並沒有把國力、外交、局勢全都綜合估量進去。諸葛亮的北伐都是在算清楚後進行,一伐之後蜀軍大敗,諸葛亮就對全軍進行休整,往後三年並沒有大的軍事行動,就只有一次自衛反擊司馬懿、曹真。這跟姜維常年待著隴西,一逮著機會就幹上一仗不是一個路子。姜維的做法幾乎形同游軍,諸葛亮以漢中為基地,雖然進攻時離得較遠,卻也說明必須制定好戰略才能夠進攻,符合諸葛亮謹慎的做法,他的戰前準備做的足,是《孫子》所說的廟算,所以《三國演義》的電視劇里司馬懿才老是對諸葛亮說喵啊喵啊!按照隆中對的戰略設想,劉備一方的戰略規劃是跨有荊益,然後兩路出兵,一路是從荊州北伐,直指宛洛,一路是從以漢中為基地,進取關中。同時還要聯絡東吳,在東線出兵策應,使曹魏首尾不能相顧。這三路中,作為主力的,實際上是荊州方向的這一路,東線和西線都只是策應和牽制。
事實上,割據四川如果要在戰略上保持進取能力,荊州和漢中兩個區域也是必須始終牢牢掌握著的。失去其中一個,都會變得非常被動。但這兩個戰略要點又有緩急先後,失去荊州只是失去了北伐的主要戰略支撐點,如果失去漢中,四川就完全陷入被動了,對北方政權來說,四川就是一隻等死的肥豬。
荊州在當時的重要性不僅是戰略位置,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荊州的開發程度是比較高的。不要說已經跨有荊益的蜀漢,就是在赤壁之戰之前,僅僅只佔據荊州的劉表都讓東吳君臣坐卧難安。所以,吳蜀雙方誰能佔據荊州,誰就在長江以南地區的爭奪中處於主動地位。
東吳偷襲荊州得手後,實際上蜀漢在戰略上就已經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了。東線對東吳的防線,實際上在今天的三峽一帶。根本無力出兵策應北伐。那麼,剩下的以漢中為基地的北伐,其實勝算很小。所以,先主在失去荊州後,是很希望奪回來的。先主爭奪荊州失敗後,蜀漢對東吳的防線就已經後退到了白帝城,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對東吳的戰略進取能力。
所以,諸葛亮生前為蜀漢規划了蜀漢剩下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激進,也就是像劉邦一樣,集中全部主力,出秦嶺,在關中與曹魏主力尋求決戰。這當然是軍事冒險,是孤注一擲,用全部國力來賭北伐的成敗。如果成功,就可以拿下關中,北伐就已成功了一半。但戰爭的風險在於,不光可能贏,還有可能輸。如果輸了,那麼就完了,連防禦都沒有能力了。
中策持重,不出秦嶺,而是繞開秦嶺出天水、隴西,因為那邊的魏軍相對較少,取勝機會更大一些,就算失敗,也還可以退回漢中,不會全線被動。更重要的是,從這條路線進退,沒有秦嶺那麼危險,不太可能全軍覆沒,進退都有餘地。
下策就是出隴西,向雍涼方向進取,因為這裡不是曹魏重兵囤積的地區,所以可以在戰略上牽制敵人,迫使曹魏在關中的部隊不敢輕易冒險穿越秦嶺來全力奪取漢中。這實際上就已經是以戰術進攻來進行的戰略防禦了。
其實,這不只是諸葛亮一個人的想法,也是任何具備戰略規劃能力的將帥和領袖所必然具備的眼光。
縱觀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實際上只有兩次是真正有進取關中的決心的,也就是走陳倉道那次和最後一次。其它三次都是以主動進攻來進行戰略防禦,包括最接近勝利的第一次。因為只有在關中和魏軍進行戰略決戰,只要成功,雍涼二州就被切斷了聯繫,傳檄而定是完全有可能的。不去關中進行戰略決戰,而是在天水,隴西一帶敵軍側翼用力,顯然不是真心實意的北伐。
兵法嘛,虛虛實實,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發動五次大規模軍事行動,要說每次都是以和曹魏關中重兵集團決戰,那不現實,也不可能。但是,同樣的,要說每次都只是戰術性的進攻來進行積極防禦,毫無進取關中的決心,那也不可能。最後一次北伐所走的路線,很顯然就是要準備穩紮穩打,在關中和曹魏進行戰略決心的架勢,只不過出師未捷身先死,他的戰略意圖未能實現而已,並不是沒有決心。
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時期,蜀漢在對魏國的態度上基本上就是戰略相持階段,而且是被動防禦。這是和諸葛亮時期的戰略路線完全不同的。
姜維統兵以後,並沒有掌握蜀漢全部軍隊的指揮權,而且也沒有得到後主的完全信任。所以他在漢中取守勢,而且是以主力在漢中,他自己也在甘南隴西一帶進行戰略牽制。別說他在那裡沒有取得什麼決定性的勝利,就是能取得,戰略意義也是要大打折扣的。他就算能奪取雍涼二州,對曹魏來說戰略損失也是很有限的,關中根據地還在手裡,還可以反攻,並不會全面轉入戰略被動局面。所以,姜維的幾次主動出擊不要說不能算真心實意的北伐,就連具有戰略意義的主動防禦都算不上。
這一點,其實也可以參考南宋的態勢。一開始,南宋佔有漢中和關中,荊州地區,所以在戰略上是比較主動的,始終保持著北伐的能力。但是,在張浚領導下,失去了漢中和關中地區,南宋在西南就變成了完全徹底的被動防禦,甚至連戰略牽製作用都發揮不上。
失去了在關中進行戰略策應的能力,岳飛所處的荊襄地區實際上也是孤掌難鳴。就算能真的北伐成功,克複兩京,也守不住,因為關中和太原的金軍只要出動增援,對岳飛軍就是絕對性而且是壓倒性的優勢。
在更早一些時候,甚至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僅僅佔據了中原和關中地區的後唐南征四川也能順利成功,也是因為前蜀政權始終未能有效控制漢中地區作為戰略屏障,也沒有任何能夠進行戰略策應和牽制的能力。宋初南征四川同樣如此,王全斌僅帥五萬人就能順利消滅後蜀,平定四川,也是一樣的。
所以說,就像守江必守淮一樣,割據四川,如果要保持戰略進取能力,就必須始終將漢中和荊襄地區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失去荊襄地區就失去了進取能力,失去漢中,就等於失去了有效防禦能力,連自保都做不到了,滅亡是早晚的事,只是靴子何時落下的問題。
姜維九伐中原與諸葛亮北伐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姜維達不到諸葛亮對魏國的震攝效果,諸葛亮直指魏國腹心長安,姜維只能在雍涼邊界侵擾。這與姜維與諸葛亮能力的差距有關,也與蜀國與魏國經濟實力逐漸拉大有關。
下面將從魏蜀之戰六條路線入手,說明魏蜀之戰可以走的途徑,在此基礎上論述了諸葛亮、蔣琬費禕、姜維的對魏思路,從進攻(北伐)、防守兩個角度說明姜維與諸葛亮的差距。
一、魏蜀之戰六條路線
三國時期蜀伐魏或魏伐蜀有六條路線可以選取:
第一條是子午道,從秦嶺經子午谷進入西安以南,谷長330公里,為四道中最長同時最艱險的一道。魏延建議諸葛亮走的就是這條道;230年曹真伐蜀走的是這條路線。《資治通鑒》說263年魏滅蜀之戰鍾會兵分三路,自斜谷、駱谷和子午谷進漢中,事實上魏軍並未走子午谷。
第二條是儻駱道(或稱駱穀道),儻駱道得名於其南口位於漢中洋縣儻水河口,北口位於周至縣西駱峪。儻駱道長約240公里,路程最短,但是中間絕水地段較褒斜道為長,山路險峻,通行困難。是秦嶺古道中最快捷也最險峻的一條古道。南口為興勢山阻礙,244年興勢之戰,曹爽走的就是儻駱道,為王平擊敗。253年魏滅蜀之戰,鍾會東路軍兩路之一走此路。
第三條是褒斜道,古代穿越秦嶺的山間大道。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漢中市大鐘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縣斜峪關口),沿褒斜二水行,貫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稱斜谷路,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幹道路,全程249公里。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令趙雲出箕谷,佯攻斜谷;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走的就是此道,最後病死於五丈原。253年魏滅蜀之戰,鍾會東路軍兩路之一走此路。
第四條是故道:也叫陽關大道,北起陳倉南之散關,南至陽平關,道路平坦。漢高祖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暗度的就是陳倉道。215年曹操滅張魯走的就是故道;228年諸葛亮第二次北伐,為郝昭所阻。
第五條是出祁山,自陽平關往北,入魏境,在山高谷深、鋒銳坡陡的隴南山地行軍,從武都郡沮縣沿西漢水漕運250公里,到達隴右之祁山。這路程雖長,但中途有通漕,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走的就是這條路線。姜維九伐中原基本上走的是這路線,有時走得更西。
第六條是經水路東取上庸、魏興二郡,並與東吳聯合會攻魏國。蔣琬執政期間,曾經大造舟船,準備襲擊魏國的魏興、上庸二地,可惜因病重而未能實施。
(圖片來自《中國軍事通史第七卷 三國軍事史》)二、諸葛亮北伐與姜維北伐的區別
蜀漢為何要堅持北伐?是因為蜀國是弱國,而魏國是強國。如果魏國採用守計,發展經濟,繁衍人口,將在經濟人口軍事上超越蜀國,蜀國必將滅亡。所以諸葛亮、姜維堅持北伐是以攻為守,可以延緩魏國發展,使「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一旦魏國有變,蜀國還會有一絲機會,北伐是改變境況的唯一途徑。此外,北伐符合蜀國威武自強戰略,提高蜀國軍力,可以震攝中原,宣揚漢室正統,提高政治影響;同時還可以轉移蜀漢國內益州、東州及荊州集團的矛盾,把目標針對外敵。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逆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三國志 蜀書 諸葛亮傳》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三國志 蜀書 諸葛亮傳》
北伐的戰略目標,法正在勸劉備進取漢中時說過:「(進取漢中)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蜀漢四個執政者執政期間,採取的策略均為不同。
諸葛亮執政時期(223~234)北伐的目標取其上策,所以執政期間,不斷發兵北伐,以興復漢室。諸葛亮五次北伐的路線圖如下:
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命趙雲鄧芝設疑兵於箕谷佯攻斜谷,本人親率大軍攻祁山。諸葛亮大軍殺得魏國措手不及,攻陷了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可惜用人不當,馬謖失了街亭,為張郃所破,諸葛亮只好返回漢中。北伐無功而返。第一次北伐是諸葛亮上佳的機會,魏國對西線重視不夠。北伐失敗後,魏國將重兵把守西線。
同年冬,諸葛亮第二次北伐,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郝昭堅守二十多天,魏國援軍趕到,蜀軍再次退回漢中。
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蜀將陳式進攻武都、陰平,留兵據守,自己佯攻建威,以策應陳式,這次蜀軍獲勝。230年,魏國大將軍曹真主動出擊,進攻漢中,蜀軍加強防守,又增調援軍,再由於連續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軍撤退。
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軍再走祁山,與司馬懿迎擊。諸葛亮於上卦痛擊司馬。自此,司馬懿拒不出戰。因李嚴上下其手,諸葛亮被迫班師。
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走褒斜道,率軍至五丈原,與司馬懿僵持不下。諸葛亮決心屯田久戰,奈何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
蔣琬執政(234~246)、費瑋執政(246~253)期間取其下策,以圖保境安民,發展經濟。蔣琬執政期間,曾經大造舟船,準備襲擊魏國的魏興、上庸二地,可惜因病重而未能實施。244年曹爽大舉伐蜀,蜀將王平於興勢大破魏軍。到費禕執政期間,徹底採用守勢,不再出擊。
姜維掌兵(並非執政時期,253~263)選取中策,以圖雍涼,以廣拓境土。姜維九伐中原(或者說十一伐中原)走的基本上隴西路線這是因為:魏蜀之間的強弱更為懸殊,姜維被迫走邊緣地帶,不走曹魏核心長安方面;這也與姜維隴西出身有關,不乏擁兵自保意味,九伐中原其間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基本上扼制了魏國南侵。但姜維走邊緣地帶,使雍涼不解鞍,卻不能扼制魏國經濟與人口的發展,姜維將才不比鄧艾、鍾會等高多少,所以姜維北伐達不到諸葛亮效果。
在進攻上,姜維不如孔明,但也不會有太大差距。在防守漢中上,姜維遠遜諸葛亮,防守漢中不力,是蜀漢覆滅的重要原因。
防守漢中蜀國幾位軍事領袖的方法不同:
諸葛亮主力部署於漢中前沿,待魏軍進攻漢中時,則誘敵深入漢中平原而殲之。諸葛亮以此大破了魏國曹真的南侵;
蔣琬費禕時期以主力部署於漢中千里之外的涪縣、漢壽,以次要兵力部署於漢中。在漢中實兵諸圍,兵力部署於築城要點,禦敵於秦嶺,再以主力自涪縣迅速增援。蔣琬、王平在興勢之戰大敗曹爽,保住了蜀國
姜維時期,竟然將主力部署於沓中(今甘肅舟曲),以次要兵力部署漢中,放棄漢中的實兵諸圍,意圖引魏軍入漢中平原,魏軍攻關不成,在糧草不繼退兵後,伺機出兵一舉殲滅。此舉棄險不顧,實為開門揖盜。魏伐蜀鍾會軍隊順利推進,和姜維戰國關係莫大;而鄧艾延續了姜維的馳援,漢中要地終於落入了魏軍之手。
綜上,姜維北伐達不到諸葛亮成果,一是進攻端走隴西雍涼,放棄了對曹魏核心長安的威脅(當然這也與魏蜀對比優勢變化有關);二是姜維將才不如諸葛亮,與當時的鐘會鄧艾將才伯仲之間,不像諸葛亮對魏國眾將的絕對優勢,讓曹魏只能拚死守來敗退蜀軍。
但北伐不利還不足以讓蜀國滅亡,姜維防守漢中的蹩腳戰略,是蜀國失敗的重要原因。
參考:
1、三國志。
2、中國軍事通史第七卷 三國軍事史 羅琨,張永山等著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很好奇,為什麼把最正確的答案摺疊起來……
孔明喊了5次狼來了,還指望姜維繼續喊的時候,曹魏還能上當?
至於為什麼最後曹魏不重視姜維北伐,看看最後伐蜀的兵力,鄧艾三萬,諸葛緒三萬。上下估算一下(刨除一部分涼州的,加一部分留守的),光雍州就有差不多6萬的兵力。如果僅僅是防守還不是綽綽有餘?姜維能帶多少人?
所以,題主的問題。為何姜維的影響極小,一是姜維在蜀國的地位不是能跟諸葛比的,調動不了太多資源,二是魏國國力發展尤其是關中發展起來了,留守兵力不虛於姜維。
最後說一下,把正確答案摺疊,給錯誤答案點贊。真知乎特色。題目說九伐是吧?那大概是在問演義,可以作答了。
首先,題目描述中「對曹魏影響極小」可能不對,有嘉靖本演義《姜維避禍屯田計》一回中司馬昭的話為證:
晉公司馬昭見之,大怒曰:「姜維九犯中原,不能剿除,是吾心腹之患也!」
(九犯在毛本中做屢犯,意思差不多)
但姜維的九伐,確實是越來越勉強了,梳理如下:
姜維要北伐,除了北伐是蜀漢的政治正確,又是丞相的遺志之外,大概有六大理由:
1.魏國動蕩不安
2.蜀國積蓄已足
3.時間不等人
4.有異族外援
5.姜維的自信
6.君臣的信心
這六點在姜維第一次北伐之前與費禕辯論時,是都有體現的。
於是姜維引夏侯霸至成都,入見後主已畢,維奏曰:「司馬懿謀殺曹爽,又來賺夏侯霸,霸因此投降。目今司馬懿父子專權,曹芳懦弱,國勢漸危(第1點)。臣在漢中歷有年矣,糧足支用數年,人強馬壯,軍器皆整(第2點)。臣正欲奏請陛下以圖進取,幸夏候霸歸降,可作鄉導官。臣願領王師,效丞相之志,克複中原,重興漢室,雖萬死不辭也。」尚書令費褘諫曰:「近者,蔣琬、董允皆相繼而亡,蜀中缺官。伯約只宜藏器待時,以候天命。」維曰:「不然。人生處世,如白駒過隙,似此遷延日月,何時恢復中原也?(第3點)」褘又曰:「孫子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等皆不如丞相多矣;丞相尚不能恢復中原,何況我等耶?不如保國治民,謹守社稷,勿望僥倖以決成敗也。如一舉不成,悔之何及?」維又曰:「吾世居隴上,深知羌胡之心及西方風俗。吾今若往,外結羌胡,內招庶民(第4點),雖未能克複中原,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也(第5點)。」後主曰:「卿既欲伐魏,可盡忠竭力,勿墮銳氣,以負朕命也(第6點)。」
但隨著一次又一次北伐,這六大理由,除了3.時間不等人之外,其他五項都是在減弱的。
1.魏國動蕩不安
姜維的前幾次北伐,是與魏國內部的政權動蕩息息相關的。
第一次北伐,時值司馬懿殺曹爽,夏侯霸歸降;
第二次北伐,時值司馬懿、孫權俱亡,吳魏交兵;
第三次北伐,時值司馬師身死;
第四次北伐實際是第三次北伐的後續,因為這次姜維根本沒入朝、上表,而是直接出兵;
第五次北伐,時值諸葛誕起兵;
第六次北伐,時值司馬昭之心畢露;
第七次北伐,時值司馬昭弒主;
但第八次、第九次北伐時,司馬氏統治的魏國實際已經趨於安定,所以八伐,只能說出「不戰則懶」這樣的牽強理由,而九伐,根本就是屯糧避禍,後面就是魏國的反攻了。
2.蜀國積蓄已足
姜維第一次北伐時積蓄還算充分,但經歷了數次北伐,蜀國兵馬錢糧損耗巨大。
不用多說,譙周等人說得很清楚了。
3.時間不等人
這有兩層意思,一是人生易老,二是魏國內亂難得。
如果不趁魏國內亂出兵,到魏國安定、自己也老了,就更沒機會了。
但上面已說,魏國實際是漸漸安定了,而姜維及廖化、張翼等也漸漸老了,所以姜維後幾次北伐,理由越來越不充分,近乎偏執。
4.有異族外援
姜維與費禕辯論時,還將羌胡視為一大資本。
但一伐時羌胡就不給力,到二伐羌胡叛變之後,這資本就不存在了,後面只見鄧艾對羌胡加以提防,卻未見姜維再起結羌胡為外援的念頭。
5.姜維的自信
孔明臨死,將平生所學,傳給姜維。孔明死後,姜維苦學數年,學有所成,自以為天下無敵。
卻一、二伐兩敗於郭淮,郭淮死後,之後北伐更屢敗於鄧艾。
姜維對從前自己大笑過「何足道哉」的「孺子」鄧艾,是越來越知道其厲害。到四伐,得出如下判斷:
「吾深得武侯傳授,天下無敵,不想中原亦有此人。吾與鄧艾誓不兩立!」
6.君臣的信心
一伐之前,費禕就反對出兵,姜維與費禕辯論,此時姜維位雖不及費禕(費禕很可能接了蔣琬的大將軍,姜維到二伐時還只是衛將軍),但阿斗支持了姜維。
一、二伐兩敗之後,三伐時張翼表示反對,但三伐勝大於敗,姜維進位大將軍,可見此時蜀國內部還是有信心的。
四伐張嶷戰死,姜維敗於鄧艾,見識了鄧艾之能,引咎貶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蜀國君臣的信心動搖,可想而知。
五伐,鑽司馬昭不在的空子,譙周擔憂,上《仇國倫》,姜維大怒,司馬昭回,姜維即撤兵。
六伐,被召回後,非常不滿,表示有機會要再北伐,「後主默然」。
七伐,聽說司馬昭弒君,姜維喜曰「有名矣」,可見姜維受到的阻力。結果又是「雖然勝了鄧艾,卻折了許多糧車,又毀了棧道。」這樣兌換資源,對蜀國是不利的。
八伐,廖化反對,姜維大怒;譙周哀嘆;黃皓說姜維「累戰無功」勸後主換人;後主同意。至此,姜維已近乎倒行逆施、眾叛親離。
九伐,本身就是避禍之計,群臣對姜維屢次北伐徒勞無功折費錢糧兵馬的看法,不問可知。
可見,姜維九次北伐,支持者越來越少,反對者越來越多,資源、外援越來越少,敵國、敵將越來越強。
如果說前面幾次北伐,姜維還能舉出上面六大理由中的好幾條,到後面,實際只剩「丞相遺志,繼之以死」了。
譙周說姜維「強欲立名」,姜維對廖化說自己是「為國」,都沒說錯,北伐,既是姜維的抱負,也是姜維心中蜀國的利益。
真的是姜維是對的,其他人都錯嗎?很難講。
如果孔明尚在,他會認為姜維是對的嗎?很難講。
但在姜維的主觀里,他是為國為公,這就夠了。姜維的忠心毋庸置疑,看了後主投降後姜維尚在努力就可知道。伯約之心,日月可鑒。
蒙丞相知遇之恩,伯約當繼之以死。
我們讀演義,讀的不全是理性和職場,讀的更多的是志氣和知遇,慷慨和浪漫。
曹孟德橫槊賦詩,周公瑾舞劍作歌。
劉玄德衝冠一怒,關雲長千里獨行。
荀令君服毒殉道,太史慈如約歸還。
賈文和料敵決勝,郭奉孝遺計平戎。
黃漢升老驥伏櫪,孫伯符青春無敵。
呂溫侯獨孤求敗,諸葛亮多智近妖。
趙子龍捨命沖陣,張益德據水斷橋。
於文則英雄遲暮,徐公明公私分明。
魏文長窮途末路,姜伯約無力回天。
九伐中原,智或不智,對或不對,都很有辯論空間。
但,這很浪漫,不是嗎?
丞相,你交給我的,我一刻也未曾放下。
最後,扣一下題,姜維跟孔明比,且不說資歷、威望無法望其項背。論人才儲備,姜維用的無非是廖化、張翼這般人物,而孔明在時,孔明自身的才能不說,趙雲、魏延、關興、張苞、馬岱、王平甚至參軍馬謖、長史楊儀,都頗有才幹,廖化、張翼之徒,與王平、吳懿並驅爭先爾,姜維倚以北伐,難矣。
而魏國,雖然司馬懿、曹真、張郃俱沒,但司馬師、司馬昭、郭淮、鄧艾、鍾會俱是強人,連鄧艾兒子鄧忠,都能與姜維大戰三四十合。魏之將帥,非蜀國能比。
這還只是人才,兵力、資源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
=====
我的更多演義類回答:新三遺夢 - 收藏夾 - 知乎
我覺得是這樣的,一戶人家,家裡人不少,什麼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哥哥姐姐什麼的,裡面大伯最厲害,有腦子,有能力,會賺錢,大伯有個養子,也很厲害,十歲跟了大伯出門做生意,聰明,有見識。大伯常年在外打拚,生意雖然沒做太大,但也夠一大家子人吃得飽,穿的暖。突然有一天,大伯在去客戶家的路上出車禍死了,要知道這個客戶做成了大伯的錢途可是一篇光明啊!於是,大伯的養子表示願意繼續完成大伯的遺志,接盤大伯的生意。一家子很感動,然後給了他1000塊,讓他去完成大伯的遺志。
差距不大
首先指出一個錯誤,姜維的北伐可不是沒影響啊,雍涼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姜維也做到了,而且前期後期的魏國國力差距也比較大,洮西之戰,非小敗也。。。。幾與危亡,手機打字有些記不到了,蜀漢前期和後期國力差距也是比較大的,九州之英傑,非獨一洲之特有,當年的魏延有底氣說出來十萬人老子給你吃了這種話,到諸葛亮一次北伐時期,趙雲率領的疑兵雖然數量多餘曹真,還是干不過,而後期,客觀原因蜀漢每次出兵不超過五萬,後勤跟不上,國內經濟崩潰,主觀原因鄧艾才能比姜維好一些,並且諸葛亮時期的蜀軍在曹魏經濟最差的情況下也沒有取得任何真正有意義的戰果,不是貶低諸葛亮,而姜維好歹有一點戰果,也不能說姜維軍事才能高諸葛亮,最重要的,國內經濟,魏國就算涼州不玩了,專心干經紀,20年恢復一點元氣,也比被劉禪和黃浩玩壞的民有菜色的蜀漢好的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