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三國演義導致人們對三國歷史可能有哪些錯誤的認知?

比如魏延,明明是忠臣卻被寫成了反賊,曹操被寫成了奸臣,周瑜被黑的體無完膚,劉備被黑成無能只會哭,王司徒和太史慈對打卻被孔明罵死,等等等等。


我覺得諸如關羽的武器不是青龍偃月刀之類的「錯誤」,其實不大影響對史實的評述。最大的「誤解」,是以為聰明人玩智謀都是靠「奇計」、靠口才、靠小聰明。其實政治是大智慧。
最典型的是諸葛亮,《三國演義》里最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藝術形象。在正史里,諸葛亮也確實聰明。但他的聰明不是表現在會算天氣,會罵死人,會把計策寫進錦囊里然後叫你到了某時就開某錦囊,不要開早了否則不靈...上的啊...!
搞政治,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聰明要不要?要。但不是靠小聰明,不是靠抖機靈,而是——
「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三國志》)
有人說了,諸葛亮只是內政很厲害。其實不是啊,外交也很牛啊。除了那次著名的聯吳抗曹(那也靠的是政治智慧,而不是純靠口才好「舌戰群儒」的好嗎...?),還有在劉備征孫權失敗、身死之後,仍能冷靜下來,審時度勢,重新與孫權修好,避免了曹魏趁劉備新喪之機攻蜀,為蜀國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時機。

還有人說,諸葛亮打仗不行。那得看。北伐實在是敵我雙方實力懸殊太大了,對面的曹叡、司馬懿也都是人才,不能完全怪諸葛亮個人能力。「子午谷奇襲」之類的冒險精神我也是肯定的,但蜀國冒不起這個險啊。其實就算看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戰績,除了最終沒打贏以外,已經很牛了。以相當於魏國1/9的領土面積,不到1/4的人口,居然基本一直保持攻勢,打的魏國只有防禦,不敢主動出擊。雖說馬謖不聽號令導致丟了街亭,但撤退途中還能把追擊的王雙給幹了;又一次司馬懿帶著張郃等大將追殺撤退中的蜀軍,張郃又在路上被反殺了...張郃是誰?「五子良將」之一,當時的魏國軍隊里的二號人物啊。諸葛亮治軍嚴謹也是出了名的,他死後,司馬懿跑去已撤軍的營地查看,看他營地的布陣,也不能不感嘆:「真天下奇才也!」後來晉朝的時候打仗,用的都是諸葛亮流傳下來的練兵法。
練兵、基建、稅賦、法令...這些事情太複雜了,作為小說的《三國演義》,不可能也沒必要一一寫出來。所以就寫了一點話不好好說寫進錦囊里裝神弄鬼,算霧天草船借箭,借東風火燒赤壁,讓人覺得哇塞諸葛亮好牛X啊。但看看正史就會明白,人家真正的牛X不是表現在這些方面...


要說影響最深的一點,我覺得是讓很多人產生一國的興衰起落軍事力量完全都是靠幾個謀士或者幾個武將的水平決定的這種歷史觀,這種影響已經超越了三國歷史本身,可以說是造成民間對歷史的看法都遵循著三國演義的邏輯。
比如說談近現代史,比如共軍對國軍經常以弱勝強,很多人的看法就是因為毛澤東比蔣介石更聰明,林彪彭德懷比白崇禧李宗仁更能打,所以毛澤東能耍的蔣介石團團轉。其實沒有考慮到雙方士兵素質的差異,假如共軍和國軍的水平一樣,估計長征的時候早就跑完了,你再有計謀,士兵和軍官不執行你又能有什麼辦法,你覺得應該分兵,但是士兵都是抓壯丁來的,一脫離大部隊監視就逃跑,兵分得開聚不攏,所以你只能抱團,結果被全殲,這能怪智商問題嗎?你知道兵貴神速,但是後勤被貪污保障無力,士兵體質差,還老想著談跑,還不敢離友軍太遠因為你知道太遠了他們壓根不會來救你,這能怪智商問題嗎。這談到士兵素質差異,又離不開談國共兩黨的後勤和指揮體系,談到後期和指揮體系,又不得不談到兩黨的制度差異的原因,談到制度差異,那從政治理念,發展歷史,依靠的階級,社會思潮一大堆方面都能談,得了,這攤子就大了,最後發現毛澤東和蔣介石的智商差異,作用根本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雖然我不能說這種幾個人的智商或者武力值差異決定歷史走向的觀點完全是因為三國演義產生的,不過三國演義確實極大的加強了這種觀點,三國演義最大的迷惑性就是它寫的實在太好了,又太貼合歷史了,所以它的很多故事,會被人當真。


只有一句話
文學作品不需要對故事的真實性做任何保證
羅貫中就是寫張遼從耳朵里擎出那棍,臨風一晃,碗來粗細,關羽祭出胡蘆,口中誦咒:寶貝請轉身。那也一點問題都沒有。
分不清什麼是小說什麼是歷史是你自己的問題,和小說沒半毛錢關係。
我不覺得誰看西遊記會把書里的唐三藏當做是歷史上的玄奘法師,也不覺得誰會認為陰了張無忌一道的朱元璋就是歷史上的朱元璋,更不會有人去考證元兵打沒打過少室山,明教有沒有五行旗四法王。這個道理放在三國演義上依舊是成立的,三國演義並不例外啊

要糾正人們對三國歷史的認知,不是從三國演義里找無數個和歷史不同的地方來指責演義,而是讓他們了解小說不需要真實,小說不代表歷史,小說和歷史哪怕相似度99%,小說依舊是小說,歷史依舊是歷史

認為小說和歷史能夠相互對比才是最大的認知錯誤


再談一談小說對人們歷史觀,人物形象的影響
本來覺得沒什麼,但看了看,覺得應該說兩句
和紅樓金瓶這類才子書不一樣,三國演義起源是宋元的話本,而話本,實際上是在勾欄瓦舍的平民,失意文人口中出現的,他們以此為生,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獲得報酬。這些東西的流傳一開始靠的是口口相傳,而之後才轉變成了文字,而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總有一些東西會不常說起而漸漸的消失,而另一些因為重複提起而流傳久遠。
發現問題了嗎?
不是演義決定了民眾的歷史觀,而是民眾決定了演義的歷史觀,不是演義固化了人物形象,而是民眾選擇了這種人物形象】


南派舞獅有代表劉關張趙馬黃的獅子,其中馬超獅代表孝,會在葬禮上用,又名孝獅。行話是「起舞馬超獅,孝義人人知」。
馬超代表孝,我個人是沒什麼意見,他兩位爹可能有一些不同意見。

資料來自佛山傳統獅頭--五虎上將 - 佛山忠義堂武術醒獅團微信公眾賬號

p.s,羅貫中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時間上沒有問題。

原文:楊阜、姜敘衣白袍而出,大罵曰:「背父叛君無義之賊!」馬超大怒,衝殺過來,兩軍混戰。/於姜敘宅內拿出老母,年八十有二。敘母全無懼色,指馬超大罵曰:「汝背父無君逆天之賊,天地久不容留汝!汝不早死,敢以面目視人乎?」超大怒,自取劍殺之。

兩次提到背父,坑爹事件沒刪乾淨的證據。後來的毛批本刪乾淨了。


演義的出現使橫行霸道的網文黨把與演義對立的全算作歷史,動不動拿著秘本三國志吹黑翻案。嗚呼哀哉。

發現這個問題可以讓網文黨暴露,有意思。


看這個提問里的諸位答主都是一水兒在批判《三國演義》這種演義小說,給人們產生了唯心史觀的錯誤影響,這我就很放心了。

我也不能說答的比別人更好,就說一個具體的事例,畫蛇添足的多說一些吧。

這個事例就是,諸葛丞相一戰成名的博望坡之戰

————————————————

我們先從一個最小最小的小人物談起:韓浩

對三國歷史有點兒了解的人,可能會記得他。倘若你對三國不是很熟悉,或者只讀過《三國演義》,玩過一些三國題材的遊戲,你肯定會一臉懵逼,這貨是誰?

他在《三國演義》裡面的畫風是這樣的:

——卻說曹操罷三公之職,自以丞相兼之。以毛玠為東曹掾,崔琰為西曹掾,司馬懿為文學掾。懿字仲達,河內溫人也。潁川太守司馬雋之孫,京兆尹司馬防之子,主簿司馬朗之弟也。自是文官大備,乃聚武將商議南征。夏侯惇進曰:「近聞劉備在新野,每日教演士卒,必為後患,可早圖之。」操即命夏侯惇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蘭、韓浩為副將,領兵十萬,直抵博望城,以窺新野。

和于禁、李典、夏侯蘭並列,排在第四位的副將。這是他在演義中的第一次登場。而後這不幸的哥兒四個加上獨眼龍夏侯惇,一併被年輕的諸葛丞相打了個包,一把火快遞迴了許昌。

他第二次出場的的畫風是這樣的:

——曹洪聽知張郃輸了一陣,又欲見罪。郭淮曰:「張郃被迫,必投西蜀;今可遣將助之,就如監臨,使不生外心。」曹洪從之,即遣夏侯惇之侄夏侯尚並降將韓玄之弟韓浩,二人引五千兵,前來助戰。二將即時起行。到張郃寨中,問及軍情,郃言:「老將黃忠,甚是英雄,更有嚴顏相助,不可輕敵。」韓浩曰:「我在長沙知此老賊利害。他和魏延獻了城池,害吾親兄,今既相遇,必當報仇!」遂與夏侯尚引新軍離寨前進。

最後他是這麼掛掉的:

——黃忠整兵來迎。劉封諫曰:「日已西沉矣,軍皆遠來勞困,且宜暫息。」忠笑曰:「不然。此天賜奇功,不取是逆天也。」言畢,鼓噪大進。韓浩引兵來戰。黃忠揮刀直取浩,只一合,斬浩於馬下。蜀兵大喊,殺上山來。

被黃忠一刀切了。總計出場戰役兩次,博望坡之戰一次,天盪山之戰一次。龍套一個,完。

……………………

但是他在歷史中的真正形象呢?

——韓浩者,河內人。沛國史渙與浩俱以忠勇顯。浩至中護軍,渙至中領軍,皆掌禁兵,封列侯。
——漢末起兵,縣近山藪,多寇,浩聚徒眾為縣藩衛。太守王匡以為從事,將兵拒董卓於盟津。時浩舅杜陽為河陰令,卓執之,使招浩,浩不從。袁術聞而壯之,以為騎都尉。夏侯惇聞其名,請與相見,大奇之,使領兵從征伐。
——天子之東也,奉自梁欲要之,不及。冬十月,公征奉,奉南奔袁術,遂攻其梁屯,拔之。於是以袁紹為太尉,紹恥班在公下,不肯受。公乃固辭,以大將軍讓紹。天子拜公司空,行車騎將軍。是歲用棗祗、韓浩等議,始興屯田。

起兵的時候先被袁術任命成騎都尉,諫言曹操採用屯田制,最後官至中護軍

那麼這裡面的騎都尉,和中護軍是個什麼概念呢?

騎都尉隸屬光祿勛,負責宮內具體治安事宜;大約相當於現代的武警特勤中隊隊長

中護軍統領禁軍,全權管理禁軍上下人事調動,紀委監察;大約相當於現代的武警部隊司令員

那我們再翻一翻史書。同樣任職過中護軍的將領,還有誰呢?

——趙雲、陳到、周瑜李嚴、蔣濟、夏侯玄、司馬師、費禕……

所以你感覺這個在《三國演義》裡面出場兩次就打了醬油的小逗比,他的畫風可能是這樣的:

但你把他放到現在,他的實際畫風可能是這樣的:

————————————————

是不是開始覺得有點兒微妙了。

那我們再來看比他還高階的三個人。同樣是博望坡之戰。

——操即命夏侯惇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蘭、韓浩為副將,領兵十萬,直抵博望城,以窺新野。

先說老三夏侯蘭。這哥們兒的運氣比韓浩要衰多了,在演義中剛出場就領了便當:

——夏侯蘭、韓浩來救糧草,正遇張飛。戰不數合,張飛一槍刺夏侯蘭於馬下。韓浩奪路走脫。

史實中也混的不怎麼樣,被趙雲生擒後,投了劉備。只在《雲別傳》裡面露了個臉,而後就消逝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下場再無人關心。

——先是,與夏侯惇戰於博望,生獲夏侯蘭。蘭是雲鄉里人,少小相知,雲白先主活之薦蘭明於法律,以為軍正。雲不用自近,其慎慮類如此。

那麼這哥們兒投靠了劉備,被任命的軍正,又是什麼官銜呢?

軍正,掌軍事刑法,二干石以下行法;大約相當於現在的軍區軍事法院院長

所以你看這個濃眉大眼卻叛變革命的夏侯蘭可能是這樣的:

但放到現代,他的畫風應該是這樣的:

————————————————

接下來是李典。出了夏侯蘭和韓浩這個層面,李典可以算得上是「能入的上」一般三國愛好者「法眼」的人物了。那演義的描述我就不放了,直接放史書吧。

——典宗族部曲三千餘家,居乘氏,自請原徙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純邪?」典謝曰:「典駑怯功微,而爵寵過厚,誠宜舉宗陳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實郊遂之內,以制四方,非慕純也。」遂徙部曲宗族萬三千餘口居鄴。太祖嘉之,遷破虜將軍
——文帝踐阼,追念合肥之功,增禎邑百戶,賜典一子爵關內侯,邑百戶;謚典曰愍侯

破虜將軍屬於雜號將軍,高低紛亂,不是很好判定等級。

不過最後李典享的謚號是愍侯,這個稱號的享有者還有一個人:夏侯淵。這也能側面反映出李典的地位了。

但這些都不是很重要。史書上還有一段關於李典的重大記載:

——典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年三十六薨,子禎嗣。

…………………………………………

………………………………

……………………

………………

…………

所以你以為李典的畫風應該是這樣的:

但實際他的畫風應該是這樣的:

【此處應PS上眼鏡.jpg】

————————————————

最後一個副將是于禁。這人大家也很熟悉,我就直接放史書好了:

——太祖召見與語,拜軍司馬,使將兵詣徐州,攻廣威,拔之,拜陷陳都尉。從討呂布於濮陽,別破布二營於城南,又別將破高雅於須昌。從攻壽張、定陶、離狐,圍張超於雍丘,皆拔之。從征黃巾劉辟、黃邵等,屯版梁,邵等夜襲太祖營,禁帥麾下擊破之,斬邵等,盡降其眾。遷平虜校尉。從圍橋蕤於苦,斬蕤等四將。
——後與臧霸等攻梅成,張遼、張郃等討陳蘭。禁到,成舉眾三千餘人降。既降復叛,其眾奔蘭。遼等與蘭相持,軍食少,禁運糧前後相屬,遼遂斬蘭、成。增邑二百戶,並前千二百戶。是時,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俱為名將,太祖每征伐,咸遞行為軍鋒,還為後拒;而禁持軍嚴整,得賊財物,無所私入,由是賞賜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眾心。太祖常恨朱靈,欲奪其營。以禁有威重,遣禁將數十騎,齎令書,徑詣靈營奪其軍,靈及其部眾莫敢動;乃以靈為禁部下督,眾皆震服,其見憚如此。遷左將軍假節鉞,分邑五百戶,封一子列侯。

軍司馬。從大將軍。大約相當於現代的團參謀長

陷陳都尉樂進也被封過這個官職,大約相當於現代的陸軍特種大隊大隊長

平虜校尉。大約相當於現代的國內安全保衛支隊支隊長

左將軍。字面上感覺「左將軍」這個稱號要比李典的那個「破虜將軍」要LOW上不少,但是左將軍可是正經八百的重號將軍,大約相當於現代的軍區司令員

假節鉞。這個更BUG了。三國迷們津津樂道的「魏五子良將」裡面,只有于禁是假節鉞,其他四個人只是假節。「假節鉞」這個詞兒是什麼意思呢?「假」是指代理,「節」是指皇權;而「假節鉞」,就是意味著代替皇帝御駕親征假節在平時無權,但在戰時有權斬殺二千石以下官員。二千石是刺史級,放到現代就是省委書記的級別。而假節鉞,無論是在平時還是戰時,都是有權斬殺任何職位的將領包括假節的。

所以你看于禁的畫風是這樣的:

但實際上他的畫風,早期的時候是這樣的:

而後期出征的時候則是這樣的:

————————————————

所以說你還覺得博望坡之戰是一場很小的戰役嗎?

最後我們重溫這一段故事:

——卻說曹操罷三公之職,自以丞相兼之。以毛玠為東曹掾,崔琰為西曹掾,司馬懿為文學掾。懿字仲達,河內溫人也。潁川太守司馬雋之孫,京兆尹司馬防之子,主簿司馬朗之弟也。自是文官大備,乃聚武將商議南征。夏侯惇進曰:「近聞劉備在新野,每日教演士卒,必為後患,可早圖之。」操即命夏侯惇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蘭韓浩為副將,領兵十萬,直抵博望城,以窺新野。

曹魏一方,派出了中央軍委主席夏侯惇,軍區司令員于禁,長者(????)李典,軍區軍事法院院長(偽)夏侯蘭,武警部隊司令員韓浩這種超夢幻陣容去攻打劉備。

而劉備一方,默默地掏出了秘密人形自走兵器:

曹魏陣營:GG。

————————————————

所以說回到正題。《三國演義》給人們一種怎樣的錯誤認知呢?

——他的錯誤之處,就是營造了一種歷史上極精英的統治階級,和普通人民的社會地位別無二致的錯覺。這種浪漫的英雄主義敘事手法,就很容易讓人們形成一種錯誤的唯心史觀

譬如說你去查百度詞條「韓玄」,你會馬上得到如下的聯想輸入:

但是韓玄真是個「屌絲」嗎?韓玄時任長沙太守,相當於現代的長沙市市委書記,屬正廳級領導,相當於少將級級別

所以你感覺韓玄的畫風應該是這樣的:

但實際韓玄的畫風更多可能是這樣的:

(對不起張召忠將軍了2333~)

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不是說你不可以議論前人,但是你絕不能奢談歷史。歷史的長河是滾滾向前的,而如你我這樣絕大多數的普通人,只是這河底默不作聲的砂礫而已。而倘若砂礫們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絕不能仿照市面上流行的英雄主義世界觀,在主觀的臆想中成為英雄;而是需要更加的深入分析歷史事件,掌握客觀材料,把握歷史的客觀規律,這樣才能最終改變世界。

我想《三國演義》造成的錯誤,大抵上也應該是如此吧。


比如魏延,明明是忠臣卻被寫成了反賊,曹操被寫成了奸臣,周瑜被黑的體無完膚,劉備被黑成無能只會哭,王司徒和太史慈對打卻被孔明罵死,等等等等

以上是題注的問題
--------


分析一下。魏延是忠臣么?
他至少是居功自傲不識大體跟同僚下屬不好相處。這樣的人,孫權都知道不好留。諸葛亮不在。指揮不了怎麼辦?

性格問題是大問題。這個就註定了他不得善終。

-----------

曹操是不是奸臣,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很長很有爭議。但是他建立了魏國打壓擁漢派,為禪讓代漢打下了基礎,卻是不爭的事實。他只能說一個有本事的人。亂世之奸雄(英雄)。乃是當時人的評語。

魯迅說過一個話。朝代長好人就多。朝代短好人就少。

朝代長做史的是本國人,朝代短做史的不是本國人。

所以曹操比較倒霉。

不過曹操所為,也不會比司馬更奸了。

不是他的敵人,不犯他的忌諱,他還是有人情味的。分香贈履,又要她們女工自給。

比如何進何屠夫的孫子何晏,王允的侄子王凌,秦邵的兒子秦真,都是故人之子,都有不錯的地位。

還有蔡邕等

曹操待人大致偏厚。

何屠夫什麼水平。

王允與曹操又沒有太多的淵源。

純粹是性情。

但那個年代,傻白甜白蓮花是活不下來的。

誰沒做點虧心事。但曹操又是要軍事統一的。又是要當土皇帝的。

所謂: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

政治軍事鬥爭都是你死我活的。說曹操不是亂世奸雄,不是奸雄傻白甜的話,一般不是運氣超好就是亂世死雄了。

好人未必是好皇帝。但好皇帝很難是好人。何況是開國的。

------

周瑜被黑的體無完膚。

那是你沒有仔細看。

什麼叫嫉妒。龐涓把孫臏騙來挖膝蓋才叫嫉妒。周瑜在小說里,不是嫉妒,而是擔心,諸葛亮太厲害了,會妨礙東吳的利益。

他這個擔心錯了么?

魯肅獻計讓諸葛亮的哥哥招降諸葛亮。周瑜可是沒有絲毫猶豫的答應了。這就是統帥心態。

你看他用黃蓋策用龐統策,得策就用,哪有一點妒嫉的意思。諸葛亮獻火計,他也毫不遲疑的認可。

可見;他的心病在於諸葛亮不是自己人,而是劉備的人。

他奈何不了諸葛亮,東吳就沒人奈何得了他了。

他可謂是羅貫中描寫的最出色的人物。曹操在他面前,可是被耍的團團轉的。曹操那群謀士除了一個程昱是事發前五分鐘諸葛亮外,其餘全是豬一樣。

曹操事後嚎啕大哭誰?奉孝。

這是在打誰臉?諸謀士默然自慚。

實際上赤壁曹操才是被黑的一無是處的。赤壁估計敗的沒這麼慘。而且原因大半在於瘟疫。

但演藝里都是周瑜的計謀。

這麼寫是誰最出彩?

----------

劉備喜歡哭也不是沒有道理。他哭過劉表,以顯示自己的合法性。藝術來源於生活。劉備是個非常會抓人心的。

劉備的確赤壁之前也不像有能得樣子。業績不好。只能算堅韌。打不死的小強。只是這個男人有底線。長坂坡面對曹操虎狼之師,沒有拋棄百姓逃跑,已經算非常了不起的人了。

經歷過金末戰亂的元好問寫過一首詩:長坂安行氣已王。

一軍南北幾扶傷,長坂安行氣已王。
豪傑盡思為漢用,江山初不假吳強。
兩朝元老心雖壯,再世中興事可常。
寂寞永安宮畔土,爭教安樂似山陽。


真的。生死關頭這樣做很難。拿自己的性命與部下的性命去贏得民心。

唐朝的時候,百姓就已經懷念劉備這樣的仁德。

一個人儘管無能屢敗,但能在低潮時候,生死關頭做一次好人就已經是英雄了。

即使劉備死在長坂坡,也是個英雄吧。但是他就是肯哭,肯同甘共苦。就算是作秀,也好過很多連作秀意識都沒有的群雄。

--------

罵死王司徒這事。我寫過一個王司徒是躺贏家族。漢朝司徒家族是孝廉。會稽太守。

魏朝是三公。

晉朝是國丈。

只做清名學問,偽造古董,古學,聯姻高門,扶植勢力。朝代興亡百姓疾苦與他們無關。

他們的生活

馬上這個答案底下罵聲一片。

還有學者比我更刻薄,直接說士族世家就是國家寄生階級。

所以吧,我覺得罵死司徒這事,虛構的沒啥不對。代表了群眾的樸素階級感情。就是有些刻薄與誇張。

讀書讀史深了,生活的閱歷多了,才能理解魯迅為啥那麼刻薄,那麼討厭鄉愿的好人,討厭巴兒狗。甚至願意火燒大地,燒盡一切腐朽。

王司徒其實就是這種鄉愿的好人巴兒狗。

天朝的歷史,就是消滅王司徒們的歷史。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601464/answer/190592518

關於王司徒的一些論述

------
天下的事,沒有絕對的對錯,文學的事,總是意識曲折或者不曲折的反應。

------
7月23日更新
魏延不是關羽。楊儀相當於後勤部長。他能公然拿刀比著楊儀脖子,羞辱他,讓他痛哭流涕。

關羽傲上不忍欺下。魏延則是快意恩仇。註定了魏延當不了協調全局的統帥。

有人說曹操不是皇帝。但後人尊他為魏武帝。就是尊重其肇基之功。

有人說劉秀是好人又是好皇帝。
呃。總有不同說法。個人覺得對比劉邦朱元璋李世民,甚至隋文帝都差點意思。

他殺了刺史,誅殺兩千石,度田,也就是清查土地丈量仍然搞不下去。因此東漢是個先天不足的政權。

還不如東晉土斷是搞得下去。

黃巾軍為什麼起義。張讓他們是非法的跋扈。袁家,曹家,楊家這些合法的地主是合法的跋扈。壟斷土地教育仕官,麾下有大量佃戶。

朝廷沒錢。桓帝靈帝,賣官。才能讓國庫有錢。

根本在於劉秀對於世家的妥協。

所以劉秀是個好人沒錯。能打沒錯。但是個好皇帝么。


三國演義里的罵死王朗讓讀者尤其是了解不是很深的人有一種王朗是個文臣而且只會饒舌還說不過諸葛的感覺,然而演義里還有:

孫策出馬,謂王朗曰:「吾興仁義之兵,來安浙江,汝何故助賊?」朗罵曰:「汝貪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並吾界!今日特與嚴氏雪仇!」孫策大怒,正待交戰,太史慈早出。王朗拍馬舞刀,與慈戰數合,朗將周昕,殺出助戰;孫策陣中黃蓋,飛馬接住周昕交鋒。兩下鼓聲大震,互相鏖戰。忽王朗陣後先亂,一彪軍從背後抄來。朗大驚,急回馬來迎:原來是周瑜與程普引軍刺斜殺來,前後夾攻,王朗寡不敵眾,與白虎、周昕殺條血路,走入城中,拽起弔橋,堅閉城門。孫策大軍乘勢趕到城下。分布眾軍,四門攻打。

諸葛村夫欺我老無力 若是二十年前 定將汝斬於陣前 安敢在此饒舌?

諸葛亮: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朗大怒,拍馬舞刀殺出陣中

諸葛亮撥嬰兒車欲走,王朗馬快,早已趕至,手起刀落,將亮斬做兩段。

火燒上方谷:」魏延大喝曰:「司馬懿休走!」舞刀相迎。懿挺槍接戰。不上三合,延撥回馬便走,懿隨後趕來。「司馬懿敢挺槍接戰魏延?

對調一下角色:張遼大喝曰:」諸葛亮休走!「孔明挺槍接戰。不上三合,遼一刀將諸葛亮劈於馬下。


「你知道蜀國是怎麼牛逼起來的嗎?」

「不知道。」

「傻,是因為有諸葛亮啊。」

「哦。」

「那你知道蜀國最後為什麼又不牛逼了嗎?」

「不知道。」

「笨,因為諸葛亮死了啊。」

「哦。」

「你知道魏國為什麼打敗蜀國了嗎?」

「不知道。」

「蠢,因為司馬懿沒死啊。」

「哦。」


士族門閥的力量。

波瀾壯闊的英雄故事,背後其實是士族的爭鬥。

三國的很多故事,
並不是幾個謀士搖一搖扇子就決定的。
所謂的名士,並不是說智謀有多厲害,其實是一方勢力的代表。

當然,士族這個說法是魏晉才明確,我主要代指一下。

剛開始,我對鄧艾幾千兵臨成都,蜀國就投降這件事幾乎不可理解,幾千兵,無輜重,一國都城,城牆都過不了吧。再怎麼說堅持到其他部隊回援是沒問題的。

很多資料把這個事情歸結於蜀國腐敗。
後來我才大約想明白。


蜀國這幫人,畢竟是外來政權,力量強大的時候可以壓服本地門閥望族,但仍然不能避免被門閥勢力滲透。蜀國拿蜀地人丁送死戰鬥,這與本地利益是衝突的。當力量弱化的時候,就被裹挾投降了。

魏蜀吳三國都是如此。
比如東吳的四任水軍大都督分別是周瑜(自己人),魯肅(望族),呂蒙(本地人),陸遜(門閥)。所以東吳的水軍都督這個職位是逐漸向門閥過渡的,這就體現出向門閥交權的一個過程。


三家歸晉,
最後是司馬氏這樣的更純正的士族,更能代表士族利益的團體統一了三國。


應該說影響的不僅是人們對三國歷史的印象,應該說《三國演義》影響了廣大中國人民,尤其是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觀。

我非常贊同樓上的觀點,文學作品不需要為其真實性負任何責任。因為他是演義小說,他需要的是精彩,需要的是好看。

可是無論你負責與否,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傳播度數一數二的文學作品,其影響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過大多數人的理解。

如果單純挑三國演義與歷史真實的不同的話,那都不如挑挑相同的地方,除了人名一樣以外,不同的地方簡直太多太多,什麼騎兵啊帆船這種小問題不談,單說三國演義裡面的人數,袁紹征曹操七十萬人,曹操征孫權八十三萬人,劉備征孫權七十五萬人,諸葛亮北伐三十萬人。而且幾十萬人的軍隊經常一場仗下來全軍覆沒,這三國時代究竟有什麼樣的國力?都堪比共和國了。

不過這都是次要的,對百姓的影響,有一個主要問題是,很多老百姓認為打仗是這樣的:

打仗就是兩幫的老大上去火拚,就是劉關張哥仨上去群毆呂布。

那剩下的小兵幹什麼呢?啦啦隊??

這種印象深入人心到什麼程度,幾百年來評書也好唱戲也好,就得這麼唱,你唱別的形式老百姓不接受,一直到建國以後,很多地方給老百姓普及解放戰爭的故事,還是這麼講的(不是相聲瞎編的,這是真事兒):

「毛主席穿著金盔金甲,端坐龍車之上,左邊一人羽扇綸巾,坐在指南車上,那是周總理,右邊一將威風凜凜,手抱機關槍,那是朱總司令。不一會兒妖風驟起,那蔣介石拍馬殺到,毛主席挺槍便刺……」

這種思維也直接影響到了歷史人物的形象,諸葛亮作為中國歷史上頂尖的內政外交軍事天才,被三國演義給描寫成了一個扇陰風點鬼火的一個妖道的形象,曹操明明是個英雄,被描寫成了白臉曹操,人家張飛書法繪畫水平都很高,還善畫美人,生生是被小說給寫成了黑臉猛張飛。

這讓後來的很多中國人對歷史人物的理解變得臉譜化,提到一個人,第一想到的是——這個人是什麼樣的,好人壞人,首先有個定位,忽略了歷史唯物主義之下的人物複雜性。

不過這無可厚非,因為演義小說是寫給普通百姓看的,你寫諸葛亮怎麼恢復生產怎麼搞後勤沒人願意看,我們就想看諸葛亮借東風燒曹操大擺八卦陣,別的都沒用。

第一個影響相對來說比較淺層,第二個影響很深層次,讓很多人甚至自己都沒發覺到,就是很多人的歷史觀認為——歷史是由某一個人物決定的,是某一項計謀決定的。

毛主席是怎麼說的?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劉備曹操孫權,都是歷史大潮的一朵浪花,三家歸晉並不是靠的高平陵之變里司馬懿的小計謀,是因為司馬家代表了門閥政治的發展潮流,代表了先進生產力。


很多人談起歷史都認為,要是xxx當初xxx就好了。比如希特勒當年要是不打蘇聯/直擊莫斯科就好了(不知道對你有什麼好處?),蔣介石當年要是在重慶把毛澤東扣住就好了。他們認為歷史只是由某項政策某個人決定的。

誠然,主要歷史人物對歷史走向有些巨大的作用,但是歷史潮流的走向不會因為某個人物而改變,逆天改命者,終究還是要歸於失敗。


除非他有什麼東方的神秘力量。


沒有三國演義,三國估計和十六國一樣,只是會考時背的東西……


這種論調可以打倒大部分的小說、影視、相聲、評書、戲劇,因為它們跟三國演義一樣,全都是藝術加工過的產物。
人家名字都叫「演義」了,非要強求它跟史實完全一樣,這才是強人所難。
讓歷史的歸歷史,通俗的歸通俗,不好嗎?


人物的武器裝備大多穿越了一千年


曹操並不是整天被人攆得割須棄袍的苦逼
劉備並不是整天只會哭的懦夫
周瑜並不是什麼小肚雞腸之人
魯肅並不是整天被諸葛亮捉弄利用的傻子
諸葛亮並非張良般的謀聖——實際上他更像是蕭何——當然諸葛亮更不是什麼法師(笑)
張飛的字並不是翼德
關羽並沒有那麼多劇情
法正並不是什麼路人角色
司馬懿並不是什麼奸詐小人
魏延的後腦勺也沒有問題
當然王朗也不是這個樣子

最後貂蟬、周倉、祝融夫人什麼的


題主評價演義時舉的五個例子,居然除了王司徒那出沒個正確的╮(╯_╰)╭ 既不懂歷史,又不懂演義,行狀如此,總不是羅貫中的鍋罷_(:з」∠)_


被三國演義坑最慘的

難道不是

蜀魏延,魏王朗,吳周瑜?

全是為了寄託孔明的足智多謀。

老羅隔壁家姑娘正好姓諸葛吧?


雖然三國演義作為小說不需要完全真實,為了藝術性和文學價值再怎麼虛構也沒有關係,但是就怕有人信以為真。
1、「一聲炮響」,「築土山,立炮架」,產生了「三國時期有火器」的錯覺。有人說炮指的是投石機,但是書里明確說了發石機是劉曄發明的,所以這兩個應該不是同一個東西。
2、兩軍交戰的成敗由單挑的勝負決定。這一點甚至影響了很多三國遊戲,比如日本的《三國志》有幾代是武將的武力決定部隊攻擊力的。
3、每次出兵人數賊多。歷史上蜀漢全國九十多萬人口,演義里劉備伐吳硬是帶了七十萬大軍。赤壁之戰八十二萬大軍號稱百萬就更不消說了。而且往往兵力帶的多的一方會輸。
4、不存在兀突骨那麼高的人。
5、如果你在看完三國演義之後去看水滸傳,你會以為是張遼把宋江給綠了。


最大的錯誤認知就是打仗靠武將單挑…


且不說題主說的那幾個問題本身就不是問題,多屬於某些人扯淡,且說《三國演義》本身的性質。

三國演義,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

真的不太懂為什麼有人喜歡在小說里找歷史,或者在影視劇里找歷史,似乎很多人覺得自己比羅貫中博學多才以鄙視的姿態引用一些二手吹噓的東西去啪啪羅貫中寫的東西啊?

好吧,扯多了,問題來了。

魏延是忠臣?

曹操不是奸臣?

演義黑了周瑜?

魏延和曹操的問題這麼複雜不扯開,講道理好吧,羅貫中到底黑了我瑜什麼啊?我瑜在演義里也就排個主角諸葛以外的第二好吧?比我葛妖差一點這就叫黑?要是沒我演義吹能成路人皆知的大美人?

羅貫中:

===============

ps:有些人就是半瓶水喜歡到處晃蕩,跟我扯什麼羅貫中黑周瑜小氣——這個老話題不知道談了多少遍,看一次笑一次,我實在沒有功夫去跟人探討歷史上的周瑜小氣還是演義里的周瑜小氣還是網友口中的周瑜小氣,反正跟我評論什麼演義黑周瑜小氣的都刪了,不謝

作為通俗演義的《三國演義》,雖然在部分史實上有所改編,但在這些改編無疑都是合乎情理和人物個性的。比如在君臣關係的二重化結構上,拿捏恰當。曹操有野心,但迫於那種道德壓迫,終身不敢僭越最後一步雷池。荀彧作為漢王朝的殉道者,小心謹慎,但在曹操自尊魏公的時候,以大義阻諫,最終服毒。作者:謝明宏(來自豆瓣)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紀其實,亦庶幾乎史。蓋欲讀誦者,人人得而知之,若詩所謂里巷歌謠之義也。】

真的不知道有些人是拿什麼資本去鄙視羅貫中,說羅貫中扭曲歷史的,問一句,你能看完演義嗎?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三國時期孫乾?
段谷之戰胡濟為何失約?
三國時若獻帝落在劉備手裡,以劉備的性格,會做諸葛亮還是做曹操呢?

TAG:小說 | 歷史 | 三國 | 歷史人物 | 三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