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與法國留學,哪個更具優勢?

諸如經濟類專業,比如其中的金融學,留學德國或法國,這兩國對比哪個更具優勢?據說法國的高商在商科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但好像高商都是私立學校,學費收費高昂,因本人經濟能力所限,高商就先不予考慮了。還是從兩國的免學費或低收費的公立大學作對比吧。
還有其他的,兩國的國家教育水平對比如何,社科方面哪國大學更具優勢?兩國的國際影響力,還有民間對華人的友好程度,德語與法語未來哪個更具前景?畢業後哪國更容易能找到工作,可以獲得長期居留權?諸如這些方面的對比。
最後,希望大家可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感謝大家的回答,謝謝!


因為個人經歷,兩國都在早年計劃之列,也分別留學(交換)過,所以知道這個問題要考慮的方面太多,我先給個目錄,如果對哪個細節感興趣,可以直接拉到對應章節,看完了別忘點贊。注意以下內容不涉及博士教育,因為博士專業化太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實驗室和老闆,有時在研究所公司等非教育機構,隸屬工作範圍,已不是國家層面上可以比較的。

語言方面:

  1. 德國法國能否英語授課教學?
  2. 德法語學習難度比較?
  3. 德法語和英語的影響?

教育體制方面

  1. 德國與法國教育理念的本質區別
  2. 入學容易,畢業困難,在兩國的體現

德法之間選擇抉擇的標準

  1. 從個人成績能力分析
  2. 從所學專業類別分析
  3. 從兩國生活細節分析

國家以及國際層面的民族影響力對比

  1. 軍事對比
  2. 文化對比
  3. 國際影響力對比
  4. 工業經濟形勢
  5. 對華影響力以及對華人態度

其他方面

  1. 就業難度
  2. 簽證以及移民政策

L語言問題(L代表language話題下所有問題)
24歲是我這兩種語言的巔峰時間,均有1500學時以上的學習,都在B2和C1水平之間,讀完了加繆的局外人和半本鼠疫,茨威格的幾部短篇。ps如果你對這些二外的學習感興趣,細節技巧可以參見這個問題母語是漢語的人同時掌握英法德日四門語言,不會弄混嗎?

L1:英語是否可以在兩國留學?這兩個國家英語都不是主流教學語言,也存在英語項目。在法國最好的項目都不是全部的,幾所高商英語教學不差,但是某些課程也還是要法語的;德國的英語項目也有,但是相比法國的英語項目差點。

L2:德語法語那個更容易。多數派都認為法語簡單,但是我只覺得入門和初級階段,德語難度遠大於法語。但是到達B1-B2階段以後,德語就開始得心應手了,因為這是一門邏輯化和structured語言;相反法語在這個時候就會進入瓶頸,以至於留法多年的人都難以達到C1水平,尤其是因為音節連誦的原因,代表的quel-age-a t-elle?一句話五個詞有三處相鄰的詞都要連拼。但是德語即使很多援引開頭的詞在一塊Die ehemalige erringerung habe ich 也不需要和上一個輔音詞連讀,因此聽力簡單很多。雖然說德語語法複雜,但是留學導向下的語言學習跟應試不同,這時法語的聽說難度比德語的語法難度更明顯,因為平時說話中即使有語法錯誤,人家也能聽懂,但是法語的難點在於人家一說快你就不明白了。

L3:這兩種語言對英語的影響如何?一般來說,他們都會讓你的英語退化,個人覺得影響點不一樣,德語更嚴重。法語只是3000個詞跟英語同根,這樣輔助記憶,但是極其容易混淆發音,導致你學會franglais(frenglish);德語的影響在於其框型結構的句式,就是其語言順序不一定是中文類似的主謂賓,因此問你從哪裡來的時候,很多德語學習者第一反應是where come from you?--Woher kommst du的逐字翻譯,這不像法語的口音影響,會導致你說一句話連句子結構都要先思索幾秒。

S兩國教育體制的根本差別(這裡用S代表System)

S1德國「大眾教育」 VS 法國「精英教育」
如果只回答lz問題,明確是法國。但是有必要提一下兩國高教體制的理念區別,因為德國的「大眾教育」跟法國喪心病狂的「精英教育」對比太明顯了。我們姑且這樣定義,大眾教育就是讓所有人儘可能均分教育資源,避免中國這樣小學入學都要買學區房,所以德國不搞排行榜這種概念,這也是威廉三世皇帝開始的洪堡改革,努力了200年的結果,避免優勢集中。而法國恰恰相反,最好的教育資源集中在最優秀的一批學生上,按成績或者排名招生掐尖錄取,以致中學時期就有了一枝獨大的現象,比如巴黎的路易大帝中學自己出了歷史上三分之一的總統,以及雨果、伏爾泰、羅曼羅蘭上百位文哲大師,還有一批雪鐵龍、米其林這樣的工業創始人。

S1.1喪心病狂的法國「精英教育」
然後法國的大學分為兩種,一是lz所說的公立大學universite,另外就是「私立」的grande ecole(「精英」大學校,下面簡稱GE),這裡我把「私立」打引號是因為GE主要分兩類,商學院(Ecole commerciale)和工程師學院(Ecole Ingenieur),商學院基本全是私立,學費高昂,但是工程師學校排名頂尖的十幾所全是國立。而法國高等教育壟斷就在grande ecole。每所GE都有自己獨立的入學考試concours,一般你如果錄取了top1就不會再去top2,這根中國高考錄取區別很大,比如北大的學生比復旦強的不會太多,但是法國第一名可以把第二名甩出很遠。

可是還不僅僅體現在學校里,而是影響學生長久的職業軌跡,第一份工作薪水,乃至前幾年的發展都跟學校排名嚴格掛鉤。而後來在工業商業軍政文化領袖都只出在屈指可數的幾所GE (HEC;ENS;Polytechnique;Science PO)。而這些GE規模只有數百學生,精英壟斷更加登峰造極的一點在於,理工類的等到畢業再按總成績,把全國最優秀的幾十人挑出來,像中國古代科舉進士一樣,進入corp d"etat的機構,儲備為國家技術型公務員,或成為以後核電空客等央企的領導,進而讓他們成為整個民族仰望星空的領航員。值得指出的是,corp d"etat不接受非法國籍的學生,只要錄取corp d"etat的法國人基本是不屑於去常春藤的,因為比他們成績差一個等級的也可以拿到美國任何一所大學的offer。

S1.2理想化的德國「大眾教育」
雖然說德國很不提倡「優勢集中」,更不感冒英美排行榜,但是學校多少還是會參差不齊的。按門類也分為綜合性大學universitaet和專業性大學Fachhochschulen,而中國比較出名的是technische hochschulen技術型大學,比如出名是慕尼黑工大柏林工大就是這種類型。但是對於lz我覺得那種都不合適。總體來說,有了test daf分數和本科成績,你可以申請很多所學校,然後選擇一個你認為最好的,而且德國學校差別相對較小。

那麼說到這裡是不是說德國真的「大眾教育」呢?Ausgeschlossen!跟法國最大的差別就是,德國人也像中國人喜歡留學,德國的精英是去美國深造的,以至於你在德國接觸不到精英。(注釋:見本文最後引文)和前面說的法國不一樣,德國的精英不會選擇留在本國,最好的是去美國,其次還有一些人也會選擇瑞士。

S2入學容易,畢業困難,該問題在兩國如何體現
德國學校如此,法國的公立學校universite也是這樣,但是法國的grande ecole相反入學難畢業容易。另外德法兩國好的universitaet(hochschule)/universite也不是入學容易,有時你甚至要等一兩年才能錄取。但是從畢業角度來說,德國大於法國,因為德國幾次不過註定沒有文憑,但是法國如果你一個好學校考不過,可以下一年申請一個好過的學校,或者換個簡單的專業,退而求其次的文憑還是拿的到的。

C 這裡開始從具體的個人方面,來分析如何選擇(Choice)
C1 從學生成績學業能力角度出發
雖然德國留學生數量超過法國(2010年前,下文「留學生」均代指華人留學生),但是德國留學生質量普遍處於中游,不會有特別好和特別差的,法國的層次差距很大,法國比德國多出一部分頂級學霸和一大波底層學渣。所以,如果只衝著文憑,就法國吧。

如果你是不太自信的頂級牛人,或者是一級牛人,想找個申請美國的保底,法國的巴黎高師,綜合理工,巴黎高商保底,或者瑞士德語區的蘇黎士聯邦理工,但是德國所有的學校都不值得你申請,從華人留學生的群體來看,以上幾所法瑞學校的頂尖超過德國所有學校的頂尖。說道這裡,可能會遭到德國黨的反對,那麼我就對自己比較熟悉的兩國留學生上游群體分析一下。

根據個人所見,德國留學生源最好就是同濟大學,當然有一部分交大的和極少數更好學校的,但是西夏一品堂校友無疑佔據了德國華人精英的最主體,德國最有名的學校幾乎清一色都是同濟黨占多數。但是法國並非如此,14年前開始的巴黎高科9+9項目里,中國的九所同濟恰好處於中等,但是ENS和Ecole Poytechnique(X)兩所學校,其生源主體都在南京大學復旦大學這兩個,其餘就是交大中科大一類,但是對中國學生,想進入這兩所法國精英學校同濟只是門檻,如果本科比同濟差第一步材料就過濾,有必要提一下,這兩所學校以及巴黎高科其他學校錄取是有考試數學物理的,攻略上飲水思源搜吧。但這裡有必要提一下ETHZ,蘇黎世聯邦理工,也是唯一生源質量上勉強能夠與法國ENS和X貼近的德語學校。它的申請途徑比德國學校往往多個面試,但是這個面試非常有趣,根據我的交際圈,一個小小的面試總是能把頂級牛人從一些二級牛人里挑出來,換而言之,我看過很多拿ETHZ好人卡的都輕鬆取得亞琛慕尼黑工大等的錄取。如果閣下可以達到同濟東南一類本科生的前20%,就放棄德國拼法國精英吧

C2從專業角度出發
常識性意見一般認為理工科去德國,經濟藝術文科去法國,實則大謬。我絲毫不覺得法國的理工類比德國差,同時也看不出前者的藝術文學能比德國強,僅僅是有幾所按英美模式複製的商學院而已。

如前文所說,法國的「巴黎高科」集團grande ecole彙集了各個理工領域的精英,只是錄取困難,而不是像德國畢業困難,所以本身人數就少,所以顯得不出名。而在專業細節里:
C2.1自然科學,生物我不了解,除了牙科以外的醫學都強於德國,然後數學物理化學之類,ENS 和X對所有德語學校(包括蘇黎世聯邦理工)都是完全秒殺級的。
C2.2工程類,首先討論力學機械,如果力學部分偏向理論,首推法國,因為這些嚴重依賴數學基礎的,法國優勢太大。然而偏嚮應用的則無一例外的選擇德國,哪怕上面有人的答案是航空核電一類的選擇法國,我對此持反對觀點,原因將在就業分欄中追述,法國唯一可以考慮的只有地址類和IFP的發動機工程,因為德國沒有石油和礦井類企業。電類專業,除了純IT可以選擇法國以外,所有涉及硬體哪怕middleware的都選擇德國,原因也在就業分欄敘述。
C2.3經濟管理類,選擇法國或者瑞士德語區,這方面德國的選擇餘地太小。
C2.4文法類,這個不是我的強項,況且也沒有什麼對比性,而且選這個方向的本身語言基礎就很紮實了,該去哪裡早就定了。
總之,理工科一切依賴數學基礎的都是法國

C3從留學過程的生活角度分析
這裡追加獎學金問題,因為筆者本科的時候非常關心這個話題(但是我的信息只停留在2007年),對於德國方面而言,完全沒有全獎可能,但是根據我2010年的信息,有些學校有每月200左右的補貼。蘇黎世聯邦理工有每月1750瑞郎的優秀學生獎學金,但是名額只有幾十個。但是法國完全不一樣了,像德國那種部分獎學金的項目,很多學校都有;此外在10個一流的grande ecole裡面,每年至少有300個月入1000歐上下的全額獎學金名額,這樣你將不會有任何家庭負擔,以至於有中國本科學費靠貸款的貧困生都可以走上這條路,而且這一類項目在申請階段理論上可以做到零經濟成本,無語言要求,無申請費。當然也許今天信息有所更新,德國也出現了全獎機會,但是根據其大眾化教育的傳統,感覺全獎機會遠不如法國,因為他們的模式不側重把頂尖的精英挑選出來獎勵。

經濟開銷來說:德國物價小於法國。如果你想勤工儉學呢,兩國機會對等,但是法國只有universite假期長可以打工,grande ecole就別想了,而且這個多半還是要學費的。但是租房方面,法國政府對於學生有房租補助,就是說你只要付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房租。要說玩呢,法國的旅遊地位是全世界無可抗衡的。如果你是一個吃貨,答案不要我說了吧。從留學生數量來說,一直是德國大於法國,可是近幾年因為法國各種野雞大學喪心病狂的中國招生,這一趨勢有可能扭轉。最後一個十分關鍵的男女比例問題,請大家對號入座,如果你是女生,到了德國就是女神,男生太多;可是法國呢,哪怕你是女神,可能也會落入ds之手,因為法國是女生數量大於大於男生

I回答兩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對華態度(目錄I表示International influence):
這個問題跟留學基本無關了,既然樓主提了么,而且留學關心一下目的國綜合實力也是正常的。這裡主要撥正國內輿論影響,德國沒有鼓吹的那麼強,法國也沒有黑的那麼弱。出了經濟數字略微差一點,法國不論在軍事實力、文化傳播、國際影響還是世界地位方面,都是強過德國的。
I1軍事:法國核武器儲備世界第三,有完整的軍事工業體系,從1966-2006年間都是脫離北約獨自單幹的。以達索塞峰為主的幾家公司,保證了其軍火產業的巨大利潤,導彈戰鬥機軍艦潛艇就是寡頭壟斷啊。舉個例子,俄羅斯很多方面自認不如,也有購買法國設備;80年代阿根廷戰爭,一開始就用法國導彈擊沉三艘英國軍艦。

I2文化:文化上兩國很難PK,總的來說不相上下,各有千秋。語言上法語使用人數兩倍於德語,遍布全球,而德語僅僅在其鄰國,當然這個跟法國的殖民歷史有關。如果把飲食也算作文化的話(偷笑)作為吃貨,我不該賣萌的黑德國。文學哲學藝術呢,應該都差不多吧。可能德意志人的音樂影響力大,而法國人視覺藝術逼格爆棚。

I3國際政治:法國始終以超級大國自居,這源於對其前殖民地的影響力,和非洲的駐軍,甚至戴高樂活著的時候可以慫恿魁北克獨立,而且自二戰以來一直干涉他國內政,扶植各種宗教勢力,霍梅尼是代表。

I4工業經濟:從目前的發展形勢來說,德國遠強於法國,而且發展勢頭也不會逆轉。但是在遇到重大政治危機國際形勢突變的情況下,法國或許更堅挺(個人意見)。因為法國的工業體系完整,尤其是石油核電能源這種工業基礎和硬通貨上有絕對的優勢,另外航空航天軍工高鐵等高科技方面,優勢絕對不會低於德國,所以穩定性好。但是在和平時代的自由市場經濟之下,法國的氛圍不及德國活躍,尤其是德國小企業多,遍地開花,出口貿易額遠超法國,甚至偶有超過中國。

I5跟中國的關係:與以上四點不同的是,德國對中國影響力更大。有這些原因:
中德關係歷史悠久,從康熙開始就啟用湯若望;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德國的經濟殖民首選登錄中國以制衡英國;插一張俾斯麥李鴻章合影

兩戰期間,kmt跟德國的蜜月簡直如同搞基,舉個栗子:

看看孔夫子第73代孫和人類史最大戰爭的發起者,孔祥熙樂得大門牙都露出了兔八哥的風範,而我們的偉大元首雖然忍俊不禁,但是從那緊鎖眉頭下的眼神,依然若隱若現內心的羞澀和欲拒還迎的春心蕩漾,這不是搞基,是熟馬?當然兩戰期間的德國在歐洲大陸倍受孤立,因此這三十年間和中國的合作達到頂峰,直到汪偽政府成立以前,一直有陶德曼調停拉貝援手南京這樣的故事。

改革開放後,以大眾博世為代表的汽車行業搶灘中國市場極其成功。然而法國就相對後知後覺一點,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國液化氣公司100年前上海設廠,但是因為二戰期間國民政府外交失敗,殖民地越南對中國的封鎖,一直走下坡路。冷戰期間較早跟中國建交,直到密特朗當政(其地位好比中國鄧小平)期間,才顯著與中國恢復經濟聯繫。但是因為08年奧運和西藏issue上,近十年與中國間隙不斷。當然由於其化妝品奢侈品在世界的領先地位,的確是倍受中國女性同胞青睞。

至於對華人的友好程度,只能從他們對外國人generic的態度說起,和歐洲傳統國家一樣,顯然都不如美國開放。但是法國比德國要閉塞很多,關鍵是法國的自我民族中心論,和沙文主義(沙文本人就是拿破崙帳下士兵,也是此主義思潮淵源)的影響,對外國人遠沒有德國那麼open minded(後者也不是開放的典例)。要說起歧視方面,法國對第三世界的歧視更為嚴重,甚至其前殖民地的移民所造成的治安暴力,華人也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

但是儘管相對而言,法國對中國人更不友好,可是從社會人情風俗習慣來說,法國與中國更加相似。根據國內主流觀點,外國人比中國耿直,說話不愛拐彎抹角,也相對誠實,遵守秩序規則,那麼這一點形容德國人更加貼切,法國完全相反。
在德國一般行人亂穿馬路見的不多。但是法國,紅燈照樣闖或者根本不看燈,過十字口馬路可以直接走對角線,跟中國幾乎別無二致,只是司機相對客氣一點。

法國人的處事方式,尤其是缺點方面比中國的偽善兩面派有過之而無不及。說話必然拐彎抹角,從不點破,儘可能避免冒犯對方。這從很多法語電影里也可以看出來,如果提出一些餿主意的時候,甚至只是暗示啟示對方,而免於承擔責任。各種針對人的負面評價,如果是當面說,那一定會有很多禮貌性的說辭當鋪墊,有時是旁敲側擊,有時甚至只是用一個形容詞副詞的程度變化,讓你感覺到自己那些方面不足。要不怎麼說法語是最精確的國際公約語言呢。當然這種微妙的相處方式,也側面造成了語言學習上的難度高度。

從職場上說,德國人比法國人規矩的多,後者也比中國稍微規範化一點。但是所謂的人情至上,關係逢源在法蘭西也是及其常見,托關係找後門什麼的大家都心照不宣,只是一些重要的崗位還是量才錄用的。當然這個話題太大,不是一兩句話說的清楚,也與問題相關不大,有興趣的話評論交流吧。

======================================================================
其他一些無法具體區分的問題

就業問題:這個可以毫無疑問的說,德國容易就業。一方面是因為德國經濟形勢較好,尤其是小公司比較多,而且移民政策積極,鼓勵外國留學生留下工作,這一點在全歐洲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法國有個CDI(無限期工作合同政策)好比中國20年前的鐵飯碗,就是說企業不得隨意解僱員工,只要沒有嚴重錯誤。這樣一來就導致企業招聘的時候,不敢輕易僱人,因為一旦用錯人就不變辭退,因此宏觀上每年工作合同的簽署和解除數量都遠小於德國。只要一旦錄取,工作壓力也小,即使混飯也沒有失業危險。以至於很多人工作穩定,一輩子只效力一家公司。但是這對於留學生而言,並不是好事,你要的是找到第一份工作,這個難度在法國遠遠大於德國。我見過n多法國畢業去德國工作的,但是反向聞所未聞。另外法國畢業生找工作時間只有6個月,現在增加到一年,德國好像是18個月。

居留問題:從長期居留(永久居留)獲得難度來說,兩國一樣,都是工作五年才可以申請。但是德國比法國多了一個藍卡制度,就是說你即使不能申請長居,但是有可能獲得多於一年(可以到三年)的藍卡居留,不必每年定期更新。

入籍問題:這個對比差別可就大了。法國籍是喪心病狂的容易,或者說是我見過全世界最容易的。當然兩國入籍都有語言要求,這個在所難免。印象中德國好像要居住滿8年才可以,但是有文憑可以減少到六年。法國要求是居住滿五年,但是有法國文憑,可以縮短到兩年。就是說你去法國讀兩年書,混到學士學位,就可以拿法國籍了。這個僅僅是理論上,如果你連語言都不過關,他也不會給你,如果你是牛人(學生),我也見過一同學來法一年七個月就拿國籍的。

這裡有人要問,拿了國籍以後不就放棄中國國籍了么?這個取決於你在哪裡發展,拿了德法國籍回中國是有困難,但是這個可以通過中國配偶規避。而且有了歐盟國籍以後,你的職業發展也會更加寬廣,如果你想去英國或者瑞士摩納哥這樣的頂級富國,一張德法護照會為你打開綠燈,否則你可能在CV到達HR法眼之前,就直接被招聘信息系統資料庫的nationality選項自動過濾了。


按照題主要求的部分,我就先回答這麼多,當然德法兩國其他的差異,以及跟其文化附屬國(奧地利瑞士比利時盧森堡)的環境同樣大相徑庭。如有需要,可以在評論回復,我們繼續相互交流學習。

已經有評論要求給出引文鏈接,我不妨就先出這個巨人的肩膀,恰好這位巨人做過西門子和拉法基兩家德法代表企業的最高領導層,和他的一次交流會裡提到了德法的對比問題,但是其中涉及sensible word太多,給個鏈接吧年輕工程師應該回國發展還是留在歐洲發展?


我本科專業是德語。
在我第一個學期學習的過程中,我關心的不是自己德語水平怎麼樣,而是德語專業的前途怎麼樣?
雖然,學習語言的過程對我來說一直很輕鬆,但是在我看著滿黑板的der, das, die.以及一格,二格,三格,四格的時候,我發現我滿腦子思考的都是,將來怎麼辦?學德語的出路是什麼樣子的?聽說德國人的英語都很好,那我們學德語的人出路在哪裡?我應該換到法語系嗎?聽說法語簡單一些,並且法國人英語不太好所以法語應該很有市場。
這個問題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在我腦海里徘徊,到了第一個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我開始失眠,躺在宿舍的小床上,看著窗戶外面透過來的光,覺得自己的選擇都是錯的。
當我跟我爸商量的時候,他的回答讓我很出乎意料。
」把一樣東西學好學精,就會有出路。德國人英語再好,也不會好過母語。但是你要是學不好,那確實是沒有什麼前途。「
我還是很糾結。但是轉系的話又會浪費很多時間,而我決定開始好好學習德語。
第二年的時候,機會來了。學校開始公派留學生出國,而我因為第一年好好學習,第二年的第一學期就被選上。(第二年天天課堂上偷偷看穿越小說這個事情就不提了,只是第一年確實比較努力)
---------------------------------------------------------------------------------------
在德國生活的這幾年,發現德國人的英語確實比義大利法國人西班牙人的好,但也只是限於比他們好,而已。
德語說得非常好的外國人,在德國很有優勢。
我再也沒有後悔自己選擇德語,雖然它很生硬,很陽剛,我說德語的時候覺得自己是條真漢子&>,&<
德國與法國留學,其實不在於哪個更有優勢,而在於你對法國還是對德國更熱愛?並且選擇了一個國家之後,能否讓自己的語言水平達到C1以上?如果留學之後語言並沒有太大的提高,或者說也沒有學到很多東西,那麼相信都不會很有優勢。
所以,教育水平,友好程度,就業狀況等方面沒有辦法說哪一國比哪一國更好。你把法語說得很好,法國人一定對你比你法語說得磕磕絆絆的時候更好。你選擇了一個好的法國大學,那麼教育水平自然在國際上也很有影響。就業也是如此,不管是學什麼的,只要你遙遙領先,就不會擔心找不到好工作。
法國和德國離得又近,大可以選擇了一個國家之後時常去另一個國家轉悠,感受一下。有機會申請外國實習或者將來換國家繼續深造也未嘗不可。


兩國比較我也不敢妄下評論。
從沒有德國留學生來答題說起,我就來說說為什麼會這樣吧。之間會穿插栗子讓你了解德國留學。再之後會做點自己的推論試比較下。有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指正。

先交待下背景。我在德國一所工科大學讀碩士。

一,沒人答題大概有以下2點原因。
1,德國留學生從數量上是遠不如法國的。
第一,作為世界第三大留學國家,德國留學生人數是很多的。但是祖國同胞數量上遠遠不足。
主要是因為語言上比較難學,而且如果直入研究生還比較簡單。
(滿足兩個條件:1,通過歐洲語言評級大致相當於B2-C1中間這個水平的DAF考試;2,大學考試成績的考量。在國內有個叫APS的審核部門進行面試審核評分,有很多人審核這最簡單一關都過不了更不用說往下了。)
要是讀本科的話還要上半年到一年的預科,而且還得在國內211大學上完1個學期 普通本科3個學期的基礎上才能有資格。

回來再寫 臨時出去。。
----------------------------------------------------------賣萌的分割線---------------------------------------------------------------
久等兩個多月,終於聖誕放假了。看來好多同學都在關注這個問題,今天小組討論完回家就上來繼續說我的看法。(我寫了好久,篇幅略長,不是太感興趣就先撤吧,要不你也得在中途撤了)

2,德國留學生的課業多且難,課餘時間很少。
一般性問題===〉工程學科===〉其他學科

(1)一般性問題
據說法國上課時間是早9點,而德國是早8點,也就是說這兩天入冬我到學校上課時天還沒亮,晚上沒下課時天就黑了。如果有人把一天的課選滿就是「早8點-晚7點」全部在上課,中午13:00-14:00午休吃飯,晚飯只能晚上7點下課再吃。中午你到食堂排上隊吃完也就直接去上下午課了,連軸轉,有時候累的一句話都不想說。當然這是最累的一種情況,並不是每天課都是滿的。之後到晚上12點的時間除了吃飯,你還要看懂白天由於德語不好而沒有跟上的部分,要不下次上課盲點就會越來越多。你以為這就完了?遠沒。有些課老師特別「負責任」再留個作業啥的,還只給你最後答案,你就自己憋吧。你這一天天就在這樣周而復始。上知乎?那只有中午你排隊和晚上臨睡前關注下世界大事的時候才可以。
德國的輟學率很高,本科大概能畢業50%-70%人就不錯了,德國人里有超過50%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在這種強度下還要抽出時間打工。很多人在重壓下就崩了。所以在這也勸資金不多想靠打工維持生活的親們慎來。
考試掛科降級?門都沒啊。一次補考機會,緊接一次教授會審你的機會,如果過不去那就拜拜吧您嘞。對不起,你被退學了,並且終身不得在德國任何大學學此專業,因為你沒有能力勝任這個學科學習。好玩吧,我身邊就有一兄弟讀了幾年最後一科沒過,現在準備回家了,一無所有。這也是大家都努力學習的原因。
如果你在路上見到一位30-40歲開著不錯的二廂車,長期居住德國的中青年中國大叔,我有60%的把握肯定他們已經做起了自己的買賣,有可能已經做到很大變身土豪並且成家生子,但他們應該都還沒有畢業。。。
(2)工程學科:
工程學科考試我都不想再吐槽了,由於最了解這個就多說兩句。
問:考試考一本書or兩本書?答:沒搞錯吧,1,2本?你大一新來的?想考高分的話知道什麼是Literatur Hinweis么?除了教授發的材料再把那些推薦的書或文獻都去圖書館檢索看了。搞土木的同學你們簡直中了大獎啊。除了上述這些,你知道本科的課程設計吧,嗯,大概再做個3,4門課就可以畢業了,這可不算最後的畢業論文啊。每篇課程設計大概官方估算是80h-100h,你沒看錯,這還是在你本科階段已經訓練出強大自學能力,能迅速找到參考資料並學會的前提下。找不到?那就再自學下找的方法。
而且工程類科目的碩士,考試大部分都是在假期進行的,你沒聽錯,就是過著基本沒有假期的生活。正常學期上課,寒暑假考試。你會發現時間過的越來越快,可留回憶的東西不多,能思考其他事的時間也不多,當然你也可以說慢慢學別讓自己太累,邊學習邊思考人生。也不要緊,前面已經讀到第21學期還沒有畢業的德國學長已經在向你招手歡迎你加入他們的團隊。
(3)其他學科:
除了最多的工程類,再其次就是音樂類,理科類,設計類,經濟類,社科類,醫學。其他學科先不說,只提作者說到的商科和社科類。
商科:以經濟類舉栗,這裡大多數人學的經濟是經濟工程,就是大部分課程學經濟,然後選工程類的一個方向進行選修,比如機械,電子等。純商科的人比如會計,金融類我一個都不認識,倒是知道個經濟數學的。按理說學語言的時候也認識很多人,但就是沒有一個學商科的,這個樣本不小,但卻一個沒有。我的推論是這麼多人沒有選擇德國來學商科可能因為1,它本身不是很強勢;2,錄取非常嚴格。說個參考,道聽途說過學經濟類的德國人都是頂級聰明的選手,不過我一個都不認識,就不亂說了。側面來看由這群人組成的商科類專業應該不弱,但德國應該是一個重視製造業超過商業的國家。沒有很多類似法國高商的學校。我接觸的大部分德國人也都願意搞實際的東西,而且大部分人都不用信用卡。
社科:哲學,社會學什麼的也是德國人選擇的熱門。很多小時候學習很好的德國人都會去選擇這個,可能感覺自己會很流B吧。如果真的非常喜歡,我覺得本身挺好。我認識一個從北大來讀社會學的,據他說德國與北大交流很密切,但只是聽他說的。不過社科的讀出來的也真的是找不到工作,如果不是興趣也別來了。以前我在歌德的一個老師就是學哲學的,最後只能來教德語。法律類語言等各項要求都很高,這個不用多說了,德國的法律可以說非常全面,學法律的應該都知道。

二,其他問題
我講一些故事,你來尋找答案。
1,城市:
聽說法國人眼裡的法國只有兩個地方的人,巴黎人和鄉下人。(向留法同學求證)。我去巴黎玩過一個星期,說說我的體驗。路上髒亂差,但作為兼顧旅遊的大城市,遊客很多,也是難以避免。不過我去過一個特別小的城市「Colmar」, 路中間也有一堆狗屎完全沒人管,看上去已經硬在那有些時日了。德國的各城市發展比較均衡,基本很多片區都有自己核心產業,衛生條件相對法國較好,但是確實沒有旅遊的人也是其中的原因。兩國大學地理分布的思想,簡直和城市一模一樣。巴黎集中著最好的大學,但柏林卻不是。
2,穿著:
法國人穿著時尚。經我實地考察,包括ZARA這種大眾店,兩國專賣店所賣的商品都有很大的區別,法國的衣裝,一個字,靚。還有法國人體型更像亞洲人,穿著更合身,而德國人更像是金剛的後代,大且粗。到了德國你會發現幾乎每個人春秋冬會換好幾套Jack Wolfskin,一個個兒都弄的跟土掉渣兒餅一樣。原因就是方便,隨穿隨走,下雨了還能把帽子扣上。關注其他事超過穿衣打扮,總的來說就是比較務實,不太注重外表。我有一個德國女同學,打扮的和小時動畫片里的土豆同學十分神似。她要在國內,被好心大爺大媽遇見都得問問孩子餓不餓,順便給1塊錢叫趕快去買2饅頭。就在我加Facebook了解後就呆住了。此女很早就有滑翔機駕照(每周訓練情況下要考2-3年)並且每周都去玩,這次開學前剛從美國度假歸來。。。下回再坐一起我一定要教她一句中文「土豪,我們做朋友吧」。
3,吃喝:
我親眼見到同學宿舍的一個法國人活生生的在寢室吃了3個小時的飯!那是在寢室里啊!這時我的腦海里回憶出兩個場景。
在巴黎的餐館:各桌成員組成基本是一對男女喝著紅酒互相調情,品嘗各種美食。同一時間的德國餐館內:一大堆禿頭的德國大爺拿著3L的生扎杯互相比劃,沒等說幾句話已經見了杯底,一個飽嗝後挖下幾塊豬肘肉大口的塞進去,緊接又是一輪新的3L啤酒見底。喝完還能走的基本可以去酒吧進行下一輪啤酒+飽嗝的標準流程。 鏡頭拉回到同時間的法國餐廳:男女宴客分別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愛慕,誰也沒有注意到這時主菜已經到了。看樣子今晚吃完後一定會發生什麼,只是第二天不一定記得對方是誰。
4,影響力:
不知道你是說國家綜合實力比較還是兩國人民比較。
國家綜合比較肯定法國勝,法國各產業鏈完整,從農業到軍工,打起仗來就不用怕後勤出問題。反觀德國,主要靠對外賣身賺錢換點蔬菜水果回來吃。我們教授講過這個事,製造業靠大學前沿科技搞點新東西去國外賣錢,只賣產品不賣技術,等你買差不多了就又有新東西搞出來再賣你一回。從產業鏈來看就是一個支端肥大的畸形,二戰敗了,軍工農業啥啥沒有,要是真打仗只能全民一起啃土豆子,就這還不夠吃。
人民民族比較上我更喜歡德國。簡單粗暴,有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一句廢話沒有。這造成了腦子比較直,但溝通成本低,效率高,大部分都干實事靠腦吃飯,不誇大。俗話講比較靠譜。
5,長期居留:
對於緊缺專業人才(網上有列)交滿兩年稅可以拿到歐盟藍卡,但前提是年薪達到48000歐,對於更緊缺人才年薪可降至36000歐(年薪標準僅憑去年記憶,感興趣同學可google)。這個薪水在德國畢業生里算高薪了,也就是只要高端移民。大部分緊缺專業為工科專業,據政府工作報告估算未來幾年德國工程師的缺口很大,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同學來德國學工科。
6,語言:
哪個更有潛力完全取決於你想依託哪個國家相關企業發展。你要想開發非洲市場,德語一點作用都沒有,你要想在德國企業工作,必然不會德語就沒有優勢。依我看,從自身出發做選擇,我們只是小人物,哪個更有發展這種問題似乎對我們個體的自然人影響不大,畢竟這倆傢伙也不能說倒台就瞬間倒台,說發展就一下稱霸,不是么?

完。

能看到這兒的童鞋們,贊字已在那裡候你們多時了,謝謝大家對我碼一晚上字的肯定與鼓勵。有什麼問題還希望多多交流。
danke sch?n! et merci beaucoup!


本人來補充一下得票最高的答案。
首先對畢業率進行一下修正,對於肄業率 簡單查了下wiki(https://de.m.wikipedia.org/wiki/Studienabbruch)大概在20%左右,也就是說80的人能""順利""畢業。 為什麼要給順利加引號呢?還有個前期是多久畢業。德國本科額定三年修180學分,研究生額定兩年修120學分,參照一下國內的年限就知道這個額定學時略微偏少。搜了一篇報道(http://www.spiegel.de/unispiegel/studium/nur-knapp-40-prozent-der-absolventen-in-regelstudienzeit-a-950783.html)大概只有4成學生能在額定學時內畢業,近8成學生超期兩學期畢業。不過這裡要說一下,並不是說沒有按期畢業是因為難或者不好好學習。如得票最高答案所說,很多德國學生完全或者部分經濟獨立,亦或是想將所學內容付諸實踐,所以很多學生會選擇半工半讀所以時間較長。不難看出德國學生遠比中國學生自立,因此上面20%無法完成學業的人當中,也有不小的一部分是主動退學的,原因可能是經濟問題,家庭原因,學不下去,或者不喜歡這個專業。
課業壓力在好學校強勢專業和差學校差專業之間差距還是非常巨大的,另外專業間的差距也不應忽視。答主是工科專業,據我了解工科學生很大一部分時間要花費在實驗相關上面,在校時間普遍比我們經濟類專業偏長,因為經濟類專業更多的是下課之後自己看書。答主說的一天全是課我在本科也經歷過,一般這樣的情況一周最多1-2天,然後剩餘三天基本處於沒課狀態,畢竟一個學期額定30學分也就是6門大課和一點練習而已。但是據自己的情況,平均天大概6-8小時會用在學習或學業相關的事情上,大體生活跟上班族區別不大,只是或許不需要天天都起那麼早罷了。
至於考試的話,上課的目標就是每一門5分的課 一個學期講完一本大概300-500頁的書的內容,所以考試範圍1-2本書也並不是很奇怪的,不過第二本書一般是作為補充。工科情況確實會略慘,尤其是好學校,所以德國學生都不愛念理工科,因為難。然後考試正如所說,同一門課最多考三次,沒過就強制退學。至於像答主說的最後一次以答辯形勢,個人推測因為學工科的人少,開除每一個都要謹慎一點,並且筆試可能並不能真正反映學生實際的能力。我們經濟類的暫時沒了解到這麼好的制度,都是三次筆試 不過走人,因為學生人數實在是比工科多太多。
至於答主所說的學經濟和商科的基本沒見過,我推測兩點原因:第一答主所在學校應該為TU或者理工類UNI,經濟類學科並不是強勢,開設課程少 招生人數少,甚至並不提供相應的課程,而答主沒有去關注過而已;其次大的uni中國人會分成小團體的,不同方向的學生由於種種原因,交集可能並不是那麼很多。在此附上一份官方統計數據(https://www.destatis.de/DE/Publikationen/Thematisch/BildungForschungKultur/Hochschulen/StudierendeHochschulenVorb2110410158004.pdf?__blob=publicationFile),各州,各大學,各專業,本、外國學生及男女比例等信息全部包含,就是讀起來會麻煩點。

說完學習再說下生活方面,德國確實是土,不如法國優雅,不如義大利時尚,不如英國高貴。上幾年學穿著打扮跟英國回來的真是天壤之別。至於城市的話目前魯爾區治安較差以外,大多數地區還是可以的。對華人友好程度上,魯爾區和東德因為納粹主義比較嚴重,所以不是太好,其他地區還不錯。至於法國的話了解不多,但是據說法國人特別高傲,看不起大多數外國人,不知真假。
吃喝的話,德國人重視體育,普遍比較壯 所以飯量也不可小瞧。進德國傳統餐廳的話,飯量不大的女生兩人吃一份菜,基本都能吃飽。本人比較能吃,一般吃完了自己的還要幫通行的其他人分擔一點。至於口味的話,北方人較容易接受,愛吃肉的較容易接受。德國菜和法國義大利菜簡直沒法比,也就比英國強點而已了。
影響力就不談了,薪資水平大概經濟類本科畢業稅後拿到1600-1800,研究生在2000-2400算是普遍水平,個別地區會在此範圍下浮,當然那些地區找到工作的幾率也要相對更小。
語言上我要說一下,如果想來讀商科master,不少好學校研究生提供全英語授課。德語法語在經濟領域相比英語毫無優勢,會不會真的是無所謂,除非你要在這長期生活,跨國企業就業有時候都不要求德語。
來德國讀金融我認為不是個很好的選擇,北美已經英國新加坡香港都要更合適。德國的優勢在於本科的bwl其實相當於本科版的mba,這也是前段時間和同學討論是總結出來的結論。至於經濟 商科研究生的話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學校各有優劣,不可一概而論,鑒於篇幅和複雜程度 以及本人所掌握的信息,在此不嫌丑了。

另外黃秋谷先生的回答本人比較贊同


法國經濟一直走下坡路 工作不好找 工資水平比德國低。德國經濟在歐洲還是比較強硬 工業體系健全 經得起波動。如果想回國的話 國內和德企聯繫多 文憑比較好用一點。但是個人覺得法語比德語簡單。。。

補充: 如果是有志讀博或做博後的人,選德國。其一在學術圈法國比德國更排外,其二法國近年經濟不好,比如去年,用於科研的預算驟減,導致很多能人志士找不到科研的職位。


有個比較明顯的區別 德國是平民教育 法國是精英教育 所以德國頂級大學可能不是很多 但是大多數學期學校差距不大 法國則是有很多精英頂級學校 但是剩下很多屌絲學校 中間的少 所以如果是學習成績平平 去德國更佔優勢 如果是大學霸 不妨考慮法國


德國的門檻比法國普片要低,法國的上限應該是ens,個人覺得比德國的上限稍微,僅僅是稍微高一點點。你不要用德國的車輛來和巴黎師高比,那是耍流氓。法國也有很多工程師學校車輛也特別好,但是,但是法國的好學校特別注重你的出身,如果你的出身不是985或者比較頂尖的211,那幾乎好學校與你無緣了,但是德國對本科背景要求就沒有那麼嚴格了。


高商的話

如果畢業後打算創業而不是找工作的話,選擇一個你喜歡的活動方向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

不過這兩個國家對創業者來說都不是最理想的,最理想的還是美國,主要是稅收和簽證政策。

如果是打工的話,目前德國好很多。


有條件去美國,別來歐洲,坑爹的德語這麼難學,而且還不是世界主流語言。。。


跟隨某位姑娘至此老題... 不知道題主現在什麼情況?

撇開專業和語言不說,如果想畢業以後留在當地工作的話,建議來德國西部。
就生活成本而言,建議來德國西部。
無美食不成活,建議去巴黎並爭取住十三區。
就文化生活而言,用一句著名台詞就是「各有千秋」。都很好且強過歐洲許多其他國家並且絕對夠你玩不會寂寞。(求不噴......)

還有什麼人生妙事被我遺漏?


謝邀。

在法國生活工作了四年,科技行業搬磚工,對法國科技行業的情況有一定了解,特別是IT領域。而對於德國,不敢妄下評論,畢竟只對巴登巴登這個地方畢竟熟(匿了..)

下面我就從科技角度,簡單介紹下法國的整體情況,然後具體介紹幾個城市的科技產業分布。

先說結論:法國是毫無疑問的科技大國,一個明明靠臉就可以吃飯,卻偏偏還要靠才華的國家。長得漂亮的女生也能成績好撒!

說起法國,大家能想到的東西很多很多。她既有極盡奢華的楓丹白露城堡,也有浪漫風情的南法小鎮。你既可以在全球最頂級的博物館裡感受大師的傑作,也可以去到畫家的故鄉親臨畫作中依然保留完好的真實場景。這個被上帝「寵壞」了的國家,她浪漫,時尚,傲慢,優雅,真的很難用一個詞來形容。

浪漫與時尚,已然成為了大家口中法國的代名詞。這種先入為主的印象,很容易讓人忽略掉另一個事實。那就是,得益於自身的工業積澱和基礎科學底蘊,法國其實並不是一個胸大無腦的國家。在這片土地上,一直以來就盛產科學巨匠,比如居里夫人,安培,笛卡爾,等等等等,不勝枚舉。


在傳統工業領域,比如航空、航天、能源、核能、交通等,法國都有跨國公司級別的大玩家存在。而在科技創業領域,法國一直也頗具潛力。尤其是如今炙手可熱的IT領域,法國公司也在大舉挺進。在今年的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每三家參展的初創公司中,就有一家是來自法國。


安利時間:微信公眾號科技蜘蛛每周日的投融資周報欄目中,介紹過許多腦洞大開的法國創業公司。它們的商業模式和技術創新,讓你不得不感慨,法國人,真會玩兒。生活在這樣一個安逸的環境中,法國人除了浪漫,博愛,愛罷工,懶,還特別天馬行空,真懷疑他們上輩子是不是都是水瓶座...

近幾年來,法國政府意識到了低(ao)調(jiao)的法國初創公司們在國際舞台上缺乏關注,於是開始積極推動法國初創公司走向世界,打造」La French Tech」的品牌,提升法國初創公司的形象。他們想告訴世界:

France is more than just Edith Piaf, Yves Saint Laurent and Chateau Margaux. We』re BlaBlaCar, Sigfox, Ingenico, Weezevent, Criteo, Visiomed, Sevenhugs…

下面我選取了一些我比較熟悉的城市,從科技產業的角度逐一盤點,看看他們都有什麼不同的特色,也歡迎大家補充:)

大巴黎(Parisian Region)

巴黎,法國首都,世界文化藝術之都,浪漫之都,全世界遊客最嚮往的旅遊目的地,沒有之一。海明威曾說:「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一生中不論去到哪裡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這句話已經成為巴黎的名片。而巴黎的浪漫,是連巴黎的蝴蝶都是成雙成對的。我表示很贊同,單身狗不要輕易嘗試哦...


巴黎本身是很大很大的,即所謂的大巴黎地區。大巴黎地區包括,小巴黎(75省)以及78,92,93,94省四個周邊地區。大家熟悉的那些巴黎地標建築,比如盧浮宮、埃菲爾鐵塔、巴黎聖母院等,都屬於小巴黎範圍,就好比北京的二環內。


在科技領域,巴黎毫無疑問也是法國的中心。在人才培養上,巴黎坐擁 Polytechnique, Centrale, Mines Paristech 等頂級工程師院校,公立大學以及眾多頂尖研究所實驗室,源源不斷的為業界輸出科技人才。


在產業聚集上,巴黎周邊雲集了眾多技術研發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如78省的雷諾、泰雷茲(Thales),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阿爾卡特,75省的谷歌,92省的微軟、思科、薩基姆(Sagem)等等。除此之外,各式各樣的 startup 和創業孵化器更是巴黎科技生態圈的重要組成。為了推動經濟轉型,實現「數字化經濟」,法國政府採取了很多政策來鼓勵創業,支持創業公司。正在建設中的 La Halle Freyssinet 的創業孵化園區,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創業園區。


在我熟悉的IT互聯網領域,巴黎也已經有了不少有趣的獨角獸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初創公司),比如 Blablacar, Vente-Privee 等等。Blablacar 是一家基於共享經濟的長途拼車服務公司。與票價昂貴,且時常罷工的國營鐵路 SNCF 相比,選擇 Blablacar 跟人拼車,不僅經濟便捷,而且碰到熱情奔放的法國美女也是有可能的喲。坐落在93省的 Vente-Privee 則堪稱閃購網站們的鼻祖,唯品會學習的就是它,像 Sandro、Maje 等大牌在 VP 上3折就能拿下。


巴黎,在她流動的盛宴下,誕生了無數科技巨頭,也正孕育著無數小而美的startup。就如塞納河上的37座橋,每一座橋都有自己的故事,這裡每一個 startup 都有她的情懷,這是一個充滿了故事的城市,幾天幾夜也講不完,留給大家慢慢去發現。


Je t"aime, Paris.

里爾(Lille)

里爾是法國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整個法國北部的經濟、教育、交通和文化中心。里爾緊鄰歐盟中心布魯塞爾,各種工程師院校及研究所聚集,也是法國主要的科研中心。里爾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研究在業界佔據一席之地。去年,機器學習領域最牛的大會 ICML (國際機器學習大會) 正是在里爾召開的。


有了強大的科研作支撐,里爾誕生了不少基於機器學習的創業公司,像 EuraTechnologies 創業孵化器裡面就培育著100來家初創公司。比如,剛剛完成一輪融資的 What A Nice Place,採用機器學習演算法來為用戶推薦優雅好看高性價比的傢具,省事又省力。還有 Vekia, 這家公司將機器演算法用於零售業,致力於打造下一代供應鏈管理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優化管理供應鏈上的所有問題。

波爾多(Bordeaux)

波爾多,法國西南部城市,紅酒之都。行走在波爾多,呼吸著街道上飄散著的淡淡酒香,你就能感覺到那種屬於法國那最古樸的浪漫,迷人,讓人沉醉。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波爾多是《將愛情經行到底》的取景地,電影里的那份浪漫原來屬於迷人的紅酒之都。

波爾多酒庄


波爾多也是歐洲的軍事、航空研究與製造中心,法國戰略核彈研究和物理實驗的核心,擁有原子能研究中心和兆焦激光計劃等許多高端技術機構。真是一座既保存了一定古韻古風,又不失現代感、科技感的城市。


法國的紅酒舉世聞名,於是就產生了許多致力於推進葡萄酒行業互聯網化的 Startup,比如剛獲得一輪融資的 WineAdvisor。WineAdvisor 希望打造一個基於葡萄酒的社交網路平台,在這個平台上,你可以結交各種葡萄酒愛好者,分享你們的品位,同時平台也提供電商功能,你可以直接在上面訂購朋友推薦的紅酒。從這款相對小眾的 APP 中,也可以感受到法國人發自內心對紅酒的熱愛。


格勒(Grenoble)

格勒,全稱格勒諾布爾,法國東南部城市,阿爾卑斯山山區交通中心。滑雪勝地,城市周圍有數座條件優異的雪場,滑雪愛好者們,你們懂的。

格勒也是法國最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格勒與周邊的法國第三大城市裡昂以及聖埃蒂安,這三個城市距離相近,從地圖上看正好構成了一個三角形,他們也共同形成了法國最有活力的經濟區域之一。


格勒科技產業發達,擁有不少創業孵化器和初創公司。所以格勒號稱法國矽谷,不僅是法國知名的大學城之一,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納米技術園區。格勒也是法國高能物理和電子技術的研究中心和開發基地,擁有8000多家研究和製造高能物理和電子產品的科研機構和企業。法國原子能總署(CEA)旗下的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LETI)就坐落在格勒,法國其他著名研究所,如INRIA(法國國立計算機及自動化研究院)等,也在里昂和格勒有分支。此外,歐洲最大的半導體企業 ST Microelectronics 的研發部門,Freescale, IBM, Thales 的相關部門等等也都設在格勒。


馬賽(Marseille)

馬賽,是法國第二大城市和第一大海港,瀕臨地中海,地理位置優越,景色秀麗,氣候宜人。1792年法國大革命時期馬賽人高唱《萊茵河戰歌》進軍巴黎,這首歌后來成為法國國歌,就是我們熟悉的《馬賽曲》。

馬賽是法國的重要工業中心,以石油精鍊和服務業為支柱,高科技工業所佔的地位近年也越發重要。而馬賽有一家很有趣的科技公司,就是號稱法國小米的 wiko,成立不到3年,就已經坐上了法國手機市場第三名的寶座,是法國少有的可以與蘋果、三星媲美的本土手機品牌。題外話,雖然這家公司創始人是地地道道的法國人,也主打 「Made in France」,但公司的大股東其實是總部位於深圳的一家公司,跟中國可謂有很深的淵源。


尼斯(Nice)

尼斯,位於法國東南部,法國第二大旅遊城市,蔚藍海岸的明珠。地中海與阿爾卑斯山是這座城市永恆的地標。個人超喜歡尼斯,度假首選,這個地方給人的感覺就是時間彷彿靜止了一樣,躺在海邊,晒晒太陽,發發獃,看看比基尼美女,簡直太美好。

尼斯蔚藍海岸


歐洲最大的高新科技園區 Sophia-Antipolis 正坐落在尼斯郊區,所以也有媒體將尼斯旁邊的 Sophia 稱作歐洲矽谷。信息通信類產業在這裡佔據重要地位,有300多家著名 IT 公司的地區總部設在這裡,比如 IBM, Intel 等。通信標準化組織 ETSI(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和 3GPP(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 總部也在 Sophia,直接能夠影響到世界電信業的格局。


Sophia-Antipolis 園區里的巨無霸無疑是一家叫 Amadeus 的西班牙IT公司。Amadeus 是一家為旅遊業提供營銷和分銷需求服務的信息技術公司。它將一套全球中立分銷系統提供給航空公司、酒店、租車公司、旅遊服務代理及其他旅遊服務相關企業,可以使旅遊代理商和公司客戶非常便利的進行旅遊服務預訂和管理。在這個行業裡面,Amadeus 是絕對的巨頭,悶聲發大財的典範。


另外,忍不住要提一下紮根在Sophia 的一所小而精悍的工程師學校Eurecom。學校雖小,卻彙集了多名在通信,數據和安全方面世界頂級的教授,其科研水平在相關領域獨樹一幟。從Eurecom 孕育出來的開源通信平台 Open Air Interface 正成為吸引工業界和學術界研究開發的新平台,毫無疑問將對5G (第五代通信系統) 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影響。


圖盧茲(Toulouse)

圖盧茲,坐落於法國西南,是法國十大的交通樞紐之一。由於城市曾以粉紅色的磚做為獨特的架構,因此,也被稱為「粉色之城」。


圖盧茲是歐洲航天產業的中心,著名的大飛機生產商空客(Airbus)總部便位於該市。許多國家,包括中國,訂購的空中巨無霸 A380 客機,都是在圖盧茲的工廠中完成組裝的。法國當前最炙手可熱的物聯網公司 SigFox 就位於圖盧茲,SigFox 也是一家獨角獸初創公司。SigFox 致力於打造低攻耗、低成本的無線物聯網專用網路。他們希望構建一個全球物聯網,該網路未來將與現今的GSM / LTE 網路並駕齊驅,更好的服務智能設備。


總結

這幾座城市簡單盤點一遍,也只是法國科技產業的一個掠影。美麗只是外表,浪漫或是性格。希望能通過這個回答,帶給你一個新的角度去認識法國,一個明明靠臉就可以吃飯,卻偏偏還要靠才華的國家。


最後,歡迎大家訂閱由一群法國工作生活的博士/工程師/科學家/Geek們運營的科技公眾號:科技蜘蛛ID:techspider


科技蜘蛛,立足法國,專門為大家捕捉ICT領域的最新技術進展,以及歐洲最炙手可熱的科技初創公司:)


德國與法國的教育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公立大學免學費。同時又有自己擅長的優勢。假如你對商科感興趣,那麼建議你選擇法國商學院。


學校:

法國提倡精英教育:法國的大學分為兩種,一是公立大學universite,另外就是「私立」的grande ecole(「精英」大學校,下面簡稱GE),GE主要分兩類,商學院(Ecole commerciale)和工程師學院(Ecole Ingenieur),商學院基本全是私立,學費高昂,但是工程師學校排名頂尖的十幾所全是國立。而法國高等教育壟斷就在grande ecole。每所GE都有自己獨立的入學考試concours,一般你如果錄取了top1就不會再去top2,這根中國高考錄取區別很大,比如北大的學生 比復旦強的不會太多,但是法國第一名可以把第二名甩出很遠。 法國給人的印象浪漫又時尚,但實際上,法國也出了很多科學巨匠,居里夫人、笛卡爾、安培等等。

德國提倡大眾教育:德國很不提倡「優勢集中」,更不感冒英美排行榜,但是學校多少還是會參差不齊的。按門類也分為綜合性大學universitaet和專業性大 學Fachhochschulen,而中國比較出名的是technische hochschulen技術型大學,比如出名是慕尼黑工大柏林工大就是這種類型。 雖然德國留學生數量超過法國(2010年前,下文「留學生」均代指華人留學生),但是德國留學生質量普遍處於中游,不會有特別好和特別差的,法國的層次差距很大,法國比德國多出一部分頂級學霸和一大波底層學渣。所以——若只衝著文憑,法國會是更好的選擇。

生活:

德國的物價低於法國。但法國政府對於學生有房租補助,就是說你只要付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房租。

如果你想勤工儉學,兩國機會基本對等。而眾所周知,法國的吃喝玩樂更發達。世界藝術殿堂盧浮宮、凡爾賽宮、還有最地道的法國大餐、全球最in的奢侈品全在這個世界上曾經最輝煌的國家。

就業:

德國更容易就業。一方面是因為德國經濟形勢較好,尤其是小公司比較多,而且移民政策積極,鼓勵外國留學生留下工作,這一點在全歐洲都是獨一無二的。但也並不是完全不會碰壁。關於工簽,德國的政策比較嚴厲,要求是此工作本國人或歐洲人不能勝任才能請外國人。所以如果你投遞簡歷後德國公司沒有回應,可能是公司並不打算招聘外國人。

法國的工簽申請要求相對更寬鬆,對外國研究畢業生的要求是薪水最低是國家最低工資的1.5倍。另外,法國還規定碩士生畢業後可以申請一年的找工作簽證,即使可以無工作留法國一年,分兩次申請,每次半年有效。本科生沒有這個優惠。請隨時留意最新的政策動態,已確保當年可以申請相關的福利。

移民:

德國留學移民條件:第一條是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此學歷需要在德國認證,認證流程快的話2周,慢的話3個月。第二條是要在德國找到一個年薪在5萬歐元左右的工作。不需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德國很牛),申請的時候不需要德語成績,轉永久居住的時候在提供(21個月)

法國留學移民條件:大部分工作簽證授予在法國留學生活學習的外國籍學生,法國留學生群中的學生通過在法國學習、實習、簽署CDD/CDI工作合同,獲得法國工作簽證,在滿足規定工作時間及在法國居留時間,繼而可以申請法籍。


德語與法語都算小語種,至少就目前來看,留學德國更有優勢。德國的影響力明顯高於法國,德國跟中國的各種經貿和文化往來也在歐盟國家中屬於最多的,這意味著,你將來畢業後不管是找工作還是自己當老闆,自己的所學所用和留德經歷都更容易用上並發揮優勢。在有些行業,比如汽車和機械製造,會德語是個很大的優勢。

至於德國的高等教育水平,由於種種原因,德國大學總體世界排名並不高,但是樓主可以選經濟類專業比較強的學校,比如牛校里的慕尼黑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柏林自由大學,還有經濟類專業在德國很牛的學校如曼海姆大學和科隆大學。

法國人和德國人對中國人的友好程度個人認為差不多,哪個國家都有排外的族群,只不過法國人表面上收斂一點,德國的個別群體排外高調一點。至於你能不能遇到,那就真的是機率問題了。

德國現在老齡化嚴重,也很缺專業人才,所以現在入德國籍比以前容易多了。我周圍就有好幾個拿了德國籍在中國工作的。

祝樓主好運!


我在德國留學的同學後來都留在德國了。
我在法國留學的同學後來都回到中國了。


本人也是留學黨,再沒去過法國之前,感覺法國從來不會在留學範圍內,但是去了趟巴黎,還參觀了PSA 內部汽車整個生產線,還去法國IFP學校拜訪過,第一感覺是法國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差,在理工科方面,發達的地下交通,核工業,航空工業,另一方面,還有強烈的感覺是國人果真是過於崇拜美國了,本人再沒去法國之前也是感覺美國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也有去美國交流過,但是去了法國之後感覺此想法過於偏頗,我在國內認識有法國巴黎高科過來的交換生,與他們關係很好,他們給我的感覺是做學問特別認真,踏實。這與後來去法國IFP學校的訪問感覺很像,教授的辦公桌上有很多多列印的PAPER,還有筆記啥的,真的是好認真!!雖然法國假期很多,但是不可否認,他們在做事的時候真的是很認真的。但是法國文化與美國文化的確差異很大,法國文化與中國文化有很多相似處,機構冗雜,這點也在於那邊教授的交流中得到認同,法國的international的確做得不好,但是近些年有加強之勢,現在合併的Paris-Saclay大學就是教育改革的開始。
我覺著本文博主黃秋古的見解還是很客觀與準確的。
美國教育有美國的問題,美國多是注重science,歐洲注重的是工程,這點尤其在對於博士的培養可以看出。法國的很多學生的確不太喜歡讀博,因為碩士就可以保證他們找到薪水很不錯的工作,但是據我所知,很多在工作後,想要進一步發展,尤其是搞技術的,還會是去選擇讀Ph.D的,PSA公司就有專門的博士培養制度。


看著很多回答法國問題的知友打字都不加accent,我好心痛啊。。


黃秋古的邏輯很有意思。法國實行精英教育不錯,但是精英教育不等於進了被選中的學校就能成為精英,也不說明這樣的體制能培養出更多的精英。有意思的是,實行你們嘴中的"精英 教育"的法國在三大科學諾貝爾獎的得獎人數都遠遠少於實行"大眾教育"的德國,到底是德國的精英多還是法國的精英多?當然諾獎只是一個指標(也是很俗的一 個指標),但是科學獎全面大幅落後我想已經說明一些問題了。

德國的精英是有不少流失到了美國,那是因為德國的文化傳統上是比較接近美國的(或者應該說美國比較接近德國),德國人比較能夠適應北美的生活。德國裔美國人佔到17%,對的,比你想像中的什麼愛爾蘭裔英格蘭裔荷蘭裔都多,是美國最大的族裔。直到100年前一次大戰以前,德國文化和德語都在美國佔據很重要的位置,只是一戰需要站邊這種政治原因,德語教育才在美國德國裔中被禁止了,很多人連名字都改了(比如埃森豪威爾這種,對的...盟軍總指揮是個德國裔,商業界例如M.Goldman就是個德國人,Rockefeller也有德國血統)。直到目前仍然有美國人說賓夕法尼亞德語(有誤傳說是荷蘭語...額...其實也差不多...荷蘭語這種低地語和德語很接近,都可以看做一種方言)。 法國?在美國法國文化上沒這麼大影響(法國裔3%左右),在加上法國英語教育相較德國差,所以相對留在本國的多些...但即使這樣(一個流失了很多人才,一個人才都保留下來了的事實下),諾獎科學獎還是沒超過德國...=.=...

附上一些諾貝爾三大科學獎(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的數據:
1901-1939年(二戰前): 德國34人次 法國13人次
1940-1942 二戰空缺3年
1943-2003年(二戰後): 德國27人次 法國9人次

數據來源:
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的分布情況如何?

受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能更多的提高自身,並不是用來給自己頭上貼上諸如在某某精英學校學習過在某某牛人手下做過博士這種標籤,更不是把自己學校名頭作為自己吹噓的資本,來追求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性。畢竟最終大家只會看你究竟做出什麼貢獻,所以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工作上,努力提高,務實一些才是正事。德國無論在二戰前還是二戰後,都比鄰居家出諾貝爾獎多多了,哪種教育制度整體更優越自己判斷吧。各位留德或者想留德的同學朋友實在不用妄自菲薄(當然我們都很自謙)。

好吧,你們繼續說法國精英比德國多,法國教育更好什麼的吧...


看到了例如德國精英都去美國了,德國國內見不到精英了以及法國數學碾壓其他歐洲國家的說法,我想說的是德國大學有那麼不堪?以及精英都去美國啦?別的不了解,2018年國際數學家大會報告者名單已經出來了,沒數錯的話,1小時報告裡面法國4,德國3,45分鐘法國29,德國15。沒錯,現在法國數學是比德國強不少,可是別忘了,德國人也不是吃素的,1小時報告的兩位40歲以下的報告者都是德國大學培養出來的,一位是波恩的Peter Schotze, 一位是澳大利亞人G.Williamson,博士畢業於德國爛校Freiburg大學,這兩人鐵定拿菲爾茲獎。我不知道Peter Schotze算不算精英呢?還有澳大利亞人萬里迢迢來到德國野雞大學讀書,而不是去美國,這貨也不是精英?當然也許精英很多去了美國,但是是不是所有,有沒有數據支持,值得懷疑。第二點沒錯法國數學現在還是比德國強很多,德國二戰元氣大傷造成數學,物理大師級人物的嚴重流失,但是基本的傳統和教育體制還在,恢復只是時間問題,法國數學對德國的優勢在未來能否保持還難說。


德國,可能我這人比較簡單,適合那裡。
首先是安全問題,德國治安非常好,是非。常。好。在柏林我敢在半夜出去散步。有時回來晚,要12點甚至更晚回家,從來沒擔心過人身安全。在巴黎半夜出去試試?安全上講,德國大於中國大於法國。在柏林七年沒遇見過小偷,粗心包包丟過三次,每次都給送回來,素質沒話說。
友好度。剛去語言不好,那時去買個東西,辦個事,問個路,說一口極破的德語,逼急了說英語,對方無論能不能聽懂都非常耐心,反覆解釋,甚至兩三個人同時給我解釋,柏林人民好管閑事這點真可愛。那段日子好溫暖。後來德語很流利了,德國人民不再把我當呆笨又可愛的外國孩子了,就不享受超國民待遇了.....在法國住的時間不長,認識僅限巴黎和附近地區,作為一個不講法語的人,在這些地區問路都很困難。
經濟問題,德國的花費更便宜的,前面有人說的一年10w人民幣,我覺得沒那麼便宜,但也不貴。但法國有租房補助,兩者平衡一下差不多。順便扯一下,不看房租的話德法物價都比加拿大和美國貴,在美加買東西吃飯真心便宜。
德國生活有缺點,比如某種意義上的距離感,驕傲,軸思維,完美主義,無聊,但它也是一個有禮貌,有清潔,人身安全有保障的國度。坐車穿越邊境時,注意到德國這邊的道路全修的極其漂亮,一入法國境內,路面保養立刻度差一截,還有垃圾。德國城市裡基本看不見垃圾的,路面完美,法國有些地方髒的跟國內的似的(這麼黑好像不太好)。但巴黎很漂亮很大,爆柏林一條街。lafayette里的時裝,街上的美人,都提醒你這裡是法國。想想土萌土萌的大德國,尤其柏林那些穿的又喜慶又非主流的傢伙,完全是兩個世界。
回國哪個文憑哪個語言更有優勢,完全取決於這個國家在你的專業上的優勢地位。如果之後打算去美國,據我所知,在專業之外會德語和會法語的技能都能給你的位置帶來額外的好處,差別不大,德語稍微多一點。同樣的,它又比法語難學一點,扯平了。

離開家獨自去另一個國家生活是一件真的挺嚴重的事(別相信自己跟知乎大牛傳說大牛一樣打遍天下無敵手),個人的性格能不能適應很重要,慎重考慮。
最後偷偷說一句,樓主是女孩子,萬一留學期間在當地遇見心上人,德國男人比法國男人靠譜一百多倍。德國男人還是挺值得一嫁的,踏實,家務技能滿點,可以託付終身,五星推薦。


推薦閱讀:

我為了UIUC放棄清華北大的決定是否正確?
金吉列留學中介怎麼樣?
請問34歲普通人還能實現出國留學的夢想嗎?

TAG:法國 | 留學 | 留學申請 | 德國留學 | 法國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