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慣性思維會影響哪些地方,如何改?


前幾天看到一個國外的搞笑視頻。
錄像的人先問被惡搞的目標人物:「你知道yes怎麼拼寫嗎?」這麼簡單的單詞被惡搞的人肯定能馬上說出結論:Y_E_S。
當錄像者接著問:「好,那麼在前面加個E,你怎麼讀這個單詞?」這時那些可憐的答題人總是會一臉懵逼地問:「額依額死?這是什麼單詞?沒有這種拼法吧?把E和yes連起來怎麼能讀?」
直到錄像者發出最後一個問題:「眼睛這個單詞你準備怎麼拼?」

bingo!yes前加個e那就是eyes!

如此簡單的單詞居然很多人拼不出來,這就是慣性思維在起作用,很少有人能夠把yes的三個字母拆開去和e組合,而是把「yes」和「e」直接打包組合起來,yse從來就不是詞根,這些老外的腦子裡當然就不會想到yse居然還能和其他字母組合成新單詞。

大腦有一個偷懶機制,就是喜歡把零碎的認知打包後變成一個整體來識別,這樣可以大幅度降低認知工作量。不過這麼做的副作用就是人很容易跌進慣性思維的陷阱。就像拼寫eyes一樣,當你已經在腦子裡將yse這三個字母看做「是」,而不是三個獨立的字母后,在隨後的拼寫中你就有可能都不會將它們拆開,這樣就形成了認知盲區。

慣性思維的一大危害就是容易讓人犯經驗主義錯誤。當一個人熟悉了一個場景後,即使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他依然會傾向於將已經整合的經驗代入,而不是針對具體場景再做一下細緻分析。比如在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就經常會被慣性思維蒙蔽,總是以成年人的視角處理孩子的問題,從而做出許多傷害孩子的事情來。

家長是成年人,處理的社會環境較孩子複雜得多,在長期與他人協作的過程中,家長學會了博弈、承諾、邏輯思維等很多技巧,於是就有可能認為孩子也會遵守這些規則。一個三歲的小朋友,由於自我意識的成長,開始學會撒謊了,但因為孩子既有「我想要」的認知,又不能嚴格區分現實與自己的想像,謊言在孩子眼中和真實並沒有什麼區別。家長往往會由於慣性思維,以成年人的標準來看待問題,認為孩子是道德敗壞,於是對孩子撒謊橫加指責。這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完全是一種莫名其妙的懲罰,會讓孩子陷入缺乏安全感的狀態。

要避免慣性思維的危害,就要習慣分析,不斷有意識地將事情拆分成細小的碎片來重新認知。如果做不到,至少在犯錯或者工作目的無法有效達成時,意識到自己有可能被慣性思維綁架了。


聯想起了CBT認知行為療法,其中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叫做自動思維。
自動思維是一連串的想法,它與一條更大的思維流共存。這些思維是我們大家常見的一種體驗,而我們大部分時間覺察不到這些思維。
比如,喜歡時尚的人,在打量一個人的穿著時,自己認為時尚的就一定是一個生活高雅有品味的人;不時尚的就一定是一個充滿低級趣味的人。一眼定標準,毫不費腦。
再比如,一個不太擅長社交的人,在面對要出席某種社交場合的時候,很容易對自己說:我去了別人一定不會喜歡我,甚至會討厭我,他們會嫌棄我的身材,嫌棄我的發言等等,所以我不去。這就是他的自動思維。
其實,我們每一次行動,都有自動思維的參與,如果沒有影響我們正常的社會功能,一般情況下,還是不會因這些思維的出現而想辦法矯正。當一些自動思維影響了我們的社會功能,我們就需要尋求專業幫助,再來說怎麼改。
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個體不同,環境不同,都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所以還是因人而異的對症下藥,也許才能更好的理解慣性思維。


總覺得我們從小到大由於受到各種電視電影的影響,假如有兩個陣營處於敵對關係,我們總是習慣的要分出哪方是好人哪方是壞人。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哪有什麼純粹的好人,然而相對的好人從另外一方面來說不也就是壞人。


有的人努力是為了生活,有的人努力卻是為了生存


推薦閱讀:

怎麼說服一個墮落了一年的舍友?
有沒有哪些事情只能自己暗爽的?
如何理解《星球大戰》里尤達大師說「恐懼產生憤怒,憤怒導致仇恨,仇恨導致災難」?
怎樣才能提高在許多人面前說話的能力?
關於強迫性重複於命運輪迴的思考?

TAG:社會心理 | 心理學現象 |